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上玄宗皇帝納諫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重定向自上元宗皇帝納諫疏
上玄宗皇帝納諫疏
作者:吳兢 
本作品收錄於《全唐文/卷0298

自古人臣,不諫則國危,諫則身危,臣愚食陛下祿,不敢避身危之禍。比見上封事者,言有可采,但賜束帛而已,未嘗蒙召見,被拔擢;其忤旨,則朝堂決杖,傳送本州,或死於流貶:由是臣下不敢進諫。古者設誹謗木,欲聞已過,今封事謗木比也。使所言是,有益於國;使所言非,無累於朝:陛下何遽加斥逐,以杜塞直言?道路流傳,相視怪愕。夫漢高帝赦周昌桀紂之對,晉武帝受劉毅桓靈之譏,況陛下豁達大度,不能容此狂直耶?夫人主居尊極之位,顓生殺之權,其為威嚴峻矣,開情抱,納諫諍,下猶懼不敢盡,奈何以為罪?且上有所失,下必知之,故鄭人欲毀鄉校,而子產不聽也。陛下初即位,猶有褚無量、張廷珪、韓思復、辛替否、柳澤、袁楚客數上疏爭時政得失。自頃上封事,往往得罪,諫者頓少,是鵲巢覆而鳳不至,理之然也。臣誠恐天下骨鯁士,以讜言為戒,撓直就曲,斫方為刓,偷合苟容,不複能盡節忘身,納君於道矣。

夫帝王之德,莫盛於納諫,故曰:「木從繩則正,後從諫則聖。」又曰:「朝有諷諫,猶發之有梳。猛虎在山林,藜藿為之不采。」忠諫之有益如此。自古上聖之君,恐不聞已過,故堯設諫鼓,禹拜昌言;不肖之主,自謂聖智,拒諫害忠,桀殺關龍逄而滅於湯,紂殺王子比干而滅於周:此其驗也。夫與理同道罔不興,與亂同道罔不亡。人將疾,必先不甘魚肉之味;國將亡,必先不甘忠諫之說。嗚呼!惟陛下深鑒於茲哉。隋煬帝竭幦自負,以為堯舜莫已若,而諱亡憎諫,迺曰: 「有諫我者,當時不殺,後必殺之。」大臣蘇威欲開一言不敢發,因五月五日獻《古文尚書》,帝以為訕已,即除名。蕭瑀諫無伐遼,出為河池郡守。董純諫無幸江都,就獄賜死。自是蹇諤之士,去而不顧,外雖有變,朝臣鉗口,帝不知也,身死人手,子孫剿絕,為天下笑。太宗皇帝好悅至言,時有魏徵、王珪、虞世南、李大亮、岑文本、劉洎、馬周、褚遂良、杜正倫、高季輔,咸以切諫,引居要職,嘗謂宰相曰:「自知者為難。如文人巧工,自謂已長,若使達者大匠,詆訶商略,則蕪辭拙跡見矣。天下萬機一人聽斷,雖甚憂勞,不能盡善,今魏徵隨事諫正,多中朕失,如明鑒照形,美惡畢見。」當是時,有上書益於政者,皆黏寢殿之壁,坐望臥觀,雖狂瞽逆意,終不以為忤,故外事必聞,刑戮幾措,禮義大行。陛下何不遵此道,與聖祖繼美乎?夫以一人之意,綜萬方之政,明有所不燭,智有所不周,上心未諭於下,下情未達於上。伏惟以虛受人,博覽兼聽,使深者不隱,遠者不塞,所謂辟四門、明四目也。其能直言正諫,不避死亡之誅者,特加寵榮,待以不次,則失之東隅,冀得之桑榆矣。

本唐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遠遠超过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