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152
列傳第三十九 茹瑺 嚴震直 張紞 王鈍 鄭賜 郭資 呂震 李至剛 方賓 吳中 劉觀 ◄ | 明史 卷一百五十二 列傳第四十 董倫 儀智 鄒濟 周述 陳濟 王英 錢習禮 周敍 柯潛 孔公恂 |
► 列傳第四十一 宋禮 陳瑄 周忱 |
董倫〈(王景)〉儀智〈(子銘)〉鄒濟〈(徐善述王汝玉梁潛)〉周述〈(弟孟簡)〉陳濟〈(陳繼楊翥俞山俞綱潘辰)〉王英錢習禮周敘〈(劉儼)〉柯潛〈(羅璟)〉孔公恂〈(司馬恂)〉
董倫,字安常,恩人。洪武十五年以張以寧薦,授贊善大夫,侍懿文太子,陳說剴切。太祖嘉之,進左春坊大學士。太子薨,出為河南左參議。肇州吏目蘭溪諸葛伯衡廉,倫薦之。帝遽擢為陜西參議。又言儒學訓導宜與冠帶,別於士子。劉導始註選。三十年坐事謫雲南教官。雲南初設學校,倫以身教,人皆向學。
建文初,召拜禮部侍郎兼翰林學士,與方孝孺同侍經筵。禦書「怡老堂」額寵之,又賜髹幾、玉鳩杖。解縉謫河州,以倫言得召還。倫質直敦厚,嘗勸帝睦親藩,不聽。成祖即位,倫年已八十,命致仕,尋卒。
其與倫同時為禮部侍郎者,有王景,字景彰,松陽人。洪武初,為懷遠教諭。以博學應詔。命作朝享樂章,定藩王朝覲儀。累官山西參政,與倫先後謫雲南。建文初,召入翰林,修《太祖實錄》。用張紞薦,除禮部侍郎兼翰林侍講。成祖即位,擢學士。帝問葬建文帝禮,景頓首言:「宜用天子禮。」從之。永樂六年卒於官。
儀智,字居真,高密人。洪武末,舉耆儒,授高密訓導,遷莘縣教諭。擢知高郵州,課農興學,吏民愛之。
永樂元年遷寶慶知府。土人健悍,獨畏智,相戒不敢犯。召為右通政兼右中允。未幾,遷湖廣右布政使。坐事謫役通州。六年冬,湖廣都指揮使龔忠入見。帝問湖湘間老儒,忠以智對。即日召之。既至,拜禮部左侍郎。十一年元旦,日當食,尚書呂震請朝賀如常,智持不可。會左諭德楊士奇亦以為言,乃免賀如智議。
十四年詔吏部、翰林院擇耆儒侍太孫。士奇及蹇義首薦智。太子曰:「吾嘗舉李繼鼎,大誤,悔無及。智誠端士,然老矣。」士奇頓首言:「智起家學官,明理守正。雖耄,精神未衰。廷臣中老成正大,無逾智者。」是日午朝,帝顧太子曰:「侍太孫講讀得人未?」太子對曰:「舉禮部侍郎儀智,議未決。」帝喜曰:「智雖老,能直言,可用也。」遂命輔導皇太孫。每進講書史,必反覆啟迪,以正心術為本。十九年,年八十,致仕,卒於家。洪熙元年贈太子少保,謚文簡。
季子銘,字子新。宣宗即位,以侍郎戴綸薦,授行在禮科給事中。九年秩滿,帝念智舊勞,改銘修撰。正統三年預修宣廟《實錄》成,遷侍講,後改成阝府長史。
郕王監國,視朝午門。廷臣劾王振,叫號莫辨人聲。銘獨造膝前,免冠敷奏。下令旨族振,眾嘩始息。景帝即位,力贊征伐諸大事。尋以潛邸恩,授禮部右侍郎。明年兼經筵官。帝每臨講幄,輒命中官擲金錢於地,任講官遍拾之,號「恩典」。文臣與者,內閣高谷等外,惟銘與俞山、俞綱、蕭鎡、趙琬數人而已。尋進南京禮部尚書。懷獻太子立,加太子太保,召為兵部尚書兼詹事。
蘇州、淮安諸郡積雪,民凍餓死相枕。沙灣築河,役山東、河南九萬人,責民間鐵器數萬具。銘請於帝,多所寬恤。因災異,言消弭在敬天法祖,省刑薄斂,節用愛人。錄《皇明祖訓錄》以進,深見獎納。卒,謚忠襄。
銘少學於吳訥。天性孝友,易直有父風。長子海,錦衣衛百戶。季子泰,舉於鄉,為禮科給事中。並以父恩授雲。
鄒濟,字汝舟,余杭人。事母以孝聞。博學強記,尤長《春秋》。為余杭訓導,師法嚴。累遷國子學錄、助教,以薦知平度州。永樂初,預修《太祖實錄》成,除禮部郎中。征安南,從幕府司奏記。還為廣東右參政,再遷左春坊左庶子,授皇孫經。
濟為人和易坦夷,無貴賤皆樂親之。秩滿,進少詹事。當是時,宮僚多得罪,徐善述、王汝玉、馬京、梁潛輩被讒,相繼下獄死。濟積憂得疾。皇太子以書慰曰:「卿善自攝。即有不諱,當提攜卿息,不使墜蓬蒿也。」卒,年六十八。洪熙元年贈太子少保,謚文敏。命有司立祠墓側,春秋祀之。
子幹,字宗盛,濟卒時尚幼。仁宗監國,命為應天府學生,月賜鈔米。舉正統四年進士。景帝初,由兵部郎中超擢本部右侍郎,以才為于謙所倚。也先入寇,九門皆閉。百姓避兵者,號城下求入,幹開門納之。尋改禮部,兼庶子,考察山西官吏,黜布政使侯復以下五十余人。巡視河南、鳳陽水災,與王竑請振。又請令諸生輸粟入監讀書。納粟入監自此始。成化二年振畿內饑,再遷禮部尚書,加太子少保。被劾乞休,卒,謚康靖。
徐善述,字好古,天臺人。洪武中,行歲貢法,善述首貢入太學。授桂陽州學正。永樂初,以國子博士擢春坊司直郎。見重於皇太子,每稱為「先生」,嘗致書賜酒及詩。遷左贊善,坐累死。與鄒濟同日贈太子少師,謚文肅。立祠,春秋祀亦如濟。
王汝玉,名遂,以字行,長洲人。穎敏強記。少從楊維楨學。年十七,舉於鄉。永樂初,由應天府學訓導擢翰林五經博士,歷遷右春坊右贊善,預修《永樂大典》。仁宗在東宮,特被寵遇。群臣應制撰《神龜賦》,汝玉第一,解縉次之。七年坐修《禮書》紊制度,當戍邊。皇太子監國,宥之,以為翰林典籍。尋進左贊善,坐解縉累,瘐死。洪熙初,贈太子賓客,謚文靖,遣官祭其家。
梁潛,字用之,泰和人。洪武末,舉鄉試。授四川蒼溪訓導。以薦除知四會縣,改陽江、陽春,皆以廉平稱。永樂元年召修《太祖實錄》。書成,擢修撰。尋兼右春坊右贊善,代鄭賜總裁《永樂大典》。帝幸北京,屢驛召赴行在。十五年復幸北京,太子監國。帝親擇侍從臣,翰林獨楊士奇,以潛副之。有陳千戶者,擅取民財,令旨謫交阯。數日後念其有軍功,貸還。或讒於帝曰:「上所謫罪人,皇太子曲宥之矣。」帝怒,誅陳千戶,事連潛及司諫周冕,逮至行在,親詰之。潛等具以實對。帝謂楊榮、呂震曰:「事豈得由潛!」然卒無人為白者,俱繫獄。或毀冕放恣,遂並潛誅。潛妻楊氏痛潛非命,不食死。
子楘,由進士為刑部主事,善辨冤獄。用薦擢廣西副使,進布政使。將士多殺良民報功,楘諭其帥,生致難民一人,準功一級,全活無算。田州土官岑鑒兄弟相仇,楘為解之,卻其厚饋。撫服梗化女土官,民夷服其信義。終浙江布政使。
周述,字崇述,吉水人。永樂二年與從弟孟簡並進士及第。帝手題二人策,獎賞之,並授翰林編修。尋詔解縉選曾棨等二十八人讀書文淵閣,述、孟簡皆與焉。司禮監給紙筆,光祿給朝暮饌,禮部月給膏燭鈔人三錠,工部擇近宅居之,一時以為榮。
述嘗扈北巡,累進左春坊諭德。仁宗即位,命從皇太子謁陵南京。召至榻前,問所以匡弼儲君者,對稱旨。宣宗時,進左庶子。正統初,卒官。
孟簡在翰林二十年,始遷詹事府丞,出為襄王府長史。有言宜留備顧問者,帝曰:「輔朕弟,尤勝於輔朕也。」述溫厚簡靜,未嘗有疾言遽色,文章雅贍。孟簡謙退不伐,生平無睚眥於人。並為世所重雲。
陳濟,字伯載,武進人。讀書過目成誦。嘗以父命如錢塘,家人賫貨以從。比還,以其貲之半市書,口誦手鈔。十余年,盡通經史百家之言。成祖詔修《永樂大典》,用大臣薦,以布衣召為都總裁,修撰曾棨等為之副。詞臣纂修者,及太學儒生數千人,繙秘庫書數百萬卷,浩無端倪。濟與少師姚廣孝等數人,發凡起例,區分鉤考,秩然有法。執筆者有所疑,輒就濟質問,應口辨析無滯。書成,授右贊善。謹慎無過,皇太子甚禮重之。凡稽古纂集之事,悉以屬濟。隨事敷奏,多所裨益。五皇孫皆從受經。居職十五年而卒。年六十二。
濟少有酒過,母戒之,終其身未嘗至醉。弟洽為兵部尚書,事濟如父。濟深懼盛滿,彌自謙抑。所居蓬戶葦壁,裁蔽風雨,終日危坐,手不釋卷。為文根據經史,不事葩藻。嘗云:「文貴如布帛菽粟,有益於世爾。」其後有陳繼、楊翥者,亦以布衣通經。用楊士奇薦,繼由博士入翰林。而翥竟用景帝潛邸恩,與俞山、俞綱等皆至大官。自天順後,始漸拘資格。編修馬升、檢討傅宗不由科目,李賢皆出之為參議。布衣無得預館閣者,而弘治間潘辰獨以才望得之,一時詫異數焉。
陳繼,字嗣初,吳人。幼孤,母吳氏,躬織以資誦讀。比長,貫穿經學,人呼為「陳五經」。奉母至孝,府縣交薦,以母老不就。母卒,哀毀過人。永樂中,復舉孝行,旌其母曰「貞節」。仁宗即位,開弘文閣。帝臨幸,問:「今山林亦有名士乎?」楊士奇初不識繼。夏原吉治水蘇、松,得其文,歸以示士奇,士奇心識之。及帝問,遂以繼對。召為國子博士,尋改翰林《五經》博士,直弘文閣。宣宗初,遷檢討。引疾歸,卒。
楊翥,字仲舉,亦吳人。少孤貧,隨兄戍武昌,授徒自給。楊士奇微時,流寄窘乏,翥輒解館舍讓之,而己教授他所。士奇心賢之。及貴,薦翥經明行修。宣宗詔試吏部,稱旨,授翰林院檢討,歷修撰。正統中,詔簡郕王府僚。諸翰林皆不欲行,乃出侍講儀銘及翥為左右長史。久之,引年歸。王即大位,入朝,拜禮部右侍郎。景泰三年進尚書,給祿致仕。明年卒,年八十五。翥篤行絕俗,一時縉紳厚德者,翥為最。既沒,景帝念之,召其子聿入覲,授本邑主簿。
俞山,字積之,秀水人。由鄉舉為成阝府伴讀。景帝時,拜吏部右侍郎。而嘉興俞綱由諸生繕寫《實錄》,試中書舍人,授郕府審理。景帝時,以兵部右侍郎入閣預機務。居三日,固辭,守本官。景帝將易東宮,山密疏諫。不聽。懷獻太子立,加太子少傅,山意不自安,致仕去。綱加太子少保。英宗復辟,山以致仕得免。而綱當景泰時,能周旋二帝間,故得調南京禮部。成化初致仕,卒。
潘辰,字時用,景寧人。少孤,隨從父家京師,以文學名。弘治六年詔天下舉才德之士隱於山林者。府尹唐恂舉辰,吏部以辰生長京師,寢之。恂復奏,給事中王綸、夏昂亦交章薦,乃授翰林待詔。久之,掌典籍事。預修《會典》成,進五經博士。正德中,劉瑾摘《會典》小疵,復降為典籍,俄還故官。南京缺祭酒,吏部推石缶及辰。帝以命缶,而擢辰編修。居九年,超擢太常少卿,致仕歸,卒。特賜祭葬。辰居官勤慎,晨入夜歸。典制誥時,有以幣酬者,堅卻之。士大夫重其學行,稱為「南屏先生」。
王英,字時彥,金溪人。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讀書文淵閣。帝察其慎密,令與王直書機密文字。與修《太祖實錄》,授翰林院修撰,進侍讀。
二十年,扈從北征。師旋,過李陵城。帝聞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視。既至,不識碑所。而城北門有石出土尺余。發之,乃元時李陵臺驛令謝某德政碑也,碑陰刻達魯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異日且以為己地,啟爭端。」命再往擊碎之。沈諸河,還奏。帝喜其詳審,曰:「爾是二十八人中讀書者,朕且用爾。」因問以北伐事。英曰:「天威親征,彼必遠遁,願勿窮追。」帝笑曰:「秀才謂朕黷武邪?」因曰:「軍中動靜,有聞即入奏。」且諭中官勿阻。立功官軍有過,命勿與糧,相聚泣。以英奏,復給予。仁宗即位,累進右春坊大學士,乞省親歸。
宣宗立,還朝。是時海內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與諸學士談論文藝,賞花賦詩,禮接優渥。嘗謂英曰:「洪武中,學士有宋濂、吳沈、朱善、劉三吾。永樂初,則解縉、胡廣。汝勉之,毋俾前人獨專其美。」修太宗、仁宗《實錄》成,遷少詹事,賜麒麟帶。母喪,特與葬祭,遣中官護歸。尋起復。正統元年命侍經筵,總裁《宣宗實錄》,進禮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鎮。時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許。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獄。英上疏待罪。宥不問。明年進南京禮部尚書,俾就閑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賜祭葬,謚文安。
英端凝持重,歷仕四朝。在翰林四十余年,屢為會試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銘誌碑記者不絕。性直諒,好規人過,三楊皆不喜,故不得柄用。裕後累官四川按察使。
錢習禮,名幹,以字行,吉水人。永樂九年進士。選庶吉士,尋授檢討。習禮與練子寧姻戚。既仕,鄉人以奸黨持之,恒惴惴。楊榮乘間言於帝,帝笑曰:「使子寧在,朕猶當用之,況習禮乎。」仁宗即位,遷侍讀,知制誥,以省親歸。
宣德元年修兩朝《實錄》,與侍講陳敬宗、陳循同召還,進侍讀學士。英宗開經筵,為講官。《宣宗實錄》成,擢學士,掌院事。七年以故鴻臚寺為翰林院。落成,諸殿閣大學士皆至,習禮不設楊士奇、楊溥座,曰:「此非三公府也。」士奇等以聞。帝命具座。後遂為故事。
正統九年乞致仕。不許。明年,六部侍郎多闕,帝命吏部尚書王直會大臣推舉,而特旨擢習禮於禮部。習禮力辭。不允。王振用事,達官多造其門,習禮恥為屈。十二年六月復上章乞骸骨,乃得歸。習禮篤行誼,好古秉禮,動有矩則。家居十五年卒,年八十有九。謚文肅。
周敘,字公敘,吉水人。年十一能詩。永樂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作《黃鸚鵡賦》,稱旨,授編修。歷官侍讀,直經筵。正統六年上疏言事,帝嘉納焉。八年夏又上言:「比天旱,陛下責躬虔禱,而臣下不聞效忠補過之言,徒陳情乞用而已。掌銓選者罔論賢否,第循資格。司國計者不問耕桑,惟勤賦斂。軍士困役作,刑罰失重輕,風憲無激揚,言官務緘默。僧道數萬,日耗戶口,流民眾多,莫為矜恤。」帝以章示諸大臣。王直等皆引罪求罷。十一年遷南京侍講學士。
郕王監國,馳疏言:「君父之仇不共戴天,殿下宜臥薪嘗膽,如越之報吳。使智者獻謀,勇者效力,務掃北庭,雪國恥。先遣辯士,卑詞重幣乞還鑾輿,暫為君父屈。」因條上勵剛明、親經史、修軍政、選賢才、安民心、廣言路、謹微漸、修庶政八事。王嘉納之。景泰二年又請復午朝,日接大臣,咨諏治道。經筵之余,召文學從臣講論政事,並詔天下臣民直言時政缺失。帝因詔求言。
敘負氣節,篤行誼。曾祖以立,在元時以宋、遼、金三史體例未當,欲重修。敘思繼先誌,正統末,請於朝。詔許自撰,銓次數年,未及成而卒。
同邑劉儼,字宣化。正統七年進士第一。歷官太常少卿。景泰中,典順天鄉試,黜大學士陳循、王文子,幾得危禍。詳《高谷傳》。天順初,改掌翰林院事,卒官。贈禮部侍郎,謚文介。儼立朝正直,居鄉亦有令德雲。
柯潛,字孟時,莆田人。景泰二年舉進士第一。歷洗馬。天順初,遷尚寶少卿,兼修撰。憲宗即位,以舊宮僚擢翰林學士。《英宗實錄》成,進少詹事。慈懿太后之喪,潛與修撰羅璟上章,請合葬裕陵。廷臣相繼爭。未報。潛曰:「朝廷大事,臣子大節,舍是奚所用心。」與璟皆再疏爭,竟得如禮。連遭父母喪,詔起為祭酒,固乞終制。許之。未幾卒。
潛邃於文學,性高介。為學士時,即院中後圃構清風亭,鑿池蒔芙蓉,植二柏於後堂,人稱其亭為「柯亭」,柏為「學士柏」。院中有井,學士劉定之所浚也。柯亭、劉井,翰林中以為美談雲。
羅璟,字明仲,泰和人。天順末,進士及第。授編修,進修撰。預修《宋元通鑒綱目》。累官洗馬。孝宗為太子,簡侍講讀。母喪歸。璟與尚書尹旻子侍講龍同娶於孔氏。旻得罪,李孜省指璟為旻黨,調南京禮部員外郎。孝宗嗣位,王恕等言璟才,乃授福建提學副使。弘治五年召為南京祭酒。久之,卒。
孔公恂,字宗文,先聖五十八世孫也。景泰五年舉會試,聞母疾,不赴廷對。帝以問禮部,具言其故,乃遣使召之。日且午,不及備試卷,命翰林院給以筆劄。登第,即丁母憂歸。
衍聖公孔彥縉卒,孫弘緒幼弱,詔遣禮部郎治喪,公恂理其家事。天順初,授禮科給事中。弘緒已襲封,大學士李賢妻以女,公恂因得交於賢。賢言:「公恂,大聖人後;贊善司馬恂,宋大賢溫國公光後。宜輔導太子。」帝喜。同日超拜少詹事,侍東宮講讀。入語孝肅皇后曰:「吾今日得聖賢子孫為汝子傅。」孝肅皇后者,憲宗生母,方以皇貴妃有寵。於是具冠服拜謝,宮中傳以為盛事雲。
憲宗嗣位,改公恂大理左少卿。公恂言不通法律,乃復少詹事。成化二年上章言兵事,諸武臣嘩然,給事御史交章駁之。下獄,謫漢陽知府。未至,丁父憂。服闋,商輅請復建言得罪者官,乃還故秩,涖南京詹事府。久之,卒。
司馬恂,字恂如,浙江山陰人。正統末,由舉人擢刑科給事中,累遷少詹事。憲宗立,命兼國子祭酒。卒,贈禮部左侍郎。恂強記、敦厚,與物無忤,居官無所表見。
贊曰:「建文之初,修尊賢敬老之節。董倫以宿儒見重,雖寡所表見,當非茍焉已也。儀智父子仍世以儒術進,從容輔導,蓋其賢哉。鄒濟諸人,以宮僚被遇而讒構不免。陳濟輩起布衣,列禁近而善始終,固有幸不幸歟。二周、王英、錢習禮、周敘、柯潛謙和直諒,各著其美,蓋皆異於浮華博習之徒矣。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