春秋左傳註疏/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春秋左傳注疏序
孔子

左丘明

杜預

陸德明音義

孔穎達

卷第一


春秋正義序[编辑]

  夫《春秋》者,紀人君動作之務,是左史所職之書。王者統三才而宅九有,順四時而治萬物。四時序則玉燭調於上,三才協則寶命昌於下,故可以享國永年,令聞長世。然則有為之務,可不慎與?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則必盡其敬,戎則不加無罪,盟會協於禮,興動順其節,失則貶其惡,得則褒其善。此《春秋》之大旨,為皇王之明鑒也。若夫五始之目,章於帝軒,六經之道,光於《禮記》。然則此書之發,其來尚矣。但年祀緜邈,無得而言。暨乎周室東遷,王綱不振,楚子北伐,神器將移。鄭伯敗王於前,晉侯請隧於後。竊僭名號者,何國不然!專行征伐者,諸侯皆是。下陵上替,內叛外侵,九域騷然,三綱遂絕。夫子內韞大聖,逢時若此,欲垂之以法則無位,正之以武則無兵,賞之以利則無財,說之以道則不用。虛歎銜書之鳳,乃似喪家之狗,既不救於已往,冀垂訓於後昆。因魯史之有得失,據周經以正褒貶。一字所嘉,有同華衮之贈;一言所黜,無異蕭斧之誅。所謂不怒而人威,不賞而人勸,實永世而作則,歷百王而不朽者也。

  至於秦滅典籍,鴻猷遂濅。漢德既興,儒風不泯。其前漢傳《左氏》者有張蒼、賈誼、尹咸、劉歆,後漢有鄭衆、賈逵、服虔、許惠卿之等,各為詁訓。然雜取《公羊》、《穀梁》以釋《左氏》,此乃以冠雙屨,將絲綜麻,方鑿圓枘,其可入乎?晉世杜元凱又為《左氏集解》,專取丘明之傳,以釋孔氏之經,所謂子應乎母,以膠投漆,雖欲勿合,其可離乎?今校先儒優劣,杜為甲矣,故晉宋傳授,以至于今。其為義疏者,則有沈文何、蘇寬、劉炫。然沈氏於義例粗可,於經傳極疎;蘇氏則全不體本文,唯旁攻賈、服,使後之學者鑽仰無成;劉炫於數君之內,實為翹楚,然聦惠辯博,固亦罕儔,而探賾鉤深,未能致遠。其經注易者,必具飾以文辭,其理致難者,乃不入其根節。又意在矜伐,性好非毀,規杜氏之失,凡一百五十餘條,習杜義而攻杜氏,猶蠹生於木而還食其木,非其理也。

  雖規杜過,義又淺近,所謂捕鳴蟬於前,不知黃雀在其後。案僖公三十三年經云「晉人敗狄于箕。」杜注云「郤缺稱『人』者,未為卿。」劉炫規云:「晉侯稱『人』與殽戰同。」案殽戰在葬晉文公之前,可得云背喪用兵,以賤者告。箕戰在葬晉文公之後,非是背喪用兵,何得云「與殽戰同」?此則一年之經,數行而已,曾不勘省上下,妄規得失。又襄公二十一年傳云:「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以公姑姊妻之。」杜注云:「蓋寡者二人。」劉炫規云:「是襄公之姑,成公之姊,只一人而已。」案成公二年,成公之子公衡為質,及宋逃歸。案《家語・本命》云:「男子十六而化生。」公衡已能逃歸,則十六七矣。公衡之年如此,則於時成公三十三四矣,計至襄二十一年,成公七十餘矣,何得有姊而妻庶其?此等皆其事歷然,猶尚妄說,況其餘錯亂,良可悲矣!然比諸義疏,猶有可觀。今奉勑刪定,據以為本,其有疎漏,以沈氏補焉。若兩義俱違,則特申短見。雖課率庸鄙,仍不敢自專,謹與朝請大夫國子博士臣谷𨙻律、故四門博士臣楊士勛、四門博士臣朱長才等,對共參定。至十六年,又奉勑與前脩疏人及朝散大夫行大學博士上騎都尉臣馬嘉運、朝散大夫行大學博士上騎都尉臣王德韶、給事郎守四門博士上騎都尉臣蘇德融、登仕郎守大學助教雲騎尉臣隨德素等,對勑使趙弘智覆更詳審,為之正義,凡三十六卷,冀貽諸學者,以裨萬一焉。

春秋左傳序[编辑]

  春秋左氏傳序 【音義】○陸曰:「此元凱所作。既以釋經,故依例音之。本或題爲『春秋左傳序』者。沈文何以爲『釋例序』,今不用。」 【疏】正義曰:此序題目,文多不同,或云「春秋序」,或云「左氏傳序」,或云「春秋經傳集解序」,或云「春秋左氏傳序」。案晉宋古本及今定本並云「春秋左氏傳序」,今依用之。南人多云此本「釋例序」,後人移之於此,且有題曰「春秋釋例序」,置之《釋例》之端。今所不用。晉大尉劉寔與杜同時人也,宋大學博士賀道養去杜亦近,俱爲此序作注,題並不言「釋例序」,明非「釋例序」也。又晉宋古本,序在《集解》之端。徐邈以晉世言五經音訓,爲此序作音。且此序稱「分年相附,隨而解之,名曰《經傳集解》」,是言爲《集解》作序也。「又別集諸例,從而釋之,名曰《釋例》。異同之說,《釋例》詳之」。是其據《集解》而指《釋例》,安得爲「釋例序」也?序與敍,音義同。《爾雅‧釋詁》云︰「敍,緒也。」然則舉其綱要,若繭之抽緒。孔子爲《書》作《序》,爲《易》作《序卦》,子夏爲《詩》作《序》,故杜亦稱《序》,序《春秋》名義、經傳體例及己爲解之意也。此序大略,凡有十一段,明義以「春秋」是此書大名,先解立名之由。自「春秋」至「所記之名也」,明史官記事之書、名曰「春秋」之義。自「周禮有史官」至「其實一也」。明天子諸侯皆有史官、必須記事之義。自「韓宣子適魯」至「舊典禮經也」。言周史記事、襃貶得失、本有大法之意。自「周德既衰」至「從而明之」,言典禮廢缺、善惡無章,故仲尼所以脩此經之意。自「左丘明受經於仲尼」至「所脩之要故也」,言丘明作傳,務在解經,而有無傳之意。自「身爲國史」至「然後爲得也」,言經旨之表不應,須傳有通經之意。自「其發凡以言例」至「非例也」,言丘明傳有三等之體。自「故發傳之體有三」至「三叛人名之類是也」,言仲尼脩經有五種之例。自「推此五體」至「人倫之紀備矣」,揔言聖賢大趣足以周悉人道,所說經、傳理畢,故以此言結之。自「或曰《春秋》以錯文見義」至「《釋例》詳之也」,言己異於先儒,自明作《集解》、《釋例》之意。自「或曰《春秋》之作」下盡「亦無取焉」,大明《春秋》之早晚、始隱終麟、先儒錯繆之意。賈逵《大史公十二諸侯年表序》云︰「魯君子左丘明作傳。」據劉向《別錄》云︰「左丘明授曾申,申授吳起,起授其子期,期授楚人鐸椒。鐸椒作《抄撮》八卷,授虞卿;虞卿作《抄撮》九卷,授荀卿;荀卿授張蒼。」此經既遭焚書而亦廢滅。及魯共王壞孔子舊宅,於壁中得古文逸《禮》有三十九篇,《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蠱倉卒之難,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舊書,多者二十餘通,藏於祕府,伏而未發。漢武帝時,河間獻《左氏》及古文《周官》。光武之世,議立《左氏》學,公羊之徒上書訟《公羊》抵《左氏》,《左氏》之學不立。成帝時,劉歆校祕書,見府中古文《春秋左氏傳》,歆大好之。時丞相尹咸以能治《左氏》,與歆共校傳。歆略從咸及丞相翟方進受,質問大義。初《左氏傳》多古字古言,學者傳訓詁而已。及歆治《左氏》,引傳文以釋經,轉相發明,由是章句義理備焉。歆以爲左丘明好惡與聖人同,親見夫子,而公羊、穀梁在七十二弟子後,傳聞之與親見,其詳略不同。歆數以問向,向不能非也。及歆親近,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詩》、逸《禮》、《古文尚書》,皆列於學官。哀帝令歆與五經博士講論其義,諸儒博士或不肯置對,歆因移書於太常博士,責讓之。和帝元興十一年,鄭興父子及歆創通大義奏上,《左氏》始得立學,遂行於世。至章帝時,賈逵上《春秋大義》四十條,以抵《公羊》、《穀梁》,帝賜布五百匹。又與《左氏》作《長義》。至鄭康成,箴《左氏膏肓》,發《公羊墨守》,起《穀梁廢疾》。自此以後,二傳遂微,《左氏》學顯矣。

  「春秋」者,魯史記之名也。 【疏】注「春秋」至「名也」。 ○人臣奉主,品目不同。掌事曰司,掌書曰史。史官記事,爲書立名,以「春秋」二字爲記事之書名也。 ○正義曰:從此以下至「所記之名也」,明史官記事之書名曰「春秋」之意。「春秋」之名,經無所見,唯傳記有之。昭二年,韓起聘魯,稱「見《魯春秋》」。《外傳‧晉語》司馬侯對晉悼公云「羊舌肸習於《春秋》」,《楚語》申叔時論傅太子之法云「教之以《春秋》」。《禮‧坊記》云︰「《魯春秋》記晉喪曰『其君之子奚齊』。」又《經解》曰:「屬辭比事,《春秋》教也。」凡此諸文所說,皆在孔子之前,則知未修之時舊有「春秋」之目。其名起遠,亦難得而詳。《禮記‧內則》稱五帝有史官,既有史官,必應記事,但未必名爲「春秋」耳。據周世法則,每國有史記,當同名「春秋」,獨言「魯史記」者,仲尼脩魯史所記,以爲《春秋》,止解仲尼所修《春秋》,故指言魯史,言修魯史《春秋》以爲襃貶之法也。 記事者,以事繫日, 【音義】○繫,工帝反。 以日繫月,以月繫時,以時繫年,所以紀遠近、別同異也。 【音義】○別,彼列反。 【疏】注「記事」至「異也」。 ○既辨「春秋」之名,又言記事之法。繫者,以下綴上、以末連本之辭。言於此日而有此事,故以事繫日;月統日,故以日繫月;時統月,故以月繫時;年統時,故以時繫年:所以紀理年月遠近,分別事之同異也。若「隱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二年,秋,八月,庚,公及戎盟于唐」之類,是事之所繫年時月日四者皆具文也。史之所記,皆應具文,而《春秋》之經文多不具,或時而不月,月而不日,亦有日不繫月、月而無時者。史之所記,日必繫月,月必繫時,《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間,有日無月者十四,有月無時者二,或史文先闕而仲尼不改,或仲尼備文而後人脫誤。四時必具,乃得成年,桓十七年五月,無夏;昭十年十二月,無冬:二者皆有月而無時。既得其月,時則可知,仲尼不應故闕其時,獨書其月,當是仲尼之後寫者脫漏。其日不繫於月,或是史先闕文,若僖二十八年冬下無月,而有壬申、丁丑,計一時之間再有此日,雖欲改正,何以可知?仲尼無以復知,當是本文自闕,不得不因其闕文,使有日而無月。如此之類,蓋是史文先闕,未必後人脫誤。其時而不月、月而不日者,史官立文,亦互自有詳略,何則?案經朝聘、侵伐、執殺大夫、土功之屬,或時或月未有書日者;其要盟、戰敗、崩薨、卒葬之屬,雖不盡書日,而書日者多,是其本有詳略也。計記事之初日月應備,但國史揔集其事,書之於策,簡其精麤,合其同異,量事而制法,率意以約文,史非一人,辭無定式,故日月參差,不可齊等。及仲尼脩故,因魯史成文,史有詳略,日有具否,不得不即因而用之。案經傳書日者,凡六百八十一事:自文公以上,書日者二百四十九;宣公以下亦俱六公,書日者四百三十二。計年數略同,而日數向倍,此則久遠遺落,不與近同;且他國之告有詳有略,若告不以日,魯史無由得其日而書之,如是,則當時之史亦不能使日月皆具。當時已自不具,仲尼從後脩之,舊典參差,日月不等,仲尼安能盡得知其日月皆使齊同?去其日月,則或害事之先後;備其日月,則古史有所不載,自然須舊有日者因而詳之,舊無日者因而略之,亦既自有詳略,不可以爲襃貶,故《春秋》諸事皆不以日月爲例。其以日月爲義例者,唯卿卒、日食二事而已。故隱元年,冬,十有二月,「公子益師卒」。傳曰「公不與小斂,故不書日」。桓十七年,「冬,十月,朔,日有食之」。傳曰「不書日,官失之也」。丘明發傳,唯此二條。明二條以外,皆無義例。既不以日爲例,獨於此二條見義者,君之卿佐,是謂股肱,股肱或虧,何痛如之!病則親問,斂則親與。卿佐之喪,公不與小斂,則知君之恩薄。但是事之小失,不足以貶人君。君自不臨臣喪,亦非死者之罪,意欲垂戒於後,無辭可以寄文;而人臣輕賤,死日可略,故特假日以見義也。日食者,天之變。甲乙者,歷之紀。朔是日月之會,其食必在朔日,是故史書日食必記月朔。朔有甲乙,乃可推求,故日有食之,須書朔日。日與不日,唯此而已。月與不月,傳本無義。《公羊》、《穀梁》之書,道聽途說之學,或日或月,妄生襃貶。先儒溺於二傳,橫爲《左氏》造日月襃貶之例,故杜於大夫卒例備詳說之。仲尼刊定日月無襃貶,而此序言史官記事必繫日月時年者,自言記事之體須有所繫,不言繫之具否皆有義例也。《春秋‧感精符》曰:「日者,陽之精,耀魄光明,所以察下也。」《淮南子》曰:「積陽之熱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爲日。」劉熙《釋名》曰:「日,實也,光明盛實。」是說日之義也。日之在天,隨天轉運,出則爲晝,入則爲夜,故每一出謂之一日。日之先後,無所分別,故聖人作甲乙以紀之。《世本》云︰「容成造歷,大橈作甲子。」宋忠注云︰「皆黃帝史官也。」《感精符》曰:「月者,陰之精,地之理也。」《淮南子》曰:「積陰之寒氣久者爲水,水氣之精者爲月。」劉熙《釋名》曰:「月,闕也,滿而闕也。」是說月之義也。月之行天,其疾於日十三倍有餘,積二十九日過半而行及日與月相會。張衡《靈憲》曰:「日譬火,月譬水,火外光,水含景,故月光生於日之所照,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明盡。」然則以明一盡謂之一月,所以揔紀諸月也。三月乃爲一時,四時乃爲一年,故遞相統攝,紀理庶事。「紀遠近」者,前年遠於後年,後月近於前月,異其年月,則遠近明也。「別同異」者,共在月下,則同月之事;各繫其月,則異月之事:觀其月則異同別矣。若然,言正月二月則知是春,四月五月則知是夏,不須以月繫時,足明遠近同異。必須以月繫時者,但以日月時年各有統屬,史官記事,唯須順敍,時既管月,不得不以月繫時。案經未有重書月者,日則有之。桓十二年,冬,十有一月,「丙戌,公會鄭伯,盟于武父。丙戌,衛侯晉卒」。一日再書者,史本異文,仲尼從而不改,故杜云︰「重書丙戌,非義例,因史成文也。」 故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故錯舉以爲所記之名也。 【音義】○錯,七各反,下皆同。 【疏】注「故史」至「名也」。 ○將解名曰「春秋」之意,先說記事主記當時之事。事有先後,須顯有事之年。表,顯也。首,始也。事繫日下,年是事端,故史之所記必先顯其年,以爲事之初始也。年有四時,不可徧舉四字以爲書號,故交錯互舉,取「春秋」二字,以爲所記之名也。春先於夏,秋先於冬,舉先可以及後,言春足以兼夏,言秋足以見冬,故舉二字以包四時也。「春秋」二字是此書之揔名,雖舉「春秋」二字,其實包冬夏四時之義。四時之內,一切萬物生植孕育盡在其中。《春秋》之書,無物不包,無事不記,與四時義同,故謂此書爲《春秋》。《孝經》云︰「春秋祭祀,以時思之。」《詩‧魯頌》云︰「春秋匪解,享祀不忒。」鄭箋云︰「春秋,猶言四時也」。是舉春秋足包四時之義。年、歲、載、祀,異代殊名,而其實一也。《爾雅‧釋天》云︰「載,歲也。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李巡曰:「夏歲,商祀,周年,唐虞載,各自紀事,堯舜三代示不相襲也」。孫炎曰:「載,始也,取物終更始也。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祀,取四時祭祀一訖也。年,取年穀一熟也。」是其名別而實同也。此四者,雖代有所尚,而名興自遠,非夏代始有歲名,周時始有年稱。何則?《堯典》云「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禹貢》「作十有三載,乃同」。是於唐虞之世,已有年歲之言。記事者,則各從所尚,常語者,則通以爲言,故虞亦稱年,周亦稱歲。周詩《唐風》稱「百歲之後」,是周之稱歲也。四時之名,春夏秋冬,皆以時物爲之號也。《禮記‧鄉飲酒義》曰:「春之爲言蠢也,夏之爲言假也,秋之爲言揫也。冬之爲言中也。中者藏也。」《漢書‧律歷志》云︰「春,蠢也,物蠢生也。夏,假也,物假大也。秋,𩏷(即由反)也,物𩏷斂也。冬,終也,物終藏之也。」是解四時異名之義也。史之記事,一月無事不空舉月,一時無事必空舉時者,蓋以四時不具,不成爲歲,故時雖無事,必虛錄首月,其或不錄,皆是史之闕文。隱六年空書「秋,七月」,注云︰「雖無事而書首月,具四時以成歲。」桓四年不書秋冬,注云︰「國史之記,必書年以集此公之事,書首時以成此年之歲,故《春秋》有空時而無事者。今不書秋冬首月,史闕文。」是其說也。然一時無事則書首月,莊二十二年書「夏,五月」者,杜雖於彼無注,《釋例》以爲闕謬。「春秋」之名,錯舉而已,後代儒者,妄爲華葉。賈逵云「取法陰陽之中。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陰中,萬物以成。欲使人君動作不失中也」。賀道養云「春貴陽之始,秋取陰之初」。計「春秋」之名,理包三統,據周以建子爲正言之,則春非陽中,秋非陰中;據夏以建寅爲正言之,則春非陽始,秋非陰初,乃是竅混沌而畫蛇足,必將夭性命而失巵酒。

  《周禮》有史官,掌邦國四方之事,達四方之志。諸侯亦各有國史。 【疏】注「周禮」至「國史」。 ○既解名曰「春秋」之意,又顯記事之人。春官宗伯之屬有「大史下大夫二人」、「小史中士八人」、「內史中大夫一人」、「外史上士四人」、「御史中士八人」。雖復各有所職,俱是掌書之官。 ○正義曰:《周禮‧春官‧小史職》曰:「掌邦國之志。」《內史職》曰:「凡四方之事書,內史讀之。」《外史職》曰:「掌四方之志,掌達書名于四方。」今杜氏序云「掌邦國四方之事」者,「掌邦國」取《小史職》文,「四方之事」取《內史職》文,杜揔括兩史,共成此語。諸侯官屬雖難備知,要傳記每說諸侯之史,知諸侯亦各有國史也。《周禮》言「邦國」者,乃謂畿外諸侯之國也。國在四表,故言「四方」。云「凡四方之事書,內史讀之」者,謂四方有書來告,內史讀以白王也。告王之後,則小史主掌之,故云「掌邦國之志」。內史雖云讀四方之事書,其實國內史策,皆內史所掌,故其職掌八柄及策命之事也。然則內史、小史,既主國內,又主四方來告之事,故僖二十三年杜注云「國史承告而書」是也。杜此序又云「達四方之志」,取《外史職》文。案《外史職》云「掌四方之志,掌達書名四方」,今移「達」字於「四方之志」上,如杜之意,外史達此國內之志,以告四方,故僖二十三年杜注云「同盟然後告名,赴者之禮」是也。然則 「掌邦國四方之事」者,據此承受他國之赴也;「達四方之志」者,據己國有事赴告他國也。《春秋》既有內外二種,故杜翦撮天子之史,取外史、內史兩文。《周禮》諸史雖皆掌書,仍不知所記《春秋》定是何史。蓋天子則內史主之,外史佐之,諸侯蓋亦不異。但春秋之時不能依禮,諸侯史官多有廢闕,或不置內史,其策命之事,多是大史,則大史主之,小史佐之。劉炫以爲《尚書》周公封康叔,戒之《酒誥》,其經曰「大史友,內史友」。如彼言之,似諸侯有大史、內史矣。但徧檢記傳,諸侯無內史之文。何則?《周禮‧內史職》曰「凡命諸侯及孤卿大夫,則策命之」。僖二十八年傳說襄王使「內史叔興父策命晉侯爲侯伯」,是天子命臣,內史掌之。襄三十年傳稱鄭「使大史命伯石爲卿」,是諸侯命臣,大史掌之。諸侯大史當天子內史之職,以諸侯兼官無內史故也。鄭公孫黑强與薰隧之盟,使大史書其名,齊大史書崔杼弑其君,晉大史書趙盾弑其君,是知諸侯大史主記事也。南史聞大史盡死,執簡以往,明南史是佐大史者,當是小史也。若然,襄二十三年傳稱「季孫召外史掌惡臣」,言外史,則似有內史矣。必言諸侯無內史者,閔二年傳稱史華龍滑與禮孔曰「我,大史也」,文十八年傳稱魯有「大史克」,哀十四年傳稱齊有「大史子餘」,諸國皆言大史,安得有內史也?季孫召外史者,蓋史官身居在外,季孫從內召之,故曰外史,猶史居在南,謂之南史耳。南史、外史,非官名也。《藝文志》云︰「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舉必書,所以慎言行,昭法戒。左史記言,右史記事,事爲《春秋》,言爲《尚書》,帝王靡不同之。」《禮記‧玉藻》云︰「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雖左右所記二文相反,要此二者皆言左史右史。《周禮》無左右之名,得稱左右者,直是時君之意,處之左右,則史掌之事因爲立名,故傳有「左史倚相」。掌記左事,謂之左史,左右非史官之名也。左是陽道,陽氣施生,故令之記動。右是陰道,陰氣安靜,故使之記言。《藝文志》稱「左史記言,右史記動」,誤耳。上言「魯史記」,則諸侯各有史可知,又言諸侯各有國史者,方說諸侯各有《春秋》,重詳其文也。 大事書之於策, 【音義】○策,本又作「册」,亦作「筴」,同,初革反。 小事簡牘而已。 【音義】○牘,徒木反。 【疏】注「大事」至「而已」。 ○既言尊卑皆有史官,又論所記簡策之異。《釋器》云「簡謂之畢」,郭璞云「今簡札也」。許慎《說文》曰:「簡,牒也。牘,書版也。」蔡邕《獨斷》曰:「策者,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其次一長一短,兩編下附。」鄭玄注《中庸》亦云「策,簡也」。由此言之,則簡、札、牒、畢,同物而異名。單執一札謂之爲簡,連編諸簡乃名爲策,故於文「策」或作「册」,象其編簡之形。以其編簡爲策,故言策者簡也。鄭玄注《論語序》以《鉤命決》云「《春秋》二尺四寸書之,《孝經》一尺二寸書之」,故知六經之策皆稱長二尺四寸。蔡邕言二尺者,謂漢世天子策書所用,故與六經異也。簡之所容,一行字耳。牘乃方版,版廣於簡,可以並容數行。凡爲書,字有多有少,一行可盡者,書之於簡;數行乃盡者,書之於方;方所不容者,乃書於策。《聘禮記》曰:「若有故則加書將命,百名以上書於策,不及百名書於方。」鄭玄云︰「名,書文也,今謂之字。策,簡也。方,版也。」是其字少則書簡,字多則書策。此言大事小事,乃謂事有大小,非言字有多少也。大事者,謂君舉告廟及鄰國赴告,經之所書皆是也。小事者,謂物不爲災及言語文辭,傳之所載皆是也。大事後雖在策,其初亦記於簡。何則?弑君大事,南史欲書崔杼,執簡而往,董狐既書趙盾,以示於朝,是執簡而示之,非舉策以示之,明大事皆先書於簡,後乃定之於策也。其有小事,文辭或多,如呂相絶秦,聲子說楚,字過數百,非一牘一簡所能容者,則於衆簡牘以次存錄也。杜所以知其然者,以隱十一年傳例云「滅不告敗,勝不告克,不書于策」。明是大事來告,載之策書也。策書不載,丘明得之,明是小事傳聞,記於簡牘也。以此知仲尼脩經皆約策書成文,丘明作傳皆博采簡牘衆記。故隱十一年注云「承其告辭,史乃書之于策。若所傳聞行言非將君命,則記在簡牘而已,不得記於典策。此蓋周禮之舊制」也。又莊二十六年經皆無傳,傳不解經,注云「此年經、傳各自言其事者,或策書雖存,而簡牘散落,不究其本末,故傳不復申解」。是言經據策書,傳馮簡牘,經之所言其事大,傳之所言其事小,故知小事在簡,大事在策也。 《孟子》曰:楚謂之《檮杌》,晉謂之《乘》,而魯謂之《春秋》,其實一也。 【音義】○《孟子》,書名。姓孟,名軻,字子輿,鄹邑人。與齊宣王同時人。著此書。檮,徒刀反。杌,五忽反。檮杌,四凶之一。杜云「頑凶無儔匹之貌」。乘,繩證反,車乘也。一云兵乘。 【疏】注「孟子曰」至「一也」。 ○既言簡、策之異,又說諸國別名。孟子,姓孟,名軻,字子輿,鄒邑人也。當六國之時,師事孔子之孫子思,脩儒術之道,著書七篇。其第四《離婁》篇云︰「王者之迹息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謂之『乘』,楚謂之「檮杌』,魯謂之『春秋』,一也。」其言與此小異,是杜足「其實」二字,使成文也。彼趙岐注云︰「『乘』者,興於田賦乘馬之事,因以爲名。『檮杌』者,嚚凶之類,興於記惡之戒,因以爲名。『春秋』,以二始舉四時,記萬事之名。」是三者立名雖異,記事則同,故云「其實一也」。序發首云「『春秋』者,魯史記之名也」,故引此以爲證。且明諸侯之國各有史記,故魯有《春秋》,仲尼得因而脩之也。案《外傳》:申叔時、司馬侯乃是晉、楚之人,其言皆云「春秋」,不言「乘」與「檮杌」。然則「春秋」是其大名,晉、楚私立別號,魯無別號,故守其本名。賈逵云「周禮盡在魯矣,史法最備,故史記與周禮同名」。然則晉、楚豈當自知不備,故別立惡名?

  韓宣子適魯, 【音義】○宣子,名起,晉大夫。適魯,在昭二年。 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 【音義】○盡,津忍反,後放此。 吾乃今知周公之德與周之所以王。」 【音義】○王,于況反,又如字。 【疏】注「韓宣」至「以王」。 ○既言諸國有書,欲明魯最兼備,故云此。 ○正義曰:此昭二年傳文也。宣子,晉卿,名起,食邑於韓,因以爲氏。謚曰宣子者,有德之稱。爲昭公新立,身新爲政,故來聘魯,因觀書於大史氏,見此書而發言。杜注彼以爲《易‧象》即今《周易》上下經之《象》辭也,《魯春秋》謂魯史記之策書也。《春秋》遵周公之典以序事,故曰「周禮盡在魯矣」。《易‧象》、《春秋》是文王、周公之所制,故見《春秋》知周公之德,見《易‧象》知周之所以王也。文王能制此典,即是身有聖德,聖不空生,必王天下。周室之王,文王之功,故觀其書,知周之所以得王天下之由也。文王身處王位,故以王言之。周公不王,故以德屬之。人異,故文異。傳言觀書大史,則所觀非一,而獨言《易‧象》、《魯春秋》者,韓子主美文王、周公,故特言之。《易‧象》,魯無增改,故不言「魯易象」。《春秋》雖是周法所記,乃是魯事,故言「魯春秋」也。《春秋》、《易‧象》,晉應有之,韓子至魯方乃發歎者,味其義,善其人,以其舊所未悟,故云今始知,示其歎美之深,非是素不見也。《易‧下繫辭》云《易》之興也,其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當文王與紂之事。則謂《易‧ 象》,爻彖之辭也。鄭玄案據此文,以爲《易》是文王所作。鄭衆、賈逵、虞翻、陸績之徒,以《易》有「箕子之明夷」、「東鄰殺牛」,皆以爲《易》之爻辭周公所作。杜雖無明解,似同鄭說。 韓子所見,蓋周之舊典禮經也。 【疏】注「韓子」至「經也」。 ○序言史官所書,舊有成法,故引韓子之事,以此言結之。韓子所見《魯春秋》者,蓋是周之舊日正典、禮之大經也。韓子之言,并歎《易‧象》,此之所見,唯謂《春秋》者,指說《春秋》,不須《易‧象》故也。知是舊典禮經者,傳於隱七年「書名」例云「謂之禮經」,十一年「不告」例云「不書于策」,明書於策必有常禮。未脩之前,舊有此法。韓子所見而說之,即是周之舊典,以無正文,故言「蓋」爲疑辭也。制禮作樂,周公所爲,明策書禮經亦周公所制,故下句每云周公,正謂五十發凡是周公舊制也。必知史官所記,有周公舊制者,以聖人所爲,動皆有法,以能立官紀事,豈得全無憲章?定四年傳稱備物典策以賜伯禽,典策則史官記事之法也。若其所記無法,何足以賜諸侯?諸侯得之,何足以爲光榮而子魚稱爲美談也?且仲尼脩此《春秋》以爲一經,若周公無法,史官妄說,仲尼何所可馮,斯文何足爲典,得與諸《書》、《禮》、《樂》、《詩》、《易》並稱經哉?以此知周公舊有定制,韓子所見是也。

  周德既衰,官失其守。上之人不能使《春秋》昭明,赴告策書, 【音義】○告,古毒反,一音古報反。崩薨曰赴,禍福曰告。 諸所記注, 【音義】○注,張住反,字或作「註」。 多違舊章。 【疏】注「周德」至「舊章」。 ○正義曰:此明仲尼脩《春秋》之由,先論史策失宜之意。計周公之垂法典策具存,豈假仲尼更加筆削?但爲官失其守,襃貶失中,赴告策書,多違舊典,是故仲尼脩成此法,垂示後昆。襄三十一年傳稱卿大夫「能守其官職」,昭二十年傳曰「守道不如守官」,是言人臣爲官,各有所守。周德既衰,邦國無法,羣小在位,故官人失其所守也。雖廣言衆官失職,要其本意是言史官失其所掌也。昭三十一年傳曰:「《春秋》之稱,微而顯,婉而辨。上之人能使《春秋》昭明。」注云︰「上之人謂在位者也。」彼謂賢德之人在天子諸侯之位,能使《春秋》襃貶勸戒昭明。周德既衰,主掌之官已失其守,在上之人又非賢聖,故不能使《春秋》襃貶勸戒昭明。致令赴告記注多違舊章也。文十四年傳曰「崩薨不赴,禍福不告」,然則鄰國相命,凶事謂之赴,他事謂之告,對文則別,散文則通。昭七年傳「衛齊惡告喪于周」,則是凶亦稱告也。赴告之中違舊章者,若隱三年,平王以壬戌崩,赴以庚戌;桓五年,陳侯鮑卒,再赴以甲戌己丑;及不同盟者而赴以名,同盟而赴不以名之類是也。策書記注多違舊章者,仲尼既已脩改,不可復知。正以仲尼脩之,故知其多違也。 仲尼因魯史策書成文,考其真僞,而志其典禮,上以遵周公之遺制,下以明將來之法。 【疏】注「仲尼」至「之法」。 ○此明仲尼所因并制作之意。所脩之經,以魯爲主,是因魯史策書成定之舊文也。「考」謂校勘,「志」謂記識。考其真僞,真者因之,僞者改之。志其典禮,合典法者襃之,違禮度者貶之。上以遵周公之遺制,使舊典更興;下以明將來之法,令後世有則,以此故脩《春秋》也。前代後代,事終一揆,所賞所罰,理必相符。仲尼定《春秋》之文,制治國之法,文之所襃,是可賞之徒;文之所貶,是可罰之類。後代人主,誠能觀《春秋》之文,揆當代之事,辟所惡而行所善,順襃貶而施賞罰,則法必明,而國必治,故云「下以明將來之法」也。不教當時而爲將來制法者,孔子之時,道不見用,既知被屈,冀範將來。將來之與今時,其法亦何以異,但爲時不見用,故指之將來,其實亦以教當代也。 其教之所存,文之所害,則刊而正之, 【音義】○刊,苦干反,削也。 以示勸戒。 【疏】注「其教」至「勸戒」。 ○此說仲尼改舊史之意。教之所存,謂名教善惡,義存於此事。若文無襃貶,無以懲勸,則是文之害教。若僖二十八年「天王狩于河陽」,傳云︰「晉侯召王,以諸侯見,且使王狩。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訓。』故書曰『天王狩于河陽』。」杜以晉文之意本欲尊周,將率諸侯共朝天子,自嫌彊大,不敢至周,喻王出狩,得盡臣禮。尋其蹤緒,心是跡非。又昭十九年,「許世子止弑其君買」,傳云︰「許悼公瘧。五月,戊辰,飲大子止之藥,卒。書曰:『弑其君。』君子曰:『盡心力以事君,舍藥物可也。』」許止進藥,不由於醫,其父飲之,因茲而卒。名教善惡須存於此者也。不罪許止,不没晉文,無以息篡逆之端,勸事君之禮,故隱其召王之名,顯稱弑君之惡。如此之例,皆是文之害教,則刊削本策,改而正之,以示後人,使聞善而知勸,見惡而自戒。諸仲尼所改新意,皆是刊而正之也。 其餘則皆即用舊史,史有文質,辭有詳略,不必改也。 【疏】注「其餘」至「改也」。 ○此說仲尼不改舊史之意,「其餘」,謂新意之外皆即用舊史也。始隱終麟,二百餘載,史官遷代,其數甚多,人心不同,屬辭必異,自然史官有文有質,致使其辭有詳有略,既無所害,故不必改也。「史有文質」,謂居官之人。「辭有詳略」,謂書策之文。史文則辭華,史質則辭直,華則多詳,直則多略,故《春秋》之文詳略不等也。螟螽蜚蜮,皆害物之蟲,蜚蜮言有,螟螽不言有;諸侯反國,或言自某歸,或言歸自某;晉伐鮮虞,吳入郢,直舉國名,不言將帥;及郊與川郊皆無所發;諸侯出奔,或名,或不名,明是立文乖異,是其史舊有詳略,義例不存於此,故不必皆改也。 故傳曰:「其善志。」又曰:「非聖人孰能脩之?」 【疏】注「故傳」至「脩之」。 ○上傳,昭三十一年,言《春秋》之書其是善志記也。下傳,成十四年,言若非聖人,誰能脩《春秋》,使成五例也。下傳既非同年,而云「又」者,言又重上事之辭,止又其傳,非又其年也。 蓋周公之志,仲尼從而明之。 【疏】注「蓋周」至「明之」。 ○既以「蓋」爲疑辭,而知事必然者,案傳,君子論《春秋》之美而云「善志」。《春秋》既是舊名,明稱舊記爲善,故知上傳之言蓋,言周公之志也。脩者,治舊之名。傳善聖人而言脩舊,明脩前聖之道,故知下傳之言蓋,仲尼之明周公也。上已言「蓋周之舊典禮經」,此復重云「蓋周公之志」者,上明《春秋》記事之法舊史之遵周公也,此明仲尼因舊史之文還脩周公之法,故重言蓋。敘此以上論經,以下論傳。

  左丘明受經於仲尼,以爲經者不刊之書也,故傳或先經以始事, 【音義】○先,悉薦反。 或後經以終義, 【音義】○後,戶豆反。 或依經以辯理,或錯經以合異,隨義而發。 【疏】注「左丘」至「而發」。正義曰:丘明爲經作傳,故言受經於仲尼,未必面親授受使之作傳也。此說作傳解經而傳文不同之意丘明以爲經者,聖人之所制是不可刊削之書也。非傳所能亂之。假使傳有先後,不畏經因錯亂,故傳或先經爲文以始後經之事,或後經爲文以終前經之義,或依經之言以辨此經之理,或錯經爲文以合此經之異,皆隨義所在而爲之發。傳期於釋盡經意而已,是故立文不同也。大史公《十二諸侯年表序》云︰自孔子論史記,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沈氏云︰《嚴氏春秋》引《觀周篇》云︰「孔子將脩《春秋》,與左丘明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歸而脩《春秋》之經,丘明爲之傳,共爲表裏。」《藝文志》云︰「左丘明,魯史也。」是言丘明爲傳,以其姓左,故號爲《左氏傳》也。先經者,若隱公不書即位,先發仲子歸于我;衛州吁弑其君完,先發莊公娶于齊。如此之類,是先經以始事也。後經者,昭二十二年,王室亂,定八年,乃言劉子伐盂以定王室;哀二年,晉納蒯聵于戚,哀十五年,乃言蒯聵自戚入衛。如此之類,是後經以終義也。依經者,經有其事,傳辯其由。隱公不書即位,而求好於邾,故爲蔑之盟。案其經文,明其歸趣,如此之類,是依經以辯理也。錯經者,若地有兩名,經傳互舉,及經「侵」傳「伐」,經「伐」傳「侵」,於文雖異,於理則合。如此之類,是錯經以合異也。傳文雖多,不出四體,故以此四句明之也。 其例之所重, 【音義】○重,直用反,又直龍反。 舊史遺文,略不盡舉,非聖人所脩之要故也。 【疏】注「其例」至「故也」。 ○此說有經無傳之意。例之所重者,若桓元年,「秋,大水」,傳云「凡平原出水爲大水」。莊七年,「秋,大水」。此則例之所重,皆是舊史遺餘策書之文。丘明略之,不復發傳,非聖人所脩之要故也。言遺者,舊史已没,策書遺留,故曰遺文。

  身爲國史,躬覽載籍,必廣記而備言之。其文緩,其旨遠,將令學者原始要終, 【音義】○令,力呈反,下「令學者」同。要,於遙反。 尋其枝葉,究其所窮。 【音義】○究,久又反。 【疏】注「身爲」至「所窮」。 ○此說無經有傳之意。 ○正義曰:《說文》云「籍,簿書也」。張衡《東京賦》曰「多識前世之載」,載亦書也。躬覽載籍,所見者博,以義有所取,必廣記而備言之。非直解經,故其文緩。遙明聖意,故其旨遠。將令學者本原其事之始,要截其事之終,尋其枝葉,盡其根本,則聖人之趣雖遠,其賾可得而見。是故經無其事,而傳亦言之,爲此也。原始要終及其旨遠,並《易‧下繫辭》文也。尋其枝葉,以樹木喻也。究亦窮也,言窮盡其所窮之處也。 優而柔之,使自求之;饜而飫之, 【音義】○饜,於艷反。飫,於預反。 使自趨之。 【音義】○趨,七住反,又七俱反。 若江海之浸, 【音義】○浸,子鴆反。 膏澤之潤, 【音義】○膏,古刀反。 渙然冰釋, 【音義】○渙,呼亂反。 怡然理順。 【音義】○怡,以之反。 然後爲得也。 【疏】注「優而柔之」至「然後爲得也」。 ○此又申說無經之傳有利益之意。「優而柔之,使自求之」,《大戴禮‧子張問入官》學之篇有此文也。其「饜而飫之」,則未知所出。優、柔,俱訓爲安,寬舒之意也。饜、飫,俱訓爲飽,饒裕之意也。謂丘明富博其文,優游學者之心,使自求索其高意精華;其大義飽足學者之好,使自奔趨其深致;言其廣記備言,欲令使樂玩不倦也。江海以水深之故,所浸者遠;膏澤以雨多之故,所潤者博。以喻傳之廣記備言,亦欲浸潤經文,使義理通洽。如是而求之,然後渙然解散,如春冰之釋,怡然心說,而衆理皆順,然後爲得其所也。江海,水之大者,故舉以爲喻。脂之澤者爲膏,言雨之爲潤若脂膏然,故稱膏澤也。

  其發凡以言例,皆經國之常制,周公之垂法,史書之舊章。仲尼從而脩之,以成一經之通體。 【疏】注「其發」至「通體」。 ○正義曰:自此至「非例也」,辯說傳之三體。此一段說舊發例也,言發凡五十皆是周公舊法。先儒之說《春秋》者多矣,皆云丘明以意作傳,說仲尼之經,凡與不凡無新舊之例。杜所以知發凡言例是周公垂法、史書舊章者,以諸所發凡皆是國之大典,非獨經文之例。隱七年,始發凡例,特云「謂之禮經」;十一年,又云「不書于策」。建此二句於諸例之端,明書於策者,皆是經國之常制,非仲尼始造策書自制此禮也。何則?「夫灾,無牲」,「卒哭」,「作主」,「諸侯薨于朝會,加一等」,「夫人不薨于寢,則不致」,豈是仲尼加造此言也?公行告廟,侯伯分災,二「凡」之末,皆云「禮也」,豈是丘明自制禮乎?又公女嫁之送人尊卑,哭諸侯之親疎等級,王喪之稱「小童」,分至之書「雲物」,皆經無其事,傳亦發凡。若丘明以意作傳,主說仲尼之經,此既無經,何須發傳?以是故知發凡言例,皆是周公垂法、史書舊章,仲尼從而脩之,以成一經之通體也。國之有史,在於前代,非獨周公立法,史始有章。而指言周公垂法者,以三代異物,節文不同,周公必因其常文而作,以正其變者,非是盡變其常也。但以一世大典,周公所定,故《春秋》之義,史必主於常法,而以周公正之。然凡是周公之禮經,今案《周禮》竟無凡例,爲當禮外別自有凡,爲當凡在禮內。今者所據,禮內有凡。知者,案《周禮‧大宰職》於「八法」之內有「官成」、「官法」,鄭衆注云「官成者,謂官府之有成事品式。官法者,謂職所主之法度」。然則此凡者是史官之策書成事法式也。《釋例‧終篇》云︰「稱凡者五十,其別四十有九」,蓋以母、弟二凡,其義不異故也。計周公垂典,應每事設法,而據經有例,於傳無凡多矣,《釋例》四十部,無凡者十五。然則周公之立凡例,非徒五十而已。蓋作傳之時已有遺落,丘明采而不得故也。且凡雖舊例,亦非全語,丘明采合而用之耳。《終篇》云諸凡雖是周公之舊典,丘明撮其體義,約以爲言,非純寫故典之文也。蓋據古文覆逆而見之,此丘明會意之微致,是其說也。然丘明撮凡爲言,體例不一,於一凡之內,事義不同,亦有因經所有,連釋經之所無,如「王曰小童、公侯曰子」是也。亦有略其經之所無,直釋經之所有,如「凡祀,啓蟄而郊,龍見而雩」,不言礿祀,以經無故也,如此之類是也。所以然者,蓋以舊凡語少,經雖無事,則亦連文引之,所以兼引「王曰小童」。若舊凡語多,經無者則略之,經有者則載之,所以略其礿祀獨舉郊雩。故莊十一年「王師敗績于某」,杜注云「事列於經,則不得不因申其義」。是舊凡多者,唯舉經文也。發凡之體,凡有二條:一是特爲策書;一是兼載國事。特爲策書者,凡告以名則書之類是也。兼載國事者,凡嫁女于敵國之類是也。雖爲國事,但他書有者,亦不在凡例,如天子七月而葬,既於禮文備有,故丘明作傳不在凡例也。此諸凡者自是天下大例,其言非獨爲魯故。哭諸侯之條,既發凡例,乃云故魯爲諸姬,明知正凡所言,非止魯事。且送女例云「於天子,則諸卿皆行」,魯無嫁女於天子之理。祭祀例云「啓蟄而郊」,自非魯國不得有郊天之事,明是采合故典、裁約爲文也。 其微顯闡幽,裁成義類者, 【音義】○闡,昌善反,明也。 皆據舊例而發義,指行事以正襃貶。 【音義】○襃,保刀反。貶,彼檢反,《字林》方犯反。 【疏】注「其微」至「襃貶」。 ○此下盡「曲而暢之」,說新意也。「微顯闡幽」,《易‧下繫辭》文也。微謂纖隱,闡謂著明。舊說云「下云『經無義例』,此釋經有義例」。謂孔子脩經,微其顯事,闡其幽理,裁節經之上下,以成義之般類。其善事顯者,若秦穆悔過,貶四國大夫,以例稱「人」,觀文與常文無異。惡事顯者,若諸侯城緣陵,叔孫豹違命,城緣陵依例稱諸侯,與無罪文同,叔孫豹去氏,與未賜族者文同,皆是微其顯事。闡幽者,謂闡其幽理,使之宣著。若晉趙盾、鄭歸生、楚比、陳乞及許大子止,皆非親弑其君,是其罪幽隱,孔子脩經加 「弑」,使罪狀宣露,是闡幽也。諸《春秋》襃貶之例並是也。蓋以爲皆據舊例而發義。以下論丘明之傳微顯闡幽乃是經事,故賀沈諸儒皆悉同此。劉炫以微顯闡幽皆說作傳之意。經文顯者,作傳本其纖微;經文幽者,作傳闡使明著。顯者,若「天王狩于河陽」,觀經文,足知王是天子,狩是出獵,但不知天子何故出畿外狩耳,故傳發「晉侯召王」,是其微顯也。幽者,若「鄭伯克段于鄢」,觀經不知段是何人,何故稱克,故傳發「武姜愛段」,是闡其幽也。丘明作傳,其有微經之顯、闡經之幽,以裁制成其義理比類者,皆據舊典凡例而起發經義,指其人行事是非,以正經之襃貶,例稱「得雋曰克」,傳言「如二君,故曰克」,是其據舊例發義也;晉侯召王使狩,鄭伯不教其弟,仲尼没其召王,顯稱鄭伯,丘明正述其事,先解經文,是指其行事以正襃貶也。此二事尤明者耳,其餘皆是新意也。此序主論作傳,而賀沈諸儒皆以爲經解之,是不識文勢而謬失杜旨。 諸稱「書」、「不書」、「先書」、「故書」、「不言」、「不稱」、「書曰」之類,皆所以起新舊,發大義,謂之變例。 【疏】注「諸稱」至「變例」。 ○上既言據舊例而發義,故更指發義之條,諸傳之所稱「書」「不書」「先書」「故書」「不言」「不稱」及「書曰」七者之類,皆所以起新舊之例,令人知發凡是舊,七者是新,發明經之大義,謂之變例。以「凡」是正例,故謂此爲變例,猶《詩》之有變風變雅也。自杜以前,不知有新舊之異,今言「謂之變例」,是杜自明之以曉人也。稱「書」者,若文二年「書士縠,堪其事」;襄二十七年「書先晉,晉有信」,如此之類是也。「不書」者,若隱元年春「正月,不書即位,攝也」;「邾子克,未王命,故不書爵」,如此之類是也。「先書」者,若桓二年「君子以督爲有無君之心,故先書弑其君」;僖二年,虞師晉師 「滅下陽,先書虞,賄故也」,如此之類是也。「故書」者,隱三年,「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書之」;成八年「杞叔姬卒,來歸自杞,故書」,如此之類是也。「不言」者,若隱元年「鄭伯克段于鄢。不言出奔,難之也」;莊十八年「公追戎于濟西。不言其來,諱之也」,如此之類是也。「不稱」者,若僖元年「不稱即位,公出故也」;莊元年「不稱姜氏,絶不爲親」,如此之類是也。「書曰」者,若隱元年「書曰鄭伯克段于鄢」,隱四年『書曰衛人立晉』,衆也」,如此之類是也。案:襄元年「圍宋彭城。非宋地,追書也」;隱元年「稱鄭伯,譏失教也」;昭三十一年「公在乾侯。言不能外內也」。「先書」、「故書」既是新意,則 「追書」亦是新意;「書」與「不書」俱是新意,則「稱」與「不稱」、「言」與「不言」亦俱是新意,豈得「不言」、「不稱」獨爲新意,「言」也「稱」也便即非乎?《釋例‧終篇》云「諸雜稱二百八十有五」,止有其數,不言其目,就文而數,又復參差。竊謂「追書」也,「言」也,「稱」也,亦是新意。序不言者,蓋諸類之中足以包之故也。有田僧紹者,亦注此序,以爲序言諸「稱」,「稱」亦即是新意,與下七者合爲八名。斯不然矣。案「書」與「不書」,其文相次。若 「稱」字即是新意,但當言「稱」與「不稱」相次,何以分爲別文?明知杜言諸「稱」,自謂諸傳所稱,不以「稱」爲新意。但以理而論之,「稱」亦當是新意耳。 然亦有史所不書,即以爲義者,此蓋《春秋》新意,故傳不言「凡」,曲而暢之也。 【音義】○暢,勑亮反。 【疏】注「然亦」至「之也」。 ○此說因舊爲新也。仲尼脩《春秋》者,欲以上遵周制,下明世教,其舊史錯失,則得刊而正之,以爲變例。其舊史不書,則無可刊正,故此又辯之。亦有史所不書,正合仲尼意者,仲尼即以爲義。改其舊史及史所不書,此二者蓋是《春秋》新意,故傳亦不言凡,每事別釋,曲而通暢之也。「此蓋《春秋》新意」,其言揔上,通變例與不別書也。舉一凡而事同者,諸理盡見,是其直也;不言凡而每事發傳,是其曲暢。暢訓通,故言曲而暢之也。若然,隱公實不即位,史無由得書即位。邾克實未有爵,史無由得書其爵。然則傳言不書,自是舊史不書。而以不書爲仲尼新意者,《釋例‧終篇》杜自問而釋之,云丘明之爲傳,所以釋仲尼《春秋》。仲尼《春秋》皆因舊史之策書,義之所在,則時加增損,或仍舊史之無,亦或改舊史之有。雖因舊文,固是仲尼之書也。丘明所發,固是仲尼之意也。雖是舊文不書,而事合仲尼之意,仲尼因而用之,即是仲尼新意。若宣十年「崔氏出奔衛」,傳稱「書曰『崔氏』,非其罪也,且告以族,不以名」。是告不以名,故知舊史無名,及仲尼脩經,無罪見逐,例不書名,此舊史之文,適當孔子之意,不得不因而用之。因舊爲新,皆此類也。然杜唯言史所不書,即以爲義,不云史所書爲義者,但夫子約史記而脩《春秋》,史記之文,皆是舊史所書,因而襃貶,理在可見,不須更言,但恐舊史不書,而夫子不用,故特言之。 其經無義例,因行事而言,則傳直言其歸趣而已。 【音義】○趣,七住反。 非例也。 【疏】注「其經」至「例也」。 ○此一段說經無義例者。國有大事,史必書之,其事既無得失,其文不著善惡,故傳直言其指歸趣向而已,非襃貶之例也。《春秋》此類最多,故隱元年「及宋人盟于宿」,傳曰「始通也」。杜注云「經無義例,故傳直言其歸而已。他皆放此」。是如彼之類,皆非例也。

  故發傳之體有三,而爲例之情有五。 【音義】○爲音于僞反,又如字。 【疏】注「故發」至「有五」。 ○正義曰:傳體有三,即上文發凡正例、新意變例、歸趣非例是也。爲例之情有五,則下文「五曰」是也。書經有此五情,緣經以求義爲例,言傳爲經發例,其體有此五事。下文五句,成十四年傳也。案彼傳上文云「春秋之稱」,下云「非聖人誰能脩之?」聖人指謂孔子,美孔子所脩,成此五事,五事所攝,諸例皆盡。下句釋其顯者以屬之耳。此發傳之體有三,上文三言「其」以別之,觀文足可知耳。劉寔分變例新意以爲二事。《釋例‧終篇》曰「丘明之傳有稱周禮以正常者,諸稱凡以發例者是也;有明經所立新意者,諸顯義例而不稱凡者是也」。稱古典則立凡以顯之,釋變例則隨辭以讚之。杜言甚明,尚不能悟,其爲暗也,不亦甚乎! 一曰:「微而顯」,文見於此,而起義在彼。 【音義】○見,賢遍反,下同。 「稱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梁亡」、「城緣陵」之類是也。 【音義】○舍音捨。 【疏】注「一曰」至「是也」。 ○「文見於此」,謂彼注云「辭微而義顯」也。「稱族,尊君命,舍族,尊夫人」,成十四年傳爲叔孫僑如發也。經曰「秋,叔孫僑如如齊逆女。九月,僑如以夫人婦姜氏至自齊」。叔孫是其族也,襃賞稱其族,貶責去其氏。銜君命出使稱其族,所以爲榮;與夫人俱還去其氏,所以爲辱。出稱叔孫,舉其榮名,所以尊君命也;入舍叔孫,替其尊稱,所以尊夫人也。族自卿家之族,稱舍別有所尊。是文見於此而起義在彼。僖十九年經書「梁亡」,是秦亡之也。傳曰「不書其主,自取之也」。僖十四年經書「諸侯城緣陵」,是齊率諸侯城之,以遷杞也。傳曰「不書其人,有闕也」。秦人滅梁而曰「梁亡」,文見於此,「梁亡」見取者之無罪。齊桓城杞而書「諸侯城緣陵」,文見於此,「城緣陵」見諸侯之有闕。亦是文見於此,而起義在彼。皆是辭微而義顯,故以此三事屬之。 二曰「志而晦」,約言示制,推以知例。參會不地、與謀曰「及」之類是也。 【音義】○參,士南反,又音三。與音預。 【疏】注「二曰」至「是也」。 ○彼注云「志,記也。晦,亦微也。謂約言以記事,事敘而文微」。桓二年,秋,「公及戎盟于唐。冬,公至自唐」。傳例曰「特相會,往來稱地,讓事也。自參以上,則往稱地,來稱會,成事也」。其意言會必有主,二人共會,則莫肯爲主,兩相推讓,會事不成,故以地致。三國以上,則一人爲主,二人聽命,會事有成,故以會致。宣七年「公會齊侯伐萊」。傳例曰「凡師出,與謀曰及,不與謀曰會」。其意言同志之國,共行征伐,彼與我同謀計議,議成而後出師,則以相連及爲文。彼不與我謀,不得已而往應命,則以相會合爲文。此二事者,義之所異,在於一字。約少其言,以示法制,推尋其事,以知其例。是所記事有敘,而其文晦微也。 三曰「婉而成章」, 【音義】○婉,於阮反。 曲從義訓,以示大順。諸所諱辟,璧假許田之類是也。 【音義】○辟,本亦作「避」,音同,後放此,假,古雅反,後不音者同。 【疏】注「三曰」至「是也」。○彼注云「婉,曲也。謂屈曲其辭,有所辟諱,以示大順,而成篇章」。言「諸所諱辟」者,其事非一,故言「諸」以揔之也。若僖十六年,公會諸侯于淮,未歸而取項,齊人以爲討而止公。十七年,九月,得釋始歸。諱執止之恥,辟而不言,經乃書「公至自會」。諸如此類,是諱辟之事也。諸侯有大功者,於京師受邑,爲將朝而宿焉,謂之朝宿之邑。方岳之下,亦受田邑,爲從巡守備湯水以共沐浴焉,謂之湯沐之邑。魯以周公之故,受朝宿之邑於京師許田是也;鄭以武公之勳,受湯沐之邑於泰山祊田是也。隱桓之世,周德既衰,魯不朝周,王不巡守,二邑皆無所用,因地勢之便,欲相與易,祊薄不足以當許,鄭人加璧以易許田。諸侯不得專易天子之田,文諱其事。桓元年,經書「鄭伯以璧假許田」,言若進璧以假田,非久易也。掩惡揚善,臣子之義,可以垂訓於後。故此二事皆屈曲其辭從其義訓,以示大順之道。是其辭婉曲而成其篇章也。 四曰「盡而不汙」, 【音義】○汙,於俱反,曲也。 直書其事,具文見意。丹楹刻桷、天王求車、齊侯獻捷之類是也。 【音義】○楹音盈。刻音克。桷音角。捷,在妾反。 【疏】注「四曰」至「是也」。 ○彼注云︰「謂直言其事,盡其事實,無所汙曲」。禮制,宮廟之飾,楹不丹,桷不刻。莊二十三年「秋,丹桓宮楹」;二十四年,春,「刻桓宮桷」。禮,諸侯不貢車服,天子不私求財。桓十五年「天王使家父來求車」。禮,諸侯不相遺俘。莊三十一年「齊侯來獻戎捷」。三者皆非禮而動,直書其事,不爲之隱,具爲其文,以見譏意。是其事實盡而不有汙曲也。 五曰「懲惡而勸善」, 【音義】○懲,直升反。 求名而亡,欲蓋而章。書齊豹「盜」、三叛人名之類是也。 【疏】注「五曰」至「是也」。 ○彼注云「善名必書,惡名不滅,所以爲懲勸」。昭二十年「盜殺衛侯之兄縶」,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昭五年「莒牟夷以牟婁及防茲來奔」,昭三十一年「邾黑肱以濫來奔」,是謂盜與三叛人名也。齊豹,衛國之卿,《春秋》之例,卿皆書其名氏,齊豹忿衛侯之兄,起而殺之,欲求不畏彊禦之名,《春秋》抑之,書曰「盜」。盜者,賤人有罪之稱也。邾庶其、黑肱、莒牟夷三人,皆小國之臣,並非命卿,其名於例不合見經,竊地出奔,求食而已,不欲求其名聞,《春秋》故書其名,使惡名不滅。若其爲惡求名而有名章徹,則作難之士,誰或不爲?若竊邑求利而名不聞,則貪冒之人,誰不盜竊?故書齊豹曰「盜」,三叛人名,使其求名而名亡,欲蓋而名章,所以懲創惡人,勸獎善人。昭三十一年傳具說此事,其意然也。盜與三叛俱是惡人,書此二事,唯得懲惡耳,而言「勸善」者,惡懲則善勸,故連言之。

  推此五體,以尋經、傳,觸類而長之。 【音義】○長,丁丈反。 附于二百四十二年行事,王道之正,人倫之紀備矣。 【疏】注「推此」至「備矣」。 ○正義曰:上云「情有五」,此言「五體」者,言其意謂之情,指其狀謂之體,體情一也,故互見之。一曰微而顯者,是夫子脩改舊文以成新意,所修《春秋》以新意爲主,故爲五例之首。二曰志而晦者,是周公舊凡,經國常制。三曰婉而成章者,夫子因舊史大順,義存君親,揚善掩惡,夫子因而不改。四曰盡而不汙者,夫子亦因舊史,有正直之士,直言極諫,不掩君惡,欲成其美,夫子因而用之。此婉而成章,盡而不汙,雖因舊史,夫子即以爲義。揔而言之,亦是新意之限,故傳或言「書曰」或云「不書」。五曰懲惡而勸善者,與上微而顯不異,但勸戒緩者,在微而顯之條;貶責切者,在懲惡勸善之例,故微而顯居五例之首,懲惡勸善在五例之末。五者《春秋》之要,故推此以尋經、傳,觸類而增長之,附於二百四十二年時人所行之事,觀其善惡,用其襃貶,則王道之正法,人理之紀綱,皆得所備矣。從首至此,說經、傳理畢,故以此言結之。「觸類而長之」《易‧上繫辭》文也。二百四十二年,謂獲麟以前也。以後經則魯史舊文,傳終說前事,辭無襃貶,故不數之也。觸類而長之者,若隱四年經書「翬帥師」,傳稱羽父固請,「故書曰『翬帥師』,疾之也」。十年經亦書「翬帥師」,傳雖不言「書曰」、「故書」,是知與上同爲新意。又隱元年傳「曰『儀父』,貴之也」,則桓十七年云「儀父」,亦是貴之是也。

  或曰:《春秋》以錯文見義。若如所論,則經當有事同文異而無其義也。先儒所傳,皆不其然。 【音義】○傳,直專反。 【疏】注「或曰」至「其然」。 ○正義曰:自此至「釋例詳之」,言己爲作注解之意。論經、傳之下,即是自述己懷,於文不次,言無由發,故假稱或問而荅以釋之。《春秋》之經,侵伐會盟及戰敗克取之類,文異而義殊,錯文以見義。先儒知其如是,因謂苟有異文,莫不著義。杜以爲仲尼所述,據史舊文,文害者,則刊而正之,不害者,因其詳略。此其異於先儒,故或人據上文杜之異旨,執先儒以問曰:《春秋》以錯文見義,其文異者,必應有義存焉。若如所論,辭有詳略,不必改也,則經當有事同文異而無其義意者也。先儒所傳,皆不其然,今何以獨異?欲令杜自辯之。 荅曰:《春秋》雖以一字爲襃貶,然皆須數句以成言, 【音義】○數,色主反,下同。 非如八卦之爻,可錯綜爲六十四也, 【音義】○綜,宗宋反。 固當依傳以爲斷。 【音義】○斷,丁亂反。 【疏】注「荅曰」至「爲斷」。 ○莊二十五年「陳侯使女叔來聘」,傳曰「嘉之,故不名」。僖二十五年「衛侯毀滅刑」,傳曰「同姓也,故名」。襃則書字,貶則稱名,襃貶在於一字。襃貶雖在一字,不可單書一字以見襃貶,故荅或人曰「《春秋》雖以一字爲襃貶,皆須數句以成言語,非如八卦之爻,可錯綜爲六十四也」。卦之爻也,一爻變,則成爲一卦;經之字也,一字異,不得成爲一義,故經必須數句以成言,義則待傳而後曉,不可錯綜經文,以求義理,故當依傳以爲斷。文異者,丘明不爲發傳,仲尼必無其義,安得傳旨之表妄說經文?以此知經有事同文異而無其義者也。「數句」者,謂若隱元年「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及昭十三年「夏,四月,楚公子比自晉歸于楚,弑其君虔于乾谿」。此皆三句以上。《春秋》一部,未必皆然。杜欲盛破賈、服一字,故舉多言之。或以爲數其文句,義亦得通。「錯綜其數」,《易‧上繫辭》文,謂交錯綜理之。 古今言《左氏春秋》者多矣,今其遺文可見者十數家。 【疏】注「古今」至「數家」。 ○《漢書‧儒林傳》云︰「漢興,北平侯張蒼及梁大傅賈誼、京兆尹張敞、大中大夫劉公子皆脩《左氏傳》。誼爲《左氏傳》訓詁,授趙人貫公,公傳子長卿,長卿傳清河張禹,禹授尹更始,更始傳子咸及丞相翟方進,方進授清河胡常,常授黎陽賈護,護授蒼梧陳欽,而劉歆從尹咸及翟方進受。由是言《左氏》者本之賈護、劉歆。」是前漢言《左氏》者也。漢武帝置五經博士,《左氏》不得立於學官。至平帝時,王莽輔政,方始立之,後漢復廢。雖然,學者浸多矣,中興以後,陳元、鄭衆、賈逵、馬融、延篤、彭仲博、許惠卿、服虔、潁容之徒,皆傳《左氏春秋》。魏世則王肅、董遇爲之注。此等比至杜時,或在或滅,不知杜之所見十數家定是何人也。 大體轉相祖述,進不成爲錯綜經文以盡其變,退不守丘明之傳。於丘明之傳,有所不通,皆没而不說,而更膚引《公羊》、《穀梁》, 【音義】○膚,芳于反。 適足自亂。 【疏】注「大體」至「自亂」。 ○《禮記‧中庸》云「仲尼祖述堯舜」。祖,始也,謂前人爲始而述修之也。經之詳略,本不著義,强爲之說,理不可通,故「進不成爲錯綜經文以盡其變」。於傳之外,別立異端,故「退不守丘明之傳」。傳有不通,則没而不說,謂諸家之注多有此事。但諸注既亡,不可指摘。若觀服虔、賈逵之注,皆没而不說者衆矣,謂若文二年「作僖公主」,傳於僖三十三年云「作主,非禮也。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及襄九年「閏月,戊寅,濟于陰阪」之類是也。膚謂皮膚,言淺近引之也。《公羊》、《穀梁》口相傳授,因事起問意,與《左氏》不同,故引之以解《左氏》,適足以自錯亂也。 預今所以爲異,專脩丘明之傳以釋經。經之條貫,必出於傳。 【音義】○貫,古亂反。 傳之義例,揔歸諸凡。推變例以正襃貶,簡二傳而去異端, 【音義】○去,起呂反。 蓋丘明之志也。 【疏】注「預今所以」至「之志也」。 ○丘明與聖同時,爲經作傳,經有他義,無容不盡,故專修丘明之傳以釋經也。作傳解經,則經義在傳,故「經之條貫,必出於傳」也。發凡言例,則例必在凡,故「傳之義例,揔歸諸凡」也。若有例無凡,則傳有變例,如是則「推尋變例以正襃貶」。若《左氏》不解,二傳有說,有是有非,可去可取,如是則簡選二傳,取其合義而去其異端。杜自言以此立說,蓋是丘明之本意也。昭三年「北燕伯款出奔齊」,傳云「書曰『北燕伯款出奔齊。』罪之也」。則知昭二十一年「蔡侯朱出奔楚」,亦是「罪之也」。《釋例》曰:「朱雖無罪,據失位而出奔,亦其咎也」。宣十年「崔氏出奔衛」,傳云「書曰:『崔氏』,非其罪也」。不書名者非其罪,則書名者是罪也。襄二十一年「晉欒盈出奔楚」,杜注云︰「稱名,罪之。」如此之類,是推變例以正襃貶也。莊十九年「公子結媵陳人之婦于鄄」,杜注云「《公羊》、《穀梁》皆以爲魯女媵陳侯之婦」。僖九年「伯姬卒」,杜注云「《公羊》、《穀梁》曰『未適人』,故不稱國」。如此之類,是簡二傳也。先儒取二傳多矣,杜不取者,是去異端也。 其有疑錯,則備論而闕之,以俟後賢。 【疏】注「其有」至「後賢」。 ○《集解》與《釋例》每有論錯闕疑之事,非一二也。《釋例‧終篇》云︰「去聖久遠,古文篆隸歷代相變,自然當有錯誤,亦不可拘文以害意,故聖人貴聞一而知二,賢史之闕文也。今《左氏》有無傳之經,亦有無經之傳。無經之傳,或可廣文。無傳之經,則不知其事。又有事由於魯,魯君親之而復不書者,先儒或强爲之說,或没而不說,疑在闕文,誠難以意理推之。」是備論闕之之事也。 然劉子駿創通大義, 【音義】○駿音俊。子駿,劉歆字。創,初亮反,《字林》作「創」。 賈景伯父子、許惠卿,皆先儒之美者也,末有潁子嚴者,雖淺近亦復名家, 【音義】○復,扶又反,下同。 故特舉劉、賈、許、潁之違,以見同異。 【音義】○見,賢遍反,下同。 【疏】注「然劉」至「同異」。 ○《漢書‧楚元王傳》稱,劉歆字子駿,劉德孫,劉向少子也。哀帝時,歆校祕書,見古文《春秋左氏傳》,大好之。初《左氏傳》多古字古言,學者傳訓詁而已,及歆治《左氏》,引傳文以解經,經、傳相發明,由是章句義理備焉。是其創通大義也。後漢賈逵,字景伯,扶風人也。父徽,字元伯,授業於歆,作《春秋條例》。逵傳父業,作《左氏傳訓詁》。許惠卿,名淑,魏郡人也。潁子嚴,名容,陳郡人也,比於劉、賈之徒,學識雖復淺近,然亦注述《春秋》,名爲一家之學。杜以爲先儒之內四家差長,故特舉其違,以見異同。自餘服虔之徒,殊劣於此輩,故棄而不論也。 分經之年,與傳之年相附,比其義類, 【音義】○比,毗志反。 各隨而解之,名曰《經傳集解》。 【疏】注「分經」至「集解」。 ○丘明作傳,不敢與聖言相亂,故與經別行,何止丘明、公羊、穀梁?及毛公、韓嬰之爲《詩》作傳,莫不皆爾。經傳異處,於省覽爲煩,故杜分年相附,別其經傳,聚集而解之。杜言「集解」,謂聚集經傳爲之作解,何晏《論語集解》乃聚集諸家義理以解《論語》,言同而意異也。 又別集諸例及地名、譜第、歷數, 【音義】○譜,本又作「諩」,同布古反。數,所具反,後不音者皆同。 相與爲部,凡四十部,十五卷,皆顯其異同,從而釋之,名曰《釋例》。將令學者觀其所聚,異同之說,《釋例》詳之也。 【疏】注「又別」至「之也」。 ○《春秋》,記事之書。前人後人行事相類,書其行事,不得不有比例。而散在他年,非相比校,則善惡不章,襃貶不明,故杜別集諸例,從而釋之,將令學者觀其所聚,察其同異,則於其學易明故也。言諸例及地名、譜第、歷數三者,雖《春秋》之事,於經傳無例者繁多,以特爲篇卷,不與諸例相同,故言「及」也。事同則爲部,小異則附出,孤經不及例者,聚於《終篇》,故言「相與爲部」也。其四十部次第,從隱即位爲首,先有其事,則先次之。唯世族土地,事既非例,故退之於後。《終篇》宜最處末,故次《終篇》之前,《終篇》處其終耳。土地之名起於宋衛「遇于垂」,世族譜起於「無駭卒」,「無駭卒」在遇垂之後,故地名在世族之前也。

  或曰:《春秋》之作,《左傳》及《穀梁》無明文,說者以爲仲尼自衛反魯,脩《春秋》,立素王。 【音義】○王,于況反,下「王魯」「素王」同。 丘明爲素臣。言《公羊》者,亦云黜周而王魯, 【音義】○黜,勑律反。 危行言孫, 【音義】○行,下孟反。孫音遜,本亦作遜。 以辟當時之害,故微其文,隱其義。《公羊》經止獲麟,而《左氏》經終孔丘卒,敢問所安? 【疏】注「或曰」至「所安」。 ○正義曰:上一問一荅,說作注理畢,而更問《春秋》作之早晚及仲尼述作大意。先儒所說,並皆辟謬,須於此明之。亦以於文不次,故更假問荅以明之。一問之間,凡有四意:其一,問作之早晚;其二,問先儒言孔子自爲素王,其事虛實;其三,問《公羊》說孔子黜周王魯,其言是非;其四,問《左氏》獲麟之後乃有餘經,問杜於意安否?據杜云《左傳》及《穀梁》無明文,則指《公羊》有其顯說。今驗何休所注《公羊》,亦無作《春秋》之事。案:孔舒元《公羊傳》本云「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何以書?記異也。今麟非常之獸,其爲非常之獸,柰何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然則孰爲而至?爲孔子之作《春秋》」,是有成文也。《左傳》及《穀梁》則無明文,故說《左氏》者,言孔子「自衛反魯」,則便撰述《春秋》,三年文成,乃致得麟。孔子既作此書,麟則爲書來,應言麟爲孔子至也。麟是帝王之瑞,故有素王之說。言孔子自以身爲素王,故作《春秋》,立素王之法。丘明自以身爲素臣,故爲素王作左氏之傳。漢魏諸儒,皆爲此說。董仲舒對策云︰「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繫以萬事,是素王之文焉。」賈逵《春秋序》云︰「孔子覽史記,就是非之說,立素王之法。」鄭玄《六藝論》云︰「孔子既西狩獲麟,自號素王,爲後世受命之君制明王之法。」盧欽《公羊序》云︰「孔子自因魯史記而脩《春秋》,制素王之道。」是先儒皆言孔子立素王也。《孔子家語》稱齊大史子餘歎美孔子,言云「天其素王之乎!」素,空也。言無位而空王之也。彼子餘美孔子之深,原上天之意,故爲此言耳,非是孔子自號爲素王。先儒蓋因此而謬,遂言《春秋》立素王之法。左丘明述仲尼之道,故復以爲素臣。其言丘明爲素臣,未知誰所說也。「言《公羊》者」,謂何休之輩。「黜周王魯」,非《公羊》正文,說者推其意而致理耳。以杞是二王之後,本爵爲上公,而經稱「杞伯」,以爲孔子黜之。宣十六年「成周宣榭火」,《公羊傳》曰「外灾不書,此何以書?新周也」。其意言周爲王者之後,比宋爲新。緣此故謂《春秋》託王於魯,以周、宋爲二王之後,黜杞同於庶國。何休隱元年注云︰「唯王者然後改元立號,《春秋》託新王受命於魯。」宣十六年注云「孔子以《春秋》當新王,上黜杞,下新周而故宋」,黜周爲王者之後,是「黜周王魯」之說也。定元年《公羊傳》曰「定、哀多微辭,主人習其讀而問其傳,則未知己之有罪焉爾」。何休云「此假設而言之,主人謂定、哀也。習其經而讀之,問其傳解詁,則不知己之有罪於是。此孔子畏時君,上以諱尊隆恩,下以辟害容身,慎之至也」。是其孫言辟害,微文隱義之說。「自衛反魯」,「危行言孫」,皆《論語》文也。鄭玄以爲據時高言高行者皆見危,謂高行爲危行也。何晏以危爲厲,厲,言行不隨俗也。未知二者誰當。杜旨《公羊》之經獲麟即止,而《左氏》之經終於孔子卒。先儒或以爲麟後之經亦是孔子所書,故問其意之所安也。

  荅曰:異乎余所聞!仲尼曰:「文王既没,文不在茲乎?」此制作之本意也。歎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 【音義】○出,如字,又尺遂反。 吾已矣夫!」 【音義】○夫音扶,下「若夫」同。 蓋傷時王之政也。 【疏】注「荅曰」至「政也」。 ○此盡末以來,荅上問四意。但所荅或先或後,而其文不次,欲令先有案據,乃得遞相發明,故不得以次而荅問者,先問作之早晚,杜意定以獲麟乃作,故從「仲尼曰」至「所以爲終」,明作之時節,兼明白本意自欲制作,感麟方始爲之,非是先作《春秋》,乃後致麟也。既言止麟之意,須說始隱之由,且欲取平王周正驗其非「黜周王魯」之證。但既言其終,倒言其始,則於文不次,故荅前義未了,更起一問,自「曰然則」以下盡「此其義也」,明《春秋》始隱之意,荅「黜周王魯」之言。既言王魯爲非,遂并辯《公羊》之謬。自「若夫制作」盡「非隱之也」,荅微文隱義之爲非也。自「聖人包周身之防」盡「非所聞也」,荅孫言辟害之爲虛也。先儒以爲未獲麟而已作《春秋》,過獲麟而經猶未止,故既荅《公羊》之謬,然後却辯素王爲虛,并說引經爲妄。自「子路欲使門人」盡「又非通論也」,荅素王素臣之問。自「先儒以爲」盡「得其實」,荅經止獲麟之意。「至於反袂」以下,言其不可采用。此章分段大意,其文旨如此。問者以所聞而問,其「異乎余所聞」一句,歎其所據非理,故言「異乎余所聞」。「仲尼曰」與「歎曰」二者,皆《論語》文也。孔子過匡,匡人以兵遮而脅之,從者驚怖,故設此言以强之。文王雖身既没,其爲文王之道,豈不在茲身乎?孔子自比其身,言己有文王之道也。其下文又云「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其意言天若未喪文王之道,必將使我制作,匡人不能違天以害己。此言是有制作之本意也。聖人受命而王,則鳳鳥至,河出圖。仲尼歎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夫!」此言蓋傷時王之政,不能致此瑞也。先有制作之意,而恨時無嘉瑞,明是既得嘉瑞,即便制作。杜欲明得麟乃作,故先表此二句。鄭玄以爲河圖洛書,龜龍銜負而出,如《中候》所說,龍馬銜甲,赤文綠色,甲似龜背,袤廣九尺,上有列宿斗正之度,帝王錄紀興亡之數是也。孔安國以爲河圖即八卦是也。未知二者誰當杜旨。 麟鳳五靈,王者之嘉瑞也。 【音義】○瑞,垂僞反。 今麟出非其時,虛其應而失其歸, 【音義】○應,應對之應。 此聖人所以爲感也。絶筆於獲麟之一句者,所感而起,固所以爲終也。 【疏】注「麟鳳」至「終也」。 ○麟、鳳與龜、龍、白虎五者,神靈之鳥獸,王者之嘉瑞也。今麟出於衰亂之世,是非其時也。上無明王,是虛其應也。爲人所獲,是失其歸也。夫此聖人而生非其時,道無所行,功無所濟,與麟相類,故所以爲感也。先有制作之意,復爲外物所感,既知道屈當時,欲使功被來世,由是所以作《春秋》。絶筆於獲麟之一句者,麟是仲尼所感而書,爲感麟而作,既以所感而起,固所以爲終也。荅上《春秋》之作《左傳》無明文之問,又言己所以爲獲麟乃作之意。獨舉「麟鳳」而云「五靈」,知二獸以外爲龜、龍、白虎者,以鳥獸而爲瑞,不出五者,經傳讖緯莫不盡然。《禮記‧禮器》曰:「升中于天而鳳皇降,龜龍假。」《詩序》曰「《麟趾》,《關雎》之應」,「《騶虞》,《鵲巢》之應」,騶虞即白虎也。是龜、龍、白虎並爲瑞應。隻言「麟鳳」便言「五靈」者,舉「鳳」配「麟」,足以成句,略其三者,故曰「五靈」。其「五靈」之文出《尚書緯》也。《禮記‧禮運》曰「麟鳳龜龍,謂之四靈」。不言五者,彼稱「四靈以爲畜」,則「飲食有由也」。其意言四靈與羞物爲羣,四靈既擾,則羞物皆備。龍是魚鮪之長,鳳是飛鳥之長,麟是走獸之長,龜是甲蟲之長。飲食所須,唯此四物。四物之內,各舉一長。虎、麟皆是走獸,故略云「四靈」。杜欲徧舉諸瑞,故備言「五靈」也。直云 「絶筆獲麟」,則文勢已足,而言「之一句」者,以《春秋》編年之書,必應盡年乃止。人年唯此一句,故顯言之,以明一句是其所感也。

  曰:然則《春秋》何始於魯隱公?荅曰:周平王,東周之始王也。隱公,讓國之賢君也。考乎其時則相接,言乎其位則列國,本乎其始則周公之祚胤也。 【音義】○祚,才路反。胤,以刃反。 若平王能祈天永命,紹開中興; 【音義】○中,丁仲反。 隱公能弘宣祖業,光啓王室,則西周之美可尋,文武之迹不隊, 【音義】○隊,直類反。 是故因其歷數,附其行事,采周之舊,以會成王義。 【音義】○王,如字,又于況反。 垂法將來。 【疏】注「曰然」至「將來」。 ○上既解終麟之意,未辯始隱之由,故又假問以釋之。不言「或問」而直言「曰」者,以荅前未了,須更起此問,若言問者猶是前人,且既解絶筆,即因問初起,以此不復言「或」,欲示二問共是一人故也。「然」者,然上語;「則」者,陳下事,乘前起後之勢。問者言絶筆於獲麟,既如前解,然則《春秋》初起,何獨始於魯隱公,不始於他國餘公,何也?荅曰:「周平王,東周之始王也。」遷居洛邑,平王爲首,是始王也。「隱公,讓國之賢君也」,於第當立,委位讓桓,是賢君也。「考乎其時則相接」,隱公之初,當平王之末,是相接也。「言乎其位則列國」,其爵爲侯,其土則廣,是大國也。「本乎其始,則周公之祚胤也」,魯承周公之後,是其福祚之胤也。若使平王能撫養下民,求天長命,紹先王之烈,開中興之功;隱公能大宣聖祖之業,光啓周王之室,君臣同心,照臨天下,如是則西周之美,猶或可尋,文武之迹,不墜於地。而平王、隱公居得致之地,有得致之資,而竟不能然,只爲無法故也。仲尼愍其如是,爲之作法,其意言若能用我道,豈致此乎?是故因其年月之歷數,附其時人之行事,采周公之舊典,以會合成一王之大義,雖前事已往,不可復追,冀得垂法將來,使後人放習。以是之故,作此《春秋》。此序一段,大明作《春秋》之深意。問者不直云「隱公」而言「魯隱公」者,言「魯」決其不始於他國,言「隱」決其不始於餘公,挾此二意,故并魯言之也。其荅直言「隱公」不云「魯」者,以魯之《春秋》已爲韓起所說可知故也。周自武王伐紂定天下,恒居鎬地,是爲西都。周公攝政,營洛邑於土中,謂之東都。成王雖暫至洛邑,還歸鎬京。爲幽王滅於西周,平王東遷洛邑,因謂洛邑爲東周,謂鎬京爲西周。平王始居東周,故云「東周之始王也」。平王四十九年而隱公即位,隱公三年而平王崩,是其相接也。《詩‧既醉》云 「永錫祚胤」,言福祚及後胤也。《尚書‧召誥》云「用供王能祈天永命」,言用善德治民得長命也。襄十年傳曰「而以偪陽光啓寡君」,《論語》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是杜所用之文也。《春秋》據魯而作,即是諸侯之法,而云「會成王義」者,《春秋》所書,尊卑盡備。王使來聘,錫命賵含,有天子撫邦國之義。公如京師,拜賜會葬,有諸侯事王者之法。雖據魯史爲文,足成王者之義也。以其「會成王義」,故得「垂法將來」,將使天子法而用之,非獨遺將來諸侯也。 所書之王,即平王也;所用之歷,即周正也; 【音義】○正音政,讀者多音征。後皆放此; 所稱之公,即魯隱也,安在其黜周而王魯乎?子曰:「如有用我者,吾其爲東周乎!」此其義也。 【疏】注「所書」至「義也」。 ○既言作《春秋》之意,然後荅「黜周王魯」之言。經書「春王正月」,王即周平王也,月即周正也。「公及邾儀父」,公即魯隱公也。魯用周正,則魯事周矣。天子稱王,諸侯稱公,魯尚稱公,則號不改矣。《春秋》之文,安在黜周王魯乎?若黜周王魯,則魯宜稱王,周宜稱公。此言周王而魯公,知非黜周而王魯也。孔子之作《春秋》,本欲興周,非黜周也,故引《論語》以明之。公山弗擾召孔子,孔子欲往,子路不說,夫子設此言以解之,其意言彼召我者,而豈空然哉?必謂我有賢能之德故也。既謂我有賢德,或將能用我言。如其能用我言者,吾其爲東方之周乎!言將欲興周道於東方也。原其此意,知非黜周,故云此其興周之義也。注《論語》者,其意多然。唯鄭玄獨異,以東周爲成周,則非杜所用也。 若夫制作之文,所以章往考來,情見乎辭。言高則旨遠,辭約則義微。此理之常,非隱之也。 【疏】注「若夫」至「之也」。 ○此一段荅說《公羊》者言「微其文、隱其義」之意。「若夫」者,發端之辭。既荅「王魯」,更起言端,故云若夫聖人制作之文,所以章明已往,考校方來,欲使將來之人鑒見既往之事。聖人之情,見乎文辭。若使發語卑雜,則情趣瑣近;立言高簡,則旨意遠大;章句煩多,則事情易顯;文辭約少,則義趣微略。此乃理之常事,非故隱之也。文王演《易》,則亦文高旨遠,辭約義微,豈復孫辭辟害?以彼無所辟,其文亦微,知理之常,非爲所隱也。其章往考來,情見乎辭,皆《易‧下繫辭》之文。彼作「彰往而察來」,意不異耳。 聖人包周身之防, 【音義】○包,必交反。防,扶放反,又音房。 既作之後,方復隱諱以辟患,非所聞也。 【疏】注「聖人」至「聞也」。 ○此一段荅孫言辟害之意。若成湯繫於夏臺,文王囚於羑里,周公留滯於東都,孔子絶糧於陳蔡,自古聖人幽囚困厄,則嘗有之,未聞有被殺害者也。包周身之防者,謂聖人防慮必周於身,自知無患方始作之。既作之後,方復隱諱以辟患害,此事實非所聞也。云「非所聞」者,言前訓未之有也。 子路欲使門人爲臣,孔子以爲欺天。而云仲尼素王,丘明素臣,又非通論也。 【音義】○論,力頓反。 【疏】注「子路」至「論也」。 ○此一段答素王素臣爲非也。案《論語》稱「孔子疾病,子路使門人爲臣。病間,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無臣而爲有臣,吾誰欺?欺天乎!」其意言子路以孔子將死,使門人爲臣,欲令以臣禮葬君,冀其顯榮夫子。夫子瘳而責之,我實無臣,何故而爲有臣?吾之於人也,於誰嘗欺?我尚不敢欺人,何故使吾欺天乎?子路使門人爲臣,纔僭大夫禮耳,孔子尚以爲欺天,況神器之重,非人臣所議,而云「仲尼爲素王,丘明爲素臣」,又非通理之論也。聖人之生,與運隆替,運通則功濟當時,運閉則道存身後。雖復富有天下,無益於堯舜;賤爲匹庶,何損於仲尼?道爲升降,自由聖與不聖;言之立否,乃關賢與不賢。非復假大位以宣風,藉虛名以範世,稱王稱臣,復何所取?若使無位無人,虛稱王號,不爵不祿,妄竊臣名,是則羨富貴而恥貧賤,長僭踰而開亂逆,聖人立教,直當爾也!臧文仲山節藻棁,謂之不知;管仲鏤簋朱紘,稱其器小;見季氏舞八佾,云「孰不可忍」?若仲尼之竊王號,則罪不容誅。而言「素王」「素臣」,是誣大賢而負聖人也。嗚呼!孔子被誣久矣,賴杜預方始雪之。 先儒以爲制作三年,文成致麟,既已妖妄。又引經以至仲尼卒,亦又近誣。 【音義】○近誣,如字,近,舊音附近之近;誣音無。 【疏】注「先儒」至「近誣」。 ○此下至「爲得其實」,皆明麟後之經非仲尼所脩之意。直言「先儒」,無可尋檢,未審是誰先生此意。案今《左氏》之經,仍終孔丘之卒。雖杜氏之注此經亦存,而尤責先儒引經至仲尼卒者,蓋先儒以爲夫子自衛反魯即作《春秋》,作三年而後致麟,雖得麟而猶不止,比至孔丘之卒,皆是仲尼所脩。以是辨之,謂之近誣,明先儒有此說也。服虔云︰「夫子以哀十一年自衛反魯而作《春秋》,約之以禮,故有麟應而至。」是其宗舊說也。服虔又云︰「《春秋》終於獲麟,故小邾射不在三叛人中也。弟子欲明夫子作《春秋》以顯其師,故書小邾射以下至孔子卒。」案杜於此下及哀十四年注,皆取服義爲說,則服氏於此一事已改先儒矣。麟是王者之瑞,非爲制作而來,而云仲尼致之,是其妖且妄也。經是魯史之文,非仲尼之所述,而云仲尼脩之,是其近誣罔也。言「近誣」者,心所不悟,非故誣之,故云「近誣」也。 據《公羊》經止獲麟,而左氏小邾射不在三叛之數, 【音義】○邾,張俱反。射音亦。 故余以爲感麟而作,作起獲麟,則文止於所起,爲得其實。 【疏】注「據公」至「其實」。 ○《穀梁》之經亦止獲麟,而獨據《公羊》者,《春秋》之作《穀梁》無明文。杜以獲麟乃作,義取《公羊》,故獨據之耳。小邾射以句繹來奔,與黑肱之徒義無以異。傳稱書三叛人名,不通數此人以爲四叛,知其不入傳例。麟下之經,傳不入例,足知此經非復孔旨,故余以爲感麟而作《春秋》,其意起於獲麟,則文止於所起。自此而談「爲得其實」,重明經止獲麟,并自成己說,起麟之意也。 至於「反袂拭面」, 【音義】○袂,綿世反。拭音式。 稱「吾道窮」,亦無取焉。 【疏】注「至於」至「取焉」。 ○《公羊傳》稱「孔子聞獲麟」,「反袂拭面,涕沾袍,曰吾道窮矣!」杜既取《公羊》經止獲麟,而《公羊》獲麟之下即有此傳,嫌其并亦取之,故云「亦無取焉」。不取之者,以聖人盡性窮神,樂天知命,生而不喜,死而不戚,困於陳蔡,則援琴而歌;夢奠兩楹,則負杖而詠,寧復畏懼死亡,下沾衿之泣,愛惜性命,發道窮之歎?若實如是,何異凡夫俗人,而得稱爲聖也!《公羊》之書,鄉曲小辯,致遠則泥,故無取焉。此則上文所謂「簡二傳而去異端」,豈有反袂拭面,涕下沾袍?以虛而不經,故不取也。

  ↑返回頂部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