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佛學大辭典/金襴衣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佛學大辭典 导航


作者丁福保1922年出版,1952年逝世,所以本辭典在兩岸四地以及美國屬公有領域。

<<<上一词条
金曜星

下一词条>>>
金襴袈裟

Wikipedia-logo
Wikipedia-logo

维基百科条目:
金襴衣

Wiktionary-logo
Wiktionary-logo

维基词典词条:
金襴衣

金襴衣

(物名)金縷織成之袈裟。又曰金色衣,金色㲲衣,黃金㲲衣,金縷袈裟。印度早已行之,佛母大愛道,上之於釋尊,其因緣散見諸經論。依賢愚經第十二,佛母摩訶波闍波提,於佛出家後,手自紡織,作金色之㲲,既見佛,喜發心髓,持奉如來,如來不受,告憍曇彌,使持其㲲往施眾僧。時波闍波提重白佛言:自佛出家,心每思念,故手自紡織,規心俟佛,唯願垂愍受之。佛言知母專心,欲以施我。然以恩愛心,則福不弘廣。若施眾僧,則得報將愈多。我知此事,故相勸。因使憍曇彌持其衣,施捨眾僧中,無欲取者。遂到彌勒前,彼受之被著,尋遊化於波羅奈,佛因授彌勒當來成佛之記云。雜寶藏經第五,大毘婆沙論第百七十八等,亦略記之。西域記第六,記佛在迦毘羅城南尼拘盧陀僧伽藍附近之大樹下,受姨母大愛道金縷袈裟,又中阿含經第十三,謂佛於彌勒比丘,授當來成佛之記畢,更命阿難持金縷織成衣來,授之彌勒,更使施佛法眾,其傳雖略異,而其事則似同也。菩薩瓔珞經第一,謂虛空神天叉手白言:過去諸佛,皆著織成金縷袈裟,亦如今日諸天所獻,菩薩(釋尊)即受八萬四千織成金縷袈裟,以道神力合為一袈裟著體,又長阿含經第三,佛般泥洹經卷下等,謂佛當欲般涅槃,向拘夷那竭城途次,阿羅漢弟福貴,以黃金㲲衣上佛,佛愍受之,為說妙法,此與前大愛道所獻者,當為別事。又西域記第九,記佛當欲涅槃時,以曩日姨母所獻之金縷袈裟與諸法藏,皆附屬大迦葉。迦葉即承旨住持正法,結集已畢。至第二十年,欲自涅槃,乃登雞足山,於頂上三峰之間,捧佛袈裟,入於三昧,誓欲於當來慈氏世尊興世之時,授之彌勒,景德傳燈錄第一,亦承此說,雖云金縷僧伽梨衣傳於迦葉,而阿育王傳第四,付法藏因緣傳第一等,以之為糞掃衣,不作金縷。殆其所傳之殊乎。又法苑珠林第三十五,引西域志云:娑羅雙樹林邊,別有一床,釋迦佛塑像在上,右脅臥,身長二丈二尺四寸,以金色袈裟覆其上,今猶現在,數數放神光。據此可知王玄策渡天之時,佛涅槃像上,既有金色袈裟。是當與迦葉或彌勒傳持者有別。或別於佛滅後製之,以覆佛身也。傳說之異同,今難遽判其是非。支那似於中古以來用之,佛祖統紀第四十四,記宋真宗景德四年,詔使送金襴袈裟於惠州羅浮山中閣寺,奉釋迦瑞像,為國建祈福道場。當時金襴衣,似甚貴重,未弘行於世。佛祖歷代通載第三等,則云金皇統六年,賜清慧金襴僧伽梨大衣,又盧山蓮宗寶鑑序云:元元貞二年正月,以金襴袈裟賜大德,則僧侶被著金襴衣,當自此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