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461.pdf/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相萬也。相萬為萬倍也。固爭之不能得。有詔益二千人。於是遣奉世將萬二千人騎。以將屯為名。且云頓兵屯田。不言討賊典屬國任立護軍都尉

昌為偏禆。到隴西。分屯三處。興屬國為右軍。屯白石。護軍都尉為前軍。屯臨洮。奉世為中軍。屯首陽西極上。西極。山名也。前軍到降同阪。阪。平阪也。

降同者。板石也。阪。府板切。降。下江切。阪。普河切。先遣校尉在前與羌爭地利。又别遣校尉救民於廣陽谷。羌虜盛多。皆為所破。殺兩校尉。奉世且上

地形部衆多少之計。願益三萬六千人反足以决事。書奏。天子大為發兵六萬餘人拜太常弋陽侯任千秋為奮武將軍以助焉竟寧元年呼韓

邪單于來朝賜以良家子王墻單于驩喜上書願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保。守也。自請保守之。今無㓂盗。傳之無窮。請罷邉備塞吏卒。以休天子人

民。天子令下有司。議者皆以為便。郎中侯應習邉事。以為不可許帝問狀。應曰。周秦以來。匈奴暴桀。㓂侵邉境。漢興尤被其害。臣聞北邉塞至遼東。

外有陰山。東西千餘里。草木茂盛多禽獸。本冒頓單于依阻其中。治作弓矢。來出為㓂。是其苑固也。至孝武世。出師征伐。斥奪此地。攘之於幕北。斥

開也。小却也建塞徼。起亭遂。遂。謂深開小道而行。避敵鈔㓂也。築外城。設屯戍以守之。然後邉境得用少安。幕北地平。少草木多大沙。匈奴來㓂。少

所蔽隱。從塞以南。徃深山谷。徃來差難。邉長老言匈奴失陰山之後。過之未嘗不哭也。如罷備塞式卒。視夷狄之大利。不可一也。今聖德廣被。天。覆

匈奴。如天之覆也。匈奴得蒙全活之恩。稽首來臣。夫夷狄之情。困則卑順。强則驕逆。天性然也。前以罷外城。省亭隧。令裁足以候望通烽火而已。古

者安不忘危。不可復罷。二也。中國有禮義之教。刑罰之誅。愚民猶尚犯禁。又况單于能必其衆不犯哉。三也。必。極也。極保之也。自中國尚建關梁以

制諸侯。所以絶臣下之覬欲也。設塞徼置屯戍。非獨為匈奴而已。亦為諸屬國降民。本故匈奴之人。恐其思舊逃亡四也。近西羌保塞。與漢人交通。

吏民貪利。侵盗其畜産妻子。以此怨恨。起而。背畔。世世不絶。今罷乘塞。則生嫚易分爭之漸五也。乘塞。登之而守也。嫚易。猶相欺侮也易音戈陂切。

徃者從軍没不還者。子孫貧困。一旦亡出求其親戚。六也。又邉人奴婢愁苦欲亡者。多曰聞匈奴中樂。無奈侯望急何。然時有亡出塞者七也盈賊

桀黯。群輦犯法。如其窘急亡老北出。則不可制。八也。起塞已來百有餘年。非皆以土垣也。或因山巖石。木柴僵落。谿谷水門。僵落。謂山下樹木摧折

或亡死枯僵墮落者僵音薑稍稍平之。卒徒築治。功費乆逺。不可勝計。臣恐議者不勝慮其終始。欲以一切省繇戍。一切。謂權時也。十年之外。百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