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61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百九十二。十者,大衍之數。以五乘十,以十乘五,而亦 皆得五十焉。是故下形六、七、八、九者,蓍數卦爻之用 也。上體而下用,上象而下形,象動形靜,體立用行,而 造化不可勝既矣。

案一二三四天之象,象變於上;六七八九地之形,形 成於下。上下相重而為五行,則左右前後生成之位 是也,上下相交而為八卦,則四正四隅九宮之位是 也。今以前後圖參考,當如《太乙遁甲》陰陽二局圖,一 二三四猶《遁甲》天盤在上,隨時運轉,六七八九猶遁 甲地盤在下,布定不易,法明天動地靜之義,而前此 諸儒未有能發其旨。是故一在南起法天象動而右 轉。初交,一居東南、二居西北,三居西南,四居東北,四 陽班布居上右四陰班布居下左分陰分陽,而天地 設位。再交,一居東北、二居西南、三居東南、四居西北, 則牝牡相銜而六子卦生。合是二變而成先天八卦, 自然之象也。然後重為生成之位,則一六二七,三八 四九,陰陽各相配合,即邵子、朱子所述之圖也。三交: 一居西北,二居東南,三居東北,四居西南,則剛柔相 錯而為坎離震兌。四交:一居西南,二居東北、三居西 北,四居東南,則右陽左陰而乾坤成列。合是二變而 成後天八卦裁成之位也。再轉則一復於南矣。《大傳》 所謂「參伍以變,錯錝」其數。劉歆云:「《河圖》《洛書》,相為經 緯。八卦九章,相為表裡。」此其義也。

《龍圖天地生成之數》

此即前圖一二三四,天之象也,動而右旋,六七八九, 地之形也,靜而正位。是故一轉居北而與六合,二轉 居南而與七合,三轉居東而與八合,四轉居西而與 九合,五十居中,而為天地運行之樞紐。《大傳》言「錯綜 其數」者,蓋指此而言。錯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三四 往來是也;綜者,綜而挈之,一低一昂,一二上下是也。 分作二層看之。則天動地靜。上下之義昭然矣。

洛書天地交午之數圖

洛書天地交午之數圖

揚子雲曰:「一與六共宗,二與七為朋,三與八為友,四 與九同道╳與╳相守」,正指此圖而言。朱子謂析六 七八九之合以為乾坤坎離,而居四正之位;依一二 三四之次以為艮兌震巽,而補四隅之空者,與此數 合。稽之生成之數,察其分合進退,交重動靜,灼然信 其為交午之象,而所謂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 九。蓍策,分掛揲歸「四象,七八、九六」,皆倣於此矣。

《洛書縱橫十五之象》

《洪範》「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 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 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 用五福,威用六極。」漢儒以此六十五字為《洛書》本文, 而希夷所傳則以此為龍圖三變,以《生成圖》為《洛書》 本文,蓋疑傳寫之誤,而啟圖九、書十之辨。今以二象 兩易其名,則龍圖龜書,不煩擬議而自明矣。

《易大傳》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 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 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 成變化而行鬼神也。」此一節蓋以發明圖書之數,凡 奇為陽,陽者天之數,凡偶為陰,陰者地之數。天數一 三五七九,積之為二十五,地數二四六八十,積之為 三十,合是二者為五十有五,而天地變化,陰陽屈伸, 舉不出乎此數。是數也,兩之為二儀,參之為三才,伍 之為五行,分之為八卦,究之為九宮,此其大要也。朱 子曰:天地之間,一氣而已。分而為二則為陰陽,而五 行造化,萬物終始,無不管於是焉。《內經》曰:「陰陽者,數 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 勝數。範之以《易》,則不過不遺,而無不通矣。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 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此一 節又以發明圖書之變。參謂參於兩間,如《記》云「離坐 離立,毋往參焉」之參。考之圖變,如一二三四參居六 七八九之間者是也。伍謂伍於五位,如什伍部伍之 伍,考之圖變,如一二三四伍於六七八九之上者是 也。錯者,交而互之,一左一右之謂;考之圖變,則三四 左右互居是也。綜者,綜而挈之,一低一昂之謂;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