陔餘叢考/18
卷十七 ◄ | 陔餘叢考 卷十八 |
► 卷十九 |
汴京始末
[编辑]王西莊《十七史商榷》第九十四卷謂:從古無都汴者,不意朱全忠凶醜忽創都於此。按汴為京,雖自朱梁始,然朱全忠由此創業,其建都則仍在洛陽也。天祐元年趣昭宗遷洛,以便傳禪,是歲遂弑昭宗。明年正月,唐遣百官至汴,奉璽緩勸進,全忠乃升汴為東都,洛陽為西者。開平二年,卜郊於西都。三年,如西都,自此常居洛。其被友珪弑也,亦因全忠以傳國璽付友文妻王氏,往東都召友文,故友珪弑之。時友貞為東京留後,遣兵誅友珪,群臣請入洛即位。友貞曰:「夷門本太祖興王之地。」於是遂即位於東都,自此汴始為帝京。然唐莊宗入汴後仍都洛陽。及明宗兵變時,莊宗統兵至汴禦之,而明宗已先入汴,遂回洛,為郭從謙所弑。明宗之建國也,亦自汴至洛,即位於莊宗柩前。湣帝、廢帝皆都洛。石敬瑭亦都洛。天福二年如汴州,以其地便漕運。三年始升汴為東京,而定都焉。耶律德光亦嘗登位於此而去。漢、周、宋皆因之。靖康被遷,後金封劉豫為齊帝,豫又徙都於汴。後金主亮以侵宋又都之。宣宗、哀宗以避蒙古兵又都之。哀宗入蔡後,崔立以汴降元,自此遂廢為州。此汴京始末也。
宋制武選歸吏部
[编辑]《文昌雜錄》記御史臺言:文德殿視朝儀,兵部侍郎與吏部侍郎東西相向對立,蓋因唐制武選在兵部也。今吏部左選掌文官,右選掌武官,請自今以後視朝,以吏部左右侍郎分立殿廷。詔可。此可見宋制武官亦歸吏部銓選。按《宋史·蘇頌傳》:唐制吏部主文選,兵部主武選。神宗謂三代、兩漢本無文武之別,議者不知所處,頌言:「唐制,吏部有三銓之法,分品秩而掌選事。今欲文武一歸吏部,則宜分左右曹掌之,每選更以品秩分治。」於是吏部始有四選法。
宋、元榷酤之重
[编辑]榷酤本起於漢武帝之世。按《漢書》桑弘羊建造酒之令。應劭云:縣官自賣酒也。《昭帝紀》:始元六年罷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劉分攵曰:令民賣酒以所利占而輸其租也。丘濬曰:雖罷榷酤,猶聽民自釀而官收其稅也。王莽又製官作酒以二千五百石為一均,粗米二斛、曲一斛得酒六斛六斗。此又復武帝官酤也。《唐書》:王仲舒以江西觀察使。初,江西榷酒,民私釀者抵死不絕,穀數斛僅易斗酒。仲舒至,始罷酤錢。是唐時亦行漢武榷酷之令。本紀:貞元二年,畿內榷酒,每斗榷錢一百五十文,蠲酒戶差役。則又參用昭帝以律占租之制。而史策所載歷代榷酤,未有如宋之甚者。《宋史》:太祖建隆二年班造酒曲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初榷酒酤。《王嗣宗傳》:嗣宗知澶州,上言:「本州榷酤斗量校省斗,不及七升,而民私釀三石以上法法死,刑太峻。請照省鬥定罪」云云。三石私釀即入死刑,可見宋制之酷矣。周密《癸辛雜識》:其先祖僑居吳興,雖食醋,亦必市之於官。一日與客持螯,醯味頗異,問之,則乳母所為,以備不時之需者。遂亟去之,曰:「畢竟是官司禁物。」又束元嘉知海陵郡,禁醋甚嚴,有大書於其郡門曰「束手無措」。是宋制並禁醋矣!趙節齋尹京日,使沈次卿提督十三酒庫。次卿令拍戶於本府納錢,給由詣諸庫打酒,聽自擇所向,歲終則合諸庫所售之多寡而殿最之,故課增而人無怨。此宋時官務賣酒之大概也。《夷堅志》:鄱陽民許二多釀酒,而日輸官課,稍以致富。則又有聽民輸課自釀,如漢昭之制以律占租者。至趙開在蜀,以軍需亟,乃變法:曲與釀具皆官自買,聽釀戶各以米赴官場自釀,凡一石米輸錢三千,並雜用二十二文,多寡惟錢是視,不限以數。一石米不過釀酒二石餘,而先須輸課三千餘文,則當日酒價之貴可知,較杜甫詩所謂「一斗酒費三百青銅錢」者,覺唐制尚甚輕也(然《宋史》洪擬疏云:酤榷立法甚嚴,犯者籍家財充賞。大官世臣,公行沽賣,則不敢問。是行法只及孤弱也。則酤榷之弊,又不止朘削民資而已)。元人劉詵作《萬戶酒歌》云:「城中禁釀五十年,目斷吹秫江東煙。務中稅增價愈貴,舉盞可盡官緡千。」則元時官酒之貴,更甚於宋。以今日較之,始知太平之世,人人得有生之樂,蓋千百年來無此歡暢矣!
宋人好名譽
[编辑]歷朝以來,《宋史》最繁。且正史外又有稗乘雜說,層見疊出。蓋其時士大夫多尚名譽,每一巨公,其子弟及門下士必記其行事,私相撰述。如《王文正公遺事》、《丁晉公談錄》、《楊文公談錄》、《韓忠獻遺事》及《君臣相遇傳》、《錢氏私志》、《李忠定靖康傳信錄》、《建炎進退志》、《時政記》之類,刊刻流布,而又有如朱子《名臣言行錄》之類揚光助瀾,是以宋世士大夫事跡傳世者甚多,亦一朝風尚使然者也。
宋時士大夫多不歸本籍
[编辑]張齊賢由曹州徙洛陽,楊億由浦城徙潁州,韓億由真定徙雍丘,杜衍由會稽徙睢陽,范仲淹由蘇州徙許州,范鎮由蜀徙許,文彥博由汾徙洛,呂公著由壽徙洛,歐公由吉徙潁,二蘇由眉徙潁及陽羨,司馬溫公由夏縣徙洛,王文正由大名徙開封,周元公由道州徙九江,邵康節由范陽徙洛,朱韋齋由新安徙建安。前明如李東陽本茶陵人,致政後遂家於京師,楊一清雲南人,家於鎮江。
宋人字名多用老字
[编辑]唐臣有薛廷老,又范傳正字西老,此偶見也。宋人字名則好用老字。其以為名者,如胡唐老(靖康時御史)、王同老(王堯臣之子,見《富弼傳》)、孟唐老(宋末人,與元兵戰)、孟元老(作《東都舊事》者)、蘇元老(蘇轍族孫,見轍傳)、王廷老(字伯敭,見劉摯奏疏及《王古傳》)、陳朝老(太學生,見何執中及蔡京傳),趙學老(趙野之子,見野傳),杜莘老(《宋史》有傳)、王渙老(王回子。見《鄒浩傳》)、胡唐老(宿之曾孫)、劉唐老(見《任伯雨傳》),高商老(見《黃幹傳》)、劉德老(見《李翼傳》。以上俱見《宋史》);李商老(公擇侄孫,見《東萊詩話》)、曹醇老(見《甕牖閑評》)、俞馮老(見《螢雪雜說》)、鄭唐老(見陸遊詩)、李漢老(見《隱窟雜志》)。其以為字者尤多,如孫莘老(名覺)、劉莘老(名摯)、許菘老(名翰)、趙德老(名彥逾)、李延老(名壽朋)、吳敦老(名居厚)、錢醇老(名藻,乃明逸之從子)、彭岩老(名汝霖)、彭宜老(汝霖弟)、張賓老(名廉國)、呂安老(名祉)、胡茂老(名松年)、薛直老(名弼)、黃通老(名中)、程冬老(名松)、李漢老(名邴)、薛德老(名徵言)、張渭老(名磻),徐商老(名夢莘)、程惠老(名迪。以上俱見《宋史》);李商老(名彭。江西詩派人)、潘邠老(名大臨,見蘇詩)、吳才老(名棫,有《韻書》傳世)、俞秀老(名紫芝,見《石林詩話》)、俞清老(名子中,見《直方詩話》)、尹商老(名躬,見《獨醒雜志》)、陸蒙老(名元光,見《庚溪詩話》)、錢正老(見胡程《蒼梧集》)。其他如《夷堅志》所稱呂辨老、張茂老、鄒圓老、安行老、何國老、楊吉老,則未知其為名為字也。
宋南渡世家多從行
[编辑]宋南渡時,凡世家之官於朝者多從行。如韓肖胄、侂胄,皆琦之曾孫也。王倫,旦之裔孫也。呂本中、祖謙、祖儉、祖泰,皆公著後也。常同,安民之子也。晏敦復,殊之後也。曹友聞,彬之後也。葉石林記:南渡後,詔隨駕官員攜眷屬者,聽於寺廟居住。
南宋將帥之豪富
[编辑]唐中葉以後,為將帥者皆授節度使之職,征斂生殺,皆在其手,其富侈固宜。宋以文臣知府事,賦稅有經,稍革方鎮聚斂之弊矣。然南渡諸將帥之豪侈,又有度越前代者。觀宋人《玉照新志》、《夷堅志》、《駕幸張府紀略》等書,可略見也。張俊歲收租六十四萬斛,偶遊後圃,見一老兵晝臥,詢知其能貿易,即以百萬付之。其人果往海外,大獲而歸。高宗嘗駕幸其第,俊所進服玩珠玉錦鏽皆值巨萬,自宰相以下俱有贈遺。延及其孫鎡,園池聲伎甲天下,每宴,十妓為一隊,隊各異其衣色,凡十易始罷。客去時,姬侍百餘人送客,燭花香霧,如遊仙窟。而楊和王建第洪福橋,欲以西湖水環其居,奏於上。上令密速為之,恐外廷有言者,遂督濠兵連夕浚成。有故人自北來投者,楊遣人押就常州本府莊內,支一百貫與之,密遣人偕往代郡,為之置田千畝,謂之曰:「當今兵革不用,無可立功名,和王遣來代辦生事耳。」其女適向子豐於湖州,以妾所生子秘為己子,報王,王即撥昆山良田千畝為粥米資。偶閑居郊行,遇相字者,楊以拄杖於地上一畫,令相之。相者曰:「土上一畫,乃王也。」楊喜,即判五百萬,令詣司帑取錢。司帑靳之,謂楊曰:「王已開王社,何用復相?恐滋物議!」楊益喜,即以五百萬與司帑者。韓忠武偶遊湖上,遇李晦叔改秩來京,而失舉牘,坐冷泉亭歎息。王詢之,具以告,王乃問其姓名階位,明日使吏填一舉牒送之,乃助錢三百千。至王之子孫遷於蘇者,買滄浪亭價百萬,其他可知。是營財殖產,即賢者猶不免也。惟岳忠武之籍沒也,僅金玉帶數條及鎖鎧、兜鍪、銅弩、镔刀、弓劍、鞍轡、布絹三千匹、粟麥五千餘斛、錢十餘萬、書數千卷。孝宗時追復官爵,令給還原資,主者具當時沒入之數,共九千緡。則忠武不特忠義過人,即其治家小節亦加人數等矣!陸放翁《入蜀記》:至金陵晤秦檜之孫侍郎伯和,訪其家事,則謂家門衰替,歲入不過十餘萬緡,漸憂生計窘迫。以十餘萬之歲入,已謂家門衰替,則其前之豪富可知。此又權奸之瘠公以肥私,固不足責矣。嘗記宋人野史,紹興中有以功臣財產為言者,高宗為下詔曰:「南渡之初,州縣皆盜賊所據,命將征討,朕當時矢心自誓,但期克復地土,而賊之子女玉帛惟諸將所欲為。」然則諸將帥之富,蓋多獲賊所得。而岳忠武破賊最多,資產獨少,則其平日殉國忘事,尤非諸將所可及也!
宋、元追褒古賢
[编辑]累朝有追崇前代名賢者,如唐初加號老子為玄元皇帝,明皇加號莊子南華真人,文子通元真人,列子衝虛真人,庚桑子洞虛真人。宋神宗封馬援忠顯王,徽宗時封莊子微妙元通真君,列子致虛觀妙真君。元成宗封伍員忠孝威惠顯聖王,英宗封諸葛亮威烈忠武顯靈仁濟王,文宗封漢長沙王吳芮文惠王,秦蜀郡太守李冰聖德廣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英烈昭惠靈顯仁祐王,泰定帝封柳宗元文惠昭靈公,順帝封張飛武義忠英烈靈惠助順王,郭璞靈應侯,周處英義武惠正應王,曹娥慧感靈孝昭順純懿夫人,危全諷南庭忠烈靈惠王。此但為崇奉神道起見,非懷賢褒德之舉也。唐太宗征高麗,過比幹墓,贈太師,追諡忠烈,此為表彰前賢之始。宋真宗錄周世宗、高季興、李煜、孟昶、劉繼元、劉鋹後,所以興滅繼絕。又錄唐長孫無忌、段秀實後,授以官。仁宗錄張九齡、郭子儀、顏真卿後,授以官;而長孫無忌後再蒙追錄。神宗錄魏徵、狄仁傑後,又以徵後名正道者,將免試即注官,而段秀實亦再蒙追錄。又封程嬰為成信侯,公孫杵臼為忠智侯,立廟絳州。封屈原為忠潔侯。世近者官其後,世遠者崇其封,勸忠表德,可謂厚矣。元世祖追封伯夷昭義清忠公,叔齊崇讓仁惠公(宋徽宗已封伯夷清惠侯,叔齊仁惠侯),屈原忠節清烈公。順帝封微子仁靖公,箕子仁獻公,比幹仁顯忠烈公,亦所以昭曠典。至如追諡杜甫為文貞公,劉蕡為文節昌平侯,又前朝所未及者也。昨閱邸抄,我皇上以明臣熊廷弼、袁崇煥盡心於所事,而以冤死,特命訪其後人官之。夫宋代之追錄唐臣後,猶第以其賢耳,如熊、袁二臣,則嘗抗拒我朝者,皇上不惟不介意,轉嘉其忠而錄其後,曠蕩之恩,更高出前代萬萬矣!
元初本不欲取宋
[编辑]《宋史·謝枋得傳》:郭少師從瀛國公入朝,既而南歸,與枋得道時事,曰:「大元本無意江南,屢遣使使頓兵毋深入,特還歲幣即議和。張晏然上書乞斂兵息民,詔即可之。兵交二年,無一介之使,乃至亡國。」因相與慟哭。此蓋當日實事也。今按宋、元交涉之事,元世祖以前姑勿論,方世祖為皇弟時攻鄂州也,賈似道密遣宋京詣軍前,請稱臣納幣,割江南為界,歲奉銀絹二十萬匹兩。世祖適聞憲宗之喪,遂許之,而引兵北去。是年兀良合台自大理出靜江,由宋境北歸。似道使夏貴截其殿後卒百七十人,輒以大捷告,舉朝不知有和議之說也。世祖既立,欲修好,乃遣郝經來征前日之約。似道方以援鄂為己功,慮經至泄其情,乃拘於真州館。時李亶在濟南(李全之子,降於元),請發兵南討,世祖猶以方通和議諭止之。又數年,南使不至,乃命阿術南征襄樊。又六七年,樊陷襄降,始命伯顏大舉。既克鄂州,引兵東下,陳奕以黃州降,呂師夔以江州降,范文虎以安慶降,大兵入建康,勢如破竹,然世祖猶命緩師。伯顏頓兵建康,身自入朝,力言可取之狀。世祖始許之,而又遣廉希賢、嚴忠範先來諭。至獨松關,為守將張濡所殺,而兵乃不可解矣。使當世祖自鄂引還後,即通和定約不渝,宋祚或多延數十年未可知也。則似道誤國之罪,可勝誅哉!
元時疆域之大
[编辑]元時西北疆域最大。蒙古本起沙漠,自太祖十四年西域殺使者,太祖遂西征。.十六年,師次鐵門關,又命皇子術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等分兵攻玉龍傑赤、馬魯察葉可等城。十七年,攻木刺彝國,渡搠搠闌河,與太祖會於塔裏寒寨。十八年,遂定西域。十九年,至東印度國,見角端,始班師(《耶律楚材傳》:帝西徵至鐵門關,有一獸能作人言,謂侍衛者曰:「汝主宜早還。」楚材曰:「是名角端,好生惡殺,天遣以告陛下。」乃班師)。太宗九年春,蒙哥征欽察,破之,擒其長八赤蠻(蒙哥即憲宗也。有欽察部者去中國三萬里,夏夜極短,日暫沒即出,俗勇猛,青目赤髮。蒙哥攻破之,其渠八赤蠻逃海島,蒙哥亟進師至寬田吉思海,會大風刮海水淺可渡,蒙哥喜曰:「此天開我道也!」遂進擒之。甫班師而水至,後軍有浮渡者)。憲宗二年,命太弟忽必烈征大理,諸王旭烈兀等征西域。八年,旭烈兀討平西域諸國,又西渡海,轉戰萬里,遂以旭烈兀留鎮之(《郭寶玉傳》:其孫侃從旭烈兀西征,初至木乃兮國,下一百二十八城。又西至乞石迷部,西戎大國也,地方八千里,傳位四十二世,亦為侃所破,降其三百餘城。又西至大房,下一百八十五城。又西渡海,至富浪國及石羅子等十餘國,得城以千計。元人劉鬱《西使記》載之甚詳)。而世祖(即忽必烈)之征大理也,師出臨洮,由六盤山逾土番,經行劍外二千餘里。既至忒刺,分三道進至滿陀城,過大渡河,乘革囊及筏以濟,又渡金沙江,遂入大理,留兀良合台鎮之而歸。憲宗八年,世祖奉命攻鄂,憲宗又詔兀良合台自交廣引兵來會。兀良合台由橫山寨象州入靜江府,連破辰、沅,圍潭州,遂至鄂,與世祖會。其時尚未得南宋地,宋人方防蒙古於北,而蒙古兵忽自南來,舉國皆駭,則以蒙古先得西域,已入據大理也。其後元順帝北歸,梁王把匝刺瓦爾密守雲南,尚遣使通漠北。明祖使王禕至滇,會有北使亦至,遂逼梁王害禕。其時川、陝悉為明有,而滇與漠北尚信使往來不絕,可見蜀以外尚是元地,則元之疆域可想矣。
或謂元初起兵,每得一國,即封子弟王其地,故雖易代而其子孫不絕。今按憲宗封諸王旭烈兀於富浪國,遷合丹於別失八里,遷蔑裏於葉兒的石沙,遷海都於海押立,遷別兒哥於曲兒隻,遷脫脫於葉蜜立。未知今之渠長,尚是所封之子孫否?
元時崇奉釋教之濫
[编辑]古來佛事之盛,未有如元朝者。邵戒三謂:元起朔方,本尚佛教,及得西域,世祖欲因其俗以柔其人,乃即其地設官分職,盡領之帝師。初立宣政院,正使而下,必以僧為副,帥臣而下,亦必僧俗並用,於是帝師授玉印,國師授金印,其宣命所至,與朝廷詔敕並行。自西土延及中夏,務屈法以順其意,延及數世,浸以成俗,而益至於積重而不可挽。今以諸書考之,每帝將立,必先詣帝師,受戒七次,方正大寶。后妃公主,無不膜拜。正衙朝會,百官班立,帝師獨專隅坐。或降詔褒答,則字以絡珠為之,御寶以珊瑚印之。奉使而出,乘傳累百,所過供億無敢慢。比至京,則假法駕半仗為前導,省院台官並往迎,禮部尚書專督祇候。此體製之僭,雖親王太子不及也。自世祖崇帝師八思巴,即於殿上置白傘一頂,泥金書梵字於其上,每歲二月望日迎傘周遊皇城,撥鼓手百二十人,殿後軍五百人,雜用五百人。宣政院所轄官寺三百六十,掌供幢幡寶蓋,凡三百六十壇,每壇擎執二十六人,鈸鼓僧十二人。大都路掌供金門大社百二十隊,教坊司雲和署掌供大樂四百人,興和、祥和二署掌雜扮男女角戲三百人,儀鳳司掌漢人、回鶻、河西三種細樂各三隊,凡三百二十四人。諸執役者,皆官給鎧仗袍服,出宮由西宮門外垣、海子南岸至厚載門,由東華門過延春門而西。帝及后妃公主結彩樓觀焉。夏六月,上都亦如之。此仗衛之侈,雖郊壇鹵簿不過也。至元七年,建大護國仁王寺於高良河。十六年,建聖壽萬安寺於京城。二十一年,立大法輪於大內,高百尺。二十五年,萬安寺成佛像,窗壁皆用金為飾。二十六年,萬安寺置栴檀佛像。元貞元年,用薄斂等庫為皇太后建佛寺於五台山。至大三年,以大都城南建佛寺立行工部,命丞相脫脫兼領。皇慶元年,大崇恩福元寺成,置隆禧院。英宗初,給鈔千萬貫,建壽安山佛寺,又冶銅五十萬斤,作佛像於其內,命拜住董其役。又作金浮圖於上都。泰定三年,建大天源延聖寺,又建殊祥寺於五台山。天曆二年,建大龍翔集慶寺,給鈔萬錠,命阿榮、趙世安督造。至順初,命修鐵幡竿佛寺,賜金百兩、銀千兩、鈔萬錠。後至元二年,改燕帖木兒居第為大覺海寺,塑千佛於其內。至正六年,復立大護國仁王寺,凡貸民錢二十六萬餘錠。十四年,建大壽元忠國寺於清河。此土木之費,雖離宮別館不過也。中統三年,作佛頂金輪會於聖安、昊天二寺,七晝夜,賜銀萬五千兩。至元二年,詔各路設三禪會。七年,大修佛事於瓊華島。九年,集都城僧誦大藏經九會。十三年,設資戒大會於開元寺。十六年,敕僧一百八人即聖壽萬安寺設齋圓戒。二十二年,集諸路僧四萬於西京普恩寺,作資戒會七日夜。二十三年,命西僧蕆佛事於萬壽山。二十四年,作佛事於五台山三十三會。二十五年,命亦思麻等坐靜於大護國仁王寺,凡五十四會。二十六年,詔天下梵寺所貯藏經集僧看誦,仍給所費。二十七年,繕寫金藏字經成,凡用金三千二百餘兩。元貞元年,以國忌飯僧七萬人。至大元年,啟水陸大會於昊天寺。延祐五年,敕書金字藏經,用金三千九百兩。至治元年,修寧夏欽察魯佛事,給鈔二百十二萬貫。三年,詔天下諸司集僧誦經十萬部,又於京師萬安、慶壽、聖安、普慶等寺及金山寺、五台山萬聖祐國寺建水陸大會。泰定元年,命西僧修佛事於壽安山,三年乃罷。又以順宗皇后忌日飯僧萬人,造金寶蓋藏舍利。至順元年,作佛事於仁智殿,歲終乃罷。又命江浙印佛經二十七藏,遣使齎黃金二千兩,詣杭州書佛經。尋又詔以泥金畏吾字書無量壽佛經千部並大乘經一藏。至正七年,興聖宮作佛事,賜鈔二千錠。十四年,命加喇麻選僧百八人,修朵思哥兒好事。先是,至元中內廷佛事之目,每歲僅百有二,大德七年再立德司,其目增至五百有餘。延祐四年,宣徽院會計歲供,以斤計者,麵四十三萬九千五百,油七萬九千,酥二萬一千八百七十蜜二萬七千三百,他物稱是(延祐五年,以各寺作佛事日用羊萬頭,詔易以蔬食。則未改製以前,每作佛事,日用萬羊)。此供養之費,雖官俸、兵餉不及也。中統初,賜慶壽、海雲二寺陸地五百頃。至元六年,置大護國仁王寺總管府。二十七年,立江南營田提舉,專掌僧寺資產。元貞初,敕上都、大都從前所撥賜大乾元寺、大興教寺、大護國仁王寺酒店湖泊,官為征收分給。改大承華普慶寺總管府為崇祥監,立規運都總管,領大崇恩福元寺錢糧。大德五年,賜興教寺地一百頃,上都乾元寺地九十頃,萬安寺地六百頃,南寺地百二十頃。皇慶初,賜大普慶寺腴田八萬畝、邸舍四百間。置汴梁、平江等處田賦提舉司,專掌諸寺資產。賜崇福寺河南田百頃,上都開元寺江浙田二百頃,普慶寺益都田七十頃。至治初,大永福寺成,賜金五百兩、銀二千五百兩、鈔五十萬貫、雜彩萬匹,置都總管府司其歲入。又賜西番撒思加地僧金千兩、袈裟二萬襲。泰定三年,賜殊祥寺田三百頃,大天源延聖寺吉安、臨江二路田千頃。(省臣言:世祖建大宏文宣都等寺,賜永業已屬虛費,成宗又構天壽萬寧寺,較前更倍。若武宗之崇恩、福元,仁宗之承華、普慶,抑又甚焉!)天曆二年,市故宋全太后田為大承天護聖寺永業,市故瀛國公田為大龍翔集慶寺永業。括蓋都、般陽、寧海閑田十六萬二千九百頃,賜大承天護聖寺。遣大禧院監蔚州廣靈縣銀礦歲入,歸大承天護聖寺。至順二年,詔景東府歲出金五千兩,給上都洪禧崇壽寺。後至元七年,又撥山東地十六萬二千餘頃,給大承天護聖寺。此則產之富,藩王國戚不及也。至楊璉真珈發掘宋諸帝陵寢,庇平民不輸公賦者二萬餘戶,並占民五十餘萬為佃戶(大德中始放為民)。白雲宗總攝沈明仁強奪民田二萬頃。上都開元僧強奪民薪,民訴諸留守李璧,璧方詢其由,僧遽率黨持白梃入公府,隔案引璧摔諸地,曳歸,幽之空窒,久乃得脫,奔訴於朝,僧竟幸免。其徒龔柯等與諸王合兒八刺妃爭道,拉妃墮,箠撲交下,事聞,亦釋不問。而宣政院方取旨,凡毆西僧者截其手,署者斷其舌(仁宗時在東宮,奏罷之)。又每作佛事,輒得賄奏釋罪囚,如元貞初釋大詈三十人、杖以下百人。凡奴婢殺主、妻妾殺夫,皆得夤緣倖免,率以為常(皇祐中御史臺言其弊,始禁之)。此其威勢之橫,雖強藩悍相不過也。由此觀之,朝廷之政為其所撓,天下之財為其所耗,說者謂元之天下,半亡於僧,可為炯鑒云。
按《北史》:後魏孝文帝時,沙門統曇獻奏:平齊戶有能歲輸穀六十斛入僧曹者,即為僧祗戶。又請民犯重罪者,以為佛圖戶,供諸寺灑掃。詔許之。此又有元僧寺占田脫罪之濫觴也。
元制蒙古、色目人隨便居住
[编辑]元時,蒙古、色目人聽就便散居內地。如貫雲石乃功臣阿裏海牙之孫,而居江南。葛邏祿乃顏隨其兄宦遊,而居浙之鄞縣。薩都刺本答失乃蠻氏,而為雁門人。泰不華本伯牙吾氏,其父塔不台始家台州。余闕本唐兀氏,其父始居廬州。肖乃台本禿伯怯烈氏,而家東平。忽都鐵木祿本赤合魯氏,而家南陽。徹裏本燕隻吉台氏,以曾祖太赤封徐、邳二州,遂家徐州。怯烈本西域人,而家太原。察罕本西域人,鐵連本乃蠻人,而皆居絳州。孟昉本西域人,而居北平。紇石烈希元本契丹人,而居成都。伯顏師聖本哈喇魯氏,而居濮陽。石抹宜孫以其父鎮台州,遂家於台。《明史》:道同,河間人,其先蒙古族也。又趙榮,其先本西域人,元時入中國,家閩縣,遂為閩人。如此類者甚多。顧嗣立《元詩選》所謂元時漠北諸部仕於朝者,多散處內地是也。按《元史》: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以從官南方者多不歸,遣使盡徙北還。可見自初色目人已多散處他邑。不寧惟是,更有與內地人聯姻者。如伯顏不花之母鮮于氏乃鮮于樞之女(見《元史》),松江人俞俊娶也先普化之侄女(見《輟耕錄》。按《遼史》太宗會同三年詔契丹人授漢官者聽與漢人婚姻,則遼時已有此例)。《元史》:大德七年,以行省官久任,多與所部人聯姻,乃詔互遷其久任者。(又元時蒙古、色目人有同漢人姓名者,如察罕帖木兒系出北庭,以祖父家於潁州,遂姓李字庭瑞。丁鶴年本西域人,以其父職馬祿丁為武昌達魯花赤,遂以丁為姓而名鶴年。又有內地人作蒙古名者,如賀勝,鄠縣人,字伯顏。楊朵耳隻及來阿八赤皆寧夏人,劉哈喇不花本江西人,褚不華本隰州人,昂甘兒本張掖人,朵兒赤本寧州人,楊傑隻哥本寶坻人,李忽蘭吉本隴西人,抄兒本汴梁陽武人,謝仲溫本豐州人,而其孫名孛完,綦公直益都人,而其子名忙古台。事俱見《元史》,亦一時風尚也。至如賈昔剌本大興人,皇子拖雷以其須黃,賜此名。楊賽因不花本播州土官,世祖以其歸附,特賜以國語為名。此又出於特賜者。《明史·楊璟傳》:元末有廣西土官岑伯顏,可見元時土官多有以蒙古語為名者,蓋又因播州之特賜,而諸土官皆效之)。
元人名多相同
[编辑]仁和邵戒《三續弘簡錄》記元人名氏相同者甚多。有九伯顏:一為世祖時平宋功臣,一為世祖時江西左丞,一為成宗時河南平章,一為武宗時附馬,一為文宗時左丞相,一為文宗時河南行省丞相,一為順帝時右丞相,一為順帝時湖廣平章,一為順帝時中書平章。十三脫歡:一為太祖五世孫安定王,一為太宗侍臣,一為憲宗時紥剌兒部人,一為世祖時福州達魯花赤,一為附馬術安傅,一為武臣苫徹子,一為成宗時參知政事,一為丞相哈刺哈孫子,一為叛王合丹孫,一為仁宗時西台中丞,一為泰定時詔書侍御史,一為文宗時湖廣平章,一為順宗帝時僉樞密院,殉難膠州。十五脫脫:一為烈祖曾孫,一為憲宗時皇族,一為蔑裏乞部長,一為世祖時千戶,一為功臣劉國傑子,一為木華黎玄孫,一為康裏國族,一為仁宗初遼王,一為仁宗時雲南王,一為英宗時南台御史大夫,一為泰定時中書參議,一為順帝時右丞相,監修三史,一為順帝時翰林承旨,一為至正中知樞密院事,一為至正中萍鄉州同知,殉國難。
前明有兩北京
[编辑]《明史》:洪武初取河南州郡,乃詔以開封府為北京,應天府為南京,而以故元都為北平府。及永樂元年,乃以北平為北京,設留守,而開封府北京之名遂廢。十八年遷都北京,詔改京師(金陵)為南京,而以北京為京師。洪熙元年,仁宗將還都南京,詔北京諸司悉稱行在。正統六年,定都北京,乃詔文武諸司悉去行在之稱。
明初用人不拘資格
[编辑]古來破格用人,或一言契合,立擢卿相。如漢武帝之於公孫弘,唐太宗之於馬周,固史不絕書,然未有如明太祖之不測者。嘗語吏部曰:「資格為常流設耳,有才能者當不次用之。」故官職所加,多出非望。洪武十一年,由布衣超擢者九十五人。十五年,又以經明行修之士三千七百餘人,各授布政使參議等官。此其大較也。今按《明史》各傳,如錢唐由布衣以明經對策稱旨,擢史部尚書。秦約以文學召試《慎獨箴》第一,擢禮部侍郎。曾泰由秀才擢戶部尚書。嚴震直由糧長擢通政使參議。丁士梅、童權皆以秀才擢知府。李德以孝廉擢應天府尹。陳思道由主事擢兵部侍郎。李原名由御史擢禮部尚書。詹徽由秀才擢都御史。呂震由監生擢山東按察使。端復初由經歷擢刑部尚書。黃福亦由府經歷擢工部侍郎。楊靖由吏科庶吉士擢戶部侍郎。開濟官國子監,罷歸,擢刑部尚書。翟善由文選主事擢本部尚書。馮堅由典史擢僉都御史。李仕魯由府同知擢大理寺卿。王尚賢由寧遠尉擢廣西參政。鄒俊由祥符丞擢太常卿。元善由靜寧州判擢僉都御史。李行素由芝陽令擢刑部侍郎。諸葛伯衡由肇州吏目擢陝西參議。鮑恂、余詮、張長年等又皆以明經擢文華殿大學士。蓋當開國之初,急於求才,且以官爵聳動天下,故有此不次之舉。而一時人才,亦即出其中,經濟名行皆卓然有以自見。固知天下之才,惟上所取,非資格所能盡也。然一時識拔,亦未必盡得其生平,故亦有不旋踵輒敗者。帝又威斷不測,稍不稱意,誅謫隨之。胡、藍二黨外,諸臣之以小故陷重辟者,指不勝屈。故解縉上書謂:「進人不擇賢否,所謂取之盡錙銖;殺人不論情罪,所謂用之如泥沙也。」成祖時猶有破格之事。如永樂十八年擢人才,布衣馬麟等十三人為布政司參議等官。又陳濟以布衣召修《永樂大典》,即授為都總載官。洪、宣以後,率循資格,惟正統初張鳳由刑部主事超授本部侍郎而已。景泰中俞山由舉人擢吏部侍郎,俞綱由諸生擢兵部侍郎,皆入閣預機務,則又因藩邸舊恩之故。蓋資格既定,天下之才亦遂胥出於是,非必資格外別有非常之才,為網羅所不及也。
有明進士之重
[编辑]唐、宋以來,最重進士。其所謂舉人者,不過由各府解送,俾赴禮部試,如今生員欲試鄉闈,必先由學使錄送也。舉人試禮部不第,仍須再應鄉舉(詳見 「舉人」條內),本無可入仕之路。至前明始有舉人三次會試不第,即許赴吏部就職之例,部中另立班銓注,自此舉人得登仕籍。今會試三科不中式者就部揀選,猶是前明遺製也。然有明一代,終以進士為重。凡京朝官清要之職,舉人皆不得與。即同一外選也,繁要之缺必待甲科,而乙科僅得邊遠簡小之缺。其升調之法亦各不同,甲科為縣令者,撫按之卓薦,部院之行取,必首及焉,不數年即得御史、部曹等職。而乙科沉淪外僚,但就常調而已。積習相沿,牢不可破。嘉靖中給事陸粲雖疏請變通,隆慶中閣臣高拱亦請科貢與進士並重,然終莫能挽。甚至萬曆三年特詔撫按官:有司賢否,一體薦劾,不得偏重甲科,而積重難返如故也。(顧寧人謂:萬曆以來,遂有定例,州縣印官以上中為進士缺,中下為舉人缺,最下為貢生缺。舉、貢歷官雖至方面,非廣西雲貴不以處之,以此為銓曹一定之格。)《明史》:邱橓疏云:「今薦則先進士,而舉、監非有憑藉者不與焉。劾則先舉、監,而進士縱有訾議者罕及焉。於是同一官也,不敢接席而坐,比肩而立。」賈三近疏言: 「撫按諸臣遇州縣長吏,率重甲科而輕鄉舉。同一寬也,在進十則為撫字,在舉人則為姑息。同一嚴也,在進士則為精明,在舉人則為苛戾。是以為舉人者,非頭童齒豁不就選。」此可以見當時風尚矣。《陳新甲傳》云:終明之世,乙榜至尚書者二人:弘治中賈俊、崇禎中陳新甲。至巡撫者,隆慶中海瑞,萬曆中張守中、艾穆而已。(按宣德、正統、成化間,乙科尚有至大官者。如魏驥、年富皆會試副榜至尚書,石璞由舉人至尚書,楊信、張驥、彭誼皆由舉人至巡撫,《新甲傳》所云乃中葉以後事也。蓋魏驥諸人多永樂、宣德中舉人,其時尚不拘資格,故得進身。迨甲科盛行,而驥等官位已崇,故不能屈抑耳。)至崇禎中,破格求才,舉人中凡得十人,自新甲外,丘民仰、宋一鶚、何騰蛟、張亮以忠義著,劉可訓以武功聞,劉應遇、孫元化、徐起元、丘禾嘉皆以勤勞顯(見《禾嘉傳》),而明已未造矣。是時朝廷方破格用人,而吳執禦以兵事急,猶請沿邊州縣選授精敏甲科,賜璽書,俾練民禦寇(見《執禦傳》)。可見風會所成,見聞久習,雖以朝廷風旨,且不能驟變也。厥後牛金星以舉人降李自成,勸自成重用舉人,賊所至,獲舉人輒授以官。有舉人李得笥者,被執不屈死,或告賊曰:「此舉人也。」賊將懼,棄其屍而去。金星之令如此。說者謂其久困乙科,故藉是以泄憤云。
有明中葉天子不見群臣
[编辑]前明中葉以後,諸帝罕有與大臣相見者。《明史·萬安傳》:成化七年,群臣多言君臣否隔,宜時召大臣議政。大學士彭時、商輅力請於司禮中官,乃約以御殿日召對,並戒初見情意未洽,勿多言。及期,時、輅及安同進見,甫奏一二事,安遽呼萬歲欲出,時等不得已,亦叩頭出。中官戲朝士曰:「若輩嘗言不召見,及見,止知呼萬歲耳!」一時傳笑為「萬歲閣老」。自是帝不復召見大臣矣。其後尹直入閣,欲請見帝,安輒止之。按尹直入閣及成化二十二年,然則自七年召見時、輅後,至此十五六年,未嘗與群臣相見也。《徐溥傳》:弘治十年,帝御文華殿,召見溥及劉健、謝遷,面議諸事,賜茶而退。自成化間憲宗召對彭時、商輅等後,至此始再見,舉朝詡為盛事。然終溥在位,亦止此一召而已云云。是成化七年至弘治十年,兩朝天子與廷臣不相見且二十五、六年也。《劉健傳》:帝自召對健後,閣臣希得進見。及是在位久,數召見大臣,欲以次除弊,遂召健等時時進見。左右竊從屏間聽,但聞帝數稱「善計」。是時已在弘治十五六年間,閣臣始得頻見。未久而孝宗崩,武宗嗣位,初與劉瑾等八人昵,繼與江彬等昵,色荒禽荒,南北遊涉,至使谷大用等守居庸,不許群臣出諫。則其時廷臣之不得見,更不待言。世宗初亦尚勤於治,然《鄧繼曾傳》云:嘉靖三年,帝漸疏大臣,政率內決。是臨政未久,即已疏大臣也。十一年正月祈穀,郭勳攝事。則郊祀己不躬親也。二十一年,因宮婢之變,移居西苑。則並大內亦不復入也。《丁汝夔傳》:俺答薄都城,帝久不視朝,軍事無由而奏。禮部尚書徐階固請,乃許。群臣昧爽入,至日哺帝始御奉天殿,不發一詞,但命階奉敕諭至午門集群臣切責之而已。按是進嘉靖二十九年,本紀特書始御殿,明乎前此未嘗見群臣也。以後亦更無有召見之事。穆宗嗣位,臨御日淺,周宏祖疏言:「陛下嗣位二年,未嘗接見大臣,谘訪政事。」鄭履亦疏言:「陛下御極三年,曾開問一大臣、面質一講官否?」是隆慶初已不復見大臣也。神宗初年猶有召見大臣之事。《張居正傳》:帝御文化殿,居正侍講畢,以給事中所陳災傷疏奏上。又居正服闋,帝御平台召對,慰諭久之。自萬曆十七年以後,漸不復見廷臣。本紀書是年三免升授官面謝,自是臨御遂簡。《王家屏傳》云:家屏服闋,召入閣,三月未得見。家屏以為言,帝乃於萬壽節強一臨。家屏又請勤視朝,帝為一御門,自是益深居不出。家屏疏方言:「臣一歲間兩覲天顏而已。按家屏服闋入閣,十七年事也,本紀又書十八年正月始乃見申時行等於毓德宮,出皇太子見之。七月召見閣臣議邊事(《萬國欽傳》:萬曆十八年,以火落赤諸部犯邊,帝召見申時行等於皇極門,蓋即七月中事)。一歲中兩見閣臣,至特書之以為異事。十九年四月,享太廟,自後廟祀皆遣代。則十九年以後太廟亦不親祭矣。二十四年,大學士趙志皋請視朝發章奏,不報。直至四十三年,以梃擊事起,始召見群臣於慈寧宮。蓋自十七八年至此凡二十四年,群臣始得一望顏色耳。《馬孟正傳》:萬曆三十九年,怡神殿火,孟正疏言:「陛下二十年來郊廟、朝講、召對、面議俱廢,通下情者惟恃章奏,而疏入旨出,悉由內侍,未知果達御前否?」《吳道南傳》:萬曆四十一年,道南以大學士入閣。故事,廷臣受官,先面謝乃蒞任,帝不視朝久,皆先蒞任。道南至,不獲見,不敢入。同官方從哲以為言,帝令先視事。迨梃擊案起,慈寧宮召見群臣,道南始得一見,自是亦不得再見云。本紀又書:四十七年,群臣請視朝行政,不報。四十八年,南京科道言:「上深居二十餘年,未嘗一接見大臣,天下將有陸沉之憂。」亦不報。則自四十三年梃擊事一見群臣後,終神宗世,不復有召見之事也。光宗短祚,僅於彌留召見劉一燝等。熹宗童昏,為權閹所蔽,固無論矣。統計自成化至天啟一百六十七年,其間延訪大臣,不過弘治之末數年,其餘皆「廉遠堂高,君門萬里」,無怪乎上下否隔,朝政日非!神宗初即位,高拱請絀司禮權,還之內閣。是內閣且聽命於司禮監矣。倦勤者即權歸於奄寺嬖倖,獨斷者又為一二權奸竊顏色、為威福而上不知。主德如此,何以尚能延此百六七十年之天下而不遽失,誠不可解也!
萬曆中不惟不見群臣,又有聽大臣自去而不問者。本紀:三十七年九月,左都御史詹沂封印自去。三十九年十月,戶部尚書趙世卿拜疏自去。四十年正月,吏部尚書孫丕揚拜疏自去。九月,大學士李廷機拜疏自去。四十一年七月,兵部尚書掌都察院事孫瑋拜疏自去。九月,吏部尚書趙煥拜疏自去。四十二年七月,禮部侍郎孫慎行拜疏自去,朝廷既不聞追留,又不聞詰責,聽其自來自去而不問,古來所未見也。按三十五年給事中翁憲祥言:「撫按官解任,宜候命,不宜聽其自去。」則三十五年以前撫按官已有投劾自去者,不自三十七年始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0%
- 908年 (提及)
- 前81年 (提及)
- 961年 (提及)
- 977年 (提及)
- 1295年 (提及)
- 1310年 (提及)
- 1312年 (提及)
- 1326年 (提及)
- 1329年 (提及)
- 1346年 (提及)
- 1262年 (提及)
- 1308年 (提及)
- 1318年 (提及)
- 1330年 (提及)
- 1347年 (提及)
- 1303年 (提及)
- 1317年 (提及)
- 1286年 (提及)
- 940年 (提及)
- 1425年 (提及)
- 1441年 (提及)
- 1378年 (提及)
- 1420年 (提及)
- 1575年 (提及)
- 1471年 (提及)
- 1486年 (提及)
- 1497年 (提及)
- 1524年 (提及)
- 1550年 (提及)
- 1589年 (提及)
- 1590年 (提及)
- 1611年 (提及)
- 1613年 (提及)
- 清朝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