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來庵先生文集/卷十四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十三 來庵先生文集
卷十四
作者:鄭仁弘
1911年
卷十五

附錄

[编辑]

御製敎書,特徵大司憲時壬寅二月十一日

[编辑]

久聞高義,十年之前,蓋嘗一見。自是之後,卿歸故山,歲月悠悠。逮壬辰變作,卿乃杖劍討賊,遮障一面。山林之下,爲國效死,雖在播遷之中,未嘗不發歎興懷。然猶不能召致左右,弼予不辟,遺賢之失,予固不免。

爰拜銀臺絲綸之任,以期朝夕贊襄,乃引疾不來,良用缺然。不敢更勞以夙夜機務之煩,玆以卿爲司憲府大司憲,以摠朝綱。夫績學,所以將有爲也,獨善其身,豈君子之所欲哉?竊宜思之以出彊皇皇之義,飜然於在野囂囂之樂,辭故山之煙霞,擲耒耟而一起。卽今春日載陽,行程甚穩,卿其乘馹斯速上來。有旨。

有旨,禮官齎來戊申七月二十四日

[编辑]

旨。卿以貫日月之精忠,有安社稷之大計,寧有一朝長往之理乎?無乃病中居處不好,或出在江上舊寓耶?因予有疾,未得一番接見,擬待暑退病蘇,親訪致治之道,豈料遐棄寡昧,浩然不顧,若是其遽乎?此實由予禮賢之誠意淺薄,而不能以永今夕也。深用缺然,玆令禮官,馳諭予意,冀停出晝之行。予方虛席以待,卿其諒之。

禮曹佐郞尹銑齎來戊申八月十三日

[编辑]

諭旨。觀卿兩箚,憂時陳戒之意,益切於去國之日,孤忠勁節,卓爾難及。自古賢人,非果於忘世,而只緣時君待之不誠,終致懷寶山林,不得濟世行道,良可歎惜。予因遘疾,未能因接,豈料冥鴻遐擧,白駒難繫,竟未回其遁思也?

賢者不樂仕於朝,實非國家之福而生民之幸也。予甚瞿然,若有所失,更遣禮官,以諭予意,卿其乘馹上來,用副予側席之望,故諭。

禮官兪學曾齎來有戊申三月十八日

[编辑]

旨。昨聞卿來詣闕下,雖在哀疚之中,心頗傾慰,思與卿共濟艱虞,而不俟終日,渡而南,渺渺予一人,不勝缺然,無以爲懷。卿山林日長,學問功深,淸名直氣,爲一世所推仰,自我先朝,眷遇特隆,綸綍之音,宛如昨日,卿尙記否?

念卿疇昔,身雖退處,心罔不在王室,其在今日,果於忘世,飄然遐擧,無乃以國事爲無可奈何,寡昧爲不足與有爲,而欲長往不返乎?予甚愧焉。予誰不足久稽天下士,古人有追先王之殊遇,欲報於後嗣者,卿獨無意於斯耶?此誠何時,棄予如遺?玆遣禮官,以諭區區之意,卿其諒予至懷,幡然而來,用副予如渴之望。

禮曹正郞柳仲龍齎來己酉三月二十三日

[编辑]

諭旨。上年冬,卿再上章箚,病末上來。予非不知連續馳諭,致卿賁然,時天寒沍,登途非便,庶使卿得以安心調攝,待春上來矣。想今頤養經年,宿恙已痊,春日載陽,行邁亦穩。況天災示警,邊情又聳,時事艱危,日甚一日,此豈卿退處五園之日乎?

昔卿之來也,予病沈綿,趁未利見,卿忽浩然,不是誠薄,其勢則然,而追惟至今,慙恨良多。予雖不言,卿豈不諒。予之望卿,若飢待哺。願卿體予至意,環顧職名,幡然而起,圖濟艱難,不勝幸甚。卿其乘馹斯速上來。故諭。

禮曹佐郞裵大維齎來己酉七月初六日

[编辑]

諭旨。春間馳諭予意,冀卿上來,而未獲出山之擧,反見辭職之疏,由予誠薄,良用慙恨。適値詔使之來,久寢繼諭之命,事勢則然,頃刻何忘?玆者詔使旣已回程,予欲力疾開筵,以咨治道。如渴之誠,至此尤切,而況天心示警,旱災極慘,時事艱危,日甚一日。且輔養世子,宜及沖年,卿之一身,繫望非一。進退之間,安危所判,無堅壑丘之志,勉副則席之望。時維元陽,暑熱方熾,努力登途,愼攝自愛,卿其乘馹上來。故諭。

承政院書吏齎來

[编辑]

諭旨。曾見卿在道上章,知卿歸意已決。皎皎空谷之駒,寧無縶維之意,顧一切敦迫,非所以優賢,而間關道途,所傷亦多。姑許卿還山靜攝,蓋不敢不許也,此心缺然,曷嘗須臾忘?所幸卿有再來終事之願耳。

君臣之間,貴相知心,予旣以卿之心爲心,而聽卿之歸,則卿獨不以予之心爲心,而幡然起來耶?眇予一人,煢煢在疾,未堪多難,若涉大水,其無津涯。不有老成人,其何能淑?

粤稽舊典,詢及大臣,方將置卿於經幄,冀聞嘉謨,且欲煩卿調護世子,以畀輔養之任,予不辟雖不足與有爲,國本之重,卿可恝耶?天步艱虞,蒼生望治,卿不得不任其責。

始予之許卿還也,人或有言,而予不以爲意者,固已知卿有後期焉耳。日月逾邁,載臨衰事,上下遑遑,如有求而不得,卿以國之耆老,迫在千里之外,喪有所可議,事有所難斷,奚所咨而處焉?想卿還山有日,調息已多,天時未甚熱,登途亦便。卿宜乘馹,式遄其來,予日望之。故諭。

行到忠州,司憲府書吏齎來

[编辑]

諭旨。日者馳十行書,諭予至意,省卿祗受之狀,知卿不負前言,益信賢者不果於忘世也。卽今因山有期,攀號莫及,而顧念國勢陵夷,時事判渙,有如狂瀾橫潰而莫之能遏。

不有負一世喬嶽之望者,砥柱乎中流,其將胥溺而後已,予爲是懼。用卿爲司憲府大司憲,知卿有壁立千仞之節耳,激揚頹波,挽回世道,當今之世,舍卿伊誰?

至於左右寡躬,調護世子,予不得不煩于卿,而亦不得不自任也。正値炎敵,跋涉良苦,宜遵前旨,乘馹上來,以副予如渴之望。故諭。

備忘記

[编辑]

備忘記曰:「大司憲鄭仁弘,不幸遘疾,僑寓江上,久未見瘳云。想其居處醫藥,朝夕供給之道,必多艱窘。古之人君待賢之禮,有先定其館,庖人繼肉,廩人繼栗之事。政院宜知此意,察而擧行,使之敦諭,入寓城中,以便調養。」

註書齎來

[编辑]

諭旨。聞卿遘疾,僑寓江上,久未見寥。想其居處、醫藥、供給之事必多艱窘,已令有司先定其舍館,斯速入寓城中,以便調養。

錄事齎來有戊申七月二十九日

[编辑]

旨。卿果棄予而去耶?予之望卿,至此勤懇,而卿之視予,一何邁邁也?始聞卿之出郭,意謂住在江上,以便調攝,及聞卿行浩然,窮日之力而去,予甚缺然。

已遣禮官,使之追挽,續諭政院,道予至意,未知能至否乎?待予病蘇,時且涼生,願一相見,親聞至論,誠意淺薄,旣不能留之於適館之日,顧乃眷眷於冥鴻遐擧之後,惡在其禮賢之道也?

予實多負,深切慙恨。第念憂時愛君,賢者素志;濟世安民,君子所期,目今予甚病,無時且棘矣,邊憂未息,民困方極,此豈忠賢長往之時?而抑卿展布之志,將欲待於何日耶?玆竭衷忱,又此馳諭,願卿式遵前旨,毋遄其行,翻然改圖,賁然來思。予深望之。故諭。

大司憲時七月初二日

[编辑]

自上引見三公問曰:「鄭仁弘,緣何故而去耶?」領議政李德馨對曰:「臣不識鄭仁弘,而往年南下,初見其人。爲人,知某事之是也,則終始不改,聞某事之非也,則終始爲非,亦不改之。」

左議政金命元對曰:「鄭仁弘箚中,有曰徒黨之說,大不可也。所謂徒黨,指士大夫云,此是大過之論也。」

右議政柳永慶對曰:「頃日批答中:『卿姑俟之。予當處』之敎,人或云『終乃大用之計也。』故鄭仁弘聞此言,尤有不安之心而如是速去。」

自上答敎曰:「人皆有一病,正直之性,兒童皆知之。吾當更見,以爲倚恃,而滿朝共嚇,使之飛去矣。況予所處之事,渠何知之,而敢發無形之言也?此亦卿等逐送之計也云。」卽傳于政院,傳曰:「見鄭仁弘箚字,似已爲發行。予欲見而送之矣,今當往在何處,欲還召而來,見而送之。」

政院回啓,左副丞旨朴而章回啓曰:「鄭仁弘,六月二十九日,使其族人,呈箚于本院,卽日發程。其日當宿廣州板橋云。此去京城五十里許,發行今三日,計程則似當到竹山之境。及今馳召則猶可及矣。」

「不曰出而王不予追乎?斯速下書政院,措辭以不可不見予之意召之。」

有旨,日者久留洛中,予欲一遭更見,而卿於前月呈箚,卽日決意登途,予心不勝缺然。是用下書召還,而卿無賁然之志,實予待卿之誠,未盡而然,尤不勝慙歎。今以卿爲司憲府大司憲,草木鳥獸皆知卿名,雖欲還山靜攝,其可得乎?卿其幡然再起,以副予側席如渴之誠。

敎書

[编辑]

敎輸誠結義奮忠效節定運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左議政兼領經筵事監春秋館事瑞寧府院君鄭仁弘

王若曰,忘身殉國,旣輸安社之忠,崇德報功,庸擧紀常之典。卿雖牢讓,予實懋嘉。惟卿志慕,道紹。學求爲己,蓋得之師友者深,敬以存心,可見其造詣之極。鍾鼎不易其介,陋巷何憂?草木亦知其名,人爵自至,荷寧考之殊遇,起幽人之利貞。

初試牛刀,徵絃歌於一境,屢登烏府,補衮職於九重。戎馬生郊,倡率贛州之義旅,鳴騶入谷,更掇莘野之躬耕。激濁揚淸,擬頹綱之振肅,難進易退,返初服而婆娑。身雖在於林泉,念猶切於王室。徂玆不道之賊,敢干罔赦之誅,竊據台鼎,而締結宮闈,包藏禍心,而謀危宗社。亂臣賊子,何代而無,極惡窮兇,前古未有,誰能見危授命,奮大義於一朝?

卿獨瀝血抗章,破逆謀於千里。致商顔之四老,羽翼已成,定儲於一言,邦家永賴,是謂節不可奪。夫豈人所能爲,何巨猾之滔天,陷孤忠於死地,流竄之禍,可忍言哉?鞠問之謀,亦已慘矣,擧國扼腕,行路傷心。

逮寡昧副服之初,有臺閣叫闔之請,首下賜環之命,非敢推恩,復陞弘化之官,豈曰滿德?使元兇而自盡,常刑雖失於往時,惟王法之至嚴,公議難遏於今日,遂揭戮屍之邦憲,以慰臠肉之輿情,向微扶顚,安得至此。

爰立作相,將以共治,知卿至誠,貫金石而不變,嘉卿大節,與日月而爭光,賚何大而可酬?功則高而不伐,千金辭賞,縱邁仲連之高風,三重策勳,宜繼乃祖之丕績。惟其彰善所以勸忠,肆策勳爲定運功臣一等。圖形垂後,超三階,爵其父母妻子,亦超三階,嫡長世襲,不失其祿,宥及永世。

無子則甥侄女壻超三階,伴倘十人、奴婢五口、丘史五名、田四十結、銀子十兩、表裏一段、內廏馬一匹,至可領也。於戲!川楫旱霖,罔俾先哲而專美,河帶山礪,庶期後裔之同休。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秘密有旨

[编辑]

本月初八日,諫院啓辭。往在丁未冬,賊臣當國,謀危宗杜,不測之變,迫在朝夕,卿與數三忠憤之士,千里結義,忘身抗章,逆折凶謀云。其同志有功之人,卿其急速書啓事。

賜几杖書萬曆四十三年二月初七日

[编辑]

敎輸誠結義奮忠效節定運功臣大匡輔國崇祿大夫議政府左議政兼領經筵事監春秋館事世子傅瑞寧府院君賜几杖書曰:

哲人作輔,任旣委於股肱,元老告歸,禮宜敦於几杖。肆錫養衰之具,庸殫崇德之規。粤從黃帝之創成,抑有蒼姬之備設。卓茂,式顯高年,魏舒,克彰宿望。素能比潔,毛玠淸標,玉以喩溫,袁逢沖度。矧此達尊之可尙,寧將往美而同論?

惟卿正宗,邱園嘉遯。三台應象,啓泰運於權衡,八柱衝霄,著茂勳於鍾鼎,秋霜烈日,人服直聲,威鳳祥麟,世爭先覩,豈但模楷於朝著,亦當矜式於士林。

莘野屢徵,方深求道,傅巖再起,庶副濟川,金甌之姓字維新,黃閣之典刑仍舊。連章累箚,無非訓誥之文,碩畫宏謨,儘是經綸之策。冥感實深於魚水,昌期幸會於龍雲,不圖赤舃之旋,罔念緇衣之好。

投竿渭叟,曾未乞骸,束帛申公,何妨過耆?遲暮每歎於相見,幽貞竟祟於交孚。三冬之遠邁莫停,八月之舊章載擧。烏皮淨滑,祗求支體之安,鳩刻玲瓏,詎取過眉之玩?可以依仁據德,固能扶難持危。李泌養和,尤斯非寵,孔光靈壽,方此愧榮。

北海安憑,夢幾回於天末,東皐流憩,望應惱於日邊。況當邦國之艱屯,必賴忠良之協贊,旱災疊至,萬姓流離,鞠獄相仍,羣情疑惑。未開經幄,楚醴已辭,暫設胄筵,商顔何許?願勿違於承敎,誠只切於回心。皓首厖眉,尙記來京之日,雪程氷路,長思渡之時。

於戲!進退在身,行藏由道。賢隱臥,言莫厭於欲留,逸士植耘,跡應嫌於長往。窮陰殺節,無疾行旌,春日載陽,庶回高駕。宣醞同餞需幷賚,代言與內宦俱行,莫云外貌之爲,冀體中心之貺。故玆敎示,想宜知悉。

書筵講義乙卯十一月十六日

[编辑]

王世子行會講禮。傅、二師、右副賓客、執義尹訒、司諫朴梓、輔德裵大維、兼輔德朴自興、弼善李命男、兼弼善孫個、文學柳湙、兼文學朴弘道朴鼎吉李大燁、兼司書吳汝穩李益燁、兼說書南溟羽李之華、說書全鑑入侍。王世子讀前受書,講官將進講也,二師曰:「會講之時,師傅進講例也,而傳以氣不平,不能進講。」故以臣使之進講矣。

臣旣不能前知今日有會講禮,未嘗一者看閱此篇,若於音釋間,或致謬誤則亦所未安。凡經筵,雖入侍,必以玉堂上番進講。今者傅不能進講,則令講院上番進講宜當。入番講官則講論有素,使之進講爲當。」

王世子答曰:「傅進講,事體則可也,而今適如此,二師進講無妨。」二師曰:「傅今日入侍,誠非偶然。雖因氣乏不能高聲,一堂之上,座次不遠,使之從容開陳何如?」傅曰:「臣緣老病,不能進講。」王世子答曰:「會講時,宮官無進講之規,二師進講無妨。」

二師進講《書傳ㆍ微子之命》,自國名,止此崇德之意。講訖,王世子問此篇指義。二師曰:「之祀可絶,而祀不可絶,故武王,旣封微子矣。此成王武庚之後,仍前封國而申其誥命之辭也。」

王世子問典禮之義,一王之法,傅曰:「三代禮文各異,而之典禮欲使微子修擧而不泯也。」賓客曰:「正朔之外,不用時王之制,皆因舊禮,所以存一王之法也。」傅曰:「封先代之後,欲存先代之禮也,備字極有所包。」

王世子問我客戾止之義,賓客曰:「微子雖歸而不臣也,成王雖封微子而不以臣禮待之,故曰我客。」朴鼎吉曰:「此《周頌ㆍ振鷺》之篇,微子來見祖考之詩。」王世子問,有事膰焉,有喪拜焉者,何也。二師曰:「所謂事,指祭祀而言也。」李命男曰:「有事,卽有事于太廟之事。天子於諸侯,無答拜之禮,成王之於微子,以賓禮待之。故有事而致膰,來弔而答拜也。」

王世子問此篇緊要語,傅曰:「克齊聖廣淵,乃是緊要語,而撫民以寬,亦自齊聖中做出來。」二師曰:「此篇稱之德曰:『克齊聖廣淵』,章句曰:『齊則無不敬』,所謂敬者,一篇之宗旨也。故聖敬日躋,盤命曰:『日新又日新』,此其德之至也。」

賓客曰:「祀六百年之基,惟在於撫民以寬四字。」朴梓曰:「敬者,聖學之所以成始成終。齊則無不敬者,乃一篇之要旨也。」傅曰:「呂氏之說,推明經外之意也。當是時,微子處嫌疑之地,而聖人絶僭逼之慮,待之以賓禮,使之不墜其先王之祀焉,又引而伸之,則先代之後,異姓之國也,成王撫養而恩義甚至,況當時同姓之國,功臣之俠如者乎?故爲天下共主,維持八百年矣。」

二師曰:「若非聖人廣大公平之心,則豈能如此。」傅曰:「今見聖學,句讀音釋,不足留意。《書》卽三代帝王之行錄也。、敷奏之言,後世之人無以加矣。讀其書,若其人面陳於前,邸下若親聞於其人者然,深體而力行之。」

又曰:「邸下日與宮僚相接,陳正事道正言,使思慮不爲聲色翫好所撓奪,以薰陶德性,涵養氣質,帝王之學,不外是矣。王世子宮僚雖賢,豈如賢傅?願賢傅勉留敎導。賢傅有謝病之辭,自上深用缺然,願賢傅無遄其歸,以慰我聖上之意。」

傅良久未對,邸下令輔德裵大維致言於傅前,蓋慮傅座遠未聞也。傅對曰:「聞之已盡。臣老耄極矣,動輒得病,無日不痛。今此遲延,亦願更望淸光,畢陳所懷而已。程頤告其君曰『親宦官宮妾之時小,接賢士大夫之時多,則自然涵養聖德。』此言極盡。願邸下留意焉。」

王世子曰:「賢傅所言,敢不體念?願少留敎訓焉。」輔德裵大維曰:「高宗傅說傅說擧學之一字以告焉,高宗聞而行之,爲令王。今者傅所達深體力行四字,乃爲學道進德之根柢。雖堯舜之作聖,帝王之致治,亦不過此道耳。誠能體念而力行之,則宗社臣民之福也。」王世子曰:「寒節已深,上意至勤。願賢傅暫爲勉留,姑待日氣和暖。傅之所敎,當更體念。」未末罷出,大殿,傅以下宣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