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603.pdf/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踐之地。北至於禦兒。又曰。吾用禦兒臨之。此句。踐併吴之後。於此與楚為界。吴地記云。與吴分界誤也。吴越舊封。必以浙江為界。越句。踐入吴。宰臣

送至浙江之上。臨水祖道。楚代越。盡取吴故地至浙江。其証明矣。史記錢塘輙給公封禦兒侯。 浙江 桑欽水經云。漸江水出三。天子都北過餘

杭。東入于海。酈道元注云。山海經謂之浙江也。浙江一名漸江。惟見于此云。註云。水出丹陽黟縣南蠻中。又北逕歙縣東與一小溪合。又左合絶溪。

又東北逕建德縣南。又北逕新城縣桐溪注之。水虫於潜縣北天目山。又東北入富陽縣。江南有山。孫武王之先所葬也。江北逕餘杭縣左合于大

溪。江北即臨安縣界水北對郭文宅。又東逕餘杭故縣南新縣北。又東逕烏傷縣北。又東北𣴑至錢塘縣糓水入焉。又東逕靈隱山。山在四山之中。

有髙崖洞穴。左右有石室三所。又有孤石壁立。大三十圍。其上開散。狀似蓮花。昔有道人獨住不歸。或因以𥡴留為山號。據北則𥡴留之名非因計

田。又一証也。山下有錢塘故縣。浙江逕其南。據此則錢塘故縣治在靈𨼆山北。最為明証。縣南江側有明聖湖。傳言是湖有金牛。縣東有定已諸山。

皆西臨浙江。水𣴑於兩山之間。江川急濬蒹濤。水晝夜𠕂來。𠕂應時刻。常以月晦及望尤大。至二月八月最髙。峩峩二丈有餘。江北合詔息湖。湖本

名阼湖因秦始皇巡狩所甜。故有詔息之名。又東合臨平湖。又東與蘭溪合。湖南有天柱山。湖口有亭。號曰蘭亭。又逕越王允常家。又東北得長湖

口。湖廣五里。東西百三十里。許慎𣈆灼並言江水至山陰。為浙江之西岸。有朱室塢句踐百里之封。西至朱室為此也。浙江又東北逕重山西大夫

文種之所葬也。又東逕禦兒卿。又東逕柴辟南。舊吴楚之戰地。傋喉於此故謂之辟塞。是以越絶稱吴。故從由舉辟塞度會夷凑山陰也。浙江又逕

固陵城北。昔范蠡築城於浙江之濵。謂之固陵。今之西陵也。又東逕槎塘謂之槎瀆。又東注於海按此所載浙江經行吴越中。其地理名物。最為可

證。故采取載。使覧者詳焉。浙江之說。其見于桑欽水經。及酈道元之注者。具載于宋淳祐志。其說如前。以今考之。其曰水出丹陽黟縣東北逕建德

縣。又北至新城縣。又東北至富陽縣。又東北過錢塘縣。其說据今為合。但曰過錢塘縣。是過其縣界。非過縣也。過其縣界。則入于海矣。又曰。東逕餘

杭。餘杭去江甚逺。重山叠嶂。不與江通。又曰。又東逕靈隱山。山下有錢塘故縣。浙江逕其南江則聖湖。据古志云。錢塘縣治在武林山下。武林山即

靈隠山。明聖湖即西湖。西湖北距靈隱山三里。東拒江十里。亦與江不通。唐人題靈隱寺詩。有門對浙江潮之句。必江舊與湖通。後來築塘捍潮。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