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1192.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是。則所覺者亦以是。柔剛之外。我何覺焉。所覺以是。則所望者亦以是。柔剛之外。人何望焉。吾益信所知在我。我固不離道。以爲知也。所望在人。人

豈捨道。而有望哉。所知者道。則我爲有道之賢。所望者亦道。則彼爲慕道之徒。雖千萬人。而一心也。何彼此之。間。雖千萬人。而一意也。何遐邇之殊。雖

則其希賢之衆。舍吾道之君子。其將誰歸耶。雖然。覺斯道者。固可以爲賢也。而能覺斯道者誰歟。覺斯道而爲賢。固可以感希賢之衆也。而能造斯

賢以感斯人者誰歟。不有希聖之顔子乎。可以覺斯道造斯賢。而且足以感此希賢之衆乎。聖人扵是有定論矣。惟彼顔子。其殆庶幾。庶幾之辭。一

發扵聖人。則顔氏子之所造者可以潜觀而黙會也。高吾仰矣。堅吾鑽矣。其與旡入而不自得之。聖人相去一蹴間耳。非庶幾而何。禮吾復矣。仁吾

歸矣其與動容周旋有中之聖人相去一轉移耳。非庶幾知何。中吾擇矣。善吾以矣。其與不思不勉。從容中道之。聖人相去一投足之地耳。非庶幾

如何心吾齊矣。坐吾忘矣。其與不識不知。性天莫違之。聖人相去一跬步之隔耳非庶幾而何此時此際謂其扵聖道果不得其門而入乎。則顔氏

子已優入之矣。謂其扵聖道果竭厥緼。而旡間然乎。則顔氏子。猶未逹一間耳。故謂之庶。可也。謂之全。不可也。謂之幾可也。謂之齊。不可也。謂之庶

幾。可也。謂之直謂。不可也。吾益知顔氏子之庶幾云者。其守之者歟。而非其比也。其其體之𢕄者歟。而非其大成也。其執焉復焉者歟。而非其性焉

安焉者也由此之庶幾爲徒之知覺則曰𢕄。曰彰。曰柔。曰剛。森然具在。源源自見矣。然則其希聖之賢。非得道之顔子其孰能與扵此哉嗟夫。道一而

已持以其未形而難見者。則謂之𢕄。以其已形而易見者則謂之彰。以其體之屬陰者。則謂之柔。以其體之屬陽者則謂之剛故知者所以覺此道

之實者而庶幾者又所以造斯道之近似者也。融而會之庶幾一知覺也。知覺一𢕄彰柔剛也𢕄彰柔剛一道也吁精矣。非逹天德者不足與語此。

昔者觀之夫子繫易矣。其知𢕄。知彰。知柔。知剛。云者所以釋豫六二之爻也其顔氏之子。其殆庶幾云者。所以釋復初九之爻也。抑豫之六二者。果

何如也。其上交不謟者歟。其下交不瀆者與。吾夫子嘗子之以幾矣。又嘗子之以神矣宜乎所知者漙而萬夫之所由以共望者也。復之初九者。果

何如也。其不逺復者歟。其旡祗悔者歟。吾夫子嘗自顔子之不善。未嘗不知者求之矣。又嘗自其知之未嘗。復行者求之矣。冝乎其殆庶幾之論。所

由以定也。雖然六二。則逹而在上之君子也。顔子則窮而在下之君子也窮逹之分雖殊。而所以爲道則一。上下之位雖異。而所以爲道則同。使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