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貞觀政要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重定向自贞观政要
貞觀政要
作者:吳兢 
李世民、魏徵、王珪、房玄齡、杜如晦、虞世南、褚遂良、溫彥博、劉洎、馬周、戴冑、孔穎達、岑文本、姚思廉等四十五人
唐吳兢撰。兢,汴州浚儀人。以魏元忠薦,直史館。累官太子左庶子,貶荊州司馬,歷洪、舒二州刺史,入為恒王傅。天寶初,年八十卒。事跡具《唐書》本傳。 宋《中興書目》,稱兢於《太宗實錄》外,采其與群臣問答之語,作為此書,用備觀戒,總四十篇。《新唐書》著錄十卷均與今本合。考《舊唐書·曹確傳》,載確奏臣覽《貞觀故事》,太宗初定官品云云。其文與此書《擇官篇》第一條相同。而《唐誌》所錄,別無《貞觀故事》,豈即此書之別名歟。其書在當時嘗經表進,而不著年月。惟兢《自序》所稱:侍中安陽公者,乃源乾曜。中書令河東公者,乃張嘉貞。考《玄宗本紀》,乾曜為侍中,嘉貞為中書令,皆在開元八年。則兢成此書。又在八年以後矣。書中所記太宗事跡,以《唐書》、《通鑒》參考,亦頗見牴牾。如新舊《唐書》載太宗作《威鳳賦》,賜長孫無忌,而此作賜房玄齡。《通鑒》載張蘊古以救李好德被誅,而此謂其與囚戲博,漏泄帝旨,事狀迥異。又《通鑒》載皇甫德參上書賜絹二十四匹,拜監察御史,而此但作賜帛二十段。又《通鑒》載宗室諸王降封,由封德彜之奏;貞觀初放宮人,由李百藥之奏,而此則謂出於太宗獨斷,俱小有異同。史稱兢敘事簡核,號良史,而晚節稍疏牾。此書蓋出其耄年之筆,故不能盡免滲漏。然太宗為一代令辟,其良法善政,嘉言微行,臚具是編,洵足以資法鑒。前代經筵進講,每多及之。故《中興書目》稱歷代寶傳,至今無闕。伏讀皇上《御制樂善堂集》,開卷首篇,即邀褒詠。千年舊籍,榮荷表章。則是書之有裨治道,亦概可見矣。書中之註,為元至順四年臨川戈直所作。又采唐柳芳,晉劉昫,宋宋祁、孫甫、歐陽修、曾鞏、司馬光、孫洙、范祖禹、馬存、朱黼、張九成、胡寅、呂祖謙、唐仲友、葉適、林之奇、真德秀、陳惇修、尹起莘、程奇及呂氏《通鑒精義》二十二家之說附之,名曰《集論》。吳澄、郭思貞皆為之序。直字伯敬,即澄之門人也。

[编辑]

有唐良相曰侍中安陽公、中書令河東公,以時逢聖明,位居宰輔,寅亮帝道,弼諧王政,恐一物之乖所,慮四維之不張,每克己勵精,緬懷故實,未嘗有乏。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振古而來,未之有也。至於垂世立教之美,典謨諫奏之詞,可以弘闡大猷,增崇至道者,爰命不才,備加甄錄,體制大略,咸發成規。於是綴集所聞,參詳舊史,撮其指要,舉其宏綱,詞兼質文,義在懲勸,人倫之紀備矣,軍國之政存焉。凡一帙一十卷,合四十篇,名曰《貞觀政要》。庶乎有國有家者克遵前軌,擇善而從,則可久之業益彰矣,可大之功尤著矣,豈必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而已哉!其篇目次第列之於左。

目录

[编辑]
  • 卷一 君道第一 政體第二
  • 卷二 任賢第三 求諫第四 納諫第五 直諫(附)
  • 卷三 君臣鑒戒第六 擇官第七 封建第八
  • 卷四 太子諸王定分第九 尊敬師傅第十 教戒太子諸王第十一 規諫太子第十二
  • 卷五 仁義第十三 論忠義第十四 孝友第十五 公平第十六 誠信第十七
  • 卷六 儉約第十八 謙讓第十九 仁惻第二十 慎所好第二十一 慎言語第二十二 杜讒邪第二十三 悔過第二十四 奢縱第二十五 貪鄙第二十六
  • 卷七 崇儒學第二十七 文史第二十八 禮樂第二十九
  • 卷八 務農第三十 刑法第三十一 赦令第三十二 貢賦第三十三 辯興亡第三十四
  • 卷九 征伐第三十五 安邊第三十六
  • 卷十 行幸第三十七 畋獵第三十八 災祥第三十九 慎終第四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