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經孟子考文補遺 (四庫全書本)/卷186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 卷一百八十六 |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六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古文孝經序
古文孝經
謹按古文孝經一卷隋書藝文志經典釋文文獻通考及歴代諸儒之説其隠晦出没議論紛紛不一究竟其説亡於梁得於惰其後尋亡孔傳不可復見矣隋志所記其略云至隋王劭訪得孔傳河間劉始自離析為作稽疑世或疑自為之非孔舊本按通考所引宋三朝藝文志云古文孝經世不𫝊又崇文總目云今孔註不存而𨽻古文與章數存焉又陳氏曰按三朝志五代以來孔鄭註皆亡又曰古文有經無𫝊以𨽻體寫之又按近世江邦玉孝經大全〈明崇禎癸巳作即本朝寛永十年也〉亦集衆本同異諸家註解其采擷𢎞多固不遺餘力而獨於古文孔安國𫝊闕而不載今其可見者𦆵有朱熹較定古文及刋誤耳不足證也由是觀之則古文孔傳唐宋以來中華所不𫝊而吾邦獨存焉今以世所梓行本校之足利古本是為其元本也但展轉書寫致有少異耳乃此本所得於隋而唐以前所𫝊者亦明矣至于其真偽不可辨則〈臣〉之末學微賤所不敢輙議也
古文孝經序孔安國
謹按孔安國下直解云尚書序下無此三字此葢後所題未必孔自為之
考異古本序孝經者何也者作孝謹按恐非 門徒三千下七十有二下共有人字 而諮門焉門作問 由是絶而不𫝊也無也字 後曽恭王曽作魯 戴在竹牒戴作載 抱諧京師諧作詣 以為行路之資無為字 而今文十八帝帝作章 數家之誼誼作諠 反云孔氏無古文孝經云下有於字 自噵噵作道 知則移之知下有之字 故云移風易俗故下有𫝊字云作曰 □□作歌
補遺古本序則大化滂流無則字 武城之下無之字
古文孝經孔子傳
考異古本子作氏
開宗明義章第一〈經一百二十五字〉
〈此章開源於物説孝之終始也〉
謹按題下記經字數足利學所藏經書古本率皆為然〈臣〉向校陸徳明經典釋文每卷末必記其經傳字數如足利古本然矣葢亦古之遺學也夫窮經而至校量字數可謂深嗜矣又唐以前其未有印本之時家𫝊其業人守其説學必有所受而手親寫之敬其業葢如此矣至于後世剞劂盛行視聽一定乃寥寥乎殊無此事世態變更學之不古此亦可以觀也又按每章題下此章云云恐是劉直解混入于註者也奚以言之今校古本或有或無參差不一而其所存者極細寫之與註文麤細弗類且其所記有引邢昺正義者故〈臣〉竊謂是後人所附録者而非孔氏之舊宜刪去之然今姑因其舊文萃録于此以記其有無同異如左其劉之作直解雖無據依古本作孝經直解卷第一古文孝經序而彼本後人記註云直解者魏劉為之也〈今按劉隋人〉或云漢蔡邕作之誤矣〈臣〉驗其一二中有以為之語則劉作之明矣但古本序有其解耳餘亦同今世所行本也〈按直解與孔傳並中華所無故經籍諸志不録今亦其全本不可得而見也惜哉〉
開宗明義章第一〈無註○此一章無經字數〉
天子章第二經五十二字〈無經字下皆放此○數經文為五十三字二作三為是〉註作此章説盡愛敬於親加徳敎於百姓矣
諸侯章第三〈無註〉
卿大夫章第四〈無註〉
士章第五〈無註〉
庶人章第六
孝平章第七經二十四字〈無註○數經文為二十五字〉
三才章第八經一百二十九字〈無註○數經文為一百三十字〉
孝治章第九經一百四十二字〈無註○數經文為一百四十四字按邢昺疏本經文弗敢失於臣妾之心無之心二字去之則為一百四十二字〉
聖治章第十經一百四十字〈無註○數經文為一百四十一字按邢昺疏本來助祭無助字〉
父母生績章第十一〈無註〉
孝優劣章第十二〈無註〉
紀孝行章第十三〈此註引邢昺疏題下决非孔氏為之可以見也〉
五刑章第十四〈無註〉
廣要道章第十五
廣至徳章第十六〈古本註無也字〉
應感章第十七經一百十二字〈無註○數經文為一百十四字又按邢疏本作感應章朱熹較定古文本同〉
廣揚名章第十八經四十三字〈無註○數經文為四十四字〉
閨門章第十九
諫諍章第二十經一百四十九字〈數經文為一百四十七字〉
事君章第二十一經二十九字〈數經文為四十八字〉
喪親章第二十二經三十二字〈古本作一百三十二字○數經文為一百四十二字又按註乃説上古本有又字〉
右經字數註有無與古本有異且加以〈臣〉之臆説者也按邢昺疏本〈即今文十八章本〉經文大較相似少有異同且其章第敘次亦不同庶人章孝平章合為一章聖治章父母生績章孝優劣章合為一章無閨門一章廣揚名章第十四而諫諍章次之感應章第十六而終于喪親章第十八是皆與古文異者也凡如此之類及其廢興隠見隋志文獻通考録之備矣邢昺疏本朱熹刋誤亦可併考也
考異古本經揚名於後世揚作敭註孔子字也無也字首上圬似尼丘山圬作汚謹按史記世家亦作圬古
本似非 故道在身在作存 乃立徳之基也基上有本字
補遺古本傳孔子者男子之通稱也無之字 負累其先祖故也也上有之字
天子章第二
考異古本經刑于四海于作乎註則從事勝任也矣無矣字
補遺古本𫝊内敬其親而外不慢人無而字
諸侯章第三
補遺古本經保其社稷其作亓
卿大夫章第四
考異古本經三者備矣三上有此字註所以合于道之也無之字 祭祀祖孝孝作考
補遺古本𫝊𧨏後動𧨏下有而字
士章第五
考異古本註能盡忠以事上上作君 摻事親之道摻作操 則知其所以事長之也矣無矣字
庶人章第六
考異古本註挾其搶刈搶作槍 曝其髪鬳正誤鬳當作膚 露髪□足謹按□恐塗誤 其心休焉休作烋是故其父兄之敎無故字
補遺古本𫝊所以為孝也也下有矣字
孝平章第七
補遺古本經孝亡終始終始作□□傳所以常也常上有為字
三才章第八
考異古本註自天子達庶人焉天子下有以下二字造文執御文作父 卒先之也謹按卒恐率誤 禄賞不足以勸民也禄上有是字
補遺古本經以訓天下訓作□ 導之以禮樂導作道𫝊陳布也無也字
孝治章第九
考異古本經而况於妾子乎妾作妻註可知也矣無矣字下在□也矣同正誤□當作庿 生盡孝美美作養休徴報之休作烋 此有諸侯卿大夫事事上有之
字
聖治章第十
考異古本註章明福愛愛作慶 數之所由生也數作敎 則民一心而奉其上心上有其字 感來助祭感作咸 生於育之恩恩作思 是以愛奍父母謹案奍當作養 不加嚴刑而政治政下有自字 故矣也無矣字
補遺古本𫝊加孝乎也加作如
孝優劣章第十二
考異古本註俯仰典折必合規矩典作曲
紀孝行章第十三
考異古本註卜兆祖𦵏兆作垗 又竭其尊肅之敬無又字
五刑章第十四
考異古本註要謂約勤勤作勒 不可不絁也絁作絶所以為天下義作所以為天下軌儀 夫能生法者
明君之之作也
補遺古本經大亂亂作□
廣要道章第十五
考異古本註故欲民之相親愛無故字 設爵禄以烋之□作烋
補遺古本傳禮經二百二作三
廣至徳章第十六
考異古本註以弟道敬敬作敎 執醬而饋之醬作漿執爵以酪之酪作酳 三老者國之曰徳曰作旧謹
按旧即舊訛省
應感章第十七
考異古本註明察矣也作明察也矣 而以之化天下不乱也矣作而以之化天下上下不乱也 言無㓙疠也㓙作𠒋謹按疠作癘為是 其精神徴應神作誠故曰通於神明通上有道字 與光于四海與下有真字 明此義也矣無矣字
廣揚名章第十八
補遺古本傳行威於内威作成
諫諍章第二十
考異古本經安親歇名歇作揚謹按古文揚作敭故誤註可否相齊謂之和齊作濟 曽子魯純純作鈍 前疑後亟亟作丞 人呰食則体瘠也謹按古本呰訓嫌〈厭食之謂〉撿字書無此訓也唯呰字似可當之字彚呲音慈嫌食貎亦作飺 三卿與大夫也無也字 大夫禄食菜色色作邑 人主敺國而損之也謹按板本敺訓傾損訓棄當依字讀也 人主忘忠忘作忌下皆放此補遺古本經不𧨏則爭爭下有之字註補脱此章者色養之㕝於此已乃親諫之方其未著但累章殷勤唯戒和順不加飜命余即説犯顔諫爭之理无由得發故更假曽子之問犯顔承志其義相反而㕝親之方必須諫以其異上章故設為曽子領受前章卒心别詿請乃得債其不可然后盛説其㕝也九十九字在諫諍章第二十下
事君章第二十一
考異古本註故明主審言行主作王 極主於無過之地極作拯 濕枽之章也矣無矣字
喪親章第二十二
經棺槨衣袊正誤袊當作衿考異古本註若逐其本性逐作遂 祭陳烈而不御謹按烈恐列誤 飲於户内飲作斂 兆謂營□□作域謹按營恐塋誤 盡於孝經之義也無經字 終竟畢於此篇也無竟字謹按古本䟦尾云經一千八百五十字註八千七百六十四字今數經文為一千八百六十二字桓譚新論云古孝經千八百七十二字與今文異者四百餘字以今校之與新論所記較十字其所異者不過數十字又孝經大全所引前儒説云劉本止千八百七字異今文者僅二十餘字此皆古文之所以疑殆未能安也補遺古本經孝子之事終矣無之矣二字𫝊端冕有身有作在 比不孝比下有於字 始死牖下死下有於字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八十六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