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1192.pdf/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安其身者。非徇物也。所以崇我之而致用。入而崇德。皆屈信徃來之理也。内外交相養互相發也。過此以徃。未之或知。先儒謂盡力扵精

義。利用而交養。互發之機。自不能己。自是以上。亦旡所用其力矣。至窮神知化。乃德盛仁熟而自致也。然未之或知者徃而屈也。自致者。來而信也。

是亦感應自然之理。所謂陰陽推行有漸。爲化合一。不測爲神。是也若以咸卦象論之。九四動則成坎離。坎爲月。而離爲日。日月相推之象也。坎爲

寒。離爲暑。寒暑相繼之象也。互乾爲龍。互巽爲蛇蠖。龍蛇屈信之象也。此一節所以同歸一致之理也。然其要在精義入神。利用安身。兩語下引數

爻皆申此一叚之餘意也。困之六三。解之上六。噬嗑之初九上九。否之九五皆自安身言也。鼎之九四。因安身而轉歸精義也。豫六二復初九自精

義言也。能精義則知其致之一。故舉損之六三以繼之。知其致之一。而後能安其身。故又舉益之上九以繼之也。今以諸爻分釋之困之六三。不

能安其身者也。困于石。則非所困而困焉者也。名必辱矣。㨿于蒺藜。則非所㨿而㨿焉者也。身必危矣。既辱且危。死期將至。故入其宫。不見其妻。凶

解之上六。則以己身之安。而治其不安者也。隼在高墉之上。則不安者君子蔵器扵身。待時而動。則能安其身乆矣。故其動旡不利也。括。謂括

而旡滯礙也。動而不括。則所向旡滯。是以出而有獲也。噬嗑之初九九皆不能安其身者也。小人不以不仁爲耻。不以不義爲畏。其安爲不仁

義之歸。不見利則不勸。不威之則不懲。君子小懲而大戒。正欲使之安其身。故屨校滅趾。在君子觀之。亦不安矣。而使小人之知戒。則乃所以安小

人也。善不積。不足以成君子之名。惡不積。不足以滅小人之身。小人以善爲旡益而弗爲。故旡一毫之善。以小惡爲旡傷而不去。故至扵惡積而

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向使因懲而能戒扵初九則不至扵何校滅耳之凶矣。否之九五因其不安。以圖其安者也。能知危者。所以安其位。能知亡

者所以保其存。能知亂者。所以有其治。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亂。其亡其亡。繫于包桑。所以危而能安也。鼎之九四。折足而覆公餗。不安

亦甚矣。蓋以其德簿位尊。力小任重。故也。然必曰。知小而謀大者。則以旡研精扵義之功也故此。又因其身之不安。而責其義之不精。所以引入

精義䖏也。若夫豫之六二。則君子之精義入神者也。故曰知幾其神乎。六二君子上交扵三而不謟。下交扵初而不瀆。其知幾者乎。幾者。動之𢕄。吉

之先見者也。非精義入神。其孰能知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知𢕄。知彰。知柔。知剛者。萬夫之望者也。故曰。卜。不終日吉。此成德事也。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