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術
元遺山在金元之際,為文宗,為遺獻,為願修野史,保存舊章的有心人,明清以來,頗為一部分人士所愛重。然而他生平有一宗疑案,就是為叛將崔立頌德者,是否確實與他無涉,或竟是出於他的手筆的文章。
金天興元年(一二三二),蒙古兵圍洛陽;次年,安平都尉京城西面元帥崔立殺二丞相,自立為鄭王,降於元。懼或加以惡名,群小承旨,議立碑頌功德,於是在文臣間,遂發生了極大的惶恐,因為這與一生的名節相關,在個人是十分重要的。
當時的情狀,《金史》《王若虛傳》這樣說——「天興元年,哀宗走歸德。明年春,崔立變,群小附和,請為立建功德碑。翟奕以尚書省命,召若虛為文。時奕輩恃勢作威,人或少許,則讒搆立見屠滅。若虛自分必死,私謂左右司員外郎元好問曰,『今召我作碑,不從則死,作之則名節掃地,不若死之為愈。雖然,我姑以理諭之。』……奕輩不能奪,乃召太學生劉祁麻革輩赴省,好問張信之喻以立碑事曰,『眾議屬二君,且已白鄭王矣!二君其無讓。』祁等固辭而別。數日,促迫不已,祁即為草定,以付好問。好問意未愜,乃自為之,既成,以示若虛,乃共刪定數字,然止直敘其事而已。後兵入城,不果立也。」
碑雖然「不果立」,但當時卻已經發生了「名節」的問題,或謂元好問作,或謂劉祁作,文證具在清凌廷堪所輯的《元遺山先生年譜》中,茲不多錄。經其推勘,已知前出的《王若虛傳》文,上半據元好問《內翰王公墓表》,後半卻全取劉祁自作的《歸潛志》,被誣攀之說所蒙蔽了。凌氏辯之雲,「夫當時立碑撰文,不過畏崔立之禍,非必取文辭之工,有京叔屬草,已足塞立之請,何取更為之耶?」然則劉祁之未嘗決死如王若虛,固為一生大玷,但不能更有所推諉,以致成為「塞責」之具,卻也可以說是十分晦氣的。
「世祖在潛邸,……訪中國人材。德輝舉魏璠,元裕,李冶等二十餘人。……壬子,德輝與元裕北覲,請世祖為儒教大宗師,世祖悅而受之。因啟:累朝有旨蠲儒戶兵賦,乞令有司遵行。從之。」
以拓跋魏的後人與德輝,請蒙古小酋長為「漢兒」的「儒教大宗師」,在現在看來,未免有些滑稽,但當時卻似乎並無訾議。蓋蠲除兵賦,「儒戶」均沾利益,清議操之於士,利益既沾,雖已將「儒教」呈獻,也不想再來開口了。
由此士大夫便漸漸的進身,然終因不切實用,又漸漸的見棄。但仕路日塞,而南北之士的相爭卻也日甚了。余闕的《青陽先生文集》卷四《楊君顯民詩集序》雲——「我國初有金宋,天下之人,惟才是用之,無所專主,然用儒者為居多也。自至元以下,始浸用吏,雖執政大臣,亦以吏為之,……而中州之士,見用者 遂浸寡。
況南方之地遠,士多不能自至於京師,其抱才縕者,又往往不屑為吏,故其見用者尤寡也。及其久也,則南北之士亦自町畦以相訾,甚若晉之與秦,不可與同中國,故夫南方之士微矣。」
然在南方,士人其實亦並不冷落。同書《送范立中赴襄陽詩序》雲——
「宋高宗南遷,合淝遂為邊地,守臣多以武臣為之。
……故民之豪傑者,皆去而為將校,累功多至節制。郡中衣冠之族,惟范氏,商氏,葛氏三家而已。……皇元受命,包裹兵革,……諸武臣之子弟,無所用其能,多伏匿而不出。春秋月朔,郡太守有事於學,衣深衣,戴烏角巾,執籩豆罍爵,唱讚道引者,皆三家之子孫也,故其材皆有所成就,至學校官,纍纍有焉。……雖天道忌滿惡盈,而儒者之澤深且遠,從古然也。」
這是「中國人才」們獻教,賣經以來,「儒戶」所食的佳果。雖不能為王者師,且次於吏者數等,而究亦勝於將門和平民者一等,「唱讚道引」,非「伏匿」者所敢望了。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五月二十日及次日,上海無線電播音由馮明權先生講給我們一種奇書:《抱經堂勉學家訓》(據《大美晚報》)。這是從未前聞的書,但看見下署「顏子推」,便可以悟出是顏之推《家訓》中的《勉學篇》了。曰「抱 經堂」者,當是因為曾被盧文鞍印入《抱經堂叢書》中的緣故。所講有這樣的一段——「有學藝者,觸地而安。自荒亂已來,諸見俘虜,雖百世小人,知讀《論語》《孝經》者,尚為人師;雖千載冠冕,不曉書記者,莫不耕田養馬。以此觀之,汝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數百卷書,千載終不為小人也。……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這說得很透徹:易習之伎,莫如讀書,但知讀《論語》《孝經》,則雖被俘虜,猶能為人師,居一切別的俘虜之上。這種教訓,是從當時的事實推斷出來的,但施之於金元而准,按之於明清之際而亦准。現在忽由播音,以「訓」聽眾,莫非選講者已大有感於方來,遂綢繆於未雨麼?
「儒者之澤深且遠」,即小見大,我們由此可以明白「儒術」,知道「儒效」了。
五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