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工农兵 自觉改造世界观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为工农兵 自觉改造世界观
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沙漠研究所革委会大批判组
1971年6月23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对于知识分子来说,首先是一个世界观的改造问题。为工农兵还是为剥削阶级,为广大人民还是为个人,这是区别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分界线。

就以我们所的情况来说吧。研究和改造冰川(雪)、冻土、沙漠、泥石流,是我们所担负的光荣任务。可是,长期以来,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科技界的代理人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毒害下,所内有些研究人员对国家建设中提出的问题只作考察不管设计,只作实验不作治理,一心为个人名利而搜集资料写论文。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摧毁了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我所科研人员通过革命大批判,阶级觉悟和路线斗争觉悟不断提高,初步树立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纷纷下楼出所,和工农兵相结合,在实践中搞研究。

但是,有的人由于世界观没有很好改造,人走出去了,却还照样走为个人名利的老路。正象毛主席教导我们的:“现在也有一些人到工厂农村去,结果是有的有收获,有的就没有收获。这中间有一个立场问题或者态度问题,也就是世界观的问题。”○五○三线雪害防治队,刚下去时,在刘少奇一伙的“活命哲学”、“成名成家”流毒的影响下,到了现场,却在远离雪崩的地方,花了二千多元修建了一个“小别墅”式的观测哨,生活也不和工人在一起,还提出了一个“一年建站、二年观测、三年实验、四年提报告”的爬行计划。

大家通过革命大批判,认识到是一心为“私”,为个人“成名成家”写论文而研究,还是一心为“公”,为战胜自然灾害而研究,这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为“私”,必然怕苦、怕死,不敢和自然灾害作斗争;为“公”,就会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人民,一心为革命搞科研。同志们在斗争实践中,把研究和治理工作看成是磨练“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最好机会。许多同志在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在严寒缺氧的风雪高原,在风沙弥漫的戈壁滩,经过一个时期痛苦的磨练,立足点逐渐移到工农兵这方面来。过去搞泥石流的,总怪泥石流太小,不典型,现在看到泥石流冲毁了田舍而难过得掉下眼泪;过去满脑子“学科”框框的,现在急工农兵所急,想工农兵所想;过去只为个人名利写论文的,现在为解决生产问题考虑设计施工。这些变化反映了大家的世界观在逐步转变。

○五○三线雪害防治队的同志们,通过对刘少奇修正主义路线的批判,在实际斗争中改造世界观,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在悬崖峭壁,冒着雪崩的危险,上百次地深入“虎穴”观测描图,取得了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们又在海拔三千米的强劲风口,不分白天黑夜,冒着漫天飞舞的大雪,顶着七、八级的大风,出动数百人次,踏勘雪情,测定风雪流场,摸出了风吹雪的基本规律,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在风吹雪和雪崩成因的研究及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人民解放军一起战斗在世界屋脊的地面立体摄影组的同志,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藐视高山心脏病、雪盲病,与天斗、与地斗、与阶级敌人斗,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打破了地面立体摄影测量不能大面积成图的旧框框,创造了出色的成绩。

事实告诉我们,科学工作者只有彻底批判刘少奇一类政治骗子鼓吹的名利思想和“活命哲学”,树立“一心为公”、“一心为工农兵”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才能克服各种艰难险恶的自然环境,以严格的科学态度,正确地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