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粮建仓 备战备荒 玉田县大建土圆仓的调查报告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储粮建仓 备战备荒

玉田县大建土圆仓的调查报告
河北玉田县革委会报道组 唐山地区革委会报道组
1971年8月5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土圆仓是用粘土和草为主要材料建成的一种圆形粮仓,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造价低廉,建造技术容易掌握。它不需要钢材、水泥等高级建筑材料,各地都可以就地取材,自己建造,便于普遍推广。土圆仓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创造,它具有防火、防风、防震等特殊优点。实践证明,这是多快好省建设粮仓的好办法,是实现藏粮于民的一项重要措施。

——编者

河北省玉田县认真贯彻落实毛主席关于“备战、备荒、为人民”和“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的伟大指示,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大力建设土圆仓,解决了储备粮增多和仓房不足的矛盾,为国家和集体节省了大量物力、财力,落实了“藏粮于民”的方针。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玉田县农业生产连年获得丰收,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储备粮也逐年增多。随着储备粮的增加,仓房越来越感到不足。许多生产队储备粮没地方放,就交给国家粮库代储。国家粮库虽然年年盖仓房,还是满足不了需要,因而不得不把大部分粮食放在露天,用席茓围囤临时存放。这样,既加大费用,又不利于安全保管。一九六九年夏,他们参观学习了黑龙江建造土圆仓的经验,县革委会觉得这是解决仓房问题的好办法,便决定在国家粮库先进行试点,作出样板。

建造土圆仓,是个新生事物,一开始就受到因循守旧思想的抵制。有的说,人家地势高、雨水少,我们这里地势低洼,雨水多,土圆仓怕站不住脚。也有的说,装粮食不是闹着玩的,混砖到顶的大瓦房弄不好还会出事故,土圆仓一把草、一把泥象个燕子窝,一场雨来还不塌啦!由于这些思想没解决,行动起来也不得力。有的粮库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把土圆仓建在墙角里、场边上,不但不打算使用,还怕它碍事。有的建了土圆仓也不敢装粮食,怕受损失。县直属粮库建的第一个土圆仓,能容四万斤,他们只装了两万斤次大麦,准备损坏了拿去做饲料。土圆仓贵在一个“土”字。可就是有一些人打心眼里看不惯这个“土”字,总认为土圆仓不象样,说“仓房仓房,美观大方,坚固保险,看着象样”。有的粮库已经建成一批土圆仓,又造计划要求盖几十间砖瓦库房。县粮食部门有的同志,也嘴里喊的是推广土圆仓,手里批的是盖砖房。

起初由于没有经验,在雨季建仓,第一批土圆仓刚建成不久,接连下了三场雨,有的仓顶塌了,有的仓内返潮。这时,那些原来抱怀疑态度的人又站在一旁吹冷风说:“兔子能拉车,谁还买马?土圆仓能行,谁还盖砖瓦房?”土圆仓塌了顶,是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建设,还是就此下马?县革委会领导成员和粮库的同志一遍又一遍地学习了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光辉著作。大家认识到,新生事物总是会碰到各种困难,遇到各种阻力的,在困难面前是前进还是后退,是两条路线、两种世界观的斗争。干革命就不能怕挫折,大家决心继续干下去。他们一方面开展革命大批判,狠批“贪大求洋”、“重洋轻土”的修正主义路线,树立“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思想,一方面组织大家向社会作调查,到群众中去学习,和群众一起总结塌顶返潮的原因,找出解决办法。窝洛沽公社在建造土圆仓的过程中,提出:“建的是土圆仓,检验的是备战备荒思想”,建仓工作细致认真,一层干了再建第二层,底部干了再建顶部,不搞形式主义,不盲目追求进度,把保证质量放在第一位,他们所建的土圆仓没有一个塌顶或漏雨的。许多群众还介绍了铺砂防潮的经验,在土圆仓底部铺一二尺厚的干砂,不仅可以防止返潮,还能防鼠,老鼠钻进干砂层就无法活动了。这些经验在全县推广后,很快就解决了塌顶和返潮问题。 活的事实最能教育人,大家把建设土圆仓提高到加强战备和两条路线斗争的高度来认识,大大加深了对建设土圆仓意义的理解。深刻认识到:大力推广土圆仓,符合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精神,是粮仓建设上的一项革命。搞土圆仓建设,不仅节省物资,有很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利于战备,利于“藏粮于民”方针的落实,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因而建设土圆仓的积极性大大发扬。造计划要求盖仓房的粮库,又跑到县里把计划撤回,自己动手建造土圆仓。

毛主席教导说:“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玉田县在建设土圆仓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广大贫下中农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狠批了依赖思想和懦夫懒汉世界观,没有技术干中学,没有原料大家找,依靠群众,拆旧利废,自力更生解决了原料不足问题。李家桥大队社员崔太庆为攻破建仓中的难关,废寝忘食,常常几天几夜不休息。下雨时,他怕把未建成的土圆仓淋坏,个人晾的烟不苫,把自己家里的炕席拿来苫生产队的土圆仓。经过两年艰苦奋斗,全县共建土圆仓一千六百一十一个,其中十个国库站建设土圆仓三百七十一个,消灭了席茓囤;农村大队建设土圆仓一千二百四十个。两年建设的土圆仓容量,相当于二十年来建设仓房总容量的一倍半。现在绝大部分土圆仓盛上了粮食,有的已储粮两年,没有发生霉烂变质现象,基本上做到了人民粮食人民保,储得住,管得好。

经过两年的实践,大家看到土圆仓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结构简单,取材方便,造价低廉,主要材料是稻草和粘土,基本不用钢材、木材、水泥。在这里,盖一间仓房要一千多元,还要花很多时间筹办砖瓦木料。过去有的大队粮食、化肥、农具都储存在一间库房里,保管既不方便,又不安全。建造土圆仓,农村社、队除了买点石灰抹墙以外,基本不花什么钱。国家粮库建一个十二万斤容量的土圆仓,投资只有五、六百元,按使用十五年计算,等于相同容量席茓囤费用开支的十分之一。而且当年建仓,当年就能存粮。

土圆仓小而分散,有利于粮食安全保管,便于分品种、分等分质存粮;便于熏蒸、检查化验、通风和密闭;并能防火、防虫、防鼠、防雀。

玉田县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职工在建设土圆仓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大搞技术革新,逐步摸索出土圆仓保粮规律,有的还实现了测温、验质仪表化,粮食进出仓机械化,减轻了粮食保管人员繁重的体力劳动,节省了保管费用。县直属粮库去年万斤粮食保管费由一九六九年的三元六角,下降到六角九分。全县国家库站一九七○年粮食保管费比一九六九年普遍下降百分之三十三。广大贫下中农热情地称赞土圆仓是“革命仓”、“节约仓”、“安全仓”、“战备仓”。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1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