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北姓譜
代北姓譜 作者:周春 清 |
代北本鮮卑也,大抵因部爲姓。安帝初有九十九姓,獻帝又七分國人,使兄弟領之,至孝文時益彬彬焉。賜姓之制合於古昔,自初起迄李唐,王侯將相,史不絕書。碩學名儒往往而有,至今尚多其苗裔也。通志氏族,略但載姓而不備,誠闕事矣。茲以《北魏志》爲本,取諸史增註補入,間以己意參之而後,元魏一朝之姓炳焉與三代同觀。 |
拓跋
[编辑]《後魏書》黃帝子昌意之後,受封北土。黃帝以土德王北人,以土爲拓后,受爲跋號。拓后跋氏後從省爲拓跋。
帝王之興,類多附會,先世代北之說爲尤甚。按《晉書》載記,魏本與南涼同祖,烏孤八世祖⽦孤即詰汾子也。生壽闐,其在孕,母胡掖氏寢而生於被中。鮮卑語謂被曰禿髮,因以爲姓。後有樹機,能雄長諸部。愚意當時部族皆從禿髮之姓,禿髮與拓跋音相同,魏人鄙其事而造此以文之也。力微⽦孤史俱以爲詰汾長子,是一是二亦不可考。
沈氏《宋書》蕭氏《齊書》以索額部李陵餘種。匈奴女曰托跋,妻李陵。其俗以母爲姓,故爲李陵之後,而甚諱之。此蓋南北分據,各爲其主之言。島索相承,未可盡信。明陳士元《姓匯》云:『昌意季子悃遷於北土,後統党項爲拓跋氏。』此說尤謬。党項羌種,爾時尚未顯,說者見後來党項亦有拓跋氏,不辨種族,前後而強合爲一所。云季子悃者,亦必依託與魏收書牽合、始均田祖同一可笑也,惜乎崔高《實錄》不可稽矣。
按拓亦作托,跋亦作拔,後西夏與及元復訛爲於彌氏,元又有拓跋按察兒。
紇骨
[编辑]獻帝以長兄爲紇骨氏,後改爲胡。
按《通志略》云:『紇骨之爲骨,誤。代人有胡泥可證也。』
普
[编辑]以次兄爲普氏,後改爲周。
按《通志略》又作普周,云普周之爲周。
長孫
[编辑]以次兄爲拓跋氏,後改爲長孫。
唐《宰相世系表》曰:『鬱律長子沙莫雄爲南部人,號拓跋氏。生嵩道武以爲宗室之長,命曰長孫。』按沙莫雄之弟什翼犍道武之祖也,故同姓拓跋氏。後嵩爲道武所改,而拓跋遂專爲國姓矣。
達奚
[编辑]以弟爲達奚氏,後改爲奚。
按《通志略》以下俱作次兄者,誤。
伊婁
[编辑]以次弟爲伊婁氏,後改爲婁。
按婁一作樓,胡氏三省曰:『與婁同。』
邱敦
[编辑]以次弟爲邱敦氏,後改爲邱,亦曰邱乃敦。
俟
[编辑]以次弟爲俟氏,後改爲亥。
按《通志略》俟氏改爲萬俟氏,又竟作俟亥氏者誤。考《北齊書》萬俟乃匈奴別種,後另見此則原稱俟氏也。萬音麥,俟音其,後凡萬字俟字倣此。
按《官氏志》以上爲七族。
乙旃
[编辑]命叔父之後爲乙旃氏,後改爲叔孫。又高車十二姓有乙旃氏。
車焜
[编辑]命疏屬爲車焜氏,後改爲車氏。
夾漈鄭氏曰:『北朝之制,雖文采不足,而古道猶存。觀武王得天下,封同姓五十國,而兄弟之國十有六。』今獻帝十姓而七分兄弟其國,豈非成周之道乎?元魏之起甚微,其後強盛,奄有中原,垂百六十載,豈無所自而然?
按《官氏志》以上合七族爲十姓。
元
[编辑]孝文帝遷洛陽,下詔云:『北人謂土爲拓,后爲跋。魏之先出於黃帝,以土德王,故拓跋氏。夫土者,黃中之色,萬物之元也,宜改爲元氏。』後紇骨氏、是云氏、景氏亦有改稱元氏者。
兀
[编辑]後魏改樂安王元鑒爲兀氏,以兇德爲氏也。
源
[编辑]詰汾皇帝長子⽦孤七世孫禿髮傉檀據南涼,子賀降太武,太武見之曰:『與卿同源,可改爲源氏。』
按《官氏志》以下乃神元皇帝時餘部諸姓內入者。
邱穆陵
[编辑]後改爲穆。
穆、陸、賀、劉、樓、于、嵇、尉爲八姓,自太祖以降,勳著當世位盡王公,其子孫勿充猥官。
步陸孤
[编辑]後改爲陸斡引俟,三世鎮部落。
按陸一作六,一作鹿,一竟稱步鹿。
賀賴
[编辑]後改爲賀南燕。有徐州刺史賀賴盧。
獨孤
[编辑]本姓劉氏,後漢度遼將軍劉進伯擊匈奴,兵敗被執,囚之孤山下,生尸利單于,以爲谷蠡王號。獨孤部尸利六世孫羅辰從孝文徙洛陽,以部爲姓。又右賢王尚漢公主,其後從母姓爲劉,亦稱獨孤。
按獨孤部之先劉進伯者,爲光武子沛獻王輔五世孫,則本漢之苗裔也。而右賢之從母姓者,亦改從獨孤,故其系有二。魏代北三十六部中有伏留屯爲部,大人居於雲中和平中,鎮武川,因家焉,其後遂姓獨孤。高麗人高䕶賜姓獨孤,獨孤楷本姓李氏,蓋當時以此姓爲貴,故以賜諸臣耳。
賀樓
[编辑]後改爲樓,亦曰賀婁。世居關右,以國爲氏,隋有賀婁子幹。
勿忸于
[编辑]亦曰萬紐于,出自姬姓,武王子邘叔之後。又自東海郯縣隨獻帝遷代改今姓。孝文時復爲于。
按後周万紐于石碑曰:『公遠祖之在幽州,世領部落。陰山之北有山號萬紐于者,公之奕葉居于其趾,子孫遂以爲姓。』此說互異。
是連
[编辑]後改爲連。
僕闌
[编辑]後改爲僕。
若干
[编辑]與魏氏同起,以部爲姓,後改爲苟。
拔列
[编辑]後改爲梁。周有梁椿。
按《通志略》作拔列蘭。
撥略
[编辑]後改爲略。
若口引
[编辑]後改爲寇。
按《通志略》注云:『改爲寇氏。 』又二子姓內重出口引氏,注云改爲寇氏,誤。
叱羅
[编辑]後改爲羅,世領部落,爲魏附臣。有羅結及柱國叱羅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