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于郊堂遺稿/序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于郊堂遺稿

作者:權永頀
1922年
卷一

愚嘗聞士之處世。有二致焉。先觀其人之出處與立志。則自知其人之善不善。是以。出而顯世。則黼黻皇猷。功存社稷。德被生民者有之矣。遜而居下。則蠱尙其志。固窮讀書。以詔後生者有之矣。在昔贒人達士之各就其一致者。指不勝屈。更僕難數。然至於兼得其二者。盖亦鮮矣。近古有于郊堂具先生。天姿近道。奉承庭訓。博通經史。早升國庠。束脩于旅軒張先生之門。得聞考亭之遺敎。退而與復泉姜先生,觀雪許先生。講磨資益。發前未發。自丙子以後。常慕大明鴻恩。風泉之感。發於詞表。澗飮木食。像物遣懷。逍遙泉石。不樂仕進。㫌招屢加。只有循墻之義。而專心于性理之學。朱書節要心經諸書。句分而註釋。爲裨益於斯學者。在人耳目。則藐余後學。切非刱立阿好之說。眉叟許先生。已爲手書成誌者也。此豈非守道之君子。立志固窮之一致也哉。今其裔孫然昇。持一𢎥書而來示曰。先祖書蹟。至于數百載。迄未繡梓者。盖緣後孫殘劣之致。且屢經兵燹。所餘只朱書演義。詩與文幷三卷而已。願執事翻閱而弁其首。自顧耄昏。不敢妄議於前輩藏修之地。景仰之餘。不可固辭。略綴諸賢狀銘遺意。奉而復之。

歲壬戌三月日。後學國子進士權永頀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