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朝正編撮要/卷之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三 國朝正編撮要
卷之四
卷五 

國朝正編撮要卷之四

憲祖章皇帝諱  左從日右從旋,又諱  上從日下從融,字綿  上從宀下從示,聖祖仁皇帝長子也。順德仁皇后胡氏以丁卯年誕于京城東之春祿邑。後即其地立妙禘寺。越十三日,后崩。順天高皇后育之宮中。明命初,出堂讀書。十一年,冊封長慶公。帝聰明仁孝,聖眷特異。每因郊祀,以名黙告,請命于天。社稷至計,葢已先定矣。二十一年十二月,聖躬不豫,宣召入侍。二十八日,宣至御榻前,握手面諭,命以嗣位。是日,聖祖賓天,乃繼大統。在位七年,壽四十一,寧昌陵。

辛丑,紹治元年清道光二十一年春正月丙午,即皇帝位于太和殿,大赦,改元,以其年爲紹治元年。

帝既親政,每日早晚素服御便殿,宣召臣工,商確政事。諸親公入見,命之坐,從容賜茶。大臣如張登桂、武春謹、謝光巨,皆以官呼而不名。

以協辦大學士張登桂署文明殿大學士,加太保銜,仍領兵部,充機密院大臣。

賜兵部侍郎張明講開復協辦大學士,仍領鎮西將軍;安河權督楊文豐開復兵部侍郎,仍領安河總督;授兵部左參知黎文德爲兵部尚書,仍領鎮西參贊。

將軍張明講、參贊黎文德上言:「暹目丕雅質知前有來書講和。城轄已復書促他退師,試看真僞。委員外郎黎國香齎徃,質知延見,欣慰,復書,具言和則兩國兵民均獲其福之意。尋撤回北尋奔去了。」帝以彼知理屈,先自求和,我亦應以不戰屈人爲上,命將軍、參贊修書答之。

叙河陰戰功。先是,匪夥糾眾于洌迭處屬河仙。隆祥總督楊文豐遣錦衣副衞尉黃文貴分道進勦,乘勝轉攻芹師。豐復進勦河陽諸山。適河僊署撫黎光諠自江城至,分勦河陰諸匪,斬獲多數。豐留勦靜邊一路,諠轉回江城。旣而匪復潜回河陰,又于古蠻城設柵𣃮拒,兵數千,勢頗猖獗。豐乃率署領兵阮惟壯等剪開險徑,先破賊巢俱屬河陰,復于真笘古城伏兵誘敵,三道夾攻,斬獲甚眾。帝以連獲勝狀,甚嘉之,準各加賞有差。復諭豐等:「茲河陰、河陽地靣賊巢,已爲官兵擣破,宜乘此勝勢,探拏賊目,招撫居民。」已而匪復嘯聚,抄掠于朱篤上游。豐乘夜襲擊,破之。

命定邊總督阮文仲、定祥署布政張文琬、副領兵謝文靈,會勦南寧、南泰土匪。先是,鎮西土民不靖,命仲前徃會辦,尋復撤留西寧、南寧,徃來勦撫。有匪目丁遵者,自稱天上將,糾率蠻藍七百餘,進迫西寧府堡。攝府潘克慎射遵殺之,匪遂潰。事聞,賞慎軍功一級、金錢一枚。仲自進兵南寧,與定祥道兵分勦。因以土民盡皆從匪,而林分廣漠,未易窮追之,乃咨鎮西沠兵從閭安屯而下,與之夾攻。帝聞而譴之。

河僊署撫黎光諠勦匪于椥椰屬河仙,破之。捷聞,賞諠等軍功紀錄各一次。

賞嘉定、定祥、安江、河僊、鎮西從征兵勇各一月俸餉錢。

刑部彙列軍流以下諸囚犯應留釋分別聲請,諭之曰:「一初恩典,不比尋常。本宜一律省釋,惟鎮西一轄土匪未平,前此發軍,諸囚犯現方有事差沠,不得不俟事平再辦。有如黎後,前經移揷廣南以南諸轄,給予錢文田土,乃是先皇帝軫念勝國之後,使之適此樂土,殊厥井疆,今已耕鑒相安,豈宜再行轉徙。與夫山音社人、綿人土民,及安置草嶼諸囚犯,若槩行放釋,轉非良民之幸。部議請各仍舊,頗已妥當。若夫故犯黎質、黎文悅緣坐親屬,安置邊省,彼等之祖若父俱已伏誅。國憲旣伸,况又童穉無知,加恩卽行省釋。至如廣治之定蠻奇、興化之寧遠隊,與原揷自廣南至平順等省,原擬仍留原配。且零星揷補,與屯田耕作諸轄,亦多有之,不獨彼等轄已也。况爲兵之罪,輕於軍流,若此則放釋,彼則仍留,何以彰一視之仁乎。除已經揷補,所在社村,現成兵籍民籍,及兵伍出身,干案退回原伍。應仍留原額,餘不抅官犯、民犯,各放回原貫受差。如有已成產業,情願留居者,各聽揷入所在社村,爲兵者月給餉例錢米各一、衣袴一次。官犯非以賍獲罪,而年力尚堪驅策者,由原貫地方官續奏,量與錄用,示朕斟酌權量、務求至當之意。」

二月,授參知加尚書銜休致阮登洵爲禮部尚書。洵初聞國喪,自廣平入臨。旣復隨班䀡拜,帝延見慰問久之,諭曰:「先生身在田廬,心懸帝闕。朕甚嘉焉。故有是命。」洵以老病乞歸。復加賜金帛,準其回貫休致。洵奉表陳謝,畧言:「臣無功而得官,有官而得休,餘年之願足矣。惟願廣一孝以敷彛,明九經而立治。惟勤惟儉,克寛克仁,使天下臣民均被太平之福。」帝謂內閣曰:「昔漢之二疏,去職之後,不聞再詣闕庭,亦無一言表見於史。先生扶杖入臨,感激由衷。因謝爲䂓肫誠愈篤。以此論之,二疏不及矣。」

命地方舉賢良方正、直言敢諫之士。

科道劉揆、吳兼德上封事十條。謹好尚、推誠信、審治体、慎用人、養黎元、謹財利、却異物、平刑罰、明教化、廣言路。賞帛各一束。

張明講、黎文德引兵回鎮西。講前在海西,以捕務稍舒,留尊室葵守之,轉回海東,起築土山、土壘,分道搜捕。土匪各入林竄逸。至是,聞鎮西後路多有匪擾,乃遣叚文策留沙孫堡按守。講等引兵回轄,匪黨處處屯聚,徃來爲梗。講與阮進林、黎文德、阮公著帶領兵勇五千,分三道進發,先破說訥壘。復穿山路而進,匪多傷斃潰走,官兵乘勝搜捕,屯壘悉蹅平之。因以糧餉不繼,尋引還。事聞,賞講等軍功各一級,並金錢各有差。

命科道鄧國琅、枚克敏勘辦平定均田事務。明命年間,命官均平定田,多因鄉豪霸占,肥瘠不均,以故民互相爭訟,大抵以多少廣狹爲辭,乞再折給。至是,總督鄧文添舊文和請據轄民所取之數平分爲二,一以充公,一以爲私,仍盡改正地簿,再請沠賢能公正科道二員前徃會辦。帝乃命琅等至,先摘其不甚切害批駁之,餘各曉示,隨事處分。民始息爭。琅等還,帝嘉其省事。

增設嘉定和盛府一,新盛、平隆縣二。省臣以人地稠廣,請隨地勢分設,以便統攝。從之。

黎光諠大破土匪于堅江。先是,堅江土民煽動,已經勦滅。逸匪名吹、名滀原安撫使復糾黨結,謀圖滋事。至是,官兵進勦,擣其巢穴,燒其屯柵,三戰三克之,漢、土、淸人投首七百餘。飭令隨便安業。六月,諠尋卒。贈巡撫銜。

定邊總督阮文仲、定祥布政張文琬會勦土匪于南泰縣名,連破之。捷聞,賞賜有差。仲尋以年高,準回嘉定。

放郡主玉雲、縣君玉秋、玉原回鎮西。

三月,改正水、火舍名號。二國合貢自此始。二國,古南蟠、占城之後也。明命二年,水舍初入貢,譯者誤稱爲火舍。至是,富安臣言:「水舍列我聀方,譯鞮失之,稱水爲火。國長永列心不自安,願得正其國號。火舍久慕皇風,未能自達。國長麻獺亦願附於水舍,合修聀貢如故。」帝令誤者正之、來者進之。

楊文豐敗績于滀臻。事聞,卽命參贊黎文德速赴代領其眾。德適病,委總督裴公諠代徃。因準諠以本職權領安河總督事務。尋以諠臨事恇怯,復令專辦捕務。再沠工部參知阮知方補授安江巡撫,護理安河總督關防,馳驛速徃。豐以失事革効。尋亦病死。

諸地方府縣總社村坊關津源汛,有與諱字同音、同樣者,均行改正。如葩川爲錦川,芙蓉爲芙蕖之類。惟淸華發祥之地,且仍舊。

以贊理阮公著權充鎮西參贊大臣。黎文德病,準回嘉定。

撤邊和上道兵。先是,蠻匪蔓及上游。官兵勦捕,破之。尋有是命。

閏三月,赤毛與廣東構兵,廣安省臣訪狀以聞。帝曰:「事在外國,乃能委探入奏,疆吏不當如是耶。」

永隆土匪攻樂化府。樂府,亦臘蛮類,明命間改土歸流。諭裴公諠將兵進勦。

夏四月,命鎮西參贊阮進林協勦巴川、樂化土匪。

阮知方等勦匪于茶心、滀臻、象山,俱破之。匪遂潰。

帝以開年邦交大禮,御駕北巡。乃命承天至河內、河內至諒山,凡有一切事宜,各取次條議具奏。旣而營建河內行宮並北寧、諒山使舘,自承天至河內設午亭宿歇四十一所。

樂化土匪攻圍月朗屯。裴公諠率兵攻勦,走之。越數日,復進兵,連破匪屯三所。適阮進林至,又與諠會同進勦。匪敗走。

改鎮靜、樂邊隸河靜省。二府舊隸乂安。

五月,謁長基陵。駕回,泛邀月䑪,觀魚于香江。漁戸、侍衞等潛魚而網之,網舉魚潑潑躍。帝覺其詐,謂侍臣曰:「校人畜魚,欺子產於其所不見;漁戸罩魚,欺朕於其所親見。朕觀于魚,知倖臣之可惡也。」詩以識之。有「魚小須懲遠倖臣」之句。

釋名俺回鎮西。俺去年押解來京監禁。

初設興化奠邊府,以寧邊州、萊洲、遵教洲隸之。

勅戸部,凡山西、定祥、慶和、邊和屯田各所,給交所在社民耕徵,充爲公田。原屯田弁兵各撤回省伍。

平順漏蠻七柵請內屬。命隸禾多縣登籍受稅。

六月,定南圻募民立邑賞格。每邑招募漏民得丁五卒、開墾留荒田士十畝以上者,賞錢二十緡;丁十卒、田土一百畝以上者,賞錢四十緡;丁十五卒、田土一百五十畝以上者,賞錢六十緡;餘以此推。

阮進林收復茶榮縣蒞。辰匪目林森窃據茶榮,我兵屢攻不克。於是諸道刻期會戰,匪敗走。

秋七月,匪目丁世德、郭功珍等出首。並令放釋,許民管領。

以吏部尚書黎登瀛兼領皇子、皇弟師保。又起復禮部尚書休致阮登洵充之。帝召張登桂、武春謹,謂曰:「朕以師保之選,委之登洵、登瀛,如何。」對曰:「二人齒德俱優,誠堪是職。」

廣南以南旱,米貴。或發貸,或發𥽀。民間有沙糖、村木、梹榔、油脂,先給公本粟買之。又令富戸捐貲賑給,獎賞各以捐數多少爲差。

軍次阮進林、尊室議等勦匪于芹終,大獲勝仗。官軍乘勝直入擣北莊。

帝以鎮西邊事乃由暹人構釁,深恨之,謂大臣張登桂曰:「暹羅始末,卿能悉否。」對曰:「臣但聞其畧而已。」帝曰:「暹羅,古赤土國,後分爲二。一曰羅斛。一曰暹,土瘠不宜稼。羅斛地平衍,稼多穫。暹常仰給焉。元初,羅斛彊,併暹有之,遂稱暹羅斛國。至明初入貢,賜暹羅國印。暹羅之名始此。有國之始,暹小而臘大,服從於臘。萬歷間,國日彊大,遂降真臘而伯諸蠻。臘地爲暹蹂躪,其來已非一日。本朝恤其灾而扶其危,封植之以固其存,寔有大造於臘也。臘蠻棄而尋仇,愚亦甚矣。且如北尋奔等處,故臘地也。今旣爲暹所有,猶復狡焉思逞,借以立𧑒爲辭,陰爲蠶食之計,豈真有心於存臘哉。又如𧑒,叛兄背國,投居于暹。明命年間,他嘗潛書乞我興兵伐暹,他爲內應。朝廷却之。看他心跡,亦非寔意從暹。儻今軍次諸臣,將此大意,多委細作向暹、臘人說破,使彼各自懷疑,亦用間之一術也。」張登桂奏曰:「暹、臘情形,誠如聖諭。請密咨軍次知之。」

命大臣詳議鎮西事宜。辰城外皆爲匪徒阻截。謝光巨等皆言:「今節臨秋潦,行路不通。用兵則餉運不繼,坐守則徒勞無功。曷若權且退回安江,然後乘勢而行,相機而動之爲愈也。惟撤回之際,靜以鎮之。官兵則分沠拒守,名俺及玉雲等,並漢、土人民,擇地安揷。至如象匹,如不能解回,殺之,以饗軍士。」準依議行。

九月,鎮西官軍退守安江。張明講是日死。先是,鎮西經理,明講之力爲多。至是,撤師回,愧憤稱病,不與諸將相見。還,至安江而死。經畧范文典等以講病死聞。帝曰:「講身受重寄,撫禦乖方,土民群然起變。經交嚴議,以肅朝綱。不謂大兵纔回,遽已病逝。顧念講年前參贊軍務,裭僞於邊、隆,敗暹兵於順港,功精顕著,勒之貞珉,亦不可没。著追奪將軍職,加恩炤協辦銜,給恤賞錦紗錢帛,免其追議。」官兵旣回安江,范文典等分沠弁兵防截要害。先委叚文策、阮公閒摘兵三千,前徃樂化會勦。居玉雲等于周富村,沠人守之。

阮進林、阮知方知方改補永隆巡撫,護理隆祥總督。移師後江,進攻諸滀,敗之。漢人、淸人詣降者八十八人。復遣人招誘土民,投首者各給官米放還。尋提兵進攻茶彫滀,匪敗走。俘獲淸匪、土匪悉斬之,所收積聚散給貧民。帝嘉之,曰:「勦撫兼施,一舉兩得。」賞阮進林、阮知方等有差。

冬十月,準定諸地方神號。舊著大王、聖妃、公主、公侯、貴府諸字樣,各隨文改著爲尊神,爲之神(如灵符之神之類)、爲府君、爲夫人等字。惟柳杏公主及諸神,經封爵邑,並歷代帝王、親藩、前代開國功臣舊有爵號者,仍舊不改。

阮進林、阮知方、阮公著等大破林森于參都,樂化悉平。自林森窃據茶榮,其黨有番僧者,以妖術惑眾,土人歸附者多。官兵討之,久未克。至是,諸道會兵進攻,匪大敗走。

匪渠堅烘、陳烘、石突詣軍降,檻送闕下。置之極刑。軍次以朱旗獻捷。帝深喜,著賞進林等軍功各一級,名下帶降全行開復再賞玉佩、金錢各項。餘各獎賞、起復有差。林森尋亦搜獲,伏誅。

吏、兵二部彙列京外大員事狀名冊。帝覽之,諭曰:「三年大計,百執考功。澄叙官方,黜陟賢否。我皇考法古善政,創立良規。朕遵循成政,一秉公正,斟酌權衡,賞信罰必,隨事隨才,示懲示勸。內而卿士,外而司牧,益殫心力,茂勉官箴,務期大法小廉,俾得內安外治。以長荷眷休,永承光寵可也。」

初設史舘官屬。總裁、副總裁各一,纂修四,編修八,考校四,謄錄六,收掌兼辦事四。

十一月,禮部尚書潘輝湜回休。湜在春署垂三十年,至是以老病休。帝軫念耆舊,遣其子署郎中輝泳送之回。

廣南有大法船泊于茶山澳。隨卽駛去。

阮進林、阮知方大破土匪于滀蔘。巴川土匪復發。進林、知方自樂化移師擊之,乘勝進攻,匪皆望風奔竄,復回滀蔘設屯𣃮拒。進林等夾攻之,匪遂潰。捷聞,賞各有差。因命進林等在堡,隨機勦撫。知方等仍畱江省,會同范文典、阮公著商辦。

有男子自稱英睿皇大子幼子,僞號皇孫,居南榮城,糾集暹、牢、漢士兵至數千人。亡命者多歸之。

戸部奏是年戸口人丁。九十二萬五千一百八十四人。

壬寅二年春正月,河僊領府梁文柳奏言:「暹虜兵船九十三艘,或于焦蓼渚,或于烏梅藍嶼,徜徉停碇。其朱巖屯已設守備,增築防守。惟自江城至沱口,兩邊均是林莽,匪常出没者。請增設一堡,因其地名爲僊美堡,沠兵按守。」帝批示曰:「獨蛟負山,商蚷馳河,終不能爲也。商蚷,虫名出莊子秋水篇。

河僊續奏:「暹船四五十艘,並洋樣船一艘,侵逼富國所之淺門渚。又見虜船約三十艘,至熊掌嶼俗名𠐁𨠟嶼追逐戍兵。已而虜船數十艘趂攻富國堡。」命公著將兵迅徃。復命黎文德乘船駛徃。尋爲風濤所阻。

南榮僞黨卽僞称皇孫者糾集暹、牢兵五千,潛伏徃柵芻屬南寧府轄。又有土匪船十餘艘,就芹升屯窺伺。安河總督范文典飛咨叚文策管領弁兵迅徃河僊調度。阮文閒堵截永通堡。阮公著轉徃前江巡察。典仍畱安江調度。事聞,乃諭阮知方預整兵船,俟有緊報,卽徃勦禦。黎文德在嘉定、張文琬在定祥等亦各整兵蓄銳,且探虜情虛寔。已而知方復言:「南圻各省,均是毗連虜境,惟前江一帶,乃通安江、隆祥之腹裏。請帶領兵船,前徃通平、䧺禦屬定祥、新洲、定樂屬安江諸堡,耀兵以嚴有備。」帝嘉之曰:「所辦甚是,正適其機。」

署右軍都統掌府事雲會男阮增明卒。帝年其耆舊,特予寔授。

乙丑,以北巡詔布告中外。辛未,車駕發京師,以皇二子從。

二月,駕至河靜。御舟由大柰江發,過鴻嶺。召省臣武德濡問此山勝蹟。對曰:「山起宜春,歷天祿今干祿,蜿蜒邐𨓦凡九十九峰。相傳玄鶴群棲在此嶺上,故名。」至淸化,親謁原廟,詣肇祥山,望拜原陵。命官詣告澄國公廟。語皇親、廷臣曰:「美哉此山河,造化鍾靈,邦家毓慶。其卽周之邰、邠,漢之豐、沛乎。至寧平,登浴翠山,遍覽崖壑,改名護城山。

暹將欹羅歆肥伐等將兵船泊廣邊府汛。河僊軍次叚文策飛咨安江會勦。已而阮公著將兵前徃,叚文策按據陸路,復整兵船防截金嶼汛。

暹烏舌王兵船泊千廣邊,並耳嶼、白馬山洋,兵分數萬餘,謀欲縣襲鱸溪、次取蘇門,直逼省城。河僊震恐,飛咨永隆速整兵船來援。已而永淸一帶群匪滋擾,公著又返回安江。阮進林、阮公閑分徃前、後江勦捕。尊室議捍截永通堡。策等復奏言:「虜船日益加多,請咨嘉定增沠兵船迅徃,並京船前後痛勦。」乃以定邊總督黎文德陞署協辦大學士,充總統勦捕軍務。復以統制黎文富充參贊大臣,京城提督尊室祥充贊理大臣,府丞黎克讓充贊襄軍務,摘在京兵船,駛徃嘉定,併與南義戍兵,均由文德、文富統管,準得便宜行事。鄧文添權領定邊總督。

丁酉,駕至河內津次行宮。戊戌趂曉進省城。如淸使李文馥等還自燕,入覲。

命阮知方、阮進林按禦前江,阮公著、阮公閒按禦永濟,范文典、阮良閑按禦後江。

叚文策、梁文柳等殺退暹虜,朱旗報捷。著賞有差。

三月,安河領督信武侯范文典大破土匪于後江。捷聞,帝曰:「信武侯大獲勝狀,殊堪嘉獎,不負當年宿將。」

范文典、阮公閒等大破暹兵、土匪于河陰。捷聞,賞授文典左軍都統,仍領總督;公閒安江提督,加軍功一級,餘各賞有差。阮知方進勦前江,又破之。帝喜曰:「河僊、永濟、前江、後江取次勦平,誠寛朕南顧之憂。」知方並在行員弁兵勇各賞賜有差。

命京外大臣籌擬久安河堤事宜。興安省臣請于河口築橫堰,以𡊰塞之。帝從其請。自是,右岸之民稍獲蘇息。

淸使寶靑至。丙子,行冊封禮。禮成,遣候命使陶致富等送靑出關。戊寅,由水程回鑾。

戸部總彙北巡恩典凡三十二條。帝曰:「邦交慶典也,行慶施惠則宜然。矧今天家歡奉,聖壽增隆,歛天下之福以爲福,合天下之歡以爲歡。雖累萬盈千,非所靳也。惟臣欽若,惟民從乂,何樂如之。」

夏四月庚辰,幸寧平行宮。命北圻隨駕諸督、撫、布、按各回省供職,宣召至御前,丁寧訓勉,並賜詩詳見詩集,謂之曰:「此篇不出忠信淸勤四字,卿等各宜服膺而弗失可也。」

庚寅,駕至京師。賞隨駕文武、留京官員紀級、銀錢各有差。

少保後軍都統府掌府事弘忠伯阮文仲卒。仲隨駕車回抵淸省病卒。帝聞之,流涕謂曰:「三朝勲舊,忠藎堪嘉。遽爾長辭,不勝痛悼。」著追贈太保,封弘忠侯。

永隆提督延祐男叚文策卒。策前在河僊軍次,病,回安江。帝聞其卒,惆悵者久之。贈前鋒營都統、英勇將軍,晋封延祐伯。

總統黎文德進兵七山,與范文典兵會。典畱禁山屯,防截後路。德與文富等進到象山。匪聞走竄。

領安河總督范文典卒。典在七山軍次,病,回安江。尋卒。帝憫惜之。贈左軍都統掌府事。

以阮公閒爲安河總督,阮良閑爲安江提督。

七政曆。五月,初造七政曆。辰欽天考究曆象,推歩七政,經緯宿度,五星伏見,輯成是書。帝嘉之,命印造頒給。

黎文德進兵蛇。適贊理尊室祥至,分爲五道,兵各一千,以大礮轟擊,立破屯壘。匪皆望風奔潰。已而阮進林、阮知方抵軍次,乃同進兵蘇山。匪又驚遁,淸、土人民投首者甚多。德乃與文富等前徃河僊經畧,旣又轉回安江。其知方、進林等仍畱彈壓,兼招撫事宜。

七山旣平,淸、土降首者以千數。命阮公著等輪徃注措,分邑里墾闢耕居,以寧幹止。

六月,黎文德、阮知方等進兵柵芻,又順港轉向前江,溯流而上,過新洲、安樂及巴南港口。匪徒先棄屯堡散去。前道官兵抵柵芻津次,見匪徒數百隱伏,將大礟轟擊,匪卽潰。官兵分道搜捕,生獲土匪六丁。查稱前者河陰之戰,暹蠻大敗,傷斃甚多,虜目質知已將僞稱之犯帶回鎮西。德等乃取路前徃,諸蠻堡群匪各已聞風遠竄。乃令燒燩積聚,各將兵船返回安江。阮公閒、阮知方、尊室議各回蒞供職。黎文德、黎文富、黎克讓等還嘉定。

黎文德等奏凱班師。新戍者仍畱安、河二省駐防。舊戍及久從捕務者,各放回原伍。

秋七月,太保前軍掌府事領河寧總督新福侯范有心承天古老人卒。加封新福郡公。

八月,乂安颶風大作,海水泛濫,廬屋折壞,人民壓溺甚多。命吏部尚書尊室帛前徃賑給。河靜亦有風灾。乃回。

九月,河僊、安江各以邊探奏報。河仙探報:「暹兵五百餘,日夜織作藤牌,約與淸匪同來滋事。暹目質知前在河陰失利,暹酋罷回真奔府。」安江探報:「質知現畱原鎮西城,增築屯堡。聞我大兵將進勦,沠人增催暹、牢土兵,又造船于廣边汛。」河仙又報:「淸人與英吉利將圖襲暹。」帝聞之,曰:「信如其信,則彼方自救不暇,何暇謀人。烏舌已奔回,則質知豈有獨畱鎮西之理。但冬防在邇,備禦之策,亦不可因此而少疎。宜再行沠探,以悉虜情。」

署協辦充皇子皇弟師保阮登洵乞致事。許之。洵師保舊臣,帝深噐重。

冬十月,勒北巡御製詩于諸地方。內閣臣疏言:「窃惟山峙川流,經緯總錯,地之文也。金聲玉振,條理始終,聖人之文也。我國提封萬里,山川勝蹟,在在有之。今年大駕北巡,省歲問農,觀民察吏,行慶施惠,訓政詰兵,凡歷閱悉有詩以紀事。計共一百七十三首。請交所在,壽之豐碑。俾山川生色,管轄增光。而聖人大文章,長與山峙川流相維持于無窮矣。」許之。

有獻古硯者,以今尺度之,長七寸四分,濶四寸七分,厚五分。質最堅潤,製又古樸,顕然一片陰陽瓦。因其形鑿滴水池,琢磨墨處。硯頭有銘云:「其色温潤,其製古樸。何以寘之,石渠秘閣。改封卽墨,蘭臺列爵。永宜寶之,書香是托。」書後蘇軾刻二印,奇珍藏寶,背刻大印「石渠閣」,尾落款「元符三年仲秋製」。帝命進呈御筵,語內閣曰:「此石渠古硯也。石渠閣本蕭何所建,以藏圖籍。宣帝甘露三年,會諸儒講五經,卽此閣也。自甘露三年,至宋哲尊元符三年,蘇軾得其瓦,琢而成硯,計凡一千一百四十九年。歷至今日,又七百四十餘年。則此硯出於漢,成於宋,而呈進於今。眞翰墨之寶也。世之相後二千餘年,而同出於文明之盛,豈非物之寶者。天珍地秘,必有所待而後呈露。重道隆文,異世同寶,自有相契之機。緣與歐陽修云『物常聚於所好。』正謂此也。」

十一月,命黎文德協辦領禮部尚書充南圻經畧大臣,尊室弼署右軍都統充參贊大臣,林維浹兵部左參知充贊理機務。德陛辭,授之寶劍,復出御衣賜之,比至廣南病卒。帝爲垂淚。贈少保。德出入朝郡垂三十年,無疾辞厲色,人稱其雅量。

十二月,釋土弁茶龍、壬于、羅堅于獄,分交都統府大臣管束,隨事差沠贖罪。

癸卯三年春正月,河僊省臣奏:「赤毛商船載鴉片如暹,暹人火其船,籍没洋貨。赤毛耻之,謀再舉以釋憾。暹人懼,石填北楠海口,以遏來路。」諭省臣加心確訪,以悉邊情。

二月,山興宣總督阮登楷奏言:「臨洮、端䧺二府七縣,林隴之民,久爲間石怵誘,資送窩藏,殆成淵藪。積瘼之民,未可以旬日蘇息。久通之匪,未可以旦夕就擒。」帝批示其言合理,準支庫項給發,以蘇民瘼。旣而逋匪阮石與從黨二名詣軍投首。

壬辰,白氣經天。一條自西北,孛指東南。帝避正殿,減膳撤樂,諭求直言。

三月,山西逸渠阮石伏誅。阮登楷賞軍功一級、雙龍金錢一枚、辰刻表一副。

四月,帝以西寧關要重地,命嘉定提督吳文佳建堡屯田,招民立邑。

六月,命輯大南會典。

石璧蠻款關求通市,盡還所掠畜產。事聞,省臣及防臣各加賞賜。

七月,是科承天鄉試阮登洐舉人第二名。帝曰:「慎齋先生阮登洵,朕潛邸傳也。今年老退間,長子阮登楷身典三郡,著有能聲;而其孫登洐又世濟其美,朕甚嘉焉。」賜詩一章詳見詩集榮之。洐後登進士。

山西逸匪阮文閒伏誅。閒,興化人,農文雲餘黨也。雲敗,復與匪石合逃竄,居無定所。至是,山西人密報,捕役會拏之。事聞,各陞賞有差。

閏七月,申諭中外問刑諸衙門。原問官吏必親就屍傷,依法編檢,不得輕委胥役。

乂安奏:「襄陽府四縣襄陽、永和、祈山、會元土民稍漸聲教。請炤葵州例,七丁揀一,凡五十三名,充襄陽府屬兵。」許之。

十二月,移宣光靜宣堡于雲中,舖名,屬底定縣恩光總地分。名曰恩光堡,以土著該隊阮文表管之,募兵駐守。從阮登楷之請也。先是,楷釋流囚麻允養于獄,爲刑部覈參,令明白回奏。楷言:「宣光逸匪,多在逋誅,自非舟馬相尋,未易窮山索獸。養土人也,釋之使探犯。譬如出籠中之鳥,而招網外之禽耳。專輒之罪,所不敢辭;而戢盗安民,亦難規避。」帝以其有功曲,容之。

甲辰四年三月,列聖寔錄前編告成。

四月,初設安江交易場于多祿堡上游,明定日期,每月二次,每次二日。漢、土、淸、藍原順成人。俗称藍人。聽其徃來貿易。

復設安江縣訓導。先,以士少,省之。至是,龍川學者日眾。省臣奏請,復設。

安江新洲河成。巡撫阮公著請移設朱江堡于河上,以便巡察。許之。

立烏龍象墓碑。御象也。明命間,以戰功,敕立碑。又曰:「象備百獸之肉,虎豹豺狼莫不震伏。然土人以計誘之,進退無不如意。御得其道,一牧束之而有餘;御失其道,千人制之而不足。臨民者可以戒矣。」

起復茶龍、壬于等從省率隊。茶龍等前蒙開釋,從西寧差沠,真心効順。至是,以土民湊集,起復茶龍畱西寧,壬于準回安江差沠。

五月,以阮知方署督補授安河總督,尹蘊參知改授安江巡撫,阮伯儀侍讀學士陞署安江布政使。辰總督阮公閒、巡撫阮公著、布政馮義方、提督叚先密、布政黎國楨有罪,免。

授阮登洵協辦大學士,準在貫給半俸。

六月,初鎮西之變,蠻虜名𧑒以暹兵來據其地。土人多厭暹人之虐,綏臘安撫名邦不肯從暹,率其民入林居住,暗委土目帶貨來商,欲回故土。高有翼以聞。諭阮知方等撫畜之。

七月,奮鵬船沠員參知陶致富自西回,進火機船一艘,值錢二十八萬緍。名爲電飛火機大船。帝幸順安汛,見機括靈動,徃來如飛,嘉之,謂侍臣曰:「古稱黃帝作舟,或云伯益,紛紛不一。又西巡紀宋孝武渡六合龍舟,翔鳳以下,三千四十五艘,舟航之盛,三代二京,莫之與比。更有梁麗、吳𦩍擅長水國,爲古來所稱羡。今觀火機船一副,機軸巧妙絕倫,不假風帆之力,而馬遞不如。雖古人之巧,弗能及也。」

八月,初定興化諸州總名,置總目。

北圻連日甚雨,珥河水漲十餘尺。膠水、錢海水溢,民多溺死。

南定麟海口新港開。原小江自巴辣大江注下,沙日培淺。至是,風雨决深,艘船出入利之。

九月癸酉,京師風雨大作。起乾轉艮。門臺旗竿折,平地水深十餘尺,公私店舍艘船倒壞沉覆。承天民溺斃千餘人。同日,廣治水深十六尺,民多溺死。命官賑貸。詔求直言。

安河總督阮知方、安江巡撫尹蘊條陳三事。一請量省淸查律例;二請削除民簿應額;三請蠲免積欠稅例。帝曰:「開年將届慶節,所奏俟後施行。」

十月,命文武大臣閱議鎮西邊情。

十一月,申定雇借公田土例。遵嘉隆年例。

開諒山文關縣名福旺金礦。年稅金砂六𭃂。

十二月,協辦大學士休致阮登洵卒。

申定關津稅例。科道武仲平、阮居仕等奏:「河靜以北諸地方關稅,遞年較價,高者發買,致爭相貨賄,法外苛求,最爲民病。請勅戸部炤上年價,適平者議爲一定之例,其遞年對價,請行停罷。」事下廷議,依行,仍許依價領買,無者由省沠屬坐徵。

乙巳五年春正月,帝御東閣,召廷臣入侍。命坐賜茶,以御筆「忠勤福壽」示之,勅令付梓,以備頒給。因命禮部尚書阮忠懋宣讀御製元旦紀勝詩。有「路不拾遺衣食足,家無閉戸管絃盈」之句。帝曰:「中外寧謐。近來畿甸文風大振,人家子弟莫不從學,絃誦之聲聞於郊野,彬彬然文學作興矣。」

二月,申定文武品服。冠帶則以金飾銀飾及花朶大小爲差。袍裳則以四灵蛟花鍜綢及彩色朱紫爲差。三品以上牙笏。四品以下木質銀飾。

三月,訪求鄚氏後裔。先是,大學士張登桂奏言:「河僊當初闢地,鄚天賜厥功懋焉。宜錄其子孫。」乃命訪其後裔才可堪用者。河僊領撫阮良閑以正沠鄭文烽奏。準廕授正七品隊長,從省差沠。

禁止西寧交易場。蛮人惹起釁端故也。

署西寧宣撫使高有翼奏言招得轄下人民,分立邑里,給與耕牛田噐,飭令出力開墾,以固邊疆。從之。

夏四月,宣光軍次提督阮文德撤兵回,病卒。尋以𢫔回革聀。

五月,帝親耕籍田。禮成,御止善堂。禮部經引富安孝子阮文紹䀡拜。帝嘉之曰:「紹父文就,前以孝聞。今其子紹述孝風,一門濟美,人家所難。朝廷教孝作忠,以爲人心風俗至計,豈可以小民忽之。」賞銀錢、紗衣,賜之回。

錄用中興功臣節義子孫。

六月,命大臣武文解等徃南圻經理。先是,安河督撫阮知方、尹蘊奏言鎮西邊務,請沠大臣前徃調度。至是,臘蠻土木或前來請援,或挈眷投依。帝以機有可乘,乃命後軍都統兼管耆武營武文解以本職權領定邊總督;工部尚書尊室帛改補兵部尚書,權領嘉定巡撫;原定邊總督黎文富調補嘉定提督,仍同武文解、尊室帛商辦省務。解等陛辭。帝謂曰:「定邊乃南圻䧺藩,撫馭暹、臘,正關要著。凡有區畫措置,須和衷商辦,然後可行。要之安內,方可服外,必以撫綏爲先。」

安江巡撫尹蘊、提督阮文黃分道進勦臘蠻。賊棄屯走。捷聞,帝諭賞之。再傳諭武文解、尊室帛、尊室議等:「此次官兵進勦,威聲震薄,機正可乘。迅卽前徃,會同江省阮知方隨機商辦,勦撫兼施,毋令彼得預爲之備,轉生辣手。務期完全必克,早告成功,以邀上賞。」

甲辰,巡幸海疆。凌辰啟鑾,登淸晏艛。早泛,渡河中海兒,世傳百十年前此海兒妖浪三。凡船艘所過,每有波濤傾覆之患。幸靈蔡山,舊名和榮山,又名亀山、捍門山。閱視思賢海口。在富祿縣東南四十一里。安南李朝名爲烏龍海門。陳朝改思容。僞莫改思客。黎復改思容。又一名翁海,一名汴海。李太尊、陳聖尊、陳英尊征占,于此駐蹕。黎聖尊征占過此,喟然嘆曰:「壯哉山河,後世必有英䧺據此。」本朝紹治元年改今名。港口廣八丈,潮漲深三尺,潮落深二尺,水淺,大舟不能通,故不設城臺,惟設守所宿兵,巡防海外。海口之西翠雲行宮在焉。明命六年,設海口神祠。乙巳,回鑾。

尹蘊大破臘蠻于柵芻沱。先是官兵所向,屢立戰功。至是,又以捷聞。帝嘉賞之,復諭武文解等曰:「今賊黨屢經潰散,須熟審機宜,傕督二道,隨方勦撫,及早廓淸。再分道進拔南榮,以建偉績。」

初置南定平海、定海隊,墾致閒漏田土。

秋七月,阮知方、尊室議抵巴南軍次,沠人招諭蠻土,多爲頭目鈐制,終不肯出。賊又於巴南沱之上流設屯築壘,橫亘鐵繩,以爲南榮城屏蔽。知方與尹蘊、阮文黃欲分道急攻,以絕土民觀望,移書京沠大臣商辦。武文解、尊室帛以爲土民未見投歸,進取尚難,具摺以聞。諭令移師進勦。已而土匪糾聚于柵芻上流,築屯固守。阮知方、尹蘊率兵前徃,射殺賊黨十人。匪敗走。撤其屯,仍沠兵駐守。

河僊巡撫阮良閑奏言探得蠻目匿螉𧑒糾黨鬧擾于永調、僊美二堡名間。諭令將兵振耀,又乘其不意,突出掩殺,不可示之以弱。旣而蠻匪百餘來擾長壘兵,與戰,敗之。

八月,帝謂內閣曰:「向例,皇孫三歲以上方得支俸。今皇長孫膺福生,恰值瑤臺薦社、五代同堂。應沛隆霑,用彰國瑞。加恩皇長孫膺福炤例支俸。」

命有司製給銅船、火機船圖記,分別定項,著某項號船圖記,以示徵信。宝竜、彩鸞、金鷹、灵鳳、奮鵬爲大項。騖飛、雲鵬、神蛟、仙螭、壽鶴爲一項。靜洋、平洋、定洋、恬洋爲二項。淸海、靜海、平海、定海、安海爲三項。火機:電飛大船、煙飛中船、雲飛小船。後有增造,亦如之。

巴南軍次阮知方、尹蘊攻鉄繩屯,拔之,乘勝復取鎮西。初,柵芻旣下,賊惟倚鉄繩屯爲死守計。軍次諸臣議急攻之。阮知方、尊室議將兵三千,由小江進;尹蘊、阮文黃將兵二千,由前江進;各帶隨土目,分道並進。副領兵阮公閒亦引兵來。遂攻鉄繩屯,拔之。乘勢長驅,直抵南榮城。賊皆棄城宵遁。捷聞,帝語大臣曰:「取之非難,守之爲難。卿等其思善後之策。」大學士張登桂對曰:「今故疆尚未盡復,姑俟𧂪事,方可圖之。」帝曰:「然。」

錄收復鎮西功臣。賞阮知方以下加銜,並陞授、陞署各有差。再支出銀錢,交武文解等親徃軍次賞給宴勞。其將士功狀,仍交兵部分別議賞。

帝以蠻虜已經喪敗,諭阮知方、尹蘊親率大兵,緊徃泳隆,隨即躡捕。復命武文解、尊室帛、阮文黃遍行檄示,各處頭目、土民,各宜相率首罪,凡見暹人,卽行拏捕。至如注措事宜,準會同籌擬奏聞。旣而解等請立匿螉𧊉名俺之子爲高蠻酋長,沠兵防護;仍以泳隆爲地頭,畱兵按守。疏下廷議,竟不行。

京沠大臣武文解、尊室帛旣抵鎭西,商委阮知方、尹蘊,帶同胡德秀正領兵、阮公閒副領兵進師泳隆。解與阮文黃仍畱鎭西,檄示招撫。已而土目、人民相率投首至二萬三千餘人,咸言爲暹虜脇制。解等升帳受降。事聞,帝曰:「朝廷興師,正爲除暴安良、吊民伐罪之舉,必應殲厥渠魁,脇從罔治。其降首土目、土民,加恩準赦生宥罪,各行安揷,俾安生業。」

九月,阮知方、尹蘊進師泳隆。賊于沱之兩岸憑林放射,官兵不能前。知方飭各捨舟登陸,與戰,克之。賊大潰散,退守烏東城。事聞,諭令軍次諸大臣各宜盡心出力,緊行兜勦,務將虜目質知、蠻酋名𧑒等一網打盡,以收全功。

帝御製「敬天、法祖、勤政、受民」四箴,召諸大臣入侍,賜坐,命林維浹宣讀。諭曰:「此君道之四大端也。朕日昃夜分,朝乾夕惕,亦惟此四件事。」

英咭唎遣使來謝。去年英船遭風,泊入平順。沠兵送回。至是來謝。優詔答之。

授匿螉𧊉爲宣撫使。𧊉從軍招誘有力。軍次以聞。故有是命。

我兵圍烏東甚急。暹目質知再三遣人齎書請和。軍次武文解等以聞。準令諸大臣速議,皆言:「先與定約,方聽講和。」帝從之。尋諭軍次遵辦。

冬十月,授定邊總督黎文富爲總統勦捕軍務,準帶將得力兵船速徃江省,摘取平順弁兵,直抵泳隆軍次,相機勦辦。從阮知方、尹蘊之請也。

阮知方、尹蘊奏言:「鎮西土民,甫經歸附。請遴土弁、土目妥幹者二十人,給憑爲府尉、縣尉府六、縣十四,飭令招撫其民。」從之。

阮知方、尹蘊敗臘蠻于烏東城外。

命隆祥署督吳文佳前徃鎮西,會同尊室帛參辦機務。署提督阮文黃轉徃泳隆,協同黎文富、尹蘊督兵勦辦。領兵黎廷理亦迅徃軍次,以備差沠。

冬十月,阮知方、尹蘊與暹目質知約和于會舘。先是,質知遣人約和。至是,復乞緩師。乃許。次日,名𧑒委人齎書,詣軍請罪。納之。帝聞之,曰:「質知爲臘蠻助虐,屢爲官兵勦殺,力屈計窮,不得不做一和局。名𧑒今已繩身首罪,可寛免之。」旣而名𧑒及諸土目,準各免罪。

阮知方等泳隆奏言質知撤壘移師,各已按兵休暇。尊室帛等鎮西奏:「有土匪二千餘,圍擾巴楣堡。管堡力戰死之,弁兵多傷。」帝命詰之。臘蠻未及遍報自解。朝廷亦置不問。尋命知方等撤回鎮西,以觀動靜。吳文佳回安江。尊室帛回嘉定。復諭熟籌處置事宜以聞。

十二月,永隆提督贊理隆平男尊室議卒。贈都統,追封隆平子。

申定南圻墾田賞罰例。省府縣員並該副總社村長,何係增墾者有賞,荒廢者有罰。各炤干畝干成辦理。

丙午六年春正月,元宵節,幸幾暇園。先是,皇子上表,請駕幸賞節,行上壽禮。帝曰:「春秋鼎盛,正當宵旰憂勤,未遑暇食。豈效唐宋鰲山火橱之爲乎。但念孝子娛親,願養色笑。方今中外敉寧,政事稍簡,不妨俯從所請。」

撤永隆江畔諸屯堡弁兵回鎮西軍次。先是,暹目質知求和,修詞回暹。至是,暹國書來,飭彼爲詫螉𧑒規料,使他母子妻姪一門得以團聚,及早回暹。質知委人誯請。武文解等以爲:「鉄繩之敗,彼勢窮力屈,哀請求和。節次徃來通說,諒亦出於真誠。我兵於此江畔駐泊,亦非久停之地。請將永隆軍次撤回鎮西駐札,以觀其勢。畱安江領兵黎廷理、署副領兵黎員管督弁兵,在此彈壓。先將名𧑒之母放回,俾相道達朝廷德意。至如妻姪,俟質知回暹,然後遣回,使彼不得恃爲己恩。他苦暹之虐,樂我之寛。他與暹離,暹與他仇,然後惟吾所使,想亦可爲久佚永寧之計。」帝批其摺號有旨。已而蠻酋詫螉𧑒委藩目等五名,詣軍代謝。武文解摘將詫螉𧑒之母氏突送回,上疏冒罪。諭之曰:「據奏,名𧑒自以未蒙送回該母,不勝畏懼。不妨依此辦理,看他意向如何。惟蠻情叵測,諸大臣責隆邊閫要,須辰加防備。縱彼日後或有發出如何事狀,亦卽先機制禦,據寔奏聞,朝廷自有處置。其凜遵之。」

命禮部酌擬建立賢良、忠義二祠。嗣德初年始準建祠。

命駕幸幾暇園。召皇親及文臣入侍,賞牡丹花,席上賦詩。帝曰:「今應制詞臣十八人,恰與唐登瀛洲之數相符。」復喜賦一章,有「贊治臣鄰森會上,能詩子弟半筵中」之句。餘見詩集。各賜之文房四寶。又謂內閣臣曰:「今朕年登四襄,慶月重臨。朕於幾暇園偶得句,云:『瑞應佳年,重五日增重五月;祥徵壽誕,八千春又八千秋。』又句云:『結綵張燈,非在一人之逸樂;行慶施惠,普霑萬姓之乘庥。』」旣而錄出,命侍臣讀之。廷臣皆拜慶。

鎮西軍次武文解等疏叙:「鎮西日下現無甚事。惟安、河二省,報有土匪一二百餘,趂到永濟河長壘。官兵按壘防禦,匪隨遁去。且虜情叵測,業摘戍兵四衞,放回安江,以爲聲援。」帝諭譴之。

禮部尚書阮忠懋乂安人卒。懋出仕垂四十年,淸慎持躬,諳閑樽俎。及卒,贈協辦大學士。

勅諭內閣命工印刷武經,務得四十五部,以備頒給中外諸營衞奇隊員弁學習。辰議定武試,故及之。

三月,鎮西美林郡主玉雲請委藩僚詣闕慶祝。許之。

領河僊巡撫阮良閑入覲。帝召問曰:「質知尚畱烏東,何也。」對曰:「質知爲臘蠻而來,屢爲官兵所敗,噐械殆盡。故逡巡不去,欲要臘人追償軍需耳。向來和議未成,職此故也。」帝曰:「卿言不出朕所料。」

五月甲子,奉太皇太后駕幸綵樓,備陳音樂。次日乙丑,帝御太和殿。皇子、皇親、京外官員、諸轄土司、屬國使臣、貴鄉戚里上表稱賀。宣恩詔于午門。凡三十條。丙寅,大宴于勤政殿,賜京縣耆民大酺三日。

閏五月,戸部奏:「是年,承天、廣治、淸化、寧平、北寧、南定、海陽、廣安、太原、興化,夏禾十分豐收。廣平、山西、興安、乂安、河靜、河內、平定、富安、慶和,均得八九分。」帝覽奏欣慰,詩以誌事,有「九郡皆中稔,十州更上豊」之句。餘見詩集。

乂安、河靜大風雨。家屋倒壞,船艘覆沉。支出錢米賑給之。

乙未,重慶節。帝御勤政殿受賀。

諭鎮西軍次武文解等曰:「虜目質知,前者見蠻土多有投來貿易,恐我收得眾心,致嗾使捉人鬧堡,出没窺窬,以激怒於我。此是質知之狡計也。其慎思之。」

夏六月,邊和巡撫何叔良奏言:「明命年間,屬轄蠻民六十六柵,丁數凡五百十九人,各願隸入編戸。原省臣業奉分設,現得四總十六社村,請設爲福平縣。再摘福正縣之正美下總十六社村隸之。其四總蠻民等身緍,請以開年爲始,依漢民例徵收。原納稅額請行除免。田土俟滿六年勘度起科。兵丁展緩十年,炤例扣揀。茲届期勘度墾數,寔得一百四十畝零。請炤寔數起科。俟後生齒日繁,田土日闢,仍從寔登著。」帝許之。

帝謂機密院及內閣臣曰:「朝廷政事,須有一定之法。茲纂修會典,稽查考校,亦覺紛繁。但編輯旣成,則大綱小紀,莫不井然有條。凡事舉而措之,其裨益於國政也大矣。著將嘉隆元年以後一切經奉施行諸政令,一一分類,編輯成書。又宜定立程限賞罰,以示有別。」

秋七月,初開諒山會歡金礦。

初開武京試場。

八月,署協辦大學士領河寧總督尊室俍卒。帝深惜之,準寔授,俟列入賢良祠,登之祀典。

九月,初置河僊大江屬堅江。原名丐、合浦屬竜川。原名𤁣𣽛。二汛守,裁省江城守所。河僊海口五,屬堅江縣二俗名丐丐閉。,屬龍川縣三通潭巨門,並俗名𤁣𣽛。,戸船多由此出入。向前原設沂江、鎮夷、江城三汛所。至是,省臣潘松請於堅江、龍船二汛設置汛守,大江汛兼顧小江原名丐閉海口,合浦汛兼顧巨門海口。其原設沂江汛兼顧通潭海口。至如江城守所原龍川縣,已有鎮夷汛,可以盤詰,請裁省。許之。

冬十月,刼渠張禎伏誅。禎節次抗拒官兵。至是拏獲。

十一月,武文解等又將沠人前徃烏東,提將分設之款,開示詫螉𧑒及質知領會。質知哀請,願得詫螉𧑒諸姪一家團聚以聞。帝諭之曰:「質知素懷狡獪,居心叵測。乞和之款,經一年來,徃徃設款要求。軍次以事具題,朝廷重念兵民,皆已曲從所請。茲又將團聚之款,甘言哀請,徃來分辨,延引日期,以俟風水之便。則其情僞,尚未可知。况量地分設之款,彼縱有藉辭要請,斷不可委曲從他。若狥所請,則將來與戰與和,未免費伊凡籌畫。」

武文解等以暹約屆期,質知約十一月交還賺捉漢人,並遣人入貢。遣人徃海西詳問,以窺其意。質知具言他已續詞回暹,料月內可以如約。解等猶未之信,因奏言:「彼若果違約,請以次月分道大舉,直搗烏東,以靖邊塵。」帝壯其請。暹目質知自以月限近銷,失信爲懼,委令暹目一名、蠻目三名詣軍懇請。先許名𧑒委人恭遞品儀,就軍次看閱;並遴委土目上京,稱臣奉貢。何日暹長交到漢民,然後奉納。軍次大臣武文解等以爲:「彼經懇假月期,今復委人來言,或者事由暹酋阻礙。惟彼旣請先行奉貢,然後交民,不妨聽其所請。」具事以聞。帝可其奏。

定官吏出繼丁艱給限例。凡諸官員,間有出繼爲人後者,丁所後父母憂,並所生父母憂。一品給限回貫治喪各六月。二品各五月。三品各三月。四五品以至文紳六七品及行走、候補各二月。督學、府縣教訓各六月。至如文八品、武六品以下,各給限一月。

十二月,高蠻酋長詫螉𧑒遣其臣齎遞表文、品儀,詣鎮西軍次,乞奉表上京,稱臣納貢。武文解、阮知方等譯上其表。許之。

戸部奏言:「關津之設,稅課攸關。北圻之關津,則以貨價爲定。南圻之關津,則以船梁爲準。惟自承天以南至邊和,北至廣平,原設源頭巡司各所,征收商稅,向來未經定例。茲奉據廣平、廣南、廣義、平定、慶和五省源頭各所,或由領買等名自辦貨物貿易納稅,或由蠻民據原受稅例遞納炤收,從無征收稅例。請依向例辦理。餘承天、廣治、平順、富安、邊和等轄,源頭巡屯各所,凡商民源頭載下貨項,經過巡所者,所帶米粒及尋常物件,免其征稅。餘採買蠻貨、林產諸貨項,各據本色,十分收一。如有情願納錢亦聽。其自下流載徃源頭貨項,請無須征稅,以彰畫一。」帝從之。

乙未七年春正月,帝御文明殿。百官吉服趨拜。禮成,賞賚各有差。是日,承天奏禾苗秀茂,治平奏民間寧帖。帝曰:「穀壽實也,民邦本也。歲首延禧,吉孰大焉。」頃之,嘉定摺至,言:「去年四府九縣,一律大稔,比常加倍,向未有如此之上豐者。」帝覽奏欣慰,謂戸部曰:「南圻苦於兵久矣。四五年來,米價大昂。今得佳信,一轄如此,他轄可知矣。朕深爲此方喜之。」

以阮久長補河內布政使。久長原署吏部左侍郎,充辦閣務。諭曰:「爾出仕多年,未經外補。今官此地,財貨所聚,四方於是乎觀。爾以科甲聲價,由閣臣領重閫,勉之。不丹無負委用,且無愧科名,不亦美乎。」久長尋改戸部侍郎,充辦內閣事務。

命廷臣詳議北圻河道。權領河寧總督阮登楷疏言休堤爲便。事下廷議,竟不行。

二月,帝御勤政殿。高蠻使行朝貢禮。

帝謂機密院大臣曰:「顛顛倒倒,蠻臘之常態也。寔寔虛虛,兵家之權術也。故十里難於懸度,而一見勝於百聞。謀之不可以不周,問之不可以不審也。暹、臘情形,有蠻使在,所宜因事設問,以悉其狀。如詫螉𧑒叛兄棄國,奔竄于暹。一旦歸來,卽爲國人所歸附。果其情耶。抑畏暹之虐耶。暹之援臘,必要厚利。臘之倚暹,必有厚報。荳蔻山,臘地產也。山之西北夾暹,東南夾我,暹人垂涎久矣。今此山仍在臘,抑已歸暹乎。𧑒旣爲國人所與,從而君長之。玉雲,故藩王子也。雖是女流,嘗爲君主。一彼一此,將誰適從。倘日下錫封,準其同管國事,彼將分地而居,一在烏東,一在巴南,抑亦會同炤管,如前世佛王、二、三王之事乎。螉俺,𧑒之兄也。其子𧊉,𧑒之侄也。𧑒旣得立,則於名俺父子果能相保相愛,而無惡斁之情乎。暹目質知,本以立𧑒爲名,旣得立,彼將還暹乎。抑亦仍畱在臘,復以保護爲辭乎。此等大意,卽宜沠出屬員,善辭訪問。」旣而蠻使隨問隨答,略無畱難。帝曰:「察其言語,出自真誠。蠻人釋然無疑矣。」

封高蠻國長詫螉𧑒爲高蠻國王,美林郡主玉雲爲高蠻郡主。賞鎮西軍次大臣武文解等有差。

大法師船二艘泊沱㶞汛。投國書漢字一道。

春三月,大法船有事于沱㶞。尋駛去。

詔鎮西諸將奏凱班師,轉回江省安歇。武文解等以邊功告𧂪,朱摺以聞。帝嘉獎之,召來京朝覲。

帝以邊陲初定,注措事宜須有重臣鎮靜。乃命署兵部尚書安西謀略將尹蘊等分理六省。其原沠弁兵,量畱戍守,餘各放回休息。

初定官員承重丁艱例。凡官員有承重者,丁祖父母憂。一品給限六月。二品五月。三品三月。四五品以至文紳六七品,及行走、候補人員二月。督學、府縣訓教人員六月。文八品、武六品以下一月。

夏四月,設廣南鎮洋七堡。帝注意海防,故有是命。

戸部上是年人數一百二萬四千三百八十八人。查去年丙午歲底,已得九十八萬六千二百三十一人。今年增三萬八千一百五十七人。承天四萬二千七百五十一人。廣南六萬五千四百六十八人。廣義二萬五千七百六十六人。平定五萬二千一百十人。富安九千六百九十六人。慶和一萬四百二十六人。平順一萬七千五百七十人。邊和一萬六千九百四十九人。嘉定五萬一千七百八十八人。定祥二萬六千七百九十九人。永隆四萬一千三百三十六人。安江二萬二千九百九十八人。河僊五千七百二十八人。廣治三萬三千一百六十九人。廣平二萬二千四百三十八人。河靜四萬五千六百七十八人。乂安五萬六千八百七十人。淸化六萬三千三百五十三人。寧平三萬三百五十人。河內六萬四千二百一人。海陽四萬九千四百七十五人。山西五萬一千三百四人。北寧六萬三千七百七十四人。南定七萬八千二百六十八人。興安二萬五百八十四人。宣光六千七百三十四人。興化一萬一千二百十九人。廣安三千六百三十九人。諒山一萬一千二百二十四人。高平一萬一千十三人。太原一萬一千七百十人。總其大數,今年戸口丁籍,現登一百萬有零二萬四千三百八十八人。

賜京外官三品以上文員父母年七十者參桂銀幣,凡十二人。諭曰:「教孝作忠,朝廷鉅典。及親逮養,人子同榮。去年恭遇推崇大禮,非比尋常。所當出格推恩,用隆孝治。」

高蠻詫螉𧑒旣受封,委藩目十品一人、八品一人就軍次表請來京謝恩。郡主玉雲亦另表陳謝。事聞,準依請行,仍定三年一貢,自戊申爲始。歲給官曆一、民曆百。

五月,西征將帥武文解等振𣃮還京復命。帝酌酒慰勞,久之。各加賞黃金、良玉各項,將校兵勇,賜宴賚有差。

準定錫封諸功臣采地。國公、郡公,府名。侯,縣名。伯,總名。子,社名。男,村名。俾有差等。如有進封,亦仍用初封地名,不得援改。

萬壽節王璽告成。初,紹治六年萬壽大慶節,有呈進良玉大顆,命玉人琢就成璽。本年郊祀,帝以事黙告。卽以其日起辦,鎸其文曰「大南受天永命傳國璽」。越月鎸成。內閣奏言:「良玉之出,應以佳年。神璽之成,又逢慶典。」具摺恭捧呈進。帝嘉悅之。

甲午,幸順安汛,登兩兼樓,閱視水陣。卽日回鑾。翌日,出順安八景詩,以示群臣。其一圓城鎮海。其二嶠閣觀瀾。其三高樓兩得。其四行殿双淸。其五蛤洲表汛。其六蠏渚閒民。其七沙崗堡障。其八椰樹淸陰。

六月,定臘民通商例。由是漢土復通商如故。

秋七月,十二寶礟成。

命廷臣議定安西功狀,勒石建碑。嗣德四年議定,始建碑。

八月,御製武功詩集成。機密內閣表請鎸刻頒行。事關平定暹羅、真臘方畧者。有詩一百二十九首,銘十二章。事關勦平山蛮、海賊、土匪方畧者,詩十二首。

九月,頒佈皇訓九篇。帝嘗因幾暇,倣詩經古体,製詩九篇,高明、博厚、寵綏、忠良、慈愛、孝悌、造端、友于、止信,凡九篇。命內閣註解編輯。

勅戸部會彙明命二十一年與紹治七年八月以前丁地錢粟金銀銷存總冊。明命二十一年,人丁九十七萬五百十六人。田土四百六萬三千八百九十二畝。粟二百八十萬四千七百四十斛。錢二百八十五萬二千四百六十二貫。金一千四百七十兩零。銀十二萬一千一百十四兩。是年只存粟米六百五十四萬四千三百七十六斛。方錢一千四百三十三萬五千三百三十七貫。金並各項錢三萬七千四百八十餘兩。內珍藏三萬一千二百六十一兩二錢零。銀各項二百五十萬六千六百七十兩零。內珍藏二百萬一百六十九兩零。紹治七年,人丁一百二萬九千五百一人。田土四百二十七萬八千十三畝。粟二百九十六萬一百三十四斛。錢三百十萬八千一百六十二貫。金一千六百八兩。銀十二萬八千七百七十三兩。餘八月以前支銷,只存粟米九百四十六萬六千四百六十斛。方錢一千二百二十三萬四千三百五十八貫。金四萬八千七百四十一兩一錢一分。內珍藏四萬二千七百九兩四錢八分。銀三百二十六萬五千三百四十六兩九錢七分零。丙畱並珍藏三百萬一百六十九兩三錢零。

有英國師船二艘抵沱㶞汛。船長要進京呈書。卻之。相與爭辯十餘日。厚加款給。取碇去。

帝不豫。宣召顧命良臣張登桂、大臣武文解、阮知方、林維浹入侍。帝屏左右,語之曰:「朕纂承大統,于今七年,夙夜憂勤,不敢自暇自逸。近來遘疾,今憊矣。深惟祖尊大業,付畀朕躬,不可不預爲社稷至計。朕諸子中,洪保雖長,庶出也,愚鈍寡學,徒事嬉遊,不可以承大統。皇二子福綏公,聰敏嗜學,克肖朕躬,可嗣皇帝位。昨已手批遺詔,納之龍筒。欽哉。毋替朕命。」諸大臣皆涕泣受命,趨出。癸卯,大漸,帝崩于乾成宮。皇子女凡六十有四。是日,皇親文武臣工咸在,宣遺詔于勤政殿。皇二子福綏公泣拜受命。

國朝正編撮要卷之四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