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溪隐遗稿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这篇文章可能需要清理,以符合维基文库的标准,欢迎清理和改善。如果您想要查看帮助,请看帮助页面
溪隐遗稿
作者:李廷立
1708年

[编辑]

子政殁已二十有三年。再经兵火。其遗文稍稍传于世。凡国家秘府典籍。举为灰烬。而独此书未泯。比之秦火之馀。孔壁启而虞夏之文出焉。人争睹之为快。尝闻程叔子之言曰。辞欲文。文则爱。爱故传。信哉。一日。其胤子真聃。来示余曰。与吾父游而久且详者。宜莫如丈人。乞为我剞劂之。且以一言弁其首。以侈来世。余遂受而读之。其立言遣辞。无非吾侪觞咏之遗迹。而其人与事。一无存者唯余一人。孑然独存。如沧桑百变。而老仙不死。笑抚金狄。阅万古而兴喟者。良是异事。子政于物无所好。其于声色玩好。生产作业。犹稚儿然。至于书若嗜欲。每日子后。必整襟诵读。不知日之早暮。平生所著书甚多。尝自言曰古人淫书。未有致多如我。今其存者。盖乃十一于千百。特管豹一斑。噫。

万历丁巳首秋。东岗老人序。

[编辑]

读书堂谢赐扇笺[编辑]

伏以旷世风云会。幸值右文之期。清时雨露恩。敢言稽古之力。窃观泰交之熙运。必有晋锡之便蕃。唐朝玉蟾蜍。先降待制之地。宋殿金莲烛。特颁视草之臣。惟其近日月之清光。是以蒙乾坤之偏渥。况云汉昭回之丽。字缀银钩。而尚方制作之工。扇分雉尾。膺是赐者。顾不韪欤。若稽文皇之太平。屡见书扇之盛事。把鹊翅而传翫。既闻无忌之拜。嘉咏虬画而赞扬。复有马周之称颂。德实远迈。事即偶同。眷我文治之亨。最重长暇之赐。居蓬莱书院。眷遇允迈于唐臣。辍瑶池行厨。礼意弥隆于秦簋。自世宗成庙以后。有堂垂数百年。致水晶蟪虎之颁。受恩非一二计。于今异宠。视昔有光。惟玆赐扇。品绝谢蒲。制出湘竹。合阴阳动静之妙。卷舒随时。夺造化呼噏之权。风籁在手。常因楚俗之令节。用备周王之正供。内无元规尘。不烦王导之障。外绝魏人寇。何劳诸葛之挥。爰思秘府之珍分。只合词臣之清暇。平生无长物。为怜儒术之空疏。身世际昌辰。特许书观之息偃。江山助笔。纵能摛藻而掞章。月露连篇。或嫌探根而蹑窟。故圣心先隆于学殖。虽戏墨不出于儒书。念天光云影之诗。廼晦庵自得之妙。与鸢飞鱼跃之旨。启圣门不传之心。况此感发乎性情。莫切讽咏乎诗句。天机独运。宇宙入于宸襟。心画自奇。云烟缠乎睿思。毫随白凤而欲动。管应翠犀而将挥。恨不与同时。存想弥勤于关闽。何莫由斯道。近譬独取乎方塘。溟鱼飞出于墨池。雾豹炳蔚于扇面。焕天章之下被。坐令万物而生辉。耸士心而群欢。非特一堂之动色。将见含英咀华之辈。转成穷理尽性之儒。谁知天纵之能。自速风动之化。五明遗制。用见解愠之仁。一阵微凉。更彰扇暍之德。永言美人之贶。长挹大王之风。何德堪之为幸多矣。谨奉笺以谢曰。九天沛泽。滥荷抆拭之私。一扇仁风。愧无奉扬之效。丘山施重。渊谷惧深。臣伏念学海涓流。文林樲棘。破千金而亢艺。未屠昌黎之龙。中万选而登瀛。猥骑沙苑之马。徒分梁汉之月米。久糜水衡之春钱。驽骀怕锦幪。敢期周旋于文律。蓬麻贪雨露。尚恋沐浴于恩波。岂意龙光之沓臻。廼纡凤翎之腆贶。黄封远降。喜流霞之薰肌。红帕乍开。惊彩云之烂目。合藤竹而制作。纵良工意匠之深。具体用而裁成。实圣主巽行之妙。产嫩凉于掌握。不受祝融之威。鏖殷暑于指挥。如试去病之勇。况此文章之贲饰。亲经天日之品题。汉帝十体书。久仰宸翰之丽。晦翁七字句。为写道体之吟。万象奔驰于笔端。三光缭绕于毫末。翩然鸾鹄轩翥。歘而虬龙腾飞。有意存焉。不专工于翰墨。闻风起者。应用力于渊源。太宗孝经之书。与此等耳。绍兴秋雨之扇。方之蔑如。自惟萤照之徒。曷任蚊负之惧。非吕端之入阁。先分垂露之书。无刘洎之登床。得睹洒天之象。不敢提携于衣袖。散九华天上之香。只恐变化于风雷。失一夕人间之宝。伏遇主上殿下。学廼有获。圣又多能。分唐帝之清阴。思与四方而共。惜韩侯之弊袴。犹慎一笑之加。谓臣等虽非焕猷之才。许臣等稍有补裳之志。特宣便面之赐。获奉入手之珍。臣等拜而受之。永为好也。天寒情不薄。自无箧中之弃捐。夜半气交腾。要见斗间之紫赤。

进次山海主事赠使臣诗笺[编辑]

一帙宝典。喜见辨诬之书。两首新诗。敬闻应制之命。肆掇芜语。庸渎清旒。窃念宗系之被诬。实我臣民之含戚。始因元咺之叛国。得逞讼君之奸。竟成曾参之杀人。未免慈母之惑。原银派罔涉于凶族。而玉牒反玷乎恶名。至痛徒结于终天。巧䜛难投于有昊。宁有是也。抚东封而摧心。庶几改之。望北辰而洒涕。纵承尚书之然诺。言先后之或差。未见内阁之真传。事虚实之难的。岂意二百年之后。始雪十三世之冤。率土同欢。三韩再造。时应有待。庆实无前。恭惟主上殿下。性本自天。行皆高世。蝇点祖训。慕尧墙而增悲。蟹执藩仪。奉禹贡而弥谨。谓受枉无不伸之理。更腾沥血之呼。而剔伪有难得之几。适附谢恩之奏。诚无有不动。果蒙皇眷之偏。宠何以堪承。亲奉秘府之典。况成书先万国而揭日。由圣孝冠百行而感人。告大庙而明禋。应动冥冥之喜。让尊号而冲挹。反执谦谦之心。独此使臣之酬劳。至有行录之经览。顾我邦素称文献。念华国必以词章。斯致主事之赠诗。试令诸臣而赓韵。无非昭代之盛事。实惟旷世之美谈。致远得顾云之什。只因昼锦之荣楼。方赠梦周以辞。亦慰星槎之远。矧玆功存于伦纪。合见名动乎华人。一唱三叹。遥想中朝文物之盛。四海九宇。应信东方礼义之乡。臣等厕迹鹓班。蹈足鸿运。才既乏于撰述。辞何有于揄扬。用以矢其音。敢进续貂之句。不可喑无颂。愿献被弦之章。

平难功臣谢赐宴笺[编辑]

举国人讨之。既正鲸鲵之戮。廼臣子职耳。滥荷茅土之荣。渊谷惧深。丘山施重。伏念臣等俱以庸质。叨际昌辰。本乏张相之明。早陈禄山之叛状。且无汲史之直。逆折淮南之奸萌。岂料搢绅之班。遽出枭獍之贼。因诗书而发蒙。久长囊槖之奸。作符谶而惑民。欲逞裒鞠之恶。称兵将迫于犯阙。分部已急于斩关。幸赖默佑于神人。得转危机于呼吸。能以义相勉。始发西南之阴谋。誓不与俱生。更严春秋之治党。歼巨魁而咸快。芟逆徒而悉平。念邦家复安。实天地祖宗之力。顾臣等何预。忝山河带砺之盟。宠极于身。赏延于世。赐之田土臧获。维其多矣。爵其父母妻子。不亦泰乎。以至麟阁之图形与夫马匹等诸物。有何周功之丕示。得此晋锡之便蕃。伏遇主上殿下。无功不酬。有赏必信。既嘉首倡之义。复念淑问之劳。特许铁卷之同升。载纡铜盘之共歃。臣等敢不惟休与戚。曁子若孙。歌天保之诗。却喜尊荣之享。申华封之祝。长愿福禄之昌。

诞日笺甲午[编辑]

伏以银潢洗甲兵。方值光复之运。金镜当令节。诞膺康宁之休。庆赖一人。欢腾四海。恭惟主上殿下。英明独断。刚健有为。将多于功。消汉家二百年之厄。必得其寿。叶箕畴九五福之祥。肆当载夙之辰。益荷景命之集。伏念臣猥以庸品。叨守重藩。嵩岳三呼。虽阻复见之仪。苍崖十丈。愿献中兴之颂。

冬至笺[编辑]

伏以冬至子之半。方属一阳之生。周邦命维新。喜逢再造之运。凡在动植。孰不欢忻。恭惟主上殿下。聪明有临。神武不世。干旋坤转。行期玉烛之调。日升月恒。重完金瓯之缺。玆当令节。益膺纯禧。伏念臣猥以庸姿。叨受重寄。天时人事。共知休复之祥。否往泰来。愿献中兴之颂。

正朝笺[编辑]

乾道窅尔神化。茂迓来复之祥。圣人以之财成。丕阐阳亨之德。民夷蹈舞。动植欢欣。恭惟主上殿下。寅畏对时。忧勤敛福。倾否返泰。拓开绵秩之基。扶阳抑阴。陶甄和平之象。玆当革旧之日。益膺鼎新之休。伏念臣迹滞西藩。心悬北极。望蓬莱五色。虽阻汉仪。效嵩岳三呼。每祝尧寿。

[编辑]

谢刘总兵赠云履香扇启[编辑]

谁能办此事。方期麟阁之图。无以归我公。远结虎节之恋。危衷欲剖。感涕先横。敬惟老爷阁下。山西将家。斗南人杰。隐若一敌国。早擅吴汉之才。屹作万里城。共推卫公之略。身为雪山之重。名被草木之知。属此南警之辰。受玆东征之寄。念我朝鲜有国。实抱天下至冤。始因郑伯之忠。代受王室之难。终以鲁人之弱。未免封豕之侵。五庙鞠为丘墟。三韩剪焉倾覆。苟非丕冒之德。孰存已丧之邦。复三京还旧都。实是荷天之灵也。留一将制全胜。斯廼得人而任之。方凭在山之威。忽惊撤戍之报。初非定远之思归。要生入于玉塞。第缘充国之遥度。欲面议乎辕门。然下域之无依。恐戎心之易启。国之有是多矣。只在再造之功。公今舍我何之。未堪三秋之别。贱生猥以庸品。叨守陪官。近君子樽俎之光。无能为役。贻从者蒭荛之苦。难以自容。假以温颜。亦云幸矣。锡之美物。不已过乎。况未复父兄之雠。尤有望旌旆之返。泽无远不届。既多后思之怀。功唯断廼成。愿决先人之勇。

教书[编辑]

教杞城君兪泓书[编辑]

王若曰。人臣有专对之才。能以君显。帝王有报功之典。与国同休。自昔丕规。非今私宠。惟卿瑚琏重器。山岳高资。早擅真学士之名。诗比春云之蔼蔼。晩得贤宰相之誉。量涵秋水之汪汪。独为风波之老成。不挠松柏之刚劲。历敭中外。民望久属于岩廊。跋涉风霜。使车频驰于关岭。念先祖伦纪之受垢。实我国臣民之至冤。始因元咺之讼君。敢构四极之乱。竟使曾参之慈母。未免三至之疑。遗痛永结于终天。袭误尚传于后世。宁有是也。抚东封而摧心。庶几改之。望北辰而洒涕。卿于是丹心自励。白首弥虔。七旬万里。行不惮远役之苦。百年一卷。典先蒙径示之恩。倘非贯日之诚。曷得回天之力。继而有全书之降。涤尽祖训之点蝇。昭乎扬大伦之明。免使东民之沦兽。元陵之喜气云动。率土之欢声雷喧。俾予率廼而增光。由卿使乎之尽职。功关宗社。绩留旗常。於戏。共享尊荣。慕尧夔君臣之美。永保终始。忝山河带砺之盟。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赦文[编辑]

斩逆魁郑汝立赦文[编辑]

春秋著无将之义。王法至严。汉家重不道之诛。罪人斯得。玆当鲸鲵之戮。盍霈雷雨之施。予以寡昧之资。叨守艰大之业。常临廿载之渊谷。庶囿万姓于陶甄。岂意逆贼之魁。廼出缙绅之列。贼臣郑汝立。恶甚枭獍。毒逾虺蛇。囊槖诗书。有同王莽之欺世。诪张符䜟。敢畜山童之阴谋。罔念卵育之恩。欲逞啸聚之计。廼与边涘,朴文长,朴延龄,金世谦,方义信,李光秀,李箕,朴应逢,黄彦伦等。相随昏夜。已涉岁年。结沙门而聘妖。假玉函而惑众。布凶隶于都下。谓武库之可焚。遣术士于山中。睨檀基而欲据。矫旨而剪方伯戕阃帅。分部而𢭏畿郊取江仓。奸计益深。祸机垂发。拟杀本兵之长。志欲何为。将挥犯阙之戈。事且匹测。在从臣而居群盗之首。混衣冠而怀猰狗之心。乱贼何代无。未有甚于此者。凡民罔不憝。皆可得而诛之。纵失悖晔之伏辜。已快逆敦之跽斩。於戏。天网不漏。既正罔赦之刑。舆情共欢。式举维新之典。

批答[编辑]

右议政郑澈不允批答[编辑]

尚亦有利哉。方赖黎民之保。何遽言疾也。当念国家之艰。进退宁得自轻。安危实有所系。卿朱弦直道。白首清名。立朝有声。人道寇准之律己。家乡孝闻。世称小连之居丧。夙擅姜桂之誉。晩励风霜之操。惟其拔流俗千丈。是以忤当路十年。虽厥身不安于朝。顾廼心长在于国。山河之迹远滞。畎亩之忧弥深。逮玆逆变之狺然。滋见素节之著矣。刘安所惮。允由汲史之孤忠。师道欲戕。廼在裵相之宿望。故自鲸鲵之就戮。即正廊庙之阴珪。择丹笔而祥刑。久劳春秋之治党。斩白马而成誓。再膺茅土之疏封。推经道之猷。益救时之略。破东北一彼此。力行向成之忠言。亮天地理阴阳。伫回古人之相业。何知丏闲之请。忽及虚己之辰。况年龄未至于桑楡。而荣卫尚屹于乔岳。念夙夜雾露之伤。纵由经岁之讯囚。固气力精神之健。终拼数月之就摄。岂以王朝之暂瘁。欲学蒙正之呈辞。矧公论多事之时。非大臣乞退之日。自谓得矣。于国何哉。呜呼。天将任神所扶。应有勿药之喜。昔者疾今已愈。勉副速起之怀。予不多言。卿勿再执。

[编辑]

辞黄海监司疏甲午[编辑]

伏以。臣有无状不孝之罪。不敢以人类自处。日夜号天。唯愿速死。故虽沈痾在身。口不言病。今者。授臣以必不可堪之任。臣不得不仰首呼恳焉。臣之庸劣迂拙。百无才气。圣明所洞烛。国人所共知。臣不敢复赘。第以贱疾言之。臣平生积恶所致。遭逢世间所未有之酷祸。壬辰之乱。一年六丧。血属殆尽。东西丏乞。以营掩敛。而今犹有未及葬者。虽性命蠢顽。至今尚存。其于人世何如也。以此精神丧失。如醉如狂。小有烦恼。眩证辄发。不省人事。加以前冬中风。左边不仁。一日之内。或浮脓肥胀。或瘦削骨立。年未四十。发白耳聋。薾然躯壳。只待死日而已。臣负如是之罪。抱如是之疾。唯当退伏于田野。不敢来齿于朝班。但臣所恃为命。君与父而已。如今无父。舍君焉往。所以扶癃曳尫。来近京辇。不意峻除遽及微躬。方面重地。是何职任。矧今多难。策应方急。非臣无似所可堪膺。有司之以臣注拟。亦出于乏人备望。初非以臣为可堪也。且臣从前受恩偏多。到今曲造弥隆。或作重至于服除之日。犹蒙祭需之命。非臣万死所能小酬。臣虽赴火入水。不敢有一毫辞难意。况按节全壤。其荣极矣。自料甚熟。其于国事何哉。伏愿圣明。天地父母。俯察臣情。特命镌改。以安愚分。以重方面。臣惶悸闷迫之至。谨昧死以闻。

[编辑]

赠砺山倅郑渫序[编辑]

丁亥岁。先人倅真珠。予尝往觐。是时。城主方佐关幕。飞一札于瀛洲途上。邀索拙句。为留别语。余作近体数首。书简尾以寄。及今九年之后。不孝无状。遭天之戚。尚欠一死。虽欲更赋竹楼暮云。其可得乎。甲午春。余持服流转。来就食于砺良妻庄。则城主实方视篆。顾遇备至。此虽君子哀丧之德。其意固出于岭外旧好也。乙未夏。余为妻家葬事。复到砺乡。拜城主于镇民亭上。时从容语移日。耿耿颇不得意。常有田园浩然之思。一日为连帅者。不容卷迹以归。噫。余亦十年宦海上人也。世间乘除荣辱。备尝之久矣。今玆城主之归。独一笑无更语。曾有林泉之约。故情见于拙词。

赠韩秀士浚谦[编辑]

吾于清城韩氏。得三人为友。友非面。心也。其季曰景受。白眉之良也。超然鸡群鹤。其形之秀也。铿然掷地金。其文之绘也。人皆乐与之交。相识偏国中。而谈而亲者。莫吾若也。春风紫陌。携手同行。秋雨江湖。交足夜话。背面有戒。磨肌有约。方寸之间。冰雪相照也。一城莾苍。三飡去来。而多事风尘。见未能源源也。岁丁丑秋。马首北天。奉晨昏也。朝家重北门锁钥。掇法从臣。以为通判。景受之大人。中其选也。王事独贤。鹤发在堂。岭云关雪。多少离愁。左右承顺。颜色洞属。千里扙屦。悦亲无方。景受之职也。屈指亲知。眼中㡬人。哀哀止而长已矣。异乡别恨。又吾景受。为故人者。当作何如怀抱也。重来讳日。心緖乱丝。都门落晖。坐负把臂。又未得驰尺书赆片言。不敏哉余也。朔吹号沙风土。非吾将息之道。当先理其心。慎飮食。少思虑。吾之望也。君归之五日。广陵李某。追而序之。仲秋夜也。

[编辑]

茅亭记[编辑]

亭何在。在砺良。亭何名。名曰茅。盖以瓦而曰茅者。乡称之谬也。知其谬而仍之袭。乡之旧也。乡有旧。虽谬可袭乎。曰。否。凡事有实有名。名者。实之宾。斯亭也。名茅而实瓦。内实而外名。庸何伤。作之者谁。孤潭李先生。会乡人而始构。庚午岁也。继之者谁。广陵李某。倡乡人而重修。乙未岁也。噫。国运丁否。大盗构乱。三韩剪覆。庙社丘墟。凡三京之楼阁。六道之闾落。举为蒙草荆榛。顾玆南砺一小亭。藐然独存。斯非幸欤。历尧日而久贲。经楚焚而不坏。重新于廿载。改观于一方。而吾家舅甥。实始终之。私幸多矣。属今乱极而治。生意渐还。俾乡人。无邑里愁叹之声。有伏腊鸡酒之乐。朝焉暮焉。耕于斯。读于斯。培敦厚之风。去浮薄之习。待一乡以君子长者之道。是唯乡先生作亭之意。若夫业废于嬉。戎兴于言。谈乡邻之恶。说守宰之过。为一游谈浪会之所。则岂独斯亭之辱。实为吾乡之羞。今年廼万历二十三年。是为记。

上梁文[编辑]

听松堂上梁文[编辑]

伏以神都右界。华岳西偏。山连弼云。合有高士之蹈。洞号庄义。允宜君子之居。眷言一亩之宫。足怀五世之泽。修废坠乌可已也。新轮奂若有待焉。听松先生。道识其大者。气养之浩然。时清犹隐居。酷耽魏野之逸趣。母老难远去。正类袁闳之才情。沟中不愿于青黄。㸑下无心于宫征。爰就郑真之谷口。廼爱弘景之松风。寄傲之窗户玲珑。熟兴之林壑窈窕。三征七辟而不起。只为道义之藏修。万锺千驷而何加。真成城市之大隐。何图岁移而时换。未免人去而山空。春草烟萝。白鹿之旧洞芜没。溪风岚雨。武夷之精舍颓倾。是固吾党之同羞。抑亦斯文之一欠。地因人胜。忍教芳躅之长堙。道以时行。固知盛事之有继。始出群公之好善。不弃旧基。竟遂诸子之尊师。廼建新宇。松林涧水。流风馀韵。犹有存焉。斐几明窗。诵诗读书。必于是也。玆陈善颂。用举修梁。梁东。小窗长对玉芙蓉。先生去后松犹在。枕外翻江夜夜风。梁西。夕阳藜扙下前溪。木桥丝柳浑如昨。长咏当时讷老题。梁南。旧壑新栖思不堪。想得先生静存处。只今秋月影寒潭。梁北。朝朝列岫生新色。征君家世本亲臣。一壑幽居犹拱极。梁上。几隔东华尘万丈。要识苍天饷善人。满庭兰玉日应长。梁下。昭代洋洋盛文雅。学力要须慕敬斋。词华且莫同诗社。伏愿上梁之从。世知尚贤。士多崇德。重开晦翁之竹牗。更辟濂溪之草庭。非关偃息之多闲。只喜瞻依之有所。思其人至其室。岂但山高水长之怀。尊所闻行所知。伫见天光云影之学。

祭文[编辑]

代砺山郡守祈雨祭文[编辑]

呜呼。惟天诞降割我有东。若之何不吊而有斯恫。岛虿毒液。喷及三霜。荐食我疆土。夷灭我宗祊。使三韩二百年赤子。血作水流。继而有军旅后疾疠。十无一瘳。环封卒殚。有生皆刘。尝闻民是天之民。天不恤民而谁恤。天宜若仁闷我未死孑遗之民。年谷登而骨再肉。今玆之旱。谁俾斯极。四月不雨。民犹病诸。七月不雨。胡宁忍余。郡守虽无似。作一邑山川之主。有戚而吁。神岂不顾。无治行以媚于神。郡守罪也。宜降咎于厥躬。民何辜焉。毋令沟瘠沦胥以颠。呜呼。民病神不急。神亦有责。神休民不祗。是民之孽。神人相感。此理甚昭。尚克时澍。廼亦沃焦。况尔有神。夙著灵异。洞山漏泽。润及九里。灾常转移。一霎顷耳。盍亦分膏。打起龙慵。悠然肤寸。星月晦空。一雨千里。荄甲皆苏。岁则熟。民其秋。越神显。惟神其图之。不腆蠲吉。将以微诚。神如不昧。格我昭明。

[编辑]

处江湖忧其君十六岁陞魁上之中[编辑]

沧波万里。烟月一区。中有大人。独立无徒。延伫乎苔矶。惆怅乎芳洲。厖眉攒箭。枯颜带愁。兴言长叹。若有所忧。钓客过而问之曰。人之于世。贵得其乐。休休坦坦。无往不得。况此云水之生涯。饱闲中之淡泊。优游哉一叶短棹。乐只且兮何极。今子胡为乎独悒悒以含戚。以为忧时之君子。则芦荻非所当居。以为江湖之散人。则世情何与于余。既非职思其居。苦何为而戚戚。大人闻言若惊。喟然太息曰。余一生之多忧。空感慨于斯世。嘐嘐然抱负重大。夙有志乎经济。一斗赤心。尽忠北面。孤节挺挺。寸情眷眷。竭力事上。志乎致泽。责难陈善。非心是格。将顺其美。匡救其失。事是君不为容悦。愿致之于尧舜之上。吁嗟乎此志之未遂。空郁悒余怅怅。足侧世路。身落江海。白首忧君。丹衷未改。一饭不忘。九死未悔。经邦有术兮。同野人献芹之诚。见主无路兮。苦魏子恋阙之情。唯此霞鹜乾坤。象外溪山。一身无绊。尽日长闲。有石可枕。有流可漱。倘使肆志而自适。果何忧而何苦。独惓惓而长怀。夫惟灵修之故也。然则吾忧也。非爵位之不崇。非吃着之不厚。非遗逸之是怨。非厄穷之是闷。思帝阍而不见。独郁结而纡轸者乎。客于是感而为之歌曰。未见君子。心之忧矣。亦既见止。我心则喜。濯缨兮江之水。采兰兮江之滨。云谁之思。西方之美人。

七言古诗[编辑]

宿兴阳地阳江驿。是夜大雨。思亲有作。起书驿村之壁。[编辑]

朝出门闾望。儿从郞省归。暮出门闾望。儿去直彤闱。日日出复归。何曾千里违。无端纶綍下重天。湖路春风吹绣衣。儿今年少身复健。雨露随处多光辉。爷独傍无一侍者。短宵少睡潜泪挥。眼前可怜两稚孙。念儿不见如见儿。呜呼父母之心廼如此。渠应原隰慎所之。

丙戌冬。先人为三陟倅。奉送广津。归家怅泣。书于案上。[编辑]

父别子。父把一麾江海去。子作风尘五品吏。相依为命三十载。奈此迢迢忽千里。危栈谁攀潘岳舆。旅店孰煖黄郞被。亦知归觐春有期。不觉衣襟频拭泪。父廼挥手命止之。一语谆谆为提耳。衰门不分溷名位。父子食禄今十𥜥。官切云霄尔知惧。邑有流亡我当耻。岵亦不须陟。门亦不须倚。去去溟州勿复道。雪岭之难履如砥。

送庆尚都事李䤴[编辑]

去年别关以西。今年别岭之南。年年送君作亚使。莲幕风流应自谙。笙歌沸耳揽离思。犹胜完山道上落第驱征骖。所恨身上貂裘今已弊。物犹如此人何堪。青衫末路不厌卑。白尽诗鬓何毵毵。湖山随处眼便开。物色取次归穷探。春风唳鹤佛日树。暮雨鸣磬孤云庵。山中老宿倘相问。为言当日旧游子。回首如今面发惭。

弓箭歌[编辑]

白羽箭骍角弓。箭以赏柴市之应制。弓以褒守岁于禁中。文山人去三百载。至今易水多悲风。咨嗟咏歌想见之。要使东民兴起者家孝而户忠。岁尽春生洛阳殿。卧闻金漏声丁东。屠苏灎灎满意斟。绝胜林鸦枥马拘束对阿戎。金銮轮直十八士。岂无他人适此丁我躬。金门宣赐满月形。挂来斜映麟袍红。还家开箧视故箭。壮气凛凛成长虹。腰之手之出门去。詑向东湖诸彦玉署群公。我不要雾豹文章锦段褥。又不要银鞍金勒被青骢。从容词掖付公等。直向阴山擅豪雄。一弓复一箭。手射搀抢落。长驱蹴踏天山空。请君放笔向麟阁。记我平戎第一功。

孝妇吟。醉呈壶峯僚丈求和。宋言慎[编辑]

孝妇吟。醉客闻之泪满襟。妇年四十失所天。身上有一舅。舅不堪衰疾日侵寻。深闺半夜方寸乱。忍断纤指血淋淋。血淋淋流入舅口舅疾愈。堂上春树还阴阴。

孝妇吟。薄妇敦贪妇廉。十口臧获。持以与庶弟。既孝且悌。恻然伤人心。呜呼宋家此母复此子。升堂上寿愿自今。

赠砺山倅郑渫[编辑]

伊昔湖山交臂初。竹楼肝胆潜相照。风流亚使最善价。薄劣衙童真不肖。忘年交道等韩孟。耐久襟怀齐管鲍。侬惭词掖短衔美。子负文场旧盟绍。仙区咫尺面千里。人事差池成一笑。求砂葛令道根熟。望云参军欢意少。无心香省傍飞舄。有意云章寄石耳。铜章几屈山水宰。递筒空传尺素鲤。天南忽报寿星凋。痛哭襄阳丧庞德。攀心不下大小连。泣柏何尝迷泪目。何知末路按剑多。侧足羊肠坠坑谷。邹阳未讼上书冤。梁狱空搔诗鬓白。长沙犹薄有道恩。贾傅伤心对飞鵩。当时我亦困啁啾。天末悲风怆相忆。胡星一孛玉烛昏。疆场难堪蜂蚁结。昭阳箭声细柳笳。白日中原满膻羯。亲颠床席君远狩。此时何心算行止。终然忍作不孝身。反哺初情知己已。终天怨结万死馀。苫块三年辞玉庭。丧无戚容衰与易。服除顽命犹偸生。齐乡衣被二天恩。地主青眼民白发。斜阳远别乱世人。不用骊驹歌一阕。相看脉脉不忍别。摠为干戈闹邦国。泪亦不能为之坠。言亦不能为之发。腰间各有三尺剑。欲扫搀抢何可得。忠臣孝子植风纪。夏康周宣志匡复。稽山不日炼甲楯。奉天何时颁德音。秋霜渐近灭倭日。宝刀揔有擒倭心。秦宫汉树绕赤日。太白武功消妖祲。我不能从容前著坐帷幄。又不能奋厉横身当战场。尨然宛若无事人。安用呿口说虞唐。父母之雠不可共戴天。此贼未灭长皇皇。履倭之血。抽倭之肠。跨海斩鲸庸非急。城主复城主。三万里农桑。二百年社稷。鞠躬尽瘁死后已。圣人复起吾不易。

拟金御史义元玉香问答词[编辑]

君莫道少年冠多士。珠粉三行醉罗帏。又莫道乱世持斧行。白日威名动海陲。有身不能庇一妇。安用人间丈夫为。杨山元不下杨州。御史如何非牧之。当时一笑未十年。此来岂是寻芳迟。只恨功名不及妄校尉。枉教落花羞故枝。青鸾木鸡向来怨。织箔无赖藏蛾眉。泪亦不能为之下。心亦不能为之悲。倚君屏抱君诗。为君死君得知。右玉香问

我不及石家郞珊瑚十尺富熏天。又不及刘学士玉佩琼琚诗百篇。蛾眉于世一公物。横逆之来古亦然。书生计活本冷淡。校尉功名入凌烟。从教渠命薄不薄。择木安知心易迁。花情人事剧多端。旧璧归时应好缘。风流巡察广林仙。手下动摇山岳权。重圆镜再续弦。拊掌大笑知何日。四幅屏中要稳眠。右金御史答

赠许信川潜○幷序[编辑]

许信川。徒步随驾。人以为难。余则曰。此于信川非难。童奴年十三。终始随信川不去。是真难也已。作歌以美之。

许信川不见今四载。华发萧萧成老翁。身无一物有一奴。奴曰十三岁奚童。伤心那忍说去年。半夜甘泉烽火红。龙舆超忽杳何处。鼓角漏天愁濛濛。君为卑吏我从官。食禄之义臣子同。麻鞋徒步廼职耳。美此小奴方稚蒙。君家豪富冠中原。累百苍头闾左雄。何知一朝尽作鸟兽散。五尺之童成塞鸿。我昔过君君不在。思见此奴如见公。呜呼此奴还此主。相将成就一个忠。熙川道上十日雨。益水仓前百步洪。童随翁后哨探归。咫尺深林吼饥熊。何人画献明光宫。

五言古诗[编辑]

送申高灵赴蓬山[编辑]

我年十五六。君年十八九。同居松桥里。两小齐把袖。廿六君摘髭。取醉曲江酒。我为丈人行。低头遂拜屦。相看每一笑。相信心期久。槐花去年夏。偎侧俊造后。日上东明门。衙鼓发清昼。荷君推挽之。招寻期不负。忽然生别离。紫塞惊杨柳。迢迢古全燕。矞云捧玉后。远游经岁时。归看锦囊富。一城罕对床。千里屡分手。秋深既西迈。雪厚复东走。况玆行路难。出疆导人兽。惩奸与绥远。英选诚非偶。长程接古驿。腊后寒梅秀。晓日生沧溟。人烟杂橘柚。雕题识凤麟。家世推人右。扶桑挂弓已。早回东马首。天涯望尔来。恼杀十年旧。

晓起[编辑]

深夜夫如何。九城锺漏迟。出门还入门。满天星未稀。僮仆近我睡。枥马时一嘶。遥闻邻妇语。持火照啼儿。

五言绝句[编辑]

宿沙器所[编辑]

天寒老鸡喑。卧吟归梦少。穷山无漏筹。月落不知晓。

赠李毂[编辑]

昨别子常来。今逢子常友。停杯说子常。白云生远岫。

七言绝句[编辑]

重游萧寺[编辑]

无事经年滞一官。二陵秋草再来看。孤舟更向南湖泊。枫叶芦花亦旧颜。

回到泗川丘兴驿[编辑]

南泛孤舟傍海城。客愁如汐暮添生。今宵来泊丘兴渡。犹近长安一日程。

赠郑广成[编辑]

赠君三束纸。遗君一首诗。南山松柏应如旧。倘记当年诳我时。

初出湖堂。待李正字德馨不至。诗以问之。[编辑]

日向明光珥笔游。几时华躅到蓬丘。相思欲折寒梅寄。江汉如今当陇头。

铨曹直宿。夜梦有异。[编辑]

身试鱼龙百尺渊。长风万里坐楼船。蘧然觉是东曹梦。锺漏䦨珊午夜天。

以救荒御史。宿南原地求礼斋。有居接儒生数人。邀作诗藏名。书赠。二首[编辑]

客子行寻古寺宿。宿云犹湿杏花枝。伤心此夜别离后。匹马千山君不知。

匹马千山君不知。相思迢递杳何之。人生一别一回老。况复鸟啼花落时。

过南原地水林亭。闻莺有感。[编辑]

杨柳千丝拂小溪。早莺初至翠楼低。古园亦有千丝柳。湖一作孤客不归莺独啼。

长兴同年文上舍希凯。求题其亭。甲申秋。次元韵书赠。乙酉春。以救荒御史。行到湖南。上舍作书恳邀。愿成诗谶。长兴适有抽栍。因过文家。又用前韵。二首[编辑]

江南村巷水为天。橘岛枫林何处边。清映亭前一片石。倘容溪客异时眠。

绣衣飘拂落梅天。行遍黄云海戍边。会合有缘诗有谶。石亭今夜近君眠。

以救荒御史。回到砺山。有人求和其溪亭韵。[编辑]

华阁江深五月寒。客登初值海榴残。窗含远汐三千浪。帘卷斜阳十二栏。

滞直西清。久未出湖上。感而有作。二首[编辑]

观海高名问事郞。双松新宠北辰傍。东湖旧会知难又。侬亦经秋直建章。

皓鹤翩翩闻警露。青枫寂寂落寒江。此时欲去不得去。身卧西清夜雨窗。

同年之子南归。诗以赠别。[编辑]

两世论交吾岂敢。一言携手子应知。南归正值梅花发。倘寄寒枝慰远思。

平难功臣。会盟分轴。应教李恒福曁仆,光国功臣校理尹暹亦同参。口占。[编辑]

三学士分同日轴。两功臣荷一时荣。向来玉署金兰契。要结云台岁暮盟。

录勋[编辑]

臣之高祖相宣陵。再歃勋盟世禄承。不肖小孙今际遇。忝登麟阁愧无能。

以暗行御史。到顺天地山寺。[编辑]

虎过春山僧不知。竹扉斜掩夕阳迟。今宵欲作还家梦。只恐梨花有子规。

赠李士温二首[编辑]

溪有蟹园有姜。时兼白酒沃愁肠。传闻更熟西风果。擘露红肌愿一尝。

君携十口寄南州。我亦三年困旅愁。乱世衰门共流落。不堪相对白浑头。

赠兪是曾纸笔墨[编辑]

尔少于吾儿一岁。吾儿豚犬尔麒麟。赠之三友非无意。要作清朝翰墨臣。

题朴思庵集后[编辑]

人已上天归玉清。诗从掷地响金声。白头门下侬犹在。开卷那堪泪眼明。

次黄惶易牛韵二首[编辑]

庖厨远处知仁术。濈濈驱时要挂书。归去桃林春草绿。愿教天下乐耕畬。

孺斋系出文章胄。馀事蟠胸万卷书。诗接江西传祖派。学从经训作菑畬。

次唐兵黄队摠[编辑]

额上初看一抺红。行间要识万夫雄。平倭二字吾钦服。泪尽青山落日中。

访尹景男不遇[编辑]

孤竹寒梅掩虚堂。我行初到未斜阳。君归倘向村童问。须记前年白面郞。

清虚楼[编辑]

清虚楼前眺望通。清虚楼下水如空。客来欲着思归梦。只怕滩声便夜风。

寄友二首[编辑]

北社松阴知二客。南天鸿影隔三秋。只应夜夜相思梦。长傍红云入凤楼。

长傍红云入凤楼。分明拜我玉皇旒。蘧然此梦还千里。身卧江南第几州。

寄梳贴[编辑]

病身摇落任江皋。华发沾霜欲二毛。一片分将应有意。秋梳相见映萧萧。

[编辑]

中兴复见汉官仪。珂马宫墙绕石螭。千里欲知投赠意。香鞯清晓露华滋。

[编辑]

物以离乡方见信。人由寄字始知情。凭君要识侬闲处。暮雨沙桥拂帽行。

海西庵赠妓[编辑]

无烛宵行冒夜岚。若为来此海西庵。将军倘问吾消息。报道书生学鲁男。

留淳昌地灵隐寺。待洪御史履祥不来。[编辑]

折尽湘南驿使梅。旅游怀抱向谁开。连一作沿江芳草妓桥路。目断斜阳君不来。

清映亭[编辑]

落花如雨水如秋。春尽龙湖客远游。火照雕栏知夜钓。隔江人语在芳一作空洲。

寄郑西川崑寿松醪[编辑]

中山奇法自东坡。闻道新年已旧痾。今日善陈张老颂。向来成坏付无何。

快心亭[编辑]

快心亭下水自波。快心亭上夕阳多。我来已是春深后。不见江南第一花。

赠金浏[编辑]

珍重君家千里驹。客窗诗话到鸡呼。江山虽隔典刑在。回首秦中空一吁。

赠金益恺[编辑]

求礼斋中逢暮春。广陵归客泪沾巾。凭君欲寄相思字。湖雁迢迢不向秦。

赠山人[编辑]

黄昏骑马入山谷。竹露萧萧沾客裳。逢僧为问啼鹃在。只怕明朝愁鬓苍。

次傅朝政忆春香韵以嘲之二首[编辑]

何事娥眉失锁房。风流中尉枉锁肠。如今岁暮霜威冷。只恐春花也未香。

不须辛苦越何房。妩媚无妨铁石肠。回首长安四千里。梦魂犹自惹春香。

赠歌妓扇[编辑]

玉环肥态也何妨。献纳风流合擅场。他年此日应相忆。留得洞房鹤翎长。

双溪寺[编辑]

一宿双溪寺里回。孤莺啼尽暮声哀。高楼独上雨初歇。渺渺空江人不来。

赠山人[编辑]

天涯僧札负流年。一别江梅梦几圆。遥想白莲新筑就。掩门寒一作疏雨听啼鹃。

题赤壁赋后[编辑]

尝恨坡仙赤璧游。初冬寒夜又初秋。后游太晩先一作前游早。明月仲秋未泛舟。

醉呈僚丈壶峯宋言慎求和[编辑]

劝君酒君莫辞。清时雨露满銮坡。九霞之酝出内法。何如醉进清平词。

五言四韵[编辑]

辛巳秋。差祭宣陵。与同僚李正字德馨。联韵口占。[编辑]

海内吟诗友。吾宗独有君。二陵秋草路。孤棹对江云。子政归程拂柳月。古石滋苔文。晩近水南寺。锺声风外闻。明甫

癸未孟春。到安兴驿。逢崔横城云遇[编辑]

逆旅相逢处。早春山店寒。俱为西上计。负此北堂欢。香草晨羞薄。关云日暮还。今宵亲有念。游子枕簟单。

再过顺天地龙湫洞[编辑]

寂寂龙湫洞。经春人又过。一花犹未落。流水向来多。早负江湖志。今如行旅何。因思广陵梦。梅发满渔家。

丙戌秋。与堂僚李校理德馨游湖上。感念庚辰旧游。[编辑]

夜忆庚辰事。烟波正杳然。锺声浦口路。僧语祭官船。水月还今夕。秋风似去年。向来离合意。一任酒杯传。

赠郑渫二首[编辑]

昔作二天客。今为三径邻。虽惭围绕戏。幸结葭莩亲。箕帚将终老。桑麻是好因。异时陪杖屦。应荷丈人真。

淡泊曾论契。薰芳更卜邻。风流今日笃。道义向来亲。三黜君无愠。一丘我有因。洞天如可住。头白会逢真。

戊子秋。归觐真珠府。行到江陵地横溪驿。逢月正僧圆规。自言久住三角中兴寺。与妇翁诗伴崔嘉运。有酬唱集。感而书赠。二首[编辑]

古驿深秋路。寒山落日时。相逢五台释。各诵十年诗。海外入新定。洛中无旧知。翻怀人世感。流泪自沾颐。

吾舅吟诗友。空门只有师。石楼花落后。霞洞月明时。林下归休约。山中杂拟诗。如今真隔世。天外一相思。

湖上书怀[编辑]

江山归便得。楼阁向来清。失学身先病。惭恩梦亦惊。青怜灯焰尽。白爱月华生。岁暮偏愁思。孤吟坐二更。

赠别刘摠兵,中军将傅朝政。四首[编辑]

交臂犹相失。班荆即旧知。王城倾盖日。曾于南别宫一见故及之下驿驻旌时。万里仍羁旅。三年亦鼓鼙。斜阳一尊酒。更结后来期。

更结后来期。深杯且莫辞。前言聊戏耳。暗说春香事此别独何之。楚雨春情薄。燕霜客路迟。君归九天上。回首倘相思。

商室为霖佐。唐朝诋佛臣。流风应有自。世德讵无因。敏捷才穿叶。清新句泣神。论交万里外。肯忆我畸人。

兵革今三载。豺狼满一陲。方期此贼灭。无以我公归。霜落行秋令。天长见月围。何时重回旆。立马埤滨湄。

次友人韵[编辑]

凫舄辞西掖。豸冠傍首山。身因飮冰瘁。发为望云班。聚散皆王事。留行亦道关。看君诗句好。肯许老夫攀。

杂咏[编辑]

树云千里外。萍水一杯中。醉兴兼诗兴。溪翁对野翁。人凭南郭几。柳送北窗风。自恨归田晩。鸡山几叠重。

别张牧使云翼[编辑]

天上张公子。乘骢路玉京。孤舟新别恨。寒月古长城。肺病杯难进。情多句未成。江中秋水淡。一酌送君行。

赠李进士廷冕[编辑]

冥心忘甲子。不识岁将环。官冷元无历。人微敢与颁。痊风知檄快。呵笔愧诗孱。借觅酬勤索。君何厌似山。

挽李必达[编辑]

判书孙又夭。天道杳难知。堂上遗双老。人间只一儿。残萤点旧榻。落叶打空帷。无限衰门泪。西风更沾颐。

赠成进士文濬[编辑]

东国称多士。清高此独闻。生涯一亩地。家世两征君。别路分残雪。归程绕白云。谁怜曳裾客。今日更离群。

送申佥知朝天二首[编辑]

伊昔槐花雨。南庠一月争。当时主司贵。今日忝僚荣。又作天涯别。难堪岁暮情。斜阳慕华路。霑洒望行旌。

二百年于此。封疆事渐多。虏情千里奏。汉札十行加。直为皇恩重。宁论远役賖。归看金印大。握手醉黄花。

次山海主事赠使臣韵二首[编辑]

见说渐东化。应由拱北诚。紫泥颁鲽域。白璧洗蝇营。竞贺金宫燕。群听太液莺。向来礼义国。重喜大伦明。

手把芝函典。心悬魏阙诚。恩纶飞海碣。喜梦度辽营。祖席赋嘉树。宾筵有啭莺。归来陈贺会。天日庆重明。

二首[编辑]

旧使谁人问。芝缄得令书。农春今已至。穑事果何如。实效应非远。华褒本不虚。倘能飞一字。重报瀼西居。

握手相逢处。他乡胜故乡。论交无老少。许国有风霜。一别苍山远。孤吟落日凉。如何畏道恨。极目更相望。

赠边以中三首[编辑]

雪涕开平路。殷忧奉至尊。那知君尽瘁。便觉世多言。衰白方生意。栖迟即故园。伤心旧兵部。不敢更重论。

不敢更重论。君今伤覆盆。穷猿号落木。老鹤望华轩。世已抛柟杞。侬犹惜藏荪。龙泉宁久没。会斵斗间冤。

丙穴方论美。山梁正及时。无鱼久客困。分少故人慈。流落身何往。招邀病敢辞。平生幽兴在。岁暮以为期。

赠友人[编辑]

自从关海役。共负旧山扄。公未分双笔。侬犹作一萍。宽书天外下。严警夜深听。几日无戎马。鸣珂步玉庭。

正月二十一日。新旧伯交印后。即诣阙拜辞。分朝诸宰具知事,朴同知,李大将闵参议,具参议,朴参知,权承旨曁海牧令公。会饯于西门外。留诗以谢别。五首[编辑]

丈人齐出饯。小子感何深。海戍连云暮。春城带雪阴。客中难作别。关外少知音。几日无戎马。追欢汉水浔。

山日萧萧冷。春阴漠漠昏。兵戈犹未已。离别更堪论。积雪迷关路。归云暗水村。停杯谢诸丈。努力整乾坤。

得御犹为幸。当筵倍觉荣。澄清愧无效。离合更关情。一别知难易。三年尚甲兵。何堪把手语。款款是归京。

天上张公子。胡为乎海陲。非关画眉谤。要得运筹奇。世乱须人杰。民穷仰母慈。经年空按部。羞杀旧监司。

此日同携手。当时两正言。无端人事易。忽已岁华翻。感旧自沾臆。临岐空断魂。伤心紫薇树。萧瑟更能存。

辞状后仍留海州。金御史寄诗。用其韵答之。[编辑]

盗贼今犹在。其如祚宋天。有心持一节。无力靖三边。悄悄竟何待。悠悠空自怜。何堪更难后。明日是新年。

赠御史金义元二首[编辑]

匹马君何处。孤灯我此宵。干戈犹未已。原隰敢言劳。腊酒难同把。清香只自烧。明朝海城北。相望更迢迢。

我梦初回枕。君书正抵床。方知信息大。不论道途长。海月愁来白。江梅腊后香。何时贺正会。椒颂醉明光。

送南士秀扫坟幷序[编辑]

今年春。余新免接伴。还自关西。寓居于国西郊大道之傍。一日。门有客。出视之。砺良南士彦也。握手惊喜。问车马行色。则曰。寒食墓山。为玆来云。未几。余休沐南归。留砺良数个月。日与士彦昆季游。士秀忽见余出别语。问之。其对如士彦之行。而但节序流转。寒食已秋夕矣。噫。时丁大乱。四载于玆。凡三韩士大夫。荡柝流离。父子兄弟之相聚以居。盖亦难矣。况春秋时节。归展焚黄于数百里之外。兄倡弟随。了如平时。非孝而能如是乎。众谓南氏有子。宜矣。若余者无状也。平生不孝。痛结终天。至于祭祀。殆将废焉。霜露已降。香火无所。送子之行。能不感乎。作近体诗以赆之。

孝门当乱际。更见弟兄难。故国苍山苦。新秋白露寒。西风砺良道。落日广陵关。乍别频回首。高堂彩服斑。

赠柳信立幷序[编辑]

昔在己巳春。余年十四。见朴思庵于庄义洞。思相一见爱之。因授学焉。余今忝按海西。巡到松禾县。见一总弁。貌莹金玉。望标可爱。问之则主倅子信立也。问其年。少我己巳年二四岁。与之语。谈霏琼屑。殆若成人。因念与我少时见赏于长者。其事类焉。但余以蓬生。如百尺松。不可企而及。顾此信立。步骤甚远。前圣所谓后生可畏者。其不在玆欤。

爱尔貌如玉。其中槪可知。风兰茁初叶。霜桂长新枝。世业传文献。家庭足礼诗。超群一作宗毛骨在。看作圣朝仪。

赠南元龙幷序[编辑]

昔者。孟子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为君子三乐之一。盖英才世固多有。顾其任教育之责。苟非其人。其不挂好为人师之评者几希。余到砺良。邻有南上舍。有子曰元龙。余行于世今老矣。见人多矣。未有若此之聪秀。此岂非所谓英才者欤。一日。执册求学于余。念余茅塞之自观犹厌。况为人师者乎。然砺为千里穷乡。龙廼十六童子。句读声律之文。余犹可以教之。日授汉史传及李白诗。背诵琅琅可听。还使余忘羁旅幽愁之苦。可不为之大益耶。若夫学海渐阔。文澜愈𫘝。则舍余而受学于当时任教育之责。亦非晩也。作诗以遗之。二首。

西汉文辞邃。中唐句律精。轰胸星彩动。入梦笔花明。礼乐三千字。风云九万程。高科盖馀事。斗北要清名。

念尔方龆龁。逢时廼甲兵。三年傍南国。一卷学西京。朗语惊人听。清姿照座明。谁怜幼幼者。白首望关城。

嘲傅朝政幷序[编辑]

傅也自陈春香别后。寄我相思字。但是贵国谚书。解见不得。即凭金郞中惠览而说之。其书多悲惋语。我亦作书。又令金郞中翻谚以遗之。自谓人无知者。金郞轻泄于接伴公。接伴又泄于巡察使。颇甚恧焉。余闻而以诗嘲之。

只畏傍人觉。谁教好事传。难凭九重译。欲续十洲弦。梦里花仍远。愁中月几圆。平山前夜过。此意更堪怜。

赠权都事庆祐○二首[编辑]

僚义今三朔。交情是十年。相逢何造次。告别太依然。水驿迎津吏。华笺问客船。殷勤谢石友。努力岁寒天。

幕府吾何敢。交亲子亦然。南庠同雪榻。西海共戎鞭。旧友今谁在。离愁倍自牵。只应与莎月。时复镜中怜。

七言四韵[编辑]

癸未秋。差庆尚右道点马。因宿三千镇。[编辑]

曾读夔州百韵诗。三千流落最堪悲。谁知今日病司马。还似当年旧拾遗。十月乱洲争吐出。九潮残水亦多时。羁孤一卧违床枕。杜曲桑麻倍梦思。

久留固城县。思归有作。[编辑]

岁暮偏伤羁旅情。穷荒千里滞严程。天高雁远北书断。橘熟花开南纪明。岭月自添愁里色。海潮犹作坐来声。如何夜夜思归梦。半是乌山半洛城。

癸未秋。石潭先生。大归海州旧隐。追送于阳川逍遥亭上。甲申春。先生下世。是岁秋。先生之侄洪生锡胤。重过逍遥亭。感怀书赠。[编辑]

鱼鸟依依亦解愁。逢人那说去年游。存亡有恨空双涕。离别多情又一秋。此日江湖飘短褐。当时风雨满孤舟。君归试上高亭望。草树云烟似旧不。

甲申春。归觐平昌。用板上韵。[编辑]

为爱官居类野居。鲤趋今复二年馀。空怀绿水青山计。欲试黄精白发除。梅发汉关逢驿使。雁回春峡少乡书。云霄旧侣休相忆。我已来焚学士鱼。

[编辑]

恭趋东郡问亲居。列岫清香兴有馀。乐事眼前供语笑。浮名身外任乘除。三年为吏羞干禄。一月游山胜读书。从此又生观海计。钓竿高拂北溟鱼。

附原韵[编辑]

且喜吾民奠厥居。暮朝烟火食嬴馀。不堪奔走为形役。又见光阴逼岁除。城里笙歌循吏化。壁间珠玉故人书。从今我欲投簪绂。闲向东溪趁漉鱼。

挽栗谷先生[编辑]

昨宵星彩掩奎躔。痛哭斯文泪彻泉。亡鉴悲连宸禁日。失师哀动泽宫天。石潭亟丈迷春草。坡谷池台锁暮烟。縻职远违埋璧会。抚膺西望自生煎。

龟潭精舍[编辑]

富春之洞龟潭湄。治世何人犹采芝。楚泽不须思濯足。洛窝宁复作皱眉。风埃半世功名薄。湖海平生日月迟。安得从君拂衣去。白鸥波里好相随。

乙酉秋。患湿疮。呈辞累月。未得解职。奉赠同僚李校理德馨○二首[编辑]

病自江南瘴湿缠。杜门非为觅诗联。久知嚼蜡难供世。剩欲烧香学坐禅。稚子解言须服药。故人颇问不归田。双松学士如怜我。早许三章达九天。

蜡屐今秋负陟峦。行随蹇鹤步蹒跚。须知请告多因病。不是辞荣欲解官。衙吏尚嫌番直缺。宗人重念席尘寒。瘝工信觉忧虞重。只恃天朝法令宽。

乙酉端阳。别申书状[编辑]

不嫌鞍马滞长征。简使须知掇国英。千里凤麟新汉节。五年冠佩旧燕京。路逢关吏非生面。归对辽云亦有情。回首可怜湖外客。病抛携别独沾缨。

久直校正厅。暇日游湖堂。[编辑]

天禄朝来辍校雠。还携书卷向南楼。峥嵘节物催年序。潇洒行装类远游。官马久谙东岭路。家僮先识广陵舟。偸闲一日犹堪乐。安得沧波没白鸥。

别同年北评事李大海[编辑]

仲雍风义胄之诗。鸾鹄频看落北陲。七宝亭中题杰句。望京楼上唱离词。山河尚带英雄气。关塞今逢战伐时。投笔向来儒者事。待君谈笑试搴旗。

入直玉堂上番裵校理三益之子中司马。诗以寄之。[编辑]

曾折莲花一朵新。至今孤梦泽宫春。虽惭雁㙮称先辈。合向人间作贺宾。金玉堂深传喜语。云霄路迥见通津。传声欲托苏程契。闻其子与我同甲东阁无因接后尘。

赠别高山倅郑赐湖[编辑]

手折桥头杨柳枝。赠君千里慰离思。谁怜直道遭三黜。犹喜真区把一麾。野寺僧归花落后。县斋人散月明时。梦魂不论身疏外。夜夜分明上玉墀。

卧病有感[编辑]

崒地寒风鸣摵摵。洒窗凉露滴纷纷。秋声不以贫家少。落叶偏于病枕闻。近壁乱蛩催夜织。挟奴宾雁渡河云。清愁悄悄浑无寐。挑尽疏灯读楚文。

家有病马。竹山倅李借去。[编辑]

不向章街着锦泥。几回诗枕咏枯箕。情深槐院忙衙日。力尽南宫诏使时。伏路定逢田子赎。还乡犹合少游骑。殷勤乞与冯元淑。只恐长斋类浚仪。

出游湖堂。堂僚李好闵孝彦,馆僚金弘敏任甫。与之同游泽滨有作。[编辑]

西风孤棹汉之阳。辍得晨衙踏鼓忙。尊酒三人复相对。江湖一日即为长。潮痕已减今秋水。树色新经昨夜霜。兰渚苍苍天欲暮。不妨随意宿渔庄。

友人登第[编辑]

绿树柴门记旧游。升堂高会梦悠悠。如今黄甲登贤日。却是苍生系望秋。刘氏弟兄多宿学。征君家世本清流。哀情吉语天涯意。苦向沙潭说未休。右友之兄。时为馆僚。新遭鼓盆。在岭南。故及之。

翰林卢稷士声。以曝洒往星州。感旧游书赠。[编辑]

曝洒风流说蔡郞。胜游侬亦略逢场。今年较似前年好。旧意还随别意长。白藕堂存馀古迹。孤云台迥访仙乡。山僧倘问吾消息。禁直悠悠梦石房。翰林将游伽倻山。故及之。

病卧忆湖堂[编辑]

阙然文会阻联襟。寥落空堂锁夕阴。观海李恒福近縻郞署直。双松方坐省闱深。黄花潋滟水晶盏。白月玲珑门板琴。自是不归归便得。病夫今复动离吟。

玉堂夜直。和同僚李修撰尚弘[编辑]

几回琼树隔西城。此夜联床近迩英。金烛未收烧后跋。铜壶犹咽坐来声。关心道义须相长。馀事文章得细评。五相一渔从古说。出门唯有送吾行。

报恩寺僧轴。有同年故翰林李嵘诗。悲感有作。[编辑]

曾共元宾上石亭。杏花篱落倒春甁。当时旧面唯江水。晩岁交游似曙星。末路不堪双眼白。故山遥隔一眉青。居僧亦有存亡感。说到遗诗涕自零。

丙戌秋。与馆僚金应教弘敏游泽滨。金公同乡卢斯文麒解官大归。诗以赠别。[编辑]

猿鹤秋来久待归。一帆容易即前期。非无去国三间屋。亦有轻侯万首诗。怀抱未堪明主诀。行藏不许俗人知。寿星南极长垂彩。夜夜还从望里思。

丙戌秋。与堂僚柳正郞。夜坐湖堂。正郞说枫岳之胜。吃吃不已。曾为歙谷倅。惯踏此山也。闻而有感。[编辑]

清宵谈麈入仙峯。十二年前马首东。万瀑水深花落后。正阳锺动月明中。真区纵似前生隔。旧意长凭小梦通。剩欲从君拂衣去。不知身系汉江篷。

堂僚李校理恒福在告。诗以问之。[编辑]

白怜愁病类文园。何事君今又掩门。人道行藏略相似。我知荣辱不须论。非无卜筑临江口。亦有生涯在水村。只是未能归去耳。梦中相对说君恩。

弘文馆有鹤诗。自中庙朝以来。堂员之咏之者。积成卷轴。因用其韵。[编辑]

家在茅山小洞天。偶然来堕浴堂前。心飞故国千年柱。迹滞宫池一朵莲。此日红云谙入仗。当时碧落解登仙。谁知我亦栖迟者。珥笔朝朝近御筵。

丙戌秋。有南中士友作书见寄。感念旧游有作。友即长兴地同年文希凯也[编辑]

都会东南第一州。泛槎曾记去年游。龙津渡口逢花雨。清映亭边系钓舟。行客未谙湖外谚。歌儿多唱洛中讴。如今已似前生隔。安得秋来梦作鸥。

赠文进士希凯[编辑]

旧游追忆泮宫春。握手平生说景淳。当日欢情如李敏。至今交道类元宾。土床灯话西陵洞。怨笛斜阳北第邻。一隔死生或作泉台无问处。不堪相对泪沾巾。

别傅朝政[编辑]

君为万里冲天鹤。我作三韩蹈井蛙。同丙光阴虽共得。逢辰事业自殊科。旗翻海月龙犹舞。角动秋山菊亦花。记取小生临别语。愿回飞剑斩长蛇。

送同年金尧立之任中和[编辑]

呼侬为弟尔为兄。同榜情亲到十龄。鬓发自添今日白。眼眸长带向来青。当秋离别偏多感。渐老襟怀自不平。关雁归时频系足。递筒休惜寄秦京。

病聋[编辑]

清时鸾鹄满延英。谁遣聋人侧玉庭。画字纵嫌工部疾。养廉方学许丞名。添成书卷沈潜味。断尽人间毁誉声。唯有寸心长耿耿。不妨章奏试雷霆。方忝持平。故末句及之。

赠崔横城云遇[编辑]

公年五十我三十。老少不同宜不知。宿昔南江成胜会。如今东路有前期。贪趋郞舍唯多愧。悔别亲庭又远离。珍重驿灯终夜话。可能同赋白云词。

香湖亭八咏即崔云遇亭也[编辑]

佳期长占小亭东。圆魄留人倚绮笼。影浸玉河浑不辨。色通绡幕摠如空。仙禽得意啼兰薄。山鬼潜形翳棘丛。万里复逢秋气霁。此心吾欲问周翁。右东亭翫月

手把捎云第一竿。绿蓑终日住江干。无心鸥鸟忘机久。好事渔郞责欠宽。意不在鱼宁望获。梦非逢猎屡抛官。平生长物唯闲债。新向秋溟试伟观。右南澨钓鱼

天于万物非贫我。乞与瑶湖自在波。朝暮四时供变态。风涛千里杳通槎。从来大眼壶中窄。此去残年镜里过。观水昔曾闻好语。圣人门户识盈科。右牛岩观海

灰劫空馀百战基。沈云古堞隐陀陂。苍苔已蚀千霜骨。白草徒横数尺碑。悲思不堪秋雨后。孤吟最是夕阳时。诗人本有休兵愿。更祝沙场罢鼓旗。右废堡访古

寺在晴峦第几峯。紫藤林外有疏锺。居僧久住浑相识。野鹿驯行不怕逢。秋锡稳扶层霭合。夕甁新汲小泉舂。随缘复作趺床话。半夜安禅制毒龙。右香寺寻僧

烟霞不救饥肠厄。赖向山中采石芝。肯学汉臣播美颂。欲同商老结幽期。灵根初辟朝阳闪。宝叶仍披宿露滋。留与闲人存晩计。放歌长和碧云词。右钵山采芝

水明如画蘸寒沙。松匝分行拥海涯。风便夜声笙籁响。月翻秋影盖幢斜。人如弘景披牛画。地似柴桑足菊花。更有胜时君会否。雪晴山白露渔家。右沙渚矮松

竹檐初日媚新晴。海谷轩窗特地清。摵摵自同臣节苦。昭昭还证本心明。斜分金锁参差影。微动风梳摐戛声。长尽捎云应有待。把琴当和凤凰鸣。右竹窗晴旭

次金御史义元赠玉生香韵幷序[编辑]

玉生香者。杨山妓也。岁戊子。金公宜伯。为杨山子弟。眄而嬖之。临归。作诗以为别。韩判书春卿。时为邻邑守。见其诗。欲侈其事。装潢为四幅屏。其后杨山有人录平难勋。出玉妓为婢。今年秋。宜伯着绣衣以来。威声首路。弩驱𬊤爀。玉妓自南家锁阁中。窥而见之。昔日留诗金上舍也。不胜闷痒。半夜来奔。新欢旧情。槪可想已。余到杨山。次元韵。书于屏后面。又作问答词以记之。四首。

屈指如今已七年。无心重对旧华筵。柔肠苦耐人间别。艶质偸成分外仙。也识云屏非俗物。谁知锦字是前缘。如何一幅相思鲤。不在君边在妾边。屏一面画鲤。故及之。

逢郞昨夜觉来空。惊梦初回锦幛中。只为当成千里面。非关遮却五更风。芳心几老栖枝凤。往事真同印迹鸿。一自公文天下诵。杨山不道是偏穷。

飘然直似放风舟。一洗侯门锁阁愁。今日欢情增缱缱。向来人事剧悠悠。应因宿约留分镜。不是贞心负坠楼。从此白头吟辍咏。五湖归去亦随游。

盟成啮指肯悠悠。生不重逢死不休。早识衙童多乐事。那知御史更风流。诗家自昔传三昧。老子如今让一头。揽辔却惭无寸补。只将疏翰贲青楼。

赠友人二首[编辑]

客间何事不心伤。夜宿芦花月似霜。秦帝有城闻怨鬼。汉庭无策斩贤王。家书隔月云鸿断。烽火连山铁马狂。袖里剑刀长数尺。千金随处慎周防。

黑头勋业敢言迟。会向林泉便解颐。某水自堪来少尹。西风非是避元规。孤臣万死重归日。故国三年再造时。鬓玉莫教山鸟怪。公能一出张王师。

别成佐郞好善○二首[编辑]

流转如今欲二年。关河厌见夕烽连。佐郞旧号君犹带。巡察虚衔我已镌。景物忍吟𫛛鹊雪。山河喜入武功天。自怜于世长为客。何必明朝是别筵。

不须忘我复忘年。彭蠡襟怀万里连。是处风流药玉泻。谁人勋业寿珉镌。君今未卧蓑衣月。我亦孤吟海戍天。头白烛红无限意。更堪中夜赋离筵。

偶吟[编辑]

安土谁知是太平。白头多病滞边城。胸中大计终归谬。天下男儿不复生。花欲开时方有色。水成潭处却无声。青山雨过琴书湿。唯有中天月独明。

长水县[编辑]

山木阴阴山日低。驿亭长短路岐迷。身为湖外倦游客。家在广陵江水西。兼雨别愁犹悄悄。落花春思更凄凄。窗前杜宇呼归去。似识羁人忆旧栖。

赠郑监司崑寿[编辑]

遥记风云丙子秋。眼看吾父拜龙头。当时环佩辉街里。今日幡幢下岭陬。独有二天方喜悦。何妨一夕暂淹留。江南春草初堪籍。欲办清游不自由。

五言排律[编辑]

砺山茅亭[编辑]

北路名都会。南藩第一州。人归如舍馆。天与作襟喉。邑内称佳境。壶中得胜流。茅亭开小筑。竹老契群谋。玉署含香日。金狨系马秋。未能投绂冕。时复卧松楸。裘屐真吾土。林泉即某丘。还从序齿会。每作聚真游。争席宁无所。联茵喜有由。戒奢无翠壁。昭俭不朱楼。伏腊过从数。池塘寄兴幽。人如会稽集。士即济南俦。乡会从玆盛。民风可不偸。无端遘盗贼。忽已值疮疣。痛哭人何在。伤心迹自留。兵戈四载暗。鼙鼓一方愁。国有中兴美。乡宜故事修。江山幸不改。风月会全收。有客初投迹。凭轩要解忧。百年乡社里。终欲老耕耰。

附录[编辑]

墓志[编辑]

由庚辰至辛卯十年之间。新进于朝者。有友三人。接武比肩。相会以文。相讲以道。其一。李相明甫。其一。李参判子政。又其一。吾。同事宣宗。世谓之三学士。一日。吾过子政。因数其长短世所不知者。子政瞿然曰。何神耶。亦数吾事。若吾之知子政也。遂相视而笑曰。吾两人真知己。异时我先亡。则子志之。子先亡。则我志之。毋相忘也。后乙未年年四十。客死砺山。上令三道护丧。归葬于广州先人之墓次。又后二十年今上七年之癸丑。大封功臣。原从诸臣。皆得加阶。例赠领议政。其孤玄聃。以状授余乞铭。是岁明甫卒。余泣曰。栎以无用寿。二友亡而独吾在。联志二家事。苟人耳。其忍是耶。李为广州大姓。其始有讳集。倜傥多大节。与圃隐,牧隐特相友善。尝劾妖僧辛旽不道事。旽谋杀之。负父南奔永川。因自号曰遁材。入我朝。子之直。当昭悼之变。叩马谏。有大名。子仁孙。右议政。子克培。领议政。至曾孙以干。幽谷察访。赠左承旨。生讳时茂。掌隶院判决事。恬淡好读书。却扫息交。优于高士传。赠吏曹判书。娶宗室义原君亿之女。以嘉靖丙辰。生子政。子政生而阿氏病。不能乳。一婢抱置之外家。四岁归于母。举止异凡儿。一门始奇之。十一。授汉书于崔斯文岦。岦常称当世第一流。十三。以三都赋。谒朴思庵淳。思庵大奇之。名遂大振。世言李家有文章儿。公卿大夫皆愿一见。丙子。升上庠。庚辰。登第。选入槐院。辛巳。荐为史官。壬午。升礼曹佐郞,弘文馆修撰。时栗谷方典文衡。一日经筵。宣宗谓曰。近日欲讲训义纲目。可选年少才聪臣数人以进。予欲预赐内藏御帙。使之讲读。以备顾问。命下朝廷拭目。栗谷荐进五人。明甫,子政与余与焉。继有书堂赐暇之命。一时荣之。自是吾三人历官。大略相同。癸未。为吏曹佐郞。明年。以御史救荒湖南。自是历吏兵曹正郞,两司持平,献纳,弘文馆校理。己丑狱成。与余以鞫厅郞官。策平难功臣。又历掌令,执义,司谏,应教,典翰,直提学。辛卯。升拜同副承旨。俄迁刑曹参议。还为左承旨。壬辰之乱。宣宗西幸。至金郊驿。子政进曰。宗社位版。尚在开城。上即以为礼曹参议。命往取来。遂驰往至城外。居民止之曰。贼至矣。徒死无益。子政直往不顾。载还木主。追及于平壤。增秩为兵曹参判。贼势日急。宣宗将发平壤。两宫分路。余方判兵曹。扈驾而西。子政以亚判。从卫中殿。仍侍东宫。由慈山,顺川,价川,熙川。入长洞,平田。至谷山。闻父丧归。癸巳甲午连三年命起之。辞以礼。固不变。上特允之。因给祭需。服阕。拜汉城府右尹。出为黄海道观察使。陛辞。上引见。因言行中遭丧之惨曰。予未尝忘也。子政泣陈时事。入境首问孝子烈女及诸将士有功而屈者。一一启行之。时朝廷草创。法制未立。贪官猾吏。所在虎食。子政建牙张纛。虽有大官仪范。视其装。唯一束书而已。持身束下。斩斩无私。列郡望风敛手。不敢为不法事。未几病辞。柳西崖在备边司言曰。才臣不难得。清如李某者。何处得来。宣宗果以为闻某尽心国事。恐难其代。再辞始许。入朝为广林君。子政娶都承旨李纯仁女。生三男。玄聃,元聃伯仲荫补官。皆无子。其季真聃。士人。生二子。幼。承旨公从幸死道中。及是返葬于砺山。子政乞归葬。遂卒于葬所。子政讳廷立。自号溪隐。初。子政于侪辈。最先向道。游栗谷,牛溪之门。得闻为学之方。遍交一时名士。各为之尽。性素寡欲。于声色货利。初无克去禁制之功。而自不知其可好。如痴人然。与人无畦畛。终日语。未尝有觗挃拂然于色者。闻人一善。辄钦叹不置。在官遇事。先审其义乎利乎。如利也。急起避之。若将浼己。如义也。勇诣若嗜欲。钦钦畏慎。唯恐有一分瑕玷为终身累也。事亲至孝。出入必告。朝夕视膳。朝而侍侧。竟夕不离。常怜庶弟妹贫无依。择臧获田土之美好者。优与之。其于生产作业。辄白眼视空。至读书著文。常如不及。静处一室。鸡鸣而起。至午忘食者居多。人至比之草玄。铭曰。

温然栗然。玉在璞者耶。洞然洒然。冰在壑者耶。广陵之南。龟川之脚。有封之崇四尺者。是为君之玄宅。

推忠奋义平难忠勤贞亮竭诚效节协策扈圣竭忠尽诚同德赞谟佐运卫圣效忠奋义炳几翼社奋忠秉义决几亨难功臣。大匡辅国崇禄大夫领中枢府事鳌城府院君李恒福。志。

谥状[编辑]

公讳廷立。字子政。号溪隐。广州人。八代祖集。世号遁村先生。高丽忠穆朝。登文科。尝劾妖僧辛旽不道事。旽欲阴中之。先生负其父生员唐。远遁晦迹。入我朝不仕。子之直。宝文阁直提学。尝于昭悼之变。叩马而谏。被谴归第。英庙特召用之。其清白纪于大常。其后世有达官闻人。高祖世忠。郡守。曾祖守谦。佐郞。祖以干。察访。考时茂。文科判决事。娶宗室义原君亿之女。以嘉靖丙辰生公。自幼奇伟出群。十一。受学于崔简易岦。简易异之曰。今世第一流也。朴思庵淳。见其所述作。大奇之。即于坐席。命题使制。公文思泉涌。不加点撺。思庵曰。非老仆比也。自是华闻日著。称为李家文章儿。丙子。中司马两试。庚辰。阐大科。自槐院荐为检阅。升礼曹佐郞,司谏院正言,兵曹佐郞,弘文馆修撰。时栗谷李先生珥典文衡。一日。宣庙教曰。予欲讲纲目。卿可抄选年少才学人。以备讲读。先生荐进五人。公其一也。俄复赐暇书堂。一时荣之。一日。御题朱子诗于扇面以赐之。命进谢笺。时日已夕。诸僚醉倒。公令善写者执笔。肆口成文。及奏御。上大加称赏。其他应制。辄居上游。宠锡便蕃。癸未。以吏曹佐郞。承命救荒于湖南。举措得宜。竣还。拜兵曹佐郞。乙酉。以持平。复入吏曹为正郞。间为献纳,校理。己丑。郑汝立谋逆事发。公以问事郞厅参鞫。庚寅。升掌令。历应教,司成,执义,掌乐正,司谏,典翰,直提学。盖极选也。秋。录问事劳。赐平难功臣号。辛卯。进阶拜同副承旨。移刑曹参议,左承旨。为养为仁川府使。修整厅惜其去。启留之。壬辰倭变。上西幸。公扈驾至松都。请疾行毋为寇所窘。移跸时。事甚苍皇。礼官不能奉庙社主以行。公自请还迎以来。上即以公为礼曹参议以行。公即驰诣松都。则贼已迫临津。居民止公往曰。徒死无益。公不听。竟入松都。陪护二主。追及于行在。上喜甚。特陞兵曹参判。上自平壤临发。命公扈分朝以行。公陪中殿东宫。自慈山至谷山。闻判决公讣。即奔丧。翌年。连有起复之命。公再乞终丧。上曰。䟽辞切迫。特允之。仍命所在给祭需。服阕。历汉城右尹。出为黄海道监司。升辞日。引见谓曰。以予之故。致卿离亲遭丧。慰谕甚至。公泣谢。因陈民瘼及控御急务。上嘉纳之。公到境。即访问孝子烈妇之死难者及将士功绩之隐掩者。一一状闻。乙未。以病辞命调理察职。再辞始许。递封广林君。天使李宗诚出来。公为接伴使。李公见公仪表端庄。礼貌无愆。甚加敬重。秋。受由归葬妻父于砺山地。以疾卒于旅次。讣闻。上惊悼命致赙祭。又令三道监司护送其丧。某年月日。归葬于广州龟川里先茔。公配李氏。承旨纯仁女。长男玄聃。郡守。元聃。文科正。真聃。司议。郡守无后。正男奎翼。三女。适县监沈之治,奉事姜硕茂,士人朴绍。司议男箕翼,斗翼。斗翼为郡守后。二女婿。都事李万石,士人闵溁。内外曾玄若干。公于侪流中。向道最先。少时游于栗谷及牛溪成先生浑之门。二先生皆称其笃实。事亲。务顺其意。终日侍侧。无故则不去也。友爱庶弟妹。偏饶其财业曰。吾则食禄。贫不足忧也。虽厮台仆御。无不得其欢心焉。其于势利。泊然无所营为。常谓家人曰。吾家世传清白。若守此不坠。则富贵功名。不足慕也。居官二十年。尽诚竭力。不避艰险。其在西藩。上闻其病。下备忘记曰。予闻此人尽心国事。今以病告。予甚忧之。递代之后。恐难其代。柳文忠公成龙曰。才臣不难得。而唯清如李某。何处得来。及卒。牛溪先生曰。洛中佳士。不幸早世。惜其不尽其才也。其后己亥。上谓筵臣曰。李某忠贞。为国尽心。不可忘也。如有子孙令。有司收用。使不失其禄可也。遂除玄聃缮工监役光海癸丑。大偿勋劳。公例赠领议政。仁祖反正初。公夫人固在。完平李公元翼启曰。李某。宣庙朝名臣也。今当显忠遂良之日。不可不存恤其家。上特命赐米。公不流于声色之欲。尝构小室。静处看书。鸡鸣而起。至午忘餐。其于著述。虽不弊弊刻苦。而亦未尝倦。故篇什甚多。而荡失于兵燹之中。所称宣庙朝三学士者。汉阴李公德馨及白沙与公也。韩文公记卢东美之事。而数其友三人。以征其贤。况如白沙,汉阴之所齐名。则不问可知其贤矣。而又有宣庙之睿奖。诸老先生之称道。则公之贤。尤可谓可征不诬也。公之孙斗翼。与余久相亲。以余为遁村先生之弥甥。其状公。义不可辞。遂以托余。故第录如右。以俟太史氏财择焉。

大匡辅国崇禄大夫行中枢府判中枢府事,世子傅宋时烈。谨撰。

致祭文[编辑]

万历二十三年岁次乙未己巳朔庚子日。国王遣臣礼曹佐郞李馪谕祭于卒广林君李廷立之灵。惟灵世称骚雅天赋才艺处予帷幄。首尾几岁。历敭既多。名实俱隆。自录勋籍。资秩弥崇。金带懋赏。石室藏盟。匡国丧乱。益竭忠贞。奉公于内。能致其身。宣化于外。克苏其民。方嘉其绩。遽闻即亡。邦其殄瘁。胡不悲伤。九原难作。百身莫赎。聊遣礼官。俾奠一酌。

[编辑]

溪隐李公。穆陵朝名臣。不幸早圽。吾先祖白沙公痛惜之深。为次其遗稿。又为序文。手写之。盖将以刊行。为永久图。其明年。先祖遽下世矣。曾大父谨收以藏之。以及于小子。常以力诎。未能锓梓为深恨。逮受南节。始取以剞劂。夫惟公。少与白沙,汉阴齐名。又相为知己。其贤可知也。独以其早世故盛业未究不得与二公并列于后世即其精神风槪之发见于文章者。虽片言只字。不可使湮灭而无传也。顾斯集零落菫存。久閟箱箧。今始广布于世。首尾卒有二年。乃克敬卒吾先祖之志。呜呼欷矣。崇祯后戊子首夏。通政大夫守全罗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全州府尹李光佐。谨识。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