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2507.pdf/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竇士隆。並劾罪以聞。内知情不告人。並編管。逢革士宣。坐與趙居結構謀不軌。朱唐告發逢等謀。而惕等不受。及蹇周輔推治得實故也。又詔京東

西路轉運副使太常丞趙濟。䧏一官。東路轉運判官太子中舍李察展磨勘四年。提㸃京西南路刑獄國子愽士張復禮降一官。前通判沂州司門

員外郎周禹錫。勒停判官楊緯。推官王中正。司理參軍鄭延。各追一官。知彭城縣殿中丞陳惕。追兩官。並勒停。軍器監奏自置監以來。比之舊額。

軍器數十倍。少亦不減一兩倍。漸見倫緒。惟是在京上等人匠。並差在御前生活所。以此有妨製造。今據中書批問事件。謹具分㭊下項添修創造

衣甲。共七千八百五副。比未置監已前。共增造四千八百九件。人工一十四萬七百餘工。御前生活所。不係本監統轄。乞自朝廷取索人數比較。造

箭一百三十八萬四千餘隻。比未置監已前。增造箭三十三萬三千五百隻。多一萬七千五百餘工。内儧剩工二千一百二十一工。并擘畫添起遂

色造箭工限。向去所省工料不少。弓弩造到工限。比未置監已前。增得二萬九千二百餘工。上批中書樞宻院。可再子細看詳軍器監所具析。未知

依與不依。得朝廷問目。其有内稱即向去所減工料不少之類。不審是何成績。及即目如何考驗。今且於其中比較軍器監與御前生活所所造鞍

轡。軍器監每副二百六十一工八分七釐九毫九絲。御前生活所。六工六分四釐五毫六絲。已上見御集第六十七卷。五月十七日。王韶言陛下如

此。恐内外相傾成俗。向來軍器監。㸃檢内臣。折剥弓弩。自此成隙。今却以内臣比較按軍器監。則内外相傾無已。上曰。比屢說軍器監事。若不比較

見事實。即中外更以爲聽小臣譛愬。今比較見事實行法。乃以明曲直。王安石曰。誠要如此。若每事分曲直明信誕。使功罪不蔽。則天下治乆矣。上

曰。如程昉敢向前勾當。亦爲中書察知。故敢盡力。如昨來衛端之該減䧏。只合科杖罪。放特追兩官。内小臣前罪行之。必不肯少貸。安石曰。外臣若

如衛端之壞却許多官物。亦未嘗有科杖罪放却者。如程昉亦恃陛下以公道主張。故敢盡力。然比苟簡偷惰之衆人。則其危殆亦已其矣。凡如昉

者。衆之所疾。有十件罪發。未抵别人一件。縁别人更相容庇。如昉則衆共攻之。若非人主保庸。即何由自立。不知大臣執政。於内外庶官。有何適莫

但内臣即要深行。非内臣即便末減。如此用心。必是姦人内懷愛惡利害欺罔人主。不知如此人。陛下何故使之執政。上曰。如卿有道。豈肯如此。然

他人豈免如此。已上見日録。五月十五日。今并書。王韶又言軍器監事。不須比較。上以爲事不比較。無由見枉直。安石曰。誠然。庭者。直也。朝廷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