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經孟子考文補遺 (四庫全書本)/卷19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一百九十五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 卷一百九十六 卷一百九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六
  日本山井鼎
  物觀 撰
  孟子第十
  孟子曰伯夷至非爾力也萬章下
  考異古本註孟子反覆差伯夷伊尹柳下惠之德差作嗟謹按恐非 至於數四四作囘足利本同今本 故如金音之有殺音作聲 智者知理物知作智謹按恐非 智譬猶人之有技巧也智上有以字猶作由下同○章指言聖人由力力有常也賢者由巧巧可增也仲尼天髙故不可階他人丘陵丘陵由可踰所謂小同而大異者也
  北宫錡問曰至以是為差
  考異古本註軻孟子名也無也字 從君下至於士下有也字采地之制下同○章指言聖人制禄上下差叙貴有常尊賤有等威諸侯僭越滅籍從私孟子略記言其大綱以答北宫子之問
  補遺古本文公侯皆方百里皆下有地字
  萬章問曰至其義一也
  考異古本註晉平公嘗往造之無晉字足利本同今本堯亦就享享作饗 是天子而友匹夫也而作之○
  章指言匹夫友賢下之以德王公友賢授之以爵大聖之行千載爲法者也
  補遺古本註隱居陋巷巷下有者字足利本同 晉平公嘗往造之嘗作常 天之以授賢者以上有所字足利本同
  萬章曰敢問至公養之仕也
  考異古本註孟子言其來交求已以道理交求作求交蓋言其可受之也足利本無之也二字古本作言可
  受也 越于者於也者作皆 常有之絶則爲不敬正誤之當作乏 何爲不去也無也字 孔子故宿留以答之也足利本無之字古本無孔子○章指言聖人憂民樂行其道苟善辭命不忍逆距不合則去亦不掩久蓋仲尼行止之節也
  補遺古本註當執何心爲可也也作者足利本同 於今爲烈烈下烈作然 君子欲受之受上有受字 君子謂孟子也無也字足利本同 常有之絶則爲不敬之作乏 占其事治而退治作始足利本同
  孟子曰仕至而道不行恥也
  考異古本註擊椎之也椎作推 茁茁生長貌無一茁字足利本同今本○章指言國有道則能者處卿相國無道則聖人居乘田量時安卑不受言責獨善其身之道也
  萬章曰士之尊賢者也
  考異古本註萬章言士窮居周之則受居作君 貧民之常料也料作科 子思以君命道故不悅也道作煩足利本作子思以爲君命煩故不悅○章指言知賢之道舉之爲上養之爲次不舉不養賢惡肯歸是以孟子上陳堯舜之大法下刺繆公之不宏
  萬章曰敢問至其官召之也
  考異古本註在野居之曰草莽之臣作在野野居之人無曰草莽之臣五字 庶衆之人作衆庶之人 則往供役事無役字 不自往見何也自作肯 且君何爲欲見而召之作且君何爲欲見之而召之也 召賢之禮而可往見下有也字 旌注旄于首者無于字 是不以禮者也作不以禮也足利本有是字 孟子言孔子言作曰足利本同今本 不謂賢者無位足利本者作人○章指言君子之志志於行道不得其禮亦不苟往於禮之可伊尹三聘而後就湯道之未洽沮溺耦耕接輿佯狂豈可見也
  補遺古本文孔子奚取焉焉下有哉字註故曰市井之臣臣作人足利本同
  孟子謂萬章曰至是尚友也
  考異古本註國一國之善者一國作國中 四海之内下有也字 詩歌相近故曰頌作詩歌頌之故曰頌○章指言好髙慕遠君子之道雖各有倫樂其崇茂是以仲尼曰無友不如已者髙山仰止景行行止
  齊宣王問卿至不聽則去
  考異古本註命爲王卿也王作三 更立親戚之賢者賢作貴 諫君反覆諫君而君遂不聽之作諫君不從三而待放遂不聽之謹按古本遂讀爲逐義可疑也○章指言國須賢臣必擇忠良親近貴戚或遭殃禍伊發有莘爲殷興道故云成湯立賢無方也





  七經孟子考文補遺卷一百九十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