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黔川界)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黔川界)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
黔交许可建字〔2020〕第285号
作者: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2020年12月7日
发布机关: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贵州贵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你司《关于报请审批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黔川界)高速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的请示》(贵金高速呈〔2020〕7号)及两阶段初步设计文件收悉。根据现行的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以及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黔川界)高速公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黔发改交通〔2020〕828号)的批复内容,经审查,批复如下:

一、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

(一)贵阳经金沙至古蔺(黔川界)高速公路起于贵阳市西侧东林寺路与云潭北路交叉口,顺接东林寺路,经修文、息烽、化觉、长坝、禹谟、金沙,止于金沙县清池镇,与四川省泸州经古蔺至金沙高速公路相接,路线全长165.908公里。

全线设置将军山、窦官(枢纽)、朱昌、郝官(枢纽)、修文南、修文(枢纽)、洒坪(原工可名称为小菁)、双石、杨洞(枢纽)、化觉、长坝、安底、禹谟、禹谟(枢纽)、金沙南、杜家山(枢纽)、金沙北、桂花、石场、清池等20处互通式立交。

同步建设洒坪、双石、化觉、安底、金沙南、金沙北、桂花、石场、清池连接线75.776公里,其中,洒坪连接线6.09公里、双石连接线26.591公里、化觉连接线10.621公里、安底连接线5.692公里、金沙南连接线1.055公里、金沙北连接线6.20公里、桂花连接线1.451公里、石场连接线1.221公里、清池连接线16.855公里。

(二)主线采用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宽度33.5米,分离式路基宽度16.75米。连接线均采用二级公路标准建设,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I级,其他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规定执行。

二、工程地质勘察

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结合本项目的特点,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挖探、物探、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综合勘察手段,对路线走廊及方案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等自然建设条件进行了勘察,采用勘察手段适宜、方法正确合理。

(一)下阶段应进一步加强沿线采空区、岩溶、崩塌、危岩、滑坡、人工填土等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的勘察,明确其空间分布并判定其对工程的影响情况。

(二)杜家山采空区对路线影响较大,清池1#、2#隧道岩溶发育,涌水量大,下阶段应进一步加强专题勘察。

(三)下阶段应加强岩体结构面对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分析以及特殊地质段高度不足20米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四)下阶段应加强K0+300~K0+925深路堑边坡、K19+960~K20+410填方路基、K66+747~897顺层岩质边坡、YK160+790~YK161+140填方边坡等特殊路基段地质勘察,为边坡设计提供充分的地质依据。

(五)小箐大桥、杨洞枢纽互通桥、洞坪子大桥、老鸹岩特大桥、马头山大桥、五所沟大桥、化觉互通主线桥、小冲特大桥、江家沟大桥等桥梁位于岩溶中等至强烈发育,下阶段应进一步加强钻孔布置,必要时应逐墩逐桩布孔查明岩溶分布情况。同时加强乌江特大桥和赤水河特大桥主墩岸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六)下阶段应加强隧道勘察工作,细划隧道围岩级别。高坡隧道、玉屏隧道、山王庙隧道、唐家湾隧道等隧道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下一步应加强隧道区水文地质勘察。加强隧道进出口仰坡稳定性分析评价;加强凤岩隧道出口段崩坡积体、马龙山隧道出口段顺层边坡等分析评价。

(七)本项目隧道洞渣弃方量大,应加强评价弃渣场地现状及弃渣后的稳定性,避免引发次生地质灾害。

(八)工程地质勘察应全面、及时、准确,确保设计与工程地质勘察有效结合,紧密衔接。

三、路线

(一)路线起点、终点、主要控制点及走向基本合理,符合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要求。初步设计在工可推荐线位的基础上,结合沿线地形、地质、水文和生态环境等自然条件以及沿线城镇发展规划、路网、保护区、矿区等控制因素,兼顾地方政府意见,考虑运营安全、特大桥桥位、特长隧道隧址、节约投资和占用耕地等重要因素,拟定了A3~A13、A15~A18、A21~A22、A24共18条比较线与K线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比较,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推荐的路线方案K+A18+K+A15+K。

(二)初步设计路线平纵面设计基本合理。下阶段应结合地形、地质条件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在公路建设中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若干意见》、《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关于贵州省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黔交建设〔2017〕134号)要求,对路线平纵组合进行细化设计,减少拆迁和高填深挖,优化土石方调配,减少弃方,合理控制工程规模。在保证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同时,贯彻保护环境、节约用地的设计原则。

(三)K7~K9郝官枢纽互通段平曲线采用R-1100+R-4000+R-1350反向S型曲线,平面线形协调性较差,建议下阶段进一步优化平面线形。

(四)K34+387.5小箐大桥为主跨135米连续刚构,其平曲线组合为R-1100+R-4010反向S型曲线,平面线形协调性较差,建议下阶段进一步优化平面线形。

(五)K96+190禹谟特大桥墩高较高,基本在60米以上,建议平面线位适当东移,以更好地贴合地形缩短桥长,降低墩高。

(六)K147+800~K151+800段直线长度为4000米,远大于20v,建议适当加入曲线设计,改善线形,提高行车安全性。

(七)交点K87+679.052、K90+054.720、K99+383.909等路段存在平面转角不足7°的问题,建议优化调整。

四、路基路面

原则同意初步设计采用的路基横断面形式与组成参数,路基、路面及防护、排水工程设计原则,以及取弃土设计方案。设计单位在下阶段设计中根据咨询审查意见进一步优化设计。

(一)应根据沿线地质条件,加强高填深挖、软土路段、岩溶路段、煤系地层、顺层边坡、有软质岩夹层硬质岩顺层边坡、斜(陡)坡路基等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进一步优化路基设计方案。

(二)原则同意初步设计特殊岩土工程的处治设计,下阶段应依据软土、采空区、煤系地层、堆积体、崩塌等不良地质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成果,进一步做好综合处治设计,并加强动态设计。

(三)路基防护采用生态型防护设计原则合理。应进一步根据当地气候、地形地质特点,结合详勘成果,因地制宜优化边坡防护形式与边坡坡率,合理控制工程规模。

(四)原则同意主线及枢纽互通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及其结构组合设计,路面为4厘米SUP-13(改性)上面层+6厘米SUP-20(改性)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8厘米SUP-25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同意落地互通路面结构与主线中上面层采用相同的组合设计。

(五)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方案基本合理,下阶段应结合地形及区域气候特点,加强路基路面综合排水设计,路界范围内排水应自成系统,并与外部河、沟等外部排水系统合理连接。完善细化路桥衔接、冲沟及隧道排水沟出口等部位防冲刷设计,完善环境敏感区路面、桥面水收集及处理设计。

(六)做好土石方调配利用,严格控制弃方。优化取、弃土场设置,完善相关排水、防护、植被恢复及复耕设计,节约用地,避免水土流失和发生次生灾害。

(七)下阶段应根据《贵州省公路边坡养护检修通道设置技术及管理规定(试行)》(黔交建设〔2020〕60号)的相关要求完善边坡养护检修通道的设置。

五、桥梁

全线共设置桥梁68108.265米/110座(含互通区主线桥及主线上跨分离式立交桥),其中特大桥23473.715米/15座,大桥44311.55米/90座,中桥323米/5座。本项目跨越深谷或河流的高墩桥梁选用斜拉桥、悬索桥、拱桥或连续刚构桥,桥型选择及总体布置基本合理。

(一)下阶段应加强地质勘察工作,进一步根据推荐的路线方案,结合定测详勘资料及地形、地质、水文、水力等情况,现场调整落实桥梁墩台位置;桥跨布置应结合桥高,选择合理的高跨比、确定桥梁长度和墩台及其基础的结构型式,确保结构安全、耐久、经济合理。

(二)特大桥、大中桥内外侧防撞墙式护栏等级应按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相关要求,逐桥选取合适的护栏防撞等级。

(三)结合沿线的建桥条件,考虑桥梁预制、运输、吊装等标准化施工特点,同时考虑后期养护和耐久性问题,同意20、30、40米跨径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方案。

(四)原则同意乌江特大桥主跨650米悬索桥方案,赤水河特大桥主跨575米叠合梁斜拉桥方案,下阶段应根据详细工程地质勘查资料,确定主墩距崖边或卸荷裂隙的距离,并结合岸坡、溶洞等控制因素,合理确定主跨与孔跨布置。

(五)对于互通立交区平曲线半径较大的桥跨,建议研究采用预制T梁的可行性,但桥宽变化剧烈段宜采用现浇箱梁。

(六)本项目沿线乡镇经济发达,应进一步优化桥涵、通道设计,充分考虑地方发展的需要,留足净宽、净空。

(七)下阶段应根据《贵州省公路桥梁养护检修通道设置技术及管理规定(试行)》(黔交建设〔2020〕61号)的相关要求完善桥梁养护检修通道的设置。

六、隧道

全线共设置隧道21876.5米/17座,其中长隧道18682米/11座,中隧道1998米/3座,短隧道1196.5米/3座。

隧道设计综合考虑了线形指标、工程造价、隧道洞口成洞条件、隧道前后接线条件、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隧道施工条件等因素,各项支护参数基本合理可行。

(一)原则同意全线隧道布置及结构设计方案。下阶段应根据地形和详勘地质资料进一步优化隧道平、纵面线形,合理确定隧道轴线、洞口位置及洞门型式,优化隧道结构型式及衬砌支护参数,确保隧道施工、运营的安全,并节省工程投资。

(二)原则同意隧道防、排水设计方案,各项防排水措施基本得当。对于短隧道,建议下阶段研究取消中心排水沟的可行性。

(三)本项目采用的隧道结构型式较多,有与路基同宽连拱、整体式连拱、夹心连拱、超小净距、小净距、分离式及匝道隧道等多种型式,建议对各种不同断面的结构型式进行编号,并明确各种结构型式适用条件,避免混淆。

(四)下阶段应进一步加强何家坡隧道、瓦房寨隧道、唐家湾隧道等瓦斯隧道的地质勘察和瓦斯测试工作,合理确定瓦斯等级并进行专项设计。

(五)应结合岩溶发育情况、涌水风险等因素合理预估各隧道不良地质处治预案的工程数量,以控制工程投资。

七、互通式立交

全线互通式立交总体布局基本合理,立交选型和技术指标应用基本恰当。综合考虑交通量、路网、地形、地质等因素,原则同意设置将军山、窦官(枢纽)、朱昌、郝官(枢纽)、修文南、修文(枢纽)、洒坪、双石、杨洞(枢纽)、化觉、长坝、安底、禹谟、禹谟(枢纽)、金沙南、杜家山(枢纽)、金沙北、桂花、石场、清池等20处互通式立交。

原则同意全线分离式立交25座,天桥25座,通道71道。

(一)进一步对各互通式立交平纵面线形进行优化,尽量使互通区填挖土石方数量趋于平衡,同时提高互通式立交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窦官枢纽、郝官枢纽互通式立交分别上跨在建的环城高铁及成贵高铁,下阶段应加强与铁路主管单位协调,尽早取得其同意意见。

(三)杨洞枢纽互通式立交挖方量大,下阶段应结合主线平纵面的优化进一步减少的挖方。

(四)禹谟枢纽互通式立交挖方量较大,下阶段应结合主线及互通平面更为紧凑的布线进一步优化。

(五)杜家山枢纽互通路段与本项目交叉的杭瑞高速设有紧急停车带和避险车道,下阶段应补充公路安全性评价,有针对性的加强安全措施。

(六)金沙南服务区与金沙南互通相距较近,需设集散车道与互通构成复合形式,下阶段对互通、服务区的选址及方案布置进一步研究。

(七)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下阶段分离式立交、通道和天桥设计应与地方充分沟通,尽可能考虑采用较大的布置密度和通行孔径,为地方经济的发展预留充足的空间。

八、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原则同意初步设计提出的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和通信、收费、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原则同意标志、标线、护栏、隔离栅、防眩、防撞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下阶段结合安全性评价及地区气候特征,进一步优化和细化安全设施设置,确保行车安全。

(二)监控设施应做到全覆盖,路段监控按照不大于2公里一对设计,尤其是隧道横洞等部位,并增加视频云设计。

(三)本路段通信系统采用OTN技术设计,并接入OTN干线传输系统。

(四)收费系统应按照交通运输部取消省界收费站实施方案进行设计,完善超限、超载车辆入口检测设计及危险品车辆管理措施。

(五)加强隧道通风、照明、供配电、监控、消防、救援及应急联动控制方案的协同设计,提高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合理节能。

(六)服务区、收费站、路政用房及交警营房建设规模应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要求进行设计,费用列入概算。

全线管理、养护及服务设施总体布局基本合理。全线共设置3处隧道监控管理站、4处养护工区、14处收费站(主线收费站1处,匝道收费站13处)、4处服务区、2处停车区、2处路政大队、2处交警中队,25处隧道变电所,14处消防水泵房,满足本路段管理、养护及服务需要。

九、环境保护

本项目初步设计基本结合项目的环评报告、水保报告的要求,进行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设计方案基本可行,设计文件内容较完整,达到初步设计深度,基本满足文件编制办法要求。

(一)结合环评报告、水保报告及其批复意见的要求,进一步核查、落实声环境和水环境保护措施。

(二)加强对取、弃土场选址的水文调查、地址勘察和稳定性评价,并对弃土场防护(挡渣墙、拦渣坝等)和排水进行专项设计,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和地址灾害等问题。水土保持设计应结合《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要求,落实各项水保措施设计,注重植被恢复,明确选用的苗木品种。

(三)加强对沿线生态环境、自然与人文景观调研,对高速公路全线景观进行针对性设计。结合贵州绿化设计有关要求,进一步优化苗木品种,完善房建区绿化景观设计,体现贵州地域特色,展现贵州路域景观风貌。

十、设计概算

概算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3830-2018)、《公路工程概算定额》(JTG/T 3831-2018)、《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JTG/T 3833-2018)、及《贵州省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预算编制补充规定》进行编制。造价编制原则及方法正确,基础资料较齐全,定额套用及费率取值基本合理,基本反映了本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的工程项目和内容。

(一)核定建筑安装工程费25,830,274,617元。

(二)核定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2,485,053,843元。

(三)核定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336,653,038元。

(四)核定预备费1,482,599,075元。

(五)核定建设期贷款利息1,438,749,155元

初步设计总概算核定为32,573,329,727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1,438,749,155元),较经批复的工可估算325.96亿元减少0.23亿元,较工可估算减少0.07%。本项目施工图预算总投资应控制在初步设计批复的概算总投资范围之内,最终工程造价以竣工决算为准。清池连接线概算金额688,898,930元,建设资金由地方筹集,其费用不包含于贵金高速公路概算内。

本项目法人为贵州贵金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张胜利,机构负责人为冯旭。同意你司实行一级监理模式。

请你司与相关的城镇建设规划、水利、环保、文物、林业、管线、电力电信及其它建筑设施的主管部门签订责任明确的书面协议,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与沿线环保和水保部门充分协调,深化环保、水保工程设计,保护沿线自然生态环境。

请你司督促设计单位认真按此批复要求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由你司负责组织审查,审查意见报厅审批后方可执行。施工图设计阶段要认真落实标准化施工的要求,并落实到设计文件中;做好农灌、通道、天桥,以及涉及机耕道、水渠改造等与沿线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工程设计。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理,防止建设过程中随意变更设计和调整概算。若发生较大(重大)设计变更,必须严格按《公路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5年第5号)的要求履行审查审批手续(具体操作可按《贵州省高速公路PPP项目建设管理手册》(20200305版)第6章要求执行),先申请,经同意后方能开展变更的施工图设计,设计完成后经审批才能实施。未经同意擅自实施的设计变更不补办手续,相关费用不得进入工程决算。

请你司抓紧做好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按照交通运输部的有关规定及时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施工许可手续。贯彻落实我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平安工地建设”以及创建“品质工程”的相关要求,加强施工期间的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安全。项目总工期(自开工之日起)4年。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2020年12月7日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