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2399.pdf/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猶宜避鳬。以示恪恭。豈可輙上奏封。自求優便今國家外捍邊寇。方任武臣。所冝並示恩威。不可專用姑息。仍恐文武臣僚。自此更輕慢朝廷之儀。

乃下是詔。仍榜朝堂。此據會要丙辰。上謂宰相曰朝廷聞遣中人出詗外事。而近者臣僚反多奏辟。甚無謂也。宜令御史臺劾奏之。又詔翰林

醫官有勞者止遷本院官。母得接右職。及别兼差遣。丁巳。詔比上書獻方略者。率多市文於人。或削取前後臣僚章奏。以冀恩賞。已詔無得更陳

邊事。如聞尚有詣闕者。其令禁絶之。戊午。建大名府爲北京德音降河北諸州軍。繫因一等。杖以下釋之。嚴飾行宫。增置倉敖營舍。並給官錢。母

得科率。景祐中。范仲淹知開封建議城洛陽。以備急難。及契丹將渝盟。言事者請從仲淹之請。吕夷簡謂虜畏壯侮怯。遽城洛陽。亡以示威。必長

虜勢。景德之役。非乘輿濟河。則虜未易服也。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謀。詔既下。仲淹又言。此可張虛聲爾。未足恃也。城洛陽既弗及。請速修

京城。議者多附仲淹議。夷簡曰。此囊瓦城郢計也。使虜得渡河。而固守京師。天下殆矣。故設備宜在河北。卒建北京。識者韙之。仲淹疏曰。河朔地平。

去邊千里。胡馬豪健。晝夜兼馳。不數十日。可及澶州。陛下乘輿一動。千乘萬騎。非數日可辨。倉卒。之間。胡馬已近。欲進北京。其可及乎。此未可一也。

又承平已乆。人不知戰。聞寇大至。群情憂恐。陛下又引憂恐之師。進涉危地。或有驚潰。在爪牙之臣。誰能制之。此未可二也。又北京四面盡平。絶無

險扼之地。儻乘輿安然到彼。而胡馬旁過。直趨河南。於澶淵四向。乘凍而渡。京師無備。將何以支。宗廟社稷宫禁府庫皇宗戚里之屬。千官百辟之

家。六軍萬民血屬盡在。無金城。湯池可保。無堅甲利兵可禦。陛下行在河朔。心存京師。豈無回顧之大憂乎。此未可三也。假使大河未凍。寇不得渡。

而直圍守澶淵。聲言向闕。以割地會盟爲請。當此之時。京師無備。胡塵俯逼。陛下能謹守不動。而拒其請乎。唐明皇時。禄山爲亂。舊將哥舒翰四十

萬兵。屯守潼關。請不出戰。且以困賊。楊國忠促令討賊。一戰大敗。遂䧟長安。今京師無備。寇或南牧。朝廷必促河朔諸將出兵截戰萬一不勝。則有

天寳之患。朝廷將安徃乎。昔煬帝盤游淮甸。違逺關中。唐祖據之。隋室遂傾。明皇出幸西蜀。非肅宗立于朔方。天下豈復爲唐有。德宗欲幸益部。李

晟累表乞幸山南。以係人心。乃知朝廷萬邦之根本。今陝西河北聚天下之重兵。如京師摇動。違逺重兵。則奸雄奮飛。禍亂四起。臣聞天有九閽。帝

居九重。是以王者法天設險。以安萬國也。易曰。天險不可升。地險山川丘陵。王公設險以守其國。正在今日矣。臣請陛下速修東京髙城深池。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