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1192.pdf/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實。聖人斯有以。子其近道之名。夫聖道之妙。非常人所可得而跂及也。惟君子者。眞見内融。自省其過。則悟夫道者爲甚近。欲表其先見之實。安得

不致其深美之辭哉。且顔氏之在孔門。有不善也。未嘗不先知之。既知之也。亦未嘗俟其逺而後復之。人皆見其理扵顯然。而此則見其理扵未然。

是有以悟夫道之實矣。則聖人美君子之言。豈容扵少吝乎。由是因其有識𢕄之見。所以予之以其殆庶幾之辭。故不予諸他。而特予諸顔者。信知

非顔子。不足以語近道之名也。然不觀君子所見之明。旡以見聖人所予之確。此聖人論知幾之君子。所以歸之扵獨復之顔子歟。下繫曰云云以

此。蓋嘗扵一念之明𢕄。而得是知之通塞矣。何也。人存此良心。即有此良知。是知不爲聖賢而加多。不爲愚不肖而不足。故知其善者此知也知其

不善者。亦此知也。是皆禀扵有生之初。賦扵降衷之始。人能清其天君。湛其神舍。存其夜氣。而旦晝不足以奪之。保其清明而嗜欲不得以汩之。作

炳扵眇綿之先。致察扵兆朕之始。則事來能應物來能名。將見智識之超卓可以爲萬夫之表矣。苟眞以僞奪而不。能改過扵未形性以情遷。而不

能遷善扵不及。則一旦出與物接其不汩扵物者幾希。今也顔子。扵衆人所未能之中而獨能見其道之所未見。則聖人喜之深。而愛之切。烏得不

與之以近道之名耶。雖然一字之褒。榮如華衮。一語之飾。炳若丹青。聖人榆楊之美意。初非苟然也。有一事之可稱者。必盡其深嘉樂與之言。有一

行之可取者必寓其諄複綢繆之意。是則聖人之所予豈輕扵予諸人乎。惟君子有深造之功故聖人有稱賛之語。聖人予之以庶幾之名其顔子

得之而可以旡愧心矣。今夫孔門之群弟。乃獨取顔子之一人者何哉。盖稱其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也。且顔氏蕇瓢自樂而不知家蔬

之淡泊陋巷自如而不知蓬蕇之卑陋。知其善之可進而進必速見其不善之可退。而退不反。故庶幾之稱誠謂勉而後中未至扵不勉而中也。思

而後得未至扵不思而得也。聞一知十。與聖而不可知者。祖爲跬步也。鑚聖仰高。與旡入而不自得者。相爲蹊徑也。心齊之妙。幾逹乎位天文章之

境坐忘之趣幾及乎忠恕一貫之塗。此其所以爲其殆庶幾之君子歟。是以求之七十子之科。而七十子之徒。未可與之而同科。求之三千之刋。而

三千之衆。未可與之而同列。聖人以一言之寵。一辭之褒。有所不容自嘿者。則知顔子相去聖道扵一間矣。然則謂顔子得聖道之全則未可。謂顔

子未近聖人之道亦未可也。庶幾之語聖人豈得不以是而表顔子有先見之明耶謂之曰有君子有以盡其悟道之實聖人斯予之以近道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