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461.pdf/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内卒有他變障塞破壞。亭隧滅絶。當吏發屯繕治。累世之功不可卒服。九也。如罷戍卒省候望。單于自已保塞守禦。必深德漢。於漢自稱恩德也。

請求無已。小失其意則不可測。開夷狄之隙。虧中國之固。十也。非所以永時至安。威制百蠻之長策也。對奏。天子有詔。勿議罷邉塞事。使車騎將軍

口諭單于將軍。許嘉也。諭。謂曉告。曰。單于上書願罷北邉吏士屯戍。子孫世世保塞。單于。郷慕禮義。所以為民計者甚厚。此長乆之策也。朕嘉之。中

國四方。皆有關梁障塞。非獨以俻塞外也。亦以防中國姦邪放縱出為㓂害。故明法度以專衆心也。敬諭單于之意。言已曉知其意也。朕無疑焉。為

單于惟其不罷。故使大司馬車。騎將軍嘉曉單于。單于謝曰。愚不知大計。天子幸使大臣告語。甚厚漢成帝河平元年。單于遣右臯林土伊邪莫濵

等奉獻朝正月。既罷遣使者送至蒲阪。河東之縣也。伊邪莫濱言欲降即不受我。我自殺。終不敢還歸。使者以聞。下公卿議。議者或言冝如故事受

其降。光禄大夫谷永。議郎杜欽。以為漢興勾奴數為邉害。故設金爵之賞以待降者。今單于詘體稱臣。列為北藩遣使朝賀。無有二心。漢家接之。冝

異於徃時。今既享單于聘貢之質享。當也。貲成也。而更受其逋逃之臣。是貪一夫之得而失一國之心擁有罪之臣而絶慕義之君也。假令單于初

立。欲委身於中國。未知利害。假今。猶言或當也。私使伊邪莫演詐降以卜吉㓙。受之虧德沮善。沮。壞也。音材汝反。今單子自䟽。不親邉吏。或者設為

反間。欲因而生隙。間。音居莧反。受之適合其策。使得歸曲而直責。歸曲於漢。而以直義而來責也。此誠邉境安危之原。師旅動静之首。不可不詳也。

不如勿受。以昭日月之信。抑詐諼之謀。懷附親之心便。護。詐辭也。音許逺及。對奏。天子從之。遣中郎將王舜徃盟降狀。伊邪莫演曰。我病狂妄言耳。

遣去。歸到官位。如故不肯令見漢使。哀帝建平四年。單于上書願朝。五年。帝被疾。或言匈奴從上遊來厭人。游。猶流也。河水從西北來。故曰上游也。

又曰。上游。亦緫謂地形耳。不必係于河水也。厭。音一步反。自黄龍竟寧時。單于朝中國。輙有大故。大故。謂國之大䘮。帝由是難之。以問公卿。亦以為

虛費府帑。府。物所聚也。帑。蔵金帛之所也。音它莾反。又音奴。可且勿許。單于使辭去。未發。黄門郎楊雄上書諫曰。臣聞。六經之治。貴於未亂。兵家之

勝。貴於未戰。已亂而後活之。戰之開而後獲勝。則不足貴。二者皆微。微。謂精妙也。然而大事之本不可不察也。今單于上書求朝國家不許而辭之。

臣愚以為漢與匈奴從此隙矣。本北地之狄。五帝所不能臣。三王所不能制。其不可使隙甚明。臣不敢逺稱。請以秦以來明之。以秦始皇疆。蒙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