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4461.pdf/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下公卿議。太尉宋由。太常丁鴻。光禄勲耿秉等十人議可許。𡊮安與任隗奏。以為光武招懷南虜非謂可永安内地。正以權時之筭。可得扞禦北狄

故也。今朔漠既定冝令南單于反其北庭。並領降衆。無縁復更立阿終以增國費。宗正劉方。大司農尹睦。同安議事奏。未以時定。安懼憲計遂行。乃

獨上封事曰。臣聞功有難圖不可豫見。事有易斷較然不疑。伏惟光武皇帝本所以立南單于者。欲安南定北之策也。恩德甚俻。故匈奴遂分邉境無

患。孝明皇帝奉承先意。不敢失墜。赫然命將爰伐塞北。至乎章和之初。降者十餘萬人。議者欲置之濵塞東至遼東。太尉宋由。光禄勲耿秉。皆以

為失南單于心。不可。先帝從之。陛下奉承洪業。大開疆宇大將軍逺師討伐。席卷北庭。此誠宣明祖宗崇立弘勲者也。冝審其終以成厥初。伏念南

單于屯。先父舉衆歸德。自蒙恩以來。四十餘年。三帝積累以遺陛下陛下深冝遵述先志。成就其業。况屯首唱大謀。空盡北虜。輟而弗圖。更立新降。

以一朝之計。違三世之規。失信於所養。建立於無功。由秉實知奮議而欲背棄先恩。夫言行君子之樞機。賞罰。理國之綱紀。論語曰。言忠信。行篤敬。

雖蠻貊行焉。今若失信於一屯。則百蠻不敢復保誓矣。又烏桓鮮卑新殺北單于。凡人之情。咸畏仇讎。今立其弟。則二虜懷怨。兵食可廢。信不可去。

且漢故事。供給南單于費直。𡻕一億九十餘萬。西域𡻕七千四百八十萬。今北庭彌費其費過。乃是空盡天下。而非策建之要也。詔下其議。安又與

憲更相難折。憲險急負勢。言辭驕訐。至詆毁安。稱光武誅韓歆戴涉故事。安終不移。太司徒歆坐非帝讀隗囂書自殺。大司徒涉坐殺太倉令下獄

死。憲竟立匈奴降者右鹿蠡王於除鞬為單于後遂反叛。卒如安策。安以天下要弱。外戚擅權。每朝會進見及與公卿言國家事。未嘗不噫嗚流涕。

自天子及大臣皆恃頼之。八年。八月辛酉。詔郡國中都官繫囚减死一等。詣敦煌。十二年。四月日南象林蠻夷二千餘人。㓂掠百姓。燔燒官寺。

郡縣發兵討擊斬其渠師。餘衆乃降。於是置象林將兵長史。以防其患。十四年。二月乙卯。修故西海郡。平帝時金城塞外羗獻地以為西海郡也。

光武建武中。省金城入隴西郡。至是復繕修之。金城。即蘭州縣也。徙金城西部都尉以戍之。安帝永初四年。二月丁巳。南匈奴㓂常山。乙丑初置

長安雍二營都尉官。京兆虎牙扶風都尉以凉州近羗。數。犯三輔。將兵衛護國陵。扶風都尉居雍縣。故俗人稱雍營焉西羗傳云。虎牙都尉居長安。

五年。二月先零羗入㓂河東。至河内。百姓相驚。多奔南度南使北軍中侯朱寵將五營士屯孟津。詔魏郡趙國常山中山繕作塢候六百一十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