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考/卷十六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五 人物考
卷十六
作者:權晙
卷十七

蔭仕下[编辑]

申櫓[编辑]

申櫓濟而高靈人。嘉靖丙午生。丁卯司馬,授五品。官不就。癸巳卒。

壬辰,勸端川姜燦擧義,爲作檄文,聞者涕下。及二王子被擄,公與宗人石潾等起兵,推鄭文孚爲帥,卒破賊,復六鎭。許筠撰墓誌。

朴齊仁[编辑]

朴齊仁仲思,號篁巖慶州人。嘉靖丙申生。薦授參奉。王子師傅、侍直、佐郞、判官,皆不就。戊午卒,年八十三。

朱子十訓、顔子四勿,揭壁。出入曺南冥門。

上召問:「敎王子,何先?」對以先《大學》,上顧謂王子曰:「得明師,宜勉旃。」張顯光撰墓碣。

李重基[编辑]

李重基子威,號勿關齋全義人。淸江濟臣孫。隆慶庚午生。薦授金吾郞,歷佐郞、縣令。甲子卒。

兒時嬉戲,隱身深樹中。父母索之急,輒悔悟曰:「此亦貽父母憂。」自是以順志爲心,白首無改。申翊聖撰墓碣。

柳浚[编辑]

柳浚澄遠,號四矯。副學希渚曾孫。萬曆甲申生。丙午司馬,歷官金吾郞、監察、判官。辛丑卒。

癸亥改玉,選守身不汚者,授以金吾郞。宋時烈撰墓碣。

趙見素[编辑]

趙見素子章,號星江豐壤人。萬曆辛亥生。己卯司馬,薦拜敎官,歷監察、縣監。丁巳卒。

所著《紀年通攷》,自皇明至我國,諸史多所增損,而專依於《春秋》尊王之義。吳道一撰墓碣。

權應時[编辑]

權應時亨叔安東人。嘉靖辛丑生。歷官監役、監察、縣監。萬曆丁亥卒。□□□□墓表。

朴峻[编辑]

朴峻子瞻慶州人。嘉靖己未生。歷官參奉、監察、縣監。乙丑卒。以孝旌閭。

及喪,廬墓,朝夕省拜。一日,野火乘風,將及墓。公仰天號擗,忽反風止火。事載《三綱行實》。李明漢撰墓碣。

蔡宗吉[编辑]

蔡宗吉善餘,號松村仁川人。隆慶丁卯生。庚戌司馬,歷官參奉、監察、縣監。甲子卒。

鄕人朴以儉希賊臣旨,上讎母疏,公削其名儒籍。

癸亥,擧遺逸,拜齋郞。翌年,叛,上南幸,公倡率義士數百,奔問行在,特陞主簿。宋時烈撰墓表。

具瑩[编辑]

具瑩瑩然綾州人。光海壬子進士,歷官別坐、監察、縣監。癸卯卒。

姦黨倡爲廢母之議,全州柳應元發文應之,公奮然入縣學,取其文焚之。宋時烈撰墓碣。

趙休[编辑]

趙休休休,號三休堂漢陽人。玄洲纘韓子。萬曆庚子生。十六司馬,歷官察訪、敎官、副率、佐郞、縣監。甲午卒。

玄洲疾谻,斫指進血,比喪啜粥三年。

手抄聖賢訓戒,名曰《治己眞經》。朴世采撰墓碣。

趙爾䎘[编辑]

趙爾䎘景翬楊州人。參奉相禹子。萬曆丙辰生。司馬,歷官參奉、司評、佐郞、縣監。庚子卒。贈承旨。宋時烈撰墓碣。

李賀朝[编辑]

李賀朝樂甫,號三秀子延安人。副學端相子。顯宗甲辰生。十九進士,歷官洗馬、侍直、副率、佐郞、縣監。庚辰卒。徐宗泰撰墓誌。

韓明溍 夷襄公[编辑]

韓明溍盈叔淸州人。府院君明澮弟。宣德丙午生。癸酉進士,歷官繕工錄事。賜靖難功臣號。甲戌卒,年二十九。贈兵判、西原君□□□□墓表。

曺伸[编辑]

曺伸梅溪庶弟。歷官內侍敎官、大君師傅。至三品。

昆季竝有文章,俱被宣陵知遇。初爲司謁,供奉閤門。召見無時,試以險韻,輒走筆以進,詞意兼美。許筠撰遺稿序。

申孟慶[编辑]

申孟慶伯祥,號雲溪原州人。嘉靖庚戌生。歷官參奉、縣監。天啓辛酉卒。以孝旌閭。事載《三綱實錄》。

母病,醫言當進蝟肉,蒼黃求索,忽有蝟前走,持之以進,病卽愈。宋時烈撰旌閭碑。

李介立[编辑]

李介立大中,號櫟峯慶州人。嘉靖丙午生。進士,薦拜參奉,歷察訪、縣監。天啓丙寅卒。

辛卯,偕張旅軒擧遺逸,拜齋郞。明年,亂作,投袂而起,倡合義旅。

時兵饑相乘,財粟殫亡。臬臣方策上耕,而難於主事。公不辭,經營勤勉,相原隰以種。秋熟,軍餉足,旁邑賴而回生。趙絅撰墓碣。

李㙉[编辑]

李㙉叔載,號月澗興陽人。蒼石兄。嘉靖戊午生。癸卯司馬,薦爲洗馬。歷察訪、縣監。戊子卒,年九十一。

西崖尙州,公執雉請敎,遂聞退陶之學。及南士請五賢從祀,公爲疏頭得允。趙絅撰墓碣。

洪世泰[编辑]

洪世泰道長,號滄浪唐城人。孝宗癸巳生。歷官學官、引儀、纂修郞、察訪。乙巳卒。

肅宗壬戌,從信使日本,蠻人持牋縑乞詩墨,所過堵立。而倚馬揮掃,得者藏以爲寶,至戶繪其像。其後,使能文者,求見東人詩,明谷崔相薦之,遂命製以送。凡奏咨文字多出其手,簡易以後所始有也。

以纂修郞掌《東文選》之役,時上命工畫西湖十景,曰:「求能詩者,製十詠。」慶恩金公屬公製進。鄭來僑撰墓誌。

南鶴鳴[编辑]

南鶴鳴子聞,號晦隱。領議政九萬子。孝宗甲午生。薦授主簿,不就。

耽蓄書史、金石之文,近萬軸,世所謂聲色臭味泊如也。自敍墓誌。

柳澯[编辑]

柳澯,歷官副率。

爾瞻等議廢母后,仰天歎曰:「就仕以老母在,安可立無母之國,以養親爲名哉?」乃投帽去。

癸亥,擧義事,在暮夜,外人莫知。監司朴自興發卒赴難,曰:「國家有急,吾將死於輦轂。」帶劍隨行,道人傳以擧義,乃棄而東,囂然若將終身。

夢寅之侄坐流日南金㙉李潚等上疏言:「扶植綱常,潔身逃世。」上嘉之,量移鐵原崔公鳴吉伯,以忠孝聞。崔孝騫撰傳。

李藑[编辑]

李藑千春,號西澗慶州人。萬曆己卯生。薦拜參奉,歷直長。庚寅卒。李玄錫撰墓誌。

趙錫馨[编辑]

趙錫馨子服,號近水軒林川人。萬曆戊戌生。甲子,司馬魁。歷官洗馬、侍直、副率,不仕。丙申卒。贈吏參。

國家有下城之辱,遂絶意當世,屢有除命而終不應。傷時慷慨,有「鶴駕三秋別,龍樓萬里情」之句,悼三學士諸篇,尤悲憤可詠。題曆書曰:「大明丁丑崇禎曆,今日何堪拭淚看?」太史氏取以書諸策。

雲江竹陰二公俱魁進士,至公恰成三世壯元。後其孫正萬、其子明翼俱司馬魁,尤以爲曠世異事。李宜顯撰碑銘。

宋龜壽[编辑]

宋龜壽耆叟恩津人。弘治丁巳生。歷官永慶殿參奉。戊戌卒。宋麒壽撰墓碣。

盧欽[编辑]

盧欽公愼,號立齋。甲子生員,薦拜參奉,察訪,皆不就。傳。

李介白[编辑]

李介白陽城人。拜參奉。

公之孝稱自鄕黨,至聞於上,命旌門復戶,授官以褒美之。

仁聖仁順王后喪,不食肉期年,國忌不肉,自少然。趙翼撰墓誌。

權宇[编辑]

權宇定甫,號松巢安東人。嘉靖壬子生。癸酉進士,歷參奉、王子師傅。庚寅卒。

十九,受業退陶門下。

宣廟拈出經書疑義,令王子問難,應口對無疑,宣廟手書古詩奬之。金應祖撰墓碣。

金富弼[编辑]

金富弼彦遇,號後凋光山人。正德丙子生。丁未司馬,調祠官,不就。丁丑卒。

退溪先生退隱陶山,公不計年歲,晩暮摳衣講質,見聞益廣。朴惺撰墓誌。

金富儀[编辑]

金富儀愼仲,號挹淸光山人。富弼弟。嘉靖乙酉生。乙卯司馬,授司贍參奉,不就。壬午卒。

早從退溪先生遊,先生以公爲易東書院山長,其爲所重如此。朴惺撰墓誌。

睦守欽[编辑]

睦守欽堯卿,號荷潭泗川人。戊申生。歷官監役、別坐、都事。癸巳卒。

在掌苑,有一吏瞯公之亡,以一鮮來納。夫人懸之楣間,自令餒敗,廉謹之風,刑於一家如此。李基卨撰行狀。

金尙謇[编辑]

金尙謇季直,號晩沙安東人。仙源尙容弟。隆慶丁卯生。司馬,薦授參奉。三十八卒。金尙憲撰墓表。

許長生[编辑]

許長生壽伯陽川人。薦拜參奉,歷別提。乙酉卒。

遭時昏亂,與金孝誠等抗疏言母后不當廢,請罪倡邪議者,坐是落拓。逮癸亥反正,薦拜參奉。李敏求撰墓碣。

魚夢濂[编辑]

魚夢濂士詠,號穩睡堂牙善君季瑄孫。萬曆壬午生。壬子司馬,歷官金吾郞。辛卯卒。

光海癸丑,偉卿夏衍等將投凶疏,謀廢母后。公直至疏卓下,面斥夏衍,叱退偉卿,遂取水洗滌其座,倡率多士上疏明倫紀,聲罪偉卿等二十餘人,削名儒籍。癸亥改紀,首除金吾郞。

丙子後,謝絶世故,杜門不出,植松、竹及栗曰:「此吾之栗里也。」魚有鳳撰行狀。

李屹[编辑]

李屹山立,號蘆坡星山人。淸白吏約東五世孫。嘉靖丁巳生。司馬,歷官洗馬。丁卯卒。鄭蘊撰墓碣。

柳軒吉[编辑]

柳軒吉德輿萬曆甲辰生。癸酉進士,歷官參奉。庚申卒。

賊臣自點屢注華選,欲令造謝,而終不蹐其門。李宜顯撰傳。

宋時瑩[编辑]

宋時瑩幼輝萬曆壬辰生。除大君師傅,不就。戊寅卒。

丙子,虜人僭號,公率諸生請斬其使,虜使懼而跳去。

崇禎乙亥,四方章甫大會泮宮,議以二先生從祀,推公爲疏頭。而不逞之徒,亦以疏詆毁二先生,公又率諸生痛辨曰:「禪家之說,十分近理,大賢,不免陷溺,朱子又嘗誦習其書。況暫時染誤,在於弱冠之前,旋悟其非,亟歸於正,豈足爲盛德之累?之道德淵源端的,去就以道。大駕西行,事出蒼黃,不得迎駕,今以爲大賢之疵者,蓋出於媢嫉也。」宋時烈撰墓表。

趙相禹[编辑]

趙相禹夏卿,號時菴楊州人。嘉靖壬午生。薦拜參奉,不就。丁酉卒。以孝旌閭。姜栢年撰墓碣。

睦樂善[编辑]

睦樂善誠仲,號壺翁萬曆乙酉生。庚戌進士,薦拜社稷參奉,不就。回歲卒。

少時,婦翁吉川公權盼任觀察,遣馹騎迎君,至中途覺其爲官馬,徒步而歸。家養鷄狗,俟稍長,必別其子母,使無亂。事雖微細,精謹如此。李敏求撰墓碣。

□□[编辑]

□□戒軒萬曆癸丑生。薦拜參奉,不就。丁巳卒。

幼時,見群兒相誶,語及爺孃者,卽曉止之曰:「天下無不敎底父母,子雖過,豈父母使然?況辱人父母,人亦辱其父母,毋自辱爾父母。」聞者奇之。李堂揆撰墓碣。

高弘達[编辑]

高弘達達夫。三十進士。甲申卒。以參從勳贈承旨。

廢主斁倫,藏器自廢。仁祖改玉,薦章交徹。一官微祿,匪處遺逸。拜恩徑歸,頤情水石。崔錫鼎撰墓碣。

韓五相[编辑]

韓五相世翊淸州人。淸川君曾孫。司馬魁,除參奉,文科。未殿試卒。贈注書。許穆撰墓碣。

金是榲[编辑]

金是榲以承,號陶淵萬曆二十六年生。薦拜署郞,不就。

丙子亂後,讀書四十年不出。嘗言:「我死,書吾墓曰崇禎處士。」許穆撰墓碣。

士子[编辑]

李埴[编辑]

李埴器之眞寶人。文純公父。天順癸未生。弘治辛酉進士。壬戌卒。奇大升撰墓碣。

金光粹[编辑]

金光粹國華成化戊子生。弘治辛酉進士。嘉靖癸亥卒,年九十六。柳成龍撰墓表。

朴禎[编辑]

朴禎訥齋兄。遺事。

金錫沃[编辑]

金錫沃沃而扶寧人。成化丁酉生。正德癸酉生員。己亥卒。贈參判。奇大升撰墓碣。

張潛[编辑]

張潛浩源弘治丁巳生。辛卯進士。嘉靖壬子卒。張顯光撰墓碣。

朴敏中[编辑]

朴敏中,己卯司馬。丙申卒。金彦琚撰墓碣。

李之忠[编辑]

李之忠元老牛峯人。正德己巳生。丁酉生員,薦授參奉。壬戌卒。黃廷彧撰墓碣。

鄭惟明[编辑]

鄭惟明草溪人。嘉靖己亥生。癸酉進士。萬曆丙申卒。

以子副學貴,推恩贈吏參。禮曹以孝行聞,命旌閭,鄕人立祠而祭之。金瑬撰碑銘。

李大建[编辑]

李大建慶州人。嘉靖庚戌生。癸酉進士。甲戌卒,年二十五。以子時發貴贈吏判。崔岦撰墓碣。

宋夢寅[编辑]

宋夢寅文炳恩津人。萬曆壬午生。二十四進士。三十一卒。以子國澤貴贈吏參。

國澤女適府院君金佑明,實誕明聖王妃宋相琦撰墓碣。

金沇[编辑]

金沇長源扶安人。丁亥生。萬曆丁巳進士。辛卯卒。宋時烈撰墓表。

李得志[编辑]

李得志德甫,系出璿源。萬曆丙申生。丁卯進士。崇禎戊寅卒。朴世采撰墓碣。

李廷煥[编辑]

李廷煥輝遠完山人。萬曆甲辰生。崇禎癸酉進士。辛亥卒。

父有沈淹之疾,嘗糞禱辰,刲股進血。至於飮食藥餌、脫着抑搔,皆手親之。囊盛豆拄額,坐達曉累年,兩眼幾失明。

丁丑,下城,杜門不出,作悲歌十首以寄懷。

肅廟辛酉,命追旌門閭。南九萬撰墓表。

趙來陽[编辑]

趙來陽長吉豐壤人。左議政子。光海六年生。二十進士。仁祖二十六年卒。

執親喪過毁,悲哀絶食,竟疾不起。朴世堂撰墓碣。

尹柔[编辑]

尹柔剛伯南原人。丙辰生。崇禎甲申卒,年二十九。孝廟特贈掌令。

三歲,父衡甲卒。至敎數方,聞隣兒呼爺,輒泫然曰:「人皆有父,繄我獨無!」又解縱啼雛,曰:「亦若人之思其親耶?」

仲氏林溪公以斥和就虜死,公常自隕絶,枕席終身,有涕泣處。宋時烈撰墓碣。

鄭慶欽[编辑]

鄭慶欽善叔河東人。弱冠司馬。戊午卒。宋時烈撰墓碣。

李奎明[编辑]

李奎明瑞卿金昌翕撰遺藁序。

金濡[编辑]

金濡伯雨尙州人。醒翁德諴曾孫。孝宗壬辰生。壬戌進士。癸酉卒。

玄石朴公箚論時事,忤上旨,奪職遜野。君率太學諸生封章叫閤,疏入,批旨溫諄卽許,牽復禮遇如初。

先夫人病,斫指取血灌之。先公喪,皇皇號擗,人不忍見。每朝夕奠,哭涕漣漣,衣袖盡濕,苫席爲之腐爛。柴削已甚,猶能起居奉饋奠,溢米蔬水,至三年不懈。將禫感疾,竟卒。

鄕里錄上其行義,聞于朝,特命旌其閭曰孝子之門。崔錫鼎撰墓誌。

南克寬[编辑]

南克寬伯居宜寧人。領議政九萬孫。己巳生。弱冠司馬。甲午卒。

爲人明直,介潔無嗜欲。惟耽典籍,忘寢食,自號謝施子。臨死自定其藁二編,題曰《夢囈集》。南鶴鳴撰墓表。

金克一[编辑]

金克一金海人。以孝旌閭。

母夫人喪,公勺飮不入口,幾至滅性。葬距家三十里,仍廬其側,每朝夕奠後,以草屨徒步,來省父所而返,雖隆寒盛暑,不少懈。越五年,父喪,哀毁踰前。每晨夕,伏墓側,逮闇不止。有虎來蹲其傍,不怕,餧之以祭所徹之食,去而後來,未嘗爲害。服闋,奉事祠堂益虔,未嘗坐父母平日之坐。金宗直撰《孝門銘》。

兪廕[编辑]

兪廕高靈人。建文辛巳生。金宗直撰墓誌。

崔忠成[编辑]

崔忠成弼卿完山人。烟村德之孫。戊寅生,辛亥卒。

寒暄堂金先生門人。南秋江孝溫著《師友名行錄》,以公名殿。靈巖士子又配公于存養祠,卽烟村先生專享之所也。朴世采撰集跋。

李煥[编辑]

李煥文叔星州人。成化壬寅生,嘉靖壬子卒。鄭逑撰墓誌。

曺守元[编辑]

曺守元元之。領議政錫文孫。成化丁未生,正德丙寅卒,年二十。金安國撰墓表。

鄭希輔[编辑]

鄭希輔仲猷南海人。丙午生,嘉靖丁未卒。盧禛撰墓誌。

朴緝[编辑]

朴緝熙仲羅州人。左議政五世孫。己未生,嘉靖丙戌卒,年二十八。朴英撰墓誌。

張仁友[编辑]

張仁友豐德人。庚申生。

生五月失怙,三歲失恃。癸丑,追喪各三年,親執奠物,不解喪服。每於晨昏,焚香拜省,以至膝胝。年五十八,始脫衰,鬚髮無一二莖黑者。李珥撰孝行志。

南藎臣[编辑]

南藎臣公輔英陽人。弘治乙丑生,嘉靖庚戌卒。南致利撰墓誌。

潘冲[编辑]

潘冲巨濟人。典工總郞湧貴後。正德戊辰生。崔岦撰墓碣。

崔深[编辑]

崔深全州人。正德壬申生,萬曆壬辰卒。張顯光撰墓碣。

朴仁壽[编辑]

朴仁壽德老松京人。正德辛巳生,萬曆壬辰卒。

起委巷中,辨志浴德,皭然泥而不滓,其卓矣哉!申欽撰墓誌。

崔櫟[编辑]

崔櫟大樹完山人。吏議孫。嘉靖壬午生,孝廟庚戌卒。李山海撰墓碣。

南孟夏[编辑]

南孟夏施伯宜寧人。領議政八世孫。嘉靖癸未生,丙辰卒。李廷龜撰墓表。

房應賢[编辑]

房應賢俊夫嘉靖甲申生,萬曆己丑卒。李廷龜撰墓碣。

申煦[编辑]

申煦伯溫平山人。嘉靖戊子生,辛酉卒。李珥撰墓誌。

金繼[编辑]

金繼誠夫淸風人。戊子生。以門功例受三品階。嘉靖乙丑卒。朴世采撰墓碣。

趙光憲[编辑]

趙光憲叔度嘉靖甲午生。

公年五十三,遭艱,哀不勝喪,所親以肉汁和淖糜以進,公泣辭曰:「忘哀苟活,非我志也。」遂澌盡而不悔。李埈撰墓碣。

裵純[编辑]

裵純豐基郡良人也。少居禮安,冶以爲業,聞退溪先生之行,心誠慕之。晩歲,移居豐基,聞退溪喪,哀痛殊深,鑄鐵爲像,昕夕薦虔,茹素衣白三年。李埈撰傳。

徐嶰[编辑]

挺之,號涵齋大丘人。嘉靖丁酉生,己未卒。贈領議政。徐渻撰墓表。

李廷元[编辑]

李廷元元伯淸州人。嘉靖戊戌生,萬曆甲辰卒。□□□□墓誌。

卞景福[编辑]

卞景福仲申八溪人。藝文提學孝文玄孫。

九歲孤,能自居戚,母夫人愍其羸弱,誘使之肉,公俯伏涕泣。强之不已,則遂投匿麻中。

每忌日,前一旬不見客,號絶如初終時。或面有淚迹,則家人必知其夢見父母也。鄕人聞於朝,旌閭。宋時烈撰墓碣。

金大成[编辑]

林檜撰墓碣。

李夢慶[编辑]

李夢慶,爲人謹厚,篤於仁孝。父暴得疾,僵臥不能起,夢慶侍疾,五載扶而臥起。作膳必親,進藥先嘗。聞父呻痛之聲,則背面而拭淚。父不能操匙,夢慶抄飯納口,擧手必謹。常遺矢溲,手自除治,如執潔物,衣衾爲其所汚,亦自濯之,不任侍婢。及喪,三年不入其內,妻不見其面。成運撰《孝行錄》。

李忱[编辑]

李忱士孚京山人。嘉靖癸卯生,萬曆庚辰卒。張顯光撰墓碣。

黃德基[编辑]

黃德基景履懷德人。嘉靖乙巳生,萬曆辛丑卒。

前後廬墓,晨昏上哭,未嘗一歸家,與其妻對面。南九萬撰墓碣。

崔得壽[编辑]

崔得壽德叟全州人。藝文直提學德之五世孫。乙巳生,丙辰卒。

壬辰亂,奉老母,行至朔寧。病卒,殯于山中,晝夜號哭。賊至,負魂箱隱林間,賊搜得見其箱,以爲有奇寶,欲害之。及開乃魂帛也,賊亦感動,指生路而去。趙翼撰墓誌。

李潤壽[编辑]

李潤壽仁叟驪州人。李敏求撰墓碣。

許喜[编辑]

許喜稚游陽川人。許穆撰墓表。

李承[编辑]

李承善述孝寧大君六世孫。嘉靖壬子生,萬曆戊戌卒。

壬辰亂,自以璿源後派,憂憤痛惋,益倍恒人。傾財募粟,以補軍餉;造鑄兵器,以裨軍用。鄭逑撰墓誌。

李基稷[编辑]

李基稷伯生延安人。嘉靖丙辰生,萬曆戊寅卒,年二十三。

父參奉至男,少從金河西學,學術行義,爲世所重,家世忠孝所由來者久矣。

參奉公病,君祝天禱神,請以身代。及其大故,崩慟摧隕,屢絶而蘇。翌年春,朝哭几筵,忽氣塞而下,因不能捄。韓浚謙撰行狀。

李居周[编辑]

李居周子逸廣陵人。許穆撰墓表。

文繼達[编辑]

文繼達丕承南平人。

嘗得叛奴,訟而治之,反爲賊所殺。君與母訣曰:「讎不復,不與共生。」七年不除喪。嘗日暮獨行,有猛虎當路,若令莫之前者。良久,適有諸生應擧者至,虎乃去。遂前行,讎果挾刃潛伏,諸生共執讎,告郡邑治之,盜殺主者十四五人,皆殺之。君力竭死途中,其所乘馬,亦流涕三日而死。許穆撰墓表。

林承謹[编辑]

林承謹可省恩津人。嘉靖庚申生,萬曆己丑卒。鄭蘊撰墓碣。

張光翰[编辑]

張光翰斯擧玉山人。嘉靖辛酉生,天啓甲子卒。張顯光撰墓碣。

權正己[编辑]

權正己謹之。吏判克禮子。嘉靖壬戌生,萬曆辛亥卒。尹拯撰墓碣。

郭訒[编辑]

郭訒景敏西原人。嘉靖癸亥生,萬曆乙卯卒。鄭蘊撰墓碣。

林秀福[编辑]

林秀福南陽靈興島人也。姜晉暉避亂入島,熟察其行,則事母盡孝。每晨起,入省安否,出行必拜,反必如之。見其手無一指,問其故,抵言他事,不以實對。後聞隣人皆曰:「往年,其母病濱死,斷手指以進,母病卽愈。」其歲,秀福得斑疹,熱極而亡。將亡,使其妻扶而坐,洗面沐髮,從容辭訣于母,復臥而逝,其年三十矣。成渾撰傳。

李宜潤[编辑]

李宜潤晬然驪州人。文元公彦迪孫。嘉靖四十三年生,萬曆丁酉卒。

庚寅元月,續作晦齋《五箴》,其序云:「我先祖年二十七,作是箴以自警。余年亦二十七,今日亦元朝,敢不思所以繼之哉?」

壬辰亂,奉親避亂。判官公遘癘,公日夜侍側,手扇枕席。嘗糞甜苦,沐浴禱天。旣終,拚號撫屍,殮襲盡禮。時賊在州境,掘地隱殯,寢苫其側,不避風霜,朝夕奠,雖急難不廢。

及祭先時,不能自抑曰:「若割一肢,淚下如雨。」

服闋二年,得癘疾垂絶,思食梨子,人以石榴進,公見之嗚咽曰:「先人臨終,欲嘗此物,而不時未得,孝愧泣竹。見物思親,食之何忍?」氣且盡,內助令瞽禱神,公怒責曰:「丈夫全歸,何用禱爲?」朴惺撰墓誌。

朴事三[编辑]

朴事三如一忠原人。崇禎甲申卒,年八十一。孝廟丙申,贈參奉。

天性至孝,纔免襁褓,知愛親,親在不敢喧囂,親癠輒涕泣不食,人名以孝兒。嘗久違定省曰:「吾念吾親如此,親亦念我也。」有畜犬起而若聽之,拱而若請行,修書繫頸,則往返以時,日爲常,聲息相續。又自外至,向人而啼,人解其意,尾而往,則已逐殺雉兔矣。又有胡鷹棲集,聽順如人,其親甘毳,常自有餘。宋時烈撰墓表。

金汴[编辑]

金汴鷄林人。甲子生,己丑卒,年二十六。張維撰墓碣。

李宗吉[编辑]

李宗吉君迪慶州人,號德峯萬曆丁巳卒。黃㦿撰墓表。

金籥[编辑]

金籥,字平叔隆慶戊辰生,崇禎癸未卒。

廢朝時,纘男之黨鄭雴以其外祖全彭齡享祀於書院,希奮之黨李時立以其父友郭詩幷腏,處我重峰趙先生於其下。故呈文於方伯,必以改正爲期,則時立誣以爲「左袒聖母,圖爲不軌」,告於郡守,囚禁其子。仁廟反正,詣闕上疏陳其首末,則上令本道覈處。初詣監司白江李公,次詣監司潛谷金公陳說,遂得行關本郡,使收公議,而奉移先生位板。當其時,等謂之惡者,纘男等謂之怪者,李相公謂之難者,金相公謂之剛者,故自號曰五者翁也。

翁師事重峰趙先生,服勤甚至。及壬辰,先生起兵討,翁以先生命出使。及還,先生已殉節矣,翁喪之若父,終身哀慕。宋時烈撰傳。

鄭瑄[编辑]

鄭瑄君玉溫陽人,號旅窩。辛巳卒。

嘗遌賊,兄弟爭死,朝廷褒贈察訪。

嘗有詩曰:「崇禎垂十載,東海有遺民。江山自終古,日月此何辰?」宋時烈撰墓碣。

姜楫[编辑]

姜楫晉州人。隆慶辛未生,萬曆己未卒。尹新之撰墓誌。

林悏[编辑]

林悏,號柳湖羅州人。癸酉生,萬曆戊戌卒,年二十六。以子錄從勳,贈承旨。金尙憲撰墓碣。

裵尙龍[编辑]

裵尙龍子章星州人。宣祖甲戌生,孝宗乙未卒。許穆撰墓銘。

李楨[编辑]

李楨公幹,自號懶翁。丁未卒。

崇孝、祖陪連、曾祖小佛俱以畫名。渠生時,夢有一個金身羅漢入母抱曰:「爾家三世四人,俱工繪佛,所繪殆數千軀。吾奉佛旨,爲爾子以報之。」旣覺而娩。

嘗有權相招令畫,具絹素,饋以酒。佯醉倒,良久而起,畫一幅,作高門二牛馱貨物而二人驅入狀,投筆去。許筠撰哀辭。

尹喜元[编辑]

尹喜元公度漆原人。漆溪君卓然子。趙絅撰墓碣。

柳壽昌[编辑]

柳壽昌南老全州人。萬曆丁丑生,乙未卒,年七十九。

少孤力學,師崔簡易光海時,棄擧專心經學,士流推之。

公魁梧有器量,天資近道,恬素守靜。有欲薦爲郵官者,公喟曰:「吾少攻博士業,屢進屢屈,斯命也。今髮皤如,乃爲五斗米,僕遫馬塵中耶?」崔錫鼎撰墓碣。

柳興龍[编辑]

柳興龍致雲,號塾翁晉州人。萬曆丁丑生,丙申卒,年八十。

不事公擧業,敎授生徒,必先《小學》書曰:「君子修己事親之方,盡在此書矣。」

甫過成童,値壬辰亂,隨其父伏林中,父爲賊刃所傷,君涕泣抱持,乞以身代。賊感而捨,遂以君驅去,賊將見君啼號不食,問知其父故也,義釋之。君晝伏夜行,莫適所之,時念父而呼天。有一老人指示前路曰:「勿過慮!父子可生逢也。」君欲更問其何知,則忽不見,遂從所指,到其家,竟得相見。

君常痛父非命,平生不近物。嘗有人饋以山肉,知其爲降所捕而却之。

仁廟播遷公州,君慨然,遂與其子時僩及門人尹渙負糧赴行在。路聞賊已誅,大駕旋軫,或勸其追及路左,君不肯曰:「吾爲職分而赴亂,豈可希覬而自衒乎?」

丙子虜亂,君將老母入深峽,聞江都失守,往見地主謀起義旅。俄聞城下之辱,遂入山痛哭。宋時烈撰墓表。

安應俊[编辑]

安應俊□□順興人。

甫七歲,母病絶,撫其二弟曰:「吾今隨母死矣,汝將奚托?嘗聞指血能起死。」遂索刀,斫長指上節,血淋灕,流母口,不效。再斫其中節,竝細剉之投母口,且泣且祝。翌朝,胸微暖,氣漸通,至夕乃起。廉使姜公以書褒之,令持而免役,藏之篋,不以示人。李山海撰傳。

閔枰[编辑]

閔枰衡叔,號言尸驪興人。□□壬午生,丙戌卒,年六十五。以行誼贈正郞。

十一歲,奉父母,避寇坑谷中,擇高燥地處長者,而自處泥中,遂成痿痺。

母夫人疾革,斷指進血。及喪,哭擗氣絶。發靷時,墮馬折髀,送客大驚,勸使留治,公佯許而從捷經先至墓所。旣窆,廬墓三年。

孝德旣盡,而推以及於親上之義,虜亂奔竄時,不處溫室曰:「君父播遷,何心自便?」宋時烈撰墓碣。

權宗吉[编辑]

權宗吉伯休福州人。□□□□生,□□卒,年六十九。

光海之末,見政亂,入橫州蒼峯,不復應擧求名,耕稼以自給。許穆撰墓碣。

黃泂[编辑]

黃泂汝涵昌原人。□□乙酉生,□□戊辰卒,年四十五。

公八歲喪母,哀號甚至,久不食飯羹,人以孝兒稱。後事後母,極其誠愛。

昏朝,有薦公於權門者,公驚曰:「以我坐在京邑,故有是矣。」卽日絜家歸水原雙阜山下,罕與外人接,人皆稱以處士。宋時烈撰墓碣。

金忠烈[编辑]

金忠烈□□江陵人。□□乙酉生,戊申卒,年八十四。

性至孝,行傭以供母,而滋味未嘗缺。縣官聞其名,每開糶時,必曰:「孝子金某來否?」

其父死,年甚幼,而哭泣之哀足感動人。常以未服父喪爲至痛,七十,追制衰服曰:「人皆服父之喪,繄我獨無。」鄕里以年老危而止之,不聽,其飮食居處,一如初喪,而終得支保。鄕人擧狀以聞,顯廟命旌其門。宋時烈撰傳。

申𢣐[编辑]

申𢣐伯欽平山人。萬曆戊子生,崇禎戊子卒,年六十一。

昏朝時,絶意進取。反正後,人勸赴擧,亦不聽。

賊臣爾瞻議幽廢母后,公忠憤激切,欲抗章極言,丁外艱未果。嘗曰:「時事罔極,爲士者雖不得一言以爭,豈宜甘心赴擧,希冀立揚乎?」

昇平金公卽公之近戚,杞平兪公亦公之僚壻,知公素有慷慨志。適公入城,以同心奮義勸起,公終不肯掉頭而歸。及至反正,雖値淸明之世,仍廢公車業,遂潛心典學。

南漢圍城日,公慷慨於違棄君親者曰:「平居衣君食君,當難棄義圖存者有之,擅强兵坐,而觀者相環,此夷狄禽獸之所不爲,其人自以爲得計乎?」辭甚激烈,當路者多惡之。

外祖金公無嗣,後事早托於公,金公有賤産。適有過失而遺書還賤者,公年長後,稟告考妣,仍前從良,還給田民,其子女等始乃通媾於士夫庶族,莫不感泣,鄕里爲之歎服。申銋撰墓碣。

鄭希聖[编辑]

鄭希聖有立大寧人。萬曆己卯生,戊寅卒,年六十。

君樸直,有古氣。當光海政亂,用事者多招佞,已立朋黨。有徐國禎者欲誘致之,君恥之,絶不見。

後有上書言廢母妃事,竊君之名,而君不知。癸亥敗後,其事乃出,韓公汝溭李公基祚金公南重大驚曰:「此衆人皆知之,使此人蒙惡名,吾輩與有責焉。」力伸之。

不肯與顯者從遊,窮居而自得。日勤古書,正音讀,精訓詁,以授子弟。許穆撰墓碣。

權乙[编辑]

權乙次甲昌原人。□□乙未生。

父當丁酉之亂,奔竄海島,溺死,時幼無所知。髫齔,從群兒戲嬉歸,問其母曰:「兒皆有父而我獨無,何也?」母於悒曰:「汝童騃,遭亂,父涉海死。」因泣之。驚痛悲傷之,自此凡食物之出於海者不食,終其身,未嘗對人言笑作驩。

以乙未歲生,故父呼曰,而父死不改,遂名之。

家甚貧,勤苦力作以事母,餘力則讀書。母死,喪必盡禮,旣三年,因不去其廬,爲父三年,哀毁如初。

居喪六年之明年死,二子幼稚,飢寒無所依。有父客憐之,欲育於家,二子辭曰:「不欲以三年之哀,去哭泣之次。」聞者賢之。

南海安城里有孝子塚,觀察使林公追其善行,恤其家。許穆撰傳。

沈之澤[编辑]

沈之澤子固靑松人。萬曆丁酉生,崇禎甲戌卒,年三十八。

旣冠,受學於寒岡鄭先生,又從旅軒張公游,兩公皆期重焉。

婦家饒富,婚時服飾。公皆屛斥,俾不以浼身,仍着菲衣曰:「號我百結居士足矣。」

光海時,公年甚少,已能屛跡晦藏,不事博士家業。

常戴草笠,對案危坐,讀經傳,手寫《擊蒙要訣》以自勵。

素習右軍八法,深臻波畫,雖於造次之頃,不放一點。朴世采撰墓碣。

沈安世[编辑]

沈安世德裕靑松人。萬曆戊戌生,丙辰卒,年二十九。

早孤,受學於諸兄,通經史。十六發解,遭家難,不復赴擧,杜門面壁,時自諷誦舊聞以自遣。

爲詩淸婉警絶,絶無埃𡏖之想。申翊聖撰墓誌。

鄭頠[编辑]

鄭頠子儀迎日人,號秋潭萬曆□□生,□□卒,年五十九。

天姿英敏學,通其術,明體適用。又精於本草,善之術。

勸遷徙無田者耕於海上。秋大熟,得穀百數,悉散與貧交昆弟,不有之,曰:「非爲利也。」許穆撰墓碑。

梁應源[编辑]

梁應源彦長□□人。□□□□生,□□卒,年七十九。

母之喪,六年不去衰,仁祖世,特旌表龍門孝子之閭。

見世亂,絜妻子,入洪川山谷中,從巖泉之樂二十餘年。今谷口,有哲隱亭,有一邑宰慕其賢而名之云。許穆撰墓碣。

河弘達[编辑]

河弘達致遠□□人。萬曆癸卯生,辛卯卒,年四十九。

儀幹魁碩,有勇力,射御不習而能,常欲投筆,伯氏挽止之。一日,痛掃除舊習,折節讀書。專意學問,築齋曰慕寒。方伯以行誼聞,白軒李相公亦薦儒行。爲文簡而明,書法遒健,星數、醫藥、兵流亦所旁通。雖處遐僻,所與遊多一時名行士。崔錫鼎撰墓碣。

宋希甲[编辑]

宋希甲□□懷德人。

年旣十五六,未有學,忽奮曰:「生世,患無師,不患學不立。吾聞石洲權先生學博行峻,道高志潔,優游湖海以自晦匿者,是可以爲吾師也。」卽日躡屩負笈,入江都石洲一見奇之,遂授《漢書》,始甚扞格,朝進而暮益就,其徒數十輩,人各殊學。生常退坐默聽,竝記兼誦,通條貫節,習於其所自業者。

嘗構書齋,躬執役不怠,斲堅運重,常兼數人之力。石洲遘癘,幾不起,相與往來者絶不通。生常夜坐不寐,未鷄往於舍外,候家人出,詰其如何,晝又往治藥,夕又往,夜分乃還。自書齋抵其舍,幾十里,一日之內,三往返,如是者四十餘日。及其少間,羅雀捕魚,日備其匙箸。而生果繼其病,幾死而甦。

爲文以健倔不同俗爲務,所著詩往往逼古,氣力所在,石洲亦稱不及。

周子《太極圖說》、張子《西銘》等書,慨然有求道之心,不復以瑰詞麗藻爲意。趙纘韓撰傳。

朱默[编辑]

朱默以容全州人。□□甲辰生,丁亥卒,年四十四。

早孤,二十一始娶婦以成家業。事親奉祭,咸盡其誠。

朴氏有婦德。及君卒,誓不獨生,雖八子一女皆稚弱,亦不顧也,甫成服,竟自殞,眞所謂楊公之德又行於家者也。宋時烈撰墓碣。

朴瀏[编辑]

朴瀏仲遠潘南人。萬曆乙巳生,崇禎甲申卒,年四十。

南漢圍而和成,君慨然絶意榮名,潛心性理諸書。志操端潔,尤謹受辭,甚至蔬菜細微,必問所從,惟恐浼己。敎子必嚴,使不敢語及貨利。

君不喜嘲詠,亦時托興,有古詩幾篇。趙松谷謂:「詩雅健,不讓石洲。」朴世堂撰墓碣。

洪九淵[编辑]

洪九淵而靜南陽人。□□□□生,□□卒,年二十四。

平生不喜交遊,沈潛書籍,見聖賢行事之可行於日用者,則必爲箚記,逐日行之。茂績撰墓誌。

朴濰[编辑]

朴濰仲涉,號觀海潘南人。參贊東亮子。萬曆丙午生,天啓丙寅卒,年二十一。

甫齔已雋偉絶群,日誦數百千言。及長,肆力典墳,文辭日長。欲以功業自樹,發慮制事,動出人意。然以時際昏亂罟擭張拏,而意無所求衒裕如也。

悶世憂俗,發諸諷詠。嘗過穆陵,有詩曰:「山上孤雲盡日橫,石羊無語鳥嚶嚶。臨風暗灑雙行淚,却怕傍人不放聲。」此其志可見。

白洲李公嘗曰:「當某業進時,天才奇逸,推此以往,雖古人如蘇子瞻諸公,不難及也。」朴世采撰行狀。

宋時倓[编辑]

宋時倓大而,號負暄恩津人。□□己未生,壬寅卒,年五十七。

丙子,世道大變,又伯氏時榮殉節而歿,自是無意進取。宋時烈撰墓表。

白弘基[编辑]

白弘基子休水原人。萬曆丁未生,崇禎癸丑卒,年六十七。

不喜與人往還,雖於親厚,見其位勢稍盛,亦不交。尤菴宋公秉東銓,有薦公行義者,仍勸往見,公笑曰:「宋公在野時,固願一造其門,第今則不可。」卒不往。朴世采撰墓碣。

崔廷吉[编辑]

崔廷吉子相,號西洲完山人。萬曆戊申生,丁卯卒,年八十。

自十六歲,連占大小解額,輒居高等。至覆試,恒不利。戊寅庭試,公作爲第一,將坼號,考官覺有一誤字,欲置卑等。潛谷金相公曰:「此文近世所罕,豈可以微眚置之下乎?」或以爲:「無寧拔去,俾大魁他日。」竟拔之。潛谷袖其卷來唁,公恬然不以爲意。

丁卯虜釁以來,公意必再逞,預具一大舟,人或謂之迂。丙子,兵傅國都,士女奔波,獨公盡室浮海,親隣賴以得全,人服其先見。

從兄遲川公惜其才,擬入於薦剡,公爲書力止,辭意峻潔,士友推以爲不可及。崔錫鼎撰墓誌。

李晉茂[编辑]

李晉茂茂卿,號醉愚□□□□生,□□卒,年七十。

不肯媚世苟容,直節高尙,居漣川。性愛鶴,養雙白鶴。茂卿求醫入京,鶴飛去不返,及茂卿客死京中,鶴忽飛下殯門之外,哀鳴不去。許穆撰墓誌。

李必進[编辑]

李必進退夫廣州人。萬曆庚戌生,辛亥卒,年六十二。

家貧不治産業,蕭散喜吟詩。居帶方,竹林松岡,逍遙自適。

沈潛聖賢書,手錄儒工夫上文字以省之,未嘗以世務嬰其心。李玄錫撰墓碣。

白瑞羽[编辑]

白瑞羽雲程隋城人。萬曆□□生,□□卒,年五十五。

累擧不中,嘆曰:「得失命也。」不幸早失先人。雖得一命,無以爲悅,遂棄擧子業。許穆撰墓碣。

崔曇[编辑]

崔曇□□□□人。萬曆癸丑生,□□戊申卒,年五十六。

世家鳳山。少戇直,膂力兼人。丁卯,虜大入,君年纔舞象,爲所獲,尋逃歸。憤曰:「吾見其睡,徒手可殺數輩,顧以親在故不能也。」

丙子之亂,奉父母及鄕黨百餘人,同避大石窟中,仍築城據之。虜至,以火攻,衆皆驚懼。君獨出,射殺先登者五六人,遂奪其戈以逐之。虜旣退,曰:「是必再至。」卽移避之,衆賴以全。

每以失學無識爲憂,往學于閔公晉亮,且游愼獨齋金先生門下,始克以學行立心。又從美村尹先生受業,操履愈篤。終日危坐,足爲腁胝。

父病谻,割股以進,疾乃瘳。事聞,特命旌閭復戶,君益不安,遂廢其門楔而辭其復焉。朴世采撰墓誌。

尹海擧[编辑]

尹海擧叔敖,號不憂堂坡平人。萬曆乙卯生,甲子卒,年七十。

爲人樂易,不修邊幅。少習擧子業,不屑而棄之。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名利,優遊田野以終。尹拯撰墓誌。

柳廣善[编辑]

柳廣善汝居,號梅墩文化人。□□丙辰生,甲子卒,年

十三,遭家禍,君曰:「禍家子不文,又何以齒人?」讀書數年,文乃大暢。於是斥臧獲,市天下古今書,蓄一室而居焉,晝夜誦覽,發爲文章。

事母孝,母病眼,君操箑辟蠅,貫三夏無一息怠。李沃撰墓誌。

高汝興[编辑]

高汝興賓擧耽羅人。萬曆丁巳生,戊午卒,年六十二。

性至孝,終日在父母側。先府君再娶趙氏多子,使公異居,公悶泣不敢違,居于一里外。鷄曉冠服,趨立于戶外,待父母起,省問寒燠,整疊寢具,入廚視甘旨,父母飯訖,還家乃食。食已趨往至夕,如是數十年,祈寒溽暑不廢。

公喪母後,養于外王母,外王母爲公買給水田頗良,分與諸弟。趙氏大驚喜感悅,慈愛過於所生。

爲學專以切己實踐爲務,尤嗜讀《心經》、《近思錄》。尹拯撰墓碣。

柳燂然[编辑]

柳燂然仲明文化人。萬曆己未生,丙寅卒,年六十八。

制行不拘小節,與人言,間以諧謔,聞者或絶倒。然遊從必擇其人。

人或勸之仕,則只以戲語答之,亦不爲崖異之言。宋時烈撰墓表。

鄭道泂[编辑]

鄭道泂子重□□人。

少孤,善事母,耕田力作以奉懽心,日讀古人書,究古人之學。許穆撰墓表。

朴世垕[编辑]

朴世垕叔厚潘南人。錦洲君之子。天啓丁卯生。庚寅卒,年二十四。

生而俊爽,四五歲,已有偉人器量。先君一見君,歸而喜曰:「潘南風采,氣宇,萃美於此。」遂妻之。

先君子寓居錦山,與市南兪公結廬于麻霞峯下,號曰山泉之齋,日處其中。君從之遊,講誦服行,昕夕孜孜,惡食惡衣,略無厭色。

嘗手書靖節詩、文山《自敍》及聽松《山居雜詠》,諷詠以寄慕焉。

嘗書于日記曰:「乍存乍亡,所立何事?」又曰:「靜以守身,戒之在怒。」又曰:「以懶帶矜,爾之膏肓,精思勇往,爾之瞑眩。」又曰:「退人一步,低人一頭。」又曰:「晝寢糞也,樗蒱奴也。夙興夜寐,胡不慥慥?」其省身克己之力又如此。尹拯撰墓誌。

宋斗章[编辑]

宋斗章子文鎭川人。崇禎甲戌生,辛亥卒,年三十八。

三歲,喪考,能知悲哀,見母夫人哭泣,輒涕泣不食,人皆奇之。

旣長,慨然自悟曰:「君子立德,在於吾身,非高遠難行。顧視俗曹,汨汨科場,不知有他道,是可懼也。」遂負笈來見吾先君子而請學,讀書雖未及博,而見識已超達,出人意表。

觀人聽言,能辨其誠僞之分,而定其取捨,鮮有不得其情者。尹拯撰行狀。

鄭普衍[编辑]

鄭普衍晩昌延日人。崇禎丁丑生,庚子卒,年二十四。

幼時慕嚴子陵之節,飄然有出塵之想。

性至孝,自三歲時,見飮食之佳者,輒進於親,親或不嘗,則輒泣亦不食。

嘗以白綿制深衣以服曰:「此朱子所服也。」其冠則依程子制。嘗過禮安退溪祠,適値儒生大會。或言不可以此服展謁,君應曰:「退溪先生服則深衣,而以幅巾類僧冠,故代着程冠。今以此謁先生,無乃可乎?」言者愧沮。

自聞皇朝之破,絶意不復爲擧業。常思靜居,數年不出太白山。往往乘興登高,朗詠聲入雲天。宋時烈撰墓誌。

沈機[编辑]

沈機伯衡靑松人。□□己丑生,己卯卒,年二十一。

不學而文,詩亦閑澹有趣。至爲古詞賦,往往發之天機,曠然有同死生、輕去就之遺意。金錫胄撰墓表。

金昌肅[编辑]

金昌肅仲雨安東人。□□辛卯生,癸丑卒,年二十三。

自數歲時,已知文字,爲詩淸楚可喜,篆隷絶逼古。平居終日蕭散,不以一俗事自累。

嘗名其所居齋曰三古,蓋自以好古文及古書畫云。從兄昌協撰墓誌。

申命鼎[编辑]

申命鼎伯凝東陽人。□□甲辰生,戊戌卒,年五十五。

十歲,隣有老人,善談古事,群兒就聽。其人仍說丙子事,問曰:「死生當前,何以處之?」群兒咸曰:「勢可降矣。」君獨曰:「我國臣事大明,豈可畏死而降虜?」

以二紙橫書天干十字、地支十二字,推移分作六十位置,見者奇之。

以書論處窮養親之道,曰:「燥濕竭吾力,成敗信彼蒼。」農巖嘉之曰:「此誠十字符也。」鄭澔撰墓誌。

金昌立[编辑]

金昌立卓而安東人。領相壽恒子。□□丙午生,癸亥卒,年十八。

每讀史,至慶卿高漸離擊筑悲歌事,輒歔欷慷慨泣下,顧謂同學曰:「吾欲與若輩日飮酒,吟諷《離騷》以終餘年足矣。」昌協撰墓誌。

洪有人[编辑]

洪有人仁甫南陽人。□□丁未生,甲戌卒,年二十八。

己巳,余遭大禍,竄身荒谷,仁甫亦賣宅斷科,歸於湘水先墓之下,若將終焉。

上奉四世祀,無數畝可供粢盛,母子含菽,融洩以忘貧。金昌翕撰墓誌。

金崇謙[编辑]

金崇謙君山安東人。崇禎後壬戌生,庚辰卒,年十九。

卓爾不群,言論英發,所好獨山水與文章耳。昌協撰墓表。

崔守哲[编辑]

崔守哲伯幾完山人。□□癸亥生,壬辰卒,年三十。

兒時,民間訛言海浪賊且至,多爲入山避兵計,君獨曰:「吾家世臣,有急,義不可退藏,當與君父存亡。」其所存如此。從祖錫鼎撰墓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