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2507.pdf/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知惠卿有何事。不可於意。上曰。忌能好勝不公。如沈括李承之。雖皆非佳士。如卿則不廢其所長。惠卿即每事必言其非。如括言分。水嶺事。乃極

怒括。安石曰惠卿於括。恐非忌能。如括反覆。人人所知。眞是壬人。陛下當畏而逺之。雖有能然不可親近惠卿屢爲陛下言之。非不忠。陛下宜察此。

上曰。大抵兄弟。惣好勝忌能。前留身極毁練亨甫。亨甫頗機警曉事。觀惠鄉兄弟。但才能逼已便忌疾。安石曰。升卿等亦屢爲臣言練亨甫。臣亦屢

勸彼今勿如此。逆欲廢人。但見彼作姦明白。則正論自不容。若於未有事時。但疑其將爲惡。遽廢弃恐。無此理。因爲上稱吕和卿。温良曉事。又爲上

言。承禧言升卿。乃相忿惡。在升卿亦無他。但不免轾肆。徃徃閑論議及承禧。故致其如此。不然。則承禧所彈。何至如此深切。乃言履霜之戒。可謂寒

心。其言深切如此。必生於忿惡也。又爲上言。人材如惠卿。陛下不宜以纖介見於辭色。使其不安。上曰何事。安石曰。如對惠卿。數稱臣獨無適。莫獨

無私。則惠卿何敢安位。國家所頼。恐不宜如此遇之。上因令安石敦勉惠卿就位。安石曰。此在陛下。陛下不加恩禮。臣雖敦勉何補也。又明日進呈

升郷分析。上曰。升卿材能難得。安石曰。據分析事實亦無他。上曰。聞承禧嘗徃見升卿。升卿拒不見。安石曰。升卿致人怨誹。但如此類。餘亦無他。上

因言欲令升卿作方面如何。安石曰。升卿材能何所不可。然都未曾作官且更委以事。令其練習乃佳。它日上又謂安石曰承禧言升卿言令惠卿

堅卧十日。朝廷自逐臺官果否。安石曰果如此。承禧何自知之。此必妄說耳。七月二十三日。升卿乃罷國子十月一日升卿始出。詔應武舉人丁

憂許就試。會要五月二十七日事戊子。罷修經武要略。詔川峽四路知州通判。四路人差授不得以本路人爲代。己丑。詔永興軍等路轉運

判官葉。康直徃鄜延環慶路賑濟飢民。詔殿前司教馬軍使臣不許諸處舉充外任差遣。御集九十七卷可參考。七年九月十九日詔。衛尉寺

丞都大提舉䟽濬黄河司勾當公事李公義。言先乞用船三百隻濬大河中流令水行地中。令且乞用船五十隻鐵爪五十副役兵四百人。自北京

至海口。驗一過之功。乞遣官打量河道深濬果。如所陳即增船至二百隻詔都水監應副。九年九月丙辰中書云云是月改岷州馬務堡爲鎮。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二千五百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