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松心”吗?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劳动松心”吗?

——驳“入党做官论”的一种翻版
北京南口“五·七”干校一队革命大批判小组
1969年12月1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劳动松心论”有种种表现。

“有官担子重,无官一身轻”,是“劳动松心论”的一种表现。

有这种想法的同志,过去多半有个一“官”半职,犯过一些错误,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革命群众的批判,由于还未能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因此产生了“不带头,不当头,叫我搬砖我不搬石头”的消极思想。

“有官担子重,无官一身轻”的说法对吗?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共产党人不是要做官,而是要革命”。而这些人却死抱着一个“官”字不放,并以此作为衡量担子轻重的标准,显然是不对的。

什么是担子?担子就是革命的责任。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现在正处于世界革命的一个新的伟大的时代。”在这样伟大的时代里,每一个共产党员和每一个革命者,不论是“官”还是民,肩上都担负着中国和世界革命的重担,关键是看自己肯不肯和敢不敢挑。如果没有“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高尚思想,那就会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拣轻的挑。如果“胸怀祖国,放眼世界”,普通一兵也会勇挑革命重担。试问过去那些受刘少奇“入党做官论”毒害,对革命工作不负责任,拿着高薪,养尊处优的“官”,他们的担子又重在那里?我队有个炊事员同志,他也不是什么“官”,但他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教导,经常用自行车载货二百多斤,行程往返二、三百里,风里来,雨里去,饿了吃凉馒头,渴了喝口白开水,一心一意为同志们服务,难道能说他的担子轻吗?

参加劳动是“无官一身轻”吗?广大干部奔赴“五·七”干校,由“官”到民,参加了集体生产劳动的实践,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是反修防修、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是毛主席无产阶级干部路线的伟大胜利。我队新老干部经过一年的劳动实践,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十分可喜的事情。原农林局副局长、现干校革委会副主任,是一九三八年参加革命工作的六十多岁的老干部。他来到干校后,坚持和同志们一起劳动,不论是严寒的深冬,还是烈日炎炎的酷夏;不论是收工的路上,还是外出开会的途中,总是背着粪筐拾粪,不为名,不为利,保持着谦虚、谨慎、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焕发了革命的青春。这些老干部的共同体会是:如果把下放劳动当成解甲归田、松心的路走,势必放松自己的思想改造,路越走越窄,到后来还是一条修正主义的路;如果把下放劳动当作是“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就会无限忠于毛主席,人老志更坚,革命重担挑在肩,继续革命永向前。对这样的同志,劳动不是感到松心,而深感这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迫切需要,是毛主席要我们更好地把革命的重担挑起来。

问题是少数错误比较严重的同志,由于中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劳动惩罚论”和“入党做官论”的毒,不能正确理解毛主席关于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因而感到做“官”的念头渺茫了,认为自己“错误不少,工作干不了,年近半百,不费神,不动脑,薪水够养老”,于是就冒出贪图安逸的“轻松”思想。这些同志因“官”做不成了,什么继续革命,什么人民利益,党的利益,全部抛到一边,把干部下放劳动的极好学习机会,当作“松心”、“养神”、“一身轻”的落脚点。这些同志应该清醒了:是把下放劳动当作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起点,还是当作革命到头的归宿?是重新学习,挺起身来革命,还是消极失望,躺倒不干?这是在新形势下两种思想、两条路线、两个阶级的斗争。这对每一个革命干部都是严峻的考验,切不可掉以轻心!

“为这专,当那家,到干校,全白搭,劳动劳动算了吧。”这是“劳动松心论”的又一种表现。

持这种想法的同志,大多是旧学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干部,由于受了刘少奇“读书做官论”的影响,个人成名成家的思想比较严重。“为这专,当那家”,这是没有改造好的旧知识分子为个人奋斗的“金字塔”。他们为了在业务上搞出点所谓“名堂”,中外书籍一大堆,抄这抄那,绞尽脑汁写论文,为个人利益的确下过一番功夫。他们来到干校后,参加了体力劳动,天天和沙子石头打交道,认为成名成家“没有什么希望”了,就出现了钢笔生锈,本子丢,一天到晚啥也不想,“劳动劳动算了吧”的单纯劳动思想。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从旧学校培养的学生,多数或大多数是能够同工农兵结合的,有些人并有所发明、创造,不过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之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在毛主席这一伟大指示的指引下,我队很多从旧学校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在劳动实践中,认真对照检查自己,把一镐一锄都与自己的思想改造联系起来,都与继续革命挂上钩。他们深刻认识到,追求成名成家和“劳动劳动算了吧”的个人主义思想,都是中了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入党做官论”和“劳动惩罚论”的毒害,是继续革命的大敌。因此,他们自觉改造世界观的积极性大大发挥出来了。原农林局有个技术干部,认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决心改造世界观,把干校当成斗私批修的战场,走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在白薯育苗过程中,他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克服了种种困难,获得了单位种薯较高的出苗标准,保证了今年白薯种植计划的圆满完成。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我们希望我国的知识分子继续前进,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逐步地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地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而不要中途停顿,更不要向后倒退,倒退是没有出路的。”知识分子要是死抱住个人成名成家的打算,那是没有出路的。来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就是要把原来的个人主义换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那种“劳动松心论”的思想,是不想前进、中途停顿或者向后倒退的思想,实际上还是抱住个人主义不放,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必须彻底挖掉“入党做官论”、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的流毒,抓紧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在下放劳动的实践中滚一身泥巴,把自己改造成为受工农兵欢迎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劳动松心论”是干部重新学习的绊脚石,是干部下放劳动过程中两种思想、两条路线、两个阶级斗争的反映,它是叛徒刘少奇“入党做官论”的翻版。因此,我们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革命批判大旗,对其进行彻底批判。我们一定要沿着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的“五·七”道路奋勇前进。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