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2399.pdf/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明天子在上。固嘗多豐年。因言已衰老。中國多賢士大夫指坐客歷陳其家世。六符竦聽。刺環慶路保毅强壯人爲軍。丙申。右正言田况。言朝

廷擇任將帥。以備北戎。乃用楊崇勲。夏守贇。髙化等。中外物情。深未允恊。恐誤機事。詔各選通判幕職官。徃佐助之。知諫院張方平言昨戎使蕭

英等回。朝廷處置北鄙。雖增兵飾壘事爲之備。然所遣將率。未盡推擇。臣聞之。軍志善待敵者。無恃其不來。當爲不可勝。恃我有以待之。故城雖堅。

兵雖衆。財用誠給。苟。將率非其人。無足恃已。故將者。人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惟陛下念兹戒兹。即戎騎敢越。封略使楊崇勲在鎮定。夏守贇在瀛

州。劉漢在滄州。張耆在河陽。陛下得髙枕乎。雖愚夫童子。亦知其必敗事也。盖朝廷非不知崇勲等之不足使。迫於用人之常體。慊然而遣之爾必

欲上寬𠋣注之憂。下爲衆論所信。自非有已試之效者。不足賴也。勢不得已。莫若且取陝西偏禆之知名者。如狄青。范全輩。每路輙徙一兩人。况自

西鄙用兵已來。三年于兹。立功。將士如青等。未嘗得一到京輦。仰望天顔若以此爲名。召之赴闕。量其材器。稍遷用之。追崇勲等。使奉朝請。議者或

謂西北事均。若青等被奪。必恐西帥有辭。且陝西四路。各據千里之地。連城數十。官吏將佐以千計。勝兵衆矣。豈不能選練偏禆。以自爲用。一旦天

子登一小校于朝而辭焉。愛君體國者。義不如是。及兹盛夏。邊未有虞。可速致之。此富弼使歸。幸而盟好未渝。即各還之本路。若犬羊南向。且使分

捍。北方事機所懸。乞賜裁察。方平疏不得其時。因田况論楊崇勲等附見。崇勲等五月末皆移改。狄青范全後皆召見。或用方平議也。狄青傳云。仁

宗以青數有戰功。欲召見問方略。會賊寇渭州。急命圖形以進。在四年八月。除捧日天武厢主惠團之後。按賊寇渭州。乃是年秋末。青傳誤也。又范

恪傳云。上特召見恪。恪言近刺知天都左右厢點兵。然未知寇出何路。仁宗謂曰。適有邊奏已犯髙平軍劉璠堡。可乘驛亟徃。遂遷禮賓使榮州刺

史環慶鈐轄。令赴范仲淹麾下。乃是年十月事。丁酉。詔如聞京東西盗賊充斥。其令轉運司委通判。或幕職官。與逐縣令佐。擇鄉民之武勇者。增

置弓手兩倍。仍令流内銓選。歷任無贜罪。年未六十者。爲縣尉督捕之去年二月辛丑。六月壬寅。八月辛巳可考。録邕州永寧寨監押。右侍禁秦

珏。子衮爲右班殿直。以珏與蠻人鬬死也。戊戌。以講周易徹。召講讀官及兩制宗室正刺史以上。燕于崇政殿。徙涇原鈐轄。知鎮戎軍。崇儀使

朱觀。爲髙陽關鈐轄。尋改鄜延路。又改并代路鈐轄。專管勾麟府路軍馬事。五月甲辰改麟府路。庚戌改并代都鈐轄。今書或并削去。己亥。以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