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經孟子考文補遺 (四庫全書本)/卷017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 卷十七 |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十七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尚書註疏第六
存舊尚書卷第三古文尚書禹貢第一夏書孔氏傳〈古本〉尚書正義第六〈宋板〉
禹貢
考異古本序任土作貢下有作禹貢三字經北過降水至于大陸蔡沈集傳本降作洚 東迆北㑹于匯蔡本于作為註定其貢賦之差定上有以字〈補遺古本無之字〉 而在夏書之首下有者字 從覃懐致功至横漳下有也字以供天子下錯雜下已可耕作下明水害除下碣石海畔山下而入河逆上下所至則可知下色黒而墳起下並同 賦正與九相當九下有州字 與他州同下有也字錯雜非一種下同 皆貢之之作也 可以放牧下有也字中琴瑟下南及淮下已可種藝下共同東原致功而平言可耕下有作也二字 包叢生下
有也字賦第五下覆四方下翟雉名下中琴瑟下及美魚下同 縞白繒繒作縞 明二物皆當細下有也字南距海下於此澤下已布生下地泉濕下雜出第六下瑶琨皆美玉下毛旄牛尾下並同〈補遺地泉濕古本濕作温〉 木楩梓豫章豫章作櫲樟下有也字 南海島夷下草服葛越下貝水物下其所包裹而致者下言不常下自淮入泗下衡山之陽下地勢之中下皆復其故道下共有也字〈補遺自淮入泗下古本有逆也字〉 可為東作畎畝之治東作耕宋板正嘉同 人功修下有也字與揚州同下柏葉松身曰栝下丹朱類下天下稱善下茅以縮酒下組綬類下並同 錫命而納之錫上有故字 故越洛而至南河下有也字北距河水下合流而入河下共同 水流溢覆被之之作也 下者墳壚作下者壚壚疏也宋板同但無也字 纊細綿下有也字治磬錯下同 東據華山之南南作陽 西距黒水下有也字已可種藝下入荆州下色青黒而沃壤下第九三等下貢四獸之皮下織金罽下桓水下並同〈補遺織金罽古本作織皮金罽也〉 是西傾山南行正誤是當作自〈補遺桓水是西傾山南行古本宋板是作自古本水下有也字〉浮于潛下漢上曰沔下正絶流曰亂下東據河下在冀州西下至於合黎下入于渭下同之於渭下言治功畢下共有也字 此荆在岐東非荆州之荆在上有一字之荆下有也字 言相望下言皆致功下美禹之功下人功少下共有也字 琅玕石而似珠下有者也二字謹按正嘉萬厯珠作玉崇禎本與古本宋板同 河東之西界下逆水西上下山川首尾所在下皆在雍州下太岳上黨西下東行下而入滄海下雍州之南山下相首尾而東下互相備下荆山在荆州下漢所經下共有也字 言衡山連延過九江連上有東字 接敷淺原下有也字 言陽從南下有起也二字 豫章界下流沙東下入流沙下入南海下以通流下並有也字 河自龍門南流至華山北至東行華下有隂字下至作而宋板同但無隂字 若柱然下有也字在西虢之界下孟津地名下古今以為津下洛入河處下而北行下大陸澤名下在兗州界下入于渤海下共同 至漢中東流為漢水流作行水下有也字 别流在荆州流下有也字 觸山廻南入江入江作入于江也 彭蠡大澤下有也字 而入海作而入於海也 沱東行下有也字 都共北㑹為彭蠡無為字蠡下有也字謹按共正嘉作其為非 南可知下西北平地下敖倉東南下丘再成下菏澤之水下濟與汶合下出馮翊北下合於鞏之東下已可居下並有也字〈𥙷遺菏澤古本菏作荷〉 無決溢矣矣作也 㑹同于京師無于字宋板同 萬國共貫下有也字言政化和下謂壤墳壚下不過度下明水害除下並同 面五百里下有内字 近王城者下有也字供飼國馬下同 銍刈謂禾穗作所銍刈謂禾穗也麤者多下有也字斥候而服事下侯服内之百里下不主一下任王者事下為一名下並同 安服王者之政教無之字宋板同教下有也字 文教外之二百里下所以安下共有也字 要束以文教以下有安字 要服外之五百里下有也字又簡畧下不制以法下隨其俗下方五千里下而朝見下言天功成下並同釋文〈一葉〉補脱凡九篇五篇亡一云夏書惟四篇謹按當在禹貢第一夏書下 塊若對反〈五葉〉元文若作苦 中竹仲反〈六葉〉竹作丁 太湖音太湖〈十六葉〉謹按上太當作大下湖恐胡誤臣徃年挍經典釋文適失於考也〈補遺元文上太作大下湖作胡〉 左傳及爾雅皆作孟諸〈二十三葉〉無及字 山秦記云〈二十七葉〉山作三 伾本或作岯〈三十四葉〉或作又補脱〈同上〉處昌慮反謹按當在字或作□下 渤反蒲兀〈同上〉正誤當作渤蒲兀反〈補遺元文作渤蒲兀反〉 任而針反又而鴆反下同〈四十二葉〉上作而鴆反下作而針反無下同二字 為于偽反〈同上〉作同為于偽反謹按此註有二為字當有同字疏深大其川〈一葉左二行〉宋板作深其大川 詩傳云圻疆者〈三行〉者作也謹按嘉靖萬厯二本無者字 漫壞民居〈三葉右一行〉漫作浸 地里志河東〈五葉右一行〉志下有云字 此州入榖不貢〈五葉左八行〉州作則 濟河間其氣專質性信謙〈九葉右三行〉質下有體字正嘉二本無質字作體性信謙未必得其本也〈六行〉其作真 得乘舟徑逹也〈十二葉右二行〉徑作經 牙牡齒也〈十七葉左四行〉牡作壯 當繼荆州之無也〈十八葉右六行〉之作乏 直云水名〈十九葉左六行〉直上有故字 鄭云纁者三入而成〈二十二葉左二行〉纁上有染字 江水所出〈二十四葉左六行〉出下有也字正嘉二本同 隴西郡西嶓冡山西漢水所出〈同上〉嶓上有縣字正嘉二本脱嶓字有縣字 是二者皆山名沱出于江〈同上〉名下有也字正嘉二本有也字脱沱出二字 差復益小〈二十五葉右七行〉小作少傳西距至州西〈二十六葉右六行〉謹按此疏甚有謬誤今録
于此當以右行下二字與左行下相接也
雍州 傳西距至州西 正義曰禹治豫州乃次梁州自東向西故言梁州之境先以華陽而後黒水從梁適雍自南向北故先黒水而後西河計雍州之境被荒服之外東不越河而西踰黒水王肅云西據黒水東距西河所言得其實也徧檢孔本皆云西據黒水東據河必是誤也又河在雍州之東而謂之西河者龍門之河在冀州西界故謂之西河王制云自東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是河相對而為東西也 皆云西據黒水東據河〈八行〉上據作距 自東河至于西河〈九行〉于作於 左傳稱舜云四凶〈三十七葉左六行〉云作去正嘉同 敦煌郡〈七行〉敦作燉正嘉同下〈八行〉並同但嘉靖下敦从土 北近降水也〈三十四葉左六行〉北作此 釋文云鳥鼠同穴〈三十七葉左五行〉文作鳥 至京兆北船司空縣入河〈八行〉船作沿正嘉二本同謹按漢書地理志作船作沿為非 過郡四行千八百七十里〈同上〉四作西 沮水出北地直路縣〈三十八葉右三行〉地作池 不復蠻來之也〈四十四葉右九行〉復作服謹按恐非山川載地古今必同〈四十五葉右一行〉載作戴正嘉二本同補遺古本註大川四瀆下有也字 大岳上黨西岳下有在字 灃水名下有也字 鳥鼠共為雌雄雌雄作雄雌宋板同 所同事在下下有也字 已陂障已下有皆字 取之有節之下有也字釋文反上時掌反〈七葉〉上反作逆 字又作蚍〈十五葉〉蚍作比 長之丈反〈十六葉〉之作丁後放此 又土可反〈二十三葉〉土作士疏或仲虺始退〈二葉右六行〉宋板虺作尼 使之祀禮〈左九行〉之作知 分布治之也〈三葉右五行〉無也字 史傳者云〈四葉右二行〉者作皆諸川冀〈三行〉川作州 其見圗籍〈左一行〉其作具 壺口
當有〈九行〉當有作雷首 其氣著宻厥性安舒〈九葉右五行〉作其性安舒厥性寛豫 河是大陸〈八行〉是作自 三百餘里〈左九行〉三作二 繒是織繒〈十一葉左二行〉上繒作綺 畎谷畎〈十三葉右二行〉谷作言 為黏土〈十四葉右二行〉為作謂 指其澤謂之〈十六葉右八行〉之下有藪字 旄是旄牛尾〈十七葉右八行〉上旄作毛 尊宗也〈十八葉左七行〉作宗尊也 江水海水〈九行〉海作漢 此澤既土〈二十葉左四行〉土作大 三茅脊〈二十二葉右六行〉作三脊茅 毛詩傳〈二十六葉左五行〉作詩毛傳 其出崐崘〈左八行〉出作去 在河東垣縣〈三十六葉左七行〉在作出 釋丘丘〈三十七葉右四行〉下丘作云 相與共治之〈四十葉右九行〉無相字守平常教〈四十三葉左四行〉守上有言字 賈逵馬融五百里米特有此數去王以為甸服之外百里至城千里〈四十四葉左一行〉作賈逵馬融以為甸服之外百里至五百里米特有此數去玉城千里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十七
<經部,五經總義類,七經孟子考文補遺>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