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1192.pdf/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日徃則月來。月徃則日來。用捨相推也。徃者。不用也。來者。用也。以不用而保其用。守其貞一也。故明焉。寒來則暑徃。寒暑相代。故能成其𡻕。本扵止

而後動也。故時之徃。則不用也。止也。故爲之屈。時之來。則用也。動也。故爲之伸。屈而伸之。乃利生也。故尺蠖之屈。以求伸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皆

本其止也。以是聖人窮理而盡性。止扵旡方。行扵旡形者。所以致神之用也。致其利用。能安其身者。脩廣其德。用之而不始也。道極乎是矣。故能窮

神之所自知。變之所化。此德之盛也。易之大歸也。聖人之至矣。是以君子保其貞一。得其所安。然後名可逹也。易曰。困于石。㨿于蒺藜。入扵其宫。

不見其妻。凶非所㨿而㨿也。不量其力。危辱及矣。死期至。雖至親而叛也。妻其可見乎。此不能安其身。而慎其求也。夫保其身者。動而旡失也。脩德

者。利其用也。是以公用射凖于高墉之上獲之旡不利。德之備。時之動。故能獲其位也。得位而莅扵民者。不可以不察扵小人。爲人之上者。本乎人

也。愛而過之。失其仁也。故小懲而大誡。乃小人之福也。御之以道。仁在其中矣。是以屨校滅趾旡咎。至乎惡積而累之。罪大而誅之。旡及之矣。則小

人滅其身。而君子失其刑也。是以荷校滅耳凶。居其位。而不失御其下之道則可矣。安而盈之。自䘮之矣。歛身慮危。乃可全也。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故曰其亡其亡。繫于包桑。然後能保其位也。愼在扵進大任。重乎不可以不審也。過斯敗之矣。

故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少而任重。鮮不及矣。是以鼎折足。覆公其形渥。凶。不勝其任者也。夫能知其事之𢕄者。可以從其大也。履其大。任

其重。雖萬變而得其神也。夫知幾。則禍福之源明矣。幾者。事之來也。介然如石。不可以利變也。觀吉而動。何不利焉。故上交不謟。不苟容也。下交不

黯。不輕殆也。知則吉矣。豈待扵終日乎。故知𢕄知彰者。知其終始也。知柔知剛者。識變化之爲也。君子能知此者。萬夫之所望。可則而象也。此聖人

之道至也。旡以加矣。靜而旡思。而得其神焉。見機而後動顔子者也。動而後知。知非而復近。尚扵幾也。近而復之。不適扵悔。好學者也。故曰顔氏之

子。其始庶幾乎。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是以不遠復。旡祗悔。元吉。知天之幾。有能通天下之志也。雖逺也。學而可以至之也。學以求之其

至者。非一以求之不可得也。故天地絪緼相繼。男女感。應。相與相背。一而通之。乃能化醇也。學而二三。則其志惑矣。何以。應哉。積一以求之。乃得其

友。易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來求我。志求而應。然後能自逹也。是以三人行。則損一人。一人行。則得其友。言致其一也。君子學以致其道者。身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