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461.pdf/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事西𦍑猶十餘年。今育晏才策未必過叚。鮮卑種衆不弱于曩時而虛計二載自許有成若禍結兵連。豈得中休。當復徵發衆人轉運無已。是為

耗竭諸夏并力蠻夷夫邉垂之患。手足之蚧搔。中國之困。胷背之廪疽。今今郡縣盗賊尚不能禁况此醜虜而可伏乎昔髙祖忍平城之耻吕后棄

慢書之詬。方之於今何者為甚。天設山河。秦築長城。漢起塞垣所以别内外異殊俗也。苟無蹙國内侮之患則可矣。豈與蟲螘校㓂計争徃來哉。雖

或破之。冝可殄盡。而方今本朝為之旰食乎。夫專勝者未必克。狹疑者未必敗。衆所謂危。聖人不任。朝議有嫌明主不行也昔淮南王安諫伐越曰。

天子之兵。有耻無戰言其莫敢校也如使越人蒙死以逆執事。厮輿之卒有一不俻而歸者。雖得越王之首而猶為大漢羞之而欲以齊民易醜虜

皇威辱外夷就如其言猶已危矣。况乎得失不可量邪昔珠崖郡反孝元皇帝納賞捐之言。而下詔曰。珠崖背畔。今議者或曰可討。或曰棄之朕日

夜惟思羞威不行則欲誅之通于時變復憂萬民夫萬民。飢與逺蠻之不討。何者為大。宗廟之祭凶年猶有不備。况備不嫌之辱哉今關東大困。無

以相贍。人當動兵非但勞民而已。其罷珠崖郡。此元帝所以發德音也。夫䘏民救急雖成都列縣尚猶棄之况障塞之外未嘗為民居者乎守邉之

術李牧善其略保塞之論嚴尤申其要遺業猶以文章具存。循二子之策守先帝規。臣曰可矣。帝不從遂遣夏育出焉柳田晏出雲中。匈奴中郎將

蔵旻率南單于出鴈門。各將萬騎三道出塞二千餘里。擅石槐命三部大人各帥衆逆戰。育等大敗䘮其節傳輜重。各將數十騎奔還死者十七八。

三將檻車徵下獄贖為庶人光和二年十月巴郡板楯蠻復叛㓂掠將三蜀及漢中諸郡。帝遣御史中丞蕭援督益州兵討之連年不能剋。帝欲大

發兵。乃問益州計吏。考以征討方略。漢中上計程包對曰。板楯七姓。射殺白虎。立功先世。復為義人。其人勇猛善於兵戰。昔永初中𦍑入漢川。郡縣。

破壞。得板楯救之。𦍑死敗殆盡。故號為神兵。𦍑人畏忌。傳語種軰。勿復南行。至建和二年。𦍑復大入。實頼板楯連摧破之。前車騎將軍馮緄南征

武陵。雖受丹陽精兵之銳。亦𠋣板楯以成其功。近益州郡亂太守李顒亦以板楯討而平之。忠功如此。本無惡心。長吏鄉亭。更賦至重。僕役棰楚。過

於奴虜。亦有嫁妻賣子。或乃至自剄割。雖陳𡨚州郡。而牧守不為通理。闕庭悠逺不能自聞。含怨呼天。叩心窮谷愁苦賦役。困權酷刑。故邑落相聚

以致叛戾。非有謀主僣號以圖不軌。今但選明能牧守。自然安集。不煩征伐也。帝從其言。遣太守曹謙宣詔赦之。即皆降伏。中平二年。漢陽賊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