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宋書/卷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志第二十五 州郡一 宋書
志第二十六 州郡二
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 

南豫州

[编辑]

南豫州刺史,晉江左胡寇強盛,豫部殲覆,元帝永昌元年,刺史祖約始自譙城退還壽春。成帝咸和四年,僑立豫州,庾亮為刺史,治蕪湖。咸康四年,毛寶為刺史,治邾城。六年,荊州刺史庾翼鎮武昌,領豫州。八年,庾懌為刺史,又鎮蕪湖。穆帝永和元年,刺史趙胤鎮牛渚。二年,刺史謝尚鎮蕪湖;四年,進壽春;九年,尚又鎮歷陽;十一年,進馬頭。升平元年,刺史謝奕戍譙。哀帝隆和元年,刺史袁真自譙退守壽春。簡文咸安元年,刺〔史桓熙戍歷陽。孝武寧康元年,刺〕史桓沖戍姑孰。[1]太元十年,刺史朱序戍馬頭。十二年,刺史桓石虔戍歷陽。安帝義熙二年,刺史劉毅戍姑孰。宋武帝欲開拓河南,綏定豫土,[2]九年,割揚州大江以西、大雷以北,悉屬豫州,豫基址因此而立。十三年,刺史劉義慶鎮壽陽。永初三年,[3]分淮東為南豫州,治歷陽;淮西為豫州。[4]文帝元嘉七年〔合二豫州為一,十六年又分,二十二年又合,孝武大明三年〕又分。[5]五年,割揚州之淮南、宣城又屬焉。徙治姑孰。明帝泰始二年又合,而以淮南、宣城還揚州。九月又分,還治歷陽。三年五月,又合。四年,以揚州之淮南、宣城為南豫州,治宣城,[6]五年罷。時自淮以西,悉沒寇矣。七年,復分歷陽、淮陰、南譙、南兗州之臨江立南豫州。泰豫元年,以南汝陰度屬豫州,豫州之廬江度屬南豫州。按淮東自永初至于大明,便為南豫,雖乍有離合,而分立居多。爰自泰始甫失淮西,復於淮東分立兩豫。今南豫以淮東為境,不復於此更列二州,覽者按此以淮東為境,推尋便自得泰始兩豫分域也。徐志領郡十三,縣六十一。戶三萬七千六百二,口二十一萬九千五百。今領郡十九,[7]縣九十一。去京都水一百六十。

歷陽太守,晉惠帝永興元年,分淮南立,屬揚州,安帝割屬豫州。永初郡國唯有歷陽、烏江、龍亢三縣,何、徐又有酇、雍丘二縣。今領縣五。戶三千一百五十六,口一萬九千四百七十。

歷陽令,漢舊縣,屬九江。
烏江令,二漢無,晉書有烏江,太康地志屬淮南。
龍亢令,漢舊名,屬沛郡,晉太康地志屬譙。江左流寓立。
雍丘令,漢舊名,屬陳留。流寓立,先屬秦郡,[8]文帝元嘉八年度。
酇令,漢屬沛,晉太康地志屬譙。流寓立,文帝元嘉八年度。

南譙太守,譙郡別見。晉孝武太元中,於淮南僑立郡縣,後割地成實土。太康地志、永初郡國又有酇縣,[9]何、徐無。今領縣六。戶四千四百三十二,口二萬二千三百五十八。去州水五百四十,陸一百七十。去京都水七百,陸五百。

山桑令,前漢屬沛,後漢屬汝南,晉太康地志屬譙。
譙令,漢屬沛,晉太康地志屬譙。
銍令,漢屬沛,晉太康地志屬譙。
扶陽令,前漢屬沛,後漢、晉太康地志並無。
蘄令。別見。
城父令,前漢屬沛,後漢屬汝南,晉太康地志屬譙。

廬江太守,漢文帝十六年,[10]分淮南國立。光武建武十三年,又省六安國以併焉。領縣三。戶一千九百九,口一萬一千九百九十七。去州水二千七百二十,陸四百七十。去京都水一千一百,陸六百三十一。

灊令,漢舊縣。
舒令,漢舊縣。
始新令,永初郡國、何並無,徐有始新左縣,明帝泰始三年立。

南汝陰太守,汝陰郡別見。江左立。領縣五。戶二千七百一,口一萬九千五百八十五。去州陸三百。去京都水一千,陸五百三十。 汝陰令,別見。所治即二漢、晉合肥縣,後省。

慎令,漢屬汝南,太康地志屬汝陰。
宋令。別見。
陽夏令,前漢屬淮陽,後漢屬陳。晉太康地志陳令屬梁,無復此縣。又晉地志,惠帝永康中復立。永初郡國、何並屬南梁,徐志屬此。
安陽令,別見。永初郡國、何並屬南梁,徐屬此。

南梁太守,梁郡別見。晉孝武太元中,僑立於淮南,安帝始有淮南故地,屬徐州。武帝永初二年,還南豫,孝武大明六年廢屬西豫,改名淮南,八年復舊。永初郡國又有虞、陽夏、安豐三縣,[11]並別見。何、徐無安豐,又有義昌而並無寧陵縣。今領縣九。戶六千二百一十二,口四萬二千七百五十四。去州水一千八百,陸五百。去京都水一千七百,陸七百。

睢陽令,漢舊名。孝武大明六年,改名壽春,八年復舊。前廢帝永光有義寧、寧昌二縣併睢陽。所治即二漢、晉壽春縣,後省。
蒙令。別見。
虞令,漢舊名。
穀熟令,漢舊名。
陳令,前漢屬淮陽,後漢屬陳,晉太康地志屬梁。
義寧長,何無,徐有,宋末又立。
新汲令,漢舊名,屬潁川。
崇義令,永初郡國羌人始立。
寧陵,別見。徐志後所立。

晉熙太守,晉安帝分廬江立。領縣五。戶一千五百二十一,口七千四百九十七。去州陸八百,無水。去京都水一千二百,無陸。

懷寧令,晉安帝立。
新冶令,晉安帝立。
陰安令,漢舊名,屬魏郡,晉太康地志屬頓丘。
南樓煩令,[12]永初郡國、何、徐志無。
太湖左縣長,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太湖、呂亭二縣,屬晉熙,[13]後省,明帝泰始二年復立。

弋陽太守,本縣名,屬汝南,魏文帝分立。領縣六。[14]戶三千二百七十五,口二萬四千二百六十二。去州陸一千一百,去京都水

期思令,漢舊縣。
弋陽令,漢舊縣。
安豐令,舊郡,晉安帝併為縣。
樂安令,新立。
茹由令,新立。

安豐太守,魏文帝分廬江立。江左僑立,晉安帝省為縣,屬弋陽,宋末復立。

安豐令,前漢地理志無,後漢屬廬江。
松滋令。別見。

汝南太守。別見。

上蔡侯相。別見。
平輿令。別見。
北新息令。別見。
真陽令。別見。
安城令。別見。
南新息令。別見。
臨汝令,漢舊名。
陽安令。別見。
西平令。別見。
瞿陽令。[15]別見。
安陽令。別見。

新蔡太守。別見。

鮦陽令。別見。
固始令。別見。
新蔡令。別見。
東苞信令。別見。
西苞信令,徐志南豫唯一苞信,疑是後僑立所分。

陳郡太守,[16]別見。永初郡國無萇平、谷陽而有扶溝,別見。何無陽夏、扶溝,徐無陽夏。

項城令。[17]別見。
西華令。別見。
陽夏令。別見。
萇平令。別見。
谷陽令。[18]別見。

南頓太守,[19]別見。帖治陳郡。

南頓令。別見。
和城令。別見。

潁川太守。別見。

邵陵令。別見。
臨潁令。別見。
曲陽令。別見。

西汝陰太守,永初郡國、何、徐並無此郡。

汝陰令。別見。
安城令。別見。
樓煩令。別見。
宋令。別見。

汝陽太守。別見。

汝陽令。別見。
武津令。

陳留太守,別見。永初郡國無浚儀、封丘而有酸棗,何、徐無封丘、尉氏。

浚儀令。別見。
小黃令。別見。
雍丘令。別見。
白馬令。別見。
襄邑令。別見。
封丘令,漢舊名。
尉氏令。別見。

南陳左郡太守,少帝景平中省此郡,以宋民度屬南梁、汝陰郡,而永初郡國無,未詳。孝建二年以蠻戶復立。分赤官左縣為蓼城左縣。領縣二。樂大明八年,省郡,即名為縣,屬陳左縣。[20]

邊城左郡太守,文帝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立茹由、樂安、光城、雩婁、史水、開化、邊城七縣,[21]屬弋陽郡。徐志有邊城郡,領雩婁、史水、開化、邊城四縣。[22]大明八年復省為縣,屬弋陽,後復立。領縣四。戶四百一十七,口二千四百七十九。

雩婁令,二漢屬廬江,晉太康地志云屬安豐。
開化令。
史水令。
邊城令。

光城左郡太守,永初郡國、何、徐並無。按起居注,大明八年,省光城左郡為縣屬弋陽,[23]疑是大明中分弋陽所立。八年復省,後復立。

樂安令。
茹由令。
光城令。此三縣,徐志屬弋陽。

豫州

[编辑]

豫州刺史,後漢治譙,魏治汝南安成,晉平吳後治陳國,晉江左所治,已列於前。永初郡國、何、徐寄治睢陽,而郡縣在淮西。徐又有邊城,別見南豫州。何又有初安、綏城二郡,初安領新懷、懷德二縣,[24]綏城領安昌、招遠二縣,並云新立。徐無,則是徐志前省也。領郡十,縣四十三。戶二萬二千九百一十九,口一十五萬八百三十九。

汝南太守,漢高帝立。領縣十一。戶一萬一千二百九十一,口八萬九千三百四十九。去州水一千,陸七百。去京都水三千,陸一千五百。

上蔡令,漢舊縣。
平樂令,漢舊縣。[25]
北新息令,漢舊縣。
慎陽令,漢舊縣。永初郡國及徐並作真陽。
安成令,漢舊縣。
南新息令,漢舊縣。
朗陵令,漢舊縣。
陽安令,漢舊縣。
西平令,漢舊縣。
瞿陽令,漢舊縣作灈陽。
安陽令,漢舊縣。晉武太康元年,改為南安陽。

新蔡太守,晉惠帝分汝陰立,今帖治汝南。領縣四。戶二千七百七十四,口一萬九千八百八十。去州陸六百。去京都水二千五百,陸一千四百。

鮦陽令,漢舊縣。晉成帝咸康二年,省併新蔡,後又立。
固始令,故名寢丘之地也。漢光武更名。晉成帝咸康二年,併新蔡,後又立。
新蔡令,漢舊縣。
苞信令,前漢無,後漢屬汝南,晉太康地志屬汝陰。後漢郡國、晉太康地志並作「褒」。

譙郡太守,何志故屬沛,魏明帝分立。按王粲詩:「既入譙郡界,[26]曠然消人憂。」粲是建安中亡,非明帝時立明矣。永初郡國無長垣縣。今領縣六。戶一千四百二十四,口七千四百四。去州陸道三百五十。去京都水二千,陸一千二百。

蒙令,漢舊縣,屬沛。[27]
蘄令,漢舊縣,屬沛。
寧陵令,前漢屬陳留,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梁。
魏令,故魏郡,流寓配屬。
襄邑令。
長垣令,漢舊縣,屬陳留。永初郡國無。何故屬陳留,徐新配。

梁郡太守,秦碭郡,漢高更名。孝武大明元年度徐州,二年還豫。[28]領縣二。戶九百六十八,口五千五百。去州陸一百六十。去京都水九百。

下邑令,漢舊縣。何云魏立,非也。
碭令,漢舊縣。

陳郡太守,漢高立為淮陽國,章帝元和三年更名,[29]晉初併,梁王肜薨,還為陳。永初郡國有扶溝、前漢屬淮陽,後漢、晉太康地志屬陳留。陽夏,別見。而無谷陽、長平。[30]領縣四。戶六百九十三,口四千一百一十三。去州陸七百六十。去京都水一千四百五十。

項城令,漢舊縣,屬汝南,晉太康地志屬陳郡。[31]
西華令,漢舊縣,屬汝南,晉初省,惠帝永康元年復立,屬潁川。江左度此。
谷陽令,[32]本苦縣,前漢屬淮陽,後漢屬陳,[33]晉太康地志屬梁,成帝咸康三年更名。
長平令,前漢屬汝南,後漢屬陳,晉太康地志屬潁川。

南頓太守,故屬汝南,晉惠帝分立。領縣二。戶五百二十六,口二千三百六十五。去州七百六十。去京都陸一千四百五十。

南頓令,漢舊縣,何故屬汝陽,晉武帝改屬汝南。按晉太康地志、王隱地道無汝陽郡。
和城令,何江左立。

潁川太守,秦立。魏分潁川為襄城郡,晉成帝咸康二年,省襄城還併潁川。永初郡國又有許昌、本名許,[34]漢舊縣。魏曰許昌。新汲、別見。𨻳陵、長社、潁陰、陽翟四縣並漢舊縣。陽翟,魏、晉屬河南。六縣,而無曲陽。領縣三。戶六百四十九,口二千五百七十九。去州一千。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邵陵令,漢舊縣,屬汝南,晉太康地志屬潁川。
臨潁令,漢舊縣。
曲陽令,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晉太康地志無。

汝陽太守,晉太康地志、王隱地道無此郡,應是江左分汝南立。晉成帝咸康三年,省併汝南,後又立。領縣二。戶九百四十一,口四千四百九十五。去州二百。去京都陸一千四百,水三千五百。

汝陽令,漢舊縣,屬汝南。何故屬汝陰,晉武改屬汝南。按晉武分汝南為汝陰,何所言非也。
武津令,何不注置立。

汝陰太守,晉武帝分汝南立,成帝咸康二年,省併新蔡,後復立。領縣四。戶二千七百四十九,口一萬四千三百三十五。

汝陰令,漢舊縣。
宋令,前漢名新郪,章帝建初四年,徙宋公國於此,改曰宋。
宋城令,漢舊縣。
樓煩令,漢舊縣,屬雁門。流寓配屬。

陳留太守,漢武帝元狩元年立,屬兗州,中原亂廢。晉成帝咸康四年復立,永初郡國屬兗州,何、徐屬豫州。永初郡國無浚儀,有酸棗。別見。今領縣四。戶百九十六,口二千四百一十三。寄治譙郡長垣縣界。

浚儀令,漢舊名。
小黃令,漢舊名。
白馬令,漢屬東郡,晉太康地志屬濮陽。
雍丘令,漢舊名。

江州

[编辑]

江州刺史,晉惠帝元康元年,分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十郡為江州。初治豫章,成帝咸康六年,移治尋陽,庾翼又治豫章,[35]尋還尋陽。領郡九,縣六十五。戶五萬二千三十三,口三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去京都水一千四百。

尋陽太守,尋陽本縣名,因水名縣,水南注江。二漢屬廬江,吳立蘄春郡,尋陽縣屬焉。晉武帝太康元年,省蘄春郡,以尋陽屬武昌,改蘄春之安豐為高陵及邾縣,皆屬武昌。二年,以武昌之尋陽復屬廬江郡。惠帝永興元年,分廬江、武昌立尋陽郡。尋陽縣後省。領縣三。戶二千七百二十,口一萬六千八。

柴桑男相,二漢屬豫章,晉屬武昌。郡既立,治此。[36]
彭澤子相,[37]漢、晉太康地志屬豫章,立尋陽郡後,割度。
松滋伯相,前漢屬廬江,後漢無,晉太康地志屬安豐。安豐縣名,前漢無,[38]後漢屬廬江,晉武帝立為安豐郡。江左流民寓尋陽,僑立安豐、松滋二郡,遙隸揚州,安帝省為松滋縣。尋陽又有弘農縣流寓。文帝元嘉十八年,省併松滋。

豫章太守,漢高帝立,本屬揚州。永初郡國有海昏,漢舊縣。何志無。今領縣十二。戶一萬六千一百三十九,口一十二萬二千五百七十三。去州水六百,陸三百五十。去京都水一千九百,陸二千一百。

南昌侯相,漢舊縣。
新淦侯相,漢舊縣。
豐城侯相,吳立曰富城,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建城侯相,漢舊縣。
望蔡子相,漢靈帝中平中,汝南上蔡民分徙此地,立縣名曰上蔡,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吳平侯相,漢靈帝中平中立曰漢平,吳更名。[39]
永脩男相,漢靈帝中平中立。
建昌公相,漢和帝永元十六年,分海昏立。
豫寧侯相,漢獻帝建安中立,吳曰西安,[40]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康樂侯相,吳孫權黃武中立曰陽樂,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新吳令,漢靈帝中平中立。
艾侯相,漢舊縣。

鄱陽太守,漢獻帝建安十五年,孫權分豫章立,治鄱陽縣,赤烏八年,徙治吳芮故城。永初郡國有歷陵縣,漢舊縣。何志無。領縣六。戶三千二百四十二,口一萬九百五十。去州水四百四十。去京都水一千八百四十,陸二千六十。

廣晉令,吳立曰廣昌,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鄱陽侯相,漢舊縣。
餘干令,[41]漢舊縣。
上饒男相,吳立。太康地志有,王隱地道無。
葛陽令,吳立。
樂安男相,吳立。

臨川內史,吳孫亮太平二年,分豫章東部都尉立。領縣九。戶八千九百八十三,口六萬四千八百五。去州水一千一百,陸一千二十。去京都水二千八百三十,陸三千。

臨汝侯相,漢和帝永元八年立。
西豐侯相,吳立曰西平,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新建侯相,吳立。
永城男相,吳立。
宜黃侯相,吳立。
南城男相,漢舊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更曰新南城,江左復舊。
南豐令,吳立。
東興侯相,吳立。
安浦男相,吳立。

廬陵太守,廬陵本縣名,屬豫章,漢獻帝興平元年,孫策分豫章立。領縣九。戶四千四百五十五,口三萬一千二百七十一。去州水二千,陸一千六百。去京都水三千六百。

石陽子相,前漢無,後漢有。
西昌侯相,吳立。
東昌子相,吳立。
吉陽男相,吳立。
巴丘男相,吳立。
興平侯相,吳立。
陽豐男相,吳曰陽城,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高昌男相,吳立。
遂興男相,吳立曰新興,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永初郡國無此縣,何、徐並有。

安成太守,孫晧寶鼎二年,分豫章、廬陵、長沙立。晉太康地志屬荊州。領縣七。戶六千一百一十六,口五萬三百二十三。去州水三千三百,陸三千六百。去京都水三千七百,無陸。

平都子相,前漢曰安平,後漢更名,屬豫章。
新喻侯相,吳立。
宜陽子相,漢舊縣,本名宜春,屬豫章,晉孝武改名。
永新男相,吳立。
安復侯相,漢舊縣,本名安成,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屬長沙。
萍鄉侯相,吳立。
廣興侯相,晉太康地志有此縣,何云江左立,非也。

南康公相,晉武帝太康三年,以廬陵南部都尉立。領縣七。[42]戶四千四百九十三,口三萬四千六百八十四。去州水三千七百四十。去京都水三千八十。

贛侯相,漢舊縣,屬豫章。
寧都子相,吳立曰楊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雩都侯相,漢舊縣,屬豫章。
平固侯相,吳立曰平陽,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南康公相,吳立曰安南,晉武帝太康元年更名。
陂陽男相,吳立曰揭陽,晉武帝太康五年,以西康揭陽移治故陂陽縣,改曰陂縣,然則陂陽先已為縣矣。後漢郡國無,疑是吳所立而改曰揭陽也。
南野伯相,漢舊縣,屬豫章。
虔化男相,孝武大明五年,以虔化屯立。

南新蔡太守,江左立。領縣四。戶一千七百三十,口八千八百四十八。去州水二百。去京都水一千三百七十,陸一千八百八十。

苞信令,別見。本作褒信,永初郡國作苞信。
慎令,漢舊名,本屬汝南。
宋令,別見。徐志云宋樂,後復舊。
陽唐左縣令,孝武大明八年立。

建安太守,本閩越,秦立為閩中郡。漢武帝世,閩越反,滅之,徙其民於江、淮間,虛其地。後有遁逃山谷者頗出,立為冶縣,屬會稽。司馬彪云,章安是故冶,然則臨海亦冶地也。張勃吳錄云:「閩越王冶鑄地,故曰安閩王冶。此不應偏以受名,蓋句踐冶鑄之所,故謂之冶乎?閩中有山名湛,疑湛山之鑪鑄劍為湛鑪也。」後分冶地為會稽東、南二部都尉。東部,臨海是也;南部,建安是也。吳孫休永安三年,分南部立為建安郡。領縣七。[43]戶三千四十二,口一萬七千六百八十六。去州水二千三百八十。去京都水三千四十,並無陸。

吳興子相,漢末立曰漢興,吳更名。
將樂子相,晉太康地志有。
邵武子相,吳立曰昭武,晉武帝更名。
建陽男相,晉太康地志有。
綏成男相,永初郡國、何、徐並有。何、徐不注置立。
沙村長,永初郡國、何、徐並有。何、徐不注置立。

晉安太守,晉武帝太康三年,分建安立。領縣五。戶二千八百四十三,口一萬九千八百三十八。去州水三千九百九十。去京都水三千五百八十。

候官□相,前漢無,後漢曰東候官,屬會稽。
原豐令,晉武帝太康三年,省建安典船校尉立。
晉安男相,吳立曰東安,晉武帝更名。
羅江男相,吳立,屬臨海。晉武帝立晉安郡,度屬。
溫麻令,晉武帝太康四年,以溫麻船屯立。永初郡國無,何、徐並有。

青州

[编辑]

青州刺史,治臨淄。江左僑立,治廣陵。安帝義熙五年,平廣固,北青州刺史治東陽城,而僑立南青州如故。後省南青州,而北青州直曰青州。孝武孝建二年,移治歷城,大明八年,還治東陽。明帝失淮北,於鬱洲僑立青州,立齊、北海、西海郡。舊州領郡九,縣四十六。戶四萬五百四,口四十萬二千七百二十九。去京都陸二千。

齊郡太守,秦立。領縣七。戶七千三百四十六,口萬四千八百八十九。

臨淄令,漢舊縣。
西安令,漢舊縣。
安平令,六國時其地曰安平,二漢、魏、晉曰東安平。前漢屬淄川,後漢屬北海,魏度屬齊。
般陽令,前漢屬濟南,後漢、晉太康地志屬齊。
廣饒令,漢舊縣。
昌國令,漢舊縣。
益都令,魏立。

濟南太守,漢文帝十六年,分齊立。晉世濟岷郡,云魏平蜀,徙蜀豪將家於濟、河,故立此郡。安帝義熙中土斷,并濟南。案晉太康地志無濟岷郡。永初郡國濟南又有祝阿、二漢屬平原,晉太康地志無。於陵縣,漢舊縣。而無朝陽、平陵二縣。領縣六。戶五千五十六,口三萬八千一百七十五。去州陸四百。去京都二千四百。

歷城令,[44]漢舊縣。
朝陽令,前漢曰朝陽,後漢、晉曰東朝陽。二漢屬濟南,晉太康地志屬樂安。
著令,漢舊縣。
土鼓令,漢舊縣,晉無。
逢陵令,二漢、晉無,永初郡國、何、徐有。
平陵令,漢舊縣,至晉並曰東平陵。

樂安太守,漢高立,名千乘,和帝永元七年更名。領縣三。戶二千二百五十九,口一萬四千九百九十一。去州陸一百八十。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千乘令,漢舊縣。
臨濟令,前漢曰狄,安帝永初二年更名。
博昌令,漢舊名。

高密太守,漢文帝分齊為膠西,宣帝本始元年,更名高密。光武建武十三年,併北海,晉惠帝又分城陽立,[45]城陽郡,前漢有,後漢無,魏復分北海立。宋孝武併北海。領縣六。戶二千三百四,口一萬三千八百二。去州陸二百。去京都陸一千六百。

黔陬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淳于令,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高密令,前漢屬高密,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夷安令,前漢屬高密,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營陵令,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昌安令,漢安帝延光元年立,屬高密,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平昌太守,故屬城陽,魏文帝分城陽立,後省,晉惠帝又立。領縣五。戶二千二百七十,口一萬五千五十。去州陸二百。去京都陸一千七百。

安丘令,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琅邪。
平昌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東武令,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志屬東莞。
琅邪令,二漢屬琅邪,晉太康地志無。
朱虛令,前漢屬琅邪,安帝永初元年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城陽。

北海太守,漢景帝中二年立。領縣六。戶三千九百六十八,口三萬五千九百九十五。寄治州下。

都昌令,漢舊縣。寄治州下,餘依本治。
膠東令,本膠東國,後漢、晉太康地志屬北海。
劇令,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琅邪。
即墨令,前漢屬膠東,後漢、晉太康地志屬北海。
下密令,前漢屬膠東,後漢、晉太康地志屬北海。
平壽令,漢舊縣。

東萊太守,漢高帝立。領縣七。戶一萬一百三十一,口七萬五千一百四十九。去州陸五百。去京都二千一百。

曲城令,漢舊縣。
掖令,漢舊縣。
𢮂令,[46]漢舊縣。
盧鄉令,漢舊縣。
牟平令,漢舊縣。
當利令,漢舊縣。
黃令,漢舊縣。

太原太守,秦立,屬并州。文帝元嘉十年,割濟南、泰山立。領縣三。戶二千七百五十七,口二萬四千六百九十四。去州陸五百。去京都一千八百。

山茌令,漢舊縣,屬泰山。孝武孝建元年,度濟北。
太原令,晉安帝義熙中土斷立,屬泰山。
祝阿令。別見。

長廣太守,本長廣縣,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志云故屬東萊。起居注,咸寧三年,以齊東部縣為長廣郡。領縣四。戶二千九百六十六,口二萬二十三。去州五百。去京都一千九百五十。

不其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志屬長廣。
長廣令,前漢屬琅邪,後漢屬東萊,晉太康地志屬長廣。
昌陽令,晉惠帝元康八年,分長廣縣立。
挺令,前漢屬膠東,後漢屬北海,晉太康地志屬長廣。

冀州

[编辑]

冀州刺史,江左立南冀州,後省。義熙中更立,治青州,又省。文帝元嘉九年,又分青州立,治歷城,[47]割土置郡縣。領郡九,縣五十。戶三萬八千七十六,口一十八萬一千一。去京都陸二千四百。

廣川太守,本縣名,屬信都,地理志不言始立。景帝二年,以為廣川國,宣帝甘露三年復。明帝更名樂安,安帝延光中,改曰安平,晉武帝太康五年,又改為長樂。廣川縣,前漢屬信都,後漢屬清河,魏屬勃海,晉還清河。何志,廣川江左所立。又有蓨縣前漢屬信都,後漢、晉屬勃海。而無廣川。孝武大明元年,省廣川之棗強、前漢屬清河,後漢、晉江左無。勃海之浮陽、高城並漢舊縣。立廣川縣,非舊廣川縣也。屬廣川郡。領縣四。戶三千二百五十,口二萬三千六百一十四。去州陸一百六十。去京都陸一千九百八十。

廣川令。已見前。
中水令,前漢屬涿,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河間。孝武大明七年,自河間割度。
武強令,何江左立。
索盧令,何江左立。

平原太守,漢高帝立。舊屬青州,魏、晉屬冀州。領縣八。戶五千九百一十三,口二萬九千二百六十七。

廣宗令,前漢無,後漢屬鉅鹿,晉太康地志屬安平,永初郡國、何無,孝武大明元年復立。
平原令,漢舊縣。
鬲令,漢舊縣。
安德令,漢舊縣。
平昌令,漢舊縣。後漢無。[48]晉太康地志曰西平昌。
般縣令,漢舊縣。
茌平令,前漢屬東郡,後漢屬濟北,晉太康地志屬平原。
高唐令,漢舊縣。

清河太守,漢立,桓帝建和二年,改曰甘陵,魏復舊。何有重合縣。別見。領縣七。戶三千七百九十四,口二萬九千二百七十四。去州一百一十。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清河令,二漢無,晉太康地志有。
武城令,漢舊縣,並曰東武城。
繹幕令,漢舊縣。
貝丘令,漢舊縣。
零令,漢舊縣作靈。
鄃令,漢舊縣。
安次令,前漢舊縣,屬勃海,後漢屬廣陽,晉太康地志屬燕國。

樂陵太守,晉武帝分平原立。舊屬青州,今來屬。領縣五。戶三千一百三,口一萬六千六百六十一。去州一百四十。去京都陸一千八百。

樂陵令,漢舊縣,故屬平原。
陽信令,二漢屬勃海,晉太康地志屬樂陵。
新樂令。別見。
厭次令,前漢曰富平,明帝更名,屬平原,晉太康地志屬樂陵。
溼沃令,前漢屬千乘,後漢無。何云魏立,當是魏復立也。晉太康地志屬樂陵。

魏郡太守,漢高帝立。二漢屬冀州,魏、晉屬司隸,江左屢省置,宋孝武又僑立,何無。領縣八。戶六千四百五,口三萬三千六百八十二。

魏令,漢舊縣。
安陽令,晉太康地志有。
聊城令,漢屬東郡,晉屬平原。
博平令,漢屬東郡,晉屬平原。
肥鄉令,晉太康地志屬廣平。
蠡吾令,前漢屬涿,後漢屬中山,晉太康地志屬高陽。孝武始立,屬高陽,大明七年度此。
頓丘令,別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流民歸順,孝武孝建二年立。
臨邑令,漢屬東郡,晉屬濟北。孝武孝建二年,與頓丘同立。

河間太守,漢文帝二年,分趙立。江左屢省置,宋孝武又僑立,何無。領縣六。戶二千七百八十一,口一萬七千七百七。 樂城令,漢舊縣。

城平令,[49]前漢屬勃海,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河間。
武垣令,前漢屬涿,後漢、晉太康地志屬河間。
章武令,二漢屬勃海,晉太康地志屬章武。江左立,屬廣川,孝武大明七年度此。
南皮令,漢舊縣,屬勃海。孝武始立,屬勃海,大明七年度此。
阜城令,前漢勃海有阜城縣,續漢安平有阜城縣,注云「故昌成」。漢信都有昌成,未詳孰是。

頓丘太守,別見。江左屢省置,孝武又僑立,何無。領縣四。戶一千二百三十八,口三千八百五十一。

頓丘令。別見。
衞國令,晉太康地志有。
肥陽令,何志以前無。
陰安令,二漢屬魏,魏屬陽平,晉屬頓丘。[50]

高陽太守,高陽,前漢縣名,屬涿,後漢屬河間。晉武帝泰始元年,分涿為范陽,又屬焉。後又分范陽為高陽。江左屢省置,孝武又僑立,何無。領縣五。戶二千二百九十七,口一萬四千七百二十五。

安平令,前漢屬涿,後漢屬安平,晉太康地志屬博陵。
饒陽令,前漢屬涿,續漢安平有饒陽縣,注云「故名饒,屬涿」。按地理涿唯有饒陽縣,無饒縣。
鄴令,漢舊縣,屬魏郡。江左避愍帝諱,改曰臨漳。孝武始立,屬魏郡,大明七年度此。
高陽令。已見。
新城令,前漢屬中山,後漢屬涿,晉太康地志屬高陽,[51]並曰北新城。

勃海太守,漢高帝立,屬幽州,後漢、晉屬冀州。江左省置,孝武又僑立,何無。領縣三。戶一千九百五,口萬二千一百六十六。

長樂令,晉之長樂郡也。疑是江左省為縣,至是又立。
蓨令。別見。何志屬廣川。徐志屬此。
重合令,漢舊縣。

司州

[编辑]

司州刺史,漢之司隸校尉也。晉江左以來,淪沒戎寇,雖永和、太元王化暫及,太和、隆安還復湮陷。牧司之任,示舉大綱而已。縣邑戶口,不可具知。武帝北平關、洛,河南底定,置司州刺史,治虎牢,領河南、漢舊郡。[52]滎陽、晉武帝泰始元年,分河南立。弘農漢舊郡。實土三郡。河南領洛陽、河南、鞏、緱氏、新城、梁、並漢舊縣。河陰、晉太康地志有。陸渾、漢舊縣,屬弘農,晉太康地志屬河南。東垣、二漢、晉太康地志河東有垣縣。[53]新安、二漢屬弘農,晉太康地志屬河南。[54]西東垣新立。凡十一縣。滎陽領京、密、滎陽、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成臯並漢舊縣。屬河南。[55]凡九縣。弘農領弘農、陝、宜陽、黽池、盧氏、並漢舊縣。曲陽前漢屬東海,後漢屬下邳,太康地志無。凡七縣。[56]三郡合二十七縣,一萬六千三百六戶。又有河內、漢舊郡。東京兆京兆別見雍州,東京兆新立。二僑郡。河內寄治河南,領溫、野王、軹、河陽、沁水、山陽、懷、平臯、並漢舊名。朝歌二漢屬河內,晉太康地志屬汲郡。晉武太康元年始立。凡十縣。[57]東京兆寄治滎陽,領長安、漢舊縣。萬年、別見。新豐、別見。藍田、別見。蒲阪二漢晉太康地志屬河東。凡六縣。[58]合十六縣,一千九百九十二戶。少帝景平初,司州復沒北虜。文帝元嘉末,僑立於汝南,尋亦省廢。明帝復於南豫州之義陽郡立司州,漸成實土焉。領郡四,縣二十。去京都水二千七百,陸一千七百。

義陽太守,魏文帝立,後省,晉武帝又立。太康地志、永初郡國、何志並屬荊州,徐則南豫也。明帝泰始五年,度郢州,後廢帝元徽四年,屬司州。領縣七。戶八千三十一,口四萬一千五百九十七。

平陽侯相,前漢無,後漢屬江夏曰平春,晉太康地志屬義陽,晉孝武改。
鄳令,二漢屬江夏,晉太康地志屬義陽,並作鄳,音盲。永初郡國、何並作鄳。
鍾武令,前漢屬江夏,後漢、晉太康地志無,永初郡國屬義陽。
寶城令,孝武孝建三年,分鄳立。
義陽令,晉太康地志有,後省。孝武孝建三年,分平陽立。
平春令,孝武孝建三年,分平陽立。
環水長,永初郡國、何、徐並無,明帝泰始三年,度屬宋安郡,後省宋安,還此。宋安,本縣名,孝武大明八年,省義陽郡所統東隨二左郡立為宋安縣,屬義陽。明帝立為郡。

隨陽太守,晉武帝分南陽義陽立義陽國,太康年,又分義陽為隨國,屬荊州。孝武孝建元年度屬郢,前廢帝永光元年度屬雍,明帝泰始五年還屬郢,改為隨陽,[59]後廢帝元徽四年,度屬司州。徐志又有革音縣,今無。領縣四。戶四千六百。去京都三千四百八十。

隨陽子相,漢隨縣屬南陽,晉太康地志屬義陽。後隨國與郡俱改。
永陽男相,[60]徐志有。
闕西令,[61]別見荊州,作厥西。宋末新立。
西平林令,宋末新立。

安陸太守,孝武孝建元年,分江夏立,屬郢州,後廢帝元徽四年度司州。徐志有安蠻縣,永初郡國、何並無,當是何志後所立。尋為郡,孝武大明八年,省為縣,屬安陸,明帝泰始初,又立為左郡,宋末又省。領縣二。[62]戶六千四十三,口二萬五千八十四。去京都水二千三百。

安陸公相,漢舊縣,屬江夏。江夏又有曲陵縣,[63]本名石陽,吳立。晉起居注,太康元年,改江夏石陽曰曲陵,[64]明帝泰始六年,併安陸。

南汝南太守。汝南郡別見。

平輿令。
北新息令。
真陽令。
安城令。
南新息令。
安陽令。並別見。
臨汝令,新立。
 志第二十五 州郡一 ↑返回頂部 志第二十七 州郡三

校勘記

[编辑]
  1. 簡文咸安元年刺史桓熙戍歷陽孝武寧康元年刺史桓沖戍姑孰 各本並脫「史桓熙戍歷陽孝武寧康元年刺」十三字,據通鑑宋大明五年胡三省注引補。按桓沖為揚州刺史,督揚、豫、江三州諸軍事,鎮姑孰,在寧康元年七月,見晉書孝武帝紀。
  2. 綏定豫土 「豫」字上各本並有「南」字。通鑑宋永初三年胡注無「南」字,今據刪。孫虨宋書考論亦云:「南字當衍。」
  3. 永初三年 「三年」各本並作「二年」,據武帝紀改。武帝紀:「永初三年二月丁丑,詔曰:『豫州南臨江滸,北接河、洛,民荒境曠,轉輸艱遠,撫莅之任,各有其便。淮西諸郡,可立為豫州;自淮以東,為南豫州。』」
  4. 淮西為豫州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云:「此下當有『治壽陽』三字。」
  5. 文帝元嘉七年合二豫州為一十六年又分二十二年又合孝武大明三年又分 各本並脫「合二豫州為一孝武大明三年」凡二十三字,據錢氏考異說補。錢大昕廿二史考異云:「此條當有脫文,以本紀及南平王鑠傳考之,文帝元嘉七年,罷南豫州并豫州。十六年,復分豫州之淮南為南豫州。二十二年,復罷南豫州併壽陽。孝武大明三年,分淮南北復置二豫州。五年,移南豫州治淮南于湖縣。于湖即姑孰也。當云:『文帝元嘉七年,合豫州為一,十六年又分,二十二年又合,孝武大明三年又分。』則首尾相應矣。」
  6. 四年以揚州之淮南宣城為南豫州治宣城 錢大昕廿二史考異云:「案帝紀,泰始五年,分豫州、揚州立南豫州。蓋分豫州之歷陽,揚州之淮南、宣城也。事見廬江王褘傳。志失書歷陽郡,又誤以為四年事。」
  7. 今領郡十九 各本並脫「十」字。據通鑑宋永初三年胡三省注補。
  8. 先屬秦郡 「秦郡」各本並作「泰山郡」。孫虨宋書考論云:「泰山二字係秦字之譌。雍丘見南兗州秦郡。」按孫說是,今改正。
  9. 後割地成實土太康地志永初郡國又有酇縣 按各本並作「後割地志咸實土郡國又有酇縣」,文舛奪不可通。今訂正。酇縣,晉太康地志屬南譙,文帝元嘉八年度屬歷陽,故太康地志、永初郡國南譙郡並有酇縣。
  10. 漢文帝十六年 各本並脫「十」字,據漢書地理志補。
  11. 永初郡國又有虞陽夏安豐三縣 孫虨宋書考論云:「前南汝陰郡安陽令下云『永初郡國、何並屬南梁』,疑虞陽為安陽之譌。」按南梁郡有虞;南汝陰郡有陽夏,本屬南梁郡。宋志不誤。
  12. 南樓煩令 各本並脫「煩」字,據南齊書州郡志補。按漢志、續漢志雁門郡並有樓煩縣。此蓋渡江後僑置,以別僑立樓煩縣,此又加南字。
  13. 屬晉熙 各本並脫「屬」字,據王象之輿地記勝引宋書州郡志補。
  14. 領縣六 按下祇五縣,疑有譌奪。
  15. 瞿陽令 「瞿陽」漢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水經灈水注、晉書地理志並作「灈陽」。
  16. 陳郡太守 「陳郡」各本並作「東郡」。洪頤煊諸史考異云:「東郡當依豫州下作陳郡。」今改正。
  17. 項城令 各本並脫「城」字。楊守敬云:「項城令脫城字。」今據補。
  18. 谷陽令 各本並作「父陽令」。洪頤煊諸史考異云:「父陽是谷陽之譌。寰宇記,谷陽,蓋谷水之陽,因以為名。」按洪說是,今改正。谷陽本漢苦縣,東晉成帝更名谷陽。水經陰溝水注:「渦水又東北屈至賴鄉西,谷水注之。」又云:「谷水又東,逕賴鄉城南。」谷陽蓋以谷水之陽名縣。
  19. 南頓太守 「南頓」各本並作「南潁」。楊守敬云:「南頓誤南潁。」楊說是,今改正。按南齊書州郡志,南豫州有南頓郡及西南頓郡。
  20. 即名為縣屬陳左縣 按文字譌奪不可解。南齊書州郡志豫州南汝陰郡下有南陳左縣。疑此當作「即名為南陳左縣,屬南汝陰郡」。
  21. 以豫部蠻民立茹由樂安光城雩婁史水開化邊城七縣 各本「雩婁」下並衍「邊城」二字。廿二史考異云:「邊城字重出,雩婁下邊城兩字當刪。」按錢說是,今據刪。
  22. 徐志有邊城郡領雩婁史水開化邊城四縣 「郡」字各本並作「兩」字,「四」字各本並作「兩」字。廿二史考異云:「上下『兩』字皆誤。詳其文義,謂立邊城郡,領雩婁等四縣也。上『兩』字疑『郡』字之譌,下『兩』字疑『四』字之譌。」按錢說是,今改正。
  23. 省光城左郡為縣屬弋陽 各本並脫「屬」字。孫虨宋書考論云:「弋陽上脫屬字。」按孫說是,今補正。
  24. 初安領新懷懷德二縣 各本並脫一「懷」字。孫虨宋書考論云:「魏書地形志,豫州有初安郡,領新懷、安昌、懷德、昭越四縣,可證『新』下脫一『懷』字。」按孫說是,今補正。
  25. 平樂令漢舊縣 廿二史考異云:「漢志山陽郡平樂侯國,武都郡平樂道,兩平樂並與此平樂別,不得言漢舊縣也。平樂疑是平輿之誤。」
  26. 既入譙郡界 文選作「朝入譙郡界」。
  27. 蒙令漢舊縣屬沛 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兩漢志,蒙並屬梁國,此作沛者,涉左方而誤也。」是「沛」當作「梁」。
  28. 孝武大明元年度徐州二年還豫 按本書孝武紀:「大明三年春正月丁亥,割豫州梁郡屬徐州。」「四年五月乙酉,以徐州之梁郡還屬豫州。」此疑有誤。
  29. 章帝元和三年更名 「元和三年」續漢書郡國志作「章和二年」。
  30. 而無谷陽長平 「谷陽」各本並譌「父陽」,今改正,說見同卷校勘記第一八條。
  31. 晉太康地志屬陳郡 孫虨宋書考論云:「晉太康無陳郡,當云屬梁。」
  32. 谷陽令 「谷陽」各本並作「父陽」,今改正,說見同卷校勘記第一八條。
  33. 前漢屬淮陽後漢屬陳 各本並脫「屬淮陽後漢」五字,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苦縣,前漢屬淮陽,後漢屬陳。今本脫『屬淮陽後漢』五字。」按成校是,今補正。
  34. 本名許 「名」各本並作「昌」。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疑昌字為名字之誤。」按成校是,今改正。
  35. 庾翼又治豫章 「庾翼」各本並作「庾悅」,據南齊書州郡志改。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庾悅蓋庾翼之誤。」
  36. 晉屬武昌郡既立治此 「郡既立治此」五字各本並在尋陽郡戶口數後。孫虨宋書考論云:「此五字當謂柴桑,移入後行。」按孫說是,今訂正。
  37. 彭澤子相 「彭澤子相」四字,各本並脫,據孫虨說補。孫虨宋書考論云:「宋、齊以來,彭澤並無廢省,南齊書陳顯達封彭澤縣子。當宋時。是彭澤為子相。當補『彭澤子相』四字。」
  38. 安豐縣名前漢無 張森楷校勘記云:「按前漢志六安國有安豐縣,此云前漢無,誤。」
  39. 吳更名 水經贛水注:「牽水又東逕吳平縣,舊漢平也。晉太康元年,改為吳平矣。」此作吳更名,誤。
  40. 吳曰西安 「西安」各本並作「要安」,據錢氏考異說改。廿二史考異云:「要安當為西安之譌。太平寰宇記,武寧縣,古西安縣也。後漢建安中,分海昏立西安縣。晉太康元年,改為豫寧。三國志潘璋傳:『遷豫章西安長』,是吳時縣名西安之證。」按水經贛水注:「循水東北逕豫寧縣,故要安也。晉太康元年,更從今名。」趙一清云:「要字誤,當作西。吳書太史慈傳,數為寇於艾、西安是也。」
  41. 餘干令 「餘干」漢書嚴助傳、南齊書州郡志同。漢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水經贛水注作「餘汗」。楊守敬隋書地理志考證云:「元和志,漢餘汗縣,隋開皇九年,去水存干,名曰餘干。考宋、齊志已均作餘干,當是後人追改。」
  42. 領縣七 按下實領八縣,此云七縣,疑誤。
  43. 領縣七 按此云領縣七,而下祇吳興、將樂、邵武、建陽、綏成、沙村六縣,蓋脫建安一縣。晉書地理志、南齊書州郡志並有建安縣。蓋本書傳寫時脫之。建安縣,漢獻帝建安初,孫策立。宋書劉粹傳,宋世粹封建安縣侯,傳至孫無子國除。殷孝祖傳,泰始四年,封建安縣侯,齊受禪國除。是宋世有建安縣,且為侯國,至確。疑吳興子相前一行,當補「建安侯相,漢末立,晉太康地志有」十三字。
  44. 歷城令 「歷城」各本並作「廣城」。廿二史考異云:「當作歷城。」按二漢志濟南郡有歷城,錢說是,今改正。
  45. 晉惠帝又分城陽立 各本並脫「立」字,據孫虨宋書考論說補。
  46. 𢮂令 「𢮂」漢書地理志、魏書地形志作「㡉」。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作「惤」。按㡉,漢東萊郡屬縣,出㡉布,則字應從巾。作「惤」作「𢮂」,並「㡉」之或體。
  47. 治歷城 各本並脫「治」字,孫虨宋書考論云:「歷城上當有治字。」按孫說是,今補。
  48. 後漢無 各本並脫「無」字,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續漢志無西平昌,後漢下當是脫『無』字。」按成校是,今補。
  49. 城平令 「城平」漢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魏書地形志並作「成平」。
  50. 陰安令二漢屬魏魏屬陽平晉屬頓丘 「屬魏」下,各本並脫「魏屬」二字,「陽平」下,毛本、殿本衍「令」字。孫虨宋書考論云:「當云二漢屬魏,魏屬陽平,晉屬頓丘。魏,魏郡也。」按孫說是,今補「魏屬」二字,刪「令」字。
  51. 晉太康地志屬高陽 各本並脫「屬」字。孫虨宋書考論云:「地志下脫『屬』字。」按孫說是,今補。
  52. 漢舊郡 「郡」各本並作「縣」。張森楷校勘記云:「縣當作郡。」按張說是,今改正。
  53. 二漢晉太康地志河東有垣縣 「河東有垣縣」各本並作「河有東垣縣」。孫虨宋書考論云:「當作河東有垣縣。」按二漢、晉河東郡並有垣縣。孫說是,今改正。
  54. 晉太康地志屬河南 「河南」各本並作「河東」。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新安不得屬河東郡,晉志新安屬河南郡,疑東為南字之譌。」按成校是,今改正。
  55. 並漢舊縣屬河南 「並」各本譌「北」,據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改。
  56. 弘農領弘農陝宜陽黽池盧氏曲陽凡七縣 廿二史考異云:「今數之祇六縣。」
  57. 領溫野王軹河陽沁水山陽懷平皐朝歌凡十縣 廿二史考異云:「今數之祇九縣。」
  58. 領長安萬年新豐藍田蒲阪凡六縣 廿二史考異云:「今數之祇五縣。」
  59. 改為隨陽 洪頤煊諸史考異云:「順帝昇明二年十一月甲子,改封南陽王翽為隨郡王,改隨陽郡。志誤。」
  60. 永陽男相 「永陽」各本並作「水陽」,據南齊書州郡志改。楊守敬云:「永陽誤作水陽。」
  61. 闕西令 「闕西」各本並作「關西」,據南齊書州郡志改。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關為闕字之譌。」楊守敬云:「闕西譌作關西。」
  62. 領縣二 按此云領縣二而下實安陸一縣,疑脫去應城縣。南齊書卅郡志有應城縣。元和志、寰宇記並云分安陸立。本書孔季恭傳言「大明中安陸應城縣民張江陵」云云,則宋世安陸郡有應城縣至確,今宋志無之,蓋脫去。
  63. 江夏又有曲陵縣 楊守敬云:「安陸、江夏二縣平列,誤也。江夏立縣始於隋,故齊志無江夏縣。不知何人遂以江夏為縣而提行書之。」孫虨宋書考論云:「案江夏與安陸實一條,後人誤分之以足領縣二之數。」按楊、孫二家說是。今訂正為一條。
  64. 改江夏石陽曰曲陵 「曲陵」各本並作「曲陽」。成孺宋書州郡志校勘記云:「陽當作陵,蓋涉石陽而譌,據上文訂正。」按成校是,今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