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國同盟會為團結同志宣言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中國同盟會為團結同志宣言
作者:孫文
中華民國0年(1911年)
1911年12月26日
本作品收錄於《國父全集

本會以異族僭亂,天地慘黷,民不聊生,負澄清天下之任,使朱明之緒不絕,太平之師不潛,則猶是漢家天下,政由己出,張弛自易。又羣治之進,常視其民品之隆污以為之衡;故本會主義,於民族之後,加以民權、民生。三者之中,驅於時勢,差有緩急,而所以繕美羣治之道,則初無輕重大小之別,遺其一則俱敝,舉其偏則兩乖。吾黨之責任,蓋不卒於民族主義,而實卒於民權、民生主義。前者為之始端,後者其究竟也。八年以來,義聲所感,智能輻輳,分會成者數十,吾黨足跡遍於天下。武漢事興,全國響應,匝月之間而恢復兩都。東至於海,南及閩粤,風雲泱動,天下昭蘇。當此千載一遇之會,得馳驟其間,為主義效其忠,為社會盡其瘁,豈吾黨窮歡極樂之時哉!惟吾黨之眾散處各地,或僻在邊徼,或遠居海隅,山川修阻,聲氣未通,意見不相統屬,議論歧為萬途。貪夫敗類,乘其間隙,遂作莠言,以為簧鼓。漢奸滿奴,則又冒託虛聲,混跡樞要。當臨時政府組織之際,其禍乃大著;此皆吾黨氣息隔閡,不能自為聯合,致良惡無從而辨,薰蕕同於一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其為害於本會者猶小,害於民國者乃大,則本會之造成靈敏機關,剔棄敗類,圖與吾軍政府切實聯絡者,此今日之急務也。今者漢陽復失,虜軍尚在,勝敗之數,未能逆料。設一旦軍心瓦解,民氣銷沉,當此千鈞一髮之時,則冒鋒鏑,捐肝腦,為前驅以爭其最後者,舍吾黨其誰屬?非好為此不祥之言,以相驚恐,書不云乎:「兩軍對峙,心哀者勝。」亦黯弱之民見理不真,威信未固,無足恃耳。是吾黨當亟為一致之行,操必死之決心,秣馬厲兵於鐵血中,而養其潛勢力以為之後盾,鞏固基礎之道,舍是寧有愈哉!若夫虎嘯而谷應,風起而波湧,物類之善於感召,人則亦然。軍興以來,智勇之士,雄駿之倫,與時俱起。廊廟之上,戰陣之中,所需正急。吾黨宜廣益其結納,羅致碩人,以閎其力。惟必先自結合,以成堅固不破之羣,勢已厚集,則來附者自多。密陰之樹,眾鳥歸之,大風之會,羣音湊之,必然之勢也。上述數事,其端至淺,不必深思,遠識之士而能知之。是則本會之改造,與吾黨之聯合,固逼於利害,忍而不能舍者。而吾黨偏怯者流,乃倡為革命軍起,革命黨消之言,公然登諸報紙,至可怪也。此不特不明乎利害之勢,於本會所持之主義而亦懵之?是儒生闒茸之言,無一粲之值。言夫其事之起,則此晚近之世,吾黨之起於各省者屢矣,又何待於今日?言夫其成功,則元凶未滅,如虎負隅,成敗未可豫睹。曰成矣,而吾黨之責任豈遂終於此乎?中心未遂,盟誓已寒,義士所不忍為。吾黨固操民族主義也。夫聚人以為羣,羣之盛衰,則常視乎其羣之人以為進退。國之羣大於部落,亦猶是羣也,故國之興衰治亂,視其民而知焉。國之藉以膠固者,其力常在於民,主治者其末矣。脆弱之羣,得賢明之元首,非不足以維持其態度於一時,然其敝也,則終至失其扶衰集散之力。西方之人,其心目中有天國,莊嚴華妙,而居之者皆天人。蓋欲造神聖莊嚴之國,必有優美高尚之民,以無良民質,則無良政治;無良政治,則無良國家。吾見夫人權頹敝者,其民多萎弱,禍害倚伏,無由而絕。國之與民,因果相環,往往為常智之所忽,其端至微,烏可以語鹵莽躁急者哉?則吾黨所標三大主義,由民族而民權、民生者,進行之時有先後,而欲造成圓滿純固之國家,以副其始志者,則必完全貫澈此三大主義而無遺。即吾黨之責任不卒之於民族主義,而卒之於民權、民生主義者,則固無庸疑也。外間謠諑,有謂吾黨將以天下為己私者,不過嫉媚之言,已宣言以匡其謬,並使邦人諸友,知吾黨之真意,而袪其疑惑,引輿論為一途,亦吾黨進行上不能已之事。今者總理歸來,本會因地之便,集滬居各省職員開臨時會議,舉如上所說,請之總理,相為討論。謹因緣舊制,略事變更,定為暫行章程,以求順乎時勢。俟民國成立,全局大定之後,再訂期開全體大會,改為最閎大之政黨,仍其主義,別草新制,公布天下。於戲!崑崙之山,為黃河之源,渾渾萬里,東入於海,中有偉大民族,代產英傑,以維其邦國。吾黨義烈之士,對茲山河,雄心勃鬱,其亦力任艱鉅,以光吾國,而發揮其種性乎!銅像巍巍,高出雲際,令德聲聞,流於無窮。吾黨其勉之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