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縣志 (四庫全書本)/全覽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元和郡縣志 全覽1 全覽2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十一
  元和郡縣志      地理𩔖二總志之屬提要
  等謹案元和郡縣志四十卷唐李吉甫撰吉甫字宏憲趙州贊皇人宰相栖筠之子以䕃補左司禦率府倉曹参軍貞元初為太常博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卒諡忠懿事迹具唐書本傳據宋洪邁跋稱為元和八年所上然書中更置宥州一條乃在元和九年葢其事為吉甫所經畫故書成之後又自續入之也前有吉甫原序稱起京兆府盡隴右道凡四十七鎮成四十卷每鎮皆圖在篇首冠于叙事之前並目録兩卷共成四十二卷故名曰元和郡縣圗志後有淳熙二年程大昌跋稱圖至今已亡獨志存焉故書録解題惟稱元和郡縣志四十卷此本又闕第十九卷二十卷二十三卷二十四卷二十六卷三十六卷其第十八卷則闕其半二十五卷亦闕二頁又非宋本之舊矣篇目斷續頗難尋檢考水經注本四十卷至宋代佚其五卷故水名闕二十有一南宋刋版仍均配為四十卷使相聨屬今用其例亦重編為四十卷以便循覽仍註其所闕于卷中以存舊第其書唐志作五十四卷證以吉甫之原序盖志之誤又按唐六典及新舊唐書地理志貞觀初分天下為十道一闗内道二河南道三河東道四河北道五山南道六隴右道七淮南道八江南道九劍南道十嶺南道此書移隴右為第十殆以中葉後䧟沒吐蕃故退以為
  殿至淮南一道在今本缺卷之中以唐志淮南道所屬諸州考之今本河南道内有所屬申光二州列蔡州之後江南道内有所屬蘄黄安三州列鄂沔二州之後似乎𫝊寫之錯簡然考唐書方鎮表大厯十四年淮西節度使復治蔡州尋更號申光蔡節度使又永泰元年蘄黄二州隸鄂岳節度升鄂州都團練使為觀察使増領岳蘄黄三州元和元年升鄂州觀察使為武昌軍節度使増領安黄二州則申州光州嘗由淮南道割隸河南道蘄州安州黄州亦嘗由淮南道割隸江南道唐志偶失移併非今本錯亂也輿記圖經隋唐志所著録者率㪚佚無存其𫝊于今者惟此書為最古其體例亦為最善後来雖遞相損益無能出其範圍今録以冠地理總志之首著諸家祖述之所自焉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陸 費 墀
  原序
  金紫光禄大夫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集賢殿大學士監修國史上柱國趙國公臣李吉甫撰
  臣聞王者建州域物土疆觀次于星躔察法于地理攷中國山河之象求二儀險阻之情天漢明而兩界分南宮正而五均敘自黄帝之方制萬國夏禹之分别九州辨方經野因人緯俗其揆一矣及秦皇并六國則罷侯而置守漢武討百蠻則窮兵而黷武雖裂為郡縣者逺過于殷周而教令之所行威懷之所服亦不越于三代失天地作限之意非皇王尚徳之仁誇志役心久而後悔由此觀之則聖人疆理之制固不在荒逺矣我國家肇自貞觀至于開元兼夏商之職貢掩秦漢之文軌梯航累乎九譯廐置通乎萬里然後分疆以辨之置吏以康之任所有而差貢賦因所宜而制名物守其要害險其走集經理之道冠乎百王巍巍乎無得而稱矣易曰天險不可升地險山川邱陵王公設險以守其國險之時用大矣哉然則聖人雖設險而未嘗恃險施于有備之内措于立德之中其用常存其機不顯弛張開闔因變制權所以裁成二儀統理萬物故漢祖入關諸將爭走金帛之府惟蕭何收秦圖書髙祖所以知山川阸塞户口虚實厥後受命汜水定都洛陽留侯演委輅之謀田肯賀入關之䇿事關興替理切安危舉斯而言斷可識矣伏惟睿聖文武皇帝陛下握樞秉聖承祧立極祖堯舜之道憲文武之程皇王之遐蹤行之必至祖宗之耿光寢而復耀天寶之季王塗蹔艱由是墜綱解而不紐強侯傲而未肅逮至興運盡為驅除故蜀有阻隘之夫呉有憑江之卒雖完保聚繕甲兵莫不手足裂而異處封疆一乎四海故鄘衛風偃朔塞砥平東西南北無思不服臣吉甫當元聖撫運之初從内庭視草之列尋備衮職久塵台階每自循省赧然收汗謨明弼諧誠淺智之不及簿書期會亦散材之不工久而伏思方得所効以為成當今之務樹將來之勢則莫若版圖地理之為切也所以前上元和國計簿審户口之豐耗續撰元和郡縣圖志辨州域之疆理時獲省閲或裨聰明豈欲希酇侯之規模庶乎盡朱贛之條奏况古今言地理者凡數十家尚古逺者或搜古而畧今採謠俗者多𫝊疑而失實飾州邦而敘人物因邱墓而徵鬼神流于異端莫切根要至于邱壤山川攻守利害本于地理者皆畧而不書將何以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羣生之命收地保勢勝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此㣲臣之所以精研聖后之所宜周覽也謹上元和郡縣圖志起京兆府盡隴右道凡四十七鎮成四十卷每鎮皆圖在篇首冠于敘事之前并目録兩卷總四十二卷臣學非博聞識愧經遠馳騖雖久漏畧猶多輕凟宸嚴退增戰越謹上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一
  唐 李吉甫 撰
  關内道
  京兆府雍州
  開元户三十六萬二千九百九元和户二十四萬一千二百二
  禹貢雍州之地舜置十二牧雍其一也周武王都豐鎬平王東遷以岐豐之地賜秦襄公至孝公始都咸陽秦兼天下置内史以領關中項籍滅秦分其地為三以章邯為雍王都廢丘今興平縣是也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董翳為翟王都髙奴今延州金明縣是也謂之三秦髙祖入關定三秦復并為内史景帝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改内史為京兆尹後與左馮翊右扶風謂之三輔其理俱在長安城中又置司隸校尉以總之光武都洛陽以關中地置雍州尋復立三輔魏分河西為涼州分隴右為秦州三輔仍舊屬司隸晉初省司隸復置雍州愍帝之後劉聰石勒苻健姚萇相繼竊據之萇孫泓為劉𥙿所滅東晉復置雍州及京兆郡尋為赫連勃勃所破遣子隗鎮長安號曰南臺後魏太武破赫連昌復于長安置雍州孝武自洛陽遷長安改為京兆尹隋開皇三年自長安故城遷都龍首川即今都城是也初隋氏營都宇文愷以朱雀街南北有六條髙坡為乾卦之象故以九二置宫殿以當帝王之居九三立百司以應君子之數九五貴位不欲常人居之故置𤣥都觀及興善寺以鎮之大明宫即聖唐髙宗龍朔二年所置髙宗嘗染風痺以大内湫濕置宫于斯其地即龍首山之東麓北據髙原南俯城邑每晴天霽景視終南如指掌含元殿所居髙明尤得地勢大明東南曰興慶宫𤣥宗藩邸宅也廢京兆尹又置雍州煬帝改為京兆郡武徳元年復為雍州開元元年改為京兆府謹按漢五年髙祖在洛陽婁敬説曰陛下都洛陽豈欲與周室比隆哉周之都洛以為此天下之中四方納貢職道里均有徳則易以王無徳則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務以徳致人不欲阻險令後世驕奢也今陛下而欲比隆成康之時為不侔矣且夫秦地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猝然有急百萬衆可具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謂天府陛下入關而都之山東雖亂秦故地可全而有也夫與人鬭不搤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勝今陛下入關而都按秦之故此亦搤天下之吭而拊其背也髙祖問羣臣羣臣皆山東人爭言周王數百年秦二世則亡不如都周髙祖疑未能決及留侯明言入關便即日駕西都關中六年擒韓信田肯賀髙祖曰甚善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阻山持㦸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于諸侯譬猶居髙屋之上建瓴水也自漢至今常為王者奥區
  府境東西三百一十里南北四百七十里
  八到東至東都八百三十五里東至華州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商州二百六十五里南取庫谷路至金州六百八十里
  西南至洋州六百三十里正西㣲北至鳯翔三百一十里
  西北至邠州三百里東北至坊州一百五十里
  正東㣲北至同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葵草席 地骨白皮 酸棗仁賦 絹 綿
  管縣二十三
  萬年 長安 昭應 三原 醴泉 奉天奉先 富平 雲陽 咸陽 渭南 藍田興平 髙陵 櫟陽 涇陽 美原 華原同官 鄠  盩厔 武功 好畤
  萬年縣
  本漢舊縣屬馮翊在今櫟陽縣東北三十五里周明帝二年分長安霸城山北等三縣始于長安城中置萬年縣隋開皇三年遷都改為大興縣理宣陽坊案是書因避唐髙宗諱凡治字皆作理今遇引用經史語改從治字餘仍原本武徳元年復為萬年乾封元年分置明堂縣理永樂坊長安三年廢天寶七年改為咸寧乾元元年復名萬年縣
  終南山在縣南五十里按經𫝊所説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據張衡西京賦云終南太一隆崛崔崒潘岳西征賦云九嵏嶻嶭太一巃嵸面終南而背雲陽跨平原而連嶓冡然則終南太一非一山也
  畢原在縣西南二十八里詩注云畢終南之道名也書序云周公薨成王葬于畢是也
  白鹿原在縣東二十里亦謂之霸上漢文帝葬其上謂之霸陵王仲宣詩曰南登霸陵岸迴首望長安即此也長樂坡在縣東北十二里即滻川之西岸舊名滻坂隋文帝惡其坂名改曰長樂坡
  故軹道在縣東北一十六里即秦王子嬰降沛公之處也
  細栁營在縣東北三十里相𫝊云周亞夫屯軍處今按亞夫所屯在咸陽縣西南二十里言在此非也
  杜陵在縣東南二十里漢宣帝陵也
  渭水在縣北五十里舊云北去縣五十里
  灞水在縣東二十里灞橋隋開皇三年造唐隆二年仍舊所創制為二南北兩橋
  樊川一名後寛川在縣南三十五里本杜陵之樊鄉漢髙祖賜樊噲食邑于此
  御宿川在縣南三十七里漢為離宫别館禁御人不得往來遊觀止宿其中故曰御宿
  長安縣
  本秦舊縣初楚懐王封項羽為長安侯則長安久矣非始于漢但未詳所在耳及髙帝五年入關復置長安縣乃取舊名以名縣也至隋開皇三年遷都長安縣移至長壽坊西南隅乾封元年分置乾封縣理懐真坊長安三年
  龍首山在縣北一十里長六十里頭入渭水尾達樊川秦時有黑龍從南山出飲水其行道因成土山疏山為臺殿不假版築髙出長安城西京賦所云疏龍首以抗殿也三輔黄圖曰營未央宫因龍首制前殿也
  細栁原在縣西南三十三里别是一細栁非亞夫屯軍之所
  長安故城在縣西北十三里漢舊都惠帝修築本秦離宫也按惠帝元年正月城長安三年春𤼵長安六百里内男女十四萬六千人三十日罷六月𤼵徒隸二萬人常役至五年正月發十四萬五千人三十日罷九月而城成城南為南斗形城北為北斗形周迴六十五里太和宫在縣南五十五里終南山太和谷武徳八年貞觀十年廢二十一年以時熟公卿重請修築于是使將作大匠閻立徳繕理焉改為翠㣲宫今廢為寺周武王宫即鎬京也在縣西北十八里自漢武帝穿昆明池于此鎬京遺址淪陷焉
  秦阿房宫在縣西北十四里殿東西五百歩南北五十丈上可坐萬人下可建五丈旗表南山以為闕為複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庭中可受十萬人又置銅人十二于宫前
  漢長樂宫在縣西北十四里
  漢未央宫在縣西北十五里並在長安故城中
  漢建章宫在縣西二十里長安故城西太初元年柏梁臺災越巫以厭勝之術請作建章宫為千門萬户桂宫在縣北十三里長安故城中漢武帝所造
  柏梁臺在長安故城中未央宫北
  漸臺在未央宫西王莽死于此
  神明臺在縣西北二十里長安故城西上有承露盤漢博望苑在縣北五里武帝為太子據所立使通賓客上林苑在縣西北一十四里周匝二百四十里相如所賦也
  酒池在長樂宫中漢武帝所作以誇羌胡飲以鐵盃重不能舉皆低頭牛飲西征賦云酒池鑒于商辛追覆車而不寤
  子午關在縣南百里王莽通子午道因置此關魏遣鍾會統十萬餘衆分從斜谷駱谷子午谷趨漢中晉桓温伐秦命司馬勲出子午道今洋州東二十里曰龍亭此入子午谷之路梁將軍王神念以舊道縁山避水橋梁多壊乃别開乾路更名子午道即此路是也
  新豐故城在縣東十八里漢新豐縣城也漢七年髙祖以太上皇思東歸于此置縣徙豐人以實之故曰新豐并移枌榆舊社街衢棟宇一如舊制男女老幼各知其室雖雞犬混放亦識其家焉
  古戲亭在縣東北三十里周幽王為犬戎所逐死于戲即此也周章軍西至戲秦將章邯拒破之亦此地也周幽王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秦始皇陵在縣東八里始皇即位治驪山陵役徒七十萬人今按其陵髙大亦不足役七十萬人積年之功蓋以驪山水泉本北流者陂障使東西流又此土無石取大石于渭北諸山其費功力由此也
  華清宫在驪山上開元十一年初置温泉宫天寶六年改為華清宫又造長生殿及集靈臺以祀神案前京兆府管縣目萬年長安下有昭應舊唐書地理志云昭應隋新豐縣治古新豐城北垂拱二年改為慶山縣神龍元年復為新豐天寶二年分新豐萬年置會昌縣七載省新豐縣改會昌為昭應治温泉宫之西北新唐書云天寶元年更驪山曰會昌山三載析新豐萬年置會昌縣六載更温泉曰華清宫七載省新豐更會昌縣及山曰昭應據二書則華清宫在昭應縣是書無昭應縣志文既與前目不符而以華清宫附長安縣具所缺在前在後未可臆斷附識于此以存昭應縣大畧
  三原縣次赤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
  本漢池陽縣嶻嶭山在今縣西北六十里苻秦于此山北置三原䕶軍以其地西有孟侯原南曰豐原北曰白鹿原後魏太武七年罷改置三原縣屬北地郡明帝孝昌三年蕭寶寅逆亂毛洪賓立義捍賊永安元年于此置北雍州洪賓為刺史亦謂之洪賓柵其故城在縣北五十五里又割北地郡之三原縣于此置建忠郡以旌其功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雍州
  髙祖獻陵在縣東十五里
  堯門山在縣西北三十二里
  天齊原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上有天齊祠
  黄白城在縣西南十五里後漢李傕亂政天子東遷三輔饑歉乃移保黄白城即其地也
  秦曲梁宫在縣西南十五里黄白城内
  于謹墓在縣北十八里
  醴泉縣次赤東南至府一百二十里
  本漢谷口縣地在九嵏山東仲山西當涇水出山之處故謂之谷口溝洫志云白渠首起谷口尾入櫟陽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餘頃民得其饒歌曰田于何所池陽谷口鄭國在前白渠起後涇水一石其泥數斗且溉且糞長我禾黍衣食京師億萬之口謂此也後漢及晉又為池陽縣後魏改為寧夷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醴泉縣以縣界有周醴泉宫因以為名
  太宗昭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九嵏山
  肅宗建陵在縣東北十八里武將山
  奉天縣次赤東南至府一百六十里
  光宅元年割醴泉始平好畤武功新平郡之永壽五縣置
  梁山髙宗天皇大帝乾陵所在因名曰奉天其山即禹貢所云壺口治梁及岐又古公亶父踰梁山至于岐下及秦立梁山宫皆此山也
  奉先縣次赤西南至府二百四十里
  本秦重泉縣後魏省至孝文帝分白水縣置南白水縣西魏改為蒲城縣本屬同州開元四年以縣西北三十里有豐山于此置睿宗橋陵改為奉先縣隸京兆𤣥宗泰陵在縣東北二十里
  惠莊太子陵在橋陵東南三里
  惠宣太子陵在橋陵東六里
  惠文太子陵在橋陵東三里並在柏城内
  富平縣次赤西南至府一百五十里
  本漢舊縣屬北地郡後魏文帝自懐徳城移于今理周閔帝于縣置中華郡武帝省郡以縣屬馮翊隋開皇三年改屬雍州
  中宗定陵在縣西北十五里龍泉山
  代宗元陵在縣西北四十里檀山
  順宗豐陵在縣東北三十三里甕金山
  節愍太子陵在縣西北十五里
  荆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岐山之東禹貢云荆岐既旅是也
  鹽池澤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周迴二十里
  後周文帝成陵在縣西北十五里
  王翦墓在縣東北三里
  司馬欣墓在縣西二十五里章邯長史降項羽封為塞王
  雲陽縣次赤西南至府一百二十里
  本漢舊縣屬左馮翊魏司馬宣王撫慰關中罷縣置撫夷䕶軍及趙王倫鎮長安復罷䕶軍劉石苻姚因之魏罷䕶軍更于今理别置雲陽縣後周置雲陽郡開皇初郡廢武徳元年分置石門縣三年于石門縣置泉州貞觀元年廢州改石門縣為雲陽縣
  徳宗崇陵在縣東二十里
  嵯峨山一名嶻嶭山在縣東北十里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山上有雲必雨常以為𠉀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卷一>
  復廣徳二年臣吉甫先臣文獻公為工部侍郎復陳其弊代宗亦命先臣撤去私碾磑七十餘所嵗餘先臣出牧常州私制如初至大厯中利所及纔六千二百餘頃漢雲陽故縣在縣西北八十里
  雲陽宫即秦之林光宫漢之甘泉宫在縣西北八十里甘泉山上周迴十餘里去長安三百里望見長安城黄帝以來祭天圜丘處也齊人少翁謂武帝曰上即欲與神通宫室被服非像神神物不至乃于甘泉宫中為臺畫天地太一諸鬼神而祭之又作柏梁銅柱承露盤仙人掌之屬帝以五月避暑于此八月乃還
  通天臺在縣西北八十一里甘泉宫中髙三十五丈望雷雨悉在下
  咸陽縣畿正東㣲南至府四十里
  本秦舊縣也孝公十二年于渭北城咸陽自汧隴徙都焉秦自孝公惠文悼武昭襄莊襄王始皇胡亥並都之始皇二十六年初并天下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鑄以為鍾鐻金人十二各重千石置庭中徙天下豪富于咸陽十二萬户每破諸侯倣其宫室作之咸陽北阪上以所得諸侯美人鐘鼓充之咸陽之旁二百里内宫觀二百七十土木皆被綈繡宫人不移樂不改縣窮年忘歸猶不能徧至胡亥時天下叛秦漢元年秦王子嬰降漢項羽引兵西屠咸陽殺子嬰燒秦宫室火三月不滅及漢興以為渭城縣屬右扶風按秦咸陽在今縣東二十二里漢渭城縣亦理于此苻堅時改為咸陽郡後魏移咸陽縣于涇水北今涇陽縣理是也隋開皇九年改涇陽為咸陽大業三年廢入涇陽縣城本杜郵也武徳元年置白起堡二年置縣又加營築焉山南曰陽水北曰陽縣在北山之南渭水之北故曰咸陽
  畢原即縣所理也左傳曰畢原酆郇文之昭也即謂此地原南北數十里東西二三百里無山川陂湖井深五十丈亦謂之畢陌漢氏諸陵並在其上
  短隂原在縣西南二十里
  渭水南去縣三里
  臨臯驛在縣東南二十里
  長陵故城在縣東北三十里初漢徙關東豪族以奉陵邑長陵茂陵各萬户其餘五陵各千户皆属太常不隸于郡
  秦蘭池宫在縣東二十五里
  秦磁石門在縣東南十五里東南有閣道即阿房宫之北門也累磁石為之著鐵甲入者磁石吸之不得過羌胡以為神
  細栁倉在縣西南二十里漢舊倉也周亞夫軍次細栁即此是也張揖云在昆明池南恐為疎逺
  棘門在縣東北十八里本秦關門也漢文帝使將軍徐厲屯棘門謂此也
  蘭池陂即秦之蘭池也在縣東二十五里初始皇引渭水為池東西二百里南北二十里築為蓬萊山刻石為鯨魚長二百丈始皇嘗㣲行遇盜于蘭池見窘使武士擊殺盜關中大索二十日
  中渭橋在縣東南二十二里本名横橋架渭水上始皇都咸陽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横橋南渡以法牽牛渭水南有長樂宫渭水北有咸陽宫欲通二宫之間故造此橋漢末董卓燒之魏文帝更造劉𥙿入關又毁之後魏重造貞觀十年移于今所
  便橋在縣西南十里架渭水上武帝建元三年初作便門橋在長安北茂陵東去長安二十里長安城西門曰便門此橋與門相對故名便橋
  白起祠在縣城中
  漢長陵在縣東三十里髙帝陵也
  安陵惠帝陵也在縣東北二十里
  陽陵景帝陵也在縣東四十里
  平陵昭帝陵也在縣西北二十里
  渭陵元帝陵也在縣西北七里
  延陵成帝陵也在縣西北十三里
  義陵哀帝陵也在縣北八里
  康陵平帝陵也在縣西北九里
  太公墓在縣東北十里
  周公墓在縣北十三里
  蕭何墓在縣東北三十七里
  曹參墓在縣東北三十五里
  張良墓在縣東北三十六里
  䝉恬祠在縣西北十五里
  渭南縣畿西至府一百三十里
  本漢新豐縣地苻秦時置後魏孝明帝亦云孝文帝于今縣東南四里置渭南郡及南新豐縣西魏廢帝二年改南新豐為渭南縣武徳元年屬華州五年改屬雍州倒獸山一名𤣥象山在縣東南五十里王子年隠處也渭水北去縣四里
  酋水出縣西南石樓山北入渭
  隋崇業宫在縣東十五里
  秦步髙宫在縣西南二十里
  藍田縣畿東北至府八十里
  本秦孝公置按周禮玉之美者曰球其次為藍案今周禮無此文杜佑通典藍田縣下亦有是語而不云周禮蓋以縣出美玉故曰藍田周閔帝割京兆之藍田又置玉山白鹿二縣置藍田郡至武帝省郡復為藍田縣屬京兆後遂因之縣理城即嶢栁城也俗亦謂之青泥城桓温伐苻健使將軍薛珍擊青泥城破之即其處也
  藍田山一名玉山一名覆車山在縣東二十八里白鹿原在縣西六里晉桓温伐苻健督䕶鄧遐等奮擊于白鹿原即此地也
  灞水故滋水也即秦嶺水之下流東南自商州上洛縣界流入又西北流合滻水入渭
  思鄉城在縣東南三十三里宋武帝征關中築城于此南人思鄉因以為名
  藍田關在縣東南九十里即嶢關也秦趙髙將兵拒嶢關沛公引兵攻嶢關踰蕢山擊秦軍大破之
  蕢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元和郡縣志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二
  唐 李吉甫 撰
  關内道
  京兆府萬年縣至藍田縣志文見前卷此卷自興平縣起
  興平縣畿東至府九十里
  本漢平陵縣屬右扶風魏文帝改為始平晉武改置始平國領槐里縣厯晉至西魏數有移易景龍二年金城公主出降吐蕃中宗送至此縣改始平縣為金城縣至徳二年改名興平
  始平原在縣北十二里東西五十里南北八里東入咸陽界西入武功界
  渭水南去縣二十九里
  馬牧澤在縣東南二十里南北廣四里東西二十一里百頃澤在縣西二十五里多蒲魚之利周迴六十里槐里城周曰犬丘秦改名廢丘周懿王所都項羽封章邯為雍王都廢丘亦此城也
  武學故城在縣東南十里
  馬嵬故城在縣西北二十三里馬嵬于此築城以避難未詳何代人也
  漢龍泉廟在縣東北二十四里武帝廟號也
  漢黄山宫在縣西南三十里武帝㣲行西至黄山宫即此也
  章邯臺在縣東南十里
  漢茂陵在縣東北十七里武帝陵也在槐里之茂鄉因以為名守陵溉樹掃除凡五千人
  漢公孫𢎞墓在縣東北十八里
  衛青墓在縣東北十九里起冢象廬山
  霍去病墓在縣東北十九里起冢象祁連山
  髙陵縣畿西南至府八十里
  本秦舊縣孝公置漢屬左馮翊魏文帝改為髙陸屬京兆郡大業二年復為髙陵
  龍躍宫在縣西十四里髙祖太武皇帝龍潛舊居也武徳六年
  姚興墓在縣東南十三里
  櫟陽縣畿西南至府一百里
  本秦舊縣獻公自雍徙居焉屬左馮翊項羽立司馬欣為塞王亦都之按髙帝既葬太上皇于櫟陽之萬年陵遂分櫟陽置萬年縣以為陵邑理櫟陽城中故櫟陽城亦名萬年城後漢省櫟陽入萬年後魏宣武帝又分置廣陽縣周明帝省萬年入廣陽更于長安城中别置萬年縣廣陽仍屬馮翊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廣陽縣屬雍州武徳元年又改為櫟陽縣
  煮鹽澤在縣南十五里澤多鹹鹵苻秦時于此煮鹽周迴二十里
  清泉陂在縣西南十里多水族之利
  漢太上皇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涇陽縣畿南至府七十里
  本秦舊縣漢屬安定郡惠帝改置池陽縣屬左馮翊故城在今縣西北二里以其在池水之陽故曰池陽後魏廢于今縣置咸陽郡苻秦又置涇陽縣隋文帝罷郡移涇陽縣于咸陽郡屬雍州即今縣是也
  石安原在縣南七里髙二十丈東西三十八里南入咸陽縣界
  長平坂一作坡在縣西南五里
  涇水西北自池陽縣界流入經縣南七里又東南入髙陵縣界春秋襄公十四年諸侯伐秦濟涇而次秦人毒涇師人多死
  焦穫藪亦名瓠口爾雅十藪周有焦穫詩云獫狁匪茹整居焦穫即謂此也按韓水工鄭國説秦令鑿涇水自仲山西抵瓠口為渠即所謂鄭白二渠是也
  秦望夷宫在縣東南八里北臨涇水以望北夷故名之胡亥死于此
  漢池陽宫在縣西北八里
  龍泉陂在縣南三里周迴六里多蒲魚之利
  太白渠在縣東北十里
  中白渠首受太白渠東流入髙陵縣界
  南白渠首受中白渠水東南流亦入髙陵界
  美原縣畿西南至府一百八十里
  秦漢頻陽之地以縣西北十一里有頻山秦厲公于山南立縣故曰頻陽後魏别立土門縣以頻山有二土門狀似門故曰土門大業二年省義寧二年再置貞觀十七年又省咸亨二年復置改名曰美原
  頻陽故城在縣西南三里秦將王翦即此縣人也華原縣畿西南至府一百六十里
  本漢祋祤縣地屬左馮翊魏晉皆于其地置北地郡元魏廢帝三年改為通川郡領泥陽縣屬宜州六年改泥陽為華原縣大業二年省宜州縣屬京兆垂拱元年改為永安縣天授二年又置宜州大定元年神龍元年復為華原縣
  土門山在縣東南四里
  祋祤故城在縣東南十里漢縣也宣帝神雀二年鳯凰集祋祤城是也
  泥陽故縣在東南十七里
  漢步壽宫在縣東北三里
  同官縣畿西南至府二百一十里
  本漢祋祤縣地屬左馮翊晉屬頻陽苻秦于祋祤城東北銅官川置銅官䕶軍後魏太武帝改置銅官縣屬北地郡周朝除金作此同字屬宜州大業二年省宜州縣屬雍州國朝因之
  鄠縣畿東北至府六十五里
  本夏之扈國啟與有扈戰于甘之野地理志古扈國有户谷户亭又有甘亭扈至秦改為鄠邑漢屬右扶風自後魏屬京兆後遂因之
  終南山在縣東南二十里
  雞頭山在縣東南三十一里偽趙主石生不能守長安欲西上隴士卒散盡遂入雞頭山尋為追兵所害牛首山在縣西南二十三里南接終南在上林苑中西京賦云繞黄山而款牛首是也澇水所自出
  渭水北去縣十七里
  豐水出縣東南終南山自發源北流經縣東二十八里北流入渭
  龍臺澤在縣東北三十里周迴二十五里
  八部澤在縣東南五里周迴五十里
  故鄠城在縣北二里夏之扈國也
  鍾官故城一名灌鍾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蓋始皇收天下兵器銷為鍾鐻此或其處
  馬祖壇在縣東北三十二里龍堂澤中毎年太常太僕四時祭之春祭馬祖夏祭先牧秋祭馬社冬祭馬步隋太平宫在縣東南三十一里對太平谷因名之隋甘泉宫在縣西南二十二里對甘泉谷因名之周酆宫文王宫也在縣東三十五里詩云既伐于崇作邑于豐是也崇侯無道文王伐之命無殺人無壞室崇人聞之如歸父母遂虜崇侯作豐邑崇國在秦晉之間秦萯陽宫在縣西南二十三里
  美陂在縣西五里周迴十四里
  甘亭在縣西南五里夏啟伐有扈誓師于甘之野即此處也
  盩厔縣畿東北至府一百三十里
  漢舊縣武帝置屬右扶風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後漢省晉復立武徳三年屬稷州貞觀元年廢稷州復屬雍州天寶中改名宜壽後復名盩厔
  姜維嶺本名沈嶺在縣南五十里蜀後主延熙二十年大將軍姜維率衆出駱谷經沈嶺即此也
  望仙澤在縣東南三十五里中有龍尾堆
  隋宜壽宫在縣東南三十二里
  秦長楊宫在縣東南三十三里漢武帝好自擊熊羆司馬相如從至上林上疏諫
  秦五柞宫在縣東南三十八里
  馬融讀書臺在縣東北二十七里
  司竹園在縣東十五里史記曰渭川千畝竹今按園周迴百里置監丞掌之以供國用義寧元年義師起髙祖第三女平陽公主舉兵于司竹園號娘子軍
  駱谷關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武徳七年開駱谷道以通梁州在今關北九里貞觀四年移于今所
  駱谷道漢魏舊道也南通蜀漢魏少帝正始四年曹爽伐蜀諸軍入駱谷三百餘里不得前進牛馬驢驘以轉運死者畧盡少帝甘露三年蜀將姜維出駱谷圍長城亦此道也
  樓觀在縣東三十七里本周康王大夫尹喜宅也穆王為召幽逸之人置為道院相承至秦漢皆有道士居之晉惠帝時重置其地舊有尹先生樓因名樓觀武徳初改名宗聖觀事具樓觀本記及先師𫝊焉
  武功縣畿東至府一百四十里
  漢舊縣古有邰國堯封后稷之地周平王東遷以賜秦襄公孝公作四十一縣斄美陽武功各其一也斄與邰音同字異武功蓋在渭水南今郿縣地是也按舊縣境有武功山斜谷水亦曰武功水故諸葛亮表云遣孟琰據武功水又杜彦逺云太白山南連武功山是則縣本以山水立名也武徳三年分雍州之武功好畤盩厔扶風之郿四縣于今縣理置稷州因后稷所封為名貞觀元年廢州以縣屬京兆
  慶善宫在縣南十八里皇家舊宅也南臨渭水武徳元年置宫貞觀六年鑾駕親幸讌羣臣賦詩焉
  三畤原在縣西南二十里髙五十丈西入扶風縣界故斄城一名武功城在縣西南二十三里古邰國也后稷祠在縣西南二十三里
  姜嫄祠在縣西南二十二里
  隋文帝泰陵在縣西南二十里三畤原上
  好畤縣畿西南至府一百八十里
  本漢舊縣在今縣理東南十三里故城是也畤者神明所依止也以雍州積髙神明之隩故立畤以郊上帝諸神也後漢省武徳二年分醴泉縣置因漢舊名屬雍州三年改屬稷州貞觀元年廢稷州復屬雍州二十一年于廢上宜縣置好畤縣今縣理是也其上宜縣隋開皇十八年貞觀八年
  華州華隂四輔
  開元户三萬七百八十七 鄉七十元和户一千四百三十七 鄉二十二
  禹貢雍州之域周為畿内之國鄭桓公始封之邑其地一名咸林春秋時為秦晉界邑長城在州東七十二里或説秦晉分境祠華岳故築此城戰國時屬秦魏地理志云自髙陵以東皆魏分也按史記魏築長城自鄭濱洛今州東南三里魏長城是也秦并天下為内史之地二漢及晉為京兆之地後魏置東雍州廢帝改為華州大業二年省華州義寧二年置華山郡武徳元年復為華州垂拱元年改為太州避武太后祖諱也神龍元年復舊
  州境東西一百六十四里南北一百四十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百八十里東至東都六百八十里
  東至潼關一百二十里東至虢州二百二十里
  東北至同州八十里南至商州山南路二百七十里
  貢賦開元貢 茯苓 茯神 細辛賦 絹 綿
  管縣三
  鄭  華隂 下邽
  鄭縣望郭下
  本秦舊縣漢屬京兆後魏置東雍州其縣移在州西七里大業二年州廢移入州城隷屬雍州至三年以州城屋宇壯麗置太華宫縣即權移城東四年宫廢又移入城
  古鄭縣在縣理西北三里興元二年新築羅城及古鄭城並在羅城内
  少華山在縣東南十里
  華隂縣望西至州六十五里
  本魏之隂晉邑秦惠文王時魏人犀首納之于秦秦改曰寧秦漢髙帝八年更名華隂屬𢎞農郡後魏屬華州隋大業五年移于今理垂拱元年改曰仙掌尋復舊名長城在縣西春秋秦晉分界處
  太華山在縣南八里
  永豐倉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渭河口隋置義寧元年因倉又置監天寶三年左常侍兼陜州刺史韋堅開漕河自苑西引渭水因古渠至華隂入渭運永豐倉及三門倉米以給京師名曰廣運潭以堅為天下轉運使灞滻二水會于漕渠每夏大雨輒皆漲大厯之後漸不通舟天寶中每歳水陸運米二百五十萬石入關大厯後每歳水陸運米四十萬石入關潼關在縣東北三十九里古桃林塞也春秋時晉侯使詹嘉處瑕以守桃林之塞是也關西一里有潼水因以名關又云河在關内南流衝激關山因謂之衝關謹按秦函谷關在漢𢎞農縣即今靈寶縣西南十一里故關是也今大路在北本非鈐束之要漢武帝元鼎三年楊僕為樓船將軍本宜陽人今福昌縣也恥居關外上疏請以家僮七百人徙關于新安武帝從之即今新安縣東一里函谷故關是也而御𫝊所馳出于南路至後漢獻帝初平二年董卓脅帝西幸長安出函谷關自此以前其關並在新安其後二十年至建安十六年曹公破馬超于潼關則是中間徙于今所今厯二處而至河潼上躋髙隅俯視洪流盤紆陵極實為天險河之北岸則風陵津北至蒲關六十餘里河山之險迤邐相接自此西望川途曠然蓋神明之奥區帝宅之户牖百二之固信非虚言也
  下邽縣望東南至州八十里
  本秦舊縣地理志屬京兆注下邽秦武公伐邽戎置以隴西有上邽故此加下也董卓遷都長安華歆求出為下邽令即此也後魏避道武帝諱改為夏封大業二年復舊後魏屬馮翊隋屬華州武徳年屬同州垂拱元年復屬華州
  漢蓮勺縣故城在縣東二十二里張禹本河内人徙家蓮勺
  同州馮翊四輔
  開元户五萬六千五百九 鄉一百二十一元和户四千八百六十一 鄉一百四十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其地屬秦本大荔戎國秦獲之更名曰臨晉魏文侯伐秦秦築臨晉今朝邑西南有故城七國時屬魏始皇并天下京兆馮翊扶風並内史之地及項羽滅秦為塞國立司馬欣為塞王及漢王定三秦以為河上郡復罷為内史武帝更名左馮翊魏除左字但為馮翊郡晉因之後魏永平三年改為同州禹貢云漆沮既從灃水攸同言二水至此同流入渭城居其地故曰同州
  州境東西一百一十二里南北二百三十五里
  八到西至上都二百五十里東至東都六百五十里
  東至蒲津關六十里南至華州八十里
  西北至坊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皺紋吉莫皮二十張賦 絹 綿
  元和貢 麝香 麻黄 地黄 蒺藜子皺紋靴 石𨫼餅  寒山石
  管縣七
  馮翊 朝邑 韓城 白水 夏陽 澄城郃陽
  馮翊縣望郭下
  本漢臨晉縣故大荔戎城秦獲之更名舊説秦築髙壘以臨晉國故曰臨晉晉武帝改為大荔縣後魏改為華隂西魏改為武鄉置郡開皇初郡廢大業三年改為馮翊縣馮輔也翊佐也義取輔佐京師
  沙苑一名沙阜在縣南十二里東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後魏文帝大統三年周太祖為相國與髙歡戰于沙苑大破之其時太祖兵少隠伏于沙草之中以竒勝之後于兵立之處人栽一樹以表其功今樹往往猶存仍于戰處立忠武寺今以其處宜六畜置沙苑監
  興徳宫在縣南三十二里義旗將趨京師軍次于忠武園因置亭子名興徳宫屬家令寺
  朝邑縣望西至州三十五里
  本漢臨晉縣之地大荔國在今縣東三十步故王城是也後魏置南五泉縣西魏改為朝邑縣以北據朝坂故以名縣西南有蒲津關
  河橋本秦后子奔晉造舟于河通秦晉之道今屬河西縣
  長春宫後周武帝置大業十三年髙祖起義兵自太原舍于此宫休甲養士而定京邑武徳二年于此置陜東大行臺太宗居藩作鎮四年山東平乃移行臺于洛州通靈陂在縣北四里二百三十步開元初姜師度為刺史引洛水及堰黄河以灌之種稻田二千餘頃
  苦泉在縣西北三十里許原下其水鹹苦羊飲之肥而美今于泉側置羊牧故諺云苦泉羊洛水漿
  韓城縣上西南至州二百里
  古韓國今梁國漢為夏陽縣之地韓國故城在今縣理南十八里梁國在今縣理南二十三里有少梁故城隋文帝分郃陽于此置韓城縣春秋秦晉戰于韓原即此地也
  龍門山在縣北五十里
  龍門戍在縣東北極險峻後周又于此置龍門關今廢白水縣望東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粟邑縣之地屬左馮翊按粟邑故城在縣理西北二十八里薛宣為左馮翊以粟邑縣小僻在山中其人謹朴以頻陽令薛恭換粟邑令尹賞二縣俱大理又為漢衙縣地春秋時秦晉戰于彭衙是也後魏文成帝分澄城郡于此置白水縣以南臨白水因以為名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同州
  夏陽縣緊西南至州一百三十里
  古有莘國漢郃陽縣之地武徳三年分郃陽于此置河西縣在河之西因以為名又割同州之郃陽韓城二縣于今縣理置西韓州取古韓國為名也以河東有韓州故此加西貞觀八年廢西韓州以縣屬同州乾元三年改為夏陽縣縣南有莘城即古莘國文王妃太姒即此國之女也
  澄城縣望南至州一百里
  漢徵縣也韋昭云徵音懲懲澄同聲後人誤為澄魯文公十年秦伐晉取北徵即此城是也後魏太武七年分郃陽縣置又于今縣理置澄城郡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同州
  乾坑漢書溝洫志云武帝時嚴熊上言願穿洛以溉重泉以東萬餘頃于是發卒穿渠自徵引洛水至商顔下商顔今在馮翊縣界名曰龍首渠按州西三十里有乾坑即龍首之尾也
  王官故城在縣西北春秋傳曰俘我王官翦我羈馬郃陽縣望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舊縣屬左馮翊在郃水之陽詩大雅所謂在洽之陽是也水經注曰郃陽城南有瀵水東流注于河即郃水也按中瀵水蒲地瀵水與南瀵水並在舊河西縣南五里今郃陽界内爾雅云瀵出大尾下郭璞以為汾隂縣有水如車輪此水亦然周武時屬澄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同州
  羈馬故城在縣東北二十六里
  鳯翔府岐州扶風四輔
  開元户四萬四千五百三十二 鄉九十二元和户七千五百八十    鄉八十八今為鳯翔節度使理所管鳯翔府隴州管縣十四都管户八千三百六十四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及戰國時為秦都徳公初居雍即今天興縣也至獻公始徙櫟陽始皇并天下屬内史項羽封章邯為雍王亦此地也髙祖更名中地郡復屬内史景帝更名主爵都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右扶風所以扶助京師行風化也與京兆尹左馮翊謂之三輔理皆在長安城中後漢出理槐里即今興平縣南東七里故槐里城是魏文帝除右字為扶風郡亦是重鎮曹公使張郃屯陳倉建興中諸葛亮攻陳倉及郿皆不克晉太康八年為秦國後魏太武于今州理東五里築雍城鎮文帝改鎮為岐州隋開皇元年于州城内置岐陽宫岐州移于今理大業三年罷州為扶風郡武德元年復為岐州至徳元年改為鳯翔郡乾元元年改為鳯翔府府境東西一百八十三里南北三百八十九里
  八到東至上都三百一十里東至東都一千一百七十里
  東北至邠州二百三十里南取太白山路至興元府六百里
  西南至鳯州二百八十里西至隴州一百五十里
  北至涇州二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 龍鬚席 蠟燭賦 布 麻
  管縣九
  天興 岐山 扶風 普潤 岐陽 麟遊寶雞 虢  郿
  天興縣次赤郭下
  本秦雍縣秦國都也漢縣屬右扶風四面髙曰雍又四望不見四方故謂之雍秦囘中宫在縣西漢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蕭關燒囘中宫候騎至雍即此也至徳二年分置鳯翔縣永泰元年廢仍改雍縣為天興縣
  乾歸故城在縣西四十三里乞伏乾歸據苑川自號西秦因築此城
  石鼓文在縣南二十里許石形如鼓其數有十蓋紀周宣王畋獵之事其文即史籀之跡也貞觀中吏部侍郎蘇朂紀其事云虞褚歐陽共稱古妙雖歳久訛缺遺迹尚有可觀而厯代紀地理志者不存記録尤可歎惜岐山縣次畿西至府五十里
  本漢雍縣之地周武帝天和四年割涇州鶉觚縣之南界置三龍縣開皇十六年移三龍縣于岐山南十里改為岐山縣貞觀八年移于今理
  岐山亦名天柱山在縣東北十里
  渭水在縣南三十里
  五將山在縣西北六十里苻堅為姚萇將呉忠所擒之處
  扶風縣次畿西至府一百里
  本漢美陽縣地武徳三年分岐山縣置圍川縣屬岐州取今縣南湋川水為名近代訛作圍四年隷入稷州貞觀元年廢稷州以縣屬岐州八年改為扶風
  普潤縣次畿南至府九十里
  隋大業元年于此置馬牧又置普潤屯後廢屯置縣在漢為漆縣并有鐵官今城西有漆水又有小城蓋置鐵官處
  岐陽縣次畿西南至府一百里
  蓋漢杜陽縣地貞觀七年割扶風岐山二縣置以在岐山之南因以名之
  麟遊縣次畿西南至府一百六十里
  本漢杜陽縣地隋于此置西麟州營仁壽宫義寧元年唐髙祖輔政廢宫是年獲白麟于宫所因置縣
  九成宫在縣理西一里即隋文帝所置仁壽宫每歳避暑春往冬還義寧元年廢宫置立郡縣貞觀五年復修舊宫以為避暑之所改名九成宫
  永安宫在縣西三十里貞觀八年
  寶雞縣次畿東北至府九十里
  本秦陳倉縣秦文公所築因山以為名屬右扶風大業九年移于今理在渭水北乾元二年改為寶雞以昔有陳寶鳴雞之瑞故名之
  陳倉故城在今縣東二十里即秦文公所築魏畧云太和中將軍郝昭築陳倉城適訖會諸葛亮來攻亮本聞陳倉城惡及至怪其整頓聞知昭在其中大驚愕亮素聞昭在西有威名念攻之不易初太原靳詳少與昭相親後為蜀所得及亮圍陳倉詳為亮監軍使于城外呼昭喻之昭于樓上應詳曰魏家科法卿所練也我之為人卿所知也曩時髙剛守祁山坐不専意雖終得全于今誚議不止我必死耳卿還謝諸葛亮便可攻也詳以告亮亮進兵雲梯衝車晝夜距二十餘日亮無利會費曜等救至亮乃引去按今城有上下二城相連上城是秦文公築下城是郝昭築
  陳倉山在縣南十里南接梁鳯二州界
  散關在縣西南五十二里蜀志諸葛亮出散關圍陳倉三交城在縣西十六里司馬宣王與諸葛亮相距所築咸亨三年于縣東南開渠引渭水入昇原渠通船至京故城即故長安城漢惠帝所築城在今故大興城之西北苑中
  虢縣次畿北至府三十里
  古虢國周文王弟虢叔所封是曰西虢後秦武公滅為縣周改為洛邑縣大業二年復為虢縣貞觀八年天授二年再置
  郿縣次畿西北至府一百里
  本秦縣右輔都尉理所在今縣東一十五里有故城今縣周天和元年築置雲州建徳三年武徳元年又于故城置郇州三年廢州郿縣屬稷州七年屬岐州白起即此縣人也縣在渭水南一里
  終南山在縣南三十里
  太白山在縣東南五十里
  五丈原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初諸葛亮與司馬宣王相持亮據渭水南原宣王謂諸將曰亮若出武功依山東轉是其勇也若西上五丈原諸君無事矣亮果屯此原耕者雜于渭濱居人安堵軍無私焉
  積石原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魏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與司馬宣王屯渭南郭淮算亮必爭北原遂先據之亮至不得上即此原也
  縣理城亦曰斜城城南當斜谷因以為名斜谷南口曰襃北口曰斜
  董卓塢在縣東北十六里卓封郿侯築塢髙與長安埓號為萬歳塢
  成國渠在縣東北九里受渭水以溉田
  隴州⿰氵幵 -- 汧陽上
  開元户六千八十五元和户七千八十四
  案前華州同州鳯翔府户數下俱有鄉數惟京兆府與此隴州無之殆由𫝊寫遺缺今不可攷
  禹貢雍州之域秦文公所都漢為⿰氵幵 -- 汧縣屬右扶風後魏置東秦州西魏文帝改名隴州因山為名大業二年省義寧二年又于縣理置隴東郡武徳元年改為隴州州境東西二百里南北四百九十五里
  八到東至上都四百六十里東至東都一千三百二十里
  東至鳯翔府一百五十里南至鳯州山路四百三十里
  西至秦州三百四十里北至原州三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榛實 龍鬚席五領賦 布 麻
  管縣五
  ⿰氵幵 -- 汧源 ⿰氵幵 -- 汧陽 呉山 華亭 南由
  ⿰氵幵 -- 汧源縣上郭下
  本漢⿰氵幵 -- 汧縣地屬右扶風在⿰氵幵 -- 汧水之北後魏改為⿰氵幵 -- 汧隂縣隋改為⿰氵幵 -- 汧源縣
  隴山在縣西六十二里
  岍山在縣西六十里北與隴山接禹貢導岍及岐是也大震關在州西六十一里後周置漢武至此遇雷震因名
  秦城在州東南二十五里秦非子養馬⿰氵幵 -- 汧渭之間有功周孝王命為大夫
  ⿰氵幵 -- 汧陽縣上西至州八十里
  本漢隃麋縣地因今縣東八里隃麋澤為名周武帝置⿰氵幵 -- 汧陽郡及縣尋省郡以縣屬隴州
  ⿰氵幵 -- 汧水在縣南一里
  呉山縣中西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隃麋縣地後魏孝昌二年于長蛇川置長蛇縣屬東秦州開皇十八年改為呉山縣
  呉山在縣西南五十里秦都咸陽以為西嶽今為國之西鎮山國語謂之西呉
  華亭縣下正南㣲東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秦涇陽縣地大業元年置華亭縣以在華亭川口故名
  小龍山在縣西四十里
  南由縣下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氵幵 -- 汧縣地後魏孝明帝于縣西南由谷口置縣因谷為名開皇二年省長蛇縣併入南山屬岐州貞觀四年割入隴州
  安夷關在縣西一百四十六里
  長蛇川在縣西一百步
  渭水在縣南四十里






  元和郡縣志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三
  唐 李吉甫 撰
  關内道
  涇州安定上
  開元户一萬五千九百五十二 鄉五十五元和户一千九百九十    鄉三十今為涇原節度使理所管涇州原州管縣九
  案前鳯翔節度使理所下有都管户數而此與後邠寧靈武諸節度使理所下無之皆由𫝊寫遺缺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屬秦至始皇分三十六郡屬北地郡漢分北地郡置安定郡即此是也漢以六郡良家子補羽林郎按六郡安定即其一焉後漢安帝永初五年徙其人于美陽以避羌寇郡寄理美陽在今武功縣界夷陽故城是也至順帝移于今理後魏太武帝神䴥三年于此置涇州因水為名隋大業三年改為安定郡大業末金城賊帥薛舉侵擾豳涇武徳元年太宗西討會舉死因平舉子仁杲遂改安定郡為涇州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六里南北二百八十六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四百八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三百四十里
  東南至邠州一百八十里南至鳯州二百五十八里
  西南至隴州私路一百八十里西北至原州平涼縣一百五十里
  北至原州城三百三十里北至慶州三百二十三里
  東北至寧州一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龍鬚席賦 布 麻
  管縣五
  保定 靈臺 臨涇 良原 潘原
  保定縣上郭下
  本漢安定縣地今臨涇縣安定故城也後漢省後魏文帝大統元年自高平移城于今理屬安定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涇州至徳二年改保定縣
  涇水在縣東一里
  折墌故城在縣東十里西魏涇州刺史乙弗貴所築隋末薛舉屯據于此城舉死仁杲復竊據武徳元年討平之
  万俟醜奴餘蹟在縣東五里醜奴髙平人後魏建義元年僭號于此
  靈臺縣上西至州一百里
  本漢鶉觚縣屬北地郡周屬趙平郡隋開皇三年屬涇州天寶元年改為靈臺縣今縣理西隂密故城東接縣城即古密國之地是也詩云密人不共
  臨涇縣上東南至州九十里
  本漢舊縣屬安定郡隋大業元年于今縣理置秋谷縣取縣内秋谷為名十二年復為臨涇縣皇朝因而不改按縣在彭陽川内彭陽水上百步縣界兼有漢安武安定彭陽撫夷四縣之地也
  良原縣上東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三水縣地屬安定郡今安定縣界三水故城是也隋大業元年分安定縣之地置良原縣縣西南三十里有良原因以為名
  汭水一名宜禄川西自隴州華亭縣流入
  石原在縣西南即所謂良原也
  潘原縣中東至州一百里
  本漢隂盤縣屬安定郡在今邠州宜禄縣西二十三里隂盤故城是也地有隂盤
  原州平涼中都督府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地屬秦始皇時屬北地郡漢為安定郡案此下志文與户鄉數及州境並𫝊寫遺缺
  八到東南至上都八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六百六十里
  東南至涇州三百二十里東至秦州四百六十里
  西至會州三百九十里正西㣲南至臨洮軍六百二十里
  北至靈州五百里
  貢賦開元貢 覆鞍氈賦 布 麻
  管縣四
  平高 平涼 百泉 蕭關
  平髙縣望郭下
  本漢髙平縣屬安定郡後魏太武帝太延二年于今縣理置平髙縣屬平髙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原州大業三年以原州為平涼郡武徳元年重為原州縣仍屬
  筓頭山一名崆峒山在縣西一百里即黄帝謁廣成子學道之處史記曰黄帝東至于海西至崆峒登筓頭是也漢書曰筓頭山在涇陽西禹貢涇水所出莊子云廣成子學道崆峒之山又後漢書隗囂使將王孟塞雞頭道即此也
  木硤關在縣西南四十里
  蕭關故城在縣東南三十里漢書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蕭關殺北地都尉是也
  瓦亭故關在縣南七十里即隴山北垂隗囂使牛邯軍瓦亭即此是也
  秦長城在縣北十里
  朝那湫郊祀志云湫泉祠那蘇林云在安定朝那縣方四十里冬夏不増減不生草木旱時即祀之以壺浥水置之于所在則雨雨不止反水于泉俗以為恒今周迴七里蓋近代減耗
  監牧貞觀中自京師東赤岸澤移馬牧于秦渭二州之北會州之南蘭州狄道縣之西置監牧使以掌其事仍以原州刺史為都監牧使以管四使南使在原州西南一百八十里西使在臨洮軍西二百二十里北使寄理原州城内東宫使寄理原州城内天寶中諸使共有五十監南使管十八監西使管十六監北使管七監東宫使管九監
  監牧地東西約六百里南北約四百里天寶十二年諸監見在馬總三十一萬九千三百八十七匹内一十三萬三千五百九十八匹課馬
  平涼縣上西北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漢涇陽縣地今縣西四十里涇陽故城是也後魏為長城郡長城縣之地周武帝建徳元年割涇州平涼于今理置平涼縣屬長城郡隋開皇三年屬原州皇朝因之開元五年移于涇水南貞元七年又移于舊縣南坂上今縣是也仍屯軍其中
  馬屯山在縣西案此下似缺里數十六國春秋云姚萇與苻登戰于髙平登敗奔于馬屯山即此也其山南北二十里東西三十里
  百泉縣上西至州九十里
  本漢朝那縣地故城在今縣理西四十五里後魏孝明帝于今縣西南陽晉川置黄石縣隋煬帝改為百泉縣武徳八年移于今所
  可藍山一名都盧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十六國春秋曰赫連定據平涼登可藍山望統萬城泣曰先帝若以朕承大業豈有今日
  涇水源出縣西南涇谷地理志云涇陽縣筓頭山涇水所出淮南子云筓頭山一名薄落山故涇水亦曰薄落水又南流經都盧山山路之中常如彈箏之聲故行旅因謂之彈箏峽
  蕭關縣中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隋他樓縣大業元年神龍三年廢别立蕭關縣以去州闊逺御史中丞侯全徳奏于故白草軍城置因取蕭關為名
  蔚茹水在縣之西一名葫蘆河源出原州西南頽沙山下
  邠州新平緊
  開元户一萬九千四百六十一 鄉四十九元和户二千六百七十    鄉四十九今為邠寧節度使理所管邠州寧州慶州 管縣二十
  禹貢雍州之域周之先公劉所居之地詩大雅云篤公劉于豳斯館是也周本紀曰后稷子不窋末年夏政衰奔戎翟之間至孫公劉修后稷之業乃國于豳徐廣云新平漆縣東北有豳亭是也按豳國城在今州理東北二十九里三水縣界古豳城是也自周東遷其地屬秦秦并天下分三十六郡屬内史漢屬右扶風今州理即漢右扶風之漆縣也漆水在今縣西九里西北流注于涇今鳯翔府麟遊縣東西亦有一漆水與此異也後漢于此置新平郡及姚萇之亂百姓夷滅此地郡縣並無理所至後魏又置郡焉文帝大統十四年于今理置南豳州廢帝除南字隋大業二年省入寧州義寧二年復為新平郡武徳元年復為豳州開元十三年以豳與幽字相涉詔曰魯魚變文荆并誤聽欲求辨惑必也正名改為邠字天寶元年改為新平郡乾元元年復為邠州州境東西二百里南北二百七十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三百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一百六十里
  東至坊州三百一十里南至奉天縣一百三十里
  西北至涇州一百八十里北至寧州一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蓽豆 白蠟賦 布 麻
  管縣四
  新平 三水 永壽 宜禄
  新平縣望郭下
  本漢漆縣也屬右扶風建武八年隗囂悉衆攻略陽上至漆進止未定會馬援夜至上喜問之援聚米以為山谷于上前指軍所從入上笑曰虜在我目中遂進兵攷諸記注漢之漆縣即今州理是也姚萇之亂郡縣不立暨乎後魏于今縣西南十里陳陽原上置白土縣屬新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移白土縣于今州城中置豳州四年改白土縣為新平縣大業二年省豳州入寧州義寧二年復為新平郡武徳元年以新平郡又為豳州縣屬焉
  五龍原在縣東三里原側有五泉水因名
  涇水西北自宜禄縣界流入
  槖丘堡在縣西十八里東西南三面石坡峭峻髙十丈北面築城髙二丈武徳二年貞觀元年
  苻堅墓在縣東南二里先有謠云河水清復清苻詔死新城堅聞惡之語軍候曰地名新城避之至是為姚萇殺于新平城遂葬焉
  三水縣緊西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舊縣有鐵官屬安定郡以縣界有羅川谷三泉並流故以為名魏改三水縣為西川縣亦屬安定後魏于今縣理西二十八里重置三水縣取漢舊名屬新平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豳州皇朝因之
  石門山在縣東五十里峯岩相對望之似門
  栒邑故城在縣東二十五里即漢栒邑縣屬右扶風古郇國也左傳云畢原豐郇文之昭也
  古豳城在縣西三十里公劉始都之處
  永壽縣上西北至州九十里
  武德二年分新平縣西界于今理北三十里永壽原西分置永壽縣因原而名貞觀二年移于州東南八十里興元元年又移于順義店即今理是也本漢漆縣之南界也
  髙泉山亦曰甘泉在縣北二十五里
  涇水自新平縣界流入
  醴泉苑在縣東北十里并宫並周所立後廢貞觀四年置醴泉監兼置屯五所隷司農寺
  宜禄縣中東至州八十一里
  本漢淺水縣地屬上郡後魏為東隂盤縣地廢帝以縣南臨宜禄州因改名隷涇州暨周隋又為白土縣貞觀二年分新平縣又置宜禄縣復魏舊名也
  淺水原即今縣理所初金城人薛舉稱兵攻破郡縣武德元年舉寇涇州屯兵于安定縣之折墌城太宗親征相守六十餘日會舉死其子仁杲統其衆并羌胡十餘萬數來挑戰上遣總管龎玉自此原南出賊之右因髙而陳上率大兵自原北出其不意斬首萬餘級賊大潰仁杲懼而請降俘其精兵萬餘人男女五萬口故城猶在今縣北五里
  隂盤城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昭仁寺在縣西十步淺水原上王師討平仁杲詔于此置寺碑諫議大夫朱子奢之詞也
  長武城在縣西五十里隋開皇中築在涇河南岸武徳元年廢大厯初郭子儀置兵以備西戎
  寧州彭原望
  開元户三萬二百二十六 鄉七十三元和户一千一百七   案鄉數傳寫缺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當夏之衰公劉邑焉周時為義渠戎國其後戎狄攻太王亶父避于岐山腳而作周按今州理城即公劉邑地也後西北伐犬戎武王都鎬逐戎夷于涇洛之北以時入貢命曰荒狄周道衰荒狄不至後幽王為犬戎所殺至秦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來至秦昭王殺義渠戎王并其地始皇分三十六郡此為北地郡即義渠舊地也漢氏因之後漢移北地郡居富平故城是也後魏延興二年為三縣鎮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改置班州十四年改為邠州二十年改邠為豳取地名也廢帝三年改豳州為寧州以撫寧戎狄為名後周改為北地郡隋又為寧州大業中又為郡武徳元年復為寧州貞觀元年改為都督府四年又廢府為州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六里南北五百一十四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四百五十六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三百里
  東至坊州三百二十里南至邠州一百四十里
  西至涇州一百五十里北至慶州一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龍鬚席賦 布 麻
  管縣六
  安定 真寧 襄樂 彭原 定平 豐義
  安定縣望郭下
  本漢泥陽縣在今縣理東南十五里泥陽故城是也至後魏太武帝置安定縣取定俗安人為義在今縣理北西三里定安故關自隋開皇三年移縣入廢趙興郡理仍屬寧州皇朝因之
  扶蘇墓在縣西北十八里始皇太子也監䝉恬築長城始皇崩李斯矯詔賜死葬于此
  真寧縣緊西北至州七十里
  本漢陽周縣地屬上郡漢書陳餘與章邯書曰䝉恬為秦將北逐戎人開榆中地數千里竟斬陽周謂此縣也後魏置泥陽惠涉二䕶軍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復置陽周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羅川因縣南羅水為名屬寧州皇朝因之天寶元年改為真寧縣
  子午山亦曰橋山在縣東八十里黄帝陵在山上即羣臣葬衣冠之處史記曰漢武帝北巡朔方還祭黄帝冢于橋山曰吾聞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對曰黄帝已上仙羣臣葬其衣冠故有冢
  襄樂縣緊西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襄洛縣屬上郡後魏孝文帝改洛為樂屬襄樂郡後周屬北地郡隋開皇三年改屬寧州皇朝因之秦故道在縣東八十里子午山始皇三十年向九原抵雲陽即此道也
  彭原縣緊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彭陽縣地在今縣理西南六十里臨涇縣界彭陽故城是也暨于後漢又為富平縣之地後魏破赫連定後于此復置富平縣廢帝改為彭陽縣屬西北地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寧州十八年改為彭原縣因彭池為名原南北八十一里東西六十里
  定平縣上北至州七十里
  自漢至晉並泥陽縣地後魏至周並為安定縣地隋大業十年于此築城置𬃷社驛武德二年于驛分安定縣置定平縣其驛移出城北
  豐義縣上東南至州八十里
  本漢彭陽縣地今縣理西四十里彭陽故城是也後魏于縣理置雲州周武帝保定二年廢州為防隋文帝廢防名為豐義城武徳二年分彭原縣置豐義縣因舊城為名屬彭州貞觀元年州廢縣屬寧州
  慶州順化都督府
  開元户一萬七千九百八十一 鄉五十一案元和户鄉數𫝊寫缺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戎地周本紀曰夏氏政衰后稷子不窋奔戎狄之間今州理東南三里有不窋故城是也春秋及戰國時為義渠戎國秦厲公伐義渠并之虜其王至始皇時屬北地郡按今州理即漢郁郅城地理志屬北地郡後漢郡境為虜所侵北地郡寄寓馮翊後魏文帝大統十一年置朔州周武帝保定元年廢朔州為周武防隋文帝開皇三年改置合川鎮十六年割寧州歸德縣置慶州立嘉名也義寧元年為𢎞化郡天寶元年改為安化郡至徳元年改為順化郡乾元元年復為慶州
  州境東西二百五十三里南北四百七十二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五百七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四百三十里
  東至鄜州三百九十里南至寧州一百二十七里
  西至原州三百四十里西北至靈州六百二十里
  北至鹽州五百七十二里東北至延州四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牛蘇 麝香賦 胡布
  管縣十
  順化 樂蟠 馬領 合水 華池 同川洛源 延慶 方渠 懷安
  順化縣中郭下
  本漢郁郅縣後漢迄晉戎虜所侵不立州縣後魏及周以為鎮防隋開皇十六年于今州城西南一里置合水縣在馬領白馬二水口因以為名屬慶州大業二年以慶州為𢎞化郡合水屬焉至武德二年改合水為合川縣取隋合川鎮為名貞觀元年改為𢎞化縣天寶元年改為安化縣至德元年改為順化縣
  不窋墓在縣東二里
  樂蟠縣中北至州三十二里
  本漢畧畔道地今縣理北五里略畔故城是也後漢及晉為虜所侵逼此地無復郡縣後魏文帝于此置蔚州周武帝置北地郡隋開皇二年罷郡以彭陽襄樂二縣屬寧州義寧元年分合水縣置樂蟠縣屬𢎞化郡取樂蟠城為名也百官表云縣有蠻夷曰道按畧畔樂蟠皆指此城方言訛舛故不同耳
  馬領縣中東南至州六十七里
  本漢舊縣屬北地郡漢末為虜所侵至後魏為朔州之地隋大業元年分合水縣于此置馬領縣復漢縣之舊名也案漢書地理志馬領縣顔師古注曰川形似馬領因以為名領頸也據其説則隋唐二書作馬嶺似皆後人所改師古注漢書于貞觀中是時縣名必仍舊作馬領十三年陷賊縣廢二年于今縣理北四十里百家堡置馬領縣屬𢎞化郡以縣西一里有馬領坂因名
  秦長城在縣西北一百二十六里即䝉恬所築也合水縣中西至州五十里
  本漢略畔道之地在今縣西南三十八里故城是也自後漢至晉此地皆無郡縣至後魏為襄樂縣之地武德六年分合水縣置蟠交縣以城臨大小樂蟠二水交口因以為名天寶元年改為合水縣
  華池縣下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歸德縣地也按漢歸德縣今洛源縣是隋仁壽二年于今縣東北二里庫多汗故城置華池縣因縣西華池水為名屬慶州皇朝因之
  子午山舊名翟道山在縣西四十五里
  同川縣中下東至州八十里
  本漢郁郅縣地隋義寧二年分寧州之彭原縣西南十五里三泉故城置三泉縣屬𢎞化郡武德元年改為慶州縣屬焉仍改為同川因同川城為名
  洛源縣中下東南至州二百七十五里
  本漢歸徳縣地屬北地郡後漢更始二年封岑彭為歸德候謂此地也後漢迄晉無復郡縣後魏文帝大統元年復置歸德縣隋大業元年改為洛源縣因洛水所出為名皇朝因之
  洛水源出白於山一名女郎山在縣北三十里
  延慶縣中南至州四十里
  本漢郁郅縣地後魏于今縣理置朔州隋開皇中改置合水縣武德六年移豐州户住此仍分合水縣置白馬縣以西臨白馬川水為名天寶元年改名延慶縣方渠縣中下東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古慶匡州倉在馬領川内因渠為名景龍元年置取漢縣為名縣西北馬領山諸谷水東南流經縣新置方渠堡因名之案方渠本漢縣舊名屬北地郡後漢廢隋為慶州馬領縣地唐景龍元年分置方渠縣此云古慶匡州倉在馬領川内因渠為名又云新置方渠堡因名之意義未明疑有脱訛
  懷安縣下南至州一百六十里
  右居近党項藩落開元十年檢逃户所置故以懷安為名







  元和郡縣志卷三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四
  唐 李吉甫 撰
  關内道
  鄜州洛交上
  開元户三萬一百八十五 鄉五十一元和户七百五十    鄉十二
  今為鄜坊觀察使理所管鄜州坊州丹州延州管縣二十三 都管户四千三百四十七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屬秦至始皇時地屬上郡漢為上郡雕隂縣之地按漢雕隂在今洛交縣北三十里雕隂故城是也暨晉陷于戎羯不置州郡苻姚置杏城鎮後魏孝文帝廢鎮改為東秦州孝明帝改為北華州廢帝改為鄜州因秦文公夢黄蛇自天降屬于地遂于鄜衍立鄜畤為名隋大業二年改為鄜城郡後改為上郡武徳元年復為鄜州貞觀二年加為都督府十六年罷府州城舊名立交城
  州境東西二百六十七里南北二百七十三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四百七十七里東南至東都九百五十九里
  南至坊州一百二十五里西至慶州三百九十八里
  北至丹州一百八十三里北至延州一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龍鬚席賦 布 麻
  管縣五
  洛交 洛川 三川 直羅 甘泉
  洛交縣𦂳
  本漢雕隂縣地屬上郡雕山在西南故曰雕隂魏省上郡晉為戎狄所居苻堅時為長城縣後魏及周為三川縣隋開皇十六年分三川洛川二縣置洛交縣屬鄜州洛水之交故曰洛交皇朝因之
  洛水在縣南一里
  秦長城在縣東北三十里
  偽夏太后城在縣西三十六里赫連勃勃聞劉𥙿滅姚泓命其子義真等守長安大悅自將兵入長安留太后于此築城以居
  洛川縣上西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鄜縣地後秦姚萇于此置洛川縣以縣界有洛川水為名後魏置敷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鄜州三川縣中東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翟道縣地古三水郡以華池水黑源水及洛水三川同會因為名苻堅時于長城原置長城縣屬長城郡後魏廢帝改為三川屬中部郡隋開皇三年屬鄜州直羅縣中下東至州一百里
  本漢雕隂縣地後魏因之魏省雕隂縣晉時戎狄所居後魏置三川郡隋開皇三年使户部尚書崔仲方築城以居之城枕羅原水其川平直故名直羅城武德三年分三川洛交于此置縣因城為名
  大槃山在縣西北一百一十里
  羅川水在縣南二里
  甘泉縣中下南至州七十五里
  武德元年分洛交縣于伏陸城置縣取城為名天寶元年改為甘泉縣本漢雕隂縣城今在縣南四十里伏陸山在縣理東北有阿伏斤谷其水出又潛流伏川陸故號伏陸天寶元年改為甘川谷
  坊州中部下
  開元户一萬五千七百一十五 鄉四十四元和户一千八百四十三   鄉十二
  禹貢雍州之域古之翟國秦屬内史漢為左馮翊翟道縣之地魏晉陷于夷狄不置郡縣劉石苻姚時于今州理西七里置杏城鎮常以兵守之後魏孝文帝改鎮為東秦州孝明帝改為北華州廢帝改為鄜州元皇帝髙祖之父以周武帝時天和七年放牧于今州界置馬坊結構之處尚存武德二年髙祖駕幸于此聖情永感因置坊州取馬坊為名
  州境東西三百八十九里南北一百三十九里
  八到東至上都三百五十里東至東都九百里
  東南至同州二百五十里西南至邠州三百一十里
  東北至丹州二百六十里北至鄜州一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龍鬚席 枲麻 弓弦麻案前同州載開元貢賦復載元和貢而他州無之當是同者不複載也此坊州與後靈會鹽諸州并不載開元賦必由𫝊寫遺缺
  管縣四
  中部 宜君 昇平 鄜城
  中部縣
  本漢翟道縣之地屬左馮翊魏晉戎翟所居後秦姚興于今縣南置中部縣後魏文帝移入杏城後周改為内郡屬鄜州武德二年置坊州改為中部
  杏城在縣西南五里相𫝊云漢將韓胡伐杏木為柵以抗北狄因以為名
  宜君縣上東北至州一百里
  前秦苻堅于祋祤縣故城置宜君䕶軍後魏太武帝改為宜君縣文帝大統五年又移于今華原縣北貞觀十七年廢縣地入雍州二十年置玉華宫仍于宫所置宜君縣屬雍州永徽二年與宫同廢龍朔三年坊州刺史竇師倫奏再置
  玉華宫在縣北四里貞觀二十年奉敕營造其地本縣人秦小龍宅太宗云小龍出大龍入當時以為清涼勝于九成宫永徽二年有詔廢宫為寺便以玉華為名寺内有肅成殿永徽中奉敕令𤣥奘法師于此院譯經毎言此寺即閻浄之兜率天也
  昇平縣上東至州九十里
  天寶十二年刺史羅希奭奏割宜君縣西北三鄉置去宜君縣三十五里
  鄜城縣上東至州一百里
  本漢鄜縣地屬左馮翊後漢省後魏于今縣理置鄜城縣屬鄜城郡隋大業元年改屬坊州
  丹州成平上
  開元户一萬二千四百二十二 鄉三十五元和户八百十六      鄉十二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為白翟所居隋圖經云義川本春秋時白狄地今其俗云丹州白室胡頭漢舌其狀是胡其言習中夏白室白狄語訛耳近代號為步落稽胡自言白狄之後秦置三十六郡屬上郡漢因之魏文帝省上郡其地晉時戎狄居之苻姚時為三堡鎮後魏文帝大統三年割鄜延二州地置汾州理三堡鎮廢帝以河東汾州同名改為丹州因丹陽川為名領義川樂川縣隋大業三年廢丹州于義川縣置延平縣十三年為胡人劉步禄所據義寧元年于義川縣置丹陽郡武德元年改為丹州九年置都督府貞觀元年罷府為州永徽二年移于赤石川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九里南北一百七十三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五百五十里東南至東都九百二十里
  東至同州三百五十里南至坊州二百六十里
  西至鄜州一百八十里北至延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麝香 蠟燭 龍鬚席賦 布 麻
  管縣四
  義川 雲巖 汾川 咸寧
  義川縣上郭下
  本秦上郡之地二漢因之魏省上郡其地至晉為戎狄所居後魏文帝大統三年置義川縣屬義川郡因川為名隋大業三年廢丹州義川屬延州義寧元年于舊城復置丹陽郡縣在城内永徽二年移于今理
  雲巖縣中東南至州七十三里
  武德元年分義川縣置在庫利川南有雲巖山因以為名
  庫利川在縣郭南昔有奴賊居此川内稽胡呼奴為庫利因名之
  汾川縣上西南至州七十里
  本秦上郡地二漢因之魏省上郡後魏孝文帝置安平縣理薛川屬樂川郡文帝改安平為汾川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丹州大業二年屬延州武德元年復屬丹州黄河在縣東七里河岸頓狹狀似槽形鄉人呼為石槽蓋禹治水鑿石導河之處石槽長一千步闊三十步懸水奔流黿鼉魚鼈所不能游
  咸寧縣中下西南至州四十五里
  本秦上郡之地後魏孝文帝太和十八年于白水川置永寧縣屬義川郡在今縣東二十里永寧故縣是也文帝改為太平縣移于今所隋開皇三年罷郡屬丹州十八年改太平縣為咸寧以界内有咸寧鎮為名
  延州延安望中都督府
  開元户一萬六千三百四十五 鄉六十元和户九百三十八     鄉十八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白翟所居秦置三十六郡屬上郡在漢為上郡髙奴縣之地今州理即上郡髙奴縣之城也項羽三分秦地以董翳為翟王都髙奴即其地也魏省上郡至晉陷為戎狄其後屬赫連勃勃後魏滅赫連昌以屬統萬鎮孝文帝置金明郡宣武帝置東夏州廢帝改為延州以界内延水為名置總管管丹延綏三州隋開皇八年廢總管但為延州煬帝以為延安郡隋氏喪亂陷于殘寇武德元年百姓歸化置總管府開元二年為都督府尋罷府為州
  州境東西四百四十九里南北三百五十一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六百七十四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一百里
  東至隰州三百六十里西至鄜州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慶州四百四十里北至夏州四百里
  貢賦開元貢 蜜蠟 麝香賦 布 麻
  管縣十
  膚施 延長 臨真 金明 豐林 延川敷政 延昌 延水 門山
  膚施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屬上郡趙武靈王滅齊中山遷其人于膚施漢書曰匈奴南侵至朝那膚施即其處也魏晉陷戎狄隋煬帝大業二年分豐林金明二縣于此置膚施縣復舊名也屬延安郡皇朝因之
  縣有五龍山帝原水黄帝祠
  清水俗名去斤水北自金明縣界流入地理志謂之清水其肥可燃鮮卑謂清水為去斤水斤一作筋
  延長縣中東至州一百三十里
  本秦膚施縣地後魏廢帝元年于丘頭原置廣安縣隋仁壽元年以廣字犯皇太子名改為延安縣大業末廢貞觀六年又置移于府北去斤川今縣是也廣德二年改為延長
  臨真縣中西北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漢髙奴縣地後魏文成帝置臨真縣屬偏城郡周武帝天和元年稽胡叛攻破郡城遂移于今理隋開皇元年改為臨真縣屬延安郡皇朝因之
  金明縣中東南至州四十八里
  本漢髙奴縣地後魏太武帝于此置廣洛縣屬金明郡隋開皇四年屬延州後仁壽元年以太子名廣改為金明縣大業十三年省入膚施縣武德六年又分置金明縣
  豐林縣中下西至州三十里
  本漢髙奴縣地後魏孝文帝置廣武縣屬偏城郡在今理東四十里周宣帝改為豐林屬延州皇朝因之瑠璃山在縣北九十五里
  延川縣中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秦臨河縣地漢不改後漢省後魏分安人縣于此地置文安縣隋文帝改為延川取吐延川為名皇朝因之吐延水北自綏州綏德縣流入
  敷政縣中下東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髙奴縣地後魏太和初置因城縣隋開皇六年于其中置金城鎮武德二年移縣就鎮因改為金城縣天寶元年改敷政
  延昌縣中南至州一百七十六里
  本漢髙奴縣地隋開皇三年于此置朔方鎮十年以北有朔方鎮遂廢貞觀九年置罷交鎮十年又置罷交縣屬延州取城北罷交谷為名天寶元年改為延昌縣塞門鎮在縣西北二十里鎮本在夏州寧朔縣界開元二年移就蘆子關南金鎮所安置
  蘆子關屬夏州北去鎮一十八里
  延水縣中下西至州二百一十五里
  本秦臨河縣之地史記秦滅六國使䝉恬北擊匈奴悉收河内地因河為塞築四十四縣城臨河徙謫吏以戍之漢因之在今縣理北十五里臨河故城是也後魏于其中置安人縣并安人鎮屬東夏州隋文帝廢鎮置安人戍武德二年重置安人縣屬延州貞觀二十三年改為延水縣取吐延水為名
  黄河在縣東八里
  門山縣中西至州二百十五里
  本漢定陽縣地周宣帝大象元年分汾州雲巖二縣于今縣南六里置北有山形似門因以為名武德八年于今縣北五里宋斯堡置丹州廣德二年割屬延州黄河在縣東三十五里
  靈州靈武大都督府
  開元户九千六百六 鄉二十七案元和户鄉數傳寫缺
  今為靈武節度使理所管靈州㑹州鹽州 管縣十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及戰國屬秦秦并天下為北地郡漢時為富平縣之地後漢安帝永初五年西羌大擾詔令郡人移理池陽順帝永建四年歸舊土其城赫連勃勃所置果園今桃李千餘株鬱然猶在後魏太武帝平赫連昌置薄骨律鎮後改置靈州以州在河渚之中水上下未嘗陷没故號靈州周置總管府隋大業元年罷府為靈州三年又改為靈武郡武德元年又改為靈州仍置總管七年改為都督府開元二十一年于邊境置節度使以遏四夷靈州常為朔方節度理所朔方節度管兵六萬四千七百八人馬二萬四千五百匹衣賜二百萬疋段統經畧軍靈武郡城内管兵二萬七千人馬三千匹豐安軍靈武郡西黄河外一百八十餘里萬歳通天初置管兵八千人馬一千三百匹定逺東城靈武郡東北二百里黄河外景龍中韓公張仁愿置管兵七千人馬三千匹西城九原郡北黄河外八十里景龍中韓公張仁愿置管兵七千人馬一千七百匹西南去理所一千餘里安北都䕶府亦曰中受降城景龍中韓公張仁愿于黄河北岸置管兵六千人馬二千匹西南去理所一千三百里東城榆林郡東北二百里景龍中韓公張仁愿置管兵七千人馬一千七百匹西南去理所一千六百餘里振武軍單于都䕶府城内天寶中王忠嗣置管兵九千人馬一千六百匹西南去理所一千七百里天寶元年又改為靈武郡至德元年肅宗幸靈武即位陞為大都督府乾元元年復為靈州
  州境東西五百八十里南北八十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一千二百五十里東南至東都二千二百七十里
  東南至鹽州三百里東南至慶州六百二十里
  西南至涼州九百里北至磧南彌娥川水一千里
  貢賦開元貢 甘草 紅花 青蟲子 野馬皮鹿皮 赤檉 鹿角膠 花蓯蓉
  烏翎 雜筋麝香 馬鞭

  管縣六
  迴樂 靈武 保靜 懷逺 鳴沙 温池
  迴樂縣望郭下
  本漢富平縣地屬北地郡在今縣理西南富平故城是也後漢置迴樂縣枕黄河後魏刁雍為薄骨律鎮將上表請開富平西三十里艾山舊渠通河水溉公私田四萬餘頃人大獲其利太平真君七年雍又上表論漕運奉詔平髙安定統萬平髙今屬原州安定今涇州統萬今夏州及臣所守四鎮出車五千乗運穀五十萬斛付沃野鎮以供軍糧臣鎮去沃野鎮八百里道多深沙輕車往來猶以為難今載穀二十五斛每至深沙必至滯陷又穀在河西轉至沃野越渡大河計五千乗運十萬斛百餘日乃得一返大廢生人耕墾之業車牛艱阻難可全至一歳不過二運五十萬斛乃經三年臣聞鄭白之渠逺引淮海之粟泝流數千里周年乃得一至猶稱國有儲糧人用安樂今求於牽屯山河水之次造船二百艘二船為一舫一舫勝二千斛一舫十人計須千人臣鎮内之兵卒皆習水一運二十萬斛方舟順流五日而至自沃野牽上十日還到計用人工輕于車運十倍有餘不費牛力又不廢田孝文帝善之下詔曰非但一運自可永以為式温泉鹽池在縣南一百八十三里周迴三十一里薄骨律渠在縣南六十里溉田一千餘頃
  安樂川在靈州南稍東一百八十里
  長樂山舊名達樂山亦曰鐸落山以山下有鐸落泉水故名舊吐渾部落所居今土蕃置兵守之
  靈武縣上東南至州八十八里
  本漢富平縣之地後魏破赫連昌收胡户徙之因號胡地城天和中于州東北置建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大潤縣仁壽元年改為靈武縣移入胡地城安置黄河自迴樂縣界流入
  千金陂在縣北四十二里長五十里闊十里
  漢渠在縣南五十里從漢渠北流四十餘里始為千金大陂其左右又有胡渠御史百家等八渠溉田五百餘頃
  保靜縣上西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富平縣地後魏立𢎞靜鎮徙關東漢人以充屯田俗謂之漢城隋改置𢎞靜縣神龍元年改為安靜至德元年改為保靜
  賀蘭山在縣西九十三里山有樹木青白望如駮馬北人呼駮為賀蘭其山與河東望雲山形勢相接迤邐向北經靈武縣又西北經保靜西又北經懷逺縣西又北經定逺城西又東北抵河其抵河之處亦名乞伏山在黄河西從首至尾有像月形南北約長五百餘里真邊城之鉅防山之東河之西有平田數千頃可引水灌溉如盡收地利足以贍給軍儲也
  懐逺縣上南至州一百二十五里
  在州東北隔河一百二十里本名飲汗城赫連勃勃以此為麗子園後魏給百姓立為懐逺縣其城儀鳯二年為河水汎損三年于故城西更築新城
  縣有鹽池三所隋廢紅桃鹽池鹽色似桃花在縣西三百二十里武平鹽池在縣西北一十二里河地鹽池在縣東北一百四十五里案河地一作河池
  廢靈武城在縣東北隔河一百里其城本䝉恬所築古謂之渾懷障即渾懐所理道故謂之靈武
  新堡在縣西北四十里永昌元年置堡内安置防禦軍二千五百人糧五萬石舊名千金堡今名新堡
  鳴沙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富平縣地屬安定郡在今縣理東二百里原州周保定二年于此置會州建德六年廢郡立鳴沙鎮隋開皇十九年置環州以大河環曲為名仍立鳴沙縣屬焉大業三年罷環州以縣屬靈武郡貞觀六年復置環州九年州廢以縣屬靈州神龍二年冬為黙啜所寇因而荒廢遂移縣于廢豐安城即今縣理是西枕黄河人馬行經此沙隨路有聲異于餘沙故號鳴沙
  温池縣上西北至州一百八十里
  神龍五年置縣側有鹽池
  定逺廢城在州東北二里即漢北地郡方渠縣之地先天二年郭元振以西城遼闊豐安勢孤中間千里無城烽候杳𣺌故置此城募有兵健五千五百人以鎮之其後信安王禕更築羊馬城幅員一十四里
  經畧軍在夏州西北三百里天寶中王忠嗣奏于榆多勒城置軍今屬靈武節度本屬夏州南去靈武六百五十餘里元和九年于此城新置宥州
  會州會寧下府
  開元户三千五百四十 鄉六案元和户鄉數𫝊寫缺
  禹貢雍州之域古西羌地周太祖為西魏相來巡會師于此土人張信罄資饗六軍太祖悅因命置州以會為名周武帝保定二年廢州改為會防隋開皇元年改防為鎮武德二年討平李軌置西會州貞觀八年以此州倉儲殷實改為粟州其年又為會州天寶元年改為會靈郡乾元元年復為會州
  州境東西五百一十里南北三百三十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一千一百九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五百里
  東南至原州三百九十里西南至蘭州三百八十里
  西北至涼州五百四十里東北至靈州五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覆鞍氈
  管縣二
  會寧 烏蘭
  會寧縣
  本漢鶉隂縣地周太祖置會寧縣屬會州隋大業二年改為涼川縣武德二年又改為會寧
  黄河堰開元七年河流漸逼州城刺史安敬忠率團練兵起作拔河水向西北流遂免淹没
  會寧關東南去州一百八十里
  河西地去州一百二十里其地春夏因雨水生鹽雨多鹽少雨少鹽多逺望似河故名河地案河地一作河池
  烏蘭縣上東南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漢祖厲縣地屬安定郡後漢屬武威郡前涼張軌收其縣人于涼州故武威縣側近别置祖厲縣周武帝西巡于此置烏蘭關又置縣在會寧關東南四里舊城内沙石不堪久居天授二年移于東北七里平川置鹽州五原中府
  開元户三千二十五 鄉七案元和户鄉數𫝊寫缺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為戎狄所居地史記梁山經漆之北有義渠朐衍謂此也及始皇并天下屬梁州案秦無梁州此有誤一本改梁為涼亦非據通典鹽州秦漢屬北地郡漢武帝元朔二年置五原郡地有原五所故號五原至晉地没赫連勃勃後魏平之改為西安州以其北有鹽池又改為鹽州隋大業三年為鹽川郡貞觀二年討平梁師都置鹽州天寶元年改為五原郡乾元元年復為鹽州
  州境東西二百四十五里南北二百七十里
  八到南至上都一千五十里東至東都一千七百三十里
  南至慶州四百五十里西北至靈州三百里
  西北取烏池黑浮圖堡私路至靈州四百里東北至經畧軍四百里
  貢賦開元貢 鹽
  管縣二
  五原 白池
  五原縣
  本漢馬領縣地貞觀二年與州同置五原謂龍遊原乞地千原青嶺原可嵐貞原横槽原也
  鹽池四所一烏池二白池三細頂池四瓦窑池烏白二池出鹽今度支收糶瓦窑細頂並廢
  白池縣上東南至州九十里
  景龍三年敕置以地近白池因以為名










  元和郡縣志卷四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五
  唐 李吉甫 撰
  闗内道
  夏州朔方中都督府
  開元户六千一百三十二 鄉二十元和户三千一百    鄉八
  今為夏綏銀節度使理所管夏州綏州銀州宥州 管縣三十按此與後振武節度使豐州都防禦使不載都管户數又銀麟勝豐諸州不載元和户鄉數俱由傳寫遺缺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及戰國時屬魏秦并天下置三十六郡屬上郡漢武帝分置朔方郡後漢建武二十年罷二十七年復置靈帝末羗胡亂塞下皆空至晉末赫連勃勃于今州理僭稱大夏勃勃字屈孑一作屈丐朔方匈奴人父衛辰符堅時為西單于遂有朔方之地辰後為後魏所殺勃勃殺髙平没奕干幷其衆自稱天王于朔水之北黑水之南營起都城即今州理是也名曰統萬城至子昌為後魏太武帝所滅置統萬鎮孝文帝太和十一年改置夏州隋大業元年以為朔方郡隋末為賊帥梁師都所據貞觀二年討平之改為夏州置都督府天寳元年改為朔方郡乾元元年復為夏州也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五里南北七十里
  八到東南至上都一千五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八百五十里
  東至銀州一百八十里東南至延州四百里
  西南至鹽州三百里西北至豐州七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角弓 氈 酥 苣 霜薺賦 布 麻
  管縣四
  朔方 徳靜 寧朔 長澤
  朔方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今縣理北什賁故城是漢末荒廢後魏更置巖緑縣隋因之貞觀二年改為朔方縣
  契吳山在縣北七十里十六國春秋曰赫連勃勃北遊契吳歎曰美哉臨廣澤而帶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馬領以北大河以南未之有也
  無定河一名朔水一名奢延水源出縣南百步赫連勃勃于此水之北黑水之南改築大城名統萬城今按州南無奢延水惟無定河即奢延水也古今異名耳烏水出縣黑澗東注奢延水本名黑水避周太祖諱改名烏水初統萬城成勃勃下書曰今都城已建宜立美名朕方綂一天下君臨萬國宜以綂萬為名其城土色白而牢固有九堞峻險非力可攻酈道元云綂萬城蒸土加功雉堞雖久崇墉若新
  什賁故城在縣理北即漢朔方縣之故城也詩所謂王命南仲城彼朔方是也漢武帝元朔二年収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使校尉蘇建築朔方公孫𢎞數諫以為罷敝中國以奉無用之地願罷之上使朱買臣難𢎞發十策𢎞不得一由是卒城之亦謂此也自漢至今常為闗中根本什賁之號葢蕃語也城西南有二鹽池大而青白青者名曰青鹽一名戎鹽入藥分也
  故白城一名契呉城在縣北一百二十五里契吳山赫連中因山所築勃勃常所歎美故其子昌因立此城以立勃勃之廟
  勃勃墓在縣西二十五里隋置白城鎮後廢
  徳靜縣中下西南至州八十里
  葢漢朔方縣地周武帝于此置彌渾戍南有彌渾水因名隋改為德静鎮尋廢鎮為縣皇朝因之
  無定河自朔方縣界流入
  秦長城在縣西一里
  寧朔縣中下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朔方地周于此置寧朔縣屬化政郡自隋罷郡以縣屬夏州皇朝因之
  賀蘭山在縣東北三十里
  秦長城在縣北十里
  長澤縣中下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三封縣地屬朔方郡今縣北二十里三封故城是也後魏于此置長澤縣屬闡熙郡隋罷郡以縣屬夏州皇朝因之
  闡熙故城在今縣西南二十里
  百井戌在縣南八十里勃勃與秃髮傉檀戰處
  胡洛鹽池在縣北五百里周迴三十里亦謂之獨樂池聲相近也漢有鹽官
  綏州上郡下
  開元户八千七百五十 鄉二十八元和户八百四十   卿一十二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其地為白狄所居七國時屬魏史記曰魏有西河上郡秦并天下始皇置三十六郡為上郡漢髙帝元年項羽立董翳為翟王後廢復為上郡漢武帝徴六郡良家子為羽林郎上郡即其一也按秦上郡城在今州理東南五十里上郡故城是也自後漢末以來荒廢年久俗是稽胡及赫連勃勃都于綂萬上郡之地又為赫連部落所居後魏明帝神龜元年東夏州刺史張邵于此置上郡廢帝元年于郡内分置綏州隋煬帝又改為上州後又改為雕陰郡以雕山在西南故名隋亂䧟賊武徳三年百姓歸化遂于延州豐林縣置綏州總管貞觀二年討平梁師都廢府移州于今理州境按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四百里
  東至石州二百七十里西至夏州三百六十里
  西南至延州三百三十里西北至銀州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太原五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蠟賦 布 麻
  管縣五
  龍泉 延福 綏徳 城平 大斌
  龍泉縣中下郭下
  本秦膚施縣地二漢同後魏于此置上縣取郡為名開皇三年上縣屬綏州大業二年改綏州為上郡又改為雕陰郡上縣咸屬焉皇朝因而不改天寳元年改為龍泉
  疏屬山亦名雕隂山即山海經云貳負之臣曰危與貳負殺㝣窳帝乃梏之疏屬山即此也
  無定河一名奢延水自銀州撫寧縣界流入
  州城貞觀元年築實中四靣石崕東靣髙八十尺西面髙百四十尺南面髙四十尺北靣高百二十尺周廻四里二百步
  上郡故城在縣東南五十里始皇使太子扶蘇監蒙恬于上郡即此處也
  吳兒城在縣西北四十里初赫連勃勃破劉𥙿子義真于長安遂膚其人築此城以居之號吳兒城
  延福縣中下西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秦膚施縣地後魏置延陵縣理延陵村隋文帝改為延福皇朝因之
  綏徳縣中下北至州一百里
  本秦上郡之地二漢不改魏省上郡後魏文帝分上郡南界丘尼谷置綏徳縣隋不改皇朝因之武徳二年移于吐延水北即今理是也
  城平縣中下東北至州二百里
  本秦膚施縣二漢不改後魏孝明帝于今縣理西三十里庫仁川置城中縣隋改為城平縣自庫仁川移子今理屬上郡皇朝因之
  大斌縣中下東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秦膚施縣之地後魏孝明帝神龜元年于今縣東五里置大斌縣屬上郡周隋不改武徳七年于今城平縣界魏平故城改置因隋舊名大斌者取稽胡懷化文武雜半之義
  銀州銀川下
  按開元户六千一百二十 鄉十九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時屬白狄地秦并天下始皇分三十六郡屬上郡漢為河西郡圁隂縣之地晉十六國時為戎狄所屬符秦建元元年自驄馬城巡撫戎狄其城即今州理城是也周武帝保定二年分置銀州因谷為名舊有人牧驄馬于此谷狄語驄馬為乞銀隋大業二年廢銀州縣屬雕陰郡隋末䧟于宼賊貞觀二年梁師都都于此重置銀州天寳元年為銀州郡乾元元年復為銀州
  州境東西二百七十一里南北三百二十八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里東南至東都一千四百里
  東至石州界黄河一百六十里東南至綏州一百六十里
  西至夏州一百八十里東北至麟州三百里
  貢賦開元貢 女稽布賦 布 麻 粟
  管縣四
  儒林 真鄉 開光 撫寧
  儒林縣中郭下
  本漢圁隂縣地以其在圁水之陰故名隋開皇三年于此置儒林縣屬銀州大業二年廢銀州以縣屬雕陰郡貞觀二年重置銀州縣又屬焉
  無定河自夏州界流入
  真鄉縣中下西至州一百里
  漢圁陰縣地周武帝保定二年置今縣屬銀州皇朝因之
  茹蘆水源出縣理西北
  開光縣中下西南至州二百里
  漢圁陰縣地周武帝保定二年于今縣理置開光郡宣帝大象二年廢郡置開光縣屬撫寧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銀州皇朝因之
  撫寧縣中下北至州八十里
  本漢圁隂縣地後魏廢帝于縣東撫寧故城置撫寧縣屬撫寧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移于今理屬銀州皇朝因之
  無定河在縣北二十里
  廢宥州在鹽州東北三百里在夏州西北三百里開元二十六年置寳應以後廢事本末具新宥州
  新宥州
  本在鹽州北三百里初調露元年于靈州南界置魯麗含塞依契等六州以處突厥降户時人謂之六胡州長安四年併為匡長二州神龍三年復置蘭池都督府在鹽州白池縣北八十里仍分六州各為一縣以隸之開元十一年康待賓叛亂克定後遷其人于河南江淮諸州二十六年還其餘黨遂于此置宥州以寛宥為名也後為寧朔郡領縣三懷徳延恩歸仁天寳中宥州寄理經略軍寳應以後因循遂廢由是昆夷党項屢來寇擾元和八年冬回鶻南過磧取西城栁谷路討吐蕃西城防禦使周懷義表至朝廷大恐以為回鶻聲言討吐蕃意是為冦惟中書侍郎平章亊李吉甫以為回鶻入寇且當斷絶和事不應便來犯邊今之多士居平則横生異議深沮邊計及聞邊警又承虛聲以洶朝廷冀因幾危揺動時事但當設備不足為慮因請自夏州至天徳軍復置廢館一十一所以通急驛又請夏州騎士五百人營于經略故城應援驛使兼䕶党項部落上悉從之又上言曰國家舊置六胡州在靈州界内開元中廢六州置宥州以領諸降户天寳末宥州寄理于經略軍葢謂居中可以總綂蕃部北接天徳南據夏州今經略軍逺礙靈武道路乖越又不置軍鎮非舊制也請置宥州理經略軍至九年五月詔復于經略軍城置宥州乃為上州于州郭下置延恩縣為上縣改隸夏綏銀觀察使取鄜城神策行營兵馬使鄭杲下兵士并家九千人以實經略軍又置州之日版築之下掘得釡二百五十四口悉堪烹餁識者以為暗合前賢之規模亦足以彰𤣥化之所感也其釡並散給諸營以資軍用又頃年每有回鶻消息常須經太原取驛路至闕下及奏報到已失事宜今自新宥州北至天徳置新館十一所從天徳取夏州乗傳奏事四日餘便至京師
  州境按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東南取夏州路至上都一千三百里東南至東都二千一百里
  東南至夏州三百二十里西南至廢宥州三百里
  東至麟州六百里西南至靈州六百五十里
  北至天徳軍六百里東北至中受降城五百六十里
  南至鹽州六百里
  管縣一
  延恩按此縣志文傳寫缺
  單于大都䕶府
  今為振武節度使理所管單于大都䕶府麟州勝州東受降城 管縣六
  本漢定襄郡之盛樂縣也後魏都盛樂亦謂此城武徳四年平突厥于此置雲州貞觀二十年改為雲州都督府麟徳三年改為單于大都䕶府垂拱二年改為鎮守使聖歴元年改置安化都䕶開元七年隸屬東受降城八年復置單于大都䕶府
  府境按府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南取太原路至上都一千九百二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七百里
  東南至河界靜邊軍一百二十里南至朔州三百五十里
  西南至東受降城一百二十里北至黑沙磧口七百里
  管縣一
  金河
  金河縣中郭下
  天寳四年置初景龍二年張仁愿于今東受降城置振武軍天寳四年節度使王忠嗣移于此城内置縣曰金河即後魏什翼犍所都盛樂之地道武帝遷都平城則今雲州所理是也
  麟州新秦下
  禹貢雍州之域秦漢為雲中郡隋開皇二十年置榆林縣改為勝州天寳元年王忠嗣奏割勝州連谷銀城兩縣置麟州
  州境按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六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五百一十里
  東至嵐州一百八十里東至嵐州界黄河一百二十里河上有合水闗東北至勝州四百里西南至銀州三百里
  管縣三
  新秦 連谷 銀城
  新秦縣中郭下
  初漢武帝徙貧人于闗中以西及朔方以南謂之新秦天寳元年置以為縣取漢舊名也
  連谷縣中下南至州四十里
  本漢圁隂縣地屬西河郡在今銀州儒林縣界隋文帝于此置連谷鎮煬帝改為連谷戌大業十三年廢戌貞觀八年于廢戌置連谷縣屬勝州天寳元年割屬麟州連谷鎮縣理城中貞觀八年
  銀城縣中下北至州四十里
  本漢圁陰縣地屬西河郡漢末大亂匈奴侵邊雲中西河之間其地遂空訖于魏晉不立郡縣後魏時置石城縣廢帝改為銀城關周武帝保定二年移于廢石龜鎮城即今縣理是也貞觀因之屬勝州天寳元年屬麟州勝州榆林下府
  按開元户四千九十五 鄉十三
  禹貢雍州之域春秋為戎狄地戰國時為晉趙地地理志云雲中立五原本戎狄地趙有之始皇分三十六郡為雲中郡漢因之不改按漢雲中在今州理東北四十里榆林縣界雲中故城是也漢末大亂匈奴侵邊其城遂空晉末屬赫連氏赫連勃勃稱夏都于綂萬按綂萬城今在州理西南八百里夏州是也後魏太武帝平赫連昌之後訖于周代往往置鎮不立郡縣隋文帝開皇三年于此置榆林縣七年又以榆林縣屬雲州二十年割雲州之榆林富昌金洞三縣置勝州立嘉名也煬帝大業五年以勝州為榆林郡領榆林富昌金河三縣十五年郡人郭子和以城入突厥武徳四年郭子和歸國其地又䧟梁師都貞觀二年平師都三年仍隋舊理置勝州時柴紹劉蘭破滅匈奴奪得河南之地因置州以決勝為名
  州境按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五十三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九百四十里
  西南至麟州四百里西南至夏州九百里
  南至銀州七百里北至豐州七百里
  貢賦開元貢 女稽布賦 布 麻
  管縣二
  榆林 河濱
  榆林縣中下郭下
  本漢沙南縣地屬雲中郡漢末北虜侵擾歴魏晉及周此地皆無縣邑隋開皇七年置榆林縣地北近榆林即漢之榆溪塞因名屬雲州二十年改屬勝州皇朝因之黄河西南自夏州朔方界流入
  大葭蘆水縣西二百二十里
  小葭蘆水縣西二百四十里其間地甚良沃
  平河水首受黄河隋文帝開之以通屯倉
  金河泊在縣東北二十里周迴十里
  雲中故城在縣東北四十里趙雲巾城秦雲中郡也史記曰趙武靈王北破林胡樓煩所置秦因之
  隋榆林宫在州城内大業三年置因榆林郡為名其年焬帝北廵陳兵塞表以威北狄因幸此宫突厥唘人可汗獻馬及兵器新帳因賦詩云云
  榆林關在縣東三十里東北臨河秦卻匈奴之處隋開皇三年于此置榆林關
  河濱縣中下
  本漢沙南縣地屬雲中郡迄于魏晉此地不立縣邑至後魏及周復為銀城縣地隋時復為榆林縣地貞觀三年于此置河濱縣東臨河岸因以為名改雲州為威州立嘉名也八年廢威州以縣屬勝州
  黄河在縣東一十五步闊一里不通船檝即河濱關渡河處名君子津
  河濱關在縣東北貞觀七年
  東受降城本漢雲中郡地在榆林縣東北八里今屬振八到城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六十八里東南至東都取單于路一千八百二十里
  武節度按北至單于都䕶府一百二十里東北至朔州四百里
  西至中受降城三百里北至磧口八百里
  武川城今名里城後魏六鎮從西第三鎮在軍北三百里自北出石門障即光禄城右入匈奴大路
  光禄城東北有懷朔古城其城即後魏六鎮從西第二鎮在今中城界向北化柵側近也
  豐州九原下府
  案開元户一千九百 鄉五
  今置都防禦使管豐州天徳軍西受降城中受降城 管縣二
  其都防禦使及天徳軍使理在西城今移理舊天徳軍城
  禹貢雍州之域秦上郡之北境秦末没胡漢武帝元朔二年使衛青逐去匈奴開置朔方領縣十理三封在今豐州西一百里後漢因之靈帝末羗胡擾亂城邑皆空永嘉後匈奴衛辰父子新居其地辰子赫連勃勃自稱大單于綂萬城地屬勃勃後魏太武帝擒滅赫連昌置綂萬鎮孝文帝改置夏州其地又為夏州之北境周武帝于今永豐縣置永豐鎮隋文帝開皇三年于鎮置豐州後廢貞觀四年突厥降附又權于此置豐州都督府不領縣惟領蕃戸以史大奈為都督十一年大奈死復廢府以地屬靈州二十二年又分置豐州永徽九年于州復重置永豐縣四年于郭下又置九原縣麟徳元年又置豐安縣天寳元年改為九原郡乾元元年復為豐州
  州境按州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南至上都一千八百里東南至東都二千一百九十里
  東至勝州五百三十里西南至靈州九百里
  東南至夏州七百五十里西北至河西城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野馬皮賦 布 麻
  管縣二
  九原 永豐
  九原縣中下郭下
  本漢之廣牧舊地東部都尉所理其九原縣永徽四年重置其城周隋間俗謂之甘草城
  永豐縣中下州西一百十六里
  本漢臨戎舊地後漢末廢北人又謂之賀葛真城周武帝保定三年于此置永豐鎮隋開皇五年廢鎮置永豐縣武徳六年省永徽九年復置
  廢豐安縣在州東南四十里隋開皇六年于縣置豐安鎮麟徳元年改為豐安縣天寳末廢
  天徳軍舊理在西受降城權置軍馬于永清栅元和元年詔移理舊城本安北都䕶貞觀二十一年于今西受降城東北四十里置燕然都䕶以瀚海等六都督臯蘭等七州並𨽻焉龍朔三年移于磧北回紇本部仍改名瀚海都䕶總章二年又改名安北都䕶尋移于甘平東北一千一十八里隋故大同城鎮垂拱元年置同城鎮其都䕶權移理刪丹縣西南九十九里西安城景龍二年又移理西受降城開元十年又移理中受降城天寳八年張齊丘又于可敦城置横塞軍又自中受降城移理横塞軍十二年安思順奏廢横塞軍又于大同川西築城置軍𤣥宗賜名曰大安軍十四年築城功畢移大安軍理焉乾元後改為天徳軍縁居人稀少遂西南移三里權居永清柵其理所又移在西受降城自後頻為河水所侵至元和八年春黄河泛溢城南面毁壞轉都防禦使周懷義上表請修築約當錢二十一萬貫中書侍郎平章事李吉甫密陳便宜以西城費用至廣又難施功請修天徳舊城以安軍鎮其大略曰伏以西城是開元十年張説所築今河水來侵已毁其半臣量其事勢不堪重修若别築新城所費殊廣計其人功糧食及改屋宇比及事畢不下三十萬貫錢此但計費猶未知出入之處城南面即為水所壞其子城猶堅牢量留一千人足得住居天徳軍士合抽居舊城豈可更勞版築虛棄錢物若三城是國家盛制仁愿舊規亦須得天徳添兵然後有人修築按天徳舊城在西城正東㣲南一百八十里其處見有兩城本是永清柵即隋氏大同城舊理去本城約三里以下城甚牢小今隨事制宜仍存天徳軍額北城周迴一十二丈高四丈下闊一丈七尺天寳十二載安思順所置其城居大同川中當北戎大路南接牟那山南又是麥泊其地良沃遠近不殊天寳中安思順郭子儀等本築此城擬為朔方根本其意以中城東城連振武為左翼又以西城豐州連定遠為右臂南制党項北制匈奴左右鉤帶居中處要誠良久之規也尋屬禄山有事子儀留老弱于此城身率大衆河北討賊為賊將宋星星所破□火焚燒遂移天徳軍永清柵别置理所于西城只縁添兵未得且因循併在一處力所不足實非遠圖臣久訪略已計料約修此城不過二萬貫錢今若于天徳舊城隨事增飭因有移換仍取城隸于天徳軍别置使名自為雄鎮以張聲勢可讋殊鄰詔從之于是復移天徳軍理所于舊城焉先是縁邊居人常苦室韋党項之所侵掠投竄山谷不知所從及新城施功之日遂有三萬餘家移止城内初議者又慮城大無人以實及是遠近奔凑邊軍益壯人心遂安沃野故城在軍城北六十里即是後魏時六鎮從西第一鎮也
  八到西取寧遠鎮故落鹽池經夏州至上都一千八百里
  西南渡河至豐州一百六十里西北至横塞軍城二百里

  西至西受降城一百八十里西南至新宥州六百里
  東南至中受降城二百里
  中受降城本漢九原郡地漢武帝元朔二年更名五原開元十年于此城置安北大都護府後又移徙事具天徳軍
  八到城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六十里東南至東都取單于路二千一百二十里
  東至東受降城二百里西北至天徳軍二百里
  南至麟州四百里北至磧口五百里
  敬本故城在中城北四十里鄭䖍軍録曰時人以張仁愿河外築二城自古未有今敬本城周一萬八百七十二步壕塹深峻亦古之堅守賈耽古今述曰以地理求之前代九原郡城也
  西受降城舊天徳軍理于此城元和九年移理天徳軍城在豐州西北八十里葢漢朔方郡地臨河縣故理處開元初為河水所壞至開元十年總管張説于故城東别置新城今城一本云其後城西南隅又為河水所壞本末具天徳軍
  八到城南至上都一千八百八十里東南至東都取單于路二千二百五十里
  正東㣲南至天徳軍一百八十里東南渡河至豐州八十里
  西南至定遠城七百里北至磧口三百里
  磧口西至回鶻衙帳一千單五里
  右三受降城景雲三年張仁愿所置也初突厥入宼朔方軍總管沙吒忠義為賊所敗詔仁愿代之先是朔方軍北與突厥以河為界河北岸有拂雲堆神祠突厥將入寇必先詣祠祭酹求福因牧馬料兵而後渡河時突厥黙啜盡衆西擊突騎施婆葛仁愿奏請乗虛奪取漢南之地于河北築三受降城首尾相應絶其南寇之路太子少師唐休璟以為兩漢以來皆北守黄河今于寇境築城恐勞人費功終為賊所有仁愿固請不已中宗竟從之仁愿表留年滿鎮兵以助其功時咸陽兵二百餘人逃歸仁愿擒獲盡斬之軍中股慄六旬而三城俱就以拂雲祠為中城與東西兩城相去各四百餘里遥相應接北拓三百餘里于牛頭牟那山北置烽堠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無復寇掠減鎮兵數萬人初三城不置壅門及卻敵戰具或問曰邊城禦賊之所不為守備何也仁愿曰寇若至此當併力出戰迴顧望城猶須斬之何用守備生其退恧之心其後常元楷為總管始築壅門議者劣之







  元和郡縣志卷五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六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
  河南府洛州東都
  開元户一十二萬七千四百四十 鄉二百元和户一萬八千七百九十九  鄉八十
  禹貢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為都邑陽翟夏城禹都也偃師西亳湯都也周成王定鼎于郟鄏使召公先相宅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是為東都今苑内故王城是也又卜瀍水東召公往營之是為成周今河南府東故洛城是也至赧王獻地于秦莊襄莊襄王立為三川郡三川伊洛河也漢改為河南郡後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入洛陽遂定都焉及董卓逼遷獻帝西都長安盡燒洛陽宫廟後又都焉魏文帝受禪亦都洛陽陳留王以司隸校尉所掌置司州領河南河東河内𢎞農平陽五郡晉武帝受禪司州不改永嘉初劉曜叛亂司州没胡後又没于石勒東晉穆帝永和元年桓温入洛陽置河南郡宋武帝北平關洛復置司州後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六宫文武盡遷洛陽改為河南尹至周宣帝移相州六府于洛州以為東京隋文帝改六府為六尚書省又置河南道行臺省仁壽四年焬帝詔楊素營東京大業元年新都成遂徙居今洛陽宫是也其宫北據邙山南直伊闕之口洛水貫都有河漢之象東去故城一十八里初焬帝嘗登邙山觀伊闕顧曰此非龍門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僕射蘇威對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議都焉其宫室臺殿皆宇文愷所創也愷巧思絶倫因此制造頗窮奢麗前代都邑莫之比焉又改洛州為豫州置牧三年罷州為河南郡置尹四年改東京為東都十四年復置洛州隋亂王世充僣號稱鄭改為司州武徳四年討平充復為洛州仍置總管府其冬罷府置陜東道大行臺太宗為大行臺尚書令九年罷臺置洛州都督府貞觀十八年廢府顯慶二年置東都則天改為神都神龍元年復為東都開元元年改洛州為河南府天寳元年改東都為東京至徳元年復為東都府境東西六百二十一里按南北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至上都八百五十里東至鄭州二百八十里
  東北至懷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陜州三百五十里
  東南至汝州一百七十里西南取崿嶺路至陽翟縣二百四十里從縣至許州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綾 絹 白瓷器賦 絹 綿
  管縣二十六
  洛陽 河南 偃師 緱氏 鞏  伊闕密  王屋 長水 伊陽 河陰 陽翟潁陽 告成 登封 福昌 壽安 澠池永寧 新安 陸渾 河陽 温  濟源河清 氾水
  洛陽縣赤郭下
  本秦舊縣厯代相因貞觀六年自金墉城移入郭内毓徳坊今理是也神龍初改為永昌尋復舊號
  故洛陽城在縣東二十里按華延㒞云洛陽城東西七里南北九里洛陽城内宫殿臺觀府藏寺舍凡有一萬一千二百一十九門自劉曜入洛元帝渡江官署里閭鞠為茂草後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幸洛陽巡故宫遂咏黍離之詩為之流涕觀石經仍定遷都而經始洛京十九年九月新都始立于是六宫文武盡遷洛陽洛水在縣西南三里西自苑内上陽之南瀰漫東流宇文愷築斜堤束令東北流當水衝捺堰九折形如偃月謂之月坡今雖漸壞尚有存者
  河南縣赤郭下
  本漢舊縣後魏靜帝改為宜遷縣周宣帝復為河南隋仁壽四年遷都移縣于東都城内寛政坊即今縣是也永昌元年以明堂初成改為合宫縣神龍初復舊二年復為合宫景雲初復舊
  洛水在縣北四里伊水在縣東南十八里
  瀍水在縣西北六十里禹貢曰伊洛瀍澗既入于河孔安國注曰出河南北山水經云源出河南穀城縣北今驗水西從新安縣東入縣界
  天津橋在縣北四里隋煬帝大業元年初造此橋以架洛水用大船維舟皆以鐵鎖鉤連之南北夾路對起四樓其樓為日月表勝之象然洛水溢浮橋輒壞貞觀十四年更令石上累方石為腳爾雅斗牛之間為天漢之津故取名焉
  中橋咸通三年造累石為腳如天津橋之制
  通津渠在縣南三里隋大業元年分洛水西北名千步磧渠又東北流入洛水謂之洛按此下有缺文
  偃師縣畿西南至府七十里
  本漢舊縣帝嚳及湯盤庚並都之商有二亳成湯居西亳即此是也至盤庚又自河北徙理于亳商家從此而改號曰殷武王伐紂于此築城息偃戎師因以名焉天寳七年四月河南尹韋濟奏于偃師縣東山下開驛路通孝義橋廢北坡義堂路焉
  北邙山在縣北二里西自洛陽縣界東入鞏縣界舊説云北邙山是隴山之尾乃衆山總名連嶺修亙四百餘里
  首陽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盟津在縣西北三十一里
  緱氏縣次赤西北至府六十三里
  本漢舊縣古滑國也左傳曰秦師滅滑其後屬晉至秦漢為縣因山為名隋大業十年移據公路澗西憑岸為城即今縣是也
  緱氏山在縣東南二十九里王子晉得仙處
  轘轅山在縣東南四十六里左傳欒盈過周王使𠉀出諸轘轅注曰緱氏縣東南有轘轅關道路險隘凡十三曲將去復還故曰轘轅後漢河南尹何進所置八關此其一也
  鄂領坂在縣東南三十七里晉八王故事曰范陽王保于鄂坂後于其上置關
  洛水自西洛陽縣界流入
  曹城在縣東一里曹操與袁術相拒築城于此
  袁術固一名袁公塢在縣西南十五里宋武北征記曰少室山西有袁術固可容十萬衆一夫守隘萬人莫當公路壘在縣南三里袁術與曹公相拒處
  鉤鏁故壘在縣東北七里宋書司馬休之從宋公西征營于柏谷塢西即此壘相連如鎻因以為名也
  鞏縣畿西至府一百四十里
  古鞏伯之國也春秋晉師剋鞏戰國時韓獻于秦至漢以為縣屬河南郡隋大業十三年李密自潁川率羣盗十餘萬襲破洛口倉因據鞏縣仍築城斷洛川包南北山週迴三十餘里屯營其中後為王世充所破縣本與成臯中分洛水西則鞏東則成臯後魏併焉按爾雅鞏固也四面有山河之固因以為名
  天陵山在縣東南六十里
  黄河西自偃師縣界流入河于此有五社渡又有五社津後漢朱鮪遣賈强從五社津渡是也
  洛水東經洛汭北對瑯邪渚入河謂之洛口亦名什谷張儀説秦王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即此也
  伊闕縣畿北至府七十里
  古戎蠻子國漢為新城縣屬河南郡周武帝時屬伊川郡隋開皇十八年罷郡改為伊闕縣
  伊闕山在縣北四十五里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流其間故名
  陸渾山俗名方山在縣西五十五里
  伊川西自陸渾縣界流入左傳秦晉遷陸渾之戎于伊川是也
  伊闕故關在縣北四十五里何進八關之一
  密縣畿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
  本漢舊縣古密國也春秋諸侯伐鄭圍新密漢屬河南郡隋大業二年廢十二年又置武徳三年于此置密州四年廢州以縣屬鄭州龍朔二年割屬河南府爾雅曰山如堂者曰密因以為名
  大騩山在縣東南五十里本具茨山黄帝見大隗于具茨之山故亦謂之大隗山瀷水源出于此
  馬嶺山在縣南十五里洧水所出
  王屋縣畿東南至府一百里
  本周時召康公之采邑漢為垣縣地後魏獻文帝分垣縣置長平縣周明帝改為王屋縣因山為名仍于縣置王屋郡天和元年又為西懷州隋開皇三年改為邵州大業三年廢邵州以縣屬懷州顯慶二年割屬河南府齊之嶺在縣東十二里即宇文周與髙齊分據境之處也
  黄河在縣南五十里
  王屋山在縣北十五里周迴一百三十里髙三十里禹貢底柱析城至于王屋是也
  析城山在縣西北六十里峯四面其形如城有南門焉故曰析城
  長水縣畿東至府二百三十里
  本漢盧氏縣地後漢晉宋不改後魏宣武帝分盧氏東境置南陜縣屬𢎞農郡西魏廢帝改為長淵隋義寧元年以犯髙祖廟諱改為長水貞觀八年自虢州割屬穀州顯慶二年屬河南府穀州今新安縣所理是也
  伊陽縣畿北至府二百六十里
  本陸渾縣南界之地先天元年割置伊陽縣
  伊水路在縣西南出鸞掌山東流水經云出南陽魯縣蔓蕖山東北過陸渾縣南又東北過伊闕中又東北入于洛多雨暴漲諸峽束水之處其髙或七八丈故伊闕石壁有石銘云黄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大水出髙四丈五尺
  銀𨥥窟在縣南五里今每歲税銀一千兩
  河陰縣望西南至府二百三十里
  本漢滎陽縣地開元二十二年以地當汴河口分氾水滎澤武陟三縣地于輸場東置以便運漕即侍中裴耀卿所立初耀卿為宣州刺史開元十八年因朝集上便宜曰竊見江淮諸州所送租庸等本州正月二月上道至揚州入斗門即逢水淺停留一月以上四月以後始渡淮入汴多屬乾淺又搬運停留至六月七月方至河口即遇黄河漲溢不得入河又須停一兩月待河水較小始得上河入洛即又漕洛乾淺船艘不通計從江南至東都停滯日多得行日少艱辛欠折因此而生伏見國家舊法河口元置武牢倉江南船不入黄河即于倉内便貯也鞏縣置洛口倉從黄河不入漕洛即于倉内安置爰及河陽倉柏崖倉太原倉永豐倉渭南倉節級取便例皆如此水通利則隨近運轉不通利則且納在倉不滯遠船不生隠盗每年剰得一二百萬石即數年之外倉廩轉加至二十二年以耀卿為相兼轉運都使于是遂分置河陰縣及河陰倉又河清縣置柏崖倉三門東置集津倉三門西置鹽倉三門北鑿山十八里陸行以避湍險自江淮來者悉納河陰倉自河陰𠉀水調浮漕送含嘉倉又取曉習河水者遞送太原倉所謂北運也自太原倉浮渭以實關中凡三年運七百萬石省腳三十萬貫及耀卿罷相後縁北路險澁頗為隱欺議者言其不便事又停
  汴渠在縣南二百五十步亦名莨蕩渠禹塞滎澤開渠以通淮泗後漢初汴河决壞明帝永平中命王景修渠築隄十里立一水門令更相注洄無復潰漏之患自宋武北征之後復皆堙塞隋煬帝大業元年更令開𨗳名通濟渠自洛陽西苑引穀洛水達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從大梁之東引汴水入于泗達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亦謂之御河河畔築御道樹之以栁煬帝巡幸乗龍舟而往江都自揚益湘南至交廣閩中等州公家運漕私行商旅舳艫相斷隋氏作之雖勞後代實受其利焉
  汴口堰在縣西二十里又名梁公堰隋文帝開皇七年使梁睿增築漢古堰過河入汴也
  三皇山亦曰㟼高山上有三城即劉項相持處春秋左氏傳曰晉師在敖鄗之間亦此也
  陽翟縣畿西北至府二百四十里
  本夏禹所都春秋時鄭之櫟邑韓自宜陽移都于此秦為潁川郡楚漢之際韓公子成為韓王項羽殺成立鄭昌漢元年又誅昌立横野君信六年徙信太原公復置潁川郡領縣二十理陽翟潁川屬縣後魏復置陽翟郡隋開皇十六年廢郡置嵩州以縣屬焉大業三年隸襄城郡武徳中又隸嵩州貞觀元年廢入許州建都後改屬河南府
  鈞臺在縣南十五里左氏傳曰夏唘有鈞臺之饗也潁陽縣畿西北至府九十里
  古綸氏縣本夏之綸國也少康之邑在焉漢屬潁川晉省後魏太和中于綸氏縣城置潁陽縣屬河南郡又分潁陽置瑤陽縣隋開皇六年改瑤陽為武林十八年又改為綸氏大業元年改為嵩陽載初元年又改為武林開元十五年改為潁陽
  大石山一名萬安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倚箔山望之如立箔山西北崖下有鍾乳隋時充貢陽乾山在縣東二十五里潁水一源出陽乾山
  大谷口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孫堅停兵大谷距洛陽九十里即此谷
  大谷故關在縣西北四十五里何進八關之一也告成縣畿西北至府一百七十里
  本漢陽城縣屬潁川郡因陽城山為名後魏置陽城郡屬司州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洛州十六年于此置嵩州仁壽四年省嵩州以縣屬河南郡萬歲登封元年則天因封中岳改名告成
  許由山在縣西十三里
  嵩高山在縣西北二十三里
  少室山在縣西北五十里
  陽城山在縣東北三十八里
  鬼谷在縣北五里即六國時鬼谷先生所居也
  測景臺在縣城内西北隅高一丈開元十年詔太史監南宫説立石表焉
  登封縣畿西北至府一百三十五里
  本漢嵩髙縣武帝元封元年置以奉太室後省入陽城累代因之髙宗將有事于中岳分陽城緱氏置嵩城縣萬歲登封元年則天因封岳改為登封
  嵩髙山在縣北八里亦名方外山又云東曰太室西曰少室嵩高總名即中岳也山高二十里周迴一百三十里
  少室山在縣西十里高十六里周迴三十里潁水源出焉潁水有三源右水出陽乾山之潁谷中水導源少室通阜左水出少室南溪東合潁水
  啓母祠縣東北七里漢書武帝祀中岳見夏啓母石是也應劭云啓生而母化為石淮南子亦同嵩山記陽翟婦人今龕中鑿石像其石漢安帝延光三年
  福昌縣畿東至府一百五十里
  古宜陽地春秋時屬晉七國時屬韓漢以為縣屬𢎞農郡後漢建武三年馮異破赤眉于崤底餘衆走向宜陽帝自征之赤眉君臣靣縛即此地也隋義寧二年于此置宜陽郡武徳元年改為穀州改宜陽縣為福昌縣取縣西隋宫為名顯慶二年廢穀州以縣屬河南府今縣城即魏一全塢城東南北三面天險峭絶後周置重兵于此以備高齊
  女几山在縣西南三十四里
  壽安縣畿東北至府七十六里
  本漢宜陽縣地後魏分新安置甘棠縣隋開皇三年以縣屬熊州十六年改為穀州仁壽四年改名壽安縣貞觀七年改屬河南府
  石墨山在縣西南三里山石如墨可以書
  洛水西自福昌縣界流入
  少水今名慈澗水出縣北
  八關故城在縣東北三十里後魏靈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将五營士屯都亭置函關廣城伊闕大谷轘轅旋門小平津孟津等八關都尉官理于此永濟橋在縣西十七里煬帝大業三年置架洛水隋亂毁廢貞觀八年修造舟為梁長四十丈三尺廣二丈六尺
  澠池縣畿東至府一百五十里
  本韓地哀侯東徙其地入秦漢以為縣屬𢎞農郡隋文帝時屬熊州今河南府福昌縣是也十六年改屬穀州顯慶二年廢穀州縣屬河南府
  廣陽山亦名澠池山在縣東北五十五里
  穀水南去縣二百歩東經秦趙二城俗謂之俱利城東城在縣四十三里
  西城在縣西四十里昔秦趙㑹於澠池之處
  大塢故城在縣北十五里後魏武帝入關使行臺楊騰出關安撫騰因舊城置大塢鎮
  永寧縣畿東至府二百里
  漢澠池縣之西境後漢晉宋不改後魏文帝于今縣東四十里置北宜陽縣屬宜陽郡廢帝二年改為熊耳縣義寧二年置永寧縣屬宜陽郡貞觀元年改屬河南府二崤山又名嶔崟山在縣北二十八里春秋時秦將襲鄭蹇叔哭送其子曰晉人禦師必于崤崤有二陵其南陵夏后臯之墓北陵文王之所避風雨必死是間漢建安中曹公西討巴漢惡其險更開北山道路多從之路側有石銘曰晉太康三年𢎞農太守梁栁修復舊道西征記崤上不得鳴鼓角鳴則風雨總至自東崤至西崤三十五里東崤長坂數里峻阜絶澗車不得方軌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險絶不異東崤漢馮異破赤眉于崤底魏龐徳破張白騎于兩崤間
  熊耳山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後漢世祖破赤眉積甲宜陽縣城西與此山齊按禹貢導洛自熊耳在商州上洛縣界與此别也
  穀陽山在縣西北五十五里漢書地理志穀水出穀陽山
  回谿俗名迴坑在縣東北三十六里馮異與赤眉戰敗于此璽書勞曰始垂翅于迴溪終奮翼于澠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新安縣畿東至府七十里
  本漢舊縣屬𢎞農郡晉改屬河南郡後魏屬新安郡周武帝保定三年省新安郡又于今縣理置中州建徳六年省中州又置新安郡隋開皇十六年改置穀州貞觀元年新安屬河南府
  穀水在縣南二里國語曰穀洛鬭壞王宫是也縣城本名通洛城周武帝將東討令陜州總管尉遲綱築此城以臨齊境
  白超故城一名白超壘一名白超塢在縣西北十五里壘當大道左右有山道從中出漢末黄巾賊起白超築此壘以自固東魏修築為城因名白超城
  函谷故關在縣東一里漢武帝元鼎三年為楊僕徙關于新安按秦函谷關在今陜州靈寳縣西南十二里以其道險隘其形如函故曰函谷項羽坑秦降卒于新安即此地今縣城之東有南北塞垣楊僕所築
  慈澗故鎮在縣東南二十里周武帝保定六年置武徳三年討王世充前軍鎮此太宗以輕騎擊破之充拔鎮歸于東都
  陸渾縣畿東北至府一百三十里
  本陸渾戎所居春秋時秦晉遷陸渾之戎于伊川至漢為陸渾縣屬𢎞農郡後屬河南尹後魏改為伏流縣隋大業元年省伏流縣移陸渾縣于今理
  三塗山在縣西南五十里左傳曰四嶽三塗陽城大室九州之險
  明臯山在縣東北十五里
  伊水在縣西南自虢州盧氏縣界流入
  伏流城即今縣理城東魏孝靜帝武定二年所築以城北焦澗水伏流地下西有伏流坂因以為名
  河陽縣望西南至府八十里
  自河陽以下五縣今權隸三城節度
  本周司寇蘇忿生之邑後為晉邑在漢為河陽縣屬河内高齊省入温軹二縣隋開皇十六年分温軹二縣重置屬懷州武徳四年平王世充後割屬河南府
  南城在縣西四面臨河即孟津之地亦謂之富平津後魏使髙永樂守河南以備西魏即此也周隋為宫貞觀置鎮
  中潬城東魏孝靜帝元象元年築之仍置河陽關天寳以前亦于其上置關縣西南十三里古遮馬堤即後魏爾朱榮殺朝士千三百餘人于此謹按至徳中史思明之來寇也時李光弼已至東都聞思明將至乃移牒留守及河南尹并留司官坊市居人令悉出避寇空其城乃率麾下士馬數萬東守河陽三城拒逆賊黨初謂光弼自洛而西及聞保河陽出其慮外疑懼久之不敢犯宫闕光弼訓練招集威聲大震賊雖入城憚光弼兵威南不出百里西不越畿内陜州得修戎備關隘無虞皆光弼保河陽之力故自乾元以後常置重兵貞元後加置節度為都城之巨防造浮橋架黄河為之以船為腳竹𥷨亙之晉陽秋云杜元愷造河橋于富平津即此是也船𥷨出洪州温縣望東南至府一百三十里
  本周畿内司寇蘇公之邑春秋周襄王賜晉文公漢以為縣屬河内郡隋大業十三年自故温縣移于今所皇朝建都割屬河南府
  濟源縣望南至府一百二十里
  古軹邑屬魏秦昭王時代魏取軹漢文帝時封薄昭為軹侯屬河内郡隋開皇十六年分軹縣置濟源縣屬懷州以濟水所出因名顯慶二年割屬河南府
  濟水在縣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東源週迴七百歩深不測西源週迴六百八十五歩深一丈皆繚之以周牆源出王屋山海經云王屋之山㶌水出焉郭璞注云㶌沇水之源尚書禹貢云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孔安國注云濟水入河並流十數里而南截河又並流數里溢為滎澤漢書導沇水東流為泲入于河軼為滎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荷又東北㑹于汶又北東入于海顔師古云沇水流而為濟截河又為滎澤陶丘在曹州定陶西南荷即菏澤過荷澤又與汶水㑹北折而東入于海也按沇水出今王屋縣王屋山東流至濟源縣而名濟水滎澤在今鄭州滎澤縣定陶今曹州濟陰縣也菏澤在今兗州魚臺縣汶水出今兗州萊蕪縣然濟水因王莽末旱渠涸不復截河南過今東平濟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源入于海謂之清河實菏澤汶水合流亦曰濟河葢因舊名非本濟水也而水經是和帝以後所撰乃言濟水南過滎澤至于乗氏等縣一依禹貢舊道斯不詳之甚也酈道元又從而注之尤為紕繆矣
  百尺溝在縣東北六里引濟水溉灌仁壽三年置初分功人穿十丈故名百尺溝
  河清縣畿南至府六十里
  本漢軹縣地縣西有柏崖故城即東魏將侯景所築武徳初于城東置大基縣八年省咸亨四年重置先天元年以犯𤣥宗廟諱改名河清
  汜水縣望西南至府一百八十里
  古東虢國鄭之制邑漢之成臯縣一名虎牢穆天子傳曰天子獵于鄭圃有獸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獻天子命畜之東虢因曰虎牢漢楚之際項羽使海春侯曹咎守此漢王破之咎自殺至宋武帝北平關洛置司州刺史理虎牢魏使奚斤攻宋司州刺史毛徳祖經二十日不剋城中傷者無血知其乏水潛作地道其穴猶存隋開皇十八年改成臯為氾水縣大業十三年陷于王世充武徳四年討平充復于縣理置鄭州貞觀七年移鄭州于營城以縣屬焉顯慶二年改屬河南府垂拱四年改名廣武縣神龍元年復為氾水開元二十九年自虎牢城移于今理
  黄河自鞏縣流入
  氾水出縣東南三十二里浮戲山經虎牢城東漢破曹咎于此
  成臯故關在縣東南二里
  旋門關在縣西南十里即八關之一
  汴口去縣五十里今屬河陰
  坂渚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初竇建徳衆數十萬自于坂渚結陣南屬鵲山以臨氾水太宗帥輕騎擊之賊衆大潰建徳竄于牛口渚將軍白士讓生獲之先是童謠云豆入牛口勢不得久果敗于此牛口渚與坂渚邐迤相接
  等慈寺在縣東七里王師既破建徳詔于戰所起寺立碑紀功焉令顔師古為碑文

  元和郡縣志卷六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七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
  陜州陜郡大都督府
  開元户四萬七千三百二十二 鄉五十六元和户八千七百      鄉六十六今為陜虢觀察使理所管陜州虢州汝州 管縣二十一 都管户一萬一千九百四十七
  禹貢豫州之域周為二伯分陜之地公羊傳曰自陜以東周公主之自陜以西召公主之又為古之虢國今平陸縣地是也戰國時為魏地後屬韓秦并天下屬三川郡漢為𢎞農郡之陜縣自漢至宋不改後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置陜州以顯祖孝文皇帝諱𢎞改為恒農郡十八年罷陜州孝武帝永熙中重置西魏文帝大統三年又罷周明帝復置屯兵于此以備齊隋大業二年復罷以其地屬河南郡義寜元年改置𢎞農郡武徳元年改為陜州廣徳元年改為大都督府謹按陜城蒲牢與彭城滑臺夀陽懸瓠屢經攻守皆中夏之要云
  州境東西二百五十二里南北隔河二百四十六里
  八到西至上都五百一十里東至東都三百五十里
  西南至虢州一百三里北至絳州一百里
  西至潼闗二百里西北至河中府二百四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柏子仁 瓜蔞賦 絁 絹 綿 絲 布
  管縣八
  陜  硤石 靈寶 夏  安邑 平陸芮城 垣
  陜縣望郭下
  本漢縣也厯代不改後魏改為陜中縣西魏去中字周明帝于陜城内置崤郡以陜崤二縣屬焉隋開皇罷郡以縣屬陜州
  陜原在西南二十五里
  虢山在縣西二里臨黄河自靈寳界流入後漢獻帝東歸至陜議者欲令天子浮河東下太尉楊彪曰從此以東有三十六灘非萬乘所當從也乃止
  曹陽墟俗名七里澗在縣西南七里獻帝東遷李傕郭汜追戰于𢎞農東澗天子遂露次于曹陽之墟謂此地也
  州里城即古虢國城西征記曰陜縣周召分職處南倚山原北臨黄河懸水百餘仞臨之者皆為悼慄
  故焦城在縣東北百步
  太原倉在縣西南四里隋開皇二年置以其北臨焦水西俯大河地勢髙平故謂之太原今倉實中周迴六里太陽故闗在縣西北四里後周大象元年置即茅津也春秋時秦伯伐晉自茅津濟封崤尸而還
  徽伯故壘在縣南二里髙歡使李徽伯戍陜州太祖攻之徽伯築壘于此拒太祖
  北利人渠隋開皇六年文帝遣邳國公蘇威引橐水西北入城百姓賴其利故以為名
  南利人渠東南自硤石界流入與北渠同時疏導太陽橋長七十六丈廣二丈架黄河為之在縣東北三里貞觀十一年太宗東巡遣武侯將軍丘行恭營造硤石縣望西至府五十里
  本漢陜縣地屬𢎞農郡自漢至宋不改後魏孝文帝分陜縣東界置崤縣明帝二年分陜崤二縣置崤郡隋文帝罷郡以崤縣屬陜州大業二年廢入陜縣義寜元年重置理硤石塢貞觀中改名硤石縣
  底柱山俗名三門山在縣東北五十里黄河中禹貢曰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又東至于底柱河水分流包山山見水中若柱然也又以禹治洪水山陵當水者破之以通河三穿既決河出其間有似于門故亦謂之三門漢成帝鴻嘉四年楊焉上言底柱之險可鐫廣之上乃令鐫之纔沒水中不能復去而令湍流沸怒為害彌甚隋開皇三年遣倉部侍郎韋瓚自蒲陜以東募人能于洛陽運米四十石經砥柱之險達于常平者免其征戍貞觀十二年太宗東巡臨幸于此令魏徵勒銘
  莘野在縣西十五里春秋時有神降于此
  黄河西自陜縣界流入東經底柱水經注曰魏景初二年帝遣諫議大夫寇慈帥工五千人歳常修治以平河阻
  魏長城在縣北二十二里魏惠王十九年所築東南起崤山西北至河三十七里
  靈寶縣望東北至州七十五里
  本漢𢎞農縣自漢至後魏不改隋開皇十六年于今縣置桃林縣屬陜州天寶元年于縣南古函谷闗尹真人宅掘得天寶靈符遂改縣為靈寶
  稠桑宅在縣西十里虢公敗戎于桑田即此也
  函谷故城在縣南十里秦函谷闗城漢𢎞農縣也西征記曰函谷闗城路在谷中深險如函故以為名其中劣通東西十五里絶岸壁立崖上柏林䕃谷中殆不見日關去長安四百里日入則閉雞鳴則開秦法也東自崤山西至潼津通名函谷號曰天險所謂秦得百二也隗囂將王元説囂曰請以一丸泥東封函谷闗即此也桃林塞自縣以西至潼闗皆是也春秋時晉侯使詹嘉處瑕守桃林之塞三秦記曰桃林塞在長安東四百里若有軍馬經過好行則牧華山休息林下惡行則決河漫延人馬不得過矣
  浢津在縣西北三里隋義寜元年置闗貞觀元年廢闗置津
  曹陽亭在縣東南十四里陳涉使周文西入秦秦使章邯擊破之殺文于曹陽即此地也後曹公改為好陽夏縣望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安邑縣地屬河東郡後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别置安邑縣十八年改為夏縣因夏禹所都為名隋大業二年屬河東郡武徳元年又屬虞州今陜州安邑縣是也貞觀十七年隸絳州大定元年割屬陜州尋屬絳州乾元三年屬陜州
  涑川在縣北四十里左傳晉侯使呂相絶秦曰伐我涑川按川東西三十里南北七里
  安邑故城在縣東北一十五里夏禹所都也
  安邑縣望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夏舊都漢以為縣屬河東郡隋開皇十六年屬虞州貞觀十七年屬蒲州乾元三年割屬陜州
  雷首山一名中條山在縣南二十里其山有銀谷在縣西南三十五里隋及武徳初並置銀冶監今廢
  髙堠原在縣北三十里原南坂口即古鳴條陌也湯與桀戰于此
  鹽池在縣南五里即左傳郇瑕氏之地沃饒近盬是也今按池東西四十里南北七里西入解縣界
  平陸縣望西南至州一百七十里
  本漢太陽縣地屬河東郡後漢于此置河北郡領河北縣隋開皇十五年河北縣改屬蒲州貞觀元年又屬陜州天寶元年改為平陸縣
  黄河在縣南二百步
  呉山即吳坂也伯樂遇騏驥駕鹽車之地其坂自上及下七山相重
  傅巖在縣七里即傅説版築之處
  閒原在縣西六十五里即虞芮爭田讓為閒田之所顛軨坂今謂之軨橋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左傳曰冀為不道入自顛軨是也
  瑟瑟窟在縣西北四十里
  故虞城在縣東北五十里虞山之上晉侯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即此城也
  下陽故縣在縣東北二十里
  芮城縣望東至州一百里
  本漢河北縣地屬河東郡自漢至後魏因之周明帝二年改名芮城屬河北郡其年又于此置虞州武帝建徳二年于縣置芮州貞觀元年廢芮州以縣屬陜州黄河在縣南二十里
  故魏城春秋晉滅之賜畢萬是也在縣北五里
  故芮城在縣西二十里古芮伯國也
  垣縣上西南至州二百里
  本漢縣屬河東郡後魏獻文帝皇興四年置邵郡及白水縣周明帝武成元年改白水為亳城縣隋大業三年改亳城為垣縣屬絳郡武徳元年屬邵州九年屬絳州貞元三年割屬陜縣枕黄河
  垣城在縣西二十里
  臯落城在縣西北六十里左傳曰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臯落氏是也
  虢州𢎞農望
  開元户一萬七千七百四十二 鄉五十元和户五千二百三十六   鄉三十六
  禹貢雍及豫二州之境周初為虢國虢有三北虢今陜州平陸縣東虢今滎陽縣西虢在今鳳翔扶風縣也魯僖二年晉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虢亡仍為晉地其後三卿分晉屬韓秦兼天下屬三川郡至漢武帝元鼎四年置𢎞農郡後魏以獻文帝諱𢎞改為恒農郡孝武帝永熙三年分為西恒農屬陜州周明帝復為𢎞農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陜州大業二年又改屬豫州三年又于𢎞農縣置𢎞農郡義寜元年改為鳳林郡其年于盧氏縣置虢郡武徳元年改為虢州其年改鳳林郡為鼎州因鼎湖以為名貞觀八年廢遂移虢州于今理所州境案州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百三十里東至東都四百五十三里
  東至陜州一百三里西南至商州三百七里
  西北至潼闗一百三十里自闗至華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河中府一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天門冬 地骨白皮 麝香賦 絹 絁 綿
  管縣六
  𢎞農 盧氏 閿鄉 玉城 朱陽 湖城
  𢎞農縣望郭下
  本漢舊縣隋大業二年省三年復于今湖城縣西南一里置尋移就郡理其年移郡于鴻臚川縣亦隨徙即今縣是也義寧元年屬鳳林郡武徳元年屬鼎州貞觀八年屬虢州
  方伯堆在縣東南五里宋奮武將軍魯方平所築鴻臚水過縣北十五里入靈寶界溉田四百餘頃盧氏縣上西北至州一百六十六里
  本漢舊縣春秋時西虢之邑地有盧氏山或言盧敖得道于此山宜五穀可以避水災隋開皇三年改為虢州大業三年廢以盧氏屬河南郡武徳元年又置虢州縣依舊
  熊耳山在縣南五十里禹貢導洛于此
  閿鄉縣望東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湖縣地屬京兆尹自漢至宋不改周明帝二年置閿鄉郡按閿鄉本湖縣鄉名閿古文聞字也説文從門受聲隋開皇三年廢閿鄉郡十六年移湖城縣于今所改名閿鄉縣屬陜州貞觀八年改屬虢州
  秦山一名秦嶺在縣南五十里南入商州西南入華州山髙二千丈周迴三百餘里
  黄巷坂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即潼闗路也水經注曰河水自潼闗東北流水側有長坂謂之黄巷坂厯北出東崤通謂之函谷闗岸髙道陿車不得方軌魏武征韓遂馬超連兵此地又潘岳西征賦曰遡黄巷以濟潼亦謂此也
  桃源在縣東北十里古之桃林周武王放牛之地也黄河在縣北三里
  全鳩水一名全節水漢戾太子亡匿之處
  思子宮故城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漢武帝為戻太子所築也
  曹公故壘在縣西二十五里魏武征韓遂馬超此地置壘又宋武之入長安檀道濟王鎭惡濱帶河險大小七營皆此處
  赫連氏京觀俗號平呉臺在縣西二十二里赫連勃勃使太原公昌攻劉裕將齡石于潼闗克之築臺以表武功
  玉城縣上西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盧氏縣地屬𢎞農郡後魏正始二年分立石城縣廢帝改為玉城周武帝天和元年廢隋義寧元年重置貞觀八年移于今理
  朱陽縣上東北至州七十里
  本漢盧氏縣屬𢎞農郡後魏太和十四年蠻人樊磨背梁歸魏立朱陽郡并朱陽縣令樊磨為太守大統三年分為朱陽郡屬東義州周武帝保定二年又省郡宣帝大象元年割盧氏西界以益朱陽縣隋開皇四年北屬陜州大業三年改屬虢州
  湖城縣望東南至州五十二里
  本漢湖縣屬京兆尹即黄帝鑄鼎之處後漢改屬𢎞農郡至宋加城字為湖城縣
  荆山在縣南即黄帝鑄鼎之處
  夸父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湖縣故城在縣西南二里
  汝州臨汝望
  開元户二萬六千五十三 鄉六十元和户一萬三千七十九 鄉三十七
  禹貢豫州之域春秋時周王畿及鄭楚之地後屬于晉六國時復為韓魏之地秦屬三川郡在漢為河南郡之梁縣地也隋開皇四年自陸渾縣界移伊州理于此大業二年改為汝州三年改為襄城郡隋亂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王世充復為伊州貞觀八年改為汝州
  州境東西二百三里南北二百五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九百八十里西北至東都一百七十里
  南至蔡州四百五十里西南至鄧州四百七十五里
  東至許州二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細絁賦 絁 綿
  管縣七
  梁  臨汝 魯山 葉  襄城 郟城龍興
  梁縣望郭下
  漢舊縣古蠻子邑戰國時謂之南梁以别大梁少梁即左傳云楚為一昔之期而襲梁及霍也
  蠻中聚即戎蠻子國也在今郡西南俗謂之麻城又有陽人聚故城在今縣西秦滅東周徙其君于陽人聚即此城也漢末孫堅大破董卓軍于此髙齊于此置汝北郡以備周寇故城在今縣南亦名王塢城隋煬帝改梁縣為承休縣屬汝州貞觀元年又改為梁縣
  汝水經縣南三里
  廣成澤在縣西四十里後漢安帝永初元年以廣成遊獵地假與貧人元初二年鄧太后臨朝鄧騭兄弟輔政以為文徳可興武功宜廢請寢蒐狩之禮于時馬融以文武之道並用作廣成賛以諷按此澤周迴一百里隋煬帝大業元年置馬牧于此
  周承休城在縣東北二十六里漢封周後于此
  黄坡在縣東二十五里南北七里東西十里隋朝修築有溉灌之利隋末廢壊乾封初有詔增修百姓賴其利焉
  臨汝縣上東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梁縣地先天二年貞觀七年刺史陸長源奏請割梁縣西界二鄉以益之乃自下縣昇為上縣案唐書董晉傳陸長源為汝州刺史在貞元時此訛貞觀七年舊唐書地理志亦云貞觀八年以梁縣西界二鄉益之兼移縣于石壕驛殆沿訛已久
  魯山縣上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魯陽縣古魯縣也屬南陽郡魯陽公與韓戰酣揮戈日為退三舍謂此地也後魏太和十一年孝文帝南巡置魯陽鎮十八年改鎮為荆州二十二年罷荆州置魯陽郡改魯陽縣為北山縣周改為魯山縣武徳四年又于縣置魯州貞觀元年州廢以魯山屬伊州八年改伊州為汝州
  魯山在縣東北十里
  魚齒山在縣東六十里春秋楚師伐鄭涉于魚齒之下山有滍水故言涉也
  汝水出縣西一百五十里
  人息山一名伏牛山
  滍水出縣西大陌山世祖破王尋于昆陽士卒赴水死者甚衆滍水為之不流即此水也
  温湯水在縣西四十里狀如沸湯可以熟米側有石銘曰皇女湯可已萬病
  魯陽闗水俗謂之三鵶水經縣西七里其闗三鵶鎮在縣西南十九里後周置以禦髙齊亦名平髙城
  魯城在縣東北十七里髙齊置以禦周
  葉縣緊西北至州二百一十里
  本楚之葉縣春秋楚人遷許于此其後楚使沈諸梁尹之僭號稱公謂之葉公秦置郡縣隸于南陽後漢書謂之小長安言地沃人豐也開元三年于縣置仙州以漢時王喬于此得仙也二十六年廢仙州屬許州其年又割屬于汝州
  方城山在縣西南十八里楚屈完曰楚國方城以為城是也
  黄城山一名苦菜山在縣西二十五里即長沮桀溺耦耕處
  汝水西北流入去縣二十三里
  昆陽故城在縣北二十五里後漢世祖破王尋之處燒車水在縣南二十四里世祖破王尋燒其輜重于此水濱因名
  襄城縣望西北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秦舊縣漢因之屬潁川郡春秋襄王避叔帶之難出居鄭地氾在今縣南一里古氾城是蓋以周襄王居此故名襄城晉及後魏屬襄城郡隋開皇三年改郡為汝州以縣屬焉大業二年廢汝州以縣屬許州開元四年置仙州割襄城屬焉二十六年廢仙州復隸許州天寶七年又屬汝州
  汝水經縣南去縣一里縣理廢汝州城即古襄城楚靈所築後漢馮異據之降世祖莊子曰黄帝遊于襄城之野七聖皆迷遇牧馬童子而問道焉亦此地也
  郟城縣緊西北至州八十里
  本春秋時鄭地後屬楚又入于晉七國時又屬韓至漢以為縣屬潁川郡晉屬襄城郡後魏屬南陽郡髙齊省隋大業二年移父城縣于今縣西北五里屬汝州四年改父城縣為郟城縣
  汝水西去縣七里
  扈澗水出縣北三十里
  父城故城在縣東南四十里故殷時應國也左傳楚大城父城使太子建居之
  龍興縣上西北至州九十里
  本漢郟城縣地後魏太和十八年置汝南縣髙齊天保七年廢隋開皇十八年復置汝南隋末廢則天證聖元年置武興縣神龍元年改為龍興縣縣城本通鵶城即後漢賈復城也復南擊郾所築後魏太和二十三年孝文帝親征馬圈行至此城昬霧得三鵶引路遂過南山故號通鵶城
  大龍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劉累學擾龍遷于魯縣因以名山
  汝水在縣北四十五里西南從梁縣界流入
  湛水在縣東三十里春秋襄公十六年楚公子格帥師戰于湛阪是也
  滍陽城一名應城在縣南二十五里後魏置滍陽縣隋開皇十年改為湛水武徳四年又置滍陽縣





  元和郡縣志卷七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八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
  汴州陳留雄
  開元户八萬二千一百九十 鄉一百六十一元和户八千二百一十八  鄉五十三今為汴宋節度使理所管汴州宋州亳州潁州管縣二十八 都管户三萬一千四百四十四
  禹貢豫州之域春秋鄭地戰國魏都史記魏惠王自安邑徙理大梁即今浚儀縣秦為三川郡地漢陳留郡之浚儀縣也酈生説漢髙曰陳留天下之衝四通五逹之郊漢文帝以皇子武為梁王都大梁以其地卑濕東徙睢陽今宋州是也漢陳留郡即今陳留縣東魏孝靜帝于此置梁州周宣帝改為汴州以城臨汴水故也大業二年州廢以開封浚儀屬鄭州隋亂陷賊武徳四年平王世充復置汴州
  州境東西一百 十六里南北二百 十五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千二百八十里西至東都四百二十里
  南至宋州三百里東南至陳州三百一十里
  北至滑州二百一十里東北至曹州二百四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絹二十疋賦 綿 絹
  管縣六
  開封 浚儀 陳留 雍丘 封丘 尉氏
  開封縣望郭下理東界
  本漢舊縣屬河南郡魏為秦所敗走保開封此城也晉屬滎陽郡後魏天平元年于此置開封郡髙齊天保七年廢隋開皇六年復置開封縣屬汴州大業二年廢汴州以縣屬鄭州武徳四年重置汴州開封又屬焉貞觀元年延和元年于城内别置開封縣管東界
  蓬澤在縣東北十四里今號蓬池左氏所謂蓬澤也長垣故城一名倉垣城在縣北二十里漢陳留太守所理
  梁王吹臺在縣東南六里俗號繁臺
  沙海在縣北二里戰國策齊欲發卒取周九鼎顔率説曰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謀之沙海之上其日久矣即謂此也隋文疏鑿舊跡引汴水注之以習舟師以伐陳陳平之後立碑其側以紀功焉今無水
  蓼堤在縣東北六里髙六丈廣四丈梁孝王都大梁以其地卑濕東徙睢陽乃築此堤至宋州凡三百里浚儀縣望郭下理西界
  本漢舊縣屬陳留郡故大梁也魏惠王自安邑徙此因浚水為名後魏置梁州陳留郡周宣帝改為汴州縣屬之隋大業二年廢汴州改屬鄭州武徳四年于此重置汴州以縣屬焉
  夷門史記大梁城有十二門東門隠士侯嬴年七十家貧為夷門監者魏公子無忌厚遺之不肯受遺
  枯遮梁溝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賁引水灌大梁城于此溝
  琵琶溝水西自中牟縣界流入通濟渠隋煬帝欲幸江都自大梁城西南鑿渠引汴水即莨蕩渠也
  陳留縣望西至州五十里
  本漢陳留郡陳留縣地武帝置陳留郡屬兖州按留本鄭邑後為陳所并故曰陳留又按彭城亦有留此留屬陳故稱陳留晉為陳留國隋開皇三年分浚儀縣置陳留縣屬汴州武徳四年屬杞州今汴州雍丘縣是也貞觀元年廢杞州屬汴州
  故莘城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古莘國地也湯伐桀桀與韋顧之君拒湯于莘之墟遂戰于鳴條之野
  東昏故城本漢縣縣東北九十里即湯武之户牖鄉陳平之故里也
  雍丘縣望西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舊縣亦古之雍國及杞國周武王克殷封禹後東樓公于杞後魏孝昌四年分東郡陳留置陽夏郡理雍丘城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汴州武徳四年于此置杞州貞觀元年廢以縣屬汴州
  雍丘故城今縣城是也春秋時杞國城也杞為宋滅城北臨汴河晉永嘉末鎮西將軍祖逖為豫州刺史理于此逖累破石勒軍由是黄河以南皆為晉土人皆感悦逖卒百姓立祠
  髙陽故城縣西南二十九里顓頊髙陽氏佐少昊有功受封此邑髙祖攻昌邑西過髙陽又酈食其墓在此外黄故城縣東六十里黄本屬宋後屬陳留郡以魏郡有内黄故此為外黄
  封丘縣緊南至州五十里
  古之封國左傳魯封父之繁弱是也後屬衞亦屬魏漢髙祖與項羽戰敗于延鄉有翟母者免其難故以延鄉為封丘縣以封翟母屬陳留郡後魏并入酸棗宣武帝又置封丘縣屬陳留郡隋開皇三年置郡以縣屬汴州
  黄池在縣南七里魯哀十三年晉侯與吳子爭盟于此尉氏縣望北至州一百里
  漢舊縣春秋時鄭大夫尉氏之邑自漢厯後魏屬陳留郡不改髙齊省以地入開封府隋開皇六年復置尉氏縣屬汴州武徳四年于此置洧州貞觀元年廢以縣屬汴州
  三亭岡在縣西三十七里秦使謁者王稽使魏夜與范睢言曰待我于三亭之南即此岡之南也
  故鍾城在縣西三十五里魏太尉鍾繇故里
  宋州睢陽望
  開元户十萬三千 鄉一百九十三元和户五千二百 鄉八十三
  禹貢豫州之域即髙辛氏之子閼伯所居商丘今州理是也周為青州之域武王封微子于宋自微子至君偃三十三世為齊魏楚所滅三分其地魏得其梁陳留齊得濟陰東平楚得沛按梁即今州地秦并天下改為碭郡後改為梁國漢文帝封子武為梁王自漢至晉為梁國屬豫州宋改為梁郡隋于睢陽置宋州大業三年又改為梁郡隋亂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王世充又為宋州天寶末禄山亂兩河郡縣多所陷沒惟張巡許逺姚誾三人堅守睢陽賊將尹子奇併力攻圍逾年不克城中孤危糧竭相食殆盡時賀蘭進明許叔冀屯軍臨淮爭權不協不發援師城竟為賊所陷巡逺等抗詞不屈遂俱被害然使賊鋒挫䘐不至江淮巡逺之力也
  州境東西三百五十九里南北二百一十八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千五百八十里西至東都九百二十里
  東南至泗州七百五十里西南至亳州一百四十里
  西北至曹州一百五十里東北至徐州三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絹二十疋賦 綿 絹
  管縣十
  宋城 碭山 虞城 楚丘 柘城 穀熟下邑 單父 襄邑 寧陵
  宋城縣望郭下
  漢睢陽縣屬宋國後屬梁國後魏屬梁郡隋開皇三年罷梁郡以縣屬亳州十六年于此置宋州睢陽屬焉十八年改為宋城
  睢水西南至寜陵縣界流入
  渙水西南自寜陵縣界流入
  隕石水源出縣北四十里春秋時隕石于宋其處為潭小䝉故城縣北二十二里即莊周之故里
  州城古閼伯之墟契孫相土亦都于此春秋為宋國都漢梁孝王廣睢陽城七十里開汴河後汴水經州城南兔園縣東南十里漢梁孝王園
  清泠池在縣東二里
  碭山縣上西至州一百五十里
  漢碭縣屬梁國後漢不改晉以其地併入下邑宋復置碭縣屬梁郡後魏屬碭郡髙齊文宣帝並廢以安陽縣屬彭城郡隋開皇十八年改安陽縣為碭山縣大業二年改屬宋州碭文石也以其山出文石故以名縣虞城縣上西南至州七十里
  本虞國舜後所封之邑後漢及晉屬梁國後魏延昌中于此置蕭縣理虞城屬沛郡髙齊省隋開皇十六年分下邑置虞城縣屬宋州
  孟諸澤在縣西北十里周迴五十里俗號盟諸澤故綸城縣東南三十五里左傳少康逃奔有虞虞妻以二姚而邑諸綸
  平臺縣西四十里左傳宋皇國父為宋平公所築漢梁孝王大治宮室為複道自宮連屬于平臺三十餘里與鄒枚相如之徒並遊其上即此也
  楚丘縣緊南至州七十里
  古戎州已氏之地漢為已氏縣屬梁國後漢屬濟隂郡北齊廢隋開皇五年又置屬曹州六年改為楚丘縣武徳五年屬戴州今宋州單父縣是也貞觀十七年廢戴州隸宋州楚丘故城在縣北三十里
  柘城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陳之株邑詩陳風株林刺靈公是也至秦為柘城縣續漢志屬陳郡至晉太康中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貞觀初廢入穀熟寜陵二縣後縣人徭賦路逺陳訴積年至髙宗朝復置屬宋州其羅城即古株邑故城是也渙水在縣北二十九里
  穀熟縣上西北至州五十七里
  本漢薄縣地置于古穀城春秋時為穀丘亦殷之所都謂之南亳漢于此置薄縣屬山陽郡薄與亳義同字異後漢改置穀熟縣屬梁國隋開皇十六年屬宋州隋末䘮亂縣人劉繼叔戮力固守免陷于賊武徳二年置南穀州以繼叔為刺史四年罷以縣屬宋州
  渙水在縣南二十八里
  髙辛故城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帝嚳初封于此
  下邑縣上西至州一百一十里
  漢舊縣按魯為楚所滅頃公遷于下邑漢髙祖攻下邑拔之在漢屬梁國後漢無下邑縣魏復立焉晉宋屬梁郡隋開皇三年改屬亳州十六年改屬宋州
  故譙城縣北三十一里祖逖屯淮隂進據太丘城遂克譙城而居之謂此也
  單父縣緊西南至州一百四十九里
  古魯邑也漢以為縣屬山陽郡後漢以為侯國屬濟隂郡後魏置北濟隂郡理單父城隋開皇三年廢郡又置單父縣屬濟隂郡十六年于縣置戴州單父屬焉大業二年廢戴州以縣屬曹州武徳五年重置戴州縣又屬焉貞觀十七年廢戴州縣隸宋州漢髙祖后呂氏單父人宓子賤巫馬期皆宰單父
  襄邑縣緊東至州一百一十四里
  本漢舊縣即春秋時宋襄牛地也秦始皇徙承筐縣于襄陵改為襄邑縣漢以縣屬梁後又屬陳留宋屬譙郡髙齊文宣帝省入雍丘隋開皇十六年復置襄邑縣屬杞州大業三年割屬梁郡武徳二年復置杞州以縣屬焉貞觀元年州廢縣隸宋州
  睢水西自雍丘縣界流入
  承筐故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宋襄公墓在縣城中東隅故號襄陵
  寧陵縣緊東至州五十九里
  本漢舊縣寧亦作甯七國時屬魏魏安釐王以弟無忌為信陵君邑于此漢初以魏咎為甯陵君亦在此漢志寜陵屬陳留郡後漢屬梁國晉屬宋郡改屬譙郡髙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屬亳州十六年割屬宋州
  睢水西北自襄邑縣界流入
  渙水西自襄邑界流入
  故葛城在縣北十五里古葛伯國以不祀為湯所滅大棘故城在縣西南七十里左傳宋華元鄭公子歸生戰于大棘又七國反先擊梁棘即此城也
  汋陵在縣南二十五里春秋鄭子罕伐宋宋將鉏樂懼敗諸汋陵
  故柘城在縣南七十里陳之株邑
  故鄢城在縣南五十三里漢之鄢縣鄭伯克段于此已吾城在縣西南四十里後漢已吾縣故城曹公初起兵于此
  始基故城在縣南九十里晉蔡州刺史祖逖督護衞策所築初乞活魁遣陳川據陳留浚儀遣將魏碩于谷水南營逖遣策等追戰大破之因即立戍留守策曰從祖公北伐數年功始基于此因以為名
  仇留故城在縣南六十五里初陳川自始基敗後遣將仇留伐鄢以逼蔡州祖逖遣衞策進戍谷北髙丘以禦仇留故呼為仇留城
  亳州望譙郡
  開元户七萬七百三十二 鄉一百三十七元和户六千五百二   鄉一百六十一
  禹貢豫州之域至周不改春秋時為陳國之焦邑六國時屬楚在秦為碭郡地漢為譙縣屬沛郡初後漢熹平五年黄龍見譙太史單颺以為其地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年亦當復見後如其言魏文帝即位黄初元年以先人舊郡又立為譙國與長安許昌鄴洛陽號為五都後魏復置南兗州周武帝改為亳州隋亂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王世充復為亳州
  州境東西三百六十七里南北二百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千七百二十里西至東都八百六十里
  正南㣲東至潁州二百六十里西至陳州二百里
  西北至宋州一百四十里東北至徐州三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絹二十疋賦 綿 絹 黍 稷 麻 麥
  管縣八
  譙  臨渙 酇  城父 鹿邑 䝉城永城 貞源
  譙縣緊郭下
  漢舊縣屬沛郡晉屬譙郡後魏無譙縣有小黄縣隋開皇三年以小黄縣屬亳州大業二年改小黄縣為譙縣三年以亳州為譙郡縣仍屬焉
  渦水在縣西四十八里魏黄初六年文帝以舟師自譙循渦入淮
  魏文帝祠在縣東五里初魏太祖以議郎告疾歸鄉里築室于此讀書秋冬弋獵以自娛文帝以漢中平四年生于此宅
  故梅城在縣南四十里古梅伯國
  臨渙縣緊西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漢銍縣屬沛郡後漢屬沛國魏屬譙郡梁武帝普通中克銍城置臨渙郡以臨渙水為名後魏改置渙北縣北齊省臨渙郡改渙北縣為臨渙縣屬譙郡隋開皇三年廢郡留縣改置譙州神堯嘗為譙州刺史大業二年改屬亳州武徳四年屬譙州貞觀十七年廢譙州縣隸亳州
  嵇山在縣西三十里晉稽康家于銍嵇山之下因改姓嵇氏
  酇縣上西南至州七十里
  秦漢舊縣屬碭郡漢屬沛郡蕭何封酇侯此邑也魏酇縣屬譙國後魏省隋開皇十六年復置酇縣屬沛郡武徳四年改屬亳州
  城父縣上西北至州七十九里
  春秋時陳國之夷邑亦名城父漢為城父縣屬沛郡後漢屬汝南郡晉屬譙郡宋志闕而有浚儀縣隋開皇十八年以重名復改為城父屬亳州
  渦水西北自譙縣界流入
  淝水東南至下蔡入淮
  扶陽故城在縣東北三十六里漢韋賢封邑
  章華臺縣南九里
  髙陂縣南五十六里周迴四十三里多魚蚌菱芡之利鹿邑縣上東至州一百一十七里
  本漢鄲縣地春秋時鳴鹿邑屬陳國左傳晉智武子以諸侯之師侵陳至于鳴鹿是也晉屬陳留郡隋開皇三年改屬亳州為鹿邑縣
  渦水西北自陳州太康縣界流入
  鹿邑故城縣西十三里俗名㸦鄉城案㸦互古通王應麟謂即論語之互鄉春秋時鳴鹿邑也
  武平故城縣東北十八里建安元年漢獻帝以曹公為大將軍封武平侯以此城為封邑
  䝉城縣上西北至州二百四十里
  本漢山桑縣屬沛郡後漢改屬汝南郡魏屬譙郡後魏孝文帝于此置渦州理山桑城其地後入于梁梁于此置西徐州後復入魏改為譙州改譙縣為渦陽縣隋改渦陽為淝水縣武徳四年重立山桑縣屬譙州貞觀十七年廢譙州割屬亳州天寶二年改為䝉城縣
  縣城北臨渦水後魏渦州城也東魏武定六年侯景叛行臺慕容紹宗破景于此
  檀公城本漢山桑縣城宋檀道濟為征北將軍居此因名之
  永城縣上西南至州一百四十里
  因隋舊縣本秦芒縣地漢不改後為臨睢縣之境晉蘄縣地隋大業六年于馬甫城東北三里割彭城睢陽置縣遂名永城屬譙郡武徳五年移于馬甫城屬譙州即今理是也貞觀十七年罷譙州以縣屬亳州
  碭山縣南五十里漢祖隠芒碭山澤間應劭注芒今在臨睢即永城縣是也碭屬梁國今碭山縣是二縣之界有山澤之固可以隠也
  故費城縣南二十里
  貞源縣望東至州五十九里
  本楚之苦縣春秋時屬陳後為楚所併漢屬淮陽國後漢苦縣屬陳國晉屬梁郡成帝更名谷陽髙齊省入武平縣隋開皇六年復置谷陽縣理苦城屬亳州乾封元年髙宗幸瀨鄉以𤣥元皇帝生于此縣遂改為貞源縣寜平故城在縣西南五十五里漢縣也晉永嘉五年東海王越自陽城率甲士四萬薨于項秘不發喪石勒兵追之及寜平城焚越屍于此數萬衆斂手受害尸積如山王夷甫亦遇害
  𤣥元皇帝祠縣東一十四里祠院中有九井隋季井皆竭自武徳以來清泉沁漏或云汲一井而八井水皆動李母祠在縣東一十四里乾封元年冊號先天太后今謂之洞霄宮
  潁州汝隂上
  開元户二萬八千一百七十九 鄉五十六元和户一萬一千五百二十九 鄉六十一
  禹貢豫州之域春秋胡子國楚滅之秦併天下為潁川郡之地在漢則汝南郡之汝隂縣也魏晉于此置汝隂郡司馬宣王使鄧艾于此置屯田後魏孝昌四年改置潁州髙齊罷州置郡隋末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王世充于汝隂縣西北十里置信州六年改為潁州移于今理州境東西三百五十七里南北一百九十六里
  八到西取陳州路至上都一千八百二十里西至東都九百六十里
  東至夀州二百六十里南至淮約一百里
  西至蔡州三百六十里西北至汴州七百里
  西北至亳州二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絁二十疋 綿二十七屯案開元賦𫝊寫缺
  管縣四
  汝隂 沈丘 潁上 下蔡
  汝隂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屬汝南郡魏文帝黄初三年屬汝隂郡後魏孝昌三年于此置潁州北齊廢以縣屬汝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潁州武徳初置信州六年復為潁州縣皆屬焉
  淮水西南流入經縣南去百里
  潁水西北自陳州項城縣界流入伏于城下
  汝水西南自蔡州新蔡縣界流入又東南入淮
  寢丘故城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楚相孫叔敖將死戒其子請寢丘之地即此
  古任城在縣北一里陳將任蠻奴伐齊于潁水北岸築城以圍池隂
  百尺堰在縣西北一百里司馬景王討王凌至百尺堰即此
  沈丘縣中東南至州一百二十六里
  本漢寢丘孫叔敖子之封一名沈丘漢為寢縣屬汝南郡後漢加丘字東魏于此置才州髙齊文宣廢州改置襃信縣隋不置縣邑至神龍二年十道使唐儉奏請分汝隂置沈丘縣
  小汝水在縣北
  潁上縣中西北至州一百一十七里
  本漢慎縣地屬汝南郡自漢訖宋不改隋大業二年置潁上縣屬潁州三年以潁州為汝隂郡縣仍屬焉武徳四年移于今理
  淮水西南自汝隂縣界流入去縣七十里又東北入下蔡縣界
  潁水西自汝隂縣界流入又東流入淮
  下蔡縣上西至州二百二十里
  本漢舊縣古蔡國又吳州來之邑也按蔡國本都上蔡又徙新蔡後又遷此故謂之下蔡漢以為縣屬沛郡後漢屬汝南郡隋大業二年屬潁州十二年移于今理武徳四年于此置渦州下蔡屬焉八年州廢縣屬潁州硤石山在縣西南六十里淮水經硤石中對岸山上築二城以防津要今按淮水以中流分界在西岸者屬下蔡在東岸者屬夀陽
  淮水西南自潁上縣界流入
  淝水經縣理南去縣一里入淮
  硤石城魏諸葛誕反王昶據硤石以逼誕即此城又晉孝武帝太元八年聞苻堅入寇乃遣龍驤將軍胡彬將水軍五千援夀春既陷退保硤石亦此城也今之縣城在舊城東北十餘里
  鄧艾廟在縣西一百二十步艾為魏將作陂營屯田後人賴其利因為立祠



  元和郡縣志卷八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九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
  滑州靈昌望
  開元户五萬三千六百二十七 鄉一百五元和户八千五十六     案鄉數傳寫缺今為鄭滑節度使理所管滑州鄭州 管縣十四都管户二萬二千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為衞國左傳曰狄滅衞衞立戴公以廬于曹今州城東北五里白馬故城即衞之曹邑也衞文公自曹邑遷于楚丘今衛南縣也衞成公又遷于帝丘今濮州濮陽縣是也戰國時其地屬魏始皇五年拔魏二十城初置東郡漢因之後漢末袁紹以曹公為東郡太守東晉時慕容徳自鄴南徙滑臺僣號南燕都于胙城至超徙都廣固為宋所滅宋武帝既平慕容之後盡得河南之地于此置兖州仍置東郡宋之北境守在此其城在古滑臺甚險固後魏宋文帝使王𤣥謨攻圍二十日不能取隋開皇九年又于今州理置杞州十六年改杞州為滑州取滑臺為名大業三年又改為東郡武徳元年罷郡置滑州二年陷寇四年討平王世充依舊置滑州
  州境東西二百三十六里西北一百四十九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四十里南至汴二州百一十里
  東南至曹州二百四十里西南至鄭州三百里
  正西㣲南至衞州一百一十五里北至相州一百三十里
  東北至濮州二百一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方紋綾賦 綿 絹
  管縣七
  白馬 韋城 衞南 胙城 靈昌 酸棗匡城
  白馬縣望郭下
  本衞之曹邑漢以為縣屬東郡因白馬津為名開皇三年屬汴州九年屬杞州十六年改杞州為滑州縣又屬焉白馬山在縣東北三十四里開山圖曰有白馬羣行山上悲鳴則河決馳走則山崩津與縣蓋取此山為名黄河去外城二十步
  州城即古滑臺城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相𫝊云衞靈公所築小城昔滑氏為壘後人増以為城甚髙峻堅險臨河亦有臺慕容時宋公遣征虜將軍王仲徳攻破之即魏武破袁紹斬文醜于此岸者
  鹿鳴故城縣北三十里宋書宋將王𤣥謨據滑臺宣令走鹿鳴城是也
  黎陽津一名白馬津在縣北三十里鹿鳴城之西南隅酈食其説漢祖曰守白馬之津塞飛⿰犭? -- 狐之口以示諸侯則天下知所歸矣謂此津也建安五年曹公征先主先主奔袁紹曹公擒闗羽拜為偏將軍紹遣顔良攻劉延于白馬曹公使羽擊之羽刺殺良于萬衆之中遂解白馬之圍後慕容徳為魏軍所逼率户四萬餘徙于鹿鳴達黎陽津昏而冰合是夜濟河訖旦而魏師至冰亦尋泮徳悦以為神助因改黎陽津為天橋津
  河侯祠在縣南一里漢王尊為東郡太守河水盛浸瓠子隄尊臨決河不去後人嘉尊壯節因為立祠
  韋城縣上西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白馬縣地殷伯豕韋之國也左傳范宣子曰昔我之祖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杜注東郡白馬縣東南有韋城是也隋開皇六年分白馬縣南境置韋城縣屬汴州九年屬杞州十六年屬滑州
  京觀在縣北二百步王莽篡漢東郡太守翟義舉兵莽遣將王邑等八將敗義于此乃築焉俗號髑骨臺衞南縣上西南至州五十五里
  本漢濮陽縣地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楚丘縣屬滑州後以曹州有楚丘縣改今名
  鐵丘在縣東南十里
  故鉏城在縣東十五里左傳后羿自鉏遷于窮石是也胙城縣上北至州九十里
  本古之胙國左傳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𦙍也又為古之燕國左傳魏人燕師伐鄭是也漢為南燕縣其後慕容徳都之復號東燕縣隋開皇三年廢東郡以縣屬汴州十八年文帝因覽奏狀見東燕縣名因曰今天下一統何東燕之有遂改為胙城屬滑州武徳二年于此置胙州領胙城又置東燕縣四年廢州胙城屬滑州石丘在縣東北三十里俗傳漢成帝時星隕之名也濮水縣南二十里西南自酸棗縣界流入
  靈昌縣上東北至州七十里
  本漢南燕縣地自漢至隋不改開皇十六年分東燕酸棗二縣置靈昌縣取靈昌津以為名屬滑州
  黄河在縣北一十里
  赤眉故城在縣東二十四里漢末赤眉賊帥樊崇築延津即靈昌津也在縣東北二十二里初石勒伐劉曜至河渚不得渡時流澌下流因風結冰濟訖泮勒自以為得天助故號靈昌津又左傳鄭太叔收貳以為己邑至于廩延又曹公北救劉延至延津皆此津也
  酸棗縣望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秦舊縣屬陳留郡以地多酸棗其仁入藥用故為名後魏併入小黄宣武帝復置改屬東郡隋開皇三年屬汴州九年屬杞州十六年改屬滑州
  黄河在縣北二十里
  酸棗故城在縣西南十五里六國時韓王所理處舊址猶存
  金堤在縣南二十三里漢文帝時河決酸棗東潰金堤即此堤也
  匡城縣上西北至州一百里
  古衞之匡邑論語子畏于匡至漢為長垣縣地自漢至後魏不改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匡城縣屬滑州故匡城在縣西南十里
  故蒲城在縣北一十五里左傳齊侯衞侯胥命于蒲子路為蒲宰皆此也
  訾婁故城縣西北十六里
  故鶴城縣西南十五里衞懿公養鶴于此
  鄭州滎陽雄
  開元户六萬四千六百一十九 鄉一百二十四元和户一萬三千九百四十四 鄉一十八
  禹貢豫州之域春秋時為鄭國本髙辛氏火正祝融之墟也周宣王母弟友為周司徒食采于鄭是為鄭桓公後幽王為犬戎所殺桓公死之其子武公與平王東遷平定虢鄶之地故左傳曰我周之東遷晉鄭焉依是也自武公後二十二公至六國時鄭為韓哀侯所滅哀侯二年韓自平陽徙都鄭秦并天下屬三川郡漢髙祖改三川為河南郡滎陽屬焉晉武帝分河南置滎陽郡東魏孝靜帝分滎陽置成臯郡髙齊文宣帝又改為滎陽郡周改為滎州隋開皇三年改滎州為鄭州十六年分置管州大業二年廢鄭州改管州為鄭州隋末陷賊武徳四年五月擒建徳王世充東都平其月置鄭州理虎牢其年又于今鄭州理置管州貞觀元年廢管州七年自虎牢移鄭州于今理
  州境東西一百七十六里南北二百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千一百四十里西至東都二百八十里
  東至汴州一百四十里南至許州一百八十六里
  東北至滑州三百里北至黄河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麻黄賦 綿 絹
  管縣七
  管城 滎陽 滎澤 原武 陽武 新鄭中牟
  管城縣望郭下
  本周封管叔之國自漢至隋皆為中牟縣開皇十六年于此置管城縣屬管州大業三年改管州為鄭州縣又屬焉
  梅山縣西南三十里春秋時楚蒍子馮率師侵費滑右迴梅山即此山也
  圃田澤縣東三里
  故市城縣西北三十里曹公擊袁紹軍于故市即此城也
  武强城縣東三十一里曹參擊項羽還攻武強即此城也
  祭城縣東北十五里
  邲城縣東六里晉荀林父帥師與楚子戰于邲即此城也
  李氏陂縣東四里後魏孝文帝以此陂賜僕射李沖故俗呼為僕射陂周迴十八里
  滎陽縣緊東至州六十里
  本漢舊縣屬滎陽郡髙齊改郡名成臯以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鄭州萬歳通天元年改為武泰縣仍隸河南府神龍初復為滎陽屬鄭州
  京水出縣南平地
  索水出縣南三十五里小陘山
  古大索城今縣理是也楚漢戰于京索間漢書注京縣有大索亭小索亭晉末滎陽人張卓董遇鳩集流散守固此城因名大柵塢今呼為大剌蓋音之訛耳
  小索城縣北四里宋南平王鑠遣王陽兒據小索破魏即此城也
  京縣故城縣東南二十里即鄭京城太叔之邑
  滎澤縣望東南至州五十里
  本漢滎陽縣地隋開皇四年分滎陽置廣武縣取山為名仁夀九年改為滎澤屬鄭州
  廣武山縣西二十里一名三皇山
  敖山縣西十五里春秋時晉師救鄭在敖鄗之間敖鄗二山名宋武北征記曰敖山秦時築倉于山上漢髙祖亦因敖倉傍山築甬道下汴水即此山也
  黄河北去縣十五里
  滎澤縣北四里禹貢濟水溢為滎今濟水亦不復入也東廣武西廣武二城各在一山頭相去二百餘步在縣西二十里漢髙祖與項羽俱臨廣武而軍今東城有髙壇即是項羽坐太公于上以示漢軍處
  踐土臺故王宮縣西北十五里北臨汴水南帶三皇山秦所置仲丁遷于囂此也詩搏獸于敖即此
  金堤縣西北二十二里漢文帝時河決酸棗潰金堤東郡大興卒塞之武帝時王尊為東郡守又加修築至明帝永平十二年詔樂浪人王景築堤起自滎陽東至千乗海口千餘里十里立一水門更相迴注無復潰漏之患此隄首也
  原武縣緊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舊縣屬河南郡後魏屬滎陽郡東魏改置廣武縣又屬焉髙齊天保七年郡縣並廢隋重置原武縣屬鄭州武徳四年屬管州貞觀元年復屬鄭州
  黄河縣北二十里
  古陽池城竹書紀年曰惠王十五年遣將龍賈築陽池以備秦即此也開皇六年于此置縣今縣理
  陽武縣緊西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舊縣屬河南郡晉屬滎陽郡
  黄河縣北三十里
  南棣城北棣城二故城在縣北十里春秋楚伐陳諸侯會于北棣以救之此也
  汴渠一名莨宕渠今名通濟渠西南自滎澤管城二縣界流入
  博浪沙縣東南五里張良為韓報仇擊始皇處
  新鄭縣緊東北至州九十里
  本有熊氏之墟又為祝融之墟于周為鄭武公之國都韓哀侯滅鄭自平陽徙都之秦并天下其地為潁川郡漢以為新鄭縣屬河南郡晉省隋開皇十六年重置屬鄭州
  陘山縣西南三十里史記魏敗楚于陘山山上有子產墓墓累石為方墳墳東有廟皆東向即杜元凱終制所言者
  函陵縣北十三里左傳晉侯秦伯圍鄭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此也
  溱州府城即東魏河南道行臺侯景營軍之壘
  溱水源出縣西北三十里平地
  鄶城縣東北三十二里
  洧水縣西北二十里灌潁渠首受洧水西魏遣王思政固守長社城東魏相髙澄遣將清河王髙岳攻之築堰通洧水渠灌破長社城即此渠也
  中牟縣緊西至州七十里
  本漢舊縣屬河南郡晉屬滎陽郡魏太武帝省併陽武東魏孝靜帝分滎陽置廣武郡隋氏避諱改為内牟屬管州今縣理是也開皇十八年改為圃田縣大業十三年陷李密武徳三年李勣招撫東夏于此置牟州復改為中牟貞觀元年屬汴州龍朔二年復隸鄭州縣理即古中牟故城論語佛肸以中牟叛後漢魯恭為縣令有善政人為立祠
  圃田澤一名原圃縣西北七里其澤東西五十里南北二十六里西限長城東極官渡上承鄭州管城縣界曹家陂又溢而北流為二十四陂小鵠大鵠小斬大斬小灰大灰之𩔖是也
  官渡臺俗號中牟臺亦名曹公臺在縣北十二里曹公破袁紹于此
  許州潁川望
  開元户五萬九千七百一十七 鄉一百十七元和户五千二百九十一   鄉五十七今為陳許節度使理所管許州陳州 管縣十三都管户九千三百二十九
  禹貢豫州之域周又為許國春秋定公六年鄭滅許七年又封許自是附庸于鄭周末為晉地三卿分晉其地屬韓秦滅韓虜韓王安以其地置潁川郡理陽翟漢髙帝五年為韓國以韓信為王六年復為潁川郡後漢獻帝初遭董卓之亂遷都長安卓死東歸于洛魏太祖迎帝都許及魏受禪改許縣為許昌縣然魏雖都洛而宫室武庫猶在許昌又析潁川增置襄城縣晉咸和二年征西庾亮表成帝曰潁川襄城本是一郡戸口今少請還合潁川從之宋受禪後魏明帝使達奚斤伐宋長驅至虎牢潁川許並入于後魏後又陷于東魏髙澄就古潁隂城改置南鄭州即今州城是也隋仁夀元年改南鄭州為許州隋末陷王世充武徳四年世充平復為許州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七里南北一百六十六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千二百六十里西北至東都三百四十里
  東南至陳州二百六十里正南微東至蔡州三百里
  北至鄭州一百八十六里東北至汴州二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蔗心席 乾柿賦 綿 絹
  管縣七
  長社 長葛 許昌 鄢陵 臨潁 舞陽扶溝
  長社縣望郭下
  本漢舊縣屬潁川郡春秋時鄭長葛地其社中樹暴長漢更名長社後漢屬郡不改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汴州大業三年改為潁川縣武徳四年復為長社改屬許州
  潁水西南自襄城縣界流入
  潩水俗名勑水經縣西其源出密縣大騩山
  長葛縣緊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長社縣地隋分置長葛縣屬許州取舊名
  洧水自北流入去縣十三里
  長箱城東魏武定五年清河王髙岳率衆圍西魏將王思政于潁川因築此城初以車箱為樓因名長箱城隋開皇六年又于此立縣今縣理是
  長葛故城縣北十三里
  長社故城縣西一里西魏大統十三年詔遣河南行臺大都督王思政進據潁川東魏遣將清河王髙岳率衆十萬圍潁川思政不與戰岳造髙堰引洧水以灌城十五年潁川城陷水自東北入城思政為岳所執即此城也
  東偏城縣東北五里左傳齊人鄭人伐許許莊公奔衞鄭伯使百里奉許叔居許東偏即此城也
  許昌縣上西南至州五十五里
  本許國為楚所滅至漢為縣屬潁川郡後漢因之魏太祖迎獻帝都許文帝受禪改為許昌宋志無許昌縣天平元年復置今縣理是也髙齊文帝省鄢陵入許昌隋文帝又于鄢陵縣置洧州以縣屬焉大業二年廢洧州以縣屬許州初魏武既破黄巾經略四方而苦軍食不足羽林監潁川棗祇建置屯田于是以任峻為典農中郎將募人屯田許下得穀百萬斛郡國列置田官數年之間所在倉儲盈積
  洧水西北自長葛縣流入去縣三十里
  故許昌城縣南四十里即許國故城
  許昌宮在許昌故城中楊修作許昌宫賦即此宮也魯城縣南四十里左氏鄭伯請以太山之祊易許田而祀周公即此城
  景福殿基址今在許昌故城内西南隅
  鄢陵縣上西南至州七十五里
  本漢舊縣屬潁川郡春秋鄭伯克段于鄢晉楚戰于鄢陵並此地後魏潁川置許昌郡仍立鄢陵縣以屬焉髙齊文宣帝廢鄢陵以其地入許昌縣隋開皇三年復置屬許州十六年又于縣理置洧州縣仍屬焉大業二年廢洧州以鄢陵屬許州
  洧水西北流入經縣西十里
  鄢陵故城縣西北十五里
  太丘城縣西南二十里陳寔嘗為此縣長
  故陶城縣南五十里相傳晉陶侃征杜□所築
  臨潁縣上西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舊縣屬潁川郡厯代因之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許州大業四年自故城移于今理建中二年屬溵州貞元二年州廢依前屬許州
  臨潁臯東西長五十里即龍脾岡也嵩髙山東南三百里有龍脾其地沃壤可居即此岡也今臨潁縣理在岡上
  潁水西北自長社縣界流入
  繁昌故城縣西北三十里魏文帝行至繁陽亭築壇受禪因置繁昌縣即此城也
  舞陽縣上東北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漢舊縣屬潁川郡在舞水之陽因名漢封樊噲魏封司馬宣王並為舞陽侯皆此邑自漢至晉不改宋省開元四年重于故城内置
  扶溝縣望西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舊縣屬淮陽國後漢屬陳留郡魏屬許昌郡髙齊文宣帝自今縣北移于今理武徳四年置北陳州縣隸焉其年廢州以縣屬洧州九年洧州廢又屬許州洧水縣西二十二里
  陳州淮陽上
  開元户五萬二千六百九十二 鄉一百四元和户四千三十八     鄉三十一
  禹貢豫州之域本太昊之墟周武王封媯滿于陳春秋時楚滅之秦滅楚屬潁川郡漢髙帝分潁川置淮陽國後漢章帝改為陳國獻帝末陳王寵為袁紹所殺國除為陳郡曹魏復為陳國以東阿王植為陳王植子志徙封濟北又為陳郡晉宋因之東魏孝靜帝以淮南内附置北揚州理項城乃于項城僑立北丹陽郡及稜陵縣髙齊文宣帝以百姓守信不附侯景改北揚州為信州周武帝改信州為陳州隋開皇二年改為沈州大業二年廢沈州入陳州三年改為淮陽郡武徳元年復為陳州
  州境東西一百六十九里南北二百八十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千五百二十里北至東都六百六十里
  東至亳州二百里東南至潁州三百里
  北至許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汴州三百一十里
  西南至蔡州二百二十里東北至宋州二百二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綿 絹賦 粟 麥
  管縣六
  宛丘 太康 項城 南頓 溵水 西華
  宛丘縣緊郭下
  本漢陳縣春秋時楚滅陳縣之秦漢仍為陳縣漢屬淮陽國後漢屬陳郡晉屬梁國宋屬陳郡髙齊文宣帝省陳郡仍移項縣理于此隋文帝罷陳郡改項縣為宛丘縣
  陳州州城枕蔡水周迴三十里
  宛丘縣南三里爾雅陳有宛丘又丘上有丘為宛丘注四方髙中央下曰宛
  固陵縣西北四十三里項羽敗南走固陵此也
  洧水西自許州鄢陵縣界流入
  蔡州自西北流入經縣理東一里
  州理城楚襄王所築即古陳國城也包羲氏神農氏並都于此及楚頃襄王為秦所伐失鄢郢徙都于陳卒為秦所滅
  弩臺在縣理古陳城南八十步後漢陳敬王曾孫寵善弩射十發皆同處常于此臺教弩黄巾賊起寵有强弩千張故惟陳國保全開元九年移孔子廟于臺上東門池在州城東門内道南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麻即此池
  八封臺及壇縣北一里古伏羲氏始畫八卦于此太康縣緊南至州七十里
  本漢陽夏縣地屬淮陽國後漢屬陳國後魏孝昌四年置陽夏郡以縣屬焉隋文帝改陽夏為大業縣
  蔡水西北自汴州尉氏界流入
  渦水首受蔡水東流經縣北
  縣理城即漢陽夏縣城夏后太康所築漢五年髙祖追擊項羽至陽夏南羽敗走固陵是也
  項城縣上西北至州一百里
  漢項縣古項子國春秋齊師滅項至楚襄王徙都陳以項為别都按此城即楚築在漢屬汝南郡晉屬陳國隋文帝改項縣加城字屬陳州東晉孝武時秦將苻融攻陷夀春苻堅捨大軍于項城輕騎八千兼道赴之時有謠曰堅不過項堅出令曰敢言吾在夀春者拔其舌衆諫不從堅遂敗
  武邱縣東南四十里本名邱頭魏王凌密謀廢立司馬宣王將中軍討陵大軍掩至百尺堰凌自知勢窮軍到邱頭面縛水次因改邱頭為武邱以旌其功即此也小汝水西南流入去縣五十里
  公路故城縣東四里漢末袁術所築
  故誘城縣北三十里魏毌丘險作亂西至項鄧艾督軍至樂嘉以誘之後人因謂之誘城
  百尺堰縣東北三十五里司馬宣王討王陵軍至百尺堰即此地
  南頓縣上北至州七十五里
  本漢舊縣屬汝南郡古頓子國後逼于陳南徙故號南頓其城楚令尹子玉所築後漢世祖父欽嘗為此縣令故號南頓君光武生于此縣中宋為南頓郡東魏于此置和城縣北齊廢郡省縣入和城隋復為南頓縣屬陳州武徳六年省入項城證聖元年以縣有光武鄉名符武氏遂于此置光武縣中宗復為南頓
  潁水縣西北三十里
  小汝水縣西南四十里
  髙陽邱縣南四十里應瑒南頓人兄弟俱有名自比髙陽氏才子故號髙陽邱
  溵水縣上北至州八十四里
  本漢汝陽縣屬汝南郡晉屬汝南國宋又屬汝陽郡隋開皇三年屬陳州十六年改汝陽為溵水縣建中二年屬溵州興元二年溵州廢改屬陳州
  溵水經縣北去縣三里
  溉灌城縣東北二十五里本魏將鄧艾所築艾為典農使行陳潁之間東至夀春艾以為田良水少不足盡地利遂開築陂塘大興溉灌軍儲豐足因名此城
  乾谿臺在縣北三里左傳楚靈王有乾谿之臺即此也西華縣上東至州八十里
  本漢舊縣屬汝南郡後漢因之晉無西華縣宋復置屬陳郡髙齊省後魏太和中復置武城縣神龍元年又為基城景雲復為西華
  潁水縣南二十里
  洧水縣西二十里
  集糧城在縣西十里魏使鄧艾營田築之貯糧故名







  元和郡縣志卷九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十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
  徐州彭城上
  開元户四萬九千七百二 鄉九十二元和户三千八百五十八 鄉八十九
  今為徐泗節度使理所管徐州宿州泗州濠州管縣一十六 都管户三萬七千二百五十二
  本禹貢徐州之域春秋時為宋滕薛小邾偪陽之地六國時屬楚秦并天下為泗水郡楚漢之際楚懷王自盱眙徙都之後項羽遷懷王于郴自立為西楚霸王又都于此漢改泗水郡為沛郡又分沛郡立楚國按楚國即今州理是也宣帝地節元年更為彭城郡尋復為楚國自漢以来或理彭城理下邳晉氏南遷又於淮南僑立徐州安帝始分淮北為北徐州宋永初二年加淮南徐州曰南徐州而改北徐州曰徐州明帝時淮北入魏梁初蹔收太清之後尋復入魏徐州復理彭城仍立彭城郡高齊及後周不改隋開皇二年于此置總管罷郡其所領縣並屬徐州十四年廢總管府為彭城郡隋亂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王世充改置徐州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貞觀十七年罷都督初宋高祖經略中原以彭城險要置府于此至文帝時王𤣥謨又上表曰彭城南界大淮左右清汴城隍峻整襟衞周固自淮以西襄陽以北經塗三千達于齊岱六州之人三十萬户常得安全實由此鎮後魏大将軍尉元上表曰彭城宋之要藩南師來侵莫不用之以陵諸夏輿地志云郡城由來非攻所能拔按自隋氏鑿汴以來彭城南控埇橋以扼汴路故其鎮尤重
  州境東西二百六十九里南北六百八十九里
  八到西至上都二千八十里西至東都一千二百二里
  南取埇橋路至宣州五百里東南至泗州五百九十里
  西南取蕭縣路至宋州三百十里西南至濠州三百九十里
  西北至兗州三百四十里東北至沂州三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五色土各一斗 上細絹賦 綿 絹
  管縣五
  彭城 蕭 豐 沛 滕
  彭城縣望郭下
  古大彭氏國也漢為彭城縣屬楚國後漢屬彭城國宋屬彭城郡隋文帝罷郡為縣屬徐州
  定國山在縣東四里後魏武定五年慕容紹宗欲擊梁貞陽侯蕭明營于此山
  泗水在縣東去縣十步
  州理城貞觀五年築其外城即古大彭氏國漢髙祖定天下以為楚國封弟交為楚王東晉封劉裕為宋公至宋武帝以皇子義康為彭城王並都于此後宋平北将軍徐州刺史薛安都乃舉城歸魏
  呂梁故城在縣東五十七里春秋時宋之吕邑至漢以為吕縣城臨泗水髙百四十尺周迴十七里此城東二里有三城一在水南一在水中潭上一在水北並髙齊所築立鎮以防陳寇
  曹公故城在縣東南六十五里在呂梁東岸或言曹公築此以守呂布西岸有城臨水是布之所固也號曰呂布固
  故垞城在縣北二十六里或曰古崇侯國兗州人謂實中城曰垞
  戱馬臺在縣東南二里項羽所造戯馬于此宋公九日登戯馬臺即此
  寒山堰在縣東南一十八里梁蕭明伐魏堰清水以灌彭城
  呂梁在縣東南五十七里蓋泗水至呂縣積石為梁故號呂梁陳将吳明徹以舟師破下邳進屯呂梁堰泗水以灌徐州周将軍烏丸軌達奚長儒率兵救援軌取車輪數百連鎖貫之横斷水路然後募壮士夜決堰至明陳人始覺潰亂爭歸至連鎖之處生擒明徹
  蕭縣上東北至州六十里
  本古之蕭國春秋時宋邑漢蕭縣屬沛郡北齊改為承髙縣屬彭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徐州改為龍城縣尋復為蕭縣
  丁公山在縣東南二十里丁公追漢髙帝處
  綏輿山在縣東二十五里宋髙祖綏輿里人蓋因里以名山也
  眢井在縣北二百步左傳楚子伐蕭還無社與司馬言目于眢井而拯之即此也
  豐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七十五里
  本漢舊縣屬沛郡戰國屬梁後漢屬沛國晉同宋改屬北濟隂郡北齊改為永昌以縣屬焉隋改屬徐州豐西澤在縣西十五里漢髙祖斬白蛇于此
  沛縣上東南至州一百四十三里
  本秦舊縣泗水郡理于此蓋取沛澤為縣名漢興四年改名沛郡領三十七縣理相城以此為小沛魏分立譙郡又以沛為王國晉不改宋為沛縣改屬徐州隋文帝罷郡縣屬仍舊
  微山上有微子冢去縣六十五里
  泗水西北流入東去縣五十步
  泡水即豐水也西去縣百五十步
  縣理城即秦沛縣城也初陳涉起沛令欲以沛應之乃令樊噲召髙祖沛令後悔閉城拒守髙祖書帛射城上曰諸侯並起屠沛今其誅令則家室完父老乃殺沛令迎髙祖立為沛公十二年髙祖破黥布還過沛謂沛父老曰逰子悲故鄉吾雖都闗中萬歳後吾魂魄猶思樂沛且朕自沛公以誅暴逆其以沛為朕湯沭邑
  故留城在縣東南五十五里髙祖令張良自擇齊三萬户良曰始臣起扵下邳與陛下㑹留乃封良為留侯故沛宮在縣東南一里髙祖過沛置酒歌大風即此宮也
  泗水亭在縣東一百步髙祖微時為亭長扵此
  滕縣上南至州二百里
  本古滕國漢蕃縣也屬魯國宋屬彭城郡漢末太傅陳蕃子逸為魯相改音皮後魏置蕃郡以縣屬焉北齊郡縣並廢隋于此置滕縣屬徐州按古滕國在縣西南十四里滕城是也
  奚公山在縣東南六十六里奚仲初造車于此
  公邱故城在縣西南十五里夏侯嬰初為滕令故號滕公按此時髙祖未立屬縣故滕為秦縣至武帝改為公邱縣屬沛國
  故薛城在縣東南四十三里薛侯國也孟嘗君時薛中六萬家其中富厚天下無比此田文以抗禦楚魏也合鄉故城在縣東二十三里即論語所謂互鄉是也案此以合鄉為互鄉則前卷亳州之鹿邑故城俗名㸦郷城者非即論語所謂互鄉矣王應麟困學紀聞謂鹿邑之外有互鄉城邑人相傳謂互鄉童子見孔子者此處也前代因立互鄉縣云云所據不一附識備攷宿州苻離上
  元和户八千六百七十六 鄉三十六案開元户鄉數𫝊寫缺
  本徐州苻離縣也元和四年以其地南臨汴河有埇橋為舳艫之㑹運漕所歴防虞是資又以鄿縣北屬徐州疆界闊逺有詔割苻離鄿縣及泗州之虹縣置宿州取古宿國為名也
  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九百里西北至東都一千四百里
  東南至泗州四百二十里東南至淮百里與濠州分中流為界從界至濠州一百里西至宋州三百三十里
  北至徐州一百五十里
  貢賦案開元貢賦傳寫缺
  管縣三
  苻離 鄿  虹
  苻離縣上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秦舊縣漢屬沛郡髙齊時屬睢南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徐州爾雅曰莞苻離也以地多此草故名睢水自縣西北流入
  故相城在縣西北九十里蓋相土舊都也
  靈璧故城在縣東北九十里漢二年漢王入彭城項羽以精兵三萬人晨撃漢軍于靈璧東睢水上大破之睢水為之不流
  鄿縣上北至州二百三十二里
  本秦舊縣漢屬沛郡後漢屬沛國有大澤鄉陳涉起兵于此為狐鳴宋于此置譙郡齊以為北譙郡後魏改鄿縣為鄿城縣隋開皇三年去城字屬仁州大業二年屬徐州八年屬譙州後復𨽻徐州
  淮水西南流入經縣南七十里
  渙水西自臨渙縣界流入
  渦水東去縣一百里
  鄿水北去縣三十里
  虹縣上西至州二百里
  本漢舊縣屬沛郡虹漢書作𧈬字梁武帝于此置貢城戍後魏復置虹縣周大象中省以地屬晉陵縣隋開皇十八年改晉陵為夏丘縣武徳四年于今縣南百里故虹城重疊置虹縣屬仁州貞觀八年屬泗州十三年移今縣理臨汴河
  赤坎故城在縣西南五十九里梁天監八年置赤坎戍潼陂一名萬安湖周迴二十里在縣北五里
  垓下聚在縣西南五十四里漢髙祖圍項羽于垓下大破之即此地也按漢洨縣屬沛郡洨音絞垓下即洨縣之聚落名也圖經云項羽墓在縣南六里按羽死後髙祖以魯公禮葬羽扵榖城在今鄆州東阿縣界言在此俗說之謬也
  廣濟渠按開元二十七年河南採訪使齊澣以江淮運漕經淮水波濤有沈溺之憂遂開廣濟渠下流自虹縣至楚州淮隂縣北十八里合扵淮踰時畢功後以水流峻急行旅艱阻旋又停廢卻由舊河
  泗州臨淮上
  開元户三萬三百五十 鄉六十元和户四千一十五  鄉五十
  禹貢徐州之域春秋時屬魯又為徐子之國後為楚所滅秦為泗水郡地漢興改泗水為沛郡武帝分置臨淮郡後漢下邳太守理此自晉迄後魏並為宿豫縣後魏扵此置東徐州周宣帝大象二年改為泗州隋大業三年改為下邳武徳四年復為泗州開元二十三年自宿遷縣移扵今理
  州境東西三百八十五里南北三百七十九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三百二十里西北至東都一千四百七十里
  東南陸行至揚州二百七十三里東水路至楚州二百二十里
  西南至濠州二百一十里西北至埇橋四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 麻布 細貲布賦 絹 布
  管縣五
  臨淮 宿遷 徐城 漣水 下邳
  臨淮縣𦂳郭下
  本漢徐縣地長安四年分徐城南界兩鄉扵沙塾村置臨淮縣南臨淮水西枕汴河開元二十三年自宿遷移扵今理
  宿遷縣上南至州二百一十里
  春秋時宋人遷宿之地至漢為厹猶縣屬臨淮郡晉安帝立宿豫縣隋開皇三年屬泗州寳應元年以犯代宗廟諱改為宿遷縣
  淮水入縣境南與楚州山陽縣分中流為界
  舊州城梁将張惠紹北伐軍所次憑固斯城塹其羅城引水環之今城在泗水之中
  下相故城在縣西北七十里秦故縣也項羽即下相人也應劭曰相水出沛國故曰下相
  魯肅廟在縣東南一里肅臨淮人後人為之立廟徐城縣中東至州五十里
  本徐子國也周穆王時徐君偃好行仁義視物如傷東夷歸之者四十餘國穆王聞徐君威徳日逺乘八駿之馬使造父御之𤼵楚師襲其不備大破之殺偃王其子遂北徙彭城原東山之下百姓歸之號曰徐山按山今在下邳縣界楚漢之際項羽置東陽郡漢誅英布置徐縣屬臨淮郡後漢以臨淮郡合扵東海明帝又分東海為下邳國理扵此晉太康三年復置徐縣屬臨淮郡梁扵此置髙平郡及髙平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徐城縣屬泗州理大徐城大業四年移扵今理
  淮水西南自虹縣界流入
  永泰湖縣南二里周迴三百六十三里其中多魚尤出朱衣鮒
  大徐城在縣北三十里
  徐君墓在縣北三十二里季札掛劔處
  漣水縣上西北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漢厹猶縣之地後漢為徐縣之地晉為宿遷縣之境宋明帝扵此置東海郡又扵城北置襄賁縣屬焉後魏改為海安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海州五年改襄賁為漣水縣因縣界有漣水故名武徳四年置漣州縣屬焉貞觀元年廢漣州縣屬泗州
  海水在縣東北一百四里
  淮水西南自宿遷縣界流入
  沭水俗名漣水西南自海州沭陽縣界流入
  碩濩湖在縣北百一十六里與海州朐山縣中分為界下邳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七十五里
  本夏時邳國後屬薛左傳薛之祖奚仲遷扵邳是也春秋并扵宋戰國時屬楚後屬齊至秦曰下邳縣漢屬東海郡魏志曹公征呂布扵下邳生擒布令東中郎将鎮下邳宋改為下邳縣屬東徐州周改東徐為邳州隋省邳州以縣屬泗州
  嶧陽山在縣西六里
  泗水西自彭城縣界流入
  淮水自縣西流入去縣六十里
  沂水經縣北分為二水一水于城北西南入泗一水經城東屈曲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沂水水上有橋昔張子房遇黄石公于圯上即此處也南人謂橋為圯故郯城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古郯子國城孔子問官扵郯子即此地也
  縣理城古邳國城也魏武征呂布扵下邳決泗水引沂水以灌其城即此處也按下邳城有三重大城周迴十二里半中城周四里呂布所守也魏武擒布扵白門即大城之門也小城累塼堅峻周二里許西南又有一小城周三百七十步征虜將軍石崇所築也
  石鼈屯晉穆帝升平初茍羨為北部都尉鎮下邳起田扵東陽之石鼈在縣臨津郡界公私利之北齊廢帝乾明中尚書左丞蘇珍之又議修石鼈等屯歳收數十萬石自是淮南軍防糧儲充足
  濠州鍾離上
  開元户二萬五百五十二 鄉四十一元和户二萬七百二   鄉四十二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鍾離子之國後為吳楚所爭之地左傳楚子為舟師以略吳疆滅鍾離又史記楚平王時鍾離人與吳邊邑卑梁小童爭桑而二邑交相攻滅秦并天下屬九江郡漢置鍾離縣復𨽻九江郡晉立為鍾離郡梁因之宋明帝失淮北地復立徐州扵此後廢帝改號北徐州梁因之以昌義之為北徐州刺史鎮鍾離魏中山王元英将軍楊大眼率衆數十萬來冦鍾離城北阻淮水魏人扵州東邵陽洲作浮橋晝夜攻城分番相代義之善射每彎弓所向莫不應弦而倒一日戰數十合魏軍死者與城中平㑹髙祖遣曹景宗韋叡率衆二十萬來救魏軍大敗英與大眼脫身而走因輕騎追至洛口而還州後入髙齊文宣帝改為西楚州隋開皇三年改濠州因水為名大業三年改為鍾離郡南北朝皆為重鎮隋亂陷賊武徳五年杜伏威附改為濠州按濠州本屬淮南與夀陽阻淮帶山為淮南之險貞觀元年竇參為相扵是據淮割地頴屬徐州及徐州節度使張建封死子愔為本軍所立常挫王師其時朝廷㡬失淮南之地蓋參不學無術昧扵疆理之制所由致也自貞元以後州西渦口對岸置兩城刺史常帶兩城使以守其要濠字中間誤去水元和三年又加水焉州境東西二百六十里南北一百八十一里
  八到北取虹縣路至上都二千三百七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一千五百一十里
  東南至滁州二百三十里南至廬州三百三十里
  西南至夀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徐州四百五十里
  東北至泗州三百二十里東北至楚州旴𣅿縣二百二十里從縣至楚州一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官絁賦 絁 絹 綿 布
  管縣三
  鍾離 定逺 招義
  鍾離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屬九江郡至晉屬淮南郡安帝時因東郡燕縣流入鍾離者扵此置燕縣至髙齊復為鍾離縣塗山在縣西九十五里
  淮水西南自壽州界流入
  西濠水出縣西南莫邪山北入淮
  東濠水出縣南濠塘山東北入淮
  當塗縣故城本塗山氏國在縣西南一百一十七里禹娶扵塗山即此也
  荆山堰在郡城西一百二十二里梁天監十三年魏降人王足陳計扵武帝求堰淮水以灌壽陽
  曰荆山為上格浮山為下格潼泡為激溝并灌鉅野澤帝遂𤼵徐陽人率二十户取五丁以築之令太子右衛率康絢左衛将軍昌義之䕶作令戰士二十萬人扵鍾離城南起浮山堰北扺巉石至十四年四月堰将合淮水漂度輙復決潰或言江淮多蛟龍其性惡鐡扵是引東西二冶故鐡器大則釡鬲小則钁鉏數千萬斤沈扵堰所猶不合縁淮百里内木石皆盡負者肩上皆穿士卒死者十七八十五年四月堰乃成壽陽城戍移頓扵八公山淮水清人之墳墓皆歴歴見扵水底或謂絢曰四瀆者天地所以節宣其氣不宜久塞既而昬霧三日霧解而堰決殺數萬人其聲若雷聞扵三百里水中怪物隨流而下或人頭魚身龍形馬首殊𩔖詭怪不可勝言
  荘周臺在縣西南七里濠水經其前荘子與惠子觀魚之所又曰觀魚臺
  定逺縣上北至州一百里
  本漢東城縣地屬九江郡梁武帝天監初置屬定逺郡髙齊改為大安郡隋仁夀元年廢郡改定逺縣為臨濠縣屬濠州國朝復為定逺縣
  洛水經縣西四十里
  隂陵縣故城在縣西北六十五里本漢縣也項羽敗扵垓下将麾下八百騎潰圍南走灌嬰追羽至隂陵羽迷失道問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故漢兵及之東城縣故城在縣東南五十里羽自隂陵至此尚有二十八騎南走至烏江灌嬰等追羽楊喜斬羽扵東城即此地
  招義縣上西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漢淮陵縣屬臨淮郡後漢屬下邳郡宋孝武帝自淮北徙睢陵縣改為池南縣陳為招義縣隋大業元年為化明縣屬濠州武徳七年更名招義
  淮水西自鍾離縣界流入
  浮山堰在縣西北六十里梁天監十三年與荆山堰同時修築
  蔡州汝南𦂳
  開元户五萬一千二百一十 鄉一百七元和户一萬二百六十三  案鄉數傳寫缺今為蔡州節度使理所管蔡州申州光州 管縣十二 案都管户數傳寫缺
  古豫州之域春秋時蔡江黄道柏弦胡蓼沈頓項息房呂十三國之地七國時屬魏秦兼天下為三川河東南陽頴川碭泗水薛七郡之地漢立汝南郡領二十七縣理平輿宋元嘉中後魏太武帝率兵圍汝南郡守陳憲守拒四十餘日魏人積屍與城齊不拔而退宋文帝又扵懸瓠城置司州其後太武帝收河南地獻文帝改司州為豫州周大象二年改為舒州隋文帝改為豫州移入懸瓠城今理是也仁壽四年改為溱州大業二年改蔡州三年罷州為汝南郡武徳四年復置豫州寳應元年以避代宗廟諱復改為蔡州
  州境東西四百一十七里南北五百一十三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四百三十里西北至東都六百二十里
  東南至光州三百二十里西至唐州二百一十里
  南至申州二百五十里北至潁州三百六十里
  東北至陳州三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 龜甲雙鸂鷘四窠雲等綾賦 綾 綿
  管縣十一
  汝陽 平輿 吳房 西平 朗山 新息真陽 上蔡 新蔡 襃信 郾城
  汝陽縣望郭下
  本漢舊縣也屬汝南郡晉屬汝南國宋屬汝陽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豫州仁壽四年改豫州為溱州以縣屬焉大業二年又移扵今理屬蔡州
  汝水經縣西南二里
  州理城古懸瓠城也汝水屈曲形若垂瓠故城取名焉平輿故城漢縣也古沈子國在縣東北六十里
  鴻郄陂在縣東十里漢成帝時陂溢為害翟方進為丞相以為決去陂水其地肥美省隄防之費遂奏罷之王莽時嘗枯旱郡人追怨方進童謠曰壞陂誰翟子威飯我豆食羮芋魁反乎覆陂當復誰者云兩黄鵠及建武中太守鄧晨使許陽為都水掾令復鴻郄陂陽曰昔成帝夢上天天帝怒曰何故壞我濯龍池扵是乃因髙下形勢起塘四百餘里數年乃立今廢
  平輿縣中西至州六十二里
  本漢平輿縣地屬汝南郡髙齊廢隋大業二年重置十三年陷王世充置輿州管平輿一縣武徳中屬蔡州貞觀元年天授二年重置
  汝水在縣南四十二里
  葛陂周迴三十里在縣東北四十里費長房投杖成龍處
  吳房縣上東南至州九十里
  本漢舊縣屬汝南郡後魏置襄城郡仍立遂寧縣以屬焉隋改為濯陽縣大業二年改為吳房縣
  西平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舊縣屬汝南郡後魏置即春秋時柏國也古韓地之分蘇秦說韓王曰韓有劔㦸出扵棠谿今此縣西界有棠谿邨是也縣又有龍泉水可以淬刀劔自漢至後魏皆為西平縣地隋末廢天授三年復置
  朗山縣上東北至州九十一里
  本漢安昌縣地屬汝南郡東漢省後魏太平真君二年扵朗陵故城復置隋開皇三年移扵今理屬豫州十六年改為朗山縣
  朗陵山一名大朗山在縣西北三十里
  淮水經縣理南去縣一百二十里
  道城古道國也在縣東北二十里
  朗陵故城漢縣也在縣西南三十五里晉何曽所封之邑也
  四望故城在縣東南七十里後魏太和十一年豫州刺史王肅扵四望陂南築之以禦梁梁太清二年豫州刺史羊鵶仁以二魏交逼糧運懸斷乃棄懸瓠歸扵義陽上表曰臣輙率所領縮還舊鎮仍留夏紹等停四望城防備即此城也
  新息縣上西北至州二百里
  本息侯國為楚所滅漢以為新息縣屬汝南郡周武帝扵此置息州領此縣隋大業二年州廢改屬豫州武徳四年扵此重置息州貞觀元年廢以縣屬豫州
  淮水自西流入經縣南去縣五里
  汝水自西流入經縣北去縣八十里
  王梁渠在縣西北五十里隋仁壽中修築開元中縣令薛務更加疏導兩岸通官陂一十六所利田三千餘頃珉玉坑在古息城東南五步周迴一百八十步深三尺其玉顔色潔白堪為器物隋朝官採用貞觀中亦令採取其後為淮水所沒開元中淮水東移珉坑重出其玉温潤倍勝昔時蔡州至今以為厥貢之首
  賈君祠在縣北一里名彪字偉節後漢時為新息長時小民多不養子彪言其制所活數千僉曰賈父後為立祠
  新息故城在縣西南十里
  真陽縣中北至州一百里
  本漢慎陽縣屬汝南郡晉屬汝南國後魏改為真陽縣髙齊改為保城縣隋開皇十六年改置真邱縣大業二年復為真陽縣因慎水為名也
  淮水經縣南去縣八十里
  慎水出縣西南二十里
  上蔡縣上南至州七十里
  本漢舊縣也古蔡國晉上蔡縣屬汝南國後魏神龜三年扵此置臨蔡縣髙齊廢隋文開皇十二年移扵今理為上蔡縣
  蔡岡在縣東十里周迴五十里
  汝水西去縣十五里
  新蔡縣上西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舊縣古呂國也漢屬汝南郡晉屬汝隂郡宋屬新蔡郡東魏孝靜帝扵此置蔡州隋開皇十六年扵此置舒州領廣寧縣仁壽二年改縣為汝北大業二年改為新蔡縣屬蔡州
  汝水經縣南去縣二里
  襃信縣中西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漢郾縣之地後漢分立襃信縣屬汝南郡晉屬汝隂郡宋改為襃信縣隋大業二年改襃信縣屬蔡州淮水經縣南去縣七十五里
  汝水經縣東北去縣五十五里
  白亭在縣東南四十二里左傳楚白公勝所封之地郾城縣𦂳東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漢縣七國時魏之下邑史記楚昭陽伐魏取郾兩漢以為縣屬潁川郡光武謂賈復曰郾最大宛次之復曰臣請撃郾帝執復手曰執金吾撃郾吾復何憂謂此城也宋元嘉二年将軍劉緬說曰郾城有百年之福若北朝保之未可敵也遂遣将軍殷祖焚其倉糧髙齊扵今縣置臨潁郡隋開皇三年廢五年又扵廢郡城中置郾城縣屬許州武徳四年扵此置道州貞觀元年廢以縣屬豫州
  汝水經縣西北去縣七十八里
  大溵水上承汝水自襄城至岐額城分流南為汝水北為溵水
  小溵水縣西北六十里至縣合為大溵水
  邵陵故城在縣東四十五里春秋齊桓公帥諸侯之師盟扵召陵即此處也漢置邵陵縣屬汝南郡隋廢入郾城
  征羌故城在縣東南七十五里本秦安陵縣建武十二年來歙征西羌有功故改名以封之
  申州義陽申
  開元户二萬一千二十 鄉四十二元和户六百一十四  鄉二十一
  本屬淮南道貞元以後隸蔡州節度使
  禹貢荆州之域又古申國也鄭武公娶扵申曰武姜在周為侯伯後為楚所滅秦并天下屬南陽郡魏文帝分置義陽縣自後省置不常宋元嘉末扵此立司州自後入後魏為郢州入梁為司州周武帝平齊改為申州大業二年改為義州武徳四年復置申州
  州境東西二百里南北一百七十八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七百一十里西北至東都九百四十二里
  南至安州二百六十里西南至隨州二百三十里
  西北至唐州二百六十里北至蔡州二百八十里
  東北至光州二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葛十疋賦 布 紵 綿 絹
  管縣三
  義陽 鍾山 羅山
  義陽縣上郭下
  本漢平氏縣義陽鄉之地也魏文帝分平氏立義陽縣江左省義陽縣地入平春縣晉孝武帝改平春曰平陽隋開皇三年改平陽為義陽縣屬申州大業二年改屬義州皇朝復屬申州
  淮水西自唐州桐柏縣界流入東北經縣去縣三十七里
  故曹城在縣東三十八里梁将曹景宗将兵侵魏所築故平靖闗城在縣南七十六里舊有此闗不知何代創立按義陽有三闗之塞此其一也武陽黄峴二闗在安州應山縣界長老云此闗因山為障不營濠隍故名平靖
  鍾山縣上西至州四十里
  本漢鄳縣也屬江夏郡宋永初中屬義陽郡髙齊扵此置齊安郡後改為萬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為齊安縣仍屬申州四年以近鍾山改齊安為鍾山縣
  淮水經縣北四十里
  澀水出縣南覇山去縣七十五里山石之間波流寒澀因以為名
  石城在縣西南二十一里石城山上本晉義陽縣所理羅山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鄳縣地梁武帝置西汝南郡扵此隋開皇三年併入鍾山十六年扵鍾山析置羅山縣屬申州武徳四年置南羅州領羅山一縣八年州廢以縣屬申州
  羅山在縣西南九里
  淮水經縣北去縣二十里
  光州弋陽中
  開元户二萬九千六百九十五 鄉六十一元和户一千九百九十    鄉六十二本屬淮南道貞元以後隸蔡州節度使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弦國之地魯僖公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黄在秦屬九江郡在漢為西陽屬江夏晉安帝立光城縣理扵此梁末扵縣置光州隋大業二年罷州為弋陽郡武徳三年改為光州總管府貞觀元年為光州都督府太極元年自光山縣移今理
  州境東西四百四十三里南北二百三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七百三十里西北至東都九百二十里
  西南至申州二百六十里西南至太别山三百里
  西北至蔡州三百里東北至壽州四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葛十疋 生石斛六十斤賦 絁 絹
  管縣五
  定城 殷城 固始 光山 仙居
  定城縣上郭下
  本漢弋陽縣屬汝南郡自漢至蕭齊常為弋陽城武徳三年弦州領定城一縣貞觀元年省定城屬光州淮水去縣六十七里
  黄國故城在縣西十二里春秋時黄國後為楚所滅殷城縣中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期思縣地屬汝南郡宋僑立苞信縣扵此梁以苞信縣屬義州隋開皇四年改苞信縣為殷城縣屬弋陽郡武徳三年重置義州以縣屬光州
  澮水在縣西五里
  定城闗在縣南四十里髙齊以南廹陳境因置此闗隋廢
  温湯在縣南山中其湯緑色
  固始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五十五里
  本漢封蓼侯之地春秋蓼國楚并之今縣城是也自東晉以後蓼縣省宋明帝失淮北地乃扵此僑立新蔡郡領固始一縣隋開皇七年改屬義州大業三年廢義州屬弋陽郡
  淮水經縣北八十里
  茹陂在縣東南四十八里建安中劉馥為揚州刺史興築以水溉田
  孫叔敖祠在縣西北隅七十五里
  光山縣上北至州三十里
  本漢西陽縣地屬江夏郡魏屬弋陽郡宋孝武帝大明初于此立光城縣隋開皇三年廢入樂安縣十八年又置光山縣
  光山一名弋山在縣西北八十里
  淮水經縣北七十里
  水陵故關在縣南一百三十二里齊陳二境齊置此闗以為禁防周因不改隋開皇九年平陳後廢
  仙居縣中束至州一百里
  本漢軑縣春秋時弦國楚滅之漢以為縣屬江夏郡至宋分立樂安縣天寳元年改為仙居縣縣西有仙居山因名
  谷水在縣北九里
  軑縣故城在縣北四十里春秋時弦國之都也
  仙堂六陂在縣西南十一里梁武大同元年百姓堰谷水為六陂以溉稻田














  元和郡縣卷十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十一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
  鄆州東平大都督府
  開元户三萬三千三百八十九 鄉六十二案元和户鄉數𫝊寫缺今為淄青節度使理所管鄆州兗州青州齊州曹州濮州密州海州沂州萊州淄州登州 管縣七十三案都管户數傳寫缺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屬宋即魯附庸須句音劬國太昊之後風姓左傳曰公伐邾取須句戰國時其地屬魏秦為薛郡地在漢為東平國屬兗州後漢封皇子蒼是為憲王宋及後魏並為東平郡周宣帝于此置魯州尋廢隋分兗州萬安縣置鄆州大業三年罷州為東平郡隋亂陷賊武徳五年討平徐圓朗于今鄆城縣置鄆州為總管府本理鄆城貞觀八年以下濕移理須昌貞元三年為都督府
  州境東西一百八十七里南北二百六十四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二十里西南至東都九百六十五里
  東南至兗州一百九十里西至曹州三百三十里
  北渡河至博州一百八十里東北至齊州二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絹十五疋賦 綿 絹
  管縣九
  東平 須昌 陽榖 壽張 盧 東阿
  鄆城 鉅野 平隂
  東平縣望郭下
  古宿國左傳曰公及宋人盟于宿是也兩漢為無鹽地後齊于此置須昌縣屬東平郡縣理無鹽城隋别置須昌縣屬鄆州改須昌縣為宿城縣貞元三年移于州理改為東平縣
  須昌縣望郭下
  本漢舊縣屬東郡故須句國按此前須昌縣在今縣東南三十二里須昌故城是也隋改須昌為宿城縣更立須昌縣于今理屬鄆州縣在州南四十五里
  濟水南自鄆城縣界流入去縣西二里
  州理故須句城左傳任宿須句顓臾皆風姓也注曰須句雖列國而削弱不能自通魯私屬若顓臾之比也無鹽故城在縣東三十六里古宿國也列女傳曰無鹽有醜女名宿瘤齊宣王善之立為夫人即此縣女也清水石橋在縣西三里隋仁壽元年造石作華巧與趙州石橋相埓長四百五十丈
  東平思王宇墓在縣東四十九里漢東平思王宇宣帝子後薨葬于此其冡松柏皆西靡王奢侈生葬所愛幸者守冡者常聞號呼數年後乃不復聞聲
  陽榖縣上東南至州七十五里
  本漢須昌縣地隋于此置陽榖縣取東阿縣界陽榖亭為名也屬濟州天寶十三年濟州為河所陷没以縣屬鄆州
  黄河在縣北十二里
  故伏城在縣東南二里蓋伏生所居因名之
  壽張縣緊東北至州四十五里
  本漢壽良縣也屬東郡後漢光武以叔父名良改曰壽張屬東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濟州十六年割屬鄆州武徳四年屬壽州五年廢壽州屬鄆州
  梁山在縣南三十五里漢書曰孝王北獵梁山是也壽州故城在縣東南十五里隋末百姓築以為堡武徳四年于此置壽州
  吕母垞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後漢東海吕母合衆于此兗州人謂城實中曰垞
  盧縣緊東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舊縣也屬泰山郡都尉理之濟北王所都後漢盧縣屬濟北國宋屬濟北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濟州大業三年復為濟北郡武徳四年討平王世充復為濟州按濟州理碻磝城碻苦髙反磝音敖本秦東郡之茌平縣也其城西臨黄河晉末為河水所毁移理河北博州界事具博州宋元嘉二十年寧朔將軍王𤣥謨前鋒入河平碻磝立戍守之都督劉義恭以沙城不堪守召𤣥謨毁城而還後更城之後魏略得河南置鎮守泰常八年于此置濟州至天寶十三載州為河所陷廢
  碻磝津在縣北一里後魏于此置闗名濟州闗隋末廢劉公橋架濟水在縣東二十七里宋武帝伐燕過此造橋故俗呼為劉公橋隋末廢貞觀元年重造長十二丈闊一丈二尺
  東阿縣緊南至州五十里
  本漢舊縣也春秋時齊之柯地左傳曰公會齊侯于柯注曰此柯今濟北東阿齊之柯邑猶祝阿也漢志東阿縣屬東郡都尉理晉屬濟北國隋開皇三年屬濟州天寶十三載濟州廢縣屬鄆州
  魚山一名吾山在縣東南二十里瓠子歌曰吾山平兮巨野溢魚怫鬱兮迫冬日即此山也曹子建每登此山有終焉之志及亡葬于山下
  榖城山在縣東三十二里黄石公出一編書與張良曰後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榖城山下黄石即我矣是其處也
  東阿故城在縣西二十里漢東阿縣城也晉太康後省魏志程昱謂范令靳允曰曹使君智殆天所授君必固范戍守東阿則田單之功可立謂此城也水經注曰東阿大井巨若輪深七八丈每嵗取此水煮膠入貢本草所謂阿膠也
  陽穀亭在縣東南四十二里左傳齊桓公會諸侯于陽榖是也
  項羽墓在縣東二十七里初羽為魯公羽死後魯猶為楚守漢王示以羽首魯乃降羽死乃以公禮葬于此鄆城縣緊東北至州一百里
  本漢壽良縣地左傳曰晉人執季文子于苕丘還待于鄆按古鄆城即今縣是也漢魏皆為壽張縣地隋開皇四年改為萬安縣十六年于此置鄆城縣貞觀八年移鄆州于須昌縣鄆城依舊
  黎丘在縣西四十五里春秋時黎侯寓于衞因以為名黎之臣子諷黎侯歸國作詩曰胡為乎泥中葢惡其卑濕也
  鉅野縣望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舊縣也屬山陽郡鉅野澤在縣東五里即魯西狩獲麟處武徳四年于此置麟州以是獲麟之地故以為名五年廢麟州以縣屬鄆州
  獲麟堆在縣東十二里春秋哀公十四年經曰西狩獲麟
  大野澤一名鉅野在縣東五里南北三百里東西百餘里爾雅十藪魯有大野西狩獲麟于此澤
  蚩尤墓在縣東北九里今山陽鉅野縣有蚩尤肩髀冢按黄帝殺蚩尤于涿鹿之野身體異處故别葬焉平隂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肥城縣地屬泰山郡古肥子國隋開皇十四年于今縣西北二十八里置榆山縣大業二年移于今理仍改名平隂屬濟州天寶十三載州廢縣割隸鄆州陶山在縣東三十五里范蠡葬處
  黄河去縣十里
  平隂故城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左傳曰晉侯伐齊齊侯禦諸平隂
  故長城首起縣北二十九里齊湣王所築蘇代謂燕王曰齊有長城巨防足以為塞是也
  左丘明墓在縣東南五十五里
  兗州魯郡中都督府
  開元户六萬七千三百九十七 鄉一百三十三案元和户鄉數傳寫缺
  禹貢兗州之域兼得徐州之地春秋時為魯國按武王即位封周公于少昊之墟曲阜之地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武王崩又相成王其子伯禽乃就封之魯自伯禽至頃公三十四君為楚考烈王所滅六國時地屬楚秦滅楚以魯為薛郡漢髙后時更為魯國後漢仍為魯國兗州所理不恒獻帝初平三年移兗州理濟隂之鄄城以魏太祖曹操為兗州牧魏仍移兗州理東郡之廩丘晉不改永嘉之後陷于石勒北州流人南渡成帝立南兗州寄理京口宋武帝平河南又得其地置兗州後又屬魏宋文帝元嘉八年理廣陵二十八年理盱眙三十年復理廣陵隋大業元年于兗州置都督府二年改為魯州三年改為魯郡十三年為賊徐圓朗所據武徳五年討平圓朗改魯郡置兗州貞觀十四年改置都督府謹按禹貢導沇水東流為濟截河南渡東與菏澤汶水會又東北入于海兗州在濟河之間因濟水發源為名今郡理乃非其境至周置兗州始兼得今郡之地而濟水自王莽末入河同流于海則河南之地無濟水矣自後所說皆習舊名
  州境東西二百三十一里南北三百五十三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九十五里西南至東都九百八十里
  東至沂州三百八十里東南至徐州四百里
  西南至宋州四百里西至曹州三百七十里
  西北至鄆州一百九十里正北㣲東至齊州三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鏡花綾 防風 紫石英賦 綾 絹 綿
  管縣十一
  瑕丘 金鄉 魚臺 鄒  龔丘 乾封萊蕪 曲阜 泗水 任城 中都
  瑕丘縣上郭下
  本漢縣屬山陽郡即魯之負瑕邑也左傳曰季康子伐邾以邾子益來囚諸負瑕宋元嘉十三年立兗州理瑕丘城而瑕丘無縣至隋文帝割鄒縣汶陽平原三縣界立瑕丘縣屬兗州
  洙水東去縣二十三里
  泗水東自曲阜縣界流入與洙水合
  淮安王神通營在瑕丘故城中武徳五年平賊徐圓朗屯兵之處也
  又有管國公任瓌薛國公長孫順徳原國公史萬寶壘列營相次各周迴五里
  堯祠在縣南七里洙水之西
  金鄉縣望東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漢東緡縣也屬山陽郡即古之緡國城左傳曰夏桀為仍之會有緡叛之陳留風俗傳曰東緡縣者故陽武户牖鄉也漢丞相陳平即此鄉人也後漢于今兗州任城縣西南七十五里置金鄉縣蓋因穿山得金故曰金鄉屬山陽武徳四年于此置金州五年廢為戴州貞觀中廢戴州縣屬兗州
  昌邑故城在縣西北四十二里其中城周十餘里外城周三十餘里中有鐵柱出地數尺漢景帝三年呉楚趙膠西濟南菑川膠東七國俱反天子命條侯周亞夫將三十六軍擊呉楚亞夫至淮陽問父客鄧都尉策安出客曰莫若引兵東北壁昌邑以梁委呉將軍深溝髙壘使輕兵絶淮泗口塞呉饟道呉梁相弊乃以全制其極破呉必矣條侯從之呉楚以正月起三月皆破滅即此城也
  魚臺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九十里
  本漢方與縣屬山陽郡髙齊文宣帝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方與縣屬戴州貞觀十七年廢戴州縣屬兗州寶應元年改為魚臺縣因縣北有魯君觀魚臺故名縣理城即漢方與城也
  菏水即濟水也一名五丈溝西自金鄉縣界流入去縣十里又東南流合泗水泗水東北自任城縣界流入經縣東與菏水合又東流入徐州沛縣界
  觀魚臺即武唐亭也在縣北十三里春秋隠公五年公矢魚于棠是也
  太山府君祠在縣西十二里
  鄒縣
  本漢鄒縣地故邾國魯之附庸魯繆公改邾為鄒因鄒山以為名隋大業二年改兗州為魯州三年罷魯州為魯郡縣皆屬焉武徳五年罷縣屬兗州按邾國之地陸終之子曹姓所封即今鄒縣是也今黄州亦為邾國之地陸終之後所封蓋終有六子各為國也
  嶧山一名鄒山在縣南二十二里禹貢曰嶧陽孤桐即此也秦始皇二十六年觀禮于魯刻石于嶧山晉建武初兗州寄理山上洛陽傾覆郗鑒獲歸州鄉人士並宗附之遂共推鑒為主與千餘家避難于嶧山中宗假鑒龍驤將軍兗州刺史鎮鄒山後為石勒所侵逼鑒率文武自嶧山奔下邳
  鳧山在縣東南三十八里詩曰保有鳧繹遂荒徐宅即此山也
  龔丘縣中南至州五十里
  本漢寧陽縣之地屬泰山郡後漢改屬東平國髙齊文宣帝移置平原縣于漢寧陽縣城北十七里今縣理也隋以此縣與徳州平原縣同名以縣東南二十里有龔丘城遂改為龔丘縣屬兗州
  青石山在縣西三十里後魏有青石山祠即謂此也其山都是一大石耳發地傑立髙四十餘丈周迴三里上有石池二所東西行列有𩔖人工冬夏澄清初無耗溢祈雨輒應故古今祀之
  故汶陽城在縣東北五十四里其城側土田沃壤故魯號汶陽之田成公二年齊歸我汶陽之田即此
  乾封縣上西南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齊之博邑延陵季子適齊子死葬于嬴博之間至漢武帝封禪分嬴博二縣立奉髙縣以奉泰山之祀後魏改博縣為博平隋開皇十七年改博平為博城縣乾封元年髙宗封岳析長安以置乾封長安元年廢乃于岱山下改博城縣為乾封縣屬兗州
  泰山一曰岱宗在縣西北三十里
  社首山在縣西北二十六里
  髙理山亦曰蒿里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徂來山亦曰尤來山詩曰徂來之松後漢赤眉渠帥樊崇保守此山自號尤來山老
  汶水源出縣東北原山西南流經縣理南去縣三里又有北汶嬴汶柴汶牟汶浯汶述征記曰泰山郡水皆名汶按今縣界凡有五汶皆源别而流同也
  岳廟在縣西北三十里泰山之南郡國志廟前有柏樹漢武帝所種赤眉賊斫一樹見血乃止有嶽令掌之開元十三年冬𤣥宗登封泰山登封之夕凝氛昬晦迅風激烈皇帝出齋宫露立以請及明清霽旗旛不搖事畢至山下日又抱戴明曜五色千官稱賀其日大赦以靈岳昭感封泰山神為天齊王
  萊蕪縣中西南至州二百六十里
  本漢縣也故城在今淄州東南六十里齊靈公滅萊萊人流播邑落荒蕪故曰萊蕪後漢范史雲曾為此縣長百姓歌其清儉曰甑中生塵范史雲釡中生魚范萊蕪至晉廢後魏移古嬴縣于此貞觀元年廢入博城縣至長安四年又于廢嬴縣置萊蕪縣取漢舊名也屬兗州韶山在縣西北二十里其山出鐵漢置鐵官至今鼓鑄不絶
  曲阜縣丄西北至州四十五里
  本漢魯縣即春秋時魯國伯禽所都其地即古炎帝之墟也自後或為魯國或為魯郡而縣屬焉髙齊文宣帝省魯郡仍于魯城置任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仍移汶陽縣理此屬兗州十六年改汶陽縣為曲阜縣
  防山在縣東二十五里禮記曰孔子既得合葬于防即此是也
  壽丘在縣東北六里皇甫謐以為黄帝生于壽丘在魯城東門之北
  曲阜在縣理魯城中委曲長七八里今按季子臺及大庭氏庫及縣理城並在其上
  洙泗二水東自泗水縣界流入又西南流經縣北分為二流水側有一城為二水之分會也南為泗水北為洙水二水之間即夫子領徒之所居也
  沂水亦名雩水源出縣東南八里坰澤俗名連泉澤在縣東南九里魯僖公牧馬之地詩曰駉駉牡馬在坰之野是也
  闕里在縣西南三里魯城中北去洙水百餘歩
  兩觀在縣東南五十歩定公二年雉門及兩觀災即家語孔子戮少正卯之處
  矍相圃在縣西三里魯城中
  孔子墓在縣西北三里魯城之北
  靈光殿魯王所造在魯城内按文選漢景帝子名餘封為魯王好理宫室而建此殿遭王莽亂宫室被焚建章皆隳壊而靈光殿巋然獨存
  泗水縣上西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卞縣之地即春秋之靈□地隋分汶陽縣于此城置泗水縣屬兗州
  尼丘山在縣南五十里叔梁紇禱尼丘山而生孔子梁父山在縣北八十里西接徂來山封禪書曰古者封泰山禪梁父七十二家
  龜山在縣東北七十五里詩曰奄有龜䝉定公十一年左傳曰齊人來歸龜隂之田是也
  泗水源出縣東陪尾山其源有四四泉俱導因以為名盜泉源出縣東北髙徑山之隂淮南子曰孔子不飲盜泉之水
  漏澤在縣東七十里此澤漏穴有五皆方丈餘深二丈以上其澤每夏積水秋冬漏竭將漏之時居人知之不過三日漏水都盡先以竹木作薄籬圍之水族山積也菟裘故城在縣北五十五里魯隠公曰使營菟裘吾將老焉
  任城縣緊東至州七十六里
  本漢舊縣屬東平國古任國太昊之後風姓也僖二十一年左傳曰任宿須句皆風姓也注曰任今任城縣也魏志曰文帝封鄢陵侯彰為任城王齊天保七年移髙平郡于此任城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髙平郡屬兗州承注山在縣東南七十六里云女媧生處按今山下有女媧廟
  桓公溝源出縣理西四十里萌山之下宋武北征記曰桓公宣武以太和四年率衆平趙魏時遣冠軍將軍毛彪生鑿此溝號曰桓公溝于今四十九年矣溝已填塞公遣寧朔將軍朱超更鑿石通之
  女媧陵在縣東南三十九里
  魏王粲墓在縣南五十二里
  中都縣上西北至州一百里
  本魯國邑也定公以孔子為中都宰一年四方皆則之禮記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槨由中都宰為司寇故城在今縣西三十九里一名殷密城至漢以其地為東平陸縣屬東平國齊髙帝改平陸縣為樂平縣隋復改樂平為平陸縣屬兗州天寶元年改為中都割屬鄆州今卻隸兗州
  汶水北去縣二十四里又北入西昌縣界
  桓水在縣西八十里晉桓温進軍北次金鄉鑿鉅野三百里以通舟運自清水入河以是桓所鑿故曰桓水亦曰桓河
  青州北海望
  開元户五萬五千一百三十二 鄉一百二案元和户鄉數𫝊寫缺
  古少昊氏之墟禹貢青州之地舜時以青州越海遼逺分為營州禹復置九州武王克商封師尚父于齊營丘周成王少時命太公曰東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無棣穆陵山在今瑯琊沂水縣界無棣今景城郡屬縣也五侯九伯實得征之至二十九代為田和所篡和子孫强盛與燕趙韓魏楚俱稱王五世至建為秦所滅分齊地置齊瑯琊二郡漢元年更為臨淄項羽立田都為王都臨淄其年四月田榮擊都走楚榮自立為王十二月楚擊榮榮走平原項羽立田假為王榮弟横擊假假走楚楚立田廣為王三年韓信殺廣漢立韓信為齊王五年信徙王楚六年以膠東等七十餘城封皇子肥為齊王傳國至厲王昌國除武帝復封次子閎為齊王後國除遂以齊為郡領縣十二理臨淄後漢改齊郡為齊國曹魏明帝封子芳為齊王尋即帝位晉武帝以弟攸為王子冏嗣永嘉末陷于石勒其後南燕慕容徳建都于此至慕容超宋武帝伐克之以沈文秀為青州刺史守東陽城為魏將慕容白曜所陷遂入後魏隋大業三年罷州為北海郡領縣十隋亂陷賊武徳二年海岱平定改為青州置總管府
  州境東西二百七十里南北三百四十四里
  八封西南至上都二千四百五里西南至東都一千五百五十五里
  東至密州三百三十里南至沂州四百五十里
  西北至棣州三百二十三里東北至萊州三百四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㑁文綾 𬃷 糖 海物賦 綿 絹
  管縣七
  益都 臨淄 千乗 臨朐 北海 壽光博昌
  益都縣望郭下
  本漢廣固縣之地魏于今壽光縣南十里益都城置益都縣屬齊國宋及後魏屬齊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青州
  淄水西去縣五十五里
  廣固城在縣西四里晉永嘉五年東萊牟平人曹嶷為刺史所築有大澗甚廣固故謂之廣固初南燕慕容徳議所都尚書潘聰曰青齊沃壤號東秦土方二千里四塞之固負海之饒可謂用武之國廣固者曹嶷之所營山川阻峻足為帝王之都徳從之及義熙五年宋武征慕容超于廣固也城側有五龍口險阻難攻兵力疲弊河間人𤣥文說𥙿曰昔趙攻曹嶷望風者以為澠水帶城非可攻拔若塞五龍口城當必陷石季龍從之嶷請降後五日大雨震雷復開徙舟嶧陽冉閔之亂段龕據之慕容恪攻圍數月不克又塞五龍口龕遂降後無幾又震開之今舊基猶存宜試修塞𥙿從之超及城中男女皆患腳弱病者大半超遂出奔為晉所擒
  臨淄縣緊南至州四十里
  古營丘之地吕望所封齊之都也太公後二十九代康公為田和所滅和立為齊侯後稱王五代至王建為秦所滅秦立為縣城臨淄水故曰臨淄自漢至後魏並屬齊郡髙齊省隋開皇十六年移髙陽縣理此改為臨淄縣以屬青州焉
  社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一名愚公山有愚公谷在山之隂
  牛山在縣南二十五里昔齊景公遊牛山北望而歎曰美哉國乎古而無死將何去此晏子對曰古而無死則太公丁公之樂也君何預于此哉
  營丘在縣北百步外城中爾雅曰水出其前經其左曰營丘今臨淄城中百丘淄水出其前經其左故曰營丘葵丘在縣西北二十里桓公會諸侯于此
  縣理即古臨淄城也漢齊郡亦理于此蘇秦說齊王曰臨淄城中七萬户户不下三人即二十一萬人又燕王謂蘇代曰吾聞齊地清濟濁河可以為固長城巨防可以為塞漢書田肯曰夫齊東有瑯琊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懸隔千里持㦸百萬齊得十二焉此東秦也非子弟勿王漢六年封皇子肥為齊王盡得故齊地人能齊言者悉與之
  齊雪宫故址在縣東北六里晏子春秋所謂齊侯見晏子于雪宫也
  天齊池在縣東南十五里封禪書曰齊之所以為齊者以天齊池也
  齊桓公墓在縣東南二十三里鼎足山上貞觀十一年詔致祭禁二十步内不令樵蘇
  管仲墓在縣南二十三里
  晏嬰墓在縣東北三里貞觀十一年詔十五步並禁樵蘇
  千乗縣上東南至州八十里
  本漢舊縣也屬千乘郡有鹽官後漢和帝永元七年改千乗國為樂安郡千乗縣仍屬焉武徳二年于此置乗州八年廢乗州千乗依舊屬青州千乗者以齊景公有馬千駟畋于青丘今縣北有青丘縣因以為名
  淄水南去縣二十八里
  臨朐縣上北至州四十里
  本漢縣也屬齊郡縣東有朐山因以為名隋開皇六年改為逢山縣屬青州取縣西逢山為名大業二年又改為臨朐縣
  胊山在縣東南二里
  逢山在縣西二十二里
  破車峴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按峴髙七十丈周廻二十里道徑險惡因名破車峴
  北海縣緊西北至州一百三十里
  本漢平壽縣也屬北海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置下密縣于廢郡中屬青州十六年又于此置濰州取界内濰水為名大業二年廢濰州仍改下密縣為北海縣
  海水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禹貢曰海岱惟青州今按海東接萊州西接壽光縣界
  濰水南去縣五十五里
  膠水東去縣八十五里與萊州膠水縣中分為界公孫𢎞墓在縣西
  壽光縣緊西南至州七十里
  本漢舊縣也屬北海郡後漢改屬樂安郡宋省壽光縣隋開皇六年于縣北一里博昌故城置壽光縣屬青州武徳二年屬乗州八年廢乗州還屬青州
  海水在縣東北一百十里東接北海縣界西接博昌縣界
  淄澠二水西自千乗縣界流入去縣四十里
  博昌縣丄東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舊縣屬千乗郡昌水其勢平博故曰博昌後漢以千乗郡為樂安郡博昌縣仍屬焉晉宋後魏並同髙齊省移樂陵縣今縣東十二里樂陵故城理此屬樂安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樂陵縣屬青州十六年改為博昌縣
  濟水北去縣百步又東北流入海
  海浦在縣東北二百八里即濟水東流入海之處水口謂之海浦
  薄姑故城在縣東北六十里齊舊都也
  齊州齊郡上
  開元户四萬九千一百五十七案鄉數及元和户鄉數竝𫝊寫缺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及戰國時屬齊國秦并天下為齊郡漢分齊郡立濟南國今州即濟南國之歴城縣理也景帝三年為濟南郡理東平陵屬青州晉永嘉之後郡移理歴城即今州理是也後為石勒所據慕容氏亦有其地義熙五年劉𥙿平之宋元嘉九年分青州立冀州理歴城後魏將慕容白曜攻下歴城文帝改冀州為齊州與濟南郡並理隋開皇十三年罷郡以所領縣屬齊州大業三年罷州為齊郡隋末陷于寇賊武徳元年海岱平定罷郡復州
  州境東西三百八十二里南北一百四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一百五里西南至東都一千二百里
  東至淄州一百九十里西渡河至博州二百九十里
  正南㣲西至兗州三百三十里正北微西至徳州二百四十五里
  東北渡河至棣州三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絲 葛賦 綿 絹
  管縣九
  歴城 全節 章丘 亭山 臨邑 臨濟長清 豐齊 禹城
  歴城縣上郭下
  古齊歴下城對歴山之下漢為歴城縣屬濟南國晉屬濟南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齊州
  華不注山一名華山在縣東北十五里齊晉戰于鞍齊敗績晉逐之三周華不注
  州理城古歴下城也左傳晉平公伐齊戰于歴漢書酈食其說齊王田廣罷歴下軍守備韓信度平原襲破歴下因入臨淄述征記曰歴城到營城三十里自城以東水瀰漫數十里南則迫山實為險固也
  神通寺在縣東七十里琨瑞山中苻秦時沙門竺僧朗隠居也朗少事佛圖澄尤明氣緯隠于此谷因謂之朗公谷
  全節縣上西南至州七十里
  本春秋譚國之地齊滅之漢以為東平陵縣屬濟南郡宋省東字後魏為東陵至周省其全節縣本是隋末土人李滿率鄉人據堡贍以家財武徳二年歸國于堡置譚州及平陵縣以滿為譚州總管貞觀元年廢譚州縣屬齊州十七年燕亮搆逆滿及男君球固守賊平縣廢有詔重置縣改名全節以旌其功焉
  濟水在縣北四十里
  巨合城在縣東南二十三里耿弇討張步守巨里即此城也
  章丘縣
  本漢陽丘縣也屬濟南郡髙齊文宣帝天保七年自髙唐故城移髙唐縣理于此隋開皇十八年以博州亦有髙唐縣改為章丘縣屬齊州取縣南章丘山為名也武徳二年屬譚州貞觀元年廢譚州又屬齊州
  東陵山在縣南二十八里莊子曰盜跖死于東陵之上龍盤山在縣東二十五里上有神迹是姜嫄所履處長白山在縣東南三十里髙二千九百丈周迴六十里齊記曰於陵城西三里有長白山即陳仲子夫妻所隠也
  濟水西去縣十七里
  縣理城即黄巾城也在濟水之南岸漢獻帝建安中黄巾賊張角之所守也
  亭山縣上西北至州九十里
  本漢平陵縣地宋于此置衛國縣屬頓丘郡隋開皇六年改為亭山縣屬齊州縣東南有亭山因以為名長白山在縣東北六十里
  百脈水出縣東北平地水源方百餘步百泉俱出合流故名之
  臨邑縣上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舊縣屬東郡至晉屬濟北國宋孝武帝孝建二年立東魏郡理臺城以臨邑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臨邑縣屬齊州武徳二年屬譚州貞觀元年廢譚州屬齊州
  黄河在縣北七十里
  濟水西去縣四十里
  漯水北去縣七里
  鹿角闗在縣西北七十里隋大業三年
  臨濟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菅縣屬濟南郡隋開皇六年移朝陽縣理于此屬濟州十六年改為臨濟縣
  黄河在縣北八十里
  濟水在縣南二十里
  長清縣上東北至州八十里
  本漢盧縣地隋開皇五年于此置鎮十四年廢鎮置長清縣屬濟州因清水為名貞觀十七年廢濟州屬齊州隔馬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左傳曰晉侯伐齊齊師遁夙沙衛斬馬于隘以塞道後因為隔馬山
  黄河北去縣五十五里
  濟水北去縣十里
  清水西南去縣十里
  淯溝泊在縣西南五里東西三十里南北二十五里水族生焉數州取給
  廢四口闗在縣西南五十里後魏置武徳九年廢石窌故城在縣東三十里
  豐齊縣上東北至州四十里
  本漢荏縣也取縣東北荏山為名屬泰山郡隋大業二年省入歴城縣武徳元年重置天寶元年改為豐齊岐陽山在縣東南五十里
  濟水西去縣二十六里
  祝阿故城在縣東北二里禮記曰武王克殷封黄帝之後于祝即此
  禹城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祝阿縣春秋時齊邑漢以為縣屬平原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屬濟州天寶元年改名禹城縣以縣西南三十里有禹息故城因名在州西北八十五里








  元和郡縣志卷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十二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
  曹州濟隂上
  開元户七萬三千一百六十一 鄉一百四十九案元和户鄉數傳寫缺
  禹貢豫州之域于周又為曹國之地後屬于宋左傳哀公八年宋景公滅曹按曹國在州東北三十七里濟隂縣界故定陶城是也七國時屬齊宋為楚魏所滅三分其地齊得其濟隂東平漢為濟隂郡之地在濟水之南故以為名漢景帝中六年别為濟隂國宣帝甘露二年更名定陶哀帝更為濟隂郡屬兗州後魏于定陶城置西兗州周武帝改西兗州為曹州取曹國為名也隋大業三年改為濟隂郡隋亂陷賊武徳四年平孟海公復為曹州
  州境東西二百五十九里南北二百五十九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千五百二十五里西至東都六百六十五里
  東至兗州三百七十里東南至宋州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汴州一百四十五里西北至滑州二百里
  東北至鄆州三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蛇牀子 葶藶賦 綿 絹
  管縣六
  濟隂 冤句 乗氏 成武 南華 考城
  濟隂縣緊郭下
  本漢定陶縣之地屬濟隂郡隋開皇六年于此置濟隂縣屬曹州皇朝因之
  曹南山在縣東二十里詩所謂薈兮蔚兮南山朝隮是也
  氾水在縣南昔漢髙祖既定天下即位于氾水之陽張晏曰氾水在濟隂界取其汎受𢎞大而潤下按今氾水縣東亦有髙祖即位壇據叔孫通傳云髙祖為皇帝通于定陶就其儀在濟隂是也
  菏澤在縣東北九十里故定陶城東北其地有菏山故名其澤為菏澤禹貢曰導菏澤被孟豬
  州理中城蓋古之陶丘也一名左城帝王世紀舜陶于河濱即禹貢之陶丘今濟隂定陶西有陶丘是也爾雅曰再成為陶丘成猶重也
  古曹國在縣東北四十七里故定陶是也定陶故城堯所居也堯先居唐後居陶故曰陶唐氏史記曰曹叔振鐸者周武王弟封于曹魯哀公八年宋滅曹執曹伯陽自曹叔至伯陽凡十八葉又范蠡相越平呉後變姓名為朱公居于陶號陶朱公亦此地也
  莘仲故城在縣東南三十里蓋古之莘國也伊尹耕于莘野湯聞其賢聘以為相即此地
  三鬷亭古國也在縣東北四十九里湯伐桀遂伐三鬷俘厥寶玉注曰三鬷國名今定陶是也
  冤句縣緊東至州四十七里
  本漢舊縣也漢初屬梁國景帝時屬濟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曹州
  煮棗故城在縣西北四十里漢書樊噲攻煮棗屠之是也
  濟陽故城在縣西南五十里漢濟陽縣也光武以建平元年生于濟陽縣明照一室是嵗有嘉禾生一莖九穗大于凡禾因名秀光武皇考為濟陽令
  袁本初故城在縣北七十里袁紹所築
  乘氏縣緊南至州五十四里
  本漢舊縣也屬濟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曹州大業末年廢武徳四年重置
  孟海公南北二城在縣東四十五里隋末賊帥孟海公所築
  成武縣緊西至州一百里
  本漢舊縣也屬山陽郡後漢改屬濟隂郡隋于此置戴州成武縣屬焉大業二年省戴州縣移理州城中後屬曹州武徳五年于金鄉縣重置戴州縣又屬焉貞觀十七年廢戴州縣又屬曹州
  故秺城在縣西北二十九里昭帝封金日磾為秺侯南華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離狐縣也屬東郡舊傳初置縣在濮水南常為神狐所穿穴遂移城濮水北故曰離狐後漢屬濟隂郡魏志李典從太祖遷離狐太守然則魏時離狐郡也晉屬濟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曹州天寶元年改曰南華英公李勣左僕射彭城郡公劉晏皆此縣人
  濮水在縣南五里昔殷紂使師延作靡靡之樂武王伐紂師延至投濮水而死謂此水也
  考城縣緊東北至州九十五里
  古戴國也春秋隠公十年宋人蔡人衛人伐戴後屬宋楚滅宋改名曰穀漢以為菑縣國都城記曰案國都城記見史記堯本紀注是徐才宗所撰而隋書經籍志但云二卷不著撰人姓名今附識于此縣西南有戴水今名戴陂周迴可百餘里蓋本戴國取此陂水為名也漢之興也其邑多菑年數不登故邑曰菑章帝柴于岱宗過菑縣詔御史曰陳留菑縣其稱不令故髙祖鄙柏人之名武帝休聞喜而顯獲嘉其改菑縣為考城縣至晉屬濟隂郡髙齊天保七年省考城縣移成安縣理此隋開皇十六年仍改名考城縣屬宋州武徳五年改屬曹州
  葵丘在縣東南一百五十步左傳齊桓公會諸侯于葵丘是也
  大劑陂即戴陂也在縣西南四十五里周迴八十七里與宋州襄邑縣中分為界
  濮州濮陽上
  開元户四萬六千九百二十一 鄉九百十三案元和户鄉數傳寫缺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為衛國地左傳齊桓公會諸侯于鄄注曰鄄衛地今東郡鄄城縣也戰國時屬齊在漢為濟隂郡之鄄城也後漢獻帝于此置兗州晉置濮陽郡後改濮陽國封王子允為王後為郡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濮州大業三年廢濮州入東平郡隋末陷于寇賊武徳四年討平王世充于此重置濮州
  州境東西二百三十五里南北一百三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五十五里西南至東都七百九十五里
  西南至滑州二百一十五里南至曹州二百一十里
  北至黄河二十里東北至鄆州一百七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絹二十疋賦 綿 絹
  管縣五
  鄄城 雷澤 臨濮 濮陽 范
  鄆城縣緊郭下
  本漢舊縣屬濟隂郡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濮州鄄城縣屬焉大業三年廢濮州縣屬東平郡武徳四年重置濮州鄄城縣又隸焉
  黄河北去縣二十一里
  州理城在故鄄城中魏文帝以臨淄侯植為鄄城侯雷澤縣上西北至州九十里
  本漢郕陽縣古郕伯國周武王封弟季戴于郕漢以為縣屬濟隂郡隋開皇六年于此置雷澤縣因縣北雷夏澤為名也屬濮州
  歴山在縣西北十六里史記曰舜耕歴山耕者讓畔灉水沮水二源俱出縣西北平地去縣十四里
  雷夏澤在縣北郭外灉沮二水會同此澤
  姚墟在縣東十三里舜生于姚墟
  堯母廟在縣西南四里
  堯陵在縣西三里自堯即位至永嘉三年凡二千七百二十一年記于碑貞觀十一年有詔禁人芻牧春秋奠酹
  臨濮縣上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成陽縣地屬濟隂郡隋開皇十六年分鄄城南界雷澤西界置臨濮縣屬濮州南臨濮水故以為名大業二年武徳四年重置
  清丘在縣西三十五里
  濮陽縣上東至州八十里
  本漢舊縣也古昆吾國即帝丘顓頊之墟也昆吾即夏諸侯為五伯之首左傳曰狄滅衛遷于帝丘衛侯自楚丘徙濮陽縣秦置東郡理此漢仍為東郡及濮陽縣也隋開皇十六年改屬濮州
  黄河北去縣十五里
  瓠子河上承黄河漢書武帝時河決瓠子東南注鉅野通于淮泗上使汲黯鄭當時興人徒塞之堤復壤是時武安侯田蚡奉邑食鄃在河北河決而南則鄃無水災乃言江河之決乃天事也非易以人力塞之乃不復塞後二十餘嵗嵗比不登梁楚尤甚上使汲人郭昌率卒數萬人塞瓠子決河沈白馬圭璧自將軍以下皆負薪下淇園之竹以為楗上悼功之不成乃作歌于是卒塞瓠子築宫于其上名曰宣房其後王尊為東郡太守河水盛溢泛浸瓠子金堤尊躬率吏民沈白馬祀水神親執圭璧使巫策祝請以身填金堤水盛堤壊吏民皆奔走尊立不動而水漸退
  范縣上西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舊縣屬東郡春秋時晉大夫士會之邑也髙齊廢隋開皇六年又置范縣屬濟州十六年改屬濮州故顧城在縣東二十八里夏之顧國也詩曰韋顧既伐昆吾夏桀注曰三國黨于桀皆為湯所誅
  密州髙密中
  禹貢青州之域兼得徐州之地今州界于春秋之時為莒魯之地戰國時屬齊秦并天下屬琅琊郡漢文帝十六年分齊立膠西國都髙密宣帝更名髙密國後魏永安二年分青州立膠州取膠水為名也隋開皇五年改膠州為密州取境之密水為名也隋亂陷賊武徳五年山東底定改置密州
  州境東西三百一十六里南北三百九十里
  八到西至上都二千七百四十五里西至東都一千八百八十五里
  東至大海一百六十里南至海州三百八十四里
  西南至沂州三百七十里西北至青州三百三十里
  東北至萊州三百四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細布 牛黄 海蛤賦 絁布
  管縣四
  諸城 髙密 輔唐 莒
  諸城縣上郭下
  本漢東武縣也屬琅琊郡樂府章所謂東武吟者也後漢屬琅琊國晉屬東莞郡後魏屬髙密郡隋開皇十八年改東武為諸城縣取縣西三十里漢故諸縣城為名琅琊山在縣東南百四十里史記曰始皇二十六年滅齊遂登琅琊作層臺于山上謂之琅琊臺週迴二十里秦王樂之因留三月徙黔首二萬户于山下後十二年刋石立碑紀秦功徳
  海在縣東一百五十里
  盧水出縣東南盧山水側有勝火木野火燒死其炭不灰故東方朔有謂不灰之木者也
  縣理東南百三十里濱海有鹵澤九所煮鹽今古多收其利
  濰水故堰在縣東北四十六里蓄以為塘方二十餘里漑水田萬頃
  髙密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舊縣也文帝十六年分齊立膠西國封齊悼惠王子印為膠西王都髙密世祖封鄧禹為髙密侯髙齊文宣帝省髙密縣隋開皇中復置屬密州
  海在縣東南六十里
  濰水在縣西南自諸城縣界流入去縣四十里昔韓信與楚將龍且夾濰水而陣信為萬餘囊盛沙壅水上流引軍擊龍且陽不勝還走龍且追信信決壅囊水大至龍且軍大半不得渡遂斬龍且
  膠水在縣東三十里
  夷安澤在縣北二十里周迴四十里多麋鹿蒲葦龍且城在縣西南五十五里楚將龍且所築也
  鄭𤣥墓在縣西七十里
  輔唐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安丘縣也屬北海郡後漢屬北海國有渠丘亭故莒渠丘公所居也髙齊文宣帝天保七年省隋分昌安縣置牟山縣大業二年改牟山縣為安丘縣取漢書舊名也屬密州乾元二年改為輔唐縣
  牟山在縣西南十三里牟山縣取名于此
  浯水堰三齊記曰昔者堰浯水南入荆水灌田數萬頃今尚有餘堰而稻田畦畛存焉
  莒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九十里
  故莒子國也漢為莒縣文帝二年封朱虚侯章為城陽王都莒後魏亦以莒縣屬東莞郡隋開皇三年廢郡莒縣屬莒州大業三年罷莒州以莒縣屬琅琊郡武徳五年重置莒州縣屬焉貞觀八年廢莒州以縣屬密州濰山在縣東北八十三里濰水所出也
  縣理在莒國故城中城三里竝皆崇峻惟南開一門子城方十二里郭周迴四十里
  故曹公城在縣南七十二里昔魏太祖征陶謙拔五城略地東海于此築城周迴四里
  漢海曲縣在縣東一百六十里屬琅琊郡有鹽官地有東呂鄉東呂里太公望所出也王莽末海曲縣有呂母者其子為縣令枉殺乃散財以招少年少年感母恩問母所欲具言之乃共起兵殺縣令其後屯結至數萬赤眉之興由此始也今東海縣有呂母國即舊集之所也








  元和郡縣志卷十二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十三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
  海州東海上
  開元户二萬三千七百二十八 鄉四十元和户鄉數傳寫缺
  禹貢徐州之域春秋時魯國之東鄙七國時屬楚秦置三十六郡以魯為薛郡後分薛郡為郯郡漢改郯為東海郡領三十七縣理在郯縣屬徐州後漢以為東海國封皇子疆為王晉惠帝封髙密王子越為東海王梁武帝末年長江以北悉附後魏武定七年改青冀二州為海州髙齊文宣帝移海州理琅琊郡改琅琊郡為朐山郡隋末喪亂臧君相竊據之武徳四年君相以郡歸順改為海州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八里案南北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至上都取沂兗路二千五百五里西至東都一千六百四十里
  東南至楚州四百一十里南至揚州七百里
  東南至泗州連水縣取官河水路三百四十里陸路二百五十里西北至沂州三百三十里西至徐州取下邳路五百六十里
  北至密州三百八十四里東至海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 楚布賦 綿 絹
  管縣四
  胊山 東海 沭陽 懐仁
  朐山縣上郭下
  本漢朐縣也屬東海郡後周武帝建徳六年改朐山縣為朐山郡取界内朐山為名也隋開皇三年廢郡縣屬海州
  羽山在縣西北一百里書曰殛鯀于羽山即此也碩濩湖在縣南一百四十二里
  龍且故城在縣南六十里
  鍾離昧故城在縣南百里項羽將鍾離昧所築昧即此縣人
  東海縣上西至州水路九十里
  本漢贛榆縣地俗謂之鬱州亦謂之田横島宋明帝失淮北地乃于鬱州上僑立青州地後入魏魏改青州為海州又于此置臨海鎮髙齊廢臨海鎮周武帝後置東海縣後遂因之
  小髙山在縣北六十里田横弟避漢所居之山也其山三面絶壁皆百餘仞惟東面一道劣容行人
  大海在縣東二十八里
  贛榆故城在縣北四十九里隋末土人臧君相築田横國在縣北五十七里齊王田廣既死田横乃代立為王與灌嬰戰于嬴下横敗走與其屬五百人入居海島即此也
  沭陽縣中東北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漢厚丘縣地宋文帝元嘉四年于此置縣屬南彭城郡至太清二年地入魏孝靜帝改為沭陽郡在沭水之陽故以為名仍于郡東置懐文縣周武帝改懐文縣為沭陽縣
  沭水西自下邳縣界流入經縣南十步
  碩濩湖在縣東八十里與朐山連水三分湖為界懐仁縣中東南至州九十里
  本漢贛榆縣地梁于此置北海郡後魏改置義唐郡隋開皇初廢郡移懐仁縣理于此改屬海州
  贛榆故城一名鹽倉城在縣東北三十里漢舊縣也屬琅琊郡
  沂州琅琊中
  開元户二萬七千四百 鄉五十五案元和户鄉數傳寫缺
  禹貢徐州之域春秋時為齊地秦并天下置琅琊郡因琅琊山以為名也漢因之髙后立營陵侯劉澤為琅琊王文帝元年徙澤為燕王以琅琊為郡晉武帝咸寧二年改封東海王睿為王王即帝位于江東是為東晉元帝元帝于郡城置發千戍以南軍鎮之自永嘉之後琅琊陷于胡寇成帝于丹陽江乗縣界别立南琅琊郡至宋武得河南尋又没于後魏莊帝置北徐州琅琊郡屬焉周武帝改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東臨沂水因以名之隋大業十三年亂離郡為徐圓朗所破武徳四年討平圓朗復置沂州
  州境東西三百二十一里南北四百二十九里
  八到西至上都二千二百七十五里西至東都一千四百一十五里
  東南至海州二百三十里西至兗州三百八十里
  東南至泗州下邳縣二百七十七里北至青州四百五十里
  西至徐州三百五十里東至密州三百七十里
  西北至淄州五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紫石英 黄銀賦 綿 絹
  管縣五
  臨沂 沂水 費  承  新泰
  臨沂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也屬東海郡東臨沂水故名之後漢改屬琅琊國晉屬琅琊郡髙齊省隋開皇末復置屬沂州羽山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與海州朐山縣分界沂水東去縣一里
  王僧辯城在縣東北五十里梁將王僧辯屯兵于此王導故宅在縣東北四十八里
  沂水縣上南至州二百里
  本漢東莞縣即春秋莒魯所爭之鄆邑也城陽姑幕縣南有員亭即鄆也俗變其字耳後魏孝文帝于此置新泰縣隋開皇四年改為東安縣十六年又于古葢城别置東安縣而此改名沂水縣
  沂山在縣北一百二十四里周禮青州其鎮沂山穆陵山在縣北一百九十里管仲曰賜我先君履南至于穆陵是也
  大峴山在縣北九十里宋髙祖北伐慕容超大將公孫五樓說超曰呉兵輕銳難與爭鋒宜斷大峴使不得入上策也超曰引使過峴我以鐵騎蹙之此成擒耳不從宋髙祖兵遂得入初是役也或曰彼若嚴守大峴軍無所資何能自返髙祖曰鮮卑性貪且愛其榖必將引我兵一入大峴吾何患焉及師過大峴髙祖喜曰天贊我也遂大破之伍緝之從征記曰大峴去半城八十里直度山二十五里崖坂峭曲石徑幽危四岳三塗不是過也
  雹山在縣西北二十八里出紫石英好者表裏映徹形若雹狀故名雹山今猶入貢
  成平公營在縣北百五十六里周武帝拔鄴城齊王髙緯先送其母妻于青州是日緯率千騎走青州周遣大將軍成平公尉遲勤率二千騎追之擒緯于青州南之雙溝周因授以青州總管立碑紀功
  費縣上東南至州九十里
  古費國也隠公元年傳曰費伯帥師城郎後為魯季氏之邑至漢為費縣屬東海郡自宋至隋皆屬琅琊郡大業末為賊潘當所破武徳四年重置屬沂州
  䝉山在縣西北八十里楚老萊子所耕之處
  東䝉山在縣西北七十五里論語曰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䝉主
  南城縣城在縣南九十里史記齊威王使檀子守南城則楚人不敢為寇是也
  承縣上東北至州一百八十五里
  本漢之承縣春秋時鄫國也屬東海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承縣屬徐州大業十三年縣為山賊左君衡所破武徳四年又于此置鄫州又改蘭陵縣為承縣貞觀八年廢鄫州縣屬沂州縣西北有承水因以名焉
  抱犢山在縣北六十里壁立千仞頂寛而有水此山去海三百餘里天氣澄明宛然在目昔有遁隠者抱一犢于其上墾種故以為名山髙九里周迴四十五里蘭陵縣城在縣東六十里史記曰荀卿以儒者適楚楚春申君以為蘭陵令因家焉
  縣界有陂十三所竝貞觀元年以來修立以溉田焉新泰縣上東南至州二百六十三里
  春秋時魯平陽邑也宣公八年城平陽晉武帝泰始中鎮南將軍羊祜此縣人也表改為新泰縣屬泰山郡隋開皇四年屬莒州大業二年廢莒州以縣屬沂州䝉山在縣東南八十八里書曰䝉羽其藝
  障山在縣東八十里出銷石石腦炬火等石居人常採為貨
  萊州東萊下
  開元户二萬三千一百五 鄉四十三案元和戸鄉數傳寫缺
  禹貢青州之域即古萊子國也齊滅之遷萊子于郳在齊國之東故曰東萊漢髙帝四年韓信虜齊王廣分齊郡置東萊郡領縣十七理掖縣屬青州後魏獻文帝分青州置光州取界内光水為名隋開皇二年改光州為萊州隋末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綦順復為萊州
  州境東西四百二十八里南北二百四十一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七百六十里西南至東都一千九百里
  東北至登州二百四十里正南微西至密州三百四十五里
  北至大海五十里西南至青州三百四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黄銀 文蛤 牛黄 滑石器賦 絹 綿 貲布
  管縣四
  掖 即墨 昌陽 膠水
  掖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也屬東萊郡按掖水出縣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縣取為名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萊州
  萬里沙在縣東北三十里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大旱禱萬里沙
  浮游島在縣西北四十里遥望島在海中若浮游然故名
  海水在縣北五十二里
  膠水西去縣七十五里
  海神祠在縣西北十七里
  即墨縣中西北至州二百六十三里
  本漢舊縣屬膠東國城臨墨水故曰即墨髙齊文宣帝併入膠水縣隋開皇末又于此置即墨縣屬萊州大勞山小勞山在縣東南三十八里晏謨齊記曰太白自言髙不如東海勞昔鄭康成領徒于此
  壯武故城在縣西六十里晉封張華為壯武侯
  海在縣東四十三里又在縣南百里
  昌陽縣上西北至州一百九十九里
  本漢舊縣也屬東萊郡置在昌水之陽故名昌陽有鹽官隋開皇三年罷郡昌陽縣屬萊州
  黄銀坑在縣東百四十里隋開皇十八年牟州刺史辛公義于此坑冶鑄得黄銀獻之大業末貞觀初更沙汰得之
  奚養澤在縣西北四十里周禮職方氏幽州其澤藪曰奚養
  膠水縣中北至州一百里
  本漢膠東國之地後漢省膠東國為膠東縣屬北海國後魏屬北海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萊州仁壽元年改為膠水縣
  即墨故城在縣東南六十里古東齊之地史記蘇秦曰齊東有琅琊即墨之饒此其處也齊湣王時燕將樂毅伐齊下七十餘城惟莒即墨不下田單設竒䇿破燕軍迎襄王于莒盡復齊地封單為安平君漢書曰漢元年項羽徙齊王田市于即墨為膠東王田榮怒殺市于即墨自立為王遂併三齊之地漢膠東郡領八縣理即墨即此城也
  平度故城在縣西北六十七里城西北有土山古今煮鹽處
  淄州淄川上
  開元户三萬七千四百四 鄉七十一案元和户鄉數𫝊寫缺
  禹貢青州之域周之九州為幽州之境職方氏幽州其浸菑時州葢取淄水為名也春秋及戰國時屬齊秦為齊郡之地在漢為濟隂郡之般陽縣也隋開皇十六年于今理改置淄州隋亂陷賊武徳元年重置淄州州境東西一百一十五里南北一百八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二百九十五里西南至東都一千四百三十五里
  東至青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兗州三百七十里
  北渡河至棣州二百一十里東南至沂州五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防風 理石賦 綿 絹 米粟
  管縣五
  淄川 長山 鄒平 濟陽 髙苑
  淄川縣上郭下
  本漢般陽縣也屬濟南在般水之陽故名後漢屬齊國晉省宋于此置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改貝丘為淄川縣屬淄州
  淄水出縣理東南原山去縣六十里俗傳禹治水功畢土石黒數里之中波流若漆故謂之淄水
  長山縣上東南至州六十四里
  本漢於陵縣地也宋武帝于此立武强縣隋開皇十八年改武强為長山縣取長白山為名屬淄州武徳元年置鄒州縣又屬焉八年廢鄒州依舊屬淄州
  長白山在縣西南四十里
  濟水西北去縣三十五里
  鄒平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舊縣也屬濟南郡隋開皇三年自梁鄒城移平原縣入鄒平城屬齊州今理是也十六年改屬淄州十八年改平原縣為鄒平縣復舊名也
  黄河西北去縣八十里
  濟水南去縣三十五里
  濟陽縣上東南至州九十四里
  本漢梁鄒縣也屬濟南郡隋又于後漢梁鄒城地置濟南縣大業二年景龍元年于漢梁鄒城置濟陽縣屬淄州
  八會津在縣南一里相𫝊水陸所凑其路有八故名濟水在縣南又東北入髙苑縣界
  髙苑縣上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舊縣也屬千乗國後漢屬樂安國宋于此置長樂縣屬渤海郡十八年改為會城縣隋大業三年改為髙苑縣取縣東南髙苑故城為名隋末陷賊武徳元年重置髙苑縣屬鄒州八年廢鄒州縣屬淄州
  濟水北去縣七十步
  千乗故城在縣北二十五里漢千乗國也
  登州東牟中府
  開元戸二萬八千五百三十三 鄉三十六案元和戸鄉數𫝊寫缺
  禹貢青州之域古萊子之國春秋齊侯滅萊至漢為東萊郡之地後魏孝靜帝分東萊于黄縣東一百步中郎故城置東牟郡髙齊廢隋開皇三年改置牟州大業三年廢武徳初又置因文登縣人不從賊黨遂于縣理置登州
  州境東西五百六十里南北一百六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三千里西南至東都二千一百四十里
  東至文登縣界大海四百九十里東南至大海四百六十里
  南至大海六十里南至萊州昌陽縣二百里
  西至海四里當中國往新羅渤海過大路北至海三里
  正北微東至大海北岸都里鎮五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 牛黄 水蔥席賦 布 麻
  管縣四
  蓬萊 牟平 文登 黄
  蓬萊縣中郭下
  本漢黄縣之地屬東萊郡昔漢武帝于此望蓬萊山因築城以蓬萊為名在黄縣東北五十里貞觀八年于此置蓬萊鎮神龍三年析黄縣置蓬萊縣在鎮南一里即今登州所理是也
  牟平縣中西至州二百里
  本漢縣也屬東萊郡有鐵官鹽官在牟山之陽其地夷坦故曰牟平漢書齊悼惠王子將閭為牟平侯後屬萊州武徳四年于中郎城置牟州牟平縣屬焉貞觀元年牟州及縣俱廢麟徳二年析文登縣于此重置牟平縣屬登州
  文登縣上西北至州一百二十五里
  本漢牟平縣也屬東萊郡髙齊後帝分牟平置文登縣屬長廣郡取縣界文登山為名隋開皇三年廢長廣郡文登縣屬萊州武徳元年改屬登州
  之罘山在縣西北一百九十里史記曰秦始皇二十九年登之罘刋石紀功封禪書曰齊有八祠之罘為陽主即此
  成山在縣東北百八十里史記曰始皇二十九年又東遊登成山升之罘勒石紀功郊祀志曰齊有八祠成山為日主封禪書曰七曰日主祠成山
  文登山在縣西北九十里
  海在縣南六十里縣東一百八十里三面俱至于海縣東北海中有秦始皇石橋今海中時見有堅石似柱之狀
  東牟故城在縣西北一百十里漢髙后二年封齊悼惠王子興居為俟
  不夜故城在縣東北八十五里屬東萊郡春秋時萊子所置初築此城有日夜出故名之
  黄縣中東北至州九十里
  本漢舊縣也屬東萊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萊州武徳四年屬牟州神龍三年置登州黄縣割屬焉漢書曰秦欲攻匈奴運糧使天下飛芻輓粟起于黄腄琅琊負海之郡轉輸北河率三十鍾面致一石黄即今黄縣腄即今文登縣屬東萊郡腄直瑞反北河朔方以北六斛四斗曰鍾計道路所費凡百九十二斛乃致米一石
  萊山在縣東南二十里封禪書曰齊之八祠六曰月主祠之萊山
  故黄城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古萊子之國春秋傳曰齊侯滅萊杜注曰今萊黄縣是也
  大人故城在縣北二十里司馬宣王伐遼東造此城運糧船從此入今新羅百濟往還常由于此
  蓬萊鎮在縣東北五十里
  海瀆祠在縣北二十四里大人城上














  元和郡縣志卷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十四
  唐 李吉甫 撰
  河東道
  河中府河東赤
  開元户七萬二百七  案鄉數𫝊寫缺元和户一萬九千六百 鄉六十五
  今為河中節度使理所管河中府絳州晉州慈州隰州 管縣三十七 都管户四萬一千三百六十五
  禹貢冀州之域按今州本帝舜所都蒲坂也春秋時為魏耿楊芮之地左傳曰晉獻公滅魏以賜畢萬服䖍注曰魏在晉之蒲坂畢萬之後十代至文公列為諸侯至惠王僣號稱王至王假為秦所滅今州即秦河東郡地也漢元年項羽封魏豹為西魏王王河東都平陽二年豹降從漢王在榮陽請歸侍親疾至則絶河津反為楚盡有太原上黨地九月韓信虜豹定魏地置河東上黨太原郡文帝時季布為河東守文帝謂曰河東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後魏太武帝于今州理置雍州延和元年改雍州為秦州周明帝改秦州為蒲州因蒲坂以為名隋大業三年罷州又置河東郡隋將屈突通守河東髙祖師次桑泉縣通出守潼闗乃令鷹揚郎將堯君素王行本留鎮郡城遂于今桑泉縣置河東郡武徳元年罷郡置蒲州其年堯君素為賊人薛宋李楚客所殺王行本仍堅守不賓二年置蒲州總管三年行本歸化自桑泉移蒲州于今理九年廢總管置都督府復為州開元元年五月改為河中府仍置中都麗正殿學士韓覃上疏陳其不可至六月詔停復為州乾元三年又改為河中府大歴中元載為相又上建中都議曰自古建大功者未嘗不用天因地故髙祖保闗中光武據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臣等攷天地之心本聖人之意驗古往之事切當今之務則莫若建河中為中都隸陜虢晉絳汾潞儀石慈隰等十城為藩衛長安去中都三百里順流而東邑居相望有羊腸底柱之險羊腸在潞州壺闗縣東南一百六里濁河孟門之限孟門在慈州文城縣西南三十六里即龍門上口以轘轅為襟帶與闗中為表裏劉敬所謂扼天下之吭而撫其背即此之謂推是而言則建中都將欲固長安非欲外之也將欲安成周非欲捨之也將欲制蠻夷非欲懼之也將欲定天下非欲弱之也河中之地左右王都黄河北來太華南倚總水陸之形勝鬱闗河之氣色每嵗白露既降凉風已髙陛下處金城湯池内綏華夏登信臣驍將外馭戎狄出于仲秋還于農隙有漕濁泛舟之便無登髙履險之虞不傷財不害人得養威而時狩如此則國有保安之所家無係虜之憂矣疏奏不省初代宗自幸陜之後每嵗八九月間京師恟恟常懼犬戎復至將相之家皆裝儲糗為行李之備載知人情不安遂獻此疏冀因制置竊有兵權議亦宏博盡當時利害然代宗探見載意議故不行或曰建中都江融設險圖之首篇也融誅後書已不傳不知斯言何自而得
  府境東西二百五里南北一百七十七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三百二十里東至東都五百八十五里
  東南至陜川二百四十五里東南至虢州一百八十三里
  西至同州六十七里西南至華州一百四十七里
  東北至絳州取桐郷路二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麥□扇 竹扇 漆匣鳯栖梨 乾𬃷 龍骨
  賦 綿 絹 布 麻
  管縣八
  河東 河西 臨晉 猗氏 虞鄉 寶鼎解  永樂
  河東縣次赤郭下
  本漢蒲坂縣地也屬河東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仍屬蒲州十六年移蒲坂縣于城東仍于今理别置河東縣大業二年省蒲坂縣入河東縣
  雷首山一名中條山在縣南十五里
  風陵堆山在縣南五十五里與潼闗相對
  長原一名蒲坂在縣東二里其原出龍骨
  河水北自桑泉縣界流入
  媯汭水源出縣南雷首山尚書曰釐降二女于媯汭州城即蒲坂城也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壇故陶城在縣北四十里尚書大傳曰舜陶于河濱故堯城在縣南二十八里
  蒲坂闗一名蒲津闗在縣西四里魏志曰太祖西征馬超韓遂夜渡蒲津闗即謂此也今造舟為梁其制甚盛每嵗徴竹索價謂之橋脚錢數至二萬亦闗河之巨防焉
  風陵故闗一名風陵津在縣南五十里魏太祖西征韓遂自潼闗北渡即其處也
  舜祠在州理舜城中貞觀十一年詔致祭以時灑掃伯夷墓在縣南三十五里雷首山南貞觀十一年詔致祭禁樵蘇
  河西縣次赤郭下
  本朝邑縣東地乾元三年因置河中府割朝邑縣置臨晉縣次畿西南至府七十四里
  本漢舊縣地也後魏改為北解縣隋開皇十六年分猗氏縣于今理置桑泉縣因縣東桑泉故城以為名也天寶十二年改為臨晉
  河水經縣西四十里
  涑水在縣東二十三里
  故解城本春秋時解梁城又為漢解縣城也在縣東南十八里晉惠公許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東盡虢略内及解梁城是也
  桑泉故城在縣東十三里左傳曰重耳圍令狐入桑泉謂此也
  故司空魏國公裴寂墓在縣東北十七里
  猗氏縣次畿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
  本漢舊縣即猗頓之所居也東魏恭帝二年改猗氏為桑泉縣周明帝復改桑泉為猗氏縣屬汾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蒲州
  涑水經縣南六里
  故郇邑在縣西南四里左傳曰晉侯謀去故絳欲居郇瑕氏之地韓獻子曰郇瑕氏土薄水淺不如新田遂遷新田即平陽絳邑縣也
  虞鄉縣次畿西至府七十里
  本漢解縣地也後魏孝文帝改置南解縣屬河東郡周明帝武成二年廢南解縣别置綏化縣武帝改綏化為虞鄉
  檀道山一名百梯山在縣西南十二里山髙萬仞躋攀者百梯方可升降故曰百梯山南有穴莫測深淺每有敕使投金龍于此兼醮焉
  王官故城在縣南二里左傳曰秦伯涉河焚舟取王官案後聞喜縣王官故城在縣南十五里以虞鄉在聞喜西南言之王官故城當在虞鄉縣東此云在縣南二里有誤
  五老仙人祠在縣西十里
  寶鼎縣次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
  本漢汾隂縣也屬河東郡劉元海時廢汾隂縣入蒲坂縣後魏孝文帝復置汾隂縣開元十一年改寶鼎縣黄河在縣北十一里趙簡子沈佞臣欒激之所也案欒激攷呂氏春秋及水經注竝作欒徼
  汾水北去縣二十五里
  后土祠在縣西北一十一里
  殷湯陵在縣北四十三里
  解縣次畿西北至府四十五里
  本漢舊縣也屬河東郡隋大業二年省解縣九年自綏化故城移虞鄉縣于廢解縣理即今縣理是也武徳元年改虞鄉縣為解縣屬虞州因漢舊名也仍于蒲州界别置虞鄉縣貞觀十七年廢虞州解縣屬河中府中條山在縣南二十里
  鹽池在縣東十里
  女鹽池在縣西北三里東西二十五里南北二十里鹽味少苦不及縣東大池鹽俗言此池亢旱鹽即凝結如逢霖雨鹽則不生今大池與安邑縣池總謂之雨池官置使以領之每嵗收利納一百六十萬貫
  熨斗陂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通路自縣東南踰中條山出白陘趨陜州之道也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間不容軌謂之石門路出其中名之白陘嶺焉
  永樂縣次畿北至府九十里
  本漢河北縣地周明帝改河北縣為永樂縣武帝省永樂縣以地屬芮城縣武徳二年分芮城于縣東北二里永固堡重置永樂屬苪州七年移于今理貞觀八年改屬河中府
  中條山在縣北三十里
  河水經縣南二里
  永樂澗水源出中條山經縣東二里又南入河
  五老山在縣東北十三里堯升首山觀河渚有五老人飛為流星上入昴因號其山為五老山
  絳州絳郡雄
  開元户八萬一千九百八十八 鄉一百七十六元和戸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一 案鄉數𫝊寫缺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屬晉左傳曰晉人謀去故絳欲居郇瑕氏之地韓獻子曰郇瑕氏土薄水淺不如新田遂遷新田注曰新田今平陽絳邑縣是也三卿滅晉其地屬魏戰國時亦為魏地秦為河東郡地今州即漢河東郡之臨汾縣地也魏止始八年分河東河北置平陽郡又為平陽郡地後魏太武帝于今理西南二十里正平縣界柏壁置東雍州及正平郡其地屬焉孝文帝廢東雍州東魏靜帝復置周明帝武成二年改東雍州為絳州隋大業三年廢州為絳郡初義師將西入闗大將軍進次古堆去絳郡十餘里通守陳叔達堅守不下髙祖命廚人曰明日早下絳城然後食乃引兵攻城自旦及辰破之仍置絳郡武徳元年罷郡置絳州總管三年復為絳州
  州境東西三百六十五里南北三百三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五百九十里東南至東都取垣縣王屋路四百八十里
  東至澤州四百四十里南至陜州二百里
  西北至慈州二百四十里東北至晉州一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梨 蠍 防風賦 布 麻
  管縣九
  正平 太平 萬泉 曲沃 翼城 聞喜絳  稷山 龍門
  正平縣望郭下
  本漢臨汾縣地屬河東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絳州十八年改臨汾縣為正平縣因正平故郡城為名也汾水東北自曲沃縣界流入
  澮水東自曲沃縣流入
  柏壁在縣西南二十里後魏明帝元年于此置柏壁鎮太武帝廢鎮置東雍州及正平郡周武帝于此改置絳州建徳六年又自此移絳州于今稷山縣西南二十里玉壁按柏壁髙二丈五尺周迴八里
  晉虒祁宫在縣南六里左傳曰石言于晉魏榆師曠曰石不能言或慿焉抑又聞之作事不時怨讟動于人則有非言之物而言于是晉侯方築虒祁之宮今按宫南有澮水北有汾水俱西流至宫西而合隋末依宫餘址築堡今名修義堡
  晉靈公臺在縣西北三十一里左傳曰晉靈公不君從臺上彈人觀其避丸即此臺也
  武平故闗在縣西三十里髙齊時置周平齊廢
  晉齊姜墓在縣南九里申生之母也
  驪姬墓在縣南八里
  太平縣緊南至州五十里
  本漢臨汾縣地屬河東郡後魏太武帝于今縣東北二十七里太平故闗城置泰平縣屬平陽郡周改泰平為太平因闗名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十年改屬絳州
  汾水在縣東二十九里
  太平故闗城在縣東北二十七里
  白波壘在縣東南十二里後漢末黄巾賊于西河白波谷寇太原于此築壘
  子竒壘在縣東三十里後秦王姚興遣弟義陽公平字子奇與征虜將軍狄伯支等步騎四萬伐魏攻平陽陷之遂據柴壁魏軍大至截汾水以守之平大敗將麾下三十騎赴汾水而死狄伯支等十將四萬人皆為魏所擒今按此壘西臨汾水壘側尚有柴村子奇投汾水即此處也
  趙盾祠在縣西南十八里
  李牧祠在縣東北十三里
  晉公孫杵臼程嬰墓並在縣南二十一里趙盾墓塋中萬泉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汾隂縣地屬河東郡又薛通城者後魏道武帝天賜元年赫連勃勃僭號夏侵河外于時有縣人薛通率宗族千餘家西去漢汾隂縣城八十里築城自固因名之武徳三年于薛通故城置萬泉縣屬泰州縣東谷中有井泉百餘區因名萬泉貞觀十七年廢泰州縣屬絳州
  曲沃縣緊西至州五十里
  本晉舊都絳縣地也漢以為絳縣屬河東郡後漢加邑字屬郡不改晉改屬平陽郡後魏孝文帝于今縣東南十里置曲沃縣屬正平郡因晉曲沃為名隋開皇三年罷正平郡改屬絳州
  絳山在縣南十三里出銅𨥥
  汾水西南去縣二十二里
  澮水在縣南二里
  絳水在縣東南三十里
  漢絳縣本春秋晉都新田也在縣南二里周勃為絳侯即其地也今號絳邑故城
  陘庭故城在縣西北二十里左傳曰曲沃武公伐翼次于陘庭是也
  臺駘神祠在縣西三十六里左傳曰晉侯有疾卜臺駘為祟問于子産子産曰昔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𤣥冥師生允格臺駘能業其官帝用嘉之封諸汾川今晉主汾而滅之由是觀之則臺駘汾神也
  翼城縣望西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絳縣地屬河東郡後魏明帝置北絳縣隋開皇末改為翼城縣屬絳州因縣東古翼城為名也武徳元年于此置澮州二年廢澮州縣屬絳州
  澮髙山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澮水出焉其山出鐵隋于此置平泉冶
  澮水今改名翼水
  故翼城在縣東南十五里晉故絳都也
  故唐城在縣西二十里堯裔子所封也
  聞喜縣望西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左邑縣之桐鄉也武帝元鼎六年將幸緱氏至此聞南越破大喜因立聞喜縣屬河東郡後魏改屬正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絳州
  景山在縣東南十八里
  董澤一名董池陂在縣東北十四里左傳廚武子曰董澤之蒲可勝既乎
  桐鄉故城漢聞喜縣也在縣西南八里俗以此城為伊尹放太甲于桐宫之所孔注尚書曰桐湯葬地也按今地有放太甲處在偃師縣界非此也又漢大司農朱邑屬其子葬桐鄉者又在今舒州界亦非此也
  王官故城今名王城在縣南十五里左傳曰俘我王官案此與虞鄉縣王官故城各引左傳證之雖異文而實一王官據此在聞喜縣南十五里則前所云在虞郷縣南二里者其誤益明
  祁奚墓在縣東二十二里今太原祁縣又有祁奚墓未詳孰是
  絳縣上西北至州八十里
  本漢聞喜縣地後魏孝文帝置南絳縣其地屬焉因縣北絳山為名也屬正平郡恭帝去南字直為絳縣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絳州義寧元年屬翼城郡武徳元年屬澮州二年改屬絳州
  備窮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出䥫𨥥穴五所
  絳水一名沸泉水在縣北十四里出絳山東谷懸流奔壑一十許丈西北注于澮史記稱智伯率韓魏引晉水灌晉陽不沈者三版智伯曰吾始不知水之可以亡人國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晉陽晉文公墓在縣東二十里左傳曰文公卒將殯于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貞觀十一年詔致祭五十步禁樵蘇稷山縣緊東至州四十九里
  本漢聞喜縣地屬河東郡後魏孝文帝于今縣東南三十里置髙凉縣屬龍門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絳州十八年改為稷山縣因縣南稷山以為名也
  稷山在縣南五十五里左傳曰晉侯理兵于稷以略狄土即此地也
  汾水在縣南五十里
  玉壁故城在縣南十二里後魏大統四年東道行臺王思政表築玉壁城因自鎮之八年髙歡寇玉壁思政有備攻不克周初于此置玉壁總管武帝建徳六年廢總管城周迴八十里四面並臨深谷
  稷祠在縣南五十里稷山上
  羲和墓在縣東北十七里
  龍門縣望東至州一百一十里
  古耿國殷王祖乙所都晉獻公滅之以封趙夙秦置為皮氏縣漢屬河東郡後魏太武帝改皮氏為龍門縣因龍門山為名屬北鄉郡隋開皇三年廢郡以縣屬絳州十六年割屬蒲州武徳三年屬泰州貞觀十七年廢泰州縣隸絳州
  汾水北去縣五里漢武帝行幸河東作秋風詞即此水也
  故耿城在縣南十二里古耿國也
  伏龍原在縣西南十八里
  黄河北去縣二十五里即龍門口也禹貢曰浮于積石至于龍門注曰龍門山在河東之西界大禹導河積石疏決龍門即斯處也河口廣八十步巖際鐫迹遺功尚存三秦記曰河津一名龍門水陸不通魚鼈之屬莫能上江海大魚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故曰曝鰓龍門水經注曰其魚出鞏縣鞏穴每三月則上渡龍門得則為龍否則㸃額而還
  蜚亷故城在縣南七里
  龍門闗在縣西北二十二里
  大禹祠在縣西二十五里龍門山上隋末摧毁貞觀九年奉敕更令修理
  髙祖神堯皇帝廟在禹廟南絶頂之上畫行幸儀衞之像葢義寧初義旗至此也


  元和郡縣志卷十四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十五
  唐 李吉甫 撰
  河東道
  晉州平陽望
  開元户六萬八百五十三 郷一百四十八元和户六千五百六十七 郷五十九
  禹貢冀州之域即堯舜禹所都平陽也春秋時其地屬晉戰國時屬韓後韓將馮亭以上黨降趙又屬趙在秦為河東郡地也今州即漢河東郡之平陽縣也永嘉之亂劉元海僭號稱漢建都于此前趙録曰太史令宣于修之言于元海曰蒲子﨑嶇非可久安平陽唐堯昔都願陛下都之于是遷都平陽後魏太武帝于此置東雍州孝明帝改為唐州尋又改為晉州因晉國以為名也髙齊武城帝于此置行臺周武帝平齊置晉州總管義旗初建改為平陽郡武徳元年罷郡置晉州三年為總管府四年為都督府貞觀六年廢府復為晉州州境東西三百二十四里南北二百五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七百三十里東南至東都六百二十四里
  東至潞州三百九十里東南至澤州四百一十里
  西至慈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隰州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汾州三百六十里東北至沁州二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蠟燭賦 布 麻
  管縣九
  臨汾 襄陵 神山 岳陽 洪洞 霍邑趙城 汾西 冀氏
  臨汾縣望郭下
  本漢平陽縣屬河東郡在平水之陽故曰平陽魏置平陽郡平陽縣屬焉隋開皇元年改平陽縣為平河縣三年罷郡縣屬晉州其年又改平河縣為臨汾縣
  平山一名壺口山今名姑射山在縣西八里平水出焉尚書曰壺口治梁及岐
  潏水今名三交水東自襄陵縣界流入
  堯廟在縣東八里汾水東
  姑射神祠在縣北十三里姑射山東武徳元年敕置龍子祠在姑射山東平水之源其地茂林蓊鬱俯枕清流實晉之勝境也
  劉和墓在縣南三十五里和元海太子也
  劉聰墓在縣西南十一里聰元海第四子也
  襄陵縣緊西北至州二十六里
  本漢舊縣也屬河東郡髙齊省周平齊自臨汾縣移禽昌縣于今理屬晉州隋大業二年改禽昌為襄陵取漢舊名也縣東南有晉襄公陵因以為名先是以禽昌名者後魏禽赫連昌以置縣故也
  浮山在縣東南七里
  潏水在縣北十五里
  黒水經縣北二十五里
  晉賈充墓在縣西南十里
  神山縣中西至州七十八里
  本漢襄陵縣地也武徳二年僕射裴寂奏分襄陵縣置浮山縣屬晉州因山為名至三年因羊角山神人見又改為神山縣焉
  黒山今名烏頭山在縣東四十四里黒水出焉
  羊角山在縣東南三十一里
  老君祠在縣東南二十里武徳三年見神于羊角山下語曲沃縣人吉善行曰報大唐天子得聖理一千年其年敕遣通事舎人柳憲立祠因改縣為神山
  岳陽縣中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榖逺縣地後魏孝莊帝置安澤縣屬義寧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屬沁州大業二年改為岳陽縣因山為名義旗初建屬平陽郡武徳元年罷郡改屬晉州
  烏嶺山在縣東三十里
  千畝原在縣北九十里周迴四十里
  東池堡在縣南三十三里今堡中見貯義倉北面絶崖三面各二丈五尺周迴二里
  洪洞縣望西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楊縣即春秋時楊侯國也晉滅之以賜大夫羊舌肸漢以為縣屬河東郡魏置平陽郡楊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義旗初建改為洪洞縣因縣北故洪洞鎮為名也
  霍山在縣東北三十里事具霍邑縣
  汾水自趙城縣東流入
  洪洞故城在縣北六里後魏鎮城也姚最序行記曰周建徳五年從行討齊師次洪洞百雉相臨四周重複控據要險城主張元靜率其所部肉袒軍門即此也禽昌故縣在縣東南二十四里後魏太武帝禽赫連昌置因以名焉
  師曠祠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霍邑縣上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彘縣也屬河東郡因彘水為名即周厲王所奔之邑後漢順帝改為永安縣屬郡不改後魏初省及宣武正始二年又置永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霍邑縣屬晉州因霍山為名隋末喪亂武牙郎將宋老生屯兵于此義師之至也老生陳兵據險師不得進忽有白衣老父詣軍門曰霍山神遣語大唐皇帝若向霍邑當東南傍山取路我當助帝破之遣人視之果有微道髙祖笑曰此神不欺趙襄子豈當負我耶于是進師去城十餘里老生戰敗劉𢎞基斬之遂平霍邑置霍山郡武徳元年廢郡復置呂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呂州縣又隸晉州
  霍山一名太岳在縣東三十里禹貢曰壺口雷首至于太岳鄭𤣥注曰今河東彘縣霍太山是也
  呂坂在縣西南十里有呂鄉晉大夫呂甥之邑也呂州取名于此
  汾水經縣西二里
  彘水出霍山經縣南一里
  普濟寺貞觀八年奉詔以破宋老生于此置寺
  周厲王陵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趙城縣上南至州九十五里
  本漢彘縣地即造父之邑也自漢迄晉不改案後汾西縣志云後漢改彘縣為永安縣此云自漢迄晉不改有脫誤後魏太武帝廢趙城縣義旗之初分霍邑縣置屬霍山郡因故趙城為名武徳元年廢郡置呂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呂州縣屬晉州汾水出縣西四里
  霍山廟在縣東南三十里霍山上甚有靈驗貞觀五年敕令修理
  汾西縣中西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漢彘縣地屬河東郡後漢改彘縣為永安縣髙齊又于此置臨汾郡及臨汾縣隋開皇三年改臨汾縣為汾西縣十六年改屬汾州十八年改屬呂州大業二年改屬晉州義旗初屬霍山郡武徳元年又屬呂州貞觀十七年廢呂州又屬晉州
  汾水在縣東三十五里
  冀氏縣中西至州一百九十二里
  本漢猗氏縣地也屬上黨郡猗音居義反至晉省後魏莊帝于猗氏城南置冀氏縣屬晉州
  烏嶺山在縣西三十里
  沁水在縣東一里
  慈州文城下
  開元户一萬一千二百七十五 鄉三十元和户一千八百七十七   案鄉數傳寫缺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晉之屈邑獻公夷吾所居也左傳曰驪姬賂外嬖梁五與東闗嬖五使言于公曰蒲與二屈君之疆也不可無主乃使重耳居蒲夷吾居屈注曰二屈今平陽郡北屈縣也左傳屈産之乗亦此地秦兼天下縣屬河東郡漢北屈縣屬河東郡後魏孝文帝于北屈縣南二十一里置定陽郡即今州理是也隋開皇元年改定陽郡為文城郡貞觀八年改為慈州州内有慈烏戍因以為名
  州境東西五百五十一里南北二百一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六百八十五里東南至東都七百二十五里
  東南至絳州太平縣一百九十里東南至晉州二百四十里
  東南至絳州二百四十里西至龍門縣一百八十里
  正西至黄河六十五里西北至丹州一百八十里
  北至隰州二百里
  貢賦開元貢 蠟 白密賦 布 麻
  管縣五
  吉昌 文城 昌寧  仵城 呂香
  吉昌縣中郭下
  本漢北屈縣地也屬河東郡後魏孝文帝于今州置定陽郡并置定陽縣會有河西定陽胡人渡河居于此因以為名隋開皇十八年改定陽縣為吉昌縣貞觀八年改置慈州縣依舊屬焉
  壺口山在縣西南五十里
  風山在縣北三十里山上有穴如輪風氣蕭瑟未嘗暫止當其衝略不生草故以風為名
  黄河北去縣六十里
  姚襄城在縣西五十二里本姚襄所築其城西臨黄河控帶龍門孟門之險周齊交爭之地齊後主武平二年遣右丞相斛律明月左丞相平原王段孝先破周兵于此城遂立碑以表其功其碑見存齊氏又于此城置鎮隋開皇廢武徳二年又置鎮九年廢城髙二丈周迴五里
  文城縣中東南至州六十五里
  本漢北屈縣地屬河東郡後魏孝文帝于此置斤城縣屬定陽郡隋開皇十六年改斤城縣為文城縣
  孟門山俗名石槽在縣西南三十六里淮南子曰龍門未闢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水經注曰風山西四十里河水南出孟門與龍門相對即龍門之上口也實為黄河之巨扼今按河中有山鑿中如槽東流懸注七十餘尺
  文城故城在縣北三十里故老曰此城晉文公為公子時避驪姬之難從蒲奔狄因築此城人遂呼為文城昌寧縣中西北至州五十里
  本漢臨汾縣地屬河東郡後魏太武帝分臨汾縣置太平縣孝文帝又分太平縣置昌寧縣屬定陽郡隋開皇元年改屬耿州十八年又屬汾州大業二年改汾州為文城郡縣仍隸焉貞觀八年改為慈州縣又屬焉兩乳山在縣西南七十里山有兩岫望如乳形因以為名
  黄河北去縣七十九里
  倚梯故城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累石為之東北兩面據嶺臨谷西南兩面俯眺黄河懸崖絶壁百餘尺其西南角即龍門之上口也以城在髙嶺非倚梯不得上因以為名城中有禹廟後魏孝文帝西廵至此立碑碑今見在
  禹廟在縣西南一百五里龍門東岸上其碑是後魏孝文帝所立
  晉荀息墓在縣東北六十里
  仵城縣中下西南至州五十八里
  本漢北屈縣地屬河東郡後魏于此置仵城郡領京軍縣孝文帝改京軍縣為仵城縣隋開皇三年廢仵城郡改屬文城郡皇朝改屬慈州
  石門山在縣北六十里
  拓定故城在縣西一里周保定四年置以髙齊境因以為名隋廢
  呂香縣中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臨汾縣地也屬河東郡後魏太武帝于此置邢軍縣屬仵城郡孝文帝改為平昌縣隋開皇十六年省平昌入仵城縣義寧元年于此置平昌縣貞觀元年改為呂香縣因舊呂香鎮為名屬慈州
  馬頭山在縣南六十里其山峭嶷形如馬首因以為名横嶺山在縣西北六十里
  隰州大寧下
  開元户一萬八千五百八十三 鄉四十八元和户二萬三千三百四十九 鄉二十四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為晉地七國屬魏秦為河東郡地在漢為蒲子縣屬河東郡後魏初屬仵城郡孝文改蒲子為長壽縣太和十二年于此置汾州周宣帝大象元年于今州東百步置龍泉郡隋開皇五年改為隰州大業三年又改為龍泉郡武徳元年又為隰州爾雅曰下濕曰隰以州帶泉泊下濕故以隰為名
  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南取慈州路至上都八百八十五里東南至東都八百八十里
  東南至晉州汾西縣一百六十里東南至河中府六百里
  南至河一百四十里西至延州三百六十里
  北至石州二百五十里東北至汾州二百七十里
  貢賦開元貢 蠟 白蜜 麝香 胡女布賦 布 麻
  管縣六
  隰川 蒲  大寧 温泉 永和 石樓
  隰川縣中郭下
  本漢蒲子縣地也屬河東郡魏少帝分河東置平陽郡蒲子縣屬焉劉元海僭號稱漢初理于蒲子後徙平陽又于此置大昌郡以蒲子屬焉周宣帝改置長壽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隰川縣南有龍泉下濕因以為名屬隰州
  蒲水源出縣東北石樓山
  黄櫨水出縣東北黄櫨谷
  故横城在縣南三十五里隋仁壽四年楊諒作逆遣偽將呉子通屯兵築城于此横絶蒲州道因以為名蒲縣中西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蒲子縣地後魏于此置石城縣後廢周宣帝于石城故城置蒲子縣因漢蒲子縣為名也屬定陽郡隋開皇五年改屬隰州大業二年改為蒲縣
  五秃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山少草木故名五秃周迴七十七里
  常安原在縣西南四十里東西廣四十里南北長二十里
  仵城故城在縣西南六十三里後魏仵城郡也
  大寧縣中東北至州八十六里
  本漢北屈縣地也屬河東郡後魏于此置仵城縣尋廢周武帝又于廢縣西三里置大寧縣屬南汾州隋大業二年武徳二年于此置中州復置大寧縣以屬焉貞觀元年廢中州以縣屬隰州
  孔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上有穴如車輪三所東西相去名二丈其深不測因以名
  黄河北去縣六十八里
  蒲水一名斤水去縣六十步
  浮圖鎮齊河清四年築隋移大寧縣理此即今縣理是也
  温泉縣中西南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漢土軍縣地也後魏于土軍故縣東七十里置新城縣屬吐京郡太武改為嶺東縣孝文帝改為新城縣武徳三年于縣東南四十里置北温州及温泉縣因縣南温泉為名貞觀元年省北温州及新城縣以温泉縣屬隰州
  逺望山一名可寒堆在縣西七十里髙五里周迴七十五里
  西陽泉源出縣東北去縣十里
  永和縣中下東至州八十里
  本漢狐讘之涉反縣屬河東郡後漢省魏初復置狐讘縣屬河東郡魏廢髙齊後主于其城置永和鎮周宣帝廢鎮置臨河郡及臨河縣屬汾州隋開皇五年改屬隰州十八年改臨河為永和縣以縣西永和闗為名也樓山在縣西南二十二里
  黄河東去縣六十里
  狐讘故縣城在縣西南三十五里
  石樓縣中下東至州九十里
  本漢土軍縣也屬西河郡晉省後魏孝文帝于此城置吐京郡即漢土軍縣葢胡俗音訛以軍為京也隋開皇五年又以吐京屬隰州十八年改吐京為石樓縣因縣東石樓山為名也
  石樓山在縣東南六十里水經注曰蒲水出石樓山黄河東去縣九十九里
  龍泉水出縣東南去縣十里山下牧馬多産名駒故得龍泉之號
  縣理城漢土軍城也其城圓而不方故謂之團城








  元和郡縣志卷十五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十六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
  太原府并州
  開元户十二萬六千八百四十 鄉二百四十五元和户十二萬四千     鄉二百四十九今為河東節度使理所管太原府汾州沁州儀州嵐州石州忻州代州蔚州朔州雲州 管縣四十七 都管户十五萬一千六百八十三
  禹貢冀州之域禹貢曰既修太原注曰髙平曰原今以為郡名舜典曰肇十有二州王肅注曰舜為冀州之北太廣分置并州至夏復為九州省并州合于冀州周之九州復置并州職方曰正北曰并州其山鎮曰恒山藪曰昭餘祁川曰滹沱漚夷浸曰淶易釋名曰并兼也言其州或并或設因以為名春秋晉荀吳敗狄于大鹵即太原晉陽縣也中國曰太原夷狄曰大鹵按晉太原大鹵大夏夏墟平陽晉陽六名其實一也太康地記曰并州不以衞水為號又不以恒山為名而言并者蓋以其在兩谷之間乎按今州本髙辛氏之子實沈又金天氏之子臺駘之所居也左傳曰昔髙辛氏有二子伯曰閼伯季曰實沈居于大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后帝不臧遷實沈于大夏主參金天氏有裔子曰昧為𤣥冥師生允格臺駘以處太原晉陽縣也太原臺駘之所居按今州又為唐國帝堯為唐侯所封又為夏禹之所都也帝王世紀曰帝堯始封于唐又徙晉陽及為天子都平陽平陽即今晉州晉陽即今太原也又曰禹自安邑都晉陽至桀徙都安邑至周成王以封弟叔虞是為晉侯史記曰成王與叔虞戲削桐葉為圭曰以是封汝周公請封之于唐成王曰吾戲耳周公曰天子無戲言遂以封之今州春秋時為晉國戰國時為趙地左傳曰晉趙鞅入晉陽以叛潁容曰案潁容著春秋左氏條例見後漢書儒林傳舊訛寫潁客今改正趙簡子居晉陽至成公居邯鄲史記曰智伯率韓魏攻趙襄子奔保晉陽晉為韓魏趙所滅故其地屬趙地理志曰趙西有太原秦本紀曰莊襄王二年䝉驁攻趙定太原四年初置太原郡始皇置三十六郡仍為太原郡漢二年魏豹反為楚盡有太原上黨之地九月韓信虜魏豹定魏地置河東上黨太原郡六年以太原二十一縣為韓國徙封韓王信都太原七年信反走入匈奴十一年封皇子為代王都晉陽文帝元年立皇子參為太原王都晉陽地理志云太原郡領二十一縣屬并州後漢末省并州入冀州魏文帝黄初元年復置并州改太原郡為太原國初曹公圍袁尚于鄴時袁紹外甥髙幹為并州刺史沮授説幹曰并州左有恒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强胡宜速迎尚并力觀變幹不能用故敗晉惠帝時并州之地盡為劉元海所有其後劉曜徙都長安自平陽以東盡入石勒至苻堅姚興赫連勃勃並于河東郡置并州後苻丕為慕容垂所迫奔于晉陽稱帝一年為慕容永所滅後魏復為太原郡周武帝建徳六年平齊置六府于并州後省六府置并州總管隋開皇二年廢總管置河北道行臺尚書省今州理是也九年廢行臺復置并州總管大業元年廢總管三年罷州為太原郡隋季陵遲寇盜充斥煬帝以髙祖為山西河東道撫慰大使太原郡留守仍遣武賁郎將王威髙君雅為副時賊帥厯山飛衆號十萬來寇郡境劉武周又殺太守王仁恭舉兵馬邑俄又攻破汾陽宮監裴寂晉陽令劉文靜勸髙祖舉兵旬日間衆至數萬威君雅有疑心髙祖斬之以徇時大業十三年也其年入闗克定京邑髙祖輔政義寜元年太原郡仍舊不改武徳元年罷郡為并州總管三年廢總管四年又置其年又改為上總管五年又改為大總管七年又改為大都督天授元年罷都督府置北都神龍元年依舊為并州大都督府開元十一年𤣥宗行幸至此州以王業所興又建北都改并州為太原府立起義堂碑以紀其事二十一年分天下州郡為十五道置採訪使以檢察非法太原為河東道又于邊境置節度使以式遏四夷河東最為天下雄鎮河東節度理太原府管兵五萬五千人馬一萬四千匹衣賜一百二十六萬匹段軍糧五十萬石掎角朔方天兵軍太原府城内聖厯二年置管兵二萬人馬九千五百匹雲中郡守捉東南去單于府二百七十里調露中裴行儉破突厥置管兵七千七百人馬一千二百匹東南去理所八百餘里大同軍雁門郡北三百里調露中突厥南侵裴行儉開置管兵九千五百人馬五千五百匹東南去理所八百餘里雁門今代州也横野軍安邊郡東北百四十里開元中河東公張嘉貞移置管兵七千八百人馬千八百匹西南去理所九百餘里安邊郡今蔚州定襄郡去理所百八十里管兵三千人定襄郡今忻州雁門郡去理所五百里管兵四千人樓煩郡東南去理所二百五十里管兵三千人樓煩郡今嵐州岢嵐軍樓煩郡北百里長安中李迥秀置管兵千人東南去理所三百五十里岢音哿天寶元年改北都為北京今太原有三城府及晉陽縣在西城太原縣在東城汾水貫中城南流
  府境案府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二百六十里南至東都八百九十里
  東至趙州五百六十里東南至儀州三百四十五里
  正南微東至潞州四百五十里西南至沁州三百四十里
  北至忻州一百八十里東北至恒州五百里
  貢賦開元貢 甘草 龍骨 特生草 銅鏡黄石𨥥 人參 柏子仁 蒲萄
  賦 布 麻

  管縣十三
  太原 晉陽 榆次 清源 夀陽 太谷祁  文水 交城 廣陽 陽曲 盂
  樂平
  太原縣赤郭下
  開元户二萬一千六百五十六 鄉四十案前各府州有户鄉數而各縣皆無自此以下各縣有開元户鄉而不及元和後仍有併開元不載者決非斯志原本參差蓋皆由𫝊寫遺缺
  本漢晉陽縣地髙齊河清四年自今州城中移晉陽縣于汾水東隋文帝開皇十年移晉陽縣于州城中仍于其處置太原縣屬并州大業三年罷州置太原郡縣仍屬焉隋末移入州城貞觀十二年還遷于舊理在州東二里百六十步
  牢山一名看山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後魏書曰劉聰遣子粲襲晉陽猗盧救之遂獵牢山陳閲皮肉山為之赤其山出金𨥥
  潛丘在縣南三里爾雅曰晉有潛丘隋開皇二年于其上置大興國觀
  洞過水東自榆次縣界流入西去縣三十里入晉陽縣界
  陽曲故城在縣東北四十五里
  陽直故城在縣東北二十里隋開皇十六年改陽曲縣理此
  晉渠在縣西一里西自晉陽縣界流入汾東地多鹽滷井不堪食貞觀十三年長史英國公李勣乃于汾河之上引決晉渠厯縣經鄽又西流入汾水
  晉陽縣赤郭下
  開元户一萬二千八百八十一 鄉二十五
  本漢舊縣也屬太原郡至後魏並不改按此前晉陽縣理州城中髙齊武成帝河清四年移晉陽縣于汾水東今太原縣理是也武平六年于今理置龍山縣屬太原郡因縣西龍山以為名也隋開皇三年罷郡置并州十年廢龍山縣移晉陽縣理之十六年又置清源縣大業三年省入罷州為太原郡縣仍屬焉皇朝因之在州南二里懸甕山一名龍山在縣西南十二里山海經曰懸甕之山晉水出焉其上多玉其下多銅
  䝉山在縣西北十里十六國春秋曰前趙劉聰征劉琨不克略晉陽之人踰䝉山而歸即謂此也今山上有楊忠碑為周將討齊戰勝隋開皇二年追紀功烈始建此碑忠即文帝之考諡曰武元皇帝
  汾水北自陽曲縣界流入經縣東二里又西南入清源縣界
  晉水源出縣西南懸甕山水經注曰晉水出懸甕山東過其縣南昔智伯遏晉水灌晉陽城不沒者三版後人踵其遺跡蓄以為沼沼水分為二派其北瀆即智氏故渠也其瀆乗髙東北注入晉陽城以周灌溉東南出城注于汾水其南瀆于石塘下伏流東南出晉陽城南又東南入于汾今按晉水初泉出處砌石為塘自塘東分為三派其北一派名智伯渠東北流入州城中出城入汾水其次派東流經晉澤南又東流入汾水此二派即酈道元所言分為二派者也其南派隋開皇四年開東南流入汾水
  洞過水東自太原縣界流入西入于汾晉水下口也水經注曰劉琨之為并州也劉元海引兵邀擊之合戰于洞過即是水也今按此水出沾縣北山沾即今樂平縣也水經縣西南二十五里入汾水
  晉澤在縣西南六里隋開皇六年引晉水溉稻田周迴四十一里
  府城故老傳晉并州刺史劉琨築今按城髙四丈周迴二十七里城中又有三城其一曰大明城即古晉陽城也左傳言董安于所築史記云智伯攻襄子于晉陽引汾水灌其城城不浸者三版春秋後語云智伯攻晉陽決晉水灌之城中懸釜而炊今按城東有汾水南流城西又有晉水入城而史記云引汾水後語云決晉水二家不同未詳孰是案史記趙世家作引汾水韓世家亦作決晉水髙齊後帝于此置大明宮因名大明城姚最序行記曰晉陽宫西南有小城内有殿號大明宮即此也城髙四丈周迴四里又一城南面因大明城西面連倉城北面因州城東魏孝靜帝于此置晉陽宮隋文帝更名新城煬帝更置晉陽宮城髙四丈周迴七里又一城東面連新城西面北面因州城開皇十六年築今名倉城髙四丈周迴八里故唐城在縣北二里堯所築唐叔虞之子燮父徙都之所也
  三角城在縣西北十九里一名徒人城
  捍胡城一名看胡城在縣北二十三里
  受瑞壇在州理倉城中義旗初髙祖神堯皇帝受瑞石于此壇文曰李理萬吉
  晉陽故宮一名大明宮在州城内今名大明城是也昔智伯攻趙襄子襄子謂張孟談曰無箭奈何對曰臣聞董安于簡主之才臣也理晉陽公宮之垣皆以藝蒿楛牆之蒿至于丈于是發而試之其堅則菌簵之勁不能過也公曰矢足矣吾銅少對曰臣聞董安于之理晉陽公宮之室皆以鍊銅為柱質請發而用之則有餘銅矣髙齊文宣帝又于城中置大明宫
  竹馬府在州城中
  汾橋架汾水在縣東一里即豫讓欲刺趙襄子伏于橋下襄子解衣之處橋長七十五歩廣六丈四尺
  晉祠一名王祠周唐叔虞祠也在縣西南十二里水經注曰昔智伯遏晉水以灌晉陽其川上㴑後人蓄以為沼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凉堂結飛梁于水上晉川之中最為勝處序行記曰髙洋天保中大起樓觀穿築池塘自洋以下皆遊集焉至今為北都之勝介之推祠在縣東五十里
  唐叔虞墓在縣西南十六里
  髙齊相國咸陽王斛律金墓在縣西南十七里
  晉祠碑在乾陽門街貞觀二十二年太宗幸并州所置御製并書
  起義堂碑在乾陽門街開元十一年𤣥宗幸太原所立御製并書
  講武臺在縣西北十五里顯慶五年
  榆次縣畿西去府五十六里
  開元户一萬五千四百三十七 鄉三十
  本漢舊縣即春秋時晉魏榆地左傳曰石言于晉魏榆注曰魏晉邑榆即州理名也史記曰莊襄王二年使䝉驁攻趙魏榆漢以為縣屬太原郡後魏太武帝并入晉陽縣宣武帝復置榆次縣髙齊文宣帝省自今縣東十里移中都縣理之屬太原郡十年改中都縣又為榆次縣三年罷州為郡縣仍屬焉皇朝因之
  麓臺山俗名鑿臺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洞過水東自夀陽縣界流入經縣南四里又西南入太原縣界
  中都故城縣東十里髙齊移于廢榆次城即今縣理是也
  鑿臺在縣南四里水經注曰洞過水西過榆次縣南水側有鑿臺智伯瑤刳腹絶腸折頸摺頤之處史記曰智氏信韓魏從而伐趙攻晉陽韓魏殺之于鑿臺之下説苑曰智氏見伐趙之利不知榆次之禍皆謂此也今按其臺為洞過水所侵無復遺跡
  原過祠俗名原公祠在縣東九里史記曰智伯率韓魏攻趙趙襄子懼乃奔保晉陽原過從後至于王澤見三人自帶以上可見自帶以下不可見與原過竹三節莫通曰為我遺趙毋卹原過既至以告襄子襄子齋三日親自剖竹有朱書曰趙毋卹余霍泰山山陽侯天使也三月丙戌余將使汝反滅智氏汝亦立我百邑襄子再拜受三神之令既滅智氏遂祠三神于百邑使原過主之
  麓臺山祠俗名智伯祠在麓臺山上
  清源縣畿東北至府三十九里
  開元户八千五百四十一 鄉十七
  本漢榆次縣地理志曰榆次有梗陽鄉魏戊邑按梗陽在今縣南百二十步梗陽故城是也自漢晉皆為榆次縣地後魏省榆次縣地屬晉陽隋開皇十六年于梗陽故城置清源縣屬并州因縣西清源水為名大業二年省又為晉陽縣地武徳元年重置
  汾水經縣東去縣九里又東南入汾水縣界
  梗陽故縣城春秋晉大夫祁氏邑也在縣南百二十步左傳曰晉殺祁盈遂滅祁氏分為七縣魏戊為梗陽大夫是也隋開皇十六年于其城内置清源縣
  鵝城在縣東南二十二里晉陽春秋曰永嘉元年洛陽步廣里地陷有二鵝色黄蒼者飛沖天白者不能飛蒼雜色故夷之象劉曜以為已瑞築此城以應之
  閻沒墓在縣西南三里左傳曰梗陽人有獄魏戊不能斷以獄上其大宗賂以女樂魏子將受之魏戊謂閻沒必諫許諾退朝待于庭饋入召之比置三歎魏子問之對曰或賜小人酒不夕食饋始至恐不足中置自咎曰豈將軍食之而有不足及饋之畢願以小人之腹為君子之心屬饜而已魏子辭梗陽人
  夀陽縣畿西南至府一百五十里
  開元户五千一百六十七 鄉十
  本漢榆次縣地西晉于此置受陽縣屬樂平郡永嘉後省晉末山戎内侵後魏太武帝遷戎外出徙受陽之户于太陵城南置受陽縣屬太原郡受陽縣即今文水縣是也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為文水縣又于受陽故城别置受陽縣屬并州即今縣是也大業三年罷州為太原郡縣仍屬焉武徳三年置受州縣改屬焉貞觀八年廢受州縣屬并州十一年更名夀陽
  方山在縣北四十里
  洞過水東自樂平縣界流入在縣南五十里又西南入榆次縣界
  馬首故城在縣東南十五里左傳曰晉分祁氏之田為七縣韓固為馬首大夫即其地也
  神武故城後魏神武郡也在縣北三十里周廢
  太谷縣畿西北至府七十五里
  開元户一萬五百九十 鄉二十
  本漢陽邑縣地屬太原郡今縣東十五里陽邑故城是也後漢明帝以馮魴為陽邑侯後魏太武帝省景明二年復置陽邑縣屬太原郡即今縣是也髙齊及周同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幷州十八年改陽邑為太谷縣因縣西太谷為名大業三年罷州為太原郡縣仍屬焉武徳三年分并州之太谷祁二縣于此置泰州六年省泰州復以太谷祁縣屬并州
  白壁嶺在縣北七十五里
  蔣谷水今名象谷水源出縣東南象谷經縣北四里北入清源縣界
  陽邑故城在縣東南十五里
  咸陽故城在縣西南十里秦伐趙築之以咸陽兵戍之因名
  蘿藦亭俗名落漠城在縣西北十九里
  祁縣畿北至府一百里
  開元户一萬五千七百八十二 鄉三十
  本漢舊縣即春秋時晉大夫祁奚之邑也左傳曰晉殺祁盈遂滅祁氏分為七縣以賈辛為祁大夫注曰太原祁縣也按漢祁縣在東南五里故祁城是也後漢迄後魏並不改髙齊天保七年省隋開皇十年重置屬并州武徳二年改屬泰州六年省泰州還屬并州
  幘山在縣東南六十里
  胡甲水一名太谷水東南自潞州武鄉縣界流入又南入汾州平遙縣界
  故祁城漢祁縣城也在縣東南五里晉大夫賈辛邑水經注曰賈辛以貎醜妻不為言與之如臯射雉中之妻乃笑按左傳魏獻子謂賈辛曰昔賈大夫惡取妻而美三年不言御以如臯射雉獲之其妻始笑而言注曰賈國之大夫以此而言則辛非射雉者酈道元所引為謬趙襄子城在縣西六里
  雲州故城後魏雲州城也在縣西二十里孝武帝永熙中寄理并州界謂此也
  祁奚墓在縣東南七里
  後漢温序墓在縣西北十四里序本祁人死𦵏洛陽其子夢序云久客思故鄉乃反葬焉
  後漢周黨墓在縣東南十四里黨廣武人世祖引見伏而不謁
  髙齊唐邕墓在縣東南七十里碑云齊尚書令晉昌王文水縣畿東北至府一百一十里
  開元户一萬二千六百六 鄉二十三
  本漢大陵縣地屬太原郡今縣東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後魏省仍于今理置受陽縣屬太原郡隋開皇十年改受陽縣為文水縣因縣西文谷水為名皇朝因之天授元年改為武興縣神龍元年復為文水縣城甚寛大約三十里百姓于城中種水田
  汾水東北自清凉縣界流入經縣東十五里又西南入汾州隰城縣界
  文水西北自交城縣界流入經縣西又南入隰城縣界大陵城漢大陵縣也在縣東北十里史記曰趙武靈王游大陵夢處女鼓琴而歌異日數言所夢想見其狀吳廣聞之因進孟姚焉
  平陶城漢平陶縣城也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屬太原郡後魏改為平遙縣後西胡内侵遷居京陵塞在今汾州界
  大于城在縣西南十一里本劉元海築令兄延年鎮之胡語長兄為大于因以為名
  交城縣畿東北至府八十里
  開元户五千四百十三 鄉十二
  本漢晉陽縣地隋開皇十六年分晉陽縣置交城縣取古交城為名屬并州皇朝因之天授二年長史王及善自山北故交城縣移就卻波村置
  少陽山在縣西南九十五里其上多玉其下多赤銀髙二百丈周迴二十里
  羊腸山在縣東南五十三里石磴縈委若羊腸後魏于此立倉今嶺上有故石墟俗云太武帝避暑之所地理志上黨壺闗亦有羊腸陂在今潞州界不謂此也狐突山縣西南五十里出鐵𨥥
  汾水西北自嵐州靜樂縣界流入
  文谷水出縣西南文谷水經曰文水出大陵縣西山文谷按大陵縣在今文水縣北十三里大陵故城是也文水發源此城西北東南流入文水縣行八十里
  廣陽縣畿西至府二百六十里
  開元户二千六百七十三 鄉五
  本漢上艾縣也屬太原郡後漢屬常山國晉屬樂平郡後魏改石艾縣屬樂平郡不改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遼州大業三年省遼州後屬并州武徳三年又屬遼州遼州今太原府樂平縣理是也六年改屬受州貞觀八年廢受州後屬并州天寶元年改為廣陽縣因縣西南八十里廣陽故城為名也
  浮山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澤發水一名阜漿水亦名妬女泉源出縣東北董卓壘東今其泉初出大如車輪水色青碧泉傍有祠土人祀之婦人袨服靚妝必興雷電故曰妬女故老傳此泉中有神似鼈晝伏夜遊神出水隨神而涌其水東北流入井陘縣界
  廢受州城在縣西北三十里舊名塞魚城武徳八年因故跡築移受州理此貞觀八年
  井陘故闗在縣東八十里史記曰漢二年韓信與張耳欲東下井陘擊趙王成安君陳餘聚兵井陘口二十萬廣武君李左車説成安君曰井陘道狹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假臣奇兵三萬從間道絶其輜重不至十日兩將之頭可致戲下餘不從故敗今按井陘亦名土門盤石故關在縣東北七十里
  葦澤故闗在縣東北八十里
  董卓壘在縣東北八十里水經注曰澤發水出董卓壘東
  妒女祠在縣東北九十里澤發水源
  陽曲縣畿南至府七十里
  開元户八千一百二十二 鄉十六
  本漢舊縣也屬太原郡黄河千里一曲曲當其陽故曰陽曲按此前陽曲縣今忻州定襄縣是也後漢末移太原縣北四十五里陽曲故城是也後魏又移于今縣南四里陽直故城隋開皇三年改為陽直縣十年又移于今縣東北四十里汾陽故縣十六年改陽直縣為汾陽縣因漢舊名也煬帝又改為陽直縣移理木井城即今縣理是也武徳三年又移于今縣西十五里分置汾陽縣屬幷州七年省陽直縣改汾陽為陽曲縣因漢舊縣也
  方山在縣東六十里
  汾水西自交城縣流入經縣西南去縣三十里又東南入太原縣界
  縣城故木井城也東魏孝靜帝築城中有井以木為甃因名之
  狼孟故城在縣東北三十六里史記曰始皇十五年大興兵至太原取狼孟是也漢以為縣屬太原郡晉末省按城左右狹澗幽深南面大壑謂之狼馬澗舊斷澗為城今餘壁猶存
  故盂城漢盂縣也本春秋時晉大夫祁氏邑在縣東北十里左傳曰晉殺祁盈遂滅祁氏分為七縣以盂景為盂大夫漢以為縣
  石嶺鎮在縣東北七十里
  盂縣畿西南至府二百二十里
  開元户五千二百七十六 鄉十
  本漢舊縣屬太原郡後漢及晉不改按此前盂縣在今縣西南陽曲縣東北八十里故盂縣城是也後魏省地屬石艾縣隋開皇十六年分石艾縣置原仇縣屬遼州因原仇故城為名即今縣是也大業二年改原仇為盂縣因漢舊名屬并州皇朝因之武徳三年割并州之盂夀陽二縣于此置受州貞觀八年省受州盂縣復屬并州
  白馬山在縣東北六十里山海經曰白馬之山其陽多玉石其隂多鐵及赤銅木馬之水出焉山上有白馬闗後魏所置
  原仇山在縣北三十里出人參鐵𨥥縣取此山為名滹沱水西自代州五臺縣界流入南去縣百里
  縣城本名原仇城亦名仇由城按韓子曰智伯欲伐仇由國道難不通鑄大鐘遺之仇由大悦除塗將内之赤章曼支諫不聽斷轂而馳仇由以亡蓋其地也
  樂平縣畿西南至府三百里
  開元户二千六百八十九 鄉五
  本漢沾縣屬上黨郡沾音丁念反晉于此置樂平郡沾縣屬焉又别置樂平縣後魏太武帝省樂平郡及縣孝明帝于今儀州和順縣重置樂平郡及縣髙齊移理沾城即今縣是也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遼州縣屬焉大業二年省遼州以樂平屬并州皇朝因之武徳六年屬受州貞觀八年省受州縣改屬并州
  少山一名河逢山在縣西南三十里福地記曰河逢山在樂平沾縣髙八百丈可避兵水此即恒山之佐命也沾嶺在縣西三十里
  清漳水出縣西南少山山海經曰少山清漳水出焉今按清漳出樂平濁漳出潞州長子縣界
  縣城即漢沾縣城也隋文帝更加修築
  昔陽故城一名夕陽城在縣東五十里左傳曰晉荀吳假道于鮮虞遂入昔陽滅肥子綿臯歸七國時趙戍于此















  元和郡縣志卷十六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十七
  唐 李吉甫 撰
  河東道
  汾州西河望
  開元户五萬三千七十六 鄉一百一十四元和户八千三百四   鄉一百一十八
  禹貢冀州之域其在虞舜十二州及周皆屬并州春秋時為晉地後屬魏謂之西河子夏居西河呉起為西河守皆謂此也秦屬太原郡漢武帝元朔四年置西河郡領縣三十六理富昌縣是也後漢徙理離石即今石州離石縣也獻帝末荒廢魏黄初二年乃于漢兹氏縣置西河郡即今州理是也晉惠帝時為劉元海所攻破郡遂廢後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復于兹氏舊城置西河郡屬吐京鎮按吐京鎮今隰州西北九十里石樓縣是也十二年改吐京鎮為汾州西河郡仍屬焉明帝時為胡賊所破因北移西河郡理平陽界髙齊又于此城置南朔州周武帝廢南朔州宣帝于此置汾州隋大業三年廢汾州還于隰城縣置西河郡皇朝初改為浩州武徳三年又改浩州為汾州
  州境東西一百六十四里南北二百八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九十里東南至東都九百三十里
  東南至潞州四百四十里東南至沁州二百六十里
  西南至隰州二百七十里西北至石州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太原府一百七十里
  貢賦開元貢 龍鬚蓆 石膏賦 布 麻 菽 粟
  管縣五
  西河 孝義 介休 靈石 平遙
  西河縣望郭下
  開元户一萬二千三百七十五 鄉二十五案自此以後各縣及靈州並缺元和户鄉數
  本漢兹氏縣也曹魏于此置西河郡晉改為國仍改兹氏縣為隰城縣上元元年改為西河縣今城内有晉西河王斌碑文字殘缺
  謁泉山在縣東北四十里一名隠泉山上有石室去地五十餘丈頂上平地可十頃相𫝊以為子夏石室比干山在縣北一百一十里
  文湖一名西河泊在縣東十里多蒲魚之利
  八門城在縣北十五里劉元海遣將喬嵩攻西河築營自固營有八門因名
  卜商祠在縣北四十里
  孝義縣緊西北至州三十五里
  開元户一萬六百八十五 案鄉數𫝊寫缺
  本漢兹氏縣地曹魏移西河郡中陽縣于今理永嘉後省入隰城後魏又分隰城于今靈石縣東三十里置永安縣貞觀元年以縣名與涪州縣名同改為孝義縣因縣人郭興有孝義故以名焉
  勝水在縣南一里
  團城在縣西北十八里後魏築以防稽胡其城紆曲故名團城
  魏文侯墳在縣西五里
  段干木墓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介休縣望西北至州六十五里
  開元户一萬一千三百八十三 鄉二十二
  本秦漢之舊邑在介山西因名之後魏明帝時為胡兵所破至孝靜帝更修築遷朔州軍人鎮之因立為南朔州但領軍人不領郡縣其介休縣仍屬汾州髙齊省介休入永安縣周武帝省南朔州復置介休縣宣帝改介休為平昌縣隋開皇末又改平昌為介休縣義寜元年于縣置介休郡武徳元年改郡為介州貞觀元年廢介州以縣屬汾州
  介山在縣西南二十里
  雀鼠谷在縣西十二里
  汾水在縣北十二里
  鄔城泊在縣東北二十六里周禮并州之藪曰昭餘祁即鄔城泊是也
  郭林宗墳在縣東三里周武帝時除天下碑惟林宗碑詔特留
  靈石縣上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開元户三千七百三十一 鄉八
  本漢介休縣地隋開皇十年因巡幸開道得瑞石遂于谷口置縣因名靈石皇朝因之
  介山在縣東四十二里
  汾河在縣北十步深一丈闊三丈
  賈胡堡在縣南三十五里義寜元年義師次于霍邑隋將宋金剛拒不得進屯軍此堡有霍山神見靈事已具于霍邑縣敘事
  平遙縣望西北至州八十里
  開元户一萬八千九百七 鄉三十八
  本漢平陶縣地屬太原郡後魏隷西河郡魏以太武帝名燾改平陶為平遙隋屬西河郡義寜元年于介休縣置介休郡以平遙縣屬焉武徳元年于此置介州縣屬不改貞觀元年省州縣屬汾州
  麓臺在縣東南五十二里
  京陵故縣在縣東七里漢京陵縣晉九原地也禮記注曰九原晉卿大夫之墓地也
  中都故城在縣西十二里屬太原郡漢文帝為代王都于此
  沁州陽城中下
  開元户六千五百八十 鄉一十三元和户二千二百二十 鄉一十三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其地屬晉戰國屬韓在秦為上黨郡地今州即漢上黨郡之穀逺縣地也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沁州因州東沁水為名大業二年省沁州武徳元年重置
  州境東西一百五十里南北二百六十四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二十里東南至東都六百三十里
  西南至晉州二百九十里西至晉州霍邑縣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汾州二百六十里東北至太原府三百四十里
  東南至潞州三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龍鬚蓆賦 布 麻
  管縣三
  沁源 和川 綿上
  沁源縣中郭下
  開元户二千二百五十四 鄉五
  本漢穀逺縣地舊在今縣南百五十里孤逺故城是也語音訛轉故以穀為孤耳後魏莊帝于今理置沁源縣因沁水為名也屬義寜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置縣屬晉州十六年置沁州縣屬焉
  霍山一名太岳在縣西七十八里
  沁水自綿上縣界流入在縣東一里
  和川縣中下北至州七十里
  開元户二千八十 鄉四
  本漢穀遠縣地後魏莊帝于今縣南九里置義寜縣屬義寜郡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晉州十六年置沁州縣屬焉十八年改為和川縣大業三年武徳元年重置烏嶺在縣西十六里
  沁水在縣東十里
  棄波水在縣東八十步
  冀缺墓在縣南三十六里
  綿上縣中下南至州七十六里
  開元户一千八百一十五 鄉四
  本漢榖逺縣地隋開皇十六年置綿上縣屬沁州以縣西界有綿上地因以為名
  羊頭山一名謁戾山在縣東北五十里沁水所出沁水一名少水出縣東南二十四里覆甑山左傳曰齊侯伐晉封少水為京觀也
  霍山在縣西南八十里
  儀州樂平下
  開元户七千九百九十五 鄉一十九元和户一千六百五十一 鄉二十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其地屬晉戰國屬韓秦為上黨郡地今州理即漢上黨郡之涅氏縣地也後漢于此置陽阿縣屬上黨郡晉改為轑陽屬樂平郡後魏明帝改轑陽為遼陽隋開皇十六年于遼陽故城置遼山縣屬并州即今州理是也武徳三年于此置遼州八年改為箕州因遼山縣界箕山為名先天元年以與𤣥宗諱同聲改為儀州因州東夷儀嶺為名也
  州境東西二百五十里南北一百九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四十里西南至東都七百八十里
  正東微南至洛州三百六十里南至潞州三百一十里
  西至太原府祁縣三百里西北至太原府三百四十五里
  北至太原府樂平縣二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人參三十兩案開元賦𫝊寫缺
  管縣四
  遼山 榆社 平城 和順
  遼山縣中郭下
  開元户二千一百九十 鄉五
  本漢涅氏縣地後漢于此置陽阿縣屬上黨郡晉改為轑陽縣屬樂平郡後魏明帝改為遼陽隋開皇十六年改置遼山縣因縣西北遼山為名皇朝因之
  箕山在縣東四十五里上有許由冢按司馬遷𫝊曰余登箕山上有許由冢則在今洛州陽城縣不當在此五指山在縣東五十里
  祝融祠在縣北二里
  榆社縣中東至州一百一十里
  開元户二千七百一十 鄉六
  本漢涅氏縣地晉于今縣西北三十五里置武鄉縣屬上黨郡石趙時改屬武鄉郡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榆社縣屬韓州今潞州襄垣縣理是也因縣西北榆社故城為名大業二年省義寧二年又置武徳三年于縣置榆州縣屬焉六年廢榆州以縣屬遼州後屬儀州縣城故武鄉城也石勒時築前趙錄曰石勒上黨武鄉人僭號後還令曰武鄉吾之豐沛其復之三世
  石勒漚麻池在縣北三十里即勒微時與李陽所爭處今枯涸纔有處所
  平城縣下東南至州九十里
  開元户九百五十四 鄉三
  本漢涅氏縣也晉置武鄉縣地屬焉隋開皇十六年于趙簡子所立平都故城置平城縣屬遼州大業三年改屬并州武徳三年改屬榆州六年省榆州改屬遼州貞觀八年改屬箕州先天元年改屬儀州
  八賦嶺在縣西南三十里武鄉水所出
  和順縣中南至州八十五里
  開元户二千一百二十九 鄉五
  本漢沾縣地即韓之閼與邑也史記曰秦伐韓閼與趙惠文王使趙奢救之大破秦師即此地也隋開皇十年于今理置和順縣屬并州因縣東北和順故城以為名九京山在縣西十里
  清漳水在縣北
  嵐州樓煩下
  開元户一萬七百二十六 鄉二十二元和户六千三百八十二 鄉三十三
  禹貢冀州之域周并州之域春秋屬晉晉滅後為胡樓煩王所居趙武靈王破以為縣秦為太原郡地在漢即太原郡之汾陽縣地也漢末大亂匈奴侵邊自定襄以西盡雲中雁門西河之間遂空建安中曹公糾率散亡立新興郡晉末陷劉元海後魏于今理置嵐州因州西岢音哿嵐山以為名也隋大業四年于靜樂縣界置樓煩郡因漢樓煩縣為名隋亂陷賊武徳四年平劉武周置東會州六年省東會州重置嵐州天寶元年改為樓煩郡乾元元年復為嵐州
  州境東西三百一十里南北二百七十八里
  八到南至上都取太原路一千五百八十里取石隰路一千三百七十五里
  東南至東都一千二百一十里東至忻州二百四十里

  東南至太原府三百二十里南至石州二百四十里
  西至黄河一百八十里河上有合河闗從闗西至麟州一百二十里東北至代州三百里東北至朔州三百七十四里
  貢賦開元貢 熊皮 石蜜賦 布 麻
  管縣四
  宜芳 靜樂 合河 嵐谷
  宜芳縣上郭下
  開元户五千五百二十四 鄉十一
  本漢汾陽縣地屬太原郡後魏于此置岢嵐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汾源縣大業四年改汾源為靜樂縣八年分靜樂置嵐城縣屬樓煩郡武徳四年改為宜芳縣岢嵐山在縣北九十八里髙二千餘丈西北與雪山相接
  岢嵐鎮在縣西北九十八里
  秀容故城在縣南三十里劉元海感神而生姿容秀美因以為名也
  靜樂縣上西至州四十五里
  開元户三千四百八十七 鄉七
  本漢汾陽地城内有堆阜三俗名三堆城隋開皇三年自今宜芳縣北移岢嵐縣于三堆城十八年改為汾源縣大業二年改為靜樂縣武徳四年于縣置北管州因管涔山為名六年省縣屬嵐州
  管涔山在縣北百三十里汾水源出焉初劉曜隠于此山山神使二童子獻劍于曜曰管涔山王使謁趙皇帝獻劍
  伏戎城在縣北八十里隋樓煩郡所理也
  隋汾陽故宮在縣北百二十里
  樓煩闗在縣北百五十里
  天池在縣北燕京山上周迴八里陽旱不耗隂霖不溢故老言嘗有人乗車風飄墮池有人獲車輪于桑乾泉後魏孝文帝以金珠串魚七頭放此池後亦于桑乾泉得之隋煬帝嘗于池南置宮每夜風雨吹破宮竟不成今池側有祠謂之天池祠
  合河縣中東至州一百八十里
  開元户一千八百五十九 鄉四
  本漢汾陽縣地後魏于蔚汾谷置蔚汾縣屬神武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石州大業二年改為臨泉縣四年屬樓煩郡武徳七年改為臨津縣屬嵐州貞觀元年改為合河縣以城下有蔚汾水西與黄河合故曰合河黄河在縣西二里
  合河闗在縣北三十五里
  蔚汾闗在縣東七十里
  隋長城起縣北四十里東經幽州延袤千餘里開皇十六年因古蹟修築
  嵐谷縣中南至州九十里
  開元户四千六百五十七 鄉九
  隋大業三年置岢嵐鎮壓草城川賊路長安三年于此置嵐谷縣景龍年廢案新舊唐書並作神龍二年開元十二年重置因取嵐谷為名
  石州昌化下
  開元户九千二百六十二 鄉三十二元和户五千二十    鄉三十二
  禹貢冀州之域虞及周屬并州春秋時屬趙亦為白狄之地今步落稽其胄也在秦為西河郡之離石縣靈帝末黄巾大亂百姓南奔其郡遂廢魏黄初三年復置離石縣晉惠帝末劉元海起于河西攻陷郡縣其離石又沒于賊石勒時改為永石郡後魏明帝改為離石郡髙齊文宣帝于城内置西汾州周武帝改為石州隋大業二年又為離石郡武徳元年改為石州五年置總管七年改為都督貞觀六年復為石州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里南北三百三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二百五十里東南至東都一千九十里
  東南至汾州一百六十里正南微東至隰州二百五十里
  西渡河至綏州二百三十里北至嵐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胡女布 龍鬚席 麝香 蜜蠟賦 布 麻管縣五
  離石 平夷 定胡 臨泉 方山
  離石縣中郭下
  開元户二千七百七十三 鄉五
  本漢舊縣也屬西河郡縣東北有離石水因取名焉漢末荒廢魏黄初復置後陷劉元海石勒改為永石郡髙齊文宣帝于此置昌化縣屬懐政郡後周復為離石屬石州隋氏不改皇朝因之
  離石山今名赤洪嶺在縣西五十步髙歡大破爾朱兆于赤洪嶺蓋此處也
  盧城在縣東二十里晉并州刺史劉琨所築以攻劉曜平夷縣中東至州五十一里
  開元户一千五百七十一 鄉四
  本漢離石縣地周宣帝割縣西五十一里置平夷縣屬石州隋氏不改皇朝因之
  黄河西去縣四十五里
  寧鄉水在縣西南一百五十步
  定胡縣中東至州九十五里
  開元户二千六百九 鄉五
  本漢離石縣地周宣帝大象元年于此置定胡縣隋因之武徳三年于縣置西定州貞觀二年廢州置孟門縣七年廢縣為孟門鎮八年廢鎮復為定胡縣
  黄河去縣西二百步
  孟門闗在縣西一百步河東岸
  臨泉縣中下南至州一百七十里
  開元户一千五百九十六 鄉五
  本漢離石縣地周大象元年于此置烏突郡烏突縣隋開皇元年改烏突郡為太和郡烏突縣為太和縣三年廢郡以太和縣屬石州武徳三年改太和縣為臨泉縣臨泉水在縣北一百步縣因此水為名
  黄河在縣北二十里
  方山縣中南至州九十里
  開元户一千三百五十三 鄉四
  本漢離石縣地髙齊文宣帝于此縣北六十八里置良泉縣屬離石郡隋大業三年移就今縣南三十五里方山置故名方山貞觀十一年移于今理
  赤洪水在縣南五十里
  三角戍在縣北七十三里











  元和郡縣志卷十七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十八
  唐 李吉甫 撰
  河東道
  忻州定襄下
  開元户一萬四千三百三十八 鄉二十八元和户四千二百四     鄉二十九
  古并州之域春秋時為晉地戰國為趙地秦為太原郡地今州即漢太原郡之陽曲縣也按漢陽曲縣在今州東四十五里定襄縣理是也後漢末大亂匈奴侵邊自定襄以西盡雲中雁門之間遂空曹公立新興郡以安集之理九原即今州是也後魏宣武帝又于今州西北十八里故州城移肆州理此因肆盧川為名也隋開皇十八年改置忻州因州界忻川口為名也大業二年省忻州義旗初又置新興郡武徳元年廢郡復置忻州二年陷劉武周四年武周平依舊置忻州
  州境東西一百四十五里南北八十六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四十里南至東都一千七十里
  南至太原府一百八十里西至嵐州二百四十里
  東北至代州一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麝香 扇十五枝賦 布 麻
  管縣二
  秀容 定襄
  秀容縣上郭下
  開元户七千一百三十八 鄉十一
  本漢陽曲縣地屬太原郡後漢末于此置九原縣屬新興郡後魏莊帝于今縣東十里置平寇縣隋開皇十八年于此置忻州又于今縣西北五十里秀容故城移後魏明元所置秀容縣于今理屬忻州國朝因之
  滹沱水在縣東三十二里
  定襄縣上東至州四十五里
  開元户五千五百三十二 鄉十七
  本漢陽曲縣屬太原郡黄河千里一曲縣當其陽故曰陽曲後魏末移陽曲縣于太原界仍于此城置定襄縣屬新興郡髙齊省武成帝移平寇縣于此隋開皇十年移平寇于崞城今代州崞縣是也武徳四年分秀容縣于漢陽曲城重置定襄縣
  聖阜今名聖人山在縣東北二十里石上手足跡猶存滹沲水西自秀容縣界流入
  代州雁門中都督府
  開元户一萬五千七十七 鄉二十八元和户二千一百二十  鄉四十
  古并州之域春秋時為晉地戰國時屬趙史記曰趙襄子與韓魏共滅智伯分晉地則趙有代勾注之北今按勾注在州西北三十五里雁門縣界西陘山是也秦置三十六郡雁門是其一焉漢因之後漢末匈奴侵邊其地荒廢周宣帝大象元年自九原城移肆州于今理隋開皇五年改肆州為代州大業三年改為雁門郡隋氏喪亂陷于寇境武徳四年平代置代州都督府
  州境東西三百二十里南北三百二十八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里南至東都一千二百三十里
  東南取崩石嶺至恒州五百四十里西至嵐州三百里
  北至朔州一百二十里東北至蔚州四百里
  貢賦開元貢 鵰翎五具 麝香賦 布 麻
  管縣五
  雁門 繁畤 五臺 唐林 崞
  雁門縣上郭下
  開元戸五千二百二十一 鄉十
  本漢廣武縣地屬太原郡後漢改屬雁門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仍屬肆州後改肆州為代州縣屬不改十八年改廣武縣為雁門縣蓋避太子之諱也國朝因之夏屋山在縣東北三十五里史記曰趙襄子北登夏屋誘代王使廚人操銅枓擊殺之遂有代地
  勾注山一名西陘山在縣西北三十里晉咸寜元年勾注碑曰蓋北方之險有盧龍飛狐勾注為之首天下之阻所以分别内外也漢髙祖欲伐匈奴不從婁敬之説械繫于廣武遂踰勾注困于平城謂此地也
  河神祠在縣南開元九年并州長史張説奏置
  繁畤縣中西至州六十里
  開元户一千五百九十三 鄉五
  本漢舊縣屬雁門郡漢末匈奴侵寇舊縣荒廢晉又置繁畤縣周省隋開皇十八年重置于今縣東六十里大堡戍大業十二年移于武州城聖厯二年以縣在平川難于固守遂東移于今理其城三面枕澗東接峻岅極為險固
  秦戲山一名武夫山在縣東南九十里滹沲水出焉五臺縣中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開元户二千一百六十五 鄉五
  本漢慮虒縣慮音閭虒音夷屬太原郡因慮虒水為名也晉省後魏孝文帝復置即今縣理是也屬新興郡髙齊改屬雁門郡隋大業二年改為五臺縣因山為名也
  五臺山在縣東北百四十里道經以為紫府山内經以為清凉山
  慮虒水在縣北十五里
  唐林縣中東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廣武縣地證聖元年分五臺崞二縣置武延縣唐隆元年改為唐林縣
  滹沲水在縣東
  沙河在縣南二里
  崞縣中東北至州五十里
  開元户二千七百四十八 鄉五
  本漢舊縣因山為名屬雁門郡漢末荒廢晉初又置魏改為崞山縣後魏宣武帝移雁門郡理此隋開皇十年移平寇縣于此屬代州大業二年改為崞縣
  滹沲水在縣東二百步
  蔚州興唐下
  開元户四千八百八十七 鄉十一元和户一千五百六十三 鄉十二
  禹貢冀州之域虞及周屬并州周禮并州川曰漚夷浸曰淶易今漚夷在靈丘淶易在飛狐皆在州境春秋時其地屬晉戰國時屬趙襄子殺代王有其地後武靈王置雲中雁門代郡秦亦為代郡漢元年項羽徙趙王歇為代王二年陳餘迎歇還趙歇又立餘為代王三年韓信斬陳餘置代郡領縣十八東魏孝靜帝又于此置北靈丘郡周宣帝于今理置蔚州隋大業三年罷州置雁門郡武徳四年平劉武周重置蔚州
  州境案州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里南至東都一千六百三十里
  東至恒州取方秦嶺路四百九十里東南至定州取轆轤山路四百九十里
  東至易州山路三百六十里西南至代州四百里
  西至朔州二百八十里北至天成軍一百八十里
  東北至媯州界孔嶺闗一百里從闗至媯州一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熊皮 豹皮賦 布 麻
  管縣三
  興唐 靈丘 飛狐
  興唐縣下郭下
  開元户一千四百七十二 鄉四
  本靈丘縣也開元十二年于州東北一百三十里横野軍子城南置安邊縣屬蔚州天寶元年改為安邉郡仍自靈丘移州理于安邊城至徳二年改為興唐郡仍改安邊縣為興唐縣
  倒刺山在縣東七十里亦號雪山俗𫝊靈仙所居與五臺山略等
  漚夷河亦曰瓠𤬛河上槽狹下流闊有似瓠𤬛因名大韭多生于山及平野魏孝文所種以濟軍需後沃壤處皆長三尺葉廣于馬藺但味少短耳
  横野軍置在州城内
  靈丘縣中下東北至州一百三十里
  開元户二千四百二十一 鄉五
  本漢舊縣屬代郡後魏省東魏孝靜帝重置屬靈丘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蔚州大業二年省蔚州改屬代州隋末陷賊武徳二年又置靈丘縣屬蔚州
  太白山在縣南十里山有鍾乳穴其深不測仰望穴中乳如懸穗焉
  石銘陘嶺在縣西北八十里上有石銘題言冀州北界故謂石銘陘
  隘門山亦名隘口在縣東南十五里壁立直上層崖刺天有石道極險陿後魏明元帝置義倉之所
  漚夷水一名滱水出縣西北髙是山周禮曰并州其川漚夷謂此也
  兹水出縣西枝迴山懸河五丈湍激之聲響動山谷樵栰之士咸由此度巨木淪渚久乃方出或落崖石無不粉碎也土地記云枝迴嶺與髙是山連麓接勢
  開皇長城西自繁畤縣經縣北七十里東入飛狐縣界趙武靈王墓在縣東三十里
  飛狐縣下西至州一百五十里
  開元户九百九十二 鄉三
  本漢廣昌縣地屬代郡後漢屬中山國晉又屬代郡隋開皇三年改屬蔚州仁夀元年改為飛狐縣因縣北飛狐口為名也隋末陷賊武徳六年重置寄理今易州遂城縣界遥屬蔚州貞觀五年移還今所
  磨笄山在縣東北一百五十里趙襄子姊為代王夫人襄子既殺代王迎其姊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義也磨笄自刎百姓閔之為立祠
  倒刺山在縣東北百二十里出佳大黄
  飛狐道自縣北入媯州懐戎縣界即古飛狐口也酈食其説漢王曰杜白馬之津塞飛狐之口此言皆一方之阨也又劉琨自代出飛狐口奔于安次亦謂此道也三河冶舊置鑪鑄錢至徳以後廢元和七年中書侍郎平章事李吉甫奏臣訪聞飛狐縣三河冶銅山約數十里銅鑛至多去飛狐錢坊二十五里兩處同用拒馬河水以水斛銷銅北方諸處鑄錢人工絶省所以平日三河冶置四十鑪鑄錢舊跡並存事堪覆實今但得錢本令本道應接人夫三年以來其勢即立救河東困竭之弊成易定援接之形制置一成久長獲利詔從之其年六月起工至十月置五鑪鑄錢毎歳鑄成一萬八千貫時朝廷新收易定河東道久用鐵錢人不堪弊至是俱受利焉
  朔州馬邑下
  開元户六千三十  鄉十三元和户七百二十九 鄉十六
  禹貢冀州之域虞及周為并州之地春秋時為北狄地戰國時屬趙秦為雁門郡地在漢即雁門郡之馬邑縣也史記曰匈奴圍韓王信于馬邑信降匈奴按馬邑即今州理是也漢末大亂郡遂荒廢建安中曹公又立馬邑縣屬新興郡晉改屬雁門郡晉亂其地為猗盧所據劉琨表盧為大單于封代公徙馬邑後魏都代地屬畿内孝文帝遷洛之後又于定襄故城置朔州葛榮之亂州郡又廢髙齊文宣帝又于馬邑城置朔州即今理是也武成帝置北道行臺周武帝置朔州總管隋開皇罷總管大業三年罷州為馬邑郡皇朝改為朔州
  州境東西四百八十里南北九十七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七百二十里南至東都一千三百五十里
  東至蔚州三百八十里西南至嵐州三百七十四里
  北至單于大都䕶府三百五十里東北至雲州三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白雕翎五具
  管縣二
  鄯陽 馬邑
  鄯陽縣中郭下
  開元户三千六百五十八 鄉十八
  本漢馬邑縣屬雁門郡漢末荒廢建安中又置屬新興郡晉又屬雁門郡晉末又廢髙齊于此置招逺縣屬郡不改隋開皇三年罷郡改屬朔州大業元年改為鄯陽縣
  勾注山在縣東八十里
  河水在縣西三百里
  州城本漢馬邑城也昔秦人築城于武周塞以備胡城將成而崩者數矣有馬馳走周旋反覆父老異之因依而築城乃不崩遂名馬邑
  馬邑縣中西至州三十里
  開元户二千三百八十 鄉五
  本鄯陽縣地開元五年分鄯陽縣于州東三十里大同軍城内置馬邑縣建中年間河中節度使馬燧權移州于馬邑縣焉
  桑乾河在縣東三十里
  雲州雲中下
  開元户三千一百六十九 鄉七案元和户鄉數𫝊寫缺
  禹貢冀州之域虞及周屬并州春秋時為北狄地戰國時其地屬趙其後武靈王自代至髙闕為塞而置雲中雁門代郡今州即秦雁門郡地在漢雁門郡之平城縣也史記曰漢七年韓王信亡走匈奴上自將逐之遂至平城為匈奴所圍用陳平秘計得出是也漢末大亂匈奴侵邊自定襄以西雲中雁門西河遂空曹公鳩集荒散又立平城縣屬新興郡晉又改屬雁門晉亂劉琨表封猗盧為代王都平城後魏道武帝又于此建都東至上谷軍都闗西至河南至中山隘門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以為甸服孝文帝改為司州牧置代尹孝文帝遷都洛邑改置恒州孝昌之際亂離尤甚恒代之北盡為丘墟髙齊文宣帝天保七年置恒安鎮徙豪傑三千家以實之今名東州城其年廢鎮又置恒州周武平齊州郡並廢又于其所置恒安鎮屬朔州自州迄隋仍為鎮也隋亂陷賊武徳四年平劉武周置北恒州七年廢貞觀十四年自朔州北界定襄城移雲州及定襄縣于此後為黙啜所破移百姓于朔州開元十八年復置雲州及雲中縣
  州境東西一百七十七里南北四百九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九百六十里南至東都一千五百九十里
  東至幽州七百里東至清塞城一百二十里
  又東至天城軍六十里又東至納降守捉九十里與幽州分界
  西至靜邊軍一百八十里西南至太原府七百里
  貢賦開元貢 鵰翎五具賦 布 麻
  管縣一
  雲中
  雲中縣
  本漢平城縣屬雁門郡漢末大亂其地遂空魏武帝又立平城縣屬新興郡晉改屬雁門郡後魏于此建都屬代尹孝文帝改代尹為恒州縣屬不改隋為雲内縣屬馬邑郡貞觀十四年朔州北界定襄城移于此後為黙啜所破移百姓至朔州開元十八年改置雲中縣屬雲州
  白登山在縣東北三十里
  火山在縣西五里山有火井深不見底以草投之則烟騰火發有火井祠
  紇眞山在縣東三十里虜語紇真漢言三十里其山夏積霜雪
  單于臺在縣西北四十餘里漢武帝元封元年勒兵十八萬騎出長城北登單于臺即此也












  元和郡縣志卷十八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十九
  唐 李吉甫 撰
  河東道
  潞州上黨大都督府
  開元户六萬四千二百七十六 鄉一百三十三元和户一萬七千八百    鄉一百二十今為澤潞節度使理所管潞州澤州邢州洛州礠州 礠邢洛本河北道今隸澤潞節度使管内 管縣三十七都管户二萬六千二百四十三
  禹貢冀州之域殷時為黎國春秋時屬晉又兼有潞子之國潞子嬰兒為晉所滅戰國時屬韓别為都以其逺韓近趙至趙孝成王時馮亭以上黨降趙復為趙地秦為上黨郡地後漢末董卓作亂移理壺闗城即今州理是也周武帝建徳七年于襄垣縣置潞州上黨郡屬焉隋開皇十年罷郡自襄垣縣復移潞州于壺闗即今州是也州得名因潞子之國武徳元年又于襄垣縣置韓州貞觀十七年開元七年以𤣥宗厯試嘗在此州置大都督府
  州境東西二百九十三里南北三百三十六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三百三十里南至東都四百七十里
  東取穴陘嶺路至相州三百五十里東南至澤州一百八十七里
  西至晉州三百九十里西北至沁州二百一十里
  北至儀州三百一十里東北至洺州四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人參 墨賦 布 麻
  管縣十
  上黨 長子 屯留 潞城 壺闗 黎城銅鞮 鄉  襄垣 涉
  上黨縣望郭下
  開元户一萬一千三百八十三 鄉二十二
  本漢壺闗縣也隋開皇中分壺闗置上黨縣屬潞州釋名曰黨所也在于山上其所最髙故曰上黨
  雞鳴山一曰火山在縣東南七十六里
  濁漳水在縣西南二十二里
  州城漢壺闗縣也上黨記曰曹公之圍壺關起土山于城西北角穿地道于城西内築界城以遮之
  五龍祠在縣東南二十里五龍山上慕容永所立以祭五方神
  馮亭墓在縣西五里
  長子縣緊東北至州五十二里
  開元户二萬二百六十六 鄉三十二
  漢舊縣本春秋時地名左傳曰晉人執衛石買于長子是也慕容永僭號于此稱西燕為慕容垂所滅隋開皇九年移寄氏縣理此屬潞州十八年改寄氏為長子縣發鳩山在縣西南六十五里濁漳水出焉
  羊頭山在縣東五十六里後漢安帝時羌寇河東以任尚為御史擊破于羊頭山謂此也
  神農城後魏風土記曰神農城在羊頭山上山下有神農泉即神農得嘉榖之所
  武訖嶺在縣南四十五里風土記曰秦趙戰于長平趙軍敗退秦將白起逐至此名曰武訖嶺
  屯留縣上東南至州六十四里
  開元户八千一百六十六 鄉十七
  本晉邑春秋曰晉人執衞行人孫蒯于屯留是也漢以為縣屬上黨郡髙齊省隋開皇十六年重置屬潞州絳水出縣西南方山去縣八十四里
  潞城縣上南至州四十里
  開元户七千四百六十四 鄉十六
  本漢潞縣屬上黨郡即春秋時赤狄潞子嬰兒國也晉滅之後魏太武帝改潞縣為刈陵縣屬襄垣郡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潞城縣屬潞州
  黄阜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劉聰將綦毋劌敗晉將崔恕于黄阜
  漳水一名潞水在縣北闞駰曰潞水在縣北為冀州浸即漳水也按王猛與慕容評相禦于潞川評鬻水與軍人絹疋水二石則此無他大川可以為浸所有惟漳水耳故土俗尚謂濁漳為潞水也
  武王塢在縣西北四十里塢東有後魏天柱大將軍爾朱榮碑文曰建義元年東討逆賊鎮豎葛榮軍次上黨武王祠東有二狡兔從賊方而來天柱彎弓祝之曰中則擒葛榮不中則否應弦而殪遂擒榮
  壺闗縣上西北至州三十里
  本漢縣也屬上黨郡山形似壺于此置關故名壺闗隋開皇十六年分壺闗置上黨縣大業二年省壺闗併入上黨武徳四年重置
  羊腸坂在縣東南一百六里沾水出焉
  漢壺闗三老令⿰犭? -- 狐茂墓在縣東北一十九里上書明戾太子寃者
  曹公壘在縣東南一百二里曹公攻髙幹所築
  黎城縣中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古黎國春秋曰晉荀林父滅潞立黎侯而還今縣東十八里黎侯城是也漢為潞縣之地後魏太武改潞縣為刈陵縣隋開皇十八年改刈陵為黎城縣武徳初屬韓州貞觀十七年廢韓州屬潞州
  古壺闗在縣東二十五里春秋齊國夏伐晉取八邑有盂口盂口即壺口也聲相近故有二名
  清漳水在縣東北五十里
  濁漳水在縣西北五十六里
  馮奉世墓及馮昭儀墓在縣東二里
  銅鞮縣上東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晉大夫羊舌赤邑時號赤曰銅鞮伯華漢以為縣屬上黨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屬沁州大業二年省沁州復屬潞州武徳六年屬韓州貞觀十七年廢韓州復隸潞州
  石梯山在縣西三十里
  閼與城在縣西北二十里史記曰秦昭襄王攻趙閼與趙奢曰其險狹譬如兩鼠鬭于穴中將勇者勝遂破秦軍解閼與之圍
  晉銅鞮宮在縣東十五里子產曰今銅鞮之宫數里斷梁城在縣東北三十里下臨深壑東西北三面阻澗廣袤二里俗謂之斷梁城
  叔向墓在縣東十八里
  鄉縣中東至州一百七十里
  本漢湼氏地屬上黨郡晉始為武鄉縣屬樂平郡石氏分上黨置武鄉郡縣屬焉隋開皇初廢郡縣屬潞州晉縣原有武字後草創失其舊名
  秃頂山在縣西北九十三里
  石臼嶺在縣北六十五里
  䕶甲水在縣西北八十里
  襄垣縣上南至州九十三里
  本漢舊縣屬上黨郡趙襄子所築因以為名後魏孝莊帝改為襄垣郡隋開皇十六年改襄垣縣置韓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州縣屬潞州
  鹿臺山在縣南二十里
  湼水在縣西北六十里
  濁漳水在縣南二十一里
  天井闗在縣東南四十里置在天井谷内深邃似井因以為名魏武初遷鄴于此置闗周建徳六年
  涉縣上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漢舊縣屬魏郡因涉河水為名晉屬廣平郡後省隋開皇十年于故涉城重置涉縣屬礠州十六年改屬韓州貞觀十七年廢韓州縣屬潞州
  清漳水一名涉河在縣南一里
  澤州髙平上
  開元户二萬二千二百三十五 鄉五十九元和户三千五百二十七   鄉五十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韓魏後屬趙秦使白起破趙于長平即今州北髙平縣西北二十一里長平故城是也秦并天下今州即上黨郡地漢為上黨郡髙都縣之地也後魏道武帝置建興郡孝莊帝改置建州周改建州為澤州蓋取濩澤為名也濩烏怕反
  州境東西二百九十里南北一百五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一百四十里西南至東都二百八十里
  東踰山至衞州四百一十里西至絳州四百四十里
  北至潞州一百四十九里北至太原府大路六百一十里
  貢賦開元貢 白石英 人參賦 布 麻
  元和貢 白石英五十斤 野雞九十隻
  管縣六
  晉城 髙平 陵川 沁水 陽城 端氏
  晉城縣上郭下
  本漢髙都縣屬上黨郡隋開皇三年改屬澤州十八年改為丹川縣因縣東丹水為名貞觀三年改置晉城縣太行山在縣南四十里禹貢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注曰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
  丹水在縣北十二里司馬山俗傳秦坑趙衆流血丹川故名丹水斯為不經也
  天井故闗一名太行闗在縣南四十五里太行山上髙平縣上南至州八十里
  本漢泫氏縣屬上黨郡在泫水之上故以為名後漢改為𤣥氏屬建興郡髙齊文宣帝省𤣥氏縣自長平髙城移髙平縣理之仍改髙平縣屬髙都郡隋開皇三年改屬澤州
  頭顱山一名白起臺在縣西五里秦坑趙衆收頭顱築此臺
  米山在縣東十里趙將亷頗積糧此山因名
  涇水在縣西北三十六里
  長平故城在縣西二十一里白起破趙四十萬衆于此盡殺之
  長平闗在縣北五十一里
  陵川縣中西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漢泫氏縣地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陵川縣因川為名屬澤州
  太行山在縣西南百里
  沁水縣中東南至州二百里
  本漢端氏縣地後魏孝莊帝于此置太寜郡及東永安縣髙齊省郡而縣存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沁水縣沁水在縣東北五十二里
  古王離城在縣東北五十里秦時王離擊趙所築四面絶險
  陽城縣中東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濩澤縣屬河東郡因濩澤為名也隋改屬澤州天寶元年改為陽城縣
  析城在縣西南七十五里
  濩澤在縣西北十二里墨子曰舜漁于濩澤
  端氏縣中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舊縣也史記曰趙成侯十六年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于端氏肅侯元年奪晉君端氏徙處屯留漢以為縣屬河東郡晉屬平陽郡後魏屬安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澤州
  石門山在縣西南四十一里
  沁水在縣南一里
  邢州鉅鹿上
  開元户五萬八千八百二十 鄉一百二十元和户三千六百九十二  鄉三十三
  禹貢冀州之域亦古邢侯之國邢侯為紂三公以忠諫被誅周成王封周公旦子為邢侯後為狄所滅齊桓公遷邢于夷儀按故邢國今州城内西南隅小城是也夷儀今龍崗縣界夷儀城是也春秋時屬晉後三家分晉屬趙秦兼天下于此置信都縣屬鉅鹿郡項羽改曰襄國蓋以趙襄子諡名也趙歇為趙王張耳為常山王並理信都襄國今州理龍岡城是也前趙嘉平元年石勒屯兵許昌張賓説勒曰觀王彌有王青州之心遲迴未發者懼明公踵其後也明公獨無并州之思乎勒從之遂長驅至鄴攻晉北中郎將于三臺張賓又進曰三臺險固攻守未易卒下王彭祖劉越石大敵也宜及其未至密規進據牢城掃定并薊桓文之業可濟也邯鄲襄國趙之舊都依山憑險形勝之國可擇此二邑而都之王業可圖也勒于是進據襄國王浚遣兵五萬人來討勒勒欲挑戰張賓諫曰夫用兵當以已所便擊彼所不便今段末柸強悍且宜示之以弱鑿北壘為突門二十餘道伏精卒候賊列守未定出其不意擂鼓奮勇直衝柸帳柸卒既奔則彭祖可指辰而定也勒從其計遂生擒末柸永嘉六年勒僭號遂定都焉至季龍徙都鄴為襄國郡石氏既滅罷之後魏復為襄國縣隋開皇三年以襄國縣屬洺州九年改為龍岡縣十六年割龍岡等三縣置邢州以邢國為名也大業三年改為襄國郡武徳元年改為邢州置總管二年陷竇建徳四年討平之又為劉黑闥所陷五年擒之依舊為邢州
  州境東西二百八十二里南北一百三十六里
  八到西至上都一千九百里西南至東都八百四十里
  東至貝州二百三十里東南至洺州一百二十里
  西踰山至儀州二百三十五里東北至趙州一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文石獅子 絲布賦 綿 絹
  管縣九
  龍岡 堯山 鉅鹿 沙河 平鄉 南河任  内丘 青山
  龍岡縣上郭下
  古邢國也秦以為信都項羽更名曰襄國漢因不改石勒僭號據之勒未立前襄國有讖曰古在左月在右讓亡言或入口識者以為胡有襄國也周武帝改為襄國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洺州九年改為龍岡縣以西北有龍岡因名之十六年于此置邢州龍岡縣屬焉皇朝因之
  土山在縣東百五十步昔冉閔攻石祇于襄國為土山地道于此
  石井岡一名龍岡在縣西北七里岡上有井大如車輪石勒時天旱沙門佛圖澄于此握得一死龍長尺餘漬之以水良久乃蘇雨遂大降因名龍岡
  夷儀嶺在縣西百五十七里
  夷儀故城在縣西四十里今俗謂之隨宜城蓋語訛也石勒墓在縣南十五里
  堯山縣上西南至州八十里
  本曰柏人春秋時晉邑戰國時屬趙秦滅趙屬鉅鹿郡漢髙祖八年從平城過趙趙相貫髙壁人厠上要之上心動問縣名何曰柏人上曰柏人者迫于人也不宿去後魏改人為仁隋開皇三年罷鉅鹿郡屬趙州大業三年改屬邢州天寶元年改為堯山縣
  泫水在縣西一里俗亦名曰脂溝
  柏人故城在縣西北十二里
  張耳臺在縣西北十二里
  鉅鹿縣上西至州一百一十九里
  本漢南欒縣地隋開皇六年于此置鉅鹿縣屬趙州取漢鉅鹿縣之名也武徳元年于此置起州又立白起縣二年陷竇建徳四年討平罷起州以縣屬趙州貞觀元年改屬邢州
  大陸澤一名鉅鹿在縣西北五里禹貢曰恒衛既從大陸既作按澤東西二十里南北三十里葭蘆茭蓮魚蟹之𩔖充牣其中澤畔又有鹹泉煮而成鹽百姓資之沙河縣上北至州三十五里
  本漢襄國縣地隋開皇九年改襄國為龍岡縣十六年分龍岡于此置沙河縣以沙河在縣南五里因以為名黑山在縣西四十里出鐵
  磬口山在縣西南九十八里漢魏時舊鐵官也
  平鄉縣上西至州九十里
  本春秋時邢國後為趙地始皇滅趙以為鉅鹿郡亦大稱也張耳與趙王歇走入鉅鹿城王離圍之即此地也後魏自平鄉故城移平鄉縣于此理之屬廣平郡隋開皇三年屬洺州十六年改屬邢州
  濁漳水今俗名栁河在縣西南十里
  落漢水在縣西南十八里
  沙丘臺在縣東北二十里殷紂所築趙李兑圍武靈王于沙丘宮王探雀鷇食之而死秦始皇東巡回死于沙丘
  南和縣緊西南至州三十八里
  本漢舊縣屬廣平國後漢屬鉅鹿郡石趙屬襄國郡周屬南和郡隋開皇三年屬洺州十六年改屬邢州鴛鴦水經縣北五里
  張賓墓在縣西十二里石勒軍師號曰右侯
  任縣上西南至州三十八里
  本漢張縣地在今縣西南渚陽城是也後漢省趙于此置苑縣石氏滅廢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任縣屬邢州大業三年武徳四年重置
  張城一名渚陽城在縣西南二十七里漢張縣也石勒傳晉將玉浚遣石季龍盟就六眷于渚陽謂此也内丘縣上南至州五十八里
  古邢國地在漢為中丘縣屬常山郡晉于此立中丘郡石趙改為趙安縣後魏孝文帝復立中丘縣隋室諱忠改為内丘開皇三年屬趙州大業二年改屬邢州鵲山在縣西三十六里昔扁鵲將虢太子遊此山採藥因名
  青山縣中東南至州五十里
  本漢中丘縣地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青山縣屬邢州縣界有青山因名大業二年省縣屬龍騰府武徳元年析龍岡内丘兩縣重置屬邢州
  黑山一名青山在縣西二十里幽深險絶為逋逃之藪以周太祖諱黑因改黑山為青山縣取名焉
  雷公山在縣西南八里漢末黑山羣盜張飛燕等不立君長直以名號為稱多髯者謂之羝公大聲者謂之雷公時有雷公賊保此因以為名
  洺州廣平望
  開元户七萬七千一百五十 鄉一百四十六案元和户鄉數𫝊寫缺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赤狄之地後屬晉荀林父敗赤狄于曲梁按曲梁即今州理地也七國時屬趙趙敬侯始都邯鄲至幽王遷為秦所滅秦兼天下是為邯鄲郡漢武帝置平干國宣帝改曰廣平自漢至晉或為國或為郡永嘉末石勒據有其地石氏滅又屬慕容雋至子暐滅又屬苻堅後慕容垂得山東其地復屬焉周武帝建徳六年于郡置洺州以水為名隋大業三年罷州為永安郡武徳元年又改為洺州兼置總管二年陷于竇建徳四年討平又為建徳舊將劉黑闥所陷尋討平之六年罷總管復為洺州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七里南北一百一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二十里西南至東都七百六十里
  東南至魏州一百六十四里正西微北至儀州三百六十四里
  東北至貝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邢州一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 平紬 縑 纊賦 綿 絹
  管縣八
  永年 雞澤 洺水 肥鄉 清漳 曲周臨洺 平恩
  永年縣望郭下
  本漢曲梁縣屬廣平國後漢屬鉅鹿郡髙齊文宣帝省曲梁置廣平縣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洺州仁夀元年改廣平為永年避煬帝諱也
  洺水在縣南三里
  雞澤在縣西南十里左傳諸侯同盟于雞澤今其澤魚鼈菱芡州境所資
  廉頗臺在州城南十里十六國春秋冉閔遇慕容恪于廉臺十戰皆敗
  皇家平劉黑闥壘在縣西南十里洺水南貞觀四年于壘東置昭福寺碑岑文本撰
  雞澤縣上西南至州五十里
  本漢廣平縣地隋開皇十六年于廣平城置雞澤縣大業三年武徳四年重置
  洺漳二水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合流東入平鄉縣界洺水縣上西至州五十里
  本漢斥漳縣屬廣平國漳水經其城其地斥鹵故曰斥漳隋開皇六年以縣西近洺河改為洺水屬洺州衛漳故瀆俗名阿難渠在縣西二百步蓋魏將李阿難所導故名
  黄塘坡在縣西北十五里晉龍驤將軍劉牢之救苻丕追慕容垂大軍于黄塘泉即此坡也
  肥鄉縣上西北至州四十五里
  本春秋時晉地七國時屬趙今縣即漢邯鄲縣地魏黄初二年分邯鄲列人等縣立肥鄉屬廣平郡後魏省入臨漳隋開皇十年又置屬礠州十六年割屬洺州肥鄉故城在縣西二十二里
  平原君墓在縣東南七里
  清漳縣上西北至州七十里
  本漢列人縣地按列人縣故城在今肥鄉界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清漳縣南濱漳水因以為名屬洺州曲周縣上西南至州八十里
  本漢舊縣屬廣平國酈商為曲周侯後漢屬鉅鹿郡魏屬魏郡後魏宣武帝改置曲安縣屬廣平郡髙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屬洺州大業二年武徳四年于曲周故城重置
  漳水在縣西二十九里
  阿難枯渠在縣南十四里
  臨洺縣緊東南至州五十里
  本漢易陽縣地屬趙國後魏省入邯鄲縣隋開皇十年移邯鄲縣理陟鄉城城在今邯鄲縣界仍于北中府城别置臨洺縣北濱洺水因以為名屬礠州大業三年割屬洺州
  狗山在縣西十里山頂石上有狗跡因名武徳五年太宗親總戎討劉黑闥于此立營
  平恩縣上西至州八十三里
  本漢舊縣也屬魏郡宣帝以許廣漢為平恩侯魏省尋復置隋開皇三年罷屬洺州
  康臺澤在縣東五里
  礠州滏陽上
  元和户一千四十 鄉一十三案此州置自永泰故不載開元户鄉與貢賦
  本漢魏郡武安縣之地周武帝于此置滏陽縣及成安郡隋開皇十年廢郡于縣置礠州以縣西九十里有礠山出礠石因取為名大業二年廢以縣屬相州皇朝永泰元年重置以河東有慈州故此加石也
  州境東西一百七里南北一百一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五百四十里西南至東都六百四十五里
  南至相州六十五里西至潞州三百四十里
  正北微東至洛州三百十里
  貢賦元和貢 紗 鳳翮席賦 綿 絹
  管縣四
  滏陽 邯鄲 昭義 武安
  滏陽縣望郭下
  本漢武安縣之地魏黄初三年分武安立臨水縣屬廣平郡以城臨滏水故曰臨水以城在滏水之陽亦曰滏陽周武帝于此别置滏陽縣屬成安郡隋開皇三年廢郡縣屬相州十年于此置礠州滏陽屬焉大業二年廢磁州縣屬相州永泰元年重立礠州縣又割屬
  鼓山一名滏山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滏水出焉泉源奮涌若滏水之湯故以滏口名之入陘第四曰滏口陘山嶺髙深實為險阨
  石季龍墓在縣西南十四里
  佛圖澄墓在縣西南十七里
  髙齊神武陵在縣南三里
  邯鄲縣上南至州七十里
  本衛地也後屬晉七國時為趙都趙敬侯自立晉陽始都邯鄲至幽王遷降秦遂滅趙以為邯鄲郡邯山名也單盡也城郭從邑故單字加邑魏以為縣屬廣平郡隋開皇十年置礠州邯鄲縣屬焉大業二年廢礠州縣屬洺州永泰元年重立礠州縣還割屬
  邯山在縣東南五里
  叢臺在縣城内東北隅
  洪波臺在縣西北五里
  趙簡子墓在縣西南十二里
  公孫杵臼程嬰墓在縣西十五里
  趙奢墓在縣西北七里
  樂毅墓在縣西南十八里
  藺相如墓在縣西南二十三里
  昭義縣上東南至州四十里
  魏黄初三年于今滏陽縣置臨水縣北齊天保元年移理松釡周武帝建徳六年永泰元年再置仍改名昭義
  武安縣上東南至州九十里
  本七國時趙地趙將李牧封武安君即今縣也漢屬魏郡魏屬廣平郡隋開皇三年屬相州十年割屬礠州大業二年礠州廢割屬洺州後置礠州又分隸焉
  閼與山在縣西南五十里趙奢拒秦軍閼與即此山也洛水西北去縣八十三里
  武安故城在縣西南五里六國時趙邑也趙奢之救閼與秦軍鼓譟武安屋瓦皆動即此城也










  元和郡縣志卷十九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
  唐 李吉甫 撰
  河北道
  懐州河内雄
  開元户四萬五千八百四十六 鄉八十九元和户八千七百四十一   鄉三十五今為河陽三城懐州節度使理所管懐州 管縣十 内河陽汜水温縣濟源河清等五處事具河南府案此與後魏博節度使都管户數並𫝊寫缺
  禹貢冀州之域覃懷之地周為畿内及衞邢雍三國春秋時屬晉七國時屬韓魏二國秦兼天下滅韓為三川郡滅魏為河東郡今州為三川郡之北境河東郡之東境楚漢之際項羽立司馬卬為殷王王河内髙帝二年卬降以其地為河内郡領縣十八理懐後漢世祖南定河内難其守鄧禹舉寇恂世祖謂恂曰河内殷富吾將因是而起昔髙祖留蕭何鎮闗中吾今委卿以河内恂遂伐淇園之竹理矢百餘萬養馬三千匹收租四百萬斛以給軍事由是東漢之業濟焉晉河内郡移理野王隋開皇三年罷郡置懐州武徳二年陷賊其年于河清縣界柏崖城置懐州四年討平王世充自柏崖城移于今理今屬河陽三城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七里南北一百一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一十里西南至東都一百五十里
  東至衞州二百六十里東南渡河至鄭州一百九十里
  北至澤州一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牛膝賦 絲 緜 絹
  元和貢 平紬十疋 牛膝
  管縣五
  河内 武陟 武徳 修武 獲嘉
  河内縣望郭下
  開元户一萬八百五十四 鄉二十一
  本春秋時野王邑左傳曰晉人執晏弱于野王是也漢以為縣屬河内郡隋開皇十六年改為河内縣皇朝因之
  太行山在縣北二十五里禹貢曰太行恒山至于碣石注曰二山連延東北接碣石
  太行陘在縣西北三十里連山中斷曰陘述征記曰太行山首始于河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陘第一曰軹闗陘今屬河南府濟源縣在縣理西十一里第二太行陘第三白陘此兩陘今在河内第四滏口陘對鄴西第五井陘第六飛狐陘一名望都闗第七蒲隂陘此三陘在中山第八軍都陘在幽州太行陘闊三步長四十里
  沁水在縣北四里
  丹水北去縣七里分溝灌溉百姓資其利焉
  濟水經縣西南去縣三十里
  新城壘在縣東北九里武徳三年劉徳威于此置營
  武陟縣望西北至州一百里
  開元户七千九百九十九 鄉十六
  本漢懷縣地隋開皇十六年分修武縣置武陟縣理武徳故城今縣東二十里武徳故城是也屬殷州皇朝因之貞觀元年省殷州屬懷州
  沁水在縣東一里
  故懷城在縣西十一里兩漢河内郡並理之晉移郡理野王
  故殷城在縣東南十里楚漢之際司馬卬為殷王都在此
  武徳縣望西至州四十七里
  開元户一萬二百六十二 鄉二十
  本周司寇蘇忿生之州邑也左傳曰周與鄭人蘇忿生之田州陘隤懷注曰州今河内州縣是也漢以為州縣屬河内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州為邢邱縣遥取古邢丘為名也大業二年改邢邱為安昌縣取安昌侯張禹國城為名也武徳二年改為武徳縣
  太行山在縣北五十里
  沁水北去縣二里
  安昌故城在縣東十三里即張禹所封國城也
  故大斛闗在縣北一百六里太行山上
  平臯陂在縣南二十三里多菱蓮蒲葦百姓資其利周迴二十五里
  修武縣緊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開元户六千七百一十七 鄉十三
  本殷之甯邑韓詩外傳曰武王伐紂勒兵于甯改曰修武左傳曰晉陽處父聘于衞過甯注云汲郡修武縣是漢以為縣屬河内郡周武帝以為修武郡修武縣屬修武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懐州武徳初屬殷州貞觀元年省殷州依舊屬懷州
  太行山在縣北四十二里
  天門山今謂之百家巖在縣西北三十七里以巖下可容百家因名上有精舍又有鍛竈處所即嵇康所居也濁鹿故城在縣界東北二十三里魏文帝受禪封漢帝為山陽公居河内山陽濁鹿城即此城也
  禪陵在縣北三十五里獻帝陵也以禪讓名
  獲嘉縣望西南至州一百六十里
  開元户一萬十四 鄉十九
  本漢縣也武帝將幸緱氏至汲縣之新中鄉得南越相呂嘉首因立為獲嘉縣屬河内郡前獲嘉縣理在今衞州新鄉縣西南十里獲嘉縣故城是也髙齊又移于衞州共城隋自共城移于今理
  同盟山在縣東北五里武王伐紂與諸侯同盟于此山七賢祠在縣西北四十二里嵇阮祠也
  魏州魏郡大都督府
  開元户十一萬七千五百七十五 鄉一百四十元和户六千九百二十     鄉四十五今為魏博節度使理所管魏州相州博州衞州貝州澶州 管縣四十三
  禹貢兖冀二州之域在夏為觀扈之國春秋時為晉地按沙麓崩在今元城東南四十里是戰國時為衞魏二國地秦滅魏置東郡滅趙置邯鄲郡漢髙祖使韓信定河北以秦邯鄲郡之南部東郡之邊縣置魏郡即今元城縣是也後漢封曹操為魏王理鄴前燕慕容暐都鄴其魏郡並理于鄴中也後魏于今州理置貴鄉郡尋省周宣帝大象二年案周宣帝年號大成靜帝年號大象此有誤又于貴鄉郡東界置魏州隋煬帝大業三年罷州為武陽郡隋亂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竇建徳改置魏州其年又陷劉黑闥五年平黑闥置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六年罷都督復為州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六里南北一百三十八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六百一十里西南至東都七百五十里
  正東微北至博州一百八十里東南至鄆州二百四十里
  東南渡河至濮州一百九十里西至相州二百一十里
  西北至洺州一百六十四里東北至貝州二百一十里
  貢賦開元貢 緜紬 平紬賦 絲 緜 絁 紬
  管縣八
  貴鄉 元城 魏  館陶 冠氏 朝城 莘  昌樂
  貴鄉縣望郭下管西界
  本漢元城縣地後魏孝文帝分置貴鄉縣屬昌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魏州大業三年改屬武陽郡皇朝因之武徳初割屬魏州
  大河故瀆俗名王莽河西去縣三里
  州城前燕慕容暐所築周宣帝于此置州理焉
  狄仁傑祠在縣東南四里為魏州刺史百姓為立生祠古堰今名愜山在縣西九里成帝時河決金堤河堤使者王延世募人塞之蓋運土塞河之處以其愜當人情故謂之愜山
  元城縣望郭下管東界
  本漢舊縣屬魏郡魏武侯公子元食邑于此因名魏黄初三年于此置陽平郡髙齊省元城縣入貴鄉隋開皇六年復置貞觀十三年又省入貴鄉聖厯元年重置開元十三年移在州東北三百步
  沙麓在縣東十二里即春秋經所書沙麓崩漢書以為元后興之祥也
  馬陵在縣東南一里齊將孫臏破魏軍殺龐涓于此五鹿墟在縣東十二里公子重耳乞食于五鹿野人與之塊即此處也
  王翁孺墓在縣東二百步元后之祖也
  束晳墓在縣東二十五里
  魏縣望東至州四十里
  本漢舊縣屬魏郡後魏孝文帝分魏縣置昌樂髙齊省魏縣屬昌樂縣隋開皇六年又分昌樂置魏縣屬魏州皇朝因之
  舊漳河在縣西北十里
  新漳河在縣西北二十里
  蓋寛饒墓在縣東南八里
  館陶縣緊西至州五十里
  本春秋時晉冠氏邑陶丘在縣西北七里爾雅曰再成為陶丘趙時置館于其側因為縣名漢屬魏郡魏文帝改屬陽平郡石趙移陽平郡理此周大象二年置屯州以近屯河為名隋大業二年廢屯州以縣屬魏州大河故瀆俗名曰王莽河在縣東四里
  屯氏河俗名屯河在縣西二里
  白溝水本名白渠隋煬帝導為永濟渠亦名御河西去縣十里
  冠氏縣緊西知州六十里
  本漢館陶縣地隋開皇六年分館陶東界置冠氏縣因古冠氏邑為名屬屯州隋大業二年廢屯州縣屬魏州王莽河北去縣十八里
  冉仲弓墓在縣北二十五里
  朝城縣緊西北至州一百里
  本漢東武陽郡在武水之陽故曰武陽其後為縣屬魏郡隋開皇十六年屬莘州大業二年廢莘州屬魏郡貞觀十七年永昌元年置改名武聖開元七年改為朝城
  武河在縣東十步
  黄河在縣東二十九里
  武陽臺在縣西南一里
  扁鵲墓在縣羅城西北隅
  莘縣上西至州一百里
  本衞地漢為陽平縣屬東郡魏改屬陽平郡隋開皇六年又于樂平故城置陽平縣屬魏州八年改清平為清邑縣大業二年改為莘縣因縣北古莘亭為名皇朝因之
  莘亭在縣北十三里傳曰衞宣公使太子伋之齊使盜待諸莘將殺之二子伋夀爭相為死即此地也
  昌樂縣望北至州五十里
  本漢舊縣屬東郡後漢省後魏孝文帝于漢舊昌樂城置昌樂郡及昌樂縣周武帝改屬魏郡隋罷郡改屬魏州皇朝因之
  王莽河西去縣十六里
  相州鄴郡望
  開元户七萬八千 鄉一百五十一元和户三萬九千 鄉二十九
  禹貢冀州之域又為殷盤庚所都曰殷墟項羽與章邯盟于洹水南殷墟是也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魏魏文侯使西門豹守鄴是也秦兼天下為上黨邯鄲二郡之地漢髙帝分置魏郡理鄴後漢末冀州理之韓馥為冀州牧居鄴其後袁紹曹操因之建安十七年冊命操為魏公居鄴黄初二年以廣平陽平魏三郡為三魏長安譙許鄴洛陽為五都石季龍自襄國徙都之仍改太守為魏尹慕容雋平冉閔又自薊徙都之仍置司隸校尉苻堅平鄴以王猛為薊州牧鎮鄴後魏孝文帝于鄴立相州初孝文幸鄴訪立州名尚書崔光對曰昔河亶甲居相聖皇天命所相宜曰相州孝文從之蓋取内黄東南故殷王河亶甲居相所築之城為名也至東魏孝靜帝又都鄴城髙齊受禪仍都于鄴改魏尹為清都尹周武帝平齊復改為相州大象二年自故鄴城移相州于安陽城即今州理是也隋大業三年改相州為魏郡武徳元年復為相州後或為總管或為都督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四里南北一百六十九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四百四十里西南至東都五百八十里
  東至魏州二百一十里東取臨洺縣北至邢州二百六十五里
  東南至滑州一百三十里西至潞州三百五十里
  北至礠州六十五里東北至洺州一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紗 鳳翮席 胡粉 知母賦 緜 絹 絲
  管縣十
  安陽 鄴  成安 内黄 堯城 洹水 臨漳 臨河 湯隂 林慮
  安陽縣緊郭下
  本七國時魏寜新中邑秦昭襄王拔之改名安陽漢初廢以其地屬蕩隂縣晉于今理西南三里置安陽縣屬魏郡後魏并入蕩隂隋開皇十年置安陽縣屬相州皇朝因之
  韓陵山在縣東北十五里東魏丞相髙歡破爾朱兆衆于此山
  洹水西南自林慮縣界流入慮音閭
  鄴縣𦂳南至州四十里
  本漢舊縣屬魏郡晉以懐帝諱改鄴為臨漳縣石季龍徙都之復改為鄴縣冉閔及慕容雋洎東魏髙齊並都于此其縣名直至隋氏不改皇朝因之
  濁漳水在縣北五里西門豹為鄴令引漳水以富魏之河内後史起為鄴令又引漳水溉鄴人歌之曰鄴有賢令號為史公決漳水兮灌鄴旁終古瀉鹵生稻粱今天谷井堰即其遺址也
  故鄴城縣東五十步本春秋時齊桓公所築也自漢至髙齊魏郡鄴縣並理之今按魏武帝受封于此至文帝受禪呼此為鄴都
  西門豹祠在縣西十五里
  魏武帝西陵在縣西三十里
  成安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斥丘縣地屬魏郡土地斥鹵故曰斥丘其地舊屬鄴縣髙齊文宣帝分鄴縣置成安縣屬清都尹周平齊屬魏郡隋開皇三年改屬相州皇朝因之
  濁漳水西自滏陽縣界流入
  斥丘故城在縣東南三十里本春秋時乾侯邑漢以為斥丘縣左傳曰公如晉次于乾侯
  内黄縣緊西北至州八十里
  本漢舊縣屬魏郡河以北為内南為外故此有内黄陳留有外黄後魏省隋開皇六年重置内黄縣屬相州武徳二年于黎陽置黎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州縣屬相州
  湯水南去縣七里
  黄澤在縣西北五里
  故殷城在縣東南十里殷王河亶甲居相因築此城永濟渠本名白渠隋煬帝導為永濟渠一名御河北去縣二百步
  堯城縣上西至州四十里
  本漢内黄縣地晉于此置長樂縣髙齊省長樂入臨漳縣隋開皇十年分臨漳洹水二縣于此重置長樂縣十八年改為堯城因所理堯城為名也
  洹水在縣北四里
  丹朱墓在縣東一里
  洹水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内黄縣地晉于此置長樂縣屬魏郡後魏省孝文帝復置長樂縣髙齊省入臨漳縣周武帝分臨漳置洹水縣因洹水流入即以為名屬魏郡隋開皇三年割屬相州皇朝因之
  洹水西自堯城縣界流入
  鸕鶿陂在縣西南五里周迴八十里蒲魚之利州境所資
  永濟渠西去縣二里
  臨漳縣上西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鄴縣地東魏孝靜帝分鄴縣之地于鄴城中置臨漳縣周武帝平齊自鄴城移臨漳縣于今理屬魏郡隋開皇三年改屬相州皇朝因之
  東山池在縣西南十五里東魏相髙澄所築引萬金渠水為池作遊賞處
  鸕鶿陂在縣東南三十里與洹水縣同利
  袁紹墓在縣西北十六里
  臨河縣上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黎陽縣地隋開皇六年分置臨河縣屬衞州其城本春秋時衞新築城十六年改屬黎州大業二年又改屬衞州武徳二年重置黎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廢黎州以縣屬相州
  黄河南去縣五里
  湯隂縣上北至州四十里
  本七國時魏蕩陰邑也漢以為縣屬河内郡縣有蕩水因取名焉晉屬魏郡後魏省隋開皇六年重置蕩隂縣屬相州十六年改屬黎州武徳四年分安陽置蕩源縣屬衞州十六年改屬相州貞觀元年從漢舊名改為湯隂
  蕩水西去縣三十五里
  牖里一名羑城在縣北九里紂拘西伯之所也
  林慮縣上東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舊縣屬河内郡以隆慮山在北因為名後避殤帝諱改曰林慮屬朝歌郡晉屬汲郡後魏太武帝省入鄴縣文帝立復屬魏郡周武帝置林慮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相州武徳二年又置巖州五年廢縣又屬相州林慮山在縣北二十里山多鐵縣有鐵官南接太行北連恒岳
  博州博平上
  開元户三萬七千四百七十 鄉七十四元和户二千四百三十   鄉一十五
  禹貢兖州之域春秋時齊之西界聊攝地也戰國時為齊地秦兼天下今州即秦東郡地也在漢為東郡聊城縣之地後魏明元帝于此置平原鎮孝文帝罷鎮置平原郡葛榮之據冀州也又于今理置冀州尋廢孝武帝復置平原郡隋開皇三年置郡十六年于今理置博州大業三年省隋亂宇文化及弑逆自江都舉兵至此竇建徳攻陷其城復自據武徳四年討平竇建徳重置博州
  州境東西一百五十七里南北一百六十六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七百九十里西南至東都九百三十里
  東渡河至鄆州一百八十里東渡河至齊州二百九十里
  西南至魏州一百八十里西北至貝州一百九十里
  東北至徳州一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平紬十疋賦 緜 絹
  管縣六
  聊城 武水 堂邑 清平 博平 髙唐
  聊城縣緊郭下
  本春秋時聊攝地晏子對景公曰聊攝以東其為人多矣漢以為縣屬東郡晉屬平原郡髙齊改屬濟州隋開皇三年改屬冀州十六年置博州縣屬焉
  黄河南去縣四十三里
  茌平故城在縣東五十三里在茌山之平地石勒之賤也賣在茌平人師歡家為奴
  四口故闗在縣東南八十里隋置
  武水縣上東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陽平縣地屬東郡隋開皇八年改陽平為清邑縣十六年分清邑置武水縣屬莘州即今博州武水縣理是也在武水溝之南因名之大業三年廢莘州改屬魏州貞觀元年改屬博州
  黄河南去縣二十二里
  堂邑縣上東至州六十里
  本漢清縣發干二縣之地屬東郡隋開皇六年于此置堂邑縣屬毛州因縣西堂邑故城為名大業二年改屬魏州武徳四年又屬毛州貞觀元年廢毛州改屬博州樂平故城本漢清縣在縣東三十里後趙録曰東海王使征東將軍茍晞擊汲桑石勒勒與晞相持戰于平原陽平間為晞所敗桑奔樂平
  堂邑故城在縣西北二十七里髙帝五年陳嬰為堂邑侯嬰孫午繼封尚館陶公主
  清平縣上東南至州八十里
  本漢清陽縣地屬清河郡隋開皇六年自今貝州清河縣界移貝丘縣于今理屬貝州十六年改貝州為清平縣屬博州大業二年省博州改屬貝州隋亂廢武徳四年重置屬博州
  博平縣上西南至州七十里
  本齊之博陵邑也史記曰齊威王伐晉博陵是也漢以為縣屬東郡晉屬平原國隋開皇三年改屬毛州十六年改屬博州
  故攝城在縣西南二十里晏子曰聊攝以東其為人多矣即此城也
  髙唐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齊邑春秋夙沙衞奔髙唐以叛史記齊威王曰吾臣有朌子者使守髙唐趙人不敢東漁于河漢以為縣屬平原郡後魏屬濟州髙齊改屬平原郡隋開皇十六年改屬博州皇朝因之長夀二年改為崇武縣神龍二年復舊名
  黄河在縣東四十五里
  華歆墓在縣東二十里
  衞州汲郡望
  開元户三萬六百六十六 鄉六十七元和户二千七百七十七 鄉一十九
  禹貢冀州之域後為殷都在今州東北七十三里衞縣北界朝歌故城是也今州理即殷牧野之地周武王滅殷分其畿内為三國詩國風邶鄘衞是也邶封紂子武庚鄘管叔尹之衞蔡叔尹之以監殷人謂之三監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封康叔為衛侯今郡及魏郡之黎陽河内之野王朝歌皆衞之分其後十五葉懿公為翟所滅更封于楚丘今滑州衞南縣是也河内殷墟更屬于晉後又屬齊戰國時屬魏秦屬河東郡在漢為汲縣屬河内郡魏黄初中置朝歌郡屬冀州晉武帝改朝歌為汲郡仍屬冀州後魏孝靜帝移汲郡理枋頭城今在衞縣界又于汲縣置義州以處歸附之人周武帝改義州為衞州隋大業三年改為汲郡武徳元年又改為衞州二年陷竇建徳四年討平仍舊名焉
  州境東西二百三十六里南北一百四十一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二百五十里西南至東都三百九十里
  東渡河至滑州一百一十五里正南渡河至鄭州二百三十里
  正西微南至懐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踰山至澤州陵山縣二百四十里
  東北至相州一百九十里東北至澶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絹賦 緜 絹
  管縣五
  汲  新鄉 衞  共城 黎陽
  汲縣緊郭下
  本漢舊縣屬河内郡後魏于此置義州及伍城郡伍城縣周改義州為衞州伍城縣屬衞州隋開皇六年改伍城縣為汲州大業三年改屬汲郡武徳元年重置義州汲縣屬焉四年廢義州縣屬衞州
  黄河西自新安縣界流入經縣南去縣七里謂之棘津亦謂之石濟津左傳曰晉伐曹假道于衞衞人弗許還自南河濟是也宋元嘉中遣宣威將軍垣䕶之以水軍守石濟亦是此處也
  比干墓及廟在縣北十里
  太公廟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太公即河内汲人也
  新鄉縣緊東至州四十八里
  本漢獲嘉縣汲縣二縣地隋開皇六年于兩縣地新築城中置新鄉縣屬衞州武徳四年屬殷州貞觀元年廢殷州縣屬衞州
  清水在縣北一里
  獲嘉故城在縣西南十里本漢舊縣越相呂嘉反武帝將幸緱氏至汲縣新中鄉得呂嘉首以為獲嘉縣
  衞縣緊西南至州六十八里
  本漢朝歌縣屬河内郡魏黄初中朝歌縣又屬朝歌郡晉武帝改為汲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衞州大業二年改朝歌為衞縣屬汲郡皇朝因之
  黑山在縣北五十五里漢末眭固白繞等起黑山聚衆十餘萬號黑山賊
  蘇門山在縣西北十一里孫登所隠阮籍嵇康所造之處
  延津在縣西二十六里魏曹公遣于禁渡河守延津即此地也
  枋頭故城在縣東一里建安九年魏武在淇水口下大枋木為堰遏淇水令入白渠以開運漕故號其處為枋頭晉太和四年桓温北伐慕容暐時亢旱水道不通乃鑿鉅野三百餘里以通舟運自清水入河暐將慕容垂率衆八萬來拒温大破之遂至枋頭軍糧竭盡温焚舟步退垂以八千騎追温戰敗于襄邑亦謂此也後苻氏克鄴改枋頭為昌水縣十六國春秋曰晉劉牢之救苻丕慕容垂率師至枋頭以柜之知晉軍盛乃退後魏嘗移汲郡理此
  陽河水出縣西北平地即紂斮朝涉之脛處
  朝歌故城在縣西二十一里殷之故都也
  鹿臺在縣西殷紂營之七年乃成大三里髙十丈
  共城縣
  本周共伯國厲王無道流崩于彘共伯奉王子靖立為宣王共伯復歸于國漢以為縣屬河内郡晉屬汲郡髙齊省隋開皇四年加城字于此置共城縣屬衞州皇朝因之
  白鹿山在縣西五十四里
  天門在縣西五十里
  淇水源出縣西北沮洳山至衞縣入河謂之淇水口故凡城在縣西二十里古凡伯國也
  百門陂在縣西北五里方五百許步百姓引以溉稻田此米明白香潔異于他稻魏齊以來常以薦御陂南通漳水
  黎陽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古黎侯國漢為黎陽縣在黎陽山北屬魏郡後魏屬黎陽郡隋開皇三年屬衞州十六年又屬黎州大業二年省黎州縣屬衞州皇朝武徳二年重置黎州縣屬焉貞觀十七年黎州廢復屬衞州
  大伾山正南去縣七里即黎山也尚書云東過洛汭至于大伾注曰山再成曰伾
  枉人山在縣西北四十二里或言紂殺比干于此黎陽鎮故城在縣東南一里古翟遼城也翟遼于此僭號皇朝改曰白馬鎮
  袁譚故城在縣西南百步
  曹公故城在縣西南一里是曹公攻譚時所築
  白馬故闗在縣東一里五步酈食其説髙祖曰杜白馬之津即此處也後更名黎陽津慕容徳自鄴將徙滑臺至黎陽津風飄舡渡魏軍垂至三軍色懼昏而冰合是夜濟訖旦而魏軍至冰亦消泮徳大悦改黎陽津為天橋津髙齊文襄征潁城仍移石濟闗于此即造橋焉改名白馬闗周又改名黎陽闗
  貝州清河上
  開元户八萬四千四百 鄉一百一十七元和户二萬一百二  鄉三十五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其地屬晉七國時屬趙秦兼天下以為鉅鹿郡漢文帝又分鉅鹿置清河郡以郡臨清河水故號清河後漢以為清河國周武帝建徳六年齊于此置貝州因丘以為名隋大業三年又為清河郡隋末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竇建徳復置貝州
  州境東西二百四十九里南北一百九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二十里西南至東都九百六十里
  東至博州一百九十里南至魏州二百一十里
  西至邢州二百三十里北至冀州二百一十里
  正東微北至徳州二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白氈賦 緜 絹
  管縣十
  清河 清陽 厯亭 東武城 宗城 經城漳南 臨清 夏津 永濟
  清河縣緊郭下
  本漢信城縣地屬清河郡後漢省信城縣置清河縣至隋不改皇朝因之
  故末柸城在縣東北五十里十六國春秋曰鮮卑段末柸自稱遼西公于此築城與石勒相持因為名
  永濟渠東南去縣十里
  清陽縣緊郭下
  本漢舊縣也屬清河郡後漢省清陽縣其地屬甘陵縣隋開皇六年重置皇朝因之
  甘陵在縣城内後漢清河王慶陵慶即安帝父也
  厯亭縣上西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東陽縣地屬清河郡後漢省東陽縣其地屬鄃縣鄃音輸開皇十六年于此置厯亭縣遙取漢厯縣為名皇朝因之
  東陽故城在縣西十八里漢髙祖以張相如為東陽侯
  東武城縣上西南至州四十二里
  本七國時趙邑史記曰趙平原君勝封東武城即此地也蓋以定襄有武城同屬趙故此加東字以辨之屬清河郡隋開皇三年改屬貝州皇朝因之自後魏以來山東貴族清河諸崔即此邑人也為天下甲族
  宗城縣望東北至州六十里
  本後漢章帝分立廣宗縣屬鉅鹿郡後魏改屬廣宗郡隋開皇三年改屬貝州仁壽元年改宗城縣皇朝因之張甲河在縣南二十五里
  漳水東去縣二十七里
  經城縣上東至州六十里
  本後漢分前漢堂陽縣于今縣西北二十里置經城縣後魏省併入南宮縣孝文帝又于今理置經城縣又置廣宗郡髙齊省郡及縣仍置武强縣于此隋開皇六年移武强縣于此置經城縣屬貝州皇朝因之
  張甲枯河東去縣十里
  漳南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東陽縣之地隋開皇六年置東陽縣屬徳州取漢東陽之名十六年改屬貝州十八年改為漳南縣以漳水在縣北故名也皇朝因之
  永濟渠在縣東五十里
  漳水在縣北四十六里
  臨清縣緊東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清泉縣地後魏孝文帝于此置臨清縣屬魏郡髙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臨清縣屬貝州皇朝因之貝丘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漢貝丘縣城也城内有丘髙五丈周迴六十八步城因此為名春秋公田于貝丘是齊州地與此異也
  永濟渠在縣城西門外
  夏津縣上西北至州九十里
  本漢鄃縣地呂他欒布皆為鄃侯田蚡奉邑亦在鄃屬清河郡隋大業二年改屬貝州天寶元年改為夏津縣屯氏河在縣北
  永濟縣緊東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貝丘縣地臨清縣之南偏大厯七年田承嗣奏于張橋行市置西井永濟渠故以為名
  永濟渠在縣西郭内闊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東北入白溝穿此縣入臨清按漢武時河決館陶分為屯氏河東北經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蓋屯氏古瀆隋氏修之因名永濟
  澶州頓丘上
  元和户三千二百六十九 鄉一十七案此州廢自貞觀至大厯乃復置故不載開元户鄉與貢賦
  本漢頓丘縣地武徳四年分魏州之頓丘觀城二縣于今理置澶州因澶水為名又分置澶水縣貞觀元年廢澶州以澶水縣屬黎州今衞州黎陽縣理是也非成都管内黎州大厯七年魏博節度使田承嗣又奏置澶州
  州境東西一百二十九里南北七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五百里西南至東都六百三十里
  東至濮州范縣一百一十里南至濮州濮陽縣三十六里
  西南至衛州二百五十里西至相州内黄縣七十里
  西至相州臨河縣八十里北至魏州一百一十里
  東北至魏州朝城縣九十四里
  貢賦元和貢 平紬絹賦 絁 緜 絹 粟
  管縣四
  頓丘 臨黄 觀城 清豐
  頓丘縣望郭下
  本漢舊縣因縣東北頓丘以為名屬東郡晉屬頓丘郡隋廢郡屬魏州武徳初割屬澶州州廢還屬魏州大厯初又屬澶州
  秋山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黄河在縣南三十五里
  顓頊陵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帝嚳陵在縣北三十里
  衞康叔墓在縣東北九十里
  臨黄縣上西至州六十七里
  本漢觀縣地後漢改觀縣為衞縣後魏孝文帝分衞縣置臨黄縣以北臨黄溝因以為名屬頓丘郡隋改屬魏郡武徳初割屬澶州州廢還屬魏州大厯初又屬澶州黄河南去縣三十六里
  盧津闗古髙陵津縣東南三十五里
  魏長賢墓在縣北十五里貞觀七年追贈定州刺史即徵父也
  觀城縣緊西至州二十四里
  漢觀縣古之觀國左傳曰虞有三苖夏有觀扈國語注曰觀國夏啓子太康之第五弟所封也在衛縣夏相滅之漢以為縣屬東郡後漢改觀縣為衛國縣屬東郡隋開皇六年改衞國縣為觀城縣屬衞州武徳四年以觀城屬澶州州廢還屬魏州大厯初隸澶州
  衛靈公墓在縣東南四十二里
  清豐縣上東至州二十五里
  本漢内黄縣地大厯七年于清豐店置因以為名黄河在縣南五十里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一
  唐 李吉甫 撰
  河北道
  恒州常山大都督府
  開元户四萬二千六百九十四 鄉八十七元和户一萬七千五百八十  鄉七十今為恒冀節度使理所管恒州冀州深州趙州徳州棣州 管縣四十四都管户六萬二千六百四
  禹貢冀州之域周為并州地春秋時屬鮮虞國戰國時屬趙秦兼天下為鉅鹿郡之地漢三年韓信東下井陘擊破陳餘趙王歇以鉅鹿之北境置恒山郡因恒山為名後避文帝諱改曰常山兩漢恒山太守皆理于元氏晉理于真定即今常山故城是也後魏道武帝登恒山郡城北望安樂壘嘉其美名遂移郡理之即今州理是也周武帝于此置恒州隋煬帝大業九年罷州以管縣屬髙陽郡武徳元年重置為恒州三年陷賊四年討平竇建徳仍舊焉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里南北二百七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九百九十里西取太原路至上都一千七百六十里
  西南至東都一千一百三十里東北至定州一百二十里
  東南至槀城縣六十里從槀城北至定州一百二十里東南至深州一百八十里西取井陘路至太原府五百里
  西北取五臺山路至代州五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羅賦 緜 絹
  管縣十
  真定 槀城 九門 靈壽 行唐 井陘獲鹿 石邑 房山 鼓城
  真定縣望郭下
  本名東垣屬中山國以河東有垣縣故此加東字髙帝十一年代相陳豨反帝自攻拔之改曰真定屬恒山郡武帝改為真定國後漢復為縣屬常山郡後燕慕容垂都之後徙理盧奴隋開皇三年貞定縣改屬恒州皇朝因之
  滋水北去縣三十里
  滹沲河南去縣一里
  故權城即古之犍鄉也縣北二十里後漢建武元年賈復破青犢于射犬追戰于真定之犍鄉大破之即此地也
  槀城縣緊西北至州五十八里
  本漢舊縣元鼎四年置屬真定國後漢改屬鉅鹿郡晉省後魏重置髙齊改為髙城縣隋開皇十八年復為槀城縣武徳初屬廉州貞觀二年改屬恒州
  肥累故城縣西南七里春秋時肥子國白狄别種也滹沲水去縣二十九里
  九門縣上西至州三十里
  本戰國時趙邑漢于此置九門縣屬常山郡髙齊省隋開皇六年重置義旗初于此置九門郡後廢以縣屬恒州
  滹沲水在縣西九十里案前真定縣滹沲河去縣一里則去州治亦一里此九門縣既云西至州三十里而滹沲水乃云在縣西九十里必有誤
  滋水北去縣二十三里
  靈壽縣中東至州八十里
  本中山國都也按中山武公本周同姓其後桓公不恤國政後樂羊為魏將拔中山封之靈壽漢于此置靈壽縣屬常山郡後漢屬常山國隋開皇三年改屬恒州武徳五年屬并州七年改屬恒州
  滹沲水在縣西南二十里
  行唐縣上南至州七十里
  本趙南行唐邑惠文王初置漢因為縣屬恒山郡後魏去南字為行唐縣隋開皇三年改屬恒州皇朝因之玉女山縣北三十六里
  滋水去縣南二十六里
  井陘縣中東南至州九十里
  六國時趙地秦始皇十八年王翦興兵攻趙下井陘漢三年韓信張耳東下井陘擒成安君即此地也陘山在縣東南八十里四面髙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陘漢屬常山郡隋開皇十六年于縣置井州大業二年廢縣屬恒州武徳元年重立井州貞觀十七年廢縣又屬恒州緜蔓水在縣西南八十里韓信擊趙使萬人先行背水為陣信曰陷之死地而後生謂此水也
  獲鹿縣中東北至州五十里
  本漢石邑縣地屬常山郡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鹿泉縣以鹿泉在漢縣南因為名屬井州大業二年省義寜初重置還屬井州貞觀二年改名獲鹿屬恒州
  飛龍山在縣南四十五里前趙錄曰王浚遣將祁𢎞率鮮卑討石勒于飛龍山下勒大敗
  萆山今名抱犢山韓信伐趙使輕騎二千人人持一赤幟從間道萆山而望後遂改為萆山後魏葛榮之亂百姓因山抱犢而死故以為名又云抱犢者古有其名也即道家謂之北岳佐命是也名山記以為福地之數云可避兵水也
  井陘口今名土門口縣西南十里即太行八陘之第五陘也四面髙中央下似井故名之韓信擊趙欲下井陘成安君陳餘聚兵井陘口號二十萬李左車説餘曰臣聞千里餽糧士有飢色今井陘之道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行數百里其勢糧食必在後願足下假臣奇兵三萬從間道絶其輜重足下深溝髙壘勿與戰彼前不得鬭退不得還吾奇兵絶其後野無掠擄不至數日兩將之頭可致麾下成安君儒者不從故敗述征記曰其山首自河内有八陘井陘第五四面髙中央低似井故名之
  鹿泉出井陘口南山下皇唐貴族有土門崔家為天下甲族今土門諸崔是也源出博陵安平
  石邑縣緊東北至州三十里
  本戰國時中山邑也史記趙武靈王攻中山取石邑是也漢于此置石邑縣屬常山郡後漢至隋不改皇朝因之
  鹿泉水一名陘水南去縣十里
  趙佗墓縣北十三里佗真定人僭號南越帝文帝為其先人置守冢昆弟在者存問之佗遂釋黄屋左纛而稱臣
  房山縣中東至州八十里
  本漢蒲吾縣地屬常山郡隋開皇十六年置房山縣因縣北房山為名屬井州大業二年廢井州縣屬恒州武徳四年又屬井州貞觀十七年又屬恒州其城内實外險一名嘉陽城
  房山一名王母山在縣西北五十里漢武帝于此山上立祠今王母觀是也
  蒲吾故城在縣東二十里
  鼓城縣中西北至州九十五里
  本春秋時鼔子國蓋白狄别種也又漢曲陽縣地左傳曰晉荀呉圍鼓以鼔子鳶鞮歸漢下曲陽屬鉅鹿郡隋開皇六年置昔陽縣十八年改為鼓城縣屬鹿州大業九年改屬髙陽郡貞觀元年屬定州大厯三年割屬恒州
  滹沲水去縣北十三里
  魏收墓在縣北七里後魏北齊貴族諸魏皆此邑人也所云鉅鹿曲陽人者是矣
  後漢京觀在縣西南七里後漢皇甫嵩攻黄巾賊張角弟寶于下曲陽首虜千餘人築為京觀
  冀州信都上
  開元户九萬四千一百二十 鄉一百八十五元和户八千九百六十七  鄉四十八
  禹貢冀州堯所都也虞及三代同為冀州地爾雅曰兩河間曰冀州冀近也兩河之間其氣相近春秋時屬晉七國時屬趙秦屬鉅鹿郡漢髙帝分趙鉅鹿立清河信都常山其信都即今州理是也文帝又分立河間廣平二郡景帝改信都為廣川國宣帝復故後漢初王郎僭號河北悉應光武自薊南行至下博失道有白頭公曰努力信都為長安守光武至信都太守任光果開門出迎即今州理是也明帝更名樂成國安帝更名安平國後漢末韓馥為冀州牧公孫瓚欲襲之袁紹使髙韓諷馥令以冀州讓紹馥素性怯因然其計馥長史耿武諫曰冀州北鄙帶甲百萬穀有十年袁紹孤客窮軍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絶其乳哺立可餓殺奈何以州與之馥不從以州與紹紹遂領冀州牧及曹公破紹又理之文帝黄初中以鄴為五都之一始移冀州理信都自石趙至慕容垂或理鄴或理信都苻堅用王猛為冀州牧鎮鄴後魏冀州亦理于鄴仍于信都為舊冀州之理置長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為冀州大業三年復為信都郡隋末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竇建徳改為冀州
  州境東西二百六十里南北二百三十六里
  八到西南取相州路至上都一千九百里西南至東都一千四百里
  北至瀛州二百四十里正西微北至趙州一百六十里
  西北至深州一百三十里東至徳州二百一十五里
  東北至景州二百一十里東北至滄州一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絹賦 緜 絹
  管縣九
  信都 衡水 南宮 武邑 下博 武强棗强 堂陽 阜城
  信都縣望郭下
  本漢舊縣屬信都國後漢屬安平國後魏屬長樂郡隋開皇三年屬冀州皇朝因之
  衡水亦曰長蘆水即濁漳水之下流也西北去縣六十二里
  辟陽故城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審食其為辟陽侯煮棗故城在縣東北五十里漢煮棗侯國城六國時于此煮棗油後魏及齊以為故事毎煮棗油即于此城衡水縣上南至州四十里
  本漢桃園之地隋開皇十六年于今縣置衡水縣縣在長蘆河西長蘆河則衡漳故瀆也因以為名
  長蘆水縣南二百步
  藺相如臺在縣東北十二里
  南宮縣望東北至州六十二里
  本漢舊縣屬信都國後漢書光武自薊南馳至南宫遇大風雨引入道傍空舍馮異抱薪鄧禹燃火帝對竈燎衣即此地也後漢屬安平國髙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南宮縣皇朝因之
  絳水故瀆縣東南六里
  武邑縣上西南至州九十里
  本漢舊縣屬信都國後漢屬安平國髙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冀州皇朝因之
  長蘆水北去縣三十二里
  觀津城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本趙邑也趙孝成王封樂毅于觀津號望諸君又漢景帝母竇太后觀津人也武强湖在縣北三十二里
  下博縣上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舊縣屬信都國以太山有博縣故此加下字後漢屬安平國後魏屬長樂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冀州十六年屬深州皇朝因之貞觀十七年改屬冀州案舊唐書下博縣貞觀元年屬深州十七年屬冀州先天二年屬深州開元二年還冀州此所志略而未備
  下博故城在縣南二十里即漢光武失道之處也光武自滹沲南出至此失道不知所之遇白衣老父曰努力信都為長安守去此八十里從之也
  長蘆橋在縣南架長蘆水
  武强縣望西南至州一百三十里
  本漢武隧縣地也屬河間國晉于此置武强縣屬武强郡髙齊改屬長樂郡隋開皇三年改屬冀州貞觀元年改屬深州後屬冀州
  武隧故城在縣東三十一里秦破趙將扈輒于武隧斬首十萬即此也
  武强故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漢將嚴不識以擊黥布功封武强侯後漢王梁為武强侯
  棗强縣上西北至州六十八里
  本漢舊縣屬清河郡髙帝以留朌為棗强侯案漢書功臣表作彊圉侯留朌其地棗木强盛故曰棗强後魏屬長樂郡隋開皇三年屬冀州皇朝因之
  縣外城即姚弋仲之故壘也
  棘津故城在縣東北二十七里左傳曰晉荀呉師涉自棘津史記曰呂望東海人也老而無遇賣食棘津堂陽縣上東至州六十五里
  本漢舊縣屬鉅鹿郡在堂水之陽按長蘆水亦謂之堂水在縣南二百步縣因取名後漢屬安平國髙齊省隋開皇十六年重置屬冀州皇朝因之
  阜城縣緊西南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漢舊縣屬渤海郡後漢屬安平國隋開皇九年改屬觀州大業二年復屬冀州武徳四年復屬觀州貞觀十七年廢觀州又隸冀州
  苻融壘在縣東北二十四里
  深州饒陽上
  開元户四萬二千二百一十五 鄉七十五元和户一萬四千九十七   鄉五十
  禹貢冀州之域七國時為趙地秦為鉅鹿郡地漢為饒陽縣地屬涿郡隋開皇十六年于饒陽置深州以州西故深城為名大業二年廢深州武徳元年討平竇建徳四年復置貞觀十七年又廢先天元年于今理重置州境東西九十里南北一百一十里
  八到西南取趙州路至上都二千五十里西南至東都一千三百二十里
  正西微北至恒州一百八十里西南至趙州二百里
  東北至瀛州一百四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絹賦 絹緜
  管縣四
  陸澤 鹿城 饒陽 安平
  陸澤縣上郭下
  本饒陽陸城二縣地先天元年因置州割二縣置陸澤縣禹貢大陸既作此縣南三里即大陸之澤因名之鹿城縣上東至州二十五里
  本漢安定縣地屬鉅鹿郡髙齊改曰安國隋開皇六年于此置安定縣取漢舊名屬定州十八年改為鹿城取縣東故鹿城為名也改屬冀州貞觀元年改屬深州衡漳水在縣東十里
  滹沲河水縣西北四十二里
  大陸澤在縣南十里
  饒陽縣望西南至州三十里
  本漢舊縣屬涿郡在饒河之陽隋開皇三年改屬定州十六年屬深州大業二年省深州改屬瀛州武徳四年屬深州
  滹沲河北去縣四十五里
  州理城晉魯口城也公孫泉叛司馬宣王征之鑿滹沲入𣲖水以運糧因築此城蓋滹沲有魯沱之名因號魯口後魏道武帝皇始三年車駕幸魯口即此地也蕪蔞故城在縣東北三十五里隋縣也蓋因東北蕪蔞亭為名
  蕪蔞亭在縣東北四十五里後漢光武帝自薊東南馳晨夜至饒陽蕪蔞亭飢甚馮異進豆粥光武帝曰得公孫豆粥飢寒俱解公孫異字也
  安平縣上東南至州五十三里
  本漢舊縣屬涿郡髙帝以鄂千秋為安平侯後漢屬博陵郡案安平縣後漢志屬安平國晉志屬博陵國此有脱誤後魏以來博陵諸崔即此邑人也隋開皇三年縣屬定州十六年改屬深州大業二年還屬定州武徳四年又屬深州
  𣲖水今名礓河西自定州義豐縣界流入
  滹沲河在縣南二十三里
  趙州趙郡望
  開元户五萬一千四百三十 鄉九十九元和户八千一百五十七  鄉一百一十一
  禹貢冀州之域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趙秦為邯鄲郡地漢為常山郡平棘縣地又為趙國自兩漢及魏皆以封建子弟後魏明帝又于廣阿城置殷州髙齊改殷州為趙州因趙國為名隋開皇十六年又于欒城縣置欒州大業二年廢欒州以縣并屬趙州三年以趙州為趙郡武徳元年張志昻舉城歸國又改為趙州
  州境東西二百五十里南北一百一十七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九十里西南至東都一千三十里
  正東微南至冀州一百六十五里西踰山至太原府五百六十里
  北至恒州一百里東北至槀城縣七十里從縣至定州一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絲賦 緜 絹
  管縣九
  平棘 元氏 臨城 柏鄉 髙邑 贊皇昭慶 寜晉 欒城
  平棘縣上郭下
  本春秋時晉棘蒲邑漢文帝三年濟北王興居反遣棘蒲侯柴武擊之武帝時又有平棘侯薛澤為丞相蓋漢初為棘蒲後改為平棘也屬常山郡隋開皇二年改屬趙州十六年改屬欒州大業二年又屬趙州皇朝因之斯洨水縣北三十五里
  槐水一名白溝河南去縣二十五里
  故欒城縣西北十六里春秋時晉邑
  千萬壘縣南一里後漢安帝永初元年以御史任尚討羌無功檻車徵還羌遂入侵河内趙魏間百姓相驚北軍候朱寵將五營兵屯孟津詔魏郡趙國常山等繕作塢壘六百一十處此即其一也
  李左車墓縣西南七里
  趙郡李氏舊宅在縣西南二十里即後漢魏以來山東舊族也亦謂之三巷李家云東祖居巷之東南祖居巷之南西祖居巷之西亦曰三祖宅巷也三祖李氏亦有地屬髙邑縣
  封斯村者李氏舊塋多在封斯
  元氏縣上東南至州四十九里
  本趙公子元之封邑漢于此置元氏縣屬常山郡兩漢常山太守皆理于元氏後漢書帝紀云世祖光武皇帝建武四年光武北征彭寵隂后從行生孝明帝于元氏傳舍又云顯宗孝明皇帝永平五年冬十月行幸鄴與趙王相會鄴常山三老言于帝曰上生于元氏願䝉優復詔曰豐沛濟陽受命所由加恩報徳適其宜也其復元氏縣田租更賦六歳賜縣椽吏及門闌走卒錢又云肅宗孝章皇帝建初七年九月己酉幸鄴勞賜常山趙國吏人復元氏租賦三歳元和三年二月戊辰進幸中山遣使者祠北岳出長城癸酉還幸元氏祠光武顯宗于縣舍正堂明日又祠顯宗于始生堂皆奏樂復元氏租賦三月丙子詔復元氏七年徭役其兩漢元氏縣在今縣西北十五里故城是也晉屬趙國髙齊廢隋開皇六年又置元氏縣屬趙州皇朝因之
  飛龍山縣西北三十里前趙錄曰河瑞元年王浚使將祈𢎞擊鮮卑務塵部十餘萬東討石勒戰于飛龍山勒師大敗
  元氏故城在縣西北十五里即漢之舊縣也兩漢常山太守皆理于此城至隋末為劉黑闥所破其後移于今所
  開業寺在縣西北十五里即後魏車騎大將軍陜定二州刺史尚書令司徒公趙郡李徽伯之舊宅也
  臨城縣中東北至州一百里
  本戰國時趙房子邑也漢以為縣屬常山郡自漢至隋不改屬趙州皇朝因之天寶元年改名臨城以縣西南十里有古臨城因改名焉
  泜水在縣南二里出白土細滑如膏以之濯緜色若霜雪如蜀錦之得江津也故俗稱房子之纊魏都賦曰織纊房子
  敦與山在縣西南七十里泜水所出
  柏鄉縣上北至州六十一里
  本春秋時晉鄗音呼各反邑之地漢以為縣屬常山郡後漢光武帝即位于鄗南千秋亭五城陌因改曰髙邑屬常山國髙齊天保七年移髙邑縣于漢房子縣東北界今髙邑縣是也隋開皇十六年于漢鄗城南十八里改置柏鄉縣遙取古柏鄉縣以為名屬欒州大業二年改屬趙州皇朝因之
  髙邑故城在縣北二十一里本漢鄗縣也
  漢世祖廟一名壇亭縣北十四里鄗縣故城南七里即世祖即位之千秋亭也後于此立廟故後漢書帝紀云肅宗孝章帝元和三年三月丙子詔髙邑令祠光武于即位壇是也
  髙邑縣上東北至州五十五里
  本六國時趙房子邑之地漢以為縣屬常山郡魏屬趙郡髙齊天保七年移髙邑縣于其縣城東北十五里今縣是也隋開皇三年改屬趙州皇朝因之
  房子故城在縣西南十五里本漢房子縣也
  馮唐墓在縣東北二十八里趙人也
  贊皇縣中東北至州七十里
  本漢鄗邑縣之地屬常山郡隋開皇六年于此置贊皇縣縣南有贊皇山因以為名屬欒州大業二年改屬趙州皇朝因之
  贊皇山縣東南二十六里穆天子𫝊曰至房子登贊皇山
  泜水在縣西南三十五里韓信斬陳餘處李左車曰陳餘軍敗于鄗下身死于泜水上是也
  濟水源出贊皇山西北流去縣南十里此自别是一濟水應劭以為四瀆誤也
  百陵岡在縣東十里即趙郡李氏之别業于此岡下也岡上亦有李氏塋冢甚多
  昭慶縣望東北至州九十里
  本漢廣阿縣屬鉅鹿郡後漢省後魏别置廣阿縣隋仁壽元年改為象城縣大業二年又改為大陸縣屬趙州武徳四年復改為象城縣取縣西北古象城為名天保元年改為昭慶縣
  廣阿澤在縣東二十五里爾雅曰晉有大陸廣阿即大陸别名淮南子曰鉅鹿大陸廣阿咸一澤也
  任敖墓一名七里邱在縣西四里髙帝時為御史大夫封廣阿侯
  皇十三代祖宣皇帝建六陵髙四丈周迴八十丈皇十二代祖光皇帝啓運陵髙四丈周迴六十步二陵共塋周迴一百五十六步在縣西南二十里
  寜晉縣緊西北至州四十三里
  本春秋時晉陽氏邑漢以為廮陶縣屬鉅鹿郡晉省後魏于此置廮遙縣屬南鉅鹿郡隋開皇六年改為廮陶復漢舊名大業二年改屬趙州天保元年改為寜晉欒城縣中東南至州三十九里
  本漢關縣屬常山郡後漢省後魏太和十一年于此置欒城縣取平棘縣舊欒城為名隋屬欒州又改屬趙州皇朝因之
  斯洨水在縣西北二十里
  徳州平原上
  開元户六萬一千七百七十 鄉一百十六元和户九千三百五十六  鄉二十五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屬齊戰國時亦為齊地秦兼天下今州秦之齊郡漢分齊郡置平原郡後漢至晉平原為郡國封建子弟後魏文帝于今州置安徳郡隋開皇三年改為徳州大業三年罷州為平原郡隋末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竇建徳復為徳州
  州境東西一百九十五里南北二百一十九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五十里西南至東都一千七百九十里
  正南渡河至齊州二百四十五里西南至博州二百六十里
  西南至貝州二百三十里西至冀州二百一十五里
  正北微東至滄州二百四十里東北至棣州二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綾賦 綿 絹
  管縣七
  安徳 平原 平昌 將陵 安陵 蓨
  長河
  安徳縣緊郭下
  本漢舊縣屬平原郡後魏屬安徳郡隋開皇三年廢郡改屬冀州九年改屬徳州皇朝因之
  黄河南去縣十八里
  鬲津枯河在縣南七十里禹貢兗州九河既道鬲津即九河之一鬲津至徒駭二百餘里今河雖移不離此城也
  馬頰河縣南五十里
  鹿角故闗縣東南七十五里
  平原縣上東北至州四十六里
  本漢舊縣屬平原郡後漢屬平原國後魏屬安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冀州九年改屬徳州皇朝因之黄河在縣南五十里
  王莽枯河在縣南五里
  管輅祠在縣西南一里
  平昌縣上西南至州八十里
  本漢舊縣屬平原郡後漢屬平原國隋開皇三年屬滄州十六年改屬徳州皇朝因之
  馬頰河在縣南十里久視元年開決又名新河
  將陵縣望南至州五十里
  本漢安徳縣地屬平原郡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將陵縣取安徳縣界故城為名屬徳州皇朝因之
  鬲津枯河南去縣二十里
  王莽枯河西去縣十里
  安陵縣望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蓨縣地晉立安陵縣屬渤海郡本蓨縣之安陵故以為名髙齊省隋開皇六年重置屬冀州九年立觀州縣屬焉皇朝因之貞觀十七年觀州廢縣割屬徳州蓨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條縣即條侯國也景帝封周亞夫為條侯漢條縣屬信都國後漢屬渤海郡晉改條為脩隋開皇三年廢渤海郡屬冀州五年改脩縣為蓨縣屬觀州皇朝武徳初亦屬觀州貞觀十七年觀州廢改屬徳州
  長河縣上東至州五十里
  本漢廣川縣地屬信都國後漢屬清河國魏封裴秀為廣川侯髙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冀州九年改屬徳州仁夀元年改廣川縣為長河縣皇朝因之
  漳水河自貝州漳南縣流入在縣西二十五里
  王莽枮河東去縣五里
  永濟渠縣西十里
  張公故闗縣東南七十里
  棣州樂安上
  開元户二萬五千五百四十五 鄉四十八元和户五千四百四十七   鄉一十七
  禹貢青州之域又兗州之域春秋為齊地管仲曰北至于無棣秦并天下為齊郡漢為平原渤海千乗三郡地曹魏屬樂陵國晉石苞為樂陵公是也隋開皇十七年割滄州陽信縣置棣州大業二年廢入滄州武徳四年又置棣州六年又廢貞觀十七年又置移于厭次縣即今州理是也天寶元年改為樂安郡乾元元年復為棣州
  州境東西三百四十九里南北一百四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二百九十里西南至東都一千四百二十里
  東南至青州三百二十三里西南至徳州二百四十里
  南至淄州二百一十里西南渡河至齊州二百五十里
  正北微西至滄州二百五十里東北至大海二百里
  貢賦開元貢 絹十疋賦 絹 粟 麥
  管縣五
  厭次 滳河 渤海 陽信 蒲臺
  厭次縣上郭下
  本漢富平縣屬平原郡後漢更名曰厭次則厭次前已廢矣相𫝊以秦始皇東遊厭氣至碣石次舍于此因名之髙齊省隋開皇十六年重置武徳初屬徳州貞觀十七年于此置棣州
  黄河在縣南三里
  滳河在縣南四十里
  通海故闗在縣西南四十里
  滳河縣中東北至州八十里
  本漢朸縣屬平原郡後漢省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滳河縣因北有滳河以名之屬滄州貞觀元年屬徳州十七年改屬棣州
  黄河在縣南八十里
  滳河縣北一十五里漢成帝鴻嘉四年河水汎溢為害河隄都尉許商鑿此河通海故以商字為名後人加水焉
  渤海縣緊西至州七十里
  本漢蒲臺縣地垂拱四年分置渤海縣屬棣州在州東一百一十里天保五年以土地鹹鹵自縣西移四十里就李邱村置
  大海在縣東一百六十里
  陽信縣望南至州六十里
  本漢舊縣屬渤海郡魏屬樂陵國後魏置樂陵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滄州十六年于陽信縣置棣州武徳六年又置屬滄州貞觀十七年又割屬棣州
  鈎般河即九河之一經縣北四十里
  蒲臺縣緊西北至州七十五里
  本漢濕沃縣地屬千乗國宋屬樂陵郡隋開皇三年改屬滄州十六年改為蒲臺縣北有蒲臺因為名也隋末廢武徳三年重置八年改屬淄州貞觀十七年置棣州割蒲臺屬焉
  海在縣東一百四十里
  海畔有一沙阜髙一丈周迴二里俗人呼為鬭口淀是濟水入海之處海潮與濟相觸故名今淀上有甘井可食海潮雖大淀終不沒百姓于其下煮鹽
  黄河西南去縣七十三里
  蒲臺在縣北三十里秦始皇築此臺以望海于臺下縈蒲繫馬今蒲生猶縈結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一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二
  唐 李吉甫 撰
  河北道
  定州博陵上
  開元户六萬五千四百六十  鄉一百三十元和户二萬六千八百三十二 鄉一百一十四今為易定節度使理所管定州易州 管縣十六都管户三萬六千四百二
  禹貢冀州之域亦堯帝始封唐國之地春秋時鮮虞白狄之國左傳曰晉荀呉侵鮮虞是也戰國時為中山國與六國竝稱王後為趙武靈王所滅中山之地方五百里秦兼天下今州蓋秦趙郡鉅鹿二郡之地漢髙帝分趙鉅鹿置常山中山二郡城中有山故曰中山景帝改為中山國封子勝為中山王哀帝崩立中山孝王之子衎是為平帝後燕慕容垂僭號建都于此仍置中山尹後魏道武帝平慕容垂子寶為中山郡置安州又改為定州以安定天下為名也隋開皇元年以中字犯廟諱改中山郡為鮮虞郡大業三年改為博陵郡遙取漢博陵郡為名也九年又改為髙陽郡隋末陷賊武徳四年討平竇建徳復置定州復開皇之舊名也天寶元年改為博陵郡乾元元年復為定州
  州境東西一百七十四里南北三百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八十五里西南至東都一千二百二十五里
  東至瀛州二百里東北至莫州二百五十里
  西南取槀城路至趙州一百九十五里西北至蔚州四百七十里
  北至易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兩窠細綾十四疋
  管縣十
  安喜 新樂 義豐 唐  望都 北平無極 陘邑 深澤 恒陽
  安喜縣緊郭下
  本漢盧奴縣屬中山國黑水故池在州城西北去縣四里周迴百餘步深入不流俗謂水黑曰盧不流曰奴因以名縣後燕慕容垂都中山故改盧奴為弗違縣案弗違舊唐書作不連後魏平燕又改為盧奴髙齊省盧奴移舊安喜縣于此屬中山郡隋改為鮮虞縣武徳四年復為安喜縣按安喜故城在今縣東三十里本漢安險縣後漢改為安喜縣蜀志曰先主嘗為安喜尉
  滱水滱苦候反一名唐河在縣北八里
  長星川南去縣八里
  天井澤在縣東南四十七里周迴六十二里
  新樂縣中東北至州五十里
  本春秋鮮虞國漢為新市縣之地隋開皇十六年置新樂縣屬定州取新樂故城為名也新樂者漢成帝時中山孝王母馮昭儀隨王就國王為建宮于樂里在西鄉呼為西樂城時人語訛呼西為新故為新樂
  儀臺縣西南十三里後燕錄曰慕容麟與道武戰于儀臺燕師敗績
  木刀溝在縣東南二十四里溝旁人姓木名刀因為名義豐縣緊西至州六十里
  本漢安國縣之地屬中山國魏明帝追封后父毛嘉為安國侯晉屬博陵國隋開皇六年改為義豐縣屬定州皇朝因之
  滱水俗名唐河縣北五里
  派水縣西二十五里
  解瀆故城縣東北九里本漢解瀆亭靈帝襲爵解瀆亭侯桓帝崩無子竇武定策迎立即靈帝也
  長林溝今名木刀溝經縣南三十三里
  唐縣上東南至州五十里
  本春秋時鮮虞邑漢唐縣之地即古唐侯國堯初封于此今定州北有故唐城是堯所封也漢唐縣屬中山國髙齊省入安喜縣隋開皇十六年重置屬定州皇朝因之
  孤山蓋都山也縣東北五十四里
  滱水一名唐河西去縣一百五十步
  寡婦故城縣北九里後漢賈復追銅馬五幡賊于此築城後人語訛轉呼為寡婦
  八度故闗縣西北二十里
  倒馬故闗縣西北一百一十三里以滱水東經倒馬闗山路險峭馬為之倒因以為名
  望都縣上西南至州五十里
  本漢舊縣屬中山國以堯山在北堯毋慶都山在南登堯山見都山故以望都為名後魏屬北平郡髙齊省隋開皇六年復置屬定州皇朝因之
  唐水縣西南四十二里
  陽城淀縣東南七里周迴三十里莞蒲菱芡靡所不生柳宿城縣東南四十二里宣帝母王夫人微時泣别于柳宿城即此地也
  堯祠縣南四十里
  北平縣上西南至州八十三里
  本秦曲逆縣地屬中山國陳平封曲逆侯後漢章帝巡岳以曲逆名不善改為蒲隂縣後魏孝明帝改為北平縣于今縣東北二十里置北平郡割中山國之蒲隂望都北平三縣屬之髙齊省北平郡及蒲隂縣以北平縣屬中山郡隋開皇三年屬定州皇朝因之萬歳通天二年契丹攻圍七旬不下故改為徇忠縣尋復舊名蒲陽山在縣西北四十里
  濡水縣西五里
  安陽故闗縣西北二十五里
  無極縣上北至州八十里
  本漢毋極縣屬中山國後魏太武省髙齊重置屬中山郡隋開皇三年改屬定州萬歳通天元年改毋為無滹沲水南去縣三十五里
  陘邑縣中北至州三十里
  本七國時中山國之苦陘邑漢苦陘縣也李克為中山相苦陘之吏上計入多于前李克曰苦陘無山林之饒而入多于前是擾亂吾人也遂免之漢屬中山國章帝改為漢昌魏文帝改為魏昌髙齊省隋開皇十六年改置隋昌縣屬定州武徳四年改曰唐昌天寶元年改曰陘邑
  亷頗臺在縣西南十九里慕容恪與冉閔戰于魏昌冉閔大敗即此也
  木刀溝在縣南二里
  深澤縣中西北至州九十里
  本漢南深澤縣也以涿郡有深澤縣故此加南以别之屬中山國髙齊省隋開皇六年分安平縣于滹沲河北重置深澤縣屬定州皇朝因之
  滹沲河縣南二十五里光武為王郎所追至滹沲欲渡導吏還言水深無船左右懼上使王霸前瞻水霸恐驚衆乃言可渡比至冰合以囊沙布冰上乃渡未畢數車冰陷今名溝旁合處為危渡口
  恒陽縣上東至州六十里
  本漢上曲陽縣屬常山郡後漢屬中山國髙齊天保七年除上字但為曲陽縣屬中山郡隋開皇六年改曲陽為石邑縣其年移石邑于井陘縣屬恒州七年于此置恒陽縣屬定州以在恒山之南因以為名
  恒山在縣北百四十里常水所出周官職方氏并州山鎭曰恒山是為北嶽漢以避文帝諱改曰常山至周武帝平齊復名恒山
  長星溝水在縣西北十七里
  郊壇縣東南十二里後燕慕容垂都中山置壇于此郊祭
  後燕故苑縣西南十五里
  恒岳觀在縣南百餘步
  真君廟在縣東北十里嘉禾山下
  恒岳下廟在縣西四十步
  北平軍在州西三里開元十年
  易州上谷上
  開元户三萬七千二百二十七 鄉七十二元和户五百六十九     鄉四十五
  禹貢冀州之域虞及周為并州地春秋時屬燕晉戰國時屬燕趙秦置三十六郡以為上谷郡漢分置涿郡今州則漢涿郡故安縣之地隋開皇元年改為易州因州南十三里易水為名大業初為上谷郡遙取漢上谷以為名隋亂陷賊武徳四年又改為易州髙陽軍在州城内開元二十年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里南北四百四十七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三百四十五里西南至東都一千四百七十五里
  東至莫州一百九十里東北至幽州二百一十里
  西北至蔚州取飛狐路三百六十里北至媯州取故城頭路四百里
  貢賦開元貢 紬 緜 墨賦 絹 絲
  管縣六
  易  淶水 容城 遂城 滿城 五迴
  易縣上郭下
  本漢故安縣屬涿郡文帝以申屠嘉為故安侯隋開皇十六年于漢故城西北隅置易縣故城即燕之南郡周迴約三十里
  孔山在縣西南四十五里有鍾乳穴深不可測
  淶水自蔚州飛狐縣流入
  易水一名故安河出縣西寛中谷周官曰幷州其浸淶易燕太子丹送荆軻易水之上即此水也
  武陽故城縣東南七里故燕之下都
  范陽故城秦范陽縣也縣東南六十二里以在范水之陽故名蒯通説武信君使賜范陽令侯印趙地聞之不戰而下者四十餘城
  樊於期故城縣西十三里於期授首荆軻處
  淶水縣上西南至州四十二里
  本漢逎縣逎子由反屬涿郡後周省入涿縣隋開皇元年又于此置范陽縣遙取漢范陽為名十年又改為永陽縣屬幽州十六年改屬易州十八年以重名改淶水縣縣近淶水為名
  淶水一名巨馬河縣東北二里袁紹將崔巨業攻圍故安不下退軍南還公孫瓚擊破之于巨馬水死者七八千人即此水也
  石泉故城縣西北三十里在衆山之内平山之中四周絶澗壁立五丈水不周處路不容轍
  容城縣上西北至州八十八里
  本漢舊縣屬涿郡髙齊省入范陽縣隋開皇元年改置逎縣天寶元年改為容城復漢舊名
  遂城縣上北至州七十里
  本漢北新城縣屬涿郡後魏除北字尋又省隋開皇三年移後魏新昌縣于此屬易州十六年改新昌縣為遂城按縣城即戰國時武遂城也趙將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即此也後魏孝武帝永熙二年以韓瓚為營州刺史行逹此城值盧曹搆逆就置南營州以瓚為刺史所部三千餘人並雄武冠時因號英雄城
  滿城縣中東北至州一百四里
  本漢北平縣屬中山國髙祖以張蒼為北平侯後漢世祖追銅馬五幡賊于北平破之即此後魏于此置永樂縣天寶元年改為滿城縣以縣北故滿城為名
  五迴嶺在縣西北五十里髙四十里許案此下舊有建安元年魏太祖表封公孫度為永寜鄉侯度曰我王遼東何永寜也二十七字是别條所引脱去上下文錯置于此今刪五迴縣中下東至州七十里
  本漢北平縣地開元二十四年刺史田暉奏置在五迴山東麓因名之二十四年刺史田琬以其險隘東遷于五公城在今易縣西五十里
  滄州景城上
  開元户九萬八千一百五十七 鄉一百七十九元和户九千五百一十四   鄉三十九今為滄景節度使理所管滄州景州 管縣十二案都管户數𫝊寫缺
  禹貢冀州兗州之域後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分瀛州冀州置滄州以滄海為名隋大業二年罷州為渤海郡武徳元年改為滄州二年陷竇建徳四年討平建徳州仍舊
  州境東西三百二十二里南北四百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二百二十里西南至東都一千三百六十里
  東至大海一百八十里東南至棣州二百五十里
  西南至景州一百二十里西南至徳州二百四十里
  西北至幽州五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栁箱 葦簟 糖蟹 鱧鮬賦 緜 絹
  管縣七
  清池 長蘆 魯城 鹽山 饒安 樂陵無棣
  清池縣緊郭下
  本漢浮陽縣屬渤海郡在浮水之陽後魏屬滄州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清池縣以縣東有仵清池因以為名仵清池縣東南一十五里
  長蘆縣上東南至州三百四十里
  本漢參户縣地周大象二年于此置長蘆縣屬章武郡水經云長蘆水名也水旁多蘆葦因以為名隋開皇屬瀛州貞觀後改屬滄州
  參户故城一名木門城在縣西北四十里
  薩摩陂在縣北十五里周迴五十里有蒲魚之利魯城縣上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章武縣屬渤海郡有鹽官髙齊省隋開皇十六年于此置魯城縣
  大海在縣東九十里
  平魯渠在郭内魏武北伐匈奴開之
  鹽山縣上西至州六十里
  本春秋齊無棣邑也管仲曰北至于無棣漢于此置髙城縣屬渤海郡武帝以平津鄉封公孫𢎞即此縣鄉也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鹽山縣
  鹽山在縣東南八十里
  饒安縣上北至州九十里
  本漢千童縣即秦千童城始皇遣徐福將童男女千人入海求蓬萊置此城以居之故名漢以為縣屬渤海郡靈帝置饒安縣以其地豐饒可以安人後魏屬滄州隋不改皇朝因之
  胡蘇河在縣西五十里
  無棣河在縣南二十里
  樂陵縣上北至州一百三十五里
  本燕將樂毅攻齊所築漢以為縣屬平原郡即漢大司馬史髙所封之邑後魏屬樂陵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滄州
  重合故城縣東二百步漢重合縣武帝封莽通為重合侯
  無棣縣上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春秋時齊之四履北至之地在漢為陽信縣地隋開皇六年割陽信饒安置無棣縣以南臨無棣溝因以為名屬滄州
  横海軍在州城西南開元十四年
  景州
  元和户二千二十五 鄉一十五案是州廢自貞觀至貞元乃重置故不載開元户鄉及貢賦
  本漢景城縣屬渤海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滄州十六年又于長蘆縣置景州大業二年武徳四年重置貞觀元年廢以所屬縣分入滄州貞元二年于弓髙縣重置
  州境案州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一百里西南至東都一千二百四十里
  南至徳州二百里西南至冀州二百一十里
  北至瀛州一百四十里東北至滄州二百二十里
  貢賦元和貢 葦簟賦 緜 絹
  管縣五
  弓髙 南皮 景城 東光 臨津案五縣志文並𫝊寫缺佚又攷唐書地理志有幽州即范陽郡其縣曰薊曰幽都廣平曰潞曰武清安次良鄉昌平有涿州亦范陽郡其縣曰范陽歸義固安新昌新城有瀛州即河間郡其縣曰河間髙陽平舒束城有莫州即文安郡其縣曰莫曰清苑文安任丘長豐唐興有平州即北平郡其縣曰盧龍石城馬城有媯州即媯川郡其縣曰懐戎有擅州即密雲郡其縣曰密雲燕樂有薊州即漁陽郡其縣曰漁陽三河王田有營州即柳城郡其縣曰栁城此九州三十有三縣元和時其名不改王應麟通鑑地理通釋載歸義縣之易水固安縣之方城故城猶據元和志今𫝊寫各本皆缺佚之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二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卷二十三
  唐 李吉甫 撰
  山南道一 案唐書地理志山南道有江陵府即荆州南郡其縣曰江陵枝江當陽長林石首松滋公安荆門有峽州即夷陵郡其縣曰夷陵宜都長陽逺安有歸州即已東郡其縣曰秭歸巴東興山有⿳䒑⿲止自匕⿱儿夂 -- 夔州即雲安郡其縣曰奉節雲安巫山大昌有澧州即澧陽郡其縣曰澧陽安鄉石門慈利有朗州即武陵郡其縣曰武陵龍陽有忠州即南賓郡其縣曰臨江豐都南賓墊江桂溪有萬州即南浦郡其縣曰南浦武寜梁山皆列襄州之前又舊唐書地理志山南西道有商州即上洛郡其縣曰上洛豐陽洛南商洛上津安業後改安業為乾元新唐書列商州于闗内道杜佑通典置于洋州之後王應麟玉海與通鑑地理通釋載商州商洛及江陵松滋夷陵逺安奉節各條謂據元和志今𫝊寫各本並缺佚之
  襄州襄陽大都督府
  開元户三萬六千三百五十七 鄉七十七元和户十萬七千一百七   鄉一百六十二今為襄陽節度使理所管襄州鄧州復州郢州唐州隨州均州房州 管縣三十八 都管户一十四萬二千
  禹貢荆豫二州之域于周諸國則穀鄧鄾盧羅鄀之地春秋時地屬楚秦兼天下自漢以北為南陽郡今鄧州南陽縣是也漢以南為南郡今荆州是也後漢建安十三年魏武平荆州置襄陽郡自赤壁之敗魏失江陵而荆州都督理無常處吳將諸葛瑾陸遜皆數入其境自羊公鎮襄陽吳不復入永嘉之亂三輔豪族流于樊沔僑于漢水之側立南雍州孝武帝以朱序為南雍州刺史苻堅遣將苻丕攻陷襄陽序為丕所擒後堅敗州復歸晉安帝時魯宗之為刺史仍于州理置寜蠻校尉梁太清二年岳陽王蕭詧為雍州刺史兄河東王譽為元帝所殺詧怒以州北附西魏克江陵以詧為梁王都江陵為西魏藩國恭帝改雍州為襄州因州南襄水為名也按襄陽去江陵陸道五百里勢同輔車無襄陽則江陵受敵自東晉庾翼為荆州刺史將事北伐遂鎮襄陽北接宛洛跨對樊沔為荆郢之北門代為重鎮周置總管隋置行臺皇朝初亦置山南道行臺武徳七年廢行臺置都督府貞觀六年廢都督府改為州永貞元年并為大都督府
  州境東西二百四十六里南北三百六十七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二百五十里北至東都八百二十五里
  東至隨州三百五十里東南至郢州三百二十里
  南至江陵府四百七十里西至房州陸路四百二十里水路五百八十四里西北至均州三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火麻布 庫路真賦 緜 絹
  元和貢 麝香 綾紗 竹扇 橙子 柘木弩材 漆器
  管縣七
  襄陽 臨漢 南漳 義清 宜城 樂鄉穀城
  襄陽縣望郭下
  本漢舊縣也屬南郡在襄水之陽故以為名魏武平荆州分南郡置襄陽郡縣屬焉後遂不改
  峴山在縣東南九里山東臨漢水古今大路羊祜鎮襄陽與鄒潤甫共登此山後人立碑謂之墮涙碑其銘文即蜀人李安所製
  萬山一名漢臯山在縣西十一里與南陽郡鄧縣分界處古諺曰襄陽無西言其界促近
  檀溪在縣西南初梁髙祖鎮荆州聞齊主崩令蕭遙光等五人輔政謂之五貴歎曰政出多門亂其階矣隂懐平京師之意潛造器械多伐斫竹木沈于檀溪為舟裝之備參軍呂僧珍獨悟其旨亦私具櫓數百張及義師起乃取檀溪竹木裝戰艦諸將爭櫓僧珍每船付二張事克集今溪已涸非其舊矣
  州理中城在縣東邊一處有土赤色昔苻丕攻襄陽朱序用道法以硃沙燻之至今土色有異西北角有夫人城苻丕之攻也朱序毋深識兵勢登城履行知此處必偏受敵令加修築寇肆力來攻果衄而退因謂之夫人城
  劉琦臺縣東三里琦與諸葛亮登臺去梯言之所也諸葛亮宅在縣西北二十里
  習郁池縣南十四里
  臨漢縣緊南至州二里
  本漢鄧縣地即古樊城仲山甫之國也西魏于此立安養縣屬鄧城郡周天和五年改屬襄州天寶元年改為臨漢縣
  縣城南臨漢水魏將軍曹仁據樊蜀將闗羽圍樊使于禁龎徳救之會漢水暴漲羽以舟師攻禁禁遂降羽徳瞋目不屈羽殺之
  故鄧城在縣東北二十二里春秋鄧國也桓七年鄧侯吾離來朝是也楚文王滅之
  鄧塞故城在縣東南二十二里南臨宛水阻一小山號曰鄧塞昔孫文臺破黄祖于此山下魏常于此裝治舟艦以伐呉陸士衡表稱下江漢之卒浮鄧塞之舟謂此也
  南漳縣中東北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漢臨沮縣地按臨沮縣今在荆州當陽縣西北臨沮故城是也後魏于此置重陽縣隋為南漳縣
  荆山在縣西北八十里三面險絶惟東南一隅纔通入徑
  柤山柤音祖在縣東北一百八里呉將朱然諸葛瑾從沮中乗山險道北出柤中去襄陽城百五十里按此是地名非山蓋以地山相近因名或云司馬宣王鑿八疊山開路于此停阻也
  襄水出縣北一百一十里白石山
  義清縣中東北至州五十八里
  本漢中廬縣地也西魏于此置義清縣後因之
  中廬故縣在今縣北二十里本春秋廬戎之國秦時謂之伊廬項羽亡將鍾離昧家在伊廬也
  長渠在縣東南二十六里派引蠻水昔秦使白起攻楚引西山谷水兩道爭灌鄢城一道使沔北入一道使沔南入遂拔之
  宜城縣上北至州九十五里
  本漢邔音忌縣地也城東臨漢江古諺曰邔無東言其東逼漢江其地短促也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以胡人流寓者立華山郡理之後魏改為宜城周改宜城為率道縣屬武泉郡隋開皇三年罷郡屬襄陽皇朝因之天寶元年改為宜城縣
  漢水在縣東九里
  故宜城在縣南九里本楚鄢縣秦昭王使白起伐楚引蠻水灌鄢城拔之遂取鄢即此城也至漢惠帝三年改名宜城
  樂鄉縣中下東北至州二百二十里
  本春秋時鄀國之城在今縣北三十七里鄀國故城是也在漢為若縣地晉安帝于此置樂鄉縣屬武寜郡隋大業三年改屬竟陵郡皇朝改屬襄州
  漢水東去縣四十二里
  榖城縣上東南至州一百四十五里
  本春秋時穀國左傳穀伯綏來朝今縣北十五里故穀城是也漢為筑音逐陽縣蕭何子封筑陽侯即此也隋開皇七年改為榖城縣屬襄州
  筑水在縣南百二十步
  鄧州南陽上
  開元户三萬八千六百一十一 鄉五十八元和户一萬四千一百四   鄉六十一
  禹貢豫州之域周為申國戰國時屬韓蘇秦説韓宣惠王曰韓西有宜陽東有穰淯是也秦昭襄王取韓地置南陽郡以在中國之南而有陽地故曰南陽三十六郡南陽居其一焉漢因之領縣三十六理宛城後漢于郡理置南都建安中張繡屯兵于穰降魏魏于穰置萬州晉宣王夏侯伯仁皆為都督或理宛或理新野永嘉五年為劉聰所沒成帝咸康四年復歸于晉苻堅之亂又沒前秦姚興時又復還晉後魏孝文帝南侵又陷之梁普通中暫克還入魏太和中置穰州理穰縣今鄧州所理是也隋開皇七年梁王巋入隋自穰縣移萬州還江陵于穰縣置鄧州大業三年改為南陽郡武徳二年復為鄧州
  州境東西五百九十里南北三百八十一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九百五十里北至東都六百四十五里
  東至唐州三百二十里南至襄州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均州三百四十里東北至汝州四百七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白紵 絲布賦 布 麻
  管縣七
  穰  南陽 新野 向城 臨湍 菊潭内鄉
  穰縣望郭下
  漢舊縣本楚之别邑取豐穰之義後屬韓秦武王攻取之封魏冉為穰侯漢以縣屬南陽郡後魏既克南陽于此城置荆州隋開皇三年屬鄧州皇朝因之
  音專水北去縣七里
  六門堰在縣西三里漢元帝建昭中召信臣為南陽太守復于穰縣南六十里造鉗盧陂累石為隄旁開六石門以節水勢澤中有鉗盧王池因以為名用廣灌溉歳歳增多至三萬頃人得其利後漢杜詩為太守復修其陂百姓歌之曰前有召父後有杜毋
  南陽縣緊西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周之申國也平王毋申后之家漢置宛縣屬南陽郡更始即帝位世祖納隂后案原本避唐太宗諱世祖作代祖今改從史文並于宛城魏代荆州都督所理至隋改為南陽縣屬鄧州精山在縣西北二十七里黄巾賊據宛城漢西鄉侯朱儁擊破之餘衆走保精山謂此也
  淯水東去縣三里南都賦曰淯水盪其胸是也
  新野縣中西北至州七十里
  本漢舊縣也屬南陽郡魏代新野縣為荆州都督所理王昶為都督即鎮此城晉惠帝立新野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鄧州
  淯水西去縣二百步
  後漢西華侯鄧晨宅在縣北二十四里晨新野人世祖姊夫也初起兵新野王莽焚其冢墓洿其宅宗族怒曰幸自富足何故隨婦家入湯鑊中晨終無恨
  隂皇后宅在縣東北擣衣石存焉
  向城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九十里
  本漢西鄂縣地春秋時向邑江夏有鄂故此加西後魏孝文帝于古向城置向城縣屬淯陽郡貞觀九年改屬鄧州
  豐山在縣南三十二里有九鐘霜降則鳴
  西鄂故城在縣南二十里張衡即此縣人故宅餘址猶存
  魯陽闗在縣北八十里今鄧汝二州于此分境荆豫徑途斯為險要張景陽詩云朝登魯陽闗狹路峭且深博望故城在縣東南四十五里張騫封邑
  臨湍縣上東南至州八十五里
  本漢冠軍縣地後魏孝文帝割縣北境置新城縣屬南陽郡廢帝以近湍水改為臨湍隋文帝復改為新城天寶元年又改為臨湍縣
  翼望山在縣西北二十里湍水出焉
  冠軍故城在縣南四十里漢武帝以霍去病討匈奴功冠諸軍故封此縣以襃異之
  後漢膠東侯賈復宅在縣南三十五里
  楚堰在縣南八里擁斷湍水髙下相承八重溉田五百餘頃
  菊潭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酈音蹢縣武陶戍之地後魏廢帝因武陶戍置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為菊潭縣因縣界内菊水為名屬鄧州
  菊水出縣東石澗山其旁多菊水極甘馨谷中三十餘家不復穿井仰飲此水皆夀百餘歳王暢袁隗為太守命酈縣月送水三十斛飲食沐浴悉皆用之
  内鄉縣上東南至州二百四十里
  本楚之析邑後屬于秦史記秦昭王發兵出武闗攻楚取析十五城是也漢以為縣屬𢎞農郡後漢屬南陽郡後魏于此置析陽郡廢帝改為中鄉縣隋開皇三年以避廟諱改為内鄉屬鄧州
  析水北自盧氏縣界流入與丹水合古今謂之析口縣城即楚析縣也史記楚頃襄王元年秦出武闗斬楚衆五萬取析十五城漢髙祖入闗下析酈是也
  復州竟陵下
  開元户五千二百三十二 鄉一十一元和戸七千六百九十  鄉一十五
  禹貢荆州之域春秋戰國並屬楚史記白起拔郢東至竟陵即此是也秦屬南郡在漢即江夏郡之竟陵縣地也晉惠帝分江夏立竟陵郡周武帝改置復州取州界復池湖為名也貞觀七年州理在沔陽縣寶應二年移理竟陵縣
  州境東西四百三十里南北六百九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六百八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一千四百二十五里
  東至沔州陸路三百四十里水路七百里東北至安州三百三十里
  南至沔陽縣一百三十里自縣南至岳州水路五百里西北至郢州陸路二百五十里水路三百里
  貢賦開元貢 白紵賦 布 麻
  管縣三
  竟陵 沔陽 監利
  竟陵縣中郭下
  漢舊縣也屬江夏郡舊縣在今郢州長壽縣界竟陵大城是也周屬復州隋大業三年改復州為沔州縣屬不改武徳初又屬復州
  五華山在縣東北七十里
  縣城本古風城也古之風國即伏羲風姓也南臨汊水沔陽縣中下北至州一百三十里
  本漢雲杜縣地梁天監二年分置沔陽縣即今縣東三十里沔陽故城是也今沔陽縣即後魏所置建興縣隋大業三年改建興縣為沔陽郡武徳五年改郡為縣屬復州
  沔水在縣南八十步東入汊川縣界
  馬骨湖在縣東南百六十里秋夏氾漲淼漫若海春冬水涸即為平田周迴一十五里
  監利縣中下東北至州二百六十里
  本漢華容縣地也晉武帝太康五年分立監利縣屬南郡隋開皇三年屬復州
  大江在縣南一百三十里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三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四
  唐 李吉甫 撰
  山南道二 案唐書地理志山南東道有金州次郢州後即漢隂郡其縣曰西城洵陽石泉漢隂元和時其名不改今志文皆缺
  郢州富水下
  開元户五千六百九十九 鄉一十二元和户一萬一千九   鄉二十三
  本江夏郡雲杜縣之地周地圖記曰蠻人酋渠田金生代居此地常為邊患梁普通末遣郢州刺史元樹討平之因置新州後魏廢帝二年改為温州因温水為名也隋末廢温州縣並入安陸郡武徳四年于今京山縣重置温州貞觀十七年廢温州于長壽改置郢州
  州境案州境里數傳寫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三百八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一千一百二十五里
  東南至復州三百里正南微西至江陵府三百里
  西北至襄州三百一十里東北至隨州三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白紵布賦 布 麻
  管縣三
  長夀 京山 富水
  長壽縣上郭下
  本漢竟陵縣地宋分置長壽縣理石城即今縣理是也屬竟陵郡魏文帝大統後屬温州貞觀十七年于縣改置郢州縣屬焉後遂因之
  漢水去縣十步
  縣城本古之石城背山臨漢水呉于此置牙門戍城羊祜鎮荆州亦置戍焉即今州理是也
  京山縣下西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漢雲杜縣地也隋屬温州大業二年改為京山縣皇朝温州所理在此貞觀十七年罷温州縣屬郢州大洪山在縣西北二百里孤秀為衆山之傑其山多鍾乳
  温湯水在縣南十五里擁以溉田其收數倍流經其家多凶
  富水縣中西南至州三百四十里
  本漢安陸縣地後漢分其地置新市縣屬江夏郡後漢有新市平林兵謂此後魏改新市為富水縣取縣界富水為名
  富水南去縣一百步
  唐州淮安上
  開元户二萬一千五百九十七 鄉四十五元和户四萬七百四十    鄉八十七
  禹貢豫州之域春秋時為楚地秦為南陽郡地自漢迄宋皆同後魏太和中于此置東荆州理比陽故地其後改為淮州隋開皇五年又改為顯州貞觀九年改為唐州
  州境東西三百八里南北三百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取葉縣路一千三百四十里取鄧州路一千二百二十五里
  西北至東都五百二十里東至蔡州二百四十里

  東南至申州二百六十里南至隨州三百六十里
  西至鄧州三百二十里西北至襄州三百二十里
  北至汝州葉縣一百八十里自葉取龍興路至汝州一百八十里東北至許州二百七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絹 絲布賦 布 麻
  元和貢 絹十疋
  管縣七
  比陽 慈丘 桐柏 平氏 湖陽 方城泌陽
  比陽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屬南陽郡比水所出故曰比陽後魏屬江夏郡隋屬淮安郡貞觀改屬唐州
  顯望岡在縣西北六十里
  比水南去縣二里後漢世祖破甄阜梁丘賜于比水西斬之即此水也案是書因避唐太宗諱凡世字皆作代今遇後漢世祖之稱改從史文舞隂故城在縣西北六十五里漢縣屬南陽郡曹公與張繡戰引還舞隂即此城也
  慈丘縣上西南至州七十里
  本漢比陽縣之地後魏孝文于此置江夏縣并置江夏郡領之隋開皇三年廢郡縣屬淮州十八年改為慈丘取慈丘山為名
  慈丘山在縣西五十里
  比水出縣東南太湖山
  桐柏縣中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漢平氏縣之東界也梁于此置義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桐柏取山為名也
  桐柏山在縣西南九十里禹貢曰導淮自桐柏出紫草天木山俗名天目山在縣東北五十五里祖逖為豫州刺史藏家口于天木山即此山也山上有池時人號為天目
  淮水出縣南桐柏山一名大復山
  淮瀆廟在縣西六十里桐柏山東北
  平氏縣中東北至州七十里
  本漢舊縣屬南陽郡晉屬義陽郡其後為北人侵掠縣皆丘墟後魏于平氏故城重置屬淮州隋改屬淮安郡貞觀改屬唐州
  醴水出縣東南桐柏山西流經縣北三里與淮同導西流為醴東流為淮
  湖陽縣中東北至州一百六十里
  古蓼國也左傳曰鄖人將與隨絞州蓼伐楚注曰今義陽東湖陽縣是也地理志曰蓼國咎繇後為楚所滅後魏孝莊帝于此立湖州貞觀元年廢以湖陽屬唐州方城縣上東南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漢堵音者陽地也屬南陽郡在堵水之陽故名後漢朱祐為堵陽侯梁于此置堵陽郡隋改置方城縣取方城山為名也屬淯陽郡貞觀改屬唐州
  方城山在縣東北五十里即沮溺耦耕處左傳屈完對齊桓公楚國方城以為城是也
  堵水西去縣三十五里
  泌陽縣中東至州一百里
  本漢棘陽縣地後魏于此置襄城郡領襄城上馬二縣貞觀元年廢入湖陽縣開元十三年刺史白知節奏復置天寶元年改為泌陽
  隨州漢東上
  開元户一萬三千二百一十六 鄉二十七元和户一萬二千七百一十六 案鄉數𫝊寫缺
  本春秋時隨國與周同姓左傳曰漢東之國隨為大注曰今義陽隨縣也其後為楚所滅為南陽郡地漢立為隨縣屬南陽郡晉太康九年分義陽置隨郡自宋以還多以封建子弟為王後魏文帝大統十六年改隨州後遂因之
  州境東西三百七十里南北三百七十八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四百三里西北至東都一千一百六十五里
  東南至安州一百五十五里西南至郢州三百九十里
  西至襄州三百五十里西至唐州三百六十里
  東北至申州二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綾 葛 覆盆子賦 絹 布 緜
  元和貢 綾十疋 葛五疋
  管縣四
  隨  光化 棗陽 唐城
  隨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屬南陽郡即隨國城也厯代不改
  厲山亦名烈山在縣北百里禮記曰厲山氏炎帝也起于厲山故曰厲山氏
  斷蛇丘在縣北二十五里即隨侯救斷蛇處
  溠水在縣西四十里左傳曰楚武王伐隨莫敖屈重除道梁溠
  平林故城在縣東北八十里王莽末闗東起兵陳牧廖堪起兵號平林兵
  季梁廟在縣南門外道西三十二步
  光化縣下西北至州三十四里
  本漢隨縣地南齊武帝分其地立安化縣屬隨郡後魏文帝改為新化縣廢帝改為光化縣
  棗陽縣上東至州二百里
  本漢蔡陽地屬南陽郡後漢分蔡陽立襄鄉縣周改為廣昌隋仁壽元年改為棗陽縣因棗陽村為名也舂陵故城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漢景帝子長沙王發子舂陵節侯之邑也世祖即位幸舂陵復其徭役改曰章陵案此條及下二條世祖原本因避諱皆作代祖今改正
  後漢世祖宅在縣東南三十里宅南三里有白水東京賦所謂龍飛白水也
  世祖父南頓君陵縣東二十七里
  唐城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五里
  本漢隨縣地梁于此置下溠戍後沒魏改為下溠鎮隋開皇三年改鎮為唐城縣大業二年開元二十四年採訪使宋鼎奏置
  唐城山在縣北三十二里
  均州武當下
  開元戸九千八百五十九 鄉二十元和户八千一百八十二 鄉二十
  漢南陽郡武當縣地也因山為名永嘉之亂雍州始平郡流人出在襄陽者江左因僑立始平郡以領之寄理襄陽宋孝武帝割武當縣以隷之後魏改始平郡為武當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置均州
  州境案州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九百里東北至東都八百八十五里
  東至鄧州二百四十里東南水路至襄州三百六十里
  南至房州二百六十八里西至金州三百六十里
  北至鄧州内鄉縣二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麝香 山雞皮毛賦 絹 布 緜 麻
  管縣三
  武當 鄖鄉 豐利
  武當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屬南陽郡後漢初延岑起兵于此後遂空廢宋元嘉末移縣理延岑城貞觀十五年于此置均州武當山一名嵾山一名太和山在縣南八十里髙二千五百丈周迴五百里乃隂長生于此得仙
  漢水去縣西北四十里水中有洲名滄浪洲即禹貢云又東為滄浪之水
  鹽池在縣東南百里池水四周上生紫氣池左右草木十餘里氣所染著上如雪霜嘗之鹽味土人謂之鹽花鄖鄉縣上東至州一百一十三里
  本漢鍚縣鍚音羊古麇國之地也左氏傳曰楚潘崇伐麇至于鍚穴是也漢鍚縣屬漢中郡晉武帝改鍚縣為鄖鄉縣隋初屬均州後隸房州貞觀又改屬均州
  西山今名寶葢山在縣西南三里其山南臨漢水漢水西自豐利縣界流入南去縣三里東有澇灘冬即水淺而下多大石又東為淨灘夏水急迅行旅苦之歌曰冬澇夏淨斷官使命
  豐利縣 東至州二百四十里
  本漢長利縣之地也理在長利川故以為名宋于此僑置南上洛郡屬梁州後魏文帝改南上洛郡為豐利郡又立豐利縣隋以豐利縣屬金州貞觀八年改屬均州錫義山一名天心山在縣東北六十五里山方圓百里形如城四面有門相傳以為仙靈所居
  漢水南去縣二十里
  房州房陵下
  開元户一萬四千四百三十一 鄉三十四元和户四千四百      鄉三十四
  禹貢梁州之域古麇國之地左傳曰楚子伐麇成大心敗麇師于防渚闞駰以為防陵即春秋時防渚州之得名蓋自此也戰國時屬楚秦為漢中郡地漢立房陵縣屬漢中郡後漢末立為房陵郡建安三十四年蜀先主遣宜都太守孟逹征房陵殺太守申耽魏文帝時孟達降魏魏改房陵郡為新城郡後達叛魏降蜀司馬宣王擊殺之侯景之亂地入後魏至周武帝改為遷州貞觀十年廢遷州自竹山縣移房州于廢遷州廨即今州理是也
  州境東西五百二十三里南北三百六十九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六百六十八里東北至東都一千一百五十五里
  東至襄州四百二十里水路五百八十四里南至歸州山路五百里正西微北至金州五百四十里北至均州二百六十八里
  貢賦開元貢 麝香 蠟 鍾乳 蒼礬石賦 布 麻
  元和貢 麝香二十顆 石膏 雷丸 芮草
  管縣四
  房陵 永清 竹山 上庸
  房陵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屬漢中郡後漢改防為房後魏以為光遷縣貞觀十年改為房陵
  房山在縣西南四十三里其山西南有石室似房因以為名
  建鼓山在縣南百一十三里與馬騣山連接二山並髙峻冬夏積雪
  筑水出縣西北葉山經縣北二里魏遣夏侯泉與張郃下巴西集軍宕渠劉備屯軍筑口即此水也
  趙王遷墓在縣北九里秦使王翦滅趙徙趙王遷于房陵
  永清縣中下西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房陵縣地後魏廢帝分房陵東境置大洪縣周武帝改為永清縣屬遷州隋改屬房陵郡
  沮水出縣西南景山東南入于漢江左傳曰江漢沮漳楚之望也案沮今左傳本作睢孔頴達疏云睢經襄陽至南郡枝江縣入江與山海經睢水出景山相合漢書地理志臨沮注引左傳作沮與水經沮水出房陵縣相合沮睢二字舊蓋通用
  筑水經縣北三里
  大洪故縣城在縣東六里
  竹山縣中下東至州一百四十八里
  本漢上庸縣古庸國也昔武王伐紂庸人往焉故牧誓云及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注云庸濮在江漢之南左傳曰庸率羣蠻以叛楚使廬戢棃侵庸後遂滅之至漢初立上庸縣屬漢中郡後漢于縣立上庸郡後魏改置竹山縣因黄竹嶺以為名也
  方城山在縣東南三十里頂上平坦四面險固山南有城周十餘里
  白馬塞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初孟達為新城太守登此山而歎曰劉封申耽據金城千里而不能守豈大丈夫也
  黄竹山在縣北百里山上竹色皆黄因以為名也上庸縣中下東至州二百五十里
  本漢上庸縣地也按漢上庸縣今竹山縣理是也蕭齊武帝分上庸縣地于此立新豐縣屬上庸郡後魏改為孔陽縣因界内孔陽水為名隋開皇三年罷孔陽縣仍移上庸縣理于廢孔陽縣理屬羅州貞觀十年改屬房州
  長羅山在縣北四里
  孔陽水在縣西五十步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四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五
  唐 李吉甫 撰
  山南道三 案唐書地理志山南西道有集州即符陽郡其縣曰難江大牟嘉川有壁州即始寜郡其縣曰通江廣納符陽白石東巴有巴州即清化郡其縣曰清化曾口歸仁始寜其章恩陽七盤有蓬州即蓬山郡其縣曰蓬池良山儀隴伏虞宕渠蓬山朗池有通州即通川郡其縣曰通川永穆三岡石鼓東鄉宣漢新寜巴渠閬英有開州即盛山郡其縣曰開江新浦萬歲有閬州即閬中郡其縣曰閬中晉安南部蒼溪西水奉國新井新政岐坪有果州即南充郡其縣曰南充相如流溪西充岳池有渠州即潾山郡其縣曰流江渠江潾山此皆缺志文與節度使所管州縣原目不符
  興元府漢中案户鄉數𫝊寫缺
  今為山南西道節度使理所管興元府洋州利州鳳州興州成州文州扶州集州壁州巴州蓬州通州開州閬州果州渠州 管縣八十八 案都管户數傳寫缺
  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舜十二牧梁其一也春秋時及戰國並屬楚楚懐王時秦惠文王取漢中地六百里以為漢中郡秦亡項羽封髙祖為漢王髙祖欲攻羽蕭何曰語曰天漢其稱甚美遂從之後漢末張魯據漢中改漢中為漢寜郡曹公討平之復為漢中郡蜀先主破魏將夏侯妙才遂有其地為重鎮魏延蔣琬姜維相繼屯守其後鍾會既克蜀又置梁州晉末李特據蜀漢中又為所有桓温討平之譙縱時又失漢中縱滅又歸舊理自漢宋以還多理南鄭隋開皇三年罷郡所領縣並屬梁州大業三年罷州為漢川郡武徳元年又改為襃州二十年又為梁州興元元年因徳宗遷幸改為興元府按漢中當巴蜀捍蔽故先主初得漢中謂人曰曹公雖來無能為也及蕭齊明帝時後魏大將元英率兵十萬通斜谷圍南鄭刺史蕭懿拒守百餘日不拔而退府境東西三百九十九里南北四百四十七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七百六十里東北至東都一千六十二里
  東至洋州一百二十里西南至利州四百九十里
  西取巴嶺路至集州二百八十里西取斜谷路至鳳州三百八十里
  正西微北至興州二百五十里北取太白山路至鳳翔府六百里
  貢賦開元貢 紅花賦 布 麻 緜 絹
  管縣六
  南鄭 襃城 金牛 三泉 城固 西
  南鄭縣次赤郭下
  本漢舊縣屬漢中郡幽王為犬戎所滅鄭桓公死之鄭人南奔居此故曰南鄭髙祖都之蜀後主以魏延為南鄭侯後魏改為光義縣隋開皇元年又為南鄭
  巴嶺在縣南一百九里東傍臨漢江與三峽相接山南即古巴國
  漢水經縣去縣一百步禹貢曰嶓冢導漾東流為漢裴秀云漢氏釋淮水改秩漢水為四瀆以其國所氏襃城縣次畿東至府三十三里
  本漢襃中縣屬漢中郡都尉理之古襃國也當斜大路晉義熙末朱齡石平蜀梁州刺史理此仍改襃中縣魏又于此置襃中郡隋開皇元年以避廟諱改為襃内縣仁壽元年改為襃城
  襃水源出縣西衙嶺川斜水與襃水同源而派分襃水東流入于漢中郡襃城縣斜水北流入渭經武功縣及鳳翔扶風三縣者也漢孝武時人欲通襃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張湯湯問其事因言抵蜀從故道多坂迴逺今開襃水至斜間百餘里以車轉從斜下渭如此漢中之穀可致山東從沔無限便于砥柱之漕且襃斜林木竹箭之饒擬于巴蜀天子然之拜湯子卬為漢中守發數萬人作襃斜道五百里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漕遂止
  襃谷山在縣北五里南口為襃北口為斜長四百七十里
  襃國在縣東二百步襃姒之所出也
  甘亭闗在縣北九里今為戍
  襃斜道一名石牛道張良令漢王燒絶棧道示無還心即此道也諸葛亮與兄瑾書曰前趙子龍退軍燒壞赤崖以北閣道緣谷百餘里其閣梁一頭入山腹立柱于水今水大而急不可安柱不可強也
  金牛縣次畿東至府一百八十里
  本漢葭萌縣地東晉孝武分置緜谷縣武徳二年分緜谷縣通谷鎮置金牛縣取秦五丁力士石牛出金為名嶓冢山縣東二十八里漢水所出
  嘉陵江經縣西去縣三十里
  故闗城俗名張魯城在縣西三十八里
  三泉縣次畿東北至府二百五十里
  本漢葭萌縣地蜀先主改為漢壽縣武徳四年置南安州又置三泉縣八年州廢以縣屬梁州
  城固縣次畿西至府七十二里
  本漢舊縣案前後漢書及晉書俱作成固有鐵官屬漢中郡隋開皇三年改屬梁州武徳二年改為唐固縣貞觀二年復舊通闗山在縣東北九里漢髙祖北定三秦蕭何守漢中欲修此道通闗中故名通闗山
  漢水南去縣二里
  黑水出縣西北太行山南流入漢諸葛亮牋曰朝發南鄭暮宿黑水
  成固故城在縣東六里韓信所築晉平譙縱後梁州刺史嘗理于此也
  西縣次畿西至府一百里
  本漢沔陽縣地後魏分置嶓冢隋大業二年改為西縣百牢闗在縣西南三十步隋置白馬闗後以黎陽有白馬闗改名百牢闗自京師趣劔南達淮左皆由此也八陣圖在縣東南十里諸葛亮疊細石為圖
  諸葛亮墓在縣東南八里亮卒遺命葬漢中定軍山貞觀十一年敕禁採樵
  定軍山在縣東六十里
  洋州洋川雄
  開元户一萬八千八百八十九 鄉四十八元和户二千八百九十六   鄉五十二
  本漢漢中郡成固縣地先主分成固立南鄉縣為蜀重鎮晉改為西鄉縣後魏宣武帝正始中于豐寜戍置豐寜郡廢帝于此置洋州因洋水為名隋大業二年廢洋州置洋川鎮武徳元年復于西鄉立洋州
  州境東西二百九十二里南北六百六十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六百四十里東北至東都一千四百九十里
  東至金州五百里南至壁州西路五百六十里
  西至興元府一百二十里北至京兆府盩厔縣五百里
  貢賦開元貢 白交椶 火麻布 野紵布賦 緜 絹
  管縣五
  興道 黄金 洋源 西鄉 貞符
  興道縣緊郭下
  本漢成固縣地後魏宣帝分置興勢縣理在興勢山上故以為名武徳元年置洋州以縣屬焉貞觀二十三年改為興道縣
  興勢山在縣北二十里蜀先主遣諸葛亮出駱谷戍興勢山置烽火樓處處通照即此山按三國時蜀以漢中建安末破魏將夏侯妙才遂有漢中以魏延鎮守其後蔣琬姜維相繼鎮于此即今郡也興勢後主延熙七年將軍王平守之魏將曹爽等攻不克即今興道縣也白帝先主章武元年屯之遂為重鎮後主建興十五年呉將全琮來攻不克即今雲安郡也並為重鎮案雲安郡即䕫州地理通釋引元和志白帝山即州城所據也與赤甲山接初公孫述殿前井有白龍出因號白帝城城周迴七里西南二里因江為池東臨瀼溪惟北一面小差逶迤羊腸數轉然後得上云云今是書于䕫州及所管各縣並缺附識于此漢水經縣南去縣一百步
  儻谷一名駱谷在縣北三十里後主延熙二十年諸葛誕反于淮南分闗中兵東下姜維欲乗虚向秦川率數萬人出駱谷聞誕已破遂還
  駱谷路在今洋州西北二十里州至谷四百二十里晉司馬勲出駱谷破趙戍壁于懸鉤去長安二百里按駱谷在長安西南南口曰儻谷北口曰駱谷谷中多反鼻蛇青攢音爨蛇一名燋尾蛇常登竹木上能十數步□人人中此蛇者即須斷肥去毒不然立死
  駱水在縣城西一里
  黄金縣中西南至州一百三十里
  本漢安陽縣地屬漢中郡後魏文帝于此分置黄金縣因黄金水為名
  黄金水出縣西北百畝山黄金谷南流入經縣西去縣九里其谷水陸艱險語曰山水艱阻黄金子午魏遣曹爽由駱谷伐蜀蜀將王平拒之于興勢山張旗幟至黄金谷謂此山也
  故鐵城在縣西北八十里城在山上言其險峻故以鐵為名昔氐帥楊難當寇漢川令魏興太守薛健據黄金戍姜寶據鐵城宋遣梁州刺史蕭思話攻拔之驛即子午道也舊道在今金州安康縣界梁將軍王神念以舊子午道緣山避水橋梁百數多有毁壊乃别開乾路更名子午道即此路是也
  洋源縣中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晉西鄉縣武徳七年析置洋源縣因洋水以為名洋水在縣南三百步
  西鄉縣上西北至州一百里
  本漢成固縣地蜀先主置南鄉晉武帝改為西鄉縣武徳元年置洋州州理在西鄉後移理興道縣
  洋水東去縣八里
  貞符縣中南至州六十里
  開元十八年置初名華陽縣天寶三年廢八年王鉷奏開清水谷路復奏置其年鑿山得玉冊因改名貞符縣隸京兆府十一年以路逺改屬洋州
  利州益昌下府
  開元户一萬一千八百八十一 鄉三十二元和户二千四百四十四   鄉二十七
  本秦蜀郡地漢分巴蜀置廣漢郡按今州即廣漢郡之葭萌縣地也蜀先主改葭萌為漢夀縣屬梓潼郡晉改漢壽為晉壽梁天監以竺𦙍為太守隨夏侯道遷入後魏改立西益州梁大通六年又克之始通劔路改西益州為黎州武陵王蕭紀僭號于蜀以席嶷為黎州刺史嶷反州屬魏復改黎州為西益州正始三年改西益州為利州隋大業三年改為義成郡武徳元年又改為利州州城西臨嘉陵江周宣帝大象二年以豆盧勣為利州總管至任未幾而王謙據益州叛遣益州刺史達奚堪馬步十萬來攻利州于子城南北起土山城内之人負户汲援軍既至堪等敗走令大城内東西南北有大池是達奚堪取土處也
  州境東西三百三十里南北二百五里
  八到東至上都一千二百五十里東北至東都一千一百一十里
  東至集州三百里西至龍州四百里
  西北至文州四百九十里東北至興元府四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乾天門冬 金鋼鐵 絲布賦 布 緜 絹
  元和貢 芎藭 麝香
  管縣五
  緜谷 益昌 葭萌 𦙍山 景谷
  緜谷縣上郭下
  本漢葭萌縣地東晉孝武帝分晉壽縣置興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緜谷縣因縣東南緜谷為名
  龍門山在縣東北八十二里出好鍾乳
  穿山一名胡頭山出好鐵舊置鐵官又有山空鼉伏于空處皮可為甲刀箭所不能入
  西漢水一名嘉陵水經縣西去縣一里
  潛水出縣東北龍門山書曰沱潛既道是也
  益昌縣中下東北至州四十五里
  本漢葭萌縣地晉改置晉壽縣周改為益昌縣屬晉壽郡隋改屬利州
  晉壽故城在縣東南五十里本漢葭萌縣也按蜀先主自葭萌取成都留中郎將霍峻守葭萌城張魯遣使誘之峻曰小人頭可得城不可得也
  小劒故城在縣西南五十一里小劒城去大劒戍四十里連山絶險飛閣通衢故謂之劒閣道自縣西南踰小山入大劒口即秦使張儀司馬錯伐蜀所由路也亦謂之石牛道又有古道自縣東南經益昌戍又東南入劒州晉安縣界即鍾會伐蜀之路也
  葭萌縣上北至州一百一十五里
  本漢葭萌縣地東晉于今縣南置晉安縣隋改為葭萌縣取漢舊縣名也
  嘉陵江在縣城南
  𦙍山縣中下西北至州二百一十五里
  本漢葭萌縣地後魏于今縣西南十五里置義城縣隋義寜二年改名義清縣天寶元年改為𦙍山以縣北三十里有可𦙍山為名
  縣城置𤣥白崖山上武徳四年築義清縣理焉惟三面有城皆臨絶險南面因險不更築城
  景谷縣中下西南至州六十六里
  本漢白水縣地屬廣漢郡宋元嘉十七年氐人楊難當自稱大秦王進軍克葭萌獲晉夀太守申坦因分白水置平興縣屬之沙州隋開皇十八年改為景谷縣因縣北景谷為名大業二年廢沙州縣屬利州
  縣城本平興城楊難當所築削山為城城三角中有一井傅豎眼所穿
  木馬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諸葛亮之出祁山也作木牛流馬以供運于此造作因以名焉
  白水一名羌水經縣西一里
  石門闗在縣南十八里因山為阻昔諸葛亮鑿石為門因名之
  鳳州河池上
  開元户三千八百四十九 鄉二十二元和户一千三百五十八 鄉一十五
  禹貢梁州之域戰國時為秦地秦并天下為隴西郡地漢髙帝分隴西郡置廣漢郡武帝分廣漢隴西郡置武都郡領縣九其屬有故道河池二縣今州即二縣之地也三國時屬魏明帝太和三年其地沒蜀魏平蜀後復為雍州之地其地本氐羌所居後漢獻帝建安中有楊騰者為部落大帥騰子駒勇健多計略始徙居仇池至宋武帝封楊盛為武都王其子𤣥及難當亦相繼為王文帝元嘉十八年難當傾國南寇規有蜀土後魏太平眞君二年招定仇池其年于此城立鎮太和元年置固道郡孝昌中以固道郡置南岐州廢帝三年改南岐州為鳳州因州境有鸑鷟山為名按成州同谷縣本是鳳州西界縣南有鳳凰山因為州名隋大業三年改為河池郡武徳元年復為鳳州
  州境東西四百八十里南北三百七十六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六百里東北至東都一千四百六十里
  東至興元府三百八十里東北至興州一百三十里
  東北至鳳翔府二百八十里北至隴州四百二十里
  貢賦開元貢 蠟一百斤賦 布 麻
  元和貢 蜜 土布
  管縣三
  梁泉 兩當 河池
  梁泉縣中下郭下
  開元户一千八百一十八 鄉一十二
  本漢故道縣地後魏太和元年于此置梁泉縣取縣西梁泉為名屬固道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鳳州皇朝因之武徳元年析置黄花縣寶應元年
  三松山在縣南五里
  故道水出陳倉縣之大散嶺西南流入故道川今州理即故道川也
  迴車戍在縣西北六十里梁太清五年西魏遣雍州刺史達奚武為大都督及行臺楊寛率衆七萬由陳倉路取迴車戍入斜谷闗出白馬道謂此也
  兩當縣中下東至州五十里
  開元户一千六十六 鄉五
  本漢故道縣地屬武都郡漢髙帝引兵從故道出襲雍謂此也永嘉之後地沒氐羌縣名絶矣後魏變文為固于此置固道郡領兩當廣鄉二縣因縣界兩當水為名或云縣西界有兩山相當因取為名隋開皇罷郡縣屬鳳州皇朝因之
  鸑鷟山在縣西二十里
  尚婆水今名石磐水水多磐石因以為名俗語音訛故云尚婆川中有鳥羣飛二月從北向南八月從南還北音如簫管俗云伎兒鳥春來則種米秋去則種麥人常以為農候
  河池縣中下東至州一百七十里
  開元户九百六十五 鄉五
  本漢舊縣屬武都郡河池一名仇池按仇池山本名仇維山上有池似覆壺有瀑布其縣因山為名山在成州界去縣稍逺今縣所處謂之河池川故取以為名永嘉之後沒于氐羌縣名絶矣後魏于此置廣化郡廣化縣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鳳州仁壽元年改為河池縣復漢舊名皇朝因之
  故道水經縣城西去城三十步
  河池戍在縣城中
  髑髏堆在縣東北四十三里後魏討仇池于此大破其軍築為京觀俗號其地為髑髏堆
  興州順政上
  開元户二千四十五 鄉八元和户九百五十四 鄉九
  禹貢梁州之域戰國時為白馬氐之東境秦并天下屬蜀郡漢武帝元鼎六年以白馬氐置武都郡今州即漢武都郡之沮縣也晉永嘉末氐人楊茂搜自號氐王據武都自後郡縣荒廢而茂搜子孫承嗣為氐王其後楊難當又據下辨自稱大秦王難當弟伯宜為茹盧王伯宜孫鼠分王武興按武興即今州理是也楊鼠既王武興又得武都河池二縣之地鼠子集始稱藩于魏後謀叛魏魏遂廢武興為藩鎮其年改鎮為東益州廢帝二年改東益州為興州因武興郡為名隋大業二年罷州為順政郡武徳元年復置興州按州城即古武興城也初蜀以其處當衝要遣蔣舒為武興督守之及鍾會伐蜀舒遂降魏即其處也城雖在平地甚牢實周迴五百許步惟開西北一門外有壘三面周匝
  州境東西二百八十六里南北一百九十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九百五十里東北至東都一千八百一十里
  東南至興元府二百五十里南沿流至興元府三泉縣一百五十里
  西至武州三百五十里北至鳳州三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蠟六十斤 硃砂賦 布 麻
  管縣三
  順政 長舉 鳴水
  順政縣中下郭下
  開元户一千一百八十八 鄉四
  本漢沮縣地後魏廢帝分置漢曲縣屬順政郡隋開皇三年罷郡以漢曲縣屬興州十八年改為順政縣皇朝因之
  武興山在縣北百里多漆及黄檗
  嘉陵水經縣南去縣百步
  沮水出縣東北八十二里以其初出沮洳然故名為沮水
  興城闗在縣南五里
  大城戍在縣東南四十九里
  楊君神祠在縣西南二里嘉陵水南山上即楊難當神也土人祠之
  長舉縣中下南至州一百里
  開元户四百三十 鄉二
  本漢沮縣地後魏于此分置長舉縣屬槃頭郡周武帝廢槃頭郡縣改屬落叢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興州皇朝因之
  接溪山在縣西北五十三里出硃砂百姓採之
  青泥嶺在縣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東即今通路也懸崖萬仞山多雲雨行者屢逢泥淖故號為青泥嶺嘉陵水去縣南十里
  槃頭故城在縣南三里因水盤屈為名也
  鳴水縣中下東至州一百一十里
  開元户四百二十七 鄉二
  本漢沮縣地也後魏宣武帝于此置落叢郡因落叢山為名又置鳴水縣因谷為名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興州皇朝因之
  廚山在縣南三里極崇峻幽深多木蜜百姓資其利落叢山縣西北十里出鐵
  成州同谷下
  開元户四千九百五案開元鄉數及元和户鄉數並傳寫缺
  禹貢梁州之域古西戎地也後為白馬氐國西南夷自冉駹以來什數白馬最大有山曰仇池地方百頃其地險固白馬氐據焉秦逐西羌置隴西郡秦末氐羌又侵據之元鼎六年平西南夷置武都郡今州界二郡之地晉宋間氐帥楊定楊難當竊據仇池自稱大秦王宋遣將軍裴方明討平之後魏于此置仇池鎮理百頃岑上後又改為郡梁改為秦州齊廢帝改為成州隋大業三年改成州為漢陽郡武徳元年復為成州本屬隴右道貞元五年節度使嚴震奏割屬山南道今于同谷縣西界泥公山上權置行成州
  州境東西三百九十三里南北三百九十四里
  八到東至上都一千里東至東都一千八百六十里
  東至鳳州四百五十里東南取良恭縣路至宕州五百四十里
  南至武州三百八十里東北至秦州一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蠟燭 鹿茸 防葵 狼毒賦 布 麻
  管縣三
  上禄 同谷 長道
  上禄縣中郭下
  本漢舊縣屬武都郡後魏改為階陵縣周武帝改為倉泉縣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成州大業三年改為上禄縣
  仇池山在縣南八十里壁立百仞有自然樓櫓卻敵分置均調有如人功上有數萬人家一人守道萬夫莫向其池良沃有土可以煮鹽案其池一作其地有土一作有工楊氏故累世據焉
  雞頭山在縣東北二十里後漢將來歙從山道襲得略陽隗囂出其不意使將王孟將兵塞雞頭道即此也州城即楊難當所築也
  同谷縣中下西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漢下辨道也屬武都郡故氐白馬王國後魏宣武帝于此置廣業郡并白石縣恭帝改白石為同谷縣隋開皇三年罷郡以縣屬康州大業屬鳳州貞觀元年屬成州
  仙掌山在縣南五里
  下辨水一名甘泉縣東北七十里
  長道縣下南至州五十里
  本漢上禄縣地後魏之天水郡也廢帝改為長道郡又立漢陽縣屬焉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成州十八年改漢陽縣為長道縣
  祁山在縣東十里蜀後主建興六年諸葛亮率軍攻祁山即此是也漢水經其南有諸葛亮壘壘之左右猶有豐草蓋亮之所植也
  西漢水東北自秦州上封縣界流入
  鹽井在縣東三十里水與岸齊鹽極甘美食之破氣鹽官故城在縣東三十里在嶓冢西四十里相承營煮味與海鹽同
  酇公營在縣西南三里武徳元年行軍元帥酇國公竇軌討薛舉餘黨營軍于此是也
  文州隂平下
  開元户一千七百六十九 鄉九元和户二百一十八   案鄉數傳寫缺貞觀中屬隴右道案前成州志云本屬隴右道貞元五年節度使嚴震奏割屬山南道則此文州當亦同時改屬山南者文獻通考謂唐置文州屬劔南道蓋據通典所載開元時制與舊唐書所言永徽中改屬劔南道相合第參證新唐書之列山南西道採訪使及是志之列山南則有所脱漏矣而是志不言永徽後屬劒南亦未完備
  禹貢梁州之域戰國時氐羌據焉漢開西南夷置隂平道凡邑有蠻夷曰道以統兵衆屬廣漢郡永平之後羌虜數反遂置為郡後入于蜀屬雍州晉永嘉末太守王鑒以郡降李雄自後氐羌據之不為正朔所頒故江右諸志並不錄也至後魏平蜀始于此置文州理隂平郡隋大業二年罷州縣屬武都隋末又陷寇賊至武徳元年隴蜀平復為文州大厯十四年西戎犯邊刺史拔城南走建中三年以舊城在平地窄小難守遂移于故城東四里髙原上即今州理也
  州境東西一百八十八里南北二百四十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一千四百五十里東北至東都二千三百一十里
  東取山路至龍州三百六十里東南至利州四百九十里
  西南至扶州一百六十里北至武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麝香 蠟燭賦布 麻
  管縣二
  曲水 長松
  曲水縣中下郭下
  本漢之隂平道也屬廣漢郡晉為隂平縣屬隂平郡永嘉末地陷李雄縣遂廢後魏平蜀置曲水縣屬隂平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縣屬文州皇朝因之
  大白山在縣南二百五十三里其山巖谷髙深常多霜雪春夏不消俗因名焉
  太白泉一名羌水經縣北去縣一里
  鄧艾故城在縣東七里魏景元四年鄧艾伐蜀上言今敵既摧折宜遂乘之從隂平由斜徑經漢徳陽亭出劒閣西百里去成都三百餘里奇兵衝其腹心破之必矣遂自隂平道伐蜀蓋此時所築城也
  姜維故城在縣東七里後主令維于此築城與鄧艾相守
  長松縣中下西南至州七十里
  開元户四百九十四 鄉三
  後魏之建昌縣也屬蘆北郡隋開皇初郡廢十八年改為長松縣屬文州大業三年罷州縣屬武都郡武徳元年復改屬文州
  天魏山在縣北三十一里
  蘆北故城在縣東五十二里因葭蘆鎮為名也
  扶州同昌下
  開元户二千一百九十五 鄉十四
  貞觀中屬隴右道案唐書地理志扶州列山南西道與文州同舊唐書謂永徽後由隴右改為劍南道文獻通考謂乾元後沒吐谷渾大中二年收復屬劍南道據通攷則大中後元和三十餘年唐書新舊皆有脱漏據舊唐書則永徽先元和百五十餘年而是志不言曾屬劍南亦未完備
  禹貢梁州之域古西戎之地自秦漢迄魏晉屬蕃夷無所建置後魏討定隂平鄧至羌立為寜州分置昌寜案通典及新舊唐書並作鄧寜惟隋書作昌寜與此合帖夷等郡後改為鄧州因鄧至羌為名也隋開皇七年改為扶州大業二年改為同昌郡武徳元年重置扶州
  州境東西三百九十里南北四百一十九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一千六百里東北至東都二千四百六十里
  東南至龍州六百里東北至文州一百六十里
  西南至松州驛路三百三十里西北至故芳州驛路三百三十里
  北至宕州四百里
  貢賦開元貢 麝香 當歸 芎藭賦 布 麻
  管縣四
  同昌 帖夷 鉗川 尚安
  同昌縣中下郭下
  開元户六百一十九 鄉四
  本後魏之舊縣也廢帝前元年置屬昌寜郡隋開皇初改屬鄧州後屬扶州皇朝因之
  鄧至山在縣東二十五里
  白水經縣西去縣百步
  鄧至故城在縣南三里
  帖夷縣中下西至州一百里
  開元户五百六十六 鄉四
  本後魏廢帝元年置屬帖夷郡隋開皇三年屬鄧州七年改屬扶州皇朝因之
  白水經縣南去縣百步
  安昌故城在縣東北三十二里後魏廢帝遣寜同宇文昶平彌案此數字似有脱誤隂平鄧至二蕃立寧州修築故城鉗川縣中下東至州一百三十里
  開元户四百一十八 鄉三
  後魏廢帝二年置因山為名屬尚安郡隋開皇三年屬鄧州七年改屬扶州皇朝因之
  羅夷山在縣東南五十八里
  白水經縣南去縣二十八里
  鉗川神祠去縣西北十里水旱人祈請焉
  尚安縣中下東南至州一百一十里
  開元戸四百一十九 鄉三 案前自河東道之太原至五臺三十九縣崞至馬邑六縣上黨至潞城四縣河北道之河内至獲嘉五縣山南道之梁泉至鳴水六縣長松至尚安五縣各載開元户鄉數其間二百餘縣同前闗内河南及後江南劒南嶺南隴右諸道所𨽻各縣並𫝊寫遺缺
  後魏恭帝後三年置屬武進郡隋開皇三年屬鄧州七年改屬扶州皇朝因之
  素嶺山在縣西北百六十八里
  黑水源出素嶺山經縣西北三十步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六
  唐 李吉甫 撰
  江南道一 案唐書地理志江南道之前有淮南道首揚州即廣陵郡其縣曰江都江陽六合海陵髙郵揚子天長次楚州即淮隂郡其縣曰山陽鹽城寳應淮隂次滁州即永陽郡其縣曰清流全椒永陽次和州即厯陽郡其縣曰厯陽烏江含山次夀州即夀春郡其縣曰夀春安豐盛唐霍丘霍山次廬州即廬江郡其縣曰合肥曰慎曰巢曰廬江舒城次舒州即同安郡其縣曰懷寧宿松望江太湖桐城又其次為光蘄安黄申五州是志以申光二州列河南道蔡州之後安黄蘄三州列江南道鄂沔二州之後與唐書方鎮表元和初年蔡州節度使鄂岳觀察使所領州相合而揚楚滁和夀廬舒七州則其時同仍𨽻淮南莭度使者當别有淮南道志文而傳寫缺佚
  潤州丹陽上
  開元戸九寓一千六百三十五 鄉一百元和戸五萬五千四百    鄉八十
  墾田六千七百二十七頃 案前各府州據此澗州𩔖推其戸鄉數及都管戸數後皆有墾田數而傳寫缺佚
  今為浙西觀察使理所管潤州常州蘇州杭州湖州睦州 管縣三十七都管戸三十一萬三千七百七十二墾田五萬七千九百三十二頃
  本春秋呉之朱方邑始皇改為丹徒漢初為荆國劉賈所封後漢獻帝建安十四年孫權自吳理丹徒號曰京城今州是也十六年遷都建業以此為京口鎮按州理或古名京城説者以為荆王劉賈甞都之或曰孫權居之故名京城今按荆字既不同又孫權未稱尊號已名為京則兩説皆非也按京者人力所為絶髙丘也亦有非人力所為者案亦有一作亦云人力所為者若公孫瓚所築易京是也非人力所為者滎陽京索是也今地名徐陵即此京非人力所為也京上郡城城前浦口即是京口呉志曰漢獻帝興平二年長沙桓王孫䇿創業江東使將軍孫何領兵屯京地是也吳志又云魏將臧霸以輕船五百敢死萬人襲徐陵攻燒城塹即吳時或稱京城或稱徐陵或稱丹徒其實一也晉永嘉亂後幽冀青幷兗五州流人過江者多僑居此處吳晉以後皆為重鎮晉咸和中郗鑒自廣陵鎮於此為僑徐州所理昇平二年徐州刺史北鎮下邳京口常有留局後徐州寄理建葉又為南兗州後又為南徐州隋開皇九年賀若弼自廣陵來襲陷之遂滅陳廢南徐州改為延陵鎮十五年罷鎮置潤州城東有潤浦口因以名隋氏喪亂杜伏威竊據其地武徳三年伏威歸化六年輔公祏叛復據其地七年平公祏依前置州其城呉初築也晉王㳟為刺史改創西南樓名萬嵗樓西北樓名芙蓉樓
  州境東西三百八里南北一百九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六百七十里西北至東都一千八百一十里
  東南至常州一百七十里北渡江至揚州七十里
  正北微西至宣州四百里
  貢賦開元貢 雜藥 紋綾賦 絲 紵 布
  自貞元以後觀察使王偉李錡相繼兼領鹽鐵使務其進奉與掦州益州相比元和以後稍革之
  管縣六
  丹徒 丹陽 金壇 延陵 上元 句容
  丹徒縣望郭下
  本朱方地後名谷陽春秋魯襄二十八年齊慶封奔吳呉與之朱方聚族而居之富于其舊後楚靈王使屈申圍慶封於朱方克之盡滅其族即此地初秦以其地有王氣始皇遣赭衣徒三千人鑿破長隴故名丹徒北固山在縣北一里下臨長江其勢險固因以為名蔡謨謝安作鎮竝於山上作府庫儲軍實宋髙祖云作鎮作固誠有其緒然北望海口實為壯觀以理而推固宜為顧江今濶一十八里春秋朔望有奔濤魏文帝東征孫氏臨江歎曰固天所以限南北也
  蒜山在縣西九里山臨江絶壁晋安帝時海賊孫恩至丹徒戰卒十萬率衆登山鼔譟動地引陣南出欲向京城時宋武帝衆無一旅率所領横擊大破之山多澤蒜因以為名
  互父山在縣西北十里晋破苻堅獲互賊置此山下因以為名今土俗亦謂之金山
  獸窟山一名招隱山在縣西南九里即隱士戴顒之所居也
  東浦亦謂之潤浦在縣東二里北流入江隋置潤州取此浦為名也
  永興寜陵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宋武帝追尊曰孝皇帝諱翹初仕郡為功曹
  丹陽縣望西北至州六十四里
  本舊雲陽縣秦時望氣者云有王氣故鑿之以敗其勢截其直道使之阿曲故曰曲阿武德五年曽於縣置簡州八年廢天寶元年改為丹陽縣
  劉繇城在縣西南二百四十歩漢末繇為掦州刺史楊州舊理壽春是時已為袁術所據故繇來建城號令江南衆數萬人後孫䇿東略繇奔豫章
  庱亭壘在縣東四十七里本蘇峻將管商攻略晋陵郗道微以此地東據要路北當武進故遣督䕶李閎築此拒之今置埭
  練湖在縣北百二十歩周迴四十里晉時陳敏為亂據有江東務修耕績令弟諧遏馬林溪以溉雲陽亦謂之練塘溉田數百頃
  新豐湖在縣東北三十里晉元帝大興四年晉陵内史張闓所立舊晉陵地廣人稀且少陂渠田多惡穢闓創湖成溉灌之利初以勞役免官後追紀其功超為大司農
  南齊宣帝休安陵在縣北二十八里髙帝父也追尊為宣皇帝
  髙帝道成泰安陵在縣三十一里
  武帝賾景安陵在縣東二十二里
  景帝道生永安陵在縣東北二十六里明帝父也追尊為景皇帝
  明帝鸞興安陵在縣東北二十四里
  梁文帝順之建陵在縣二十五里武帝父也追尊為文皇帝
  武帝衍修陵在縣東三十一里貞觀十一年詔令百歩禁樵採
  簡文帝綱莊陵在縣東二十七里
  金壇縣緊西北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漢曲阿縣地隋於此置金山府隋末亂離鄉人自立為金山縣武德八年垂拱二年又置縣以婺州有金山改名金壇
  延陵縣緊東至州一百里
  晋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鄉置延陵縣葢因季子以立名也又漢地里志季子所居在今毗陵本名延陵至漢始改然今縣北見有其祠或當時采地所及其地亦曰連陵
  茅山在縣西南三十五里三茅得道之所事具仙經不録
  古神亭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初孫䇿與太史慈遇於神亭即此地也呉志曰太史慈渡江到曲阿見劉繇會孫䇿至繇使慈覘輕重獨與一𮪍卒遇於神亭䇿從𮪍十二皆韓當宋謙黄葢輩也慈便前鬭䇿刺慈馬得慈項上手㦸慈亦得䇿兜鍪會兩家兵𮪍來赴遂各解散後䇿獲慈解縛捉手曰寜識神亭時耶是時卿得我如何慈曰未可量也䇿乃大笑
  上元縣緊東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金陵地秦始皇時望氣者云五百年後金陵有都邑之氣故始皇東遊以厭之改其地曰秣陵塹北山以絶其勢及孫權之稱號自謂當之孫盛以為始皇逮於孫氏四百三十七載攷其厯數猶為未及晉之渡江乃五百二十六年遂定都焉隋開皇九年平陳於石頭城置蔣州以江寜縣屬焉武德三年杜伏威歸化改江寜為歸化縣九年改為白下縣屬潤州貞觀九年又改白下為江寜至德二年於縣置江寜郡乾元元年改為昇州兼置浙西節度使上元二年廢昇州仍改江寜為上元縣
  鍾山在縣東北一十八里案宋北各本訛作西北今據次條覆舟山在西足訂正按輿地志古金陵山也邑縣之名皆由此而立吳大帝時蔣子文𤼵神異於此封之為蔣侯改山曰蔣山宋復名鍾山梁武帝於西麓置愛敬寺江表上已常遊於此為衆山之傑
  覆舟山在縣東北十里鍾山西足也形如覆丹故名宋元嘉中改名𤣥武山以為樂遊苑初桓𤣥作亂使卞範之屯覆舟山西粟餘二萬宋髙祖率義師食畢棄其餘糧躬先士卒以擊之範之等一時土崩
  牛頭山在縣南四十里山有二峯東西相對名為䨇闕晉氏初過江無闕王導指山鑿兩峯即此名天闕山方山在縣東南七十里秦鑿金陵以斷其勢方石山垝居偽切是所斷之處也
  三山在縣西南五十里晋王濬伐呉宿於牛渚部分明日前至三山即此也
  四望山在縣西北八里晋温嶠伐蘇峻於四望山築壘以逼賊是也
  蔡州在縣西十二里江中晉盧循作亂戰士十餘萬舟艦數百里連旗而下宋髙祖登石頭以望循軍初循引向新亭公顧左右失色既而迴泊蔡洲公曰此成擒耳俄而循大敗而走
  淮水源出縣南華山在丹陽湖熟兩縣界西北流經秣陵建康二縣之間入於江初王敦搆亂王導憂將覆族使郭璞筮之璞曰淮水絶王氏滅即此淮也
  𤣥武湖在縣北十里周迴二十五里
  婁湖縣東南五里呉張昭所創溉田數十頃周迴七里昭封婁侯故謂之婁湖宋時為苑
  晋故臺城在縣東北五里成帝時蘇峻作亂焚燒宫室都盡温嶠以下咸議遷都惟王導固爭不許咸和六年使王彬營造七年帝遷於新宫即此城也
  揚州故理在縣東百歩後漢末又理夀春劉繇為揚州刺史始移理曲阿呉長沙桓王孫䇿定江東置揚州於建業其州廨王敦及王導所創也後會稽王道子於東府城領州故亦號此為西州及隋平陳又於石頭置蔣州移揚州於江北之江都焉
  丹陽郡故城在縣東南五里初為丹陽内史後改為尹石頭城在縣西四里即楚之金陵城也呉改為石頭城建安十六年呉大帝修築以貯財寶軍器有戍吳都賦云戎車盈於石城是也諸葛亮云鍾山龍盤石城虎踞言其形之險固也
  秣陵故縣在縣東南四里本金陵地也秦改為秣陵湖熟故縣在縣東南七十里
  越城在縣南六里本東甌越王所立也呉王濞敗先趨此城後保丹徒郭璞行於途中贈白衣人袴褶亦此城也
  建康故城在縣南三里建安中改秣陵為建業晉復為秣陵武帝又分秣陵水北為建業避愍帝諱改名建康東府城在縣東七里其地四則簡文帝為會稽王時邸第東則丞相會稽王道子府謝安薨道子代領揚州仍前府舍故稱為東府而謂揚州廨為西州謝惠連祭㝠漠君文即因修此府之城牆所為也
  輔公祏城在縣東七里其地本齊文惠太子苑地也公祏搆亂築以為城其年公祏平城遂毁廢
  賀若弼壘在縣北二十里隋平陳弼過江於蔣山龍尾築壘
  韓擒虎壘在縣西四里隋平陳樹碑其文薛道衡之詞武德七年趙郡王孝㳟平輔公祏樹碑紀功與此碑相對李百藥之詞
  吳大帝蔣陵在縣北二十二里
  晉元帝睿建平陵明帝紹武平陵成帝衍興平陵竝在縣北六里雞籠山
  康帝岳崇平陵在縣東北二十里蔣山西南
  哀帝不安平陵在縣北六里雞籠山南
  簡文帝昱髙平陵孝武帝昌明隆平陵安帝德宗休平陵㳟帝德文沖平陵竝在縣東北二十里蔣山西南宋武帝劉裕初寜陵文帝義隆長寜陵竝在縣東北二十二里蔣山東南
  孝武帝駿景寜陵在縣西南四十里巖山
  明帝彧髙寜陵在縣北十九里幕府山東南
  陳武帝霸先萬安陵在縣東三十八里方山西北貞觀十一年詔百歩内禁樵採
  文帝舊永寜陵在縣東北四十里蔣山東北
  宣帝頊顯寜陵在縣南四十里牛頭山西北
  梁昭明太子安陵在縣東北五十四里查硎山
  晋王導墓在縣西北十四里幕府山西
  謝安墓在縣東南十里石子岡北
  句容縣緊東北至州二百里
  漢舊縣也晋元帝興於江左為畿内第二品縣縣有茅山本名句曲以山形似已字句曲有所容故號句容赤山湖在縣南三十五里
  茅山在縣東南六十里
  竹里山在縣北六十里王塗所經塗甚傾險行者號為翻車峴山間有長澗髙下深阻舊説云似洛陽金谷宋武帝初起自京口至江乗破桓𤣥將呉甫之於竹里移檄京師卽此處也
  銅冶山在縣北六十五里山出銅鉛厯代採鑄
  常州晉陵緊
  開元户九萬六千四百七十五 鄉一百八十七元和户五萬四千七百六十七 案鄉數傳寫缺
  禹貢揚州之地春秋時屬呉延陵季子之采邑漢改曰毗陵晉東海王越謫於毗陵元帝以避諱改為晉陵郡宋齊因之隋開皇九年平陳廢郡於常熟縣置常州因縣為名後割常熟縣入蘇州移常州理於晉陵縣隋亂陷於寇境武德七年平仍舊置常州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二里南北二百九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八百四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一千九百八十里
  東南至蘇州一百九十里正南微西至湖州私路三百里
  西南至古宣州五百里西北至潤州一百七十里
  貢賦開元貢 細紵 紅紫二色緜布 紙六十張賦 紵布管縣五
  晉陵 武進 江隂 無錫 義興
  晉陵縣望郭下
  春秋時延陵漢之毗陵也後與郡俱改為晉陵季札所居也墓在本縣北七十里申浦之西
  武進縣望郭下
  呉大帝改丹徒為武進晉武帝復改武進曰丹徒曲阿案此曲阿二字疑上下有缺文攷後漢書郡國志丹徒曲阿本為吳郡十三城之二晉書地理志則丹徒曲阿武進為毗陵郡七縣之三且注云丹徒故朱方曲阿故雲陽是各為一縣未嘗併合别置武進縣於丹陽縣東五十里梁武帝改武進為蘭陵入晉陵垂拱二年又析晉陵西界立武進縣於州理
  江隂縣緊東南至州五十里
  本漢毗陵縣之溉陽鄉晋太康二年置溉陽縣梁敬帝置江隂縣郡隋開皇九年罷郡縣屬常州
  無錫縣望西北至州九十六里
  漢舊縣也東三十九里有梅里山呉太伯葬處
  義興縣緊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陽羨縣故城在荆溪南晉惠帝時妖賊石水寇亂揚土縣人周玘創義討水割吳興之陽羨并長城縣之北鄉為義興郡以表玘功隋開皇九年平陳廢郡為義興縣
  荆溪是周處斬蛟處
  蘇州呉郡緊
  開元户六萬八千九十三 鄉一百一十八元和户一十萬八百八  案鄉數傳冩缺
  禹貢揚州之地周時為呉國太伯初置城在今呉縣西北五十里至闔閭遷都於此後為越所并楚滅越而封黄歇於吳秦置會稽郡二十六縣於呉項羽初起殺會稽太守殷通即此也漢亦為會稽郡後漢順帝永建四年陽羡令周喜山隂令殷重上書求分為二郡遂割浙江以東為會稽浙江以西為呉郡孫氏創業亦肇迹於此厯晉至陳不改常為吳郡與吳興丹陽號為三呉隋開皇九年平陳改為蘇州因姑蘇山為名山在州西四十里其上闔閭起臺外郭城云是伍胥所築周迴四十七里
  州境東西四百四十一里南北四百九十八里
  八到西北至工都三千三十里西北至東都二千一百七十里
  南至杭州三百七十里正南微西至湖州二百一十里
  東北至海三百三十里西北至常州一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白石脂 蛇牀子賦 紵 布
  元和貢 絲葛十匹 白石脂三十斤蛇牀子三升
  管縣七
  呉  長洲 嘉興 海鹽 常熟 崑山華亭
  呉縣望郭下
  本吳國闔閭所都秦置縣
  太湖在縣西南五十里禹貢謂之震澤周禮謂之具區湖中有山名洞庭山
  虎丘山在縣西北八里呉越春秋云闔閭葬於此秦皇鑿其珍異莫知所在孫權穿之亦無所得其鑿處今成深澗
  松江在縣南五十里經崑山入海左傳云越伐呉軍於笠澤即此江
  長洲縣望郭下
  本萬嵗通天元年析吳縣置取長洲苑為名苑在縣西南七十里
  嘉興縣望北至州一百四十七里
  本春秋時長水縣秦為由拳縣漢因之吳時有嘉禾生改名禾興縣後以孫皓父名改為嘉興縣也
  海鹽縣上西北至州二百二十七里
  本秦縣漢因之其後縣城陷為柘湖移於武原鄉後又陷為當湖移置山旁隋開皇九年廢縣北屬杭州武德七年地入嘉興開元五年刺史張庭珪又奏置
  常熟縣緊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吳縣地梁大同六年置常熟縣武德七年移理海鹽虞城今縣是也
  崑山縣緊西至州八十里
  本秦漢婁縣其城呉子夀夢所築梁分置信義縣又分信義置崑山縣因縣有崑山故取名焉
  華亭縣上西至州二百七十里
  天寶十年呉都太守趙居貞奏割崑山嘉興海鹽三縣置
  華亭谷在縣西三十五里陸遜陸抗宅在其側遜封華亭侯陸機云華亭鶴唳此地是也
  杭州餘杭上
  開元户八萬四千二百五十二 鄉一百八十八元和户五萬一千二百七十六 案鄉數𫝊寫缺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呉越二國之境其地本名錢塘史記云秦始皇東遊至錢塘臨浙江是也漢屬會稽呉志注云西部都尉理所陳禎明中置錢塘郡隋平陳廢郡為州
  州境東西五百五十四里南北八十九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四百里西北至東都二千五百四十里
  東南取浙江至越州一百三十里西南至睦州三百一十五里
  西至歙州四百七十里西北至宣州四百九十六里
  北至蘇州三百七十里東北至浙江入海處約一百里
  貢賦開元貢 黄藤紙 橘 黄連 緋綾 紋紗賦 紵布
  元和貢 白編綾一十二匹

  管縣八
  錢塘 餘杭 臨安 富陽 於潛 鹽官新城 唐山
  錢塘縣緊郭
  本漢舊縣也錢塘記云昔州境逼近海縣理靈隱山下今餘址猶存郡議曹華信乃立塘以防海水募有能致土石者即與錢及塘成縣境䝉利乃還理此地於是改為錢塘按華信漢時為郡議曹據史記始皇至錢塘臨浙江秦時已有此名疑所説為謬隋平陳以後縣頻遷置貞觀四年定於今所
  靈隱山在州西北一十七里
  界石山在州西南四十九里
  浙江在縣南一十二里莊子云浙河即謂浙江葢取其曲折為名江源自歙州界東北流經界石山又東北經州理北又東北流入於海江濤毎日晝夜再上常以月十日二十五日最小月三日十八日極大小則水漸漲不過數尺大則濤湧髙至數丈毎年八月十八日數百里士女共觀舟人漁子泝潮觸浪謂之弄濤
  餘杭縣緊東南至州七十里
  本吳地吳興記云秦始皇三十七年將上會稽塗出此地因立為縣捨舟航於此仍以為名
  由拳山晋隱士郭文舉所居旁有由拳村出好藤紙臨安縣緊東南至州一百二十八里
  本吳大帝分餘杭縣立臨水縣晉改為臨安隋亂廢置無凖垂拱四年巡撫使狄仁傑復奏置
  富陽縣緊東北至州七十三里
  本漢富春縣屬會稽郡晉孝武帝太元中避鄭太后諱改春為陽呉孫堅父子即此縣人縣有王洲出橘為江東之最今見進供
  湖洑山在縣西南五十里甚幽邃重疊險逺毎時有擾攘人皆逃避於此山
  於潜縣緊東至州二百里
  本漢舊縣也縣西有潜山因以為名舊朁字無水至隋加水焉武德七年置潛州領於潛臨水二縣八年廢州縣屬杭州
  天目山在縣理北六十里有兩峯峯頂各一池左右相對名曰天目
  鹽官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三十里
  本漢舊縣有鹽官呉志云孫權為將軍陸遜始仕幕府出為屯田都尉即此地也武德七年省入錢塘縣貞觀四年復置
  海水在縣南七里
  臨平湖在縣西五十里溉田三百餘頃
  新城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三十二里
  本漢富春縣地永淳元年分富春西境置
  唐山縣中東至州二百四十八里
  漢於潛縣地萬歲通天元年置武隆縣神龍元年改為唐山縣
  湖州呉興上
  開元户六萬一千一百三十三 卿一百二十二元和户四萬三千四百六十七 案鄉數傳寫缺
  禹貢揚州之域防風氏之國秦始皇徙越人於此呉歸命侯置呉興郡梁紹泰初改吳興郡為震州葢取震澤為名陳初罷震州復為呉興郡隋平陳廢呉興郡仁壽二年於此置湖州
  州境東西三百八里南北二百一十三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二百四十里西北至東都二千二百四十里
  東至杭州私路一百九十里東北至蘇州二百一十里
  東北至常州私路三百里正西微北至宣州三百七十里
  貢賦開元貢 絲布賦 糙秔术 紵 布
  元和貢 布三十三端
  管縣五
  烏程 長城 安吉 武康 德清
  烏程縣望郭下
  本秦舊縣越絶云始皇至會稽徙於越之人於烏程吳興記云呉景帝封孫皓為烏程侯及皓即位改葬父和于此遂立為呉興郡
  霅溪水一名大溪水一名苕溪水西南自長城安吉兩縣東北流至州南與餘不溪水苧溪水合又流入于太湖在州北三十五里
  呉興塘太守沈攸之所建灌田二千餘頃
  長城縣緊東南至州七十里
  本漢烏程縣地晉武帝太康三年分其地置長城縣昔闔閭使弟夫概居此築城狹而長因以為名
  顧山縣西北四十二里貞元以後毎嵗以進奉顧山紫筍茶役工三萬人累月方畢
  若溪水釀酒甚醲俗稱若下酒
  安吉縣上東北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漢故鄣縣地漢靈帝中平二年張角作亂荆揚尤甚惟此郡守險阻固漢朝嘉之故分立為縣
  武康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五里
  本漢烏程餘不鄉之地漢末童謡云天子當興于東南三餘之間故吳大帝改會稽之餘暨為永興而分餘不鄉置永安縣屬吳興晉平吳改為武康
  封山在縣東南十八里即家語云封嵎之山防風氏之國也
  德清縣上北至州一百五里
  天授二年析武康鄉置武原縣景雲二年改為臨溪縣以臨餘不溪也天寶元年又改為德清縣
  睦州新安上
  開元户五萬五千五百一十六元和户九千五十四 案開元元和鄉數傳寫缺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迭入吳越秦屬丹陽郡為歙縣後漢建安十三年呉大帝遣中郎將賀齊討歙縣山賊平定分歙為始新新安黎陽休陽四縣與歙黟凡六縣立新都郡理始新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改新都為新安郡隋平陳廢新安郡析新安縣置睦州後又改為遂安郡隋氏喪亂陷於寇賊武德四年討平汪華改為州取俗阜人和内外輯睦為義萬歲通天二年又自新安東移一百六十五里理建德即今州理是
  州境東西四百二十里南北三百一十一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七百一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二千八百五十五里
  西北至衢州二百八十一里西北至歙州三百七十里
  東南至婺州一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交梭 石筴賦 絲 紵布
  元和貢 交梭二匹 竹簟
  管縣六
  建德 桐廬 遂安 清溪 分水 夀昌
  建德縣上郭下
  本漢富春縣地呉黄武四年分置建德縣隋大業末改為鎮武德四年復改為建德縣
  浙江在州南十里又有東陽江東南自婺州界來至州南注浙江
  七里瀬在縣東北十里
  桐廬縣緊西南至州一百五里
  本漢富春縣之桐溪鄉黄武四年分置桐廬縣以居桐溪地因名
  浙江在縣南一百四十歩
  桐廬江源出杭州於潛縣界天目山南流至縣東一里入浙江
  嚴子陵釣臺在縣西三十里浙江北岸也
  遂安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九十里
  本漢歙縣地呉大帝使賀齊平黟歙于縣之南鄉安定里置新安縣晉武太康元年改為遂安
  白石山在縣西七十里其山出白石英貢因以為名清溪縣上東至州一百六十五里
  黄武元年分歙縣東鄉置始新縣晉改為雉山以縣南有雉山因名之隋開皇九年併為新安縣仁壽中復為雉山開元二年改為還淳今改為清溪
  新安江自歙州黝縣界流入縣東流入浙江
  分水縣上東北至州一百八十五里
  本桐廬之西境武德四年置七年省如意元年改置盛武縣神龍元年復改為分水
  壽昌縣中東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富春縣地呉分立新昌晉太康元年改為壽昌皇朝因之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六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七
  唐 李吉甫 撰
  江南道
  越州會稽都督府
  開元戸十萬七千六百四十五 鄉二百一十元和戸二萬六百八十五   鄉一百四十五今為浙東觀察使理所管越州婺州衢州處州温州台州明州 管縣三十七 都管戸十萬四千三百六十七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越周禮吳越星紀之分夏少康封少子無餘以奉禹祀號曰於越越國之稱始於兹矣後代句踐稱王與吳王闔閭戰敗之檇音醉故城在今嘉興縣南三十七里夫差立句踐復伐吳滅之并其地遂渡淮遷都琅邪朝貢周周錫命為伯至六代王無彊為楚所滅秦以其地并吳立為會稽郡後漢順帝時陽羡令周喜上書以吳越二國周旋一萬一千里以浙江山川險絶求得分置遂分浙江以西為吳郡東為會稽郡自晉至陳又於此置東掦州隋平陳改東掦州為吳州大業元年改為越州武德四年討平李子通置越州總管六年䧟輔公祏七年平定公祏改總管為都督
  州境東西六百二十八里南北三百六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五百三十里西北至東都二千六百七十里
  東至明州二百七十五里東南至台州四百七十五里
  西南至婺州三百九十里西北至杭州一百四十里
  貢賦開元貢 甘橘 甘蔗 葛根 石蜜 交梭賦 紵布自貞元以後凡貢之外别進異文吳綾及花鼔歇單絲吳紗吳朱紗等織麗之物凡數十品 案前此惟同州澤州懷州襄州唐州隨州房州利州鳳州常州蘇州杭州湖州睦州兼載開元元和貢又惟潤州與此越州論及貞元以後進奉其他府州僅載開元貢稽之杜佑通典所列開元天寳時諸郡常貢名目亦不盡同當是𫝊寫既多缺佚復有舛訛今參校各本不異悉仍其舊附識於此
  管縣七
  會稽 山隂 諸曁 餘姚 蕭山 上虞剡
  會稽縣望郭下
  山隂越之前故靈文國也秦立以為會稽山隂漢初為都尉隋平陳改山隂為會稽縣皇朝因之吳越春秋云禹巡行天下會計修國之道因以會計名山仍為地號宋略云會稽山隂編戸三萬號為天下繁劇
  重山大夫種葬處
  會稽山在州東南二十里
  蘭亭山在州西南一十一里
  大海在州東四十里
  鏡湖後漢永和五年太守馮臻創立在會稽山隂兩縣界築塘蓄水水高丈餘田又高海丈餘若水少則洩湖灌田如水多則閉湖洩田中水入海所以無凶年隄塘周迴三百一十里漑田九千頃
  山隂縣
  山隂縣秦舊地也隋改為會稽垂拱二年又割會稽西界别置山隂大歴二年刺史薛兼訓奏省山隂併會稽七年刺史劉少游又奏置今復併入會稽案𫝊寫各本以此五十八字錯置前以會稽名山仍為地號之下而别標同會稽三字於此今就丈義參合各縣叙例移正諸暨縣望東北至州一百四十四里
  秦舊縣也界有暨浦諸山因以為名越王允常所居鳥帶山在縣北五十里出紫石英
  餘姚縣𦂳西北至州一百四十五里
  本漢舊縣舜後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曰餘姚隋平陳廢武德四年復立仍置姚州七年廢州
  四明山在縣西一百五十里
  大海在縣北三十里
  蕭山縣緊東北至州一百里
  本曰餘暨吳王弟夫槩邑吳大帝改曰蕭山以縣西一里蕭山為名
  浙江在縣西二十五里
  浦陽江在縣南一十五里
  上虞縣上西至州九十六里
  故城西枕上虞江案上虞本漢舊縣此未詳隋平陳廢貞元元年刺史王密復奏置
  上虞江在今縣西二十八里
  剡縣望西北至州一百八十五里
  漢舊縣故城在今縣理西南一十二里吳智高為令移理今所隋末陷於李子通武徳中以縣為嵊州六年廢州縣依舊
  天姥山在縣南八里
  剡溪山縣西南北流入上虞縣界為上虞江
  婺州東陽上
  開元戸九萬九千四百九 鄉一百九十八元和户四萬八千三十六 鄉二百
  禹貢掦州之域春秋時為越之西界秦屬會稽郡今之州界分得會稽郡之烏傷太末二縣之地本會稽西部嘗置都尉孫皓始分會稽置東陽郡陳武帝置縉州隋開皇九年平陳置婺州盖取其地於天文為婺女之分野隋氏喪亂陷於寇境武德四年討平李子通置婺州六年輔公祏叛州又陷沒七年平定公祏仍置婺州州境東西三百三里南北四百五十六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九百九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三千三十五里
  東南至處州二百六十里西至衢州一百九十里
  正北微東至越州三百九十里正北微西至睦州一百六十里水路一百八十里
  貢賦開元貢 藤紗賦 紵布
  元和貢 纖纊 白藤細紙
  管縣七
  金華 義烏 永康 東陽 蘭溪 武義浦陽
  金華縣望郭下
  本漢烏傷縣地獻帝初平二年分烏傷置長山縣屬會稽郡隋平陳改為吳寧縣十二年又改為東陽縣十八年又改為金華縣其長山一名金華故取名焉
  東陽江有二源一南自永康縣界流入一東自義烏縣界流入至縣界南合為一謂之東陽江
  金華山在縣北二十里赤松子得道處出龍鬚草義烏縣緊西南至州一百五十一里
  本秦烏傷縣也孝子顔烏將葬羣烏銜土助之烏口皆傷時以為純孝所感乃於其處立縣曰烏傷武德四年於縣置綢州縣屬焉又改烏傷為義烏
  永康縣望西北至州一百九里
  本漢烏傷縣地吳大帝分烏傷之南界置隋廢武德四年於縣置麗州八年廢州縣屬婺州
  東陽縣望西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烏傷縣地垂拱二年分義烏縣置取舊東陽縣名也
  蘭溪縣紧東南至州五十里
  咸通五年割金華縣西界置
  蘭溪在縣南七里東北流入東陽江
  武義縣上北至州九十里
  天授二年分永康西界以為武義縣
  浦陽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二里
  天寳十三年分義烏縣北界置
  浦陽江在縣西北四十里出雙溪山嶺東入越州諸暨縣
  衢州信安上
  開元户六萬二千二百八十八 鄉一百二十四元和户一萬七千四百二十六 鄉一百七
  本舊婺州信安縣也武德四年平李子通於信安縣置衢州以州有三衢山因取為名六年陷輔公祏廢州垂拱二年復置
  州境東西六百一十里南北二百一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九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三千一百三十五里
  東至婺州一百九十里東南至處州四百五十里
  東南至建州七百里西至信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緜紙賦 紵布
  元和貢 緜紙 黄連 葛粉 簟 扇龍鬚席
  管縣四
  信安 常山 龍丘 須江
  信安縣望郭下
  本春秋姑蔑之地漢太末縣也獻帝初平三年分太末立新安縣屬會稽郡晉太康元年以𢎞農有新安故改名信安皇朝置州縣屬焉
  常山縣上東至州八十里
  本太末縣地隋初置定陽縣隋末廢咸亨三年於今縣東四十里置常山縣因縣南有常山為名廣德二年本道使薛兼訓奏移置於舊縣西四十里即今縣是龍丘縣緊西至州七十二里
  本春秋姑蔑之地越西部也杜注云今東陽太末縣越絶書謂之姑婺州吳大帝赤烏三年改太末為龍丘因縣東龍丘山為名隋末廢貞觀八年又置
  須江縣上北至州北十五里
  武德四年置衢州分信安縣南境置須江縣八年竝廢永昌元年秋復置以縣南有須江溪因以為名
  盈川縣本漢太末縣地如意元年分龍丘縣置案唐書地理志元和七年省入信安
  縠水江在縣東南一里
  處州縉雲上
  開元戸三萬三千二百七十八 鄉七十六元和戸一萬九千七百二十六 鄉三十六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為越國秦滅楚置會稽郡後越王無諸七代孫閩君揺佐漢有功立為東越王都東甌今温州永嘉縣是也後以甌地為回浦縣屬會稽後漢改回浦為章安晉立為永嘉郡梁陳因之隋開皇九年平陳改永嘉為處州十二年又改為括倉大業三年復改為永嘉郡武德四年討平李子通復立括州仍置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府貞觀元年廢府天寳元年為縉雲郡乾元元年復為括州大歴十四年以與德宗廟諱同音改處州貞元六年刺史齊抗以舊州湫隘屢有水災北移四里就高原上
  州境案州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二百五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三千二百九十五里
  西北至婺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衢州四百五十里
  東北至台州四百九十里東南水路至温州二百七十里
  東南至建州水路九百里陸路四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蠟 蜜 緜賦 紵布
  元和貢 絲絹 緜紬 小綾 麻布 樹皮布
  管縣六
  麗水 松陽 縉雲 遂昌 青田 龍泉
  麗水縣上郭下
  本後漢松陽縣地隋平陳乃分松陽縣之東鄉立括蒼縣取括蒼山為名屬處州後因之不改大歴十四年改為麗水麗水本名惡溪以其湍流阻險九十里間五十六瀨名為大惡隋開皇中改為麗水故皇朝因之以為縣名
  松陽縣上東至州一百九十二里
  本漢囘浦縣之地屬會稽後漢分立此縣案後漢書郡國志但云以章安縣東甌鄉為縣此云分立松陽當别有所據舊唐書地理志亦云後漢分章安之南鄉置松陽縣於此相合有大松樹大八十圍因取為名隋開皇元年廢十二年復置皇朝因之
  縉雲縣上西南至州八十五里
  萬歲登封元年分麗水縣東北界婺州永康縣南界置因山為名
  縉雲山一名仙都一曰縉雲黄帝鍊丹於此
  遂昌縣上東至州三百四十里
  吳赤烏二年分太末縣置平昌縣晉太康元年改為遂昌武徳八年景雲二年刺史孔琮復奏置
  青田縣中西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麗水縣之鄉名也景雲二年刺史孔琮奏於此分置青田縣
  青田溪在縣西南一十八里
  龍泉縣中東至州三百五十里
  乾元二年越州刺史獨孤峻奏割遂昌松陽二縣置龍泉洞在縣南二里
  温州永嘉上
  開元户三萬七千五百五十四 郷七十八元和戸八千四百八十四   鄉一十六
  本漢會稽東部之地初閩君揺有功於漢封為東甌王晉大寧中於此置永嘉郡隋廢郡地入處州武德五年杜伏威歸化於縣理置東嘉州㝷廢六年輔公祏為亂於丹陽永嘉安固等百姓於華葢山固守不陷凶黨高宗上元元年於永嘉縣置温州
  州境東西二百四里南北七百二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五百二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三千五百六十五里
  西北至處州二百七十里東至大海八十里
  正北微西至台州五百里西南至福州水陸路相兼一千八百里
  貢賦開元貢 緜 鮫魚皮賦 紵布
  元和貢 鮫魚皮三十張
  管縣四
  永嘉 安固 横陽 樂成
  永嘉縣上郭下
  即漢回浦縣之東甌鄉晉立為縣上元二年於此置温州縣移在州東百八十歩
  永嘉江一名永寧江在州東三里
  華葢山在州東一里
  安固縣上北至州七十七里
  本漢回浦縣地後漢改回浦為章安吳分章安於此立羅陽縣少帝改曰安陽晉太康元年更名安固前上元二年自處州割入温州
  安固江在縣南一里
  横陽縣上北至州一百五里
  本晉太康元年分安固南横嶼屯置隋平陳廢入安固縣大足元年又分安固縣再置
  横陽山在縣南二百七十里東臨大海
  横陽江在縣南一百里
  樂成縣上北至州一百二十四里
  本漢回浦縣地東晉孝武帝分永寕縣置隋廢載初元年復置
  大海在縣東一十一里
  台州臨海上
  開元户五萬 鄉一百一十五案元和戸鄉數傳寫缺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為越地秦并天下置閩中郡漢立南部都尉本秦之回浦鄉分立為縣揚雄觧嘲云東南一尉西北一候是也後漢改回浦為章安縣吳大帝時分章安永寕置臨海郡隋平陳廢郡為臨海縣武德四年討平李子通於臨海縣置海州五年改海州為台州蓋因天台山為名六年輔公祏叛州從陷没七年平定公祏仍置台州
  州境東西三百九十三里南北四百三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五百里西北至東都三千一百四十五里
  東至大海一百八十里正南微東至温州五百里
  東北至越州四百七十五里正西微南至處州四百九十里
  貢賦開元貢 乾薑三百斤賦 紵布
  元和貢 甲香三十斤 鮫魚皮一百張
  管縣五
  臨海 唐興 黄巖 樂安 寧海
  臨海縣緊郭下
  本漢回浦縣地後漢更名章安吳分章安置臨海縣屬會稽武德五年改置台州縣屬焉
  臨海江有二水合成一水一自始風溪一自樂安溪至州城西北一十三里合
  唐興縣上東南至州百一十里
  三國時吳分章安置南始平縣晉武帝以雍州有始平改為始豐肅宗上元二年改為唐興
  天台山在縣北一十里
  赤城山在縣北六里實為東南之名山
  黄巖縣上北至州一百五里
  前上元二年割臨海南界置
  黄巖山在縣西南二百三十里
  大海在縣東七十里
  樂安縣上東至州一百五里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分始平南鄉置樂安縣屬臨海郡歴代因之隋開皇九年上元元年復置於孟溪之側今縣是也
  樂安溪源出縣西馮溪山流經縣南又東入臨海縣界寧海縣上西南至州二百五十里
  晉穆帝永和三年分會稽之鄞縣置寧海縣屬臨海郡隋開皇九年廢郡併入章安縣永昌元年於廢縣東二十里又置載初元年移就縣東一十里
  大海在縣東六里
  明州餘姚上
  元和戸四千八十三案𨳩元户鄉數與元和鄉數竝傳寫缺
  本會稽之鄮縣及句章縣地也春秋越王句踐平吳徙夫差於甬東韋昭云即句章東浹口外洲是也武德四年於縣立鄞州八年廢開元二十六年採訪使齊澣奏分越州之鄮縣置明州以境内四明山為名句章故城在今州西一里
  州境案州境里數及開元貢賦竝傳寫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八百五里西北至東都二千九百四十五里
  東北至大海七十里西至越州二百七十五里
  東南至台州臨海縣一百六十里至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元和貢 海肘子 橘子 紅蝦米 鰿子紅蝦鮓 烏□骨管縣四
  鄮縣 奉化 慈溪 象山
  鄮縣中郭下
  本漢舊縣也屬會稽郡隋平陳省入句章武德八年冉置仍移理句章城後屬明州
  大海在縣東七十里
  翁洲入海二百里即春秋所謂甬東地也越滅吳請吳王居甬東吳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乃縊其洲周環五百里有良田湖水多麋鹿
  奉化縣上北至州六十里
  本漢之鄞地開元二十六年採訪使齊澣奏置
  赤莧山在今縣東一十里
  慈溪縣上東南至州七十里
  本漢鄮縣地開元二十六年齊澣奏置
  慈溪在縣南二十二里
  大海在縣北六十里
  象山縣中西北至州水陸相兼一百六十里
  本漢鄞縣地神龍元年監察御史崔皎奏於寜海縣東界海曲中象山東麓彭姥村置縣東至大海二十里南至大海三十五里東北至大海四十里正北至大海一十五里惟西南有陸路接台州寧海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七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八
  唐 李吉甫 撰
  江南道
  鄂州江夏緊
  開元户一萬九千一百九十   鄉三十三元和户三萬八千六百一十八  鄉三十七今為鄂岳觀察使理所管鄂州沔州安州黄州蘄州岳州 管縣二十五都管户七萬二千二百四十七
  禹貢荆州之域春秋時謂之夏汭漢為沙羡之東境自後漢末謂之夏口亦名魯口呉置督將於此名為魯口屯以其對魯山岸為名也三國爭衡為吳之要害吳常以重兵鎮之魏明帝問司馬懿曰二虜宜討何者為先對曰呉以中國不習水戰故敢散居東關凡攻敵必扼其喉而樁其心夏口東關敵之心喉若以陸軍向皖引權東下為水軍向夏口乗其虚而擊之此神兵從天而墜矣晋庾翼為荆州曽理於此義熙初劉毅表以為夏口三州之中地居形要控接湘州邊帶漢沔請荆州刺史劉道規鎮夏口至六年自臨嶂徙理夏口即今州理是也宋孝武帝以方鎮太重分荆湘江三州之八郡為郢州以分上流之勢隋平陳改郢州為鄂州州城本夏口城呉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臨大江西南角因磯為樓名黄鶴樓三國時黄祖為太守呉遣凌統攻而擒之彌衡遇害亦此地也東南角樓名焦度樓宋沈攸之自荆州稱兵至此時焦度領兵在此城守東南角攸之攻之不克遂退走因名焦度樓
  州境東西四百七十四里南北三百八十八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二百六十里東北至東都一千四百里
  東至江州六百里西至沔州隔江七里
  西南至岳州五百一十里西北至安州二百九十里
  正北微東至黄州二百里
  貢賦開元貢 銀 碌賦 紵布
  管縣五
  江夏 永興 武昌 唐年 蒲圻
  江夏縣望郭下
  本漢沙羡縣地屬江夏郡東晉以汝南流人僑立汝南郡後改為汝南縣隋開皇九年改為江夏縣屬鄂州黄鶴山在縣東九里
  江水西南自蒲圻縣界流入又北對崢嶸洲劉毅破桓𤣥於此又北流經黄軍浦相傳吳將黄葢屯軍處曹公城在縣東北二里梁武起義遣將曹景宗所築頭陁寺在縣東南二里
  鸚鵡洲在縣西南二里
  永興縣緊西北至州四百里
  本漢鄂縣地呉大帝分立新陽縣隋開皇九年改為富川十八年改為永興縣
  石鼔山在縣西六十里上有三石鼔鼔鳴天即雨大江水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下雉故縣在縣東南一百四十里漢伍被謂淮南王安曰守下雉之城絶豫章之口是也
  陳永興故城在縣東五十里東臨江水俗云伍子胥所築
  武昌縣緊西至州一百七十里
  舊名鄂本楚熊渠封中子紅於此稱王至今武昌人事鄂王神是也離騷云乗鄂渚而反顧漢以為縣屬江夏郡武帝以封姊號鄂邑長公主建安二十五年呉大帝以下雉尋陽新城柴桑沙羡武昌六縣為武昌郡黄武初自建業徙都廢黄龍九年於此即尊位還都建業皇太子登留守武昌以陸遜輔之嘉禾元年太子還建業立皇子奮為齊王居武昌諸葛恪不欲諸王處瀕江兵馬之地徙居豫章甘露元年歸命侯又都之揚土百姓泝流供給以為患苦陸抗上疏曰武昌土地實危險而塉确非王都安國養人之處且童謡言寜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寜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於是還都建業改為江夏縣後為武昌
  樊山在縣西三里謝元暉詩曰釣臺臨講閲樊山開廣宴謂此也
  西塞山在縣東八十五里竦峭臨江
  孫權故都城在縣東一里餘本漢將灌嬰所築晋陶侃桓温為刺史並理其地
  唐年縣上西北至州六百三里
  本漢沙羡縣地天寶二年分置唐年縣
  葛仙山在縣北六十里
  壺頭山在縣東北六十里
  下雋故城在縣西南一百六里因雋水為名
  蒲圻縣上東北至州四百一十里
  本漢沙羡縣地晋武帝改為沙陽今縣一里沙陽故縣城是也呉大帝分立蒲圻縣因蒲圻湖為名本屬長沙郡隋割屬鄂州
  赤壁山在縣西一百二十里北臨大江其北岸即烏林與赤壁相對即周瑜用黄葢䇿焚曺公舟船敗走處故諸葛亮論曹公危於烏林是也
  雋水源出縣東南
  大嶓水西北流入江
  蒲圻湖在縣南七十五里
  呂䝉城在縣西南八十里孫權以䝉為横野將軍為周瑜破曹公定荆州於此鎮守
  沔州漢陽上
  開元户五千二百八十六 鄉十二元和户二千二百六十二 鄉十二
  本漢安陸縣地晉於今州西臨嶂山下置沌陽縣江夏郡自上昶城移理焉後郡又移理夏口沌陽縣屬郡下不改入陳廢隋開皇九年置戍十七年廢戍改置漢津縣屬沔陽郡大業二年改為漢陽縣武德四年分沔陽郡於漢陽縣置沔州及縣竝自臨嶂山下改移於今理州境東西二百五十二里南北二百四十六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二百五十里東北至東都一千三百九十三里
  東渡江至鄂州七里東北至黄州二百二十里
  西至復州竟陵縣三百四十里西取桐冢路至復州四百六十里
  西北至安州二百八十里西北至隨州四百三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白紵布一端元和貢 麻貲布一端
  案此沔州與蘄洪饒䖍吉江袁信撫宣歙潭衡郴永連道邵漳汀涪思費南珍溱播辰錦叙溪施奬等州之賦竝𫝊寫遺缺其所貢之布葛或言端或言疋據杜佑通典載開元二十五年令江南諸州租布帛皆闊尺八寸長四丈為疋布五丈為端則端與疋本自不同而是志於各州未悉載當亦由𫝊寫失之
  管縣二
  漢陽 汊川
  漢陽縣中郭下
  縣本末已具州叙
  魯山一名大别山在縣東北一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帶漢水山上有吳將魯肅神祠
  臨嶂山在縣西六十里
  大江水南自復州沔陽縣界流入去縣東二十步東北流入黄州界
  漢水一名沔水西自汊川縣界流入漢陽縣因此水為名
  郤月故城在縣北三里劉表將黄祖所守處
  汊川縣中東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陽縣地武德四年分置汊川縣因汊水為名也内方山在縣南九十里
  小别山在縣東南五十里春秋呉伐楚令尹子常濟漢而陣自小别至於大别即此也
  汊川水在縣南二里西北自鄂州界流入
  赤壁草市在縣西八十里古今地書多言此是曹公敗處今按三國志劉表卒其子琮代立在襄陽劉備屯樊琮降曹公備隨南走曹公以江陵有軍實恐備先據得之自當陽倍道追備一日夜行三百里遂克江陵又自江陵追備至巴丘遂至赤壁孫權遣周瑜程普各領兵萬人與劉備來敵曹公遇於赤壁因風縱火曹公大敗遂取華容道步歸退保南郡瑜等復追之曹公留曹仁守江陵自徐北歸據此而言則赤壁不在汊川也何則曹公既從江陵水軍至巴丘赤壁又在巴丘之下軍敗引還南郡周瑜水軍退並是大江之中與汊川殊為乖繆葢是側近居人見崖岸赤色因呼為赤壁非曹公敗處也
  安州安陸中都督府
  開元户二萬二千二百二十二 鄉三十五元和户九千八百一十九   鄉三十五
  春秋時鄖國後為楚所滅漢為安陸縣髙帝六年分南郡置江夏郡於此領縣二十四後漢移理沙羡案後漢書郡國志云凡縣名先書者郡所治也其志江夏郡先書西陵最後乃書沙羡似無移治之事葢亦劉昭所謂遺缺衆書所載之一證也此元和志不專據范志故下文有前史所載云云曹魏齊王芳時王基為荆州自城上昶徙江夏郡理之以逼夏口在今州西北五十三里上昶故城是也江夏郡自後漢末當吳魏二國之境永嘉南遷後又當苻秦石趙與東晋犬牙為界自後魏周隋與宋齊梁陳交爭之地故江夏前史所載或移於沙羡或移於上昶或移理魯山城南北二朝兩置江夏郡吳理武昌曹魏與晉俱理安陸故漢所理江夏郡前書多言在安陸其雲夢縣東南四里溳水之北有江夏古城周所理據山川言之此城南近夏水餘阯寛大則前漢江夏郡所理也宋武帝分江夏置安陸郡後魏大統十六年改為安州案此所叙未全據隋書地理志云西魏置安州總管府開皇十四年府廢又云舊置安陸郡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復置舊唐書地理志云宋分江夏立安陸郡武德四年改為安州治於安陸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九里南北三百二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九百七十里東北至東都一千一百六十里
  東至黄州三百一十里東南至沔州二百八十里
  東南至鄂州二百九十里西南至復州三百二十里
  西北至隨州一百五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紵布一十八疋賦 緜 紵
  管縣六
  安陸 應山 雲夢 孝昌 吉陽 應城
  安陸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屬江夏郡隋改屬安州案隋書地理志安陸縣是安陸郡治此云改屬未協州治各縣書例與舊唐書安陸縣志文亦不符其城三重西枕溳水陪尾山一名横山在縣北六十里案横山漢書地理志作横尾山禹貢云熊耳外方桐柏至於陪尾即此也
  溳水故清𤼵水也西北自隨州流入注於沔謂之鄖口春秋吳敗楚於柏舉從之及於清𤼵是也
  雲夢澤在縣南五十里史記司馬相如傳曰楚有七澤其小者名雲夢方九百里左傳云䢵子之女棄子於夢中無雲字楚子濟江入雲中復無夢字以此推之則雲夢二澤本自别矣而禹貢及爾雅皆曰雲夢者葢雙舉二澤而言之故後代以來通名一事左傳曰畋于江南之雲夢是也
  應山縣中南至州一百八里
  本漢隨縣地梁大同以隨州北界應濃山戍置應州又分隨縣置永陽縣隋開皇十八年改永陽為應山縣石龍山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有石盤回屈曲若龍形澧山關因古澧山縣為名武德八年縣廢即齊志所謂武陽關也在州東北二百四十里在縣東北一百三十里北至申州一百五十里
  百雁關按圖經云昔有雁息其上故以為名在州東北二百里在縣北九十里北至申州九十里東至澧山關一百里
  平靖關因古平靖縣為名後魏大統十七年置隋大業二年廢齊志云義陽有三關此則其一在州北一百七十里在縣北六十五里北至申州九十里東至百雁關一百六十里
  雲夢縣中北至州七十里
  本漢安陸縣地後魏大統末於雲夢古城置雲夢縣雲夢澤在縣西七里
  孝昌縣中西至州八十里
  本漢安陸縣地宋於此置孝昌縣屬江夏郡隋改安州也
  吉陽縣中西至州一百三里
  本漢安陸縣地梁於此置平陽縣其故城今理是也西魏改為京池縣隋大業二年改為吉陽因縣北吉陽山為名
  應城縣中東北至州八十里
  本漢安陸縣地宋於此置應城縣
  故浮城縣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即古蒲騷城也左傳莫敖狃于蒲騷之役鄖人軍于蒲騷是也後魏於此置浮城縣隋廢
  孔山故城在縣東北一百一十里
  平靖故城在縣西四十里
  吉陽故城在縣北五十里
  黄州齊安下
  開元户一萬三千七十三 鄉二十八元和户五千五十四   鄉一十八
  本春秋時邾國之地後又為黄國之境戰國時屬楚秦屬南郡二漢為江夏郡西陵縣地魏為重鎮文帝黄初中吳先揚言欲畋於江北豫州刺史滿寵度其必襲西陽遂先為之備權聞之尋亦退還後吳克邾城使陸遜以三萬入城而守之至晉為西陽國封子弟為王蕭齊於此置齊安郡隋開皇三年罷郡置黄州因古黄國為名也
  州境東西二百一十里南北三百三十七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二百八十里東北至東都一千四百七十里
  東南至蘄州二百三十里南至大江一百歩
  西南至鄂州二百三十里西至安州三百一十里
  北至光州三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紵貲布十疋賦 絹 布 緜 麻
  管縣三
  黄岡 黄陂 麻城
  黄岡縣上郭下
  本漢西陵縣地故城在今縣西二里蕭齊於此置齊安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黄岡因縣東黄岡為名
  大江水西自黄陂縣界流入經州南一百一十八里東入蘄州界
  故邾城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古邾國也後為楚所滅漢以為縣
  西陽故城在縣東南一百三十里漢縣也屬江夏郡大活故城在縣北二百三十五里隋於此置關鎮黄陂縣中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西陵縣地三國時劉表為荆州刺史以此地當江漢之口懼吳侵軼建安中使黄祖於此築城鎮遏因名黄城鎮周大象元年改鎮為南司州并置黄陂縣隋初改為鎮後復為縣
  白沙關西至大關六十里在州西二百四十里北至光州界二十五里
  大活關東北至光州二百八里西至安州澧山關一百里在縣北二百里
  大江水在縣南一百一十九里西南自江夏縣界流入又東入黄岡縣界
  武湖在縣南四十九里黄祖閱武習戰之所後宋謝晦舉兵叛為檀道濟所破敗走武湖戍生執之即此地也龍驤水在縣南七十二里相傳晋龍驤將軍王濬率舟師伐吳屯軍於此
  石陽故城在縣西二十三里吳聞魏文帝崩征江夏圍石陽不克而還即此也
  安昌故城在縣西南七十里髙齊築以捍陳寇
  麻城縣中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西陵縣地梁於此置安信縣隋開皇十八年改為麻城縣
  龜頭山在縣東南八十里舉水之所出也春秋吳楚戰於柏舉即此地也
  穆陵關西至白沙關八十里在縣西北一百里在州北二百里至光州一百四十九里
  隂山關西至穆陵關一百里在縣東北一百一十里在州東北二百一十里北至光州殷城縣二百里
  蘄州蘄春上
  開元户二萬六千八百九   鄉五十一元和户一萬六千四百六十二 鄉五十一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戰國並屬九江郡在漢為蘄春縣地屬江夏郡三國時屬魏魏使廬江謝竒為蘄春典農屯皖呂䝉襲擊破之後於此復置蘄春郡晋孝武帝改曰蘄陽以鄭太后諱故也髙齊於此立齊昌郡後陷於陳改為江州周平淮南改為蘄州
  州境東西三百三十九里南北五百五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五百一十里東北至東都一千七百里
  西北至黄州二百三十里東北至江州二百五十里
  東北至舒州三百七十里東北至夀州踰大山九百七十里
  貢賦開元貢 白紵細布元和貢 白紵布一十五疋
  管縣四
  蘄春 黄梅 蘄水 廣濟
  蘄春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屬江夏郡因蘄水以為名也晋改為蘄陽隋開皇十八年復改蘄春縣
  蘄水西南經縣三里源出東北大浮山一名蘄山翻車故城在縣東南八十二里九江王黥布背項籍歸漢因築此城城近翻車水因以為名
  黄梅縣上西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漢蘄春縣地隋開皇九年置新蔡縣屬蘄州仁壽元年改為黄梅縣因縣北黄梅山為名縣城晉驃騎將軍郭黙所築
  大江水在縣南一百里
  太子洑在江之岸梁武帝初下建業留丁貴嬪于此生太子因以為名
  九江故城在縣西南七十里漢九江王黥布所築蘄水縣上東南至州七十二里
  本漢蘄春縣地宋文帝於此置浠水縣北齊改為蘭溪鎮武德四年改為縣天寶六年以名重改為蘄水縣也廣濟縣中西至州五十里
  本漢蘄春縣地武德四年以此地衝要置永寜縣天寶元年以名重改為廣濟縣
  江水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積布山在縣南一百里南臨大江壘石壁立形如積布故以為名俗謂之積布磯
  岳州巴陵下
  開元户九千一百六十五 鄉二十一元和户一千五百三十五 案鄉數𫝊寫缺
  本巴丘地古三苖國也史記三苖之國左洞庭右彭蠡春秋及戰國時屬楚秦屬長沙郡吳於此置巴陵縣宋文帝又立為巴陵郡梁元帝改為巴州隋開皇九年改為岳州大業三年為羅州武德六年復為岳州
  州境東西三百九十一里南北四百五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二百二十五里東北至東都一千八百六十五里
  東北至鄂州五百五十里南至潭州五百五十里
  西至澧州四百四十里西北至江陵府五百七十里
  北至復州沔陽縣五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細紵布賦 麻 紵 縑
  元和貢 白紵練布七疋
  管縣五
  巴陵 華容 湘隂 沅江 昌江
  巴陵縣上郭下
  本漢下雋縣之巴丘地也下雋屬長沙郡故城在今蒲圻縣界吳初巴丘置大屯戍使魯肅守之後改為巴陵縣自晉以後遂因之蜀志曰西増白帝之兵東益巴陵之戍又周瑜卒於巴丘皆此地也昔羿屠巴蛇於洞庭其骨若陵故曰巴陵
  君山在縣西三十里青草湖中昔秦始皇欲入湖觀衡山遇風浪至此山止泊因號焉又云湘君所遊止故名之也
  大江在縣北五里
  巴陵城對三江口岷江為西江澧江為中江湖湘江為南江
  彭城洲在縣東北九十四里宋元嘉三年荆州刺史謝晦反臺遣到彦之進討軍次彭城洲彦之軍敗退保隱磯即此處也
  侯景浦在縣東北十二里本名三湘浦景既克建業自統兵西趣荆峽先遣其將宋子仙任約襲郢州湘東王繹令王僧辯拒之景軍大敗燒營退走天監中寶誌道人為符書云起自汝蔡訖於三湘侯景東起於懸瓠汝水之南而敗於巴陵三湘之浦也
  洞庭湖在縣西南一里五十步周迴二百六十里湖口有一洲為曹公洲
  巴丘湖又名青草湖在縣南七十九里周迴二百六十五里俗云古雲夢澤也曹公征荆州還於巴丘遇疾燒船案魏志郭嘉𫝊作遇疾疫燒船歎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㴩湖一名翁湖在縣南十一里爾雅云河水決出還復入者為㴩左傳定公四年呉人敗楚於雍澨五戰入郢即此是也
  陶侃故城在縣東北八里
  華容縣中東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漢孱陵縣地呉分置安南縣隋平陳以縣屬岳州隋開皇十八年改為華容縣
  方臺山在縣南三十二里出雲母往往有長四尺者可以為屛風掘時忌有聲响則所得麤惡
  赤亭湖在縣南八十里侯景攻巴陵遣將任約等入湖湘東王使胡僧祐陸法和夜以大艦遏湖口因風縱火鼔譟而前賊窮聚湖中俄然崩潰即此也
  赤亭故城在縣西南七十里城據絶景原三面臨水極為阻隘梁湘東王遣胡僧祐據城以擒任約
  湘隂縣中下北至州三百三十里
  本春秋時羅子國秦為羅縣今縣東北六十里故羅城是也宋元徽二年分益陽羅湘西三縣立湘隂縣玉笥山在縣東北七十五里屈原放逐居此山下而作九歌焉
  湘水南自長沙縣界流入又北入青草湖昔王延壽有異才年二十而得惡夢作夢賦年二十一溺死於湘浦即斯川也湘水至清雖深五六丈了了見底
  汨水東北自洪州建昌縣界流入西經玉笥山又西經羅國故城為屈潭即屈原懷沙自沈之所又西流入於湘水
  舜二妃冢在縣北一百六十三里青草湖上
  屈原冢在縣北七十一里
  沅江縣中下東北至州三百七十里
  本漢益陽縣地梁元帝分置重華縣隋平陳改為安樂縣開皇末又改為沅江縣
  關州在縣東南五十八里建安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得蜀使使求荆州先主言湏得涼州乃相與權患之遣呂䝉襲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此州葢羽屯兵之處故以為名
  沅江水西北自龍陽縣界流入與華容縣中分為界昌江縣中下西北至州六百五十里
  後漢分長沙為漢昌縣孫權改為吳昌縣神龍三年析湘隂於故呉昌城改置昌江縣
  汨水在縣東北四十里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八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九
  唐 李吉甫 撰
  江南道
  洪州豫章中都督府
  開元戸五萬五千四百五   鄉九十四元和戸九萬一千一百二十九 鄉一百一十今為江南西道觀察使理所管洪州饒州䖍州吉州江州袁州信州撫州 管縣三十八 都管戸二十九萬三千一百八十
  禹貢掦州之域春秋時楚之東境呉之西境七國時全為楚地秦滅楚為九江郡晉惠帝元康二年于郡理立江州東晉元帝時江州自豫章移理武昌郡自後或理湓城或理潯陽或理半洲並在湓城側近隋開皇九年平陳置洪州因洪崖井為名武徳元年改為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府
  州境東西一千六百一十五里南北一千一百五十六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八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二千二百七十五里
  東至饒州四百四十里南至撫州二百一十九里
  西至潭州一千一百三十五里北至江州三百二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葛 紵布 丹參 旋覆花元和貢 細葛布一十五疋
  管縣七
  南昌 髙安 新呉 豐城 建昌 武寧分寧
  南昌縣望郭下
  漢髙六年置隋平陳改為豫章縣寶應元年六月改為鍾陵縣十二月改為南昌縣
  髙安縣緊東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建城縣武徳五年改為髙安仍于縣置靖州八年廢州復為縣屬洪州
  新呉縣上東至州一百五十里
  後漢靈帝中平中分海昏縣置隋開皇九年省入建昌武徳五年又置舊隸楚今新屬呉故曰新呉
  豐城縣上北至州一百四十七里
  本漢南昌縣地晉武帝太康元年移于今縣南四十一里名豐城即是雷孔章得寶劍處也
  建昌縣緊北至州一百二十二里
  東三里故海昏城即漢昌邑王賀所封今縣城則呉太史慈所築
  武寧縣上東至州三百六十里
  長安四年割建昌界置
  分寧縣上東南至州六百五十里
  貞元十六年刺史李巽奏分武寧縣西界置因以名焉饒州鄱陽上
  開元戸一萬四千六十二   鄉二十元和戸四萬六千一百一十六 鄉六十九
  本秦鄱陽縣也屬九江郡鄱陽記云在揚州己午之間孫權分豫章立為鄱陽郡梁承聖二年改為呉州至陳光大元年省呉州依舊置郡隋開皇九年平陳改鄱陽為饒州其城即呉芮為番令所居城
  州境東西六百五十九里南北四百六十一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一百三十里西北至東都二千三百二十里
  東南至信州五百里東北至池州五百八十里
  東北至歙州七百里西至洪州四百四十里
  西至撫州四百七十里
  貢賦開元貢 麩金 紵布 秔米元和貢 麩金 竹簟
  管縣四
  鄱陽 餘干 樂平 浮梁
  鄱陽縣上郭下
  秦置孫權分豫章置鄱陽郡理于此晉武帝改為廣晉隋開皇九年改廣晉為鄱陽以在鄱水之北故曰鄱陽永平監置在郭下每嵗鑄錢七千
  餘干縣上東至州一百里
  漢餘汗縣淮南王云田于餘汗是也縣因餘汗之水為名隋開皇九年去水存干名曰餘干
  樂平縣上西至州一百四十里
  本漢餘汗縣地後漢靈帝于此置樂平縣南臨樂安江北接平林因曰樂平
  銀山在縣東一百四十里每嵗出銀十餘萬兩收税山銀七千兩
  浮梁縣上西南至州二百二十里
  武徳五年析鄱陽東界置新平縣尋廢開元四年刺史韋玢再置改名新昌天寶元年改名浮梁每嵗出茶七百萬䭾税十五餘萬貫
  䖍州南康上
  開元戸三萬二千八百三十七 鄉五十七元和戸二萬六千二百六十  鄉五十七
  孫權嘉禾五年分廬陵立南部都尉理雩都晉武帝太康三年罷都尉立為南康郡至永和五年移理贛隋開皇九年平陳罷南康郡為䖍州大業三年罷䖍州復南康郡武徳五年又再置䖍州蓋取䖍化水為名也州境東西一千四百二里南北一千三百三十九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一百二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三千三百一十五里
  東至建州一千五百八十五里南至循州一千六百一十四里
  西至郴州一千一十二里北至吉州四百七十四里
  貢賦𨳩元貢 白紵布 乾薑元和貢 紵布  蜜梅
  管縣七
  贛  南康 信豐 大庾 雩都 䖍化安遠
  贛縣上郭下
  貢水西南自南康縣來章水東南自雩都縣來二水至州北合而為一通謂之贛水因為縣名
  南康縣上東北至州八十里
  本漢灌嬰所置南壄縣也屬豫章郡獻帝初平二年析南壄置南安縣晉太康五年改為南康
  信豐縣上北至州一百九十五里
  獻帝初平二年分南壄立南安縣晉武帝改為南康永淳元年析南康更置南安天寶元年改為信豐
  大庾縣上東北至州二百二十里
  南康記云前漢南越不賔遣監軍庾姓者討之築城于此因之為名隋以為鎮神龍初改鎮為縣
  雩都縣上西北至州一百七十里
  漢初所置因雩都水為名
  䖍化縣上西南至州四百七十六里
  本漢贛縣地呉寶鼎三年初置新都晉太康元年改為寧都隋開皇改寧都為䖍化
  安遠縣上西北至州五百二十里
  梁大同中于今縣南七十里安遠水南置安遠縣隋開皇中廢貞元四年刺史路應重奏分雩都縣地置吉州廬陵上
  開元戸三萬四千四百八十一 鄉七十四元和戸四萬一千二十五   鄉六十九
  本秦廬陵屬九江郡獻帝興平二年分豫章于此置廬陵郡晉太康中移郡于石陽縣今舊州東北故城是也隋開皇中改廬陵為吉州有吉水因為名焉
  州境東西四百二十里南北六百九十二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六百五里北至東都二千七百九十里
  東北至撫州四百五十里南至䖍州五百二十里
  西至衡州九百一十里北至洪州五百七十六里
  貢賦開元貢 白紵布 茶 陟釐
  管縣五
  廬陵 安福 永新 太和 新淦
  廬陵縣上郭下
  本漢石陽縣晉移郡于此隋改為州又改名石陽縣為廬陵因廬水為名
  安福縣上東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安平縣後漢改為平都縣屬廬陵呉分置安城郡隋廢郡為安復縣武徳中改為安福縣
  永新縣上東北至州二百二十一里
  本漢廬陵縣地呉歸命侯所置屬安城郡隋開皇中廢顯慶四年又依舊置
  太和縣上北至州一百里
  隋開皇九年平陳分廬陵縣置西昌縣十年改為太和新淦縣上南至州二百七十里
  本漢舊縣豫章南部都尉所居縣有淦水因以為名陳割屬巴山郡隋開皇中廢郡縣屬吉州
  江州潯陽丄
  開元戸二萬一千八百六十五 鄉四十一元和戸一萬七千九百四十五 鄉四十九
  禹貢荆掦二州之境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州云彭蠡既瀦今州南五十二里彭蠡湖是也荆州云九江孔殷今州西北二十五里九江是也然彭蠡以東為揚州界九江以西屬荆州界春秋時為呉之西境呉為越滅後復為楚地秦屬廬江郡漢屬淮南國晉太康十年以荆揚二州疆域曠遠難為統理分豫章鄱陽廬江等郡之地置江州因江水以為名理豫章至惠帝分廬江之潯陽武昌之柴桑置潯陽郡自東晉元帝至蕭齊或理半洲至陳武帝于潯陽置西江州復理豫章文帝天嘉元年省西江州江州自豫章復理潯陽隋文帝平陳置江州總管移理湓城大業三年罷江州為九江郡武徳四年討平林士𢎞復置江州五年又置總管七年改為都督貞觀二年罷都督府州理城古之湓口城也漢髙帝六年灌嬰所築漢建安中孫權經此城權自標地令人掘之正得古井銘曰漢六年潁隂侯開三百年當塞後不滿百年當為應運者所開權以為己瑞井極深大江中風浪井水輒動晉咸和四年後將軍郭黙殺平南將軍劉𦙍叛于此城陶侃討黙築壘以攻之黙乃以布囊盛米為壘以應陶今稱云陶公壘
  州境東西五百九十九里南北一百七十七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七百六十里西北至東都一千九百五十里
  東至宣州一千八百里南至洪州三百二十五里
  西至鄂州五百九十三里西北至蘄州二百八十九里
  貢賦開元貢 葛 生石斛元和貢 碌
  管縣三
  潯陽 彭澤 都昌
  潯陽縣緊郭下
  本漢舊縣屬廬江郡以在潯水之陽故曰潯陽隋平陳改潯陽為彭蠡縣大業二年改為湓城縣武徳五年復改為潯陽縣
  廬山在縣東三十二里本名鄣山昔匡俗字子孝𨼆淪潛景廬于此山漢武帝拜為大明公俗號廬君故山取號周環五百餘里
  巢湖故城在縣東四十二里按楚有二巢在廬江六縣其南巢桀所奔處蓋在此
  柴桑故城在縣西南二十里
  半洲故城在縣西九十里按呉將孫慮黄武六年出鎮于此築城
  宫亭湖神廟在縣東南九十里
  彭澤縣上西南至州二百里
  本漢舊縣屬豫章郡置彭城湖南因以為名隋開皇九年廢彭澤别置龍城縣至十八年又改為彭澤縣馬當山在縣東北一百里横入大江甚為險絶往來多覆溺之懼
  江水西自都昌縣界流入經縣北二十五里東北流入秋浦縣界
  都昌縣上西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彭澤縣地武徳五年分置都昌縣以縣北有都村配以昌字取嘉名也
  彭蠡湖在縣西六十里與潯陽縣分湖為界
  釣磯山在縣南一百一十二里昔陶侃嘗釣于此得一梭化為龍而去
  彭澤故城在縣北四十五里晉陶潛為令理此城左里故城在縣西南九十五里盧循為宋祖所敗自蔡州南走還屯潯陽聞大軍將至欲走豫章乃悉力柵斷左里及大軍至將戰髙祖所執麾竿折幡沈水衆懼公笑曰往年覆舟之戰幡竿亦有折者今復然賊必破矣即進攻柵賊投水死者萬餘人遂大破
  袁州宜春上
  開元戸二萬二千二百三十五 鄉四十一元和戸一萬七千一百二十六 鄉四十一
  本秦九江郡地在漢為宜春縣屬豫章郡晉平呉後屬荆州東晉以來屬江州隋開皇十一年置袁州因袁山為名大業三年罷袁州為宜春郡武徳五年討平蕭銑復置袁州
  州境東西五百二十六里南北二百二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二百八十里西北至東都二千四百六十里
  東至洪州七百四十里南至吉州三百一十七里
  西至潭州五百二十六里北至江州五百二十五里
  貢賦開元貢 白紵布 麻布
  管縣三
  宜春 新喻 萍鄉
  宜春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灌嬰定江南所築城晉武帝太康元年以太后諱春改為宜陽縣隋開皇十一年于縣置袁州移縣于城東五里復改為宜春
  新喻縣上西南至州一百五十里
  本漢宜春縣地呉孫晧分置新渝縣因渝水為名今曰新喻因聲變也
  萍鄉縣上東至州一百四十二里
  本漢宜春縣地呉寶鼎二年分立萍鄉先𨽻吉州隋開皇十一年屬袁州以地多生萍草因以為名
  信州上饒中
  元和戸二萬八千七百一十一 鄉六十四案此州置自乾元故不載開元戸鄉與貢賦
  本漢餘汗縣地三國時又分鄱陽郡葛陽縣之地陳改為弋陽今州所理在弋陽縣東一百里乾元元年租庸使洪州刺史元載奏置
  州境案州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六百三十里西北至東都二千八百二十里
  東至衢州二百五十里東南至建州五百里
  西北至饒州五百里
  貢賦元和貢 緜 藤紙
  管縣五
  上饒 玊山 弋陽 永豐 貴溪
  上饒縣上郭下
  本呉所置隋平陳省乾元元年重立
  玊山縣上西至州九十里
  證聖二年分常山須江等縣置乾元元年自衢州割入信州
  弋陽縣上東至州一百里
  後漢分餘汗東界立葛陽縣自呉至陳並屬鄱陽郡隋開皇中因失印改為弋陽縣乾元元年自饒州割屬信州
  永豐縣中西北至州四十五里
  本弋陽縣進賢鄉永豐里之地乾元元年置因里為名貴溪縣上東至州二百二十里
  永泰元年洪州觀察使李勉奏割樂平餘干二縣置在貴溪口因以為名
  撫州臨川上
  開元戸二萬四千九百八十八 鄉四十八元和戸二萬四千七百六十七 鄉五十一
  本禹貢揚州之境秦屬九江郡漢屬豫章呉太平中改置臨川郡隋開皇九年改為撫州大業十二年又改為臨川縣武徳五年又改為州
  州境東西四百七十八里南北六百三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三百五十里北至東都二千四百九十五里
  東至饒州四百七十里南至䖍州一千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吉州四百五十六里北至洪州二百一十九里
  貢賦開元貢 葛十疋元和貢 葛十疋
  管縣四
  臨川 南城 崇仁 南豐
  臨川縣上郭下
  後漢和帝永元八年析南城縣為臨安縣開元九年改為臨川縣
  南城縣上東南至州一百三十里
  漢分豫章郡立為南城縣
  崇仁縣上東南至州一百里
  本漢臨汝縣之地呉少帝太平二年分臨汝為新建縣屬臨川郡梁普通三年改為巴縣隋開皇中改為崇仁南豐縣上西北至州二百六十里
  本漢南城縣地呉少帝分以為南豐縣隋平陳省入南城景雲二年又置先天二年又廢開元八年復置
  宣州宣城緊
  開元戸八萬七千二百三十一 鄉一百六十七  元和戸五萬七千三百五十 鄉一百九十五今為宣歙觀察使理所管宣州歙州池州 管縣二十 都管戸九萬一千七百六
  禹貢揚州之域春秋時屬楚秦為鄣郡漢武帝改為丹陽郡領縣十七理宛陵即今理是也漢有銅官輿地志云宛陵縣銅山者漢採銅所治也順帝立宣城郡東晉或理蕪湖或理姑熟或理赭圻隋開皇九年平陳改郡為宣州移于今理武徳二年置總管府七年改為宣城郡乾元元年復為宣州州理城周封楚子熊繹于此漢丹陽郡亦理此城俗傳晉桓彝所築
  州境東西四百八十六里南北五百五十二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取和滁路三千一十里取潤州路二千七十里西北至東都取和滁路二千一百五十里正南㣲西踰嶺至歙州三百八十里
  西渡江至廬州六百四十里西南至池州三百四十里
  正北㣲東至潤州四百里正北㣲西至和州二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白紵布自貞元後常貢之外别進五色線毯及綾綺等珍
  物與淮南兩浙相比

  管縣十
  宣城 南陵 涇  當塗 溧陽 溧水 寧國 廣徳 太平 旌徳
  宣城縣望郭下
  本漢宛陵縣屬丹陽郡後漢順帝置至晉屬宣城郡隋自宛陵移于今理
  敬亭山州北十二里即謝朓賦詩之所
  青弋水州西九十九里
  南陵縣望東至州一百里
  本漢春穀縣地梁于此置南陵縣仍于縣理置南陵郡隋平陳廢郡縣屬宣州
  鵲頭鎮在縣西一百一十里即春秋時楚伐呉敗于鵲岸是也沿流八十里有鵲尾洲呉時屯兵處
  梅根監在縣西一百三十五里梅根監并宛陵監每嵗共鑄錢五萬貫
  銅井山在縣西南八十五里出銅
  利國山在縣西一百一十里出銅供梅根監
  戰鳥山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臨大江本名孤圻山昔桓温于赭圻討賊屯兵山下夜中衆鳥鳴賊謂官軍已至一時驚潰因以為名
  春榖故城在縣西一百五十里
  赭圻故城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西臨大江呉所置赭圻屯處也晉哀帝時桓温領揚州牧入朝參政自荆州還至赭圻詔止之遂城赭圻鎮焉後城被火災乃移鎮姑熟
  涇縣𦂳東北至州一百五里
  本漢舊縣因涇水以為名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武徳七年于此置猷州八年廢以縣屬宣州
  陵陽山在縣西南一百三十里陵陽子明得仙處㣲嶺山在縣東南二百五十里涇水所出也
  蓋山在縣西南二百八十里下有舒姑泉昔舒氏女化為魚于此泉聞絃歌則有雙鯉湧出
  當塗縣𦂳東南至州一百九十三里
  本漢丹陽縣地其當塗縣本屬九江郡漢為侯國左傳禹㑹諸侯于塗山注云在壽春東北以塗山為邑故以名焉晉武帝太康初分丹陽置于湖縣成帝時以江北之當塗縣流人過江在于湖者僑立為當塗縣屬淮南郡隋大業十年廢于湖縣以當塗屬宣州
  牛渚山在縣北三十五里山突出江中謂之牛渚圻津渡處也始皇二十七年東巡會稽道由丹陽至錢唐即從此渡也晉左衞將軍謝尚鎮于此温嶠至牛渚燃犀照諸靈怪亦在于是
  博望山在縣西三十五里與和州對岸江西岸曰梁山在溧陽縣南七十里兩山相望如門俗謂之天門山山上皆有郤月城宋車騎將軍王𤣥謨所築于此屯兵捍禦
  赤金山在縣北一十里出好銅與金𩔖淮南子食貨志所謂丹陽銅也
  九井山在縣南十里殷仲文九日從桓温登九井賦詩即此山也
  龍山在縣東南十二里桓温嘗與僚佐九月九日登此山宴集
  丹陽湖在縣東南七十九里周迴三百餘里與溧水分湖為界
  蕪湖水在縣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陽湖西北流入于大江漢末湖側亦嘗置蕪湖縣呉將陸遜晉謝尚王敦皆嘗鎮此
  姑熟水在縣南二里縣名因此
  慈湖在縣北六十五里呉將卞融于此屯兵晉成帝咸和二年陶侃與蘇峻戰于慈湖侯景之亂兵至慈湖梁人聞之大恐
  采石戍在縣西北三十五里西接烏江北連建業城在牛渚山上與和州横江渡相對隋師伐陳賀若弼從此渡隋平陳置鎮貞觀初改鎮為戍
  溧陽縣𦂳西南至州二百四十里
  本漢舊縣屬丹陽郡以在溧水之陽為名呉時置屯田于此隋屬蔣州今潤州上元縣西石頭城是蔣州理也又屬潤州大業二年屬宣州
  平陵山在縣南十八里晉成帝時李完圍韓晃于此山斬之山髙四十丈
  溧水在縣南六里
  溧水縣上南至州二百二十五里
  本漢溧陽縣地隋開皇十一年宇文述割溧陽之西丹陽之東置
  中山在縣東南一十五里出兔為筆精妙
  丹陽湖在縣西南二十八里與當塗縣分中流為界因城湖在縣南一百里周迴九十里多蒲魚之利寧國縣上西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後漢末分宛陵南鄉置屬丹陽郡晉屬宣城郡其後武徳中廢天寶三年復置
  五湖水在縣東北四里
  廣徳縣𦂳西至州一百六十五里
  後漢分故鄣縣置屬丹陽郡宋為經安縣隋仁壽三年屬湖州大業二年移于今理屬宣州至徳二年改名廣徳
  桐汭水在縣西五十里春秋楚子期伐呉至桐汭是也太平縣上東北至州二百八十里
  本涇縣地天寶四年宣城郡太守李和上奏割涇縣西南十四鄉置
  黄山在縣西南四十里上有泉水泉側多黄連
  旌徳縣上北至州二百三十里
  本太平之地以縣界闊遠永泰初土賊王方據險作叛招討平之奏分太平置旌徳縣
  歙州新安上
  開元戸三萬一千九百六十一 鄉七十二元和戸一萬六千七百五十四 鄉五十
  禹貢掦州之域春秋時屬越秦時為丹陽郡歙縣之地其後或屬新都或隸新安郡或立新寧郡隋開皇十二年置歙州武徳中置都督貞觀廢
  州境東西四百一十九里南北二百四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取睦州路四千八百五里取宣州路三千四百五十里西北至東都三千二百二十五里取宣州潤州路二千五百九十里東至杭州四百七十里東至睦州三百七十里
  西南至饒州七百里正北㣲東至宣州三百里
  貢賦開元貢 麻布元和貢 細紵布 竹簟
  管縣六
  歙  黝  休寧 婺源 績溪 祁門
  歙縣上郭下
  本秦舊縣也縣南有歙浦因以為名晉後屬新都郡或屬新安郡或屬新寧郡隋初省開皇十一年又置十二年置歙州及縣
  北黝山在縣西北二百六十八里宣歙二州分界處布射山一名勤山在縣北二十里呉志歙賊金竒萬戸屯于此
  烏聊山在縣東南二百六步上有毛甘故城後漢末賊毛甘萬戸屯于此呉將賀齊討平之
  浙江西自休寧縣界流入
  黝縣上東至州一百五十二里
  本漢舊縣理在黝川因以為名屬丹陽郡隋平陳省入休寧縣十一年復置隸宣州十二年改隸歙州按縣南有墨嶺出墨石又昔貢柿心木縣由此得名説文黟字從黑旁多後傳誤遂寫黝字
  林厯山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昔呉大帝使賀齊討黝歙山賊賊帥陳僕祖山等二萬戸屯此山山四面壁立髙數十丈徑路危狹不容方楯賊乘髙下石不可得攻齊乃隂募輕健士密于𨼆險賊所不備處以戈帖山為縁道夜令勇士潛上懸布援人遂大破之忽賊中有善禁者官軍刀劍不得拔弓弩矢發多還自向賀齊令曰吾聞蟲有毒者兵有刃者可禁其無刃者不可禁乃多作韌木白棓選異力精卒五千人攻之禁果不行賊遂大敗
  休寧縣上東至州六十六里
  本秦歙縣地屬丹陽郡後漢建安中賀齊討黝歙山賊分休陽縣其後頻有改易隋開皇十八年改為休寧縣屬婺州十二年屬歙州
  横鄣山在縣東南八十四里
  漸江一名浙江源出縣東南横鄣山東流經歙縣又東南入睦州界
  婺源縣上東北至州二百九里
  本休寧縣西南界開元二十六年平妖賊洪氏始置此縣以婺水遶城三面因以為名
  善山在縣南五十里與惡山隔溪相對俗謂之夫婦山績溪縣中下西南至州六十六里
  本梁大通元年于此置梁安縣武徳中廢大厯二年刺史長孫全緒奏分歙縣置此縣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並流離而復合有如績焉因以為名
  祁門縣中下東至州一百七十九里
  本古昌門地漢黝縣之南境永泰元年草賊方清于此偽置昌門縣以為守備刺史長孫全緒討平之因其舊城置縣恥其舊號以縣東北一里有祁山因改為祁門縣大厯五年又移于東面臨大溪西枕小山
  池州池陽下
  元和戸一萬七千五百九十一 鄉三十四案此州置自永泰故不載開元戸鄉與貢賦
  本漢鄣郡之域呉于此置石城縣梁昭明太子以其水魚羙故封其水為貴池今城西枕此水隋廢石城縣入南陵縣開皇中于此置秋浦縣永泰二年江西觀察使李勉奏置池州因武徳四年總管左難當所奏舊名取貴池以為州號也
  州境案州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取宣州路二千四百一十里取江州路二千五百三十里西北至東都取宣州路二千五百一十里取江州路二千五百三十里東南至歙州四百六十里東北陸路至宣州三百四十里
  西至江州五百八十里西南至饒州五百八十里
  正北㣲西渡江至舒州四百三十里
  貢賦案元和貢賦𫝊寫缺
  管縣四
  秋浦 青陽 至徳 石棣
  秋浦縣上郭下
  隋開皇十九年于石城故城置屬宣州永泰二年李勉奏置池州縣屬焉
  烏石山在縣西一百四十里廣徳初為賊陳莊方清所據袁傪破平之
  大江水在縣北七里
  貴池水在縣西七里
  秋浦水在縣西八十里
  青陽縣上西南至州七十里
  本漢涇縣地天寶元年洪州都督徐輝奏于呉所立臨城縣南置屬宣州在青山之陽為名永泰二年隸池州至徳縣中東北至州二百五十里
  本漢石城至徳二年刺史宋若思奏置因年號為名初屬潯陽郡乾元元年改屬饒州永泰三年割屬池州堯城在縣南四百里
  舜城在縣北二十里舊傳兩帝南巡至此
  石埭縣中西北至州二百里
  本漢丹陽郡地至呉大帝封韓當為石埭城侯因此置縣其後屢有廢興永泰二年洪府都督李勉奏割秋浦青陽涇三縣于呉所置陵陽城南五里置
  陵陽山在縣北三十里竇子明于此得仙
  石埭在縣西北一百三十里有兩横石壅江有如埭焉因名









  元和郡縣志卷二十九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



  欽定四庫全書
  元和郡縣志卷三十
  唐 李吉甫 撰
  江南道
  潭州長沙中都督府
  開元戸二萬一千八百    鄉六十九元和戸一萬五千四百四十四 鄉六十九今為湖南觀察使理所管潭州衡州郴州永州連州道州邵州 管縣三十四此與後福建觀察使都管戸數並𫝊寫缺
  禹貢荆州之域春秋為黔中地楚之南境秦并天下分黔中以南之沙鄉為長沙郡以繞湘川下言長沙郡地者皆禹貢荆州之域楚之南境也按東方朔記南郡有萬里沙祠自湘川至東萊地可萬里故曰長沙漢初以呉芮有功封長沙王至景帝封其子發為王因入朝有詔諸王迭起舞王但張褏而已帝怪而問之對曰臣國小地狹不足以回旋帝悦益以武陵桂陽二郡自漢至晉並屬荆州懷帝分荆州湘中諸郡置湘州南以五嶺為界北以洞庭為界漢晉以來亦為重鎮今按其俗雜有夷人名徭自言先祖有功免徭役也隋開皇九年平陳改為潭州取昭潭為名也又置總管府大業中罷牧置都尉府三年罷長沙郡武徳四年又置潭州總管府七年改為都督府州境東西一千六十里南北五百七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四百四十五里北至東都二千一百八十五里
  東至洪州九百八十里東南至袁州五百二十五里
  正南㣲東至衡州四百六十里西北至朗州四百里
  北至岳州水路五百五十里
  貢賦開元貢 葛布十五疋元和貢 絲布十五疋
  管縣六
  長沙 醴陵 瀏陽 益陽 湘鄉 湘潭
  長沙縣𦂳郭下
  本漢臨湘縣屬長沙國隋改為長沙縣屬潭州
  嶽麓山在縣西南隔湘江水六里蓋衡山之足也故以麓為名
  雲母山在縣北九十里列仙傳長沙雲母服之不朽銅山在縣北百里楚鑄銅處
  昭山在縣南七十里臨湘水下有旋潭甚深無厎州之得名因此也
  湘水南自衡山縣界流入于岳州湘隂縣界
  故尉城在縣西北七十里孫權以程普為長沙縣西部都尉以防關羽因立此城
  故陶關在縣西南五里晉杜弢據湘州反陶侃討之因置此城
  賈誼宅在縣南四十步
  呉芮墓在縣北四里
  陶侃墓在縣南二十三里
  醴陵縣中下西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漢臨湘縣地禹貢岷山𨗳江東别為沱又東至于澧是也後漢置此縣屬長沙郡呉封顧雍為長沙侯而家人不知是也隋平陳省入長沙武徳四年復置
  瀏陽縣中下西至州二百五十里
  本漢長沙國臨湘縣地呉置瀏陽因縣南瀏陽水為名隋平陳廢景龍二年復置
  益陽縣丄東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漢舊縣屬長沙國在益水之陽因名隋平陳屬潭州澬水一名茱萸江南自邵州流入經縣南三十步縣西有關羽瀨南對甘寧故壘昔羽屯兵水北孫權令魯肅甘寧拒于此水寧謂肅曰羽聞吾咳唾之聲必不敢渡渡則成擒也羽夜聞寧處分曰興霸聲也遂不渡茱萸江
  益水出縣東南益山東北流入澬水
  關羽故壘在縣西一十五里
  湘鄉縣𦂳西北至州二百三十里
  本漢湘南縣之湘鄉也後漢立為縣屬零陵郡自呉至陳並屬衡陽郡隋省入衡山縣武徳四年復置
  石魚山其石色若雲母開發一重石若魚形刻畫燒之作魚膏臭在縣西十五里
  龍山有鍾乳穴在縣南二百四十里
  漣水在縣南四十五里煮水一名得鹽五升
  湘潭縣𦂳東北至州一百四里陸路一百二十里本漢湘南縣地呉分立衡陽縣晉惠帝更名衡山厯代並屬衡陽郡隋改屬潭州天寳八年改名湘潭
  涓湖溉良田二百餘頃縣西七十里
  湘水經縣理東
  衡州衡陽上
  開元戸一萬三千五百一十三 鄉四十四元和戸一萬八千四十七   鄉四十四
  秦屬長沙郡漢為酃縣地呉分長沙之東部為湘東郡晉以郡屬湘州隋開皇九年罷郡為衡州以衡山為名州境東西六百五十里南北四百九十九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九百五十里北至東都二千六百四十九里
  東南至郴州三百七十里東北至吉州九百一十里
  正南㣲西至永州五百七十里西至邵州三百五十六里
  北至潭州四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麩金 大麻 紵絲元和貢 水銀
  管縣六
  衡陽 攸  茶陵 耒陽 常寧 衡山
  衡陽縣𦂳郭下
  本漢酃縣地呉分置臨蒸縣屬衡山郡天寶初更名衡陽郡縣仍屬焉案此所敘未全舊唐書云呉末分長沙東界立湘東郡隋罷郡為衡州改臨蒸為衡陽武徳四年復為臨蒸開元二十年復為衡陽縣城東傍湘江北背蒸水岣嶁山即衡山也在縣北七十里
  湘水西南自永州祁陽縣界入
  蒸水自臨蒸縣北東注于湘謂之蒸口
  酃湖在縣東二十里可釀為酒晉記武帝平呉薦酃酒于太廟是也
  蒸陽故城在縣西一百七十里
  攸縣下西南至州陸路三百四十五里
  本漢舊縣武徳四年分湘潭縣置以北帶攸溪為名茶陵縣中西南至州水路四百五十里
  本長沙國界齊永明七年入湘東郡隋開皇九年為湘潭縣武徳四年置茶陵縣貞觀九年廢聖厯元年復舊以南臨茶山縣以為名
  耒陽縣上西北至州一百六十八里
  本秦縣因耒水在縣東為名漢屬桂陽郡隋改為耒隂屬衡州案此所敘亦未全舊唐書云武徳四年復為耒陽後漢蔡倫即此縣人有宅基在縣西一里
  雨瀨在故縣西南每旱賽之則雨降
  常寧縣下西北至州陸路一百八十里
  本秦耒陽縣地呉分耒陽置新平縣宋元徽中三洞蠻抄掠州縣移就江東因蠻寇止息遂號新寧即今理是東俯潭水西枕冝江天寶元年改名常寧
  湘水在縣北六十里
  衡山縣丄西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隂山縣以縣東百二十里有隂山為名至梁武帝天監中分隂山立湘潭縣天寶八年改為衡山
  湘水在縣東
  衡山南嶽也一名岣嶁山在縣西三十里南嶽記曰衡山者朱陽之靈臺太虛之寶洞又云赤帝館其嶺祝融託其陽以其宿當翼軫度應機衡故為名又曰上如車葢及衡軛之形山髙四千一十丈
  衡岳廟在縣西三十里南嶽記曰南宫四面皆絶人獸莫至周迴天險無得履者漢武帝移于江北置廟隋文帝復移于今所
  郴州桂陽中
  開元戸三萬二千一百七十六 鄉五十元和戸一萬六千四百三十七 案鄉數𫝊寫缺
  本漢長沙國地後漢分長沙南境立桂陽郡理郴縣領十一縣隋平陳改為郴州大業中復為桂陽郡武徳四年為郴州
  州境東西五百九十六里南北三百二十三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二百七十五里北至東都三千一十五里
  東至䖍州一千里東南至韶州四百一十里
  西至道州五百三十五里西北至衡州三百七十里
  貢賦開元貢 紬 白紵
  管縣八
  郴  義章 義昌 平陽 資興 髙亭臨武 藍山
  郴縣上郭下
  本漢舊縣項羽徙義帝之所都也厯代屬郴陽郡隋屬郴州
  桂陽監在城内毎年鑄錢五萬貫
  馬嶺山在縣東北五里昔蘓耽學道于此得仙其舊宅在州東半里俯臨城餘跡猶存
  石井山在縣東北八十里有風母獸既死張口向風則生
  劉洞在縣西北二十三里出偃鼠如牛將為災乃出𤱶畝散落其尾悉為小鼠
  渌水自郴侯山注來
  程鄉呉録云程鄉出酒
  横溪水俗謂之貪泉飲者輒冒于貨財
  郴水出經縣東一里
  温水在縣北常溉田十二月種明年三月熟可一嵗三熟
  義帝祠在縣西一里墓在縣西一里
  義章縣中下西北至州一百一十五里
  本漢郴縣地隋末蕭銑分置屬郴州武徳因而不改開元二十三年自縣北移于今理郤據層嶺前臨通江章水在縣北六十五里
  義昌縣中下西北至州三百三十里
  本漢郴縣地至東晉分置汝城縣屬桂楊郡隋改為扈陽縣天寶元年改為義昌
  平陽縣上東至州九十九里
  本漢郴縣地東晉陶侃于今理南置屬平陽郡至陳俱廢隋末蕭銑分置武徳因而不改七年省八年復置銀坑在縣南三十里所出銀至精好俗謂之□子銀别處莫及亦出銅𨥥供桂楊監鼓鑄
  資興縣中下西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郴縣地後漢于此置漢寧縣呉改曰陽安晉改為晉寧至隋省開皇十一年又置改為晉興貞觀廢咸通三年又置改為資興南俯耒江北帶長嶺
  髙亭縣中下南至州九十里
  本漢便縣晉省陳復置至隋省入郴縣開皇十三年宇文融奏割郴縣北界置安陵縣安陵水在縣北百步因以為名天寶元年改為髙亭縣以縣東一百三十步髙亭山為名
  臨武縣中下東北至州二百一十三里
  本漢舊縣以南臨武溪水因以為名厯代屬桂陽郡後郡為郴州縣屬不改
  桐柏山在縣西北六十里
  雞水在縣南即桂水也
  藍山縣中東北至州三百二十里
  本漢南平縣至隋廢咸通中復置于今理天寶元年改為藍山縣
  九疑山在縣西南五十里
  永州零陵中
  開元戸二萬七千五百九十 鄉四十八元和戸八百九十四    郷四十五
  秦屬長沙郡漢為長沙國武帝分置零陵郡領縣十至宋封晉恭帝為零陵王隋文帝開皇九年平陳置永州因水為名大業三年復為零陵郡四年又置永州史記舜𦵏九疑即此地也
  州境東西三百三十二里南北五百六十一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一百五十五里北至東都二千八百九十五里
  南北至道州水路二百六十里東北至衡州陸路五百七十里
  南至韶州六百里西南至桂陽五百五里
  西至敘州南郎溪山懸險不通無里數
  貢賦開元貢 細葛 石燕
  管縣四
  零陵 祁陽 湘源 灌陽
  零陵縣上郭下
  本漢泉陵縣地隋平陳改為零陵縣自改零陵故移于此
  湘水經州西十餘里
  石室山在縣北一里吕䝉所築
  祁陽縣上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漢泉陵縣地屬零陵郡呉分泉陵置武徳四年復置于今理貞觀元年省四年又置
  石燕山在縣西北一百一十里出石燕充藥
  湘水經縣南三十步
  湘源縣上東北至州一百三十里
  本漢洮陽縣地至隋改置湘源縣屬永州
  湘水經縣東
  灌陽縣中北至州三百六十里
  本漢零陵縣地隋大業末蕭銑析湘源縣置武徳七年上元二年吕諲奏置
  灌水在縣西南一百二里
  連州連山下
  開元戸一萬八千八十 鄉二十二元和戸五千二百七十 鄉二十二
  秦為長沙郡之南境漢置桂陽郡至陳為桂陽縣隋文帝開皇十年置連州因黄連嶺為名大業初改為熙平郡武徳四年復為連州
  州境東西二百四十二里南北四百里
  八到東北至上都三千六百六十五里東北至東都三千四百五里
  東至韶州陸路五百里東至廣州八百九十里
  東北度嶺至郴州三百九十里西南至封州六百三十里
  西至賀州捷路二百七十里取道州桂嶺路二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細布元和貢 鍾乳
  管縣三
  桂陽 陽山 連山
  桂陽縣上中郭下
  本漢舊縣屬桂陽郡呉宋齊並屬始興郡梁陳屬陽山郡隋屬連州
  貞女峽在縣東南一十里
  黄連嶺在縣西南一百五十里
  陽山縣中下西北至州水路一百四十七里
  本漢舊縣為南越置關之邑故其關在縣西北四十里茂漢口史記尉佗移檄陽山關曰盜兵且至急絶道聚兵自守今陽山北當騎山嶺路秦于此立陽山關漢破南越以為縣後漢省晉重置在注水南梁天監六年置陽山郡以縣屬焉隋開皇十年屬連州神龍二年移于注水北即今縣理也是界諸山各出乳穴
  連山縣中下東至州一百六十里
  自漢至齊為桂陽郡之地梁武帝分桂陽置廣惠縣案梁武舊唐書作晉武廣惠隋書作廣徳與此互異皆當以此為是開皇十年改為廣澤屬連州仁壽元年改為連山
  滑水今為黄連水
  道州江華中
  開元戸二萬七千四百四十  鄉六十元和戸一萬八千三百三十八 鄉五十一
  秦屬長沙郡漢屬長沙國武帝分長沙置零陵郡呉分零陵置營陽郡今州是也以郡在營水之南因以為名隋末陷冦賊武徳四年平蕭銑置營州貞觀八年改為道州
  州境東西二百九十五里南北四百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三千四百一十五里北至東都三千一百五十五里
  正東㣲北至郴州五百三十五里南踰嶺至賀州四百四十里
  西南踰嶺至韶州四百二十里西北水路至永州二百六十里
  貢賦開元貢 細紵布
  管縣五
  𢎞道 永明 延唐 大厯 江華
  𢎞道縣上郭下
  本漢營浦縣屬零陵郡隋改永陽縣貞觀八年省入營道縣天寶六年改為𢎞道縣
  大陽原在縣南五十步多小斑竹相傳云舜崩之後二妃尋湘水以手拭淚把竹遂成斑也
  營水南自江華縣流入
  永明縣中東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漢營浦縣隋改為永陽縣武徳四年移于州西南貞觀八年省天后又置天寶元年改為永明
  延唐縣上西至州一百里
  本漢泠道縣地屬零陵郡漢景帝時零陵文學于泠道舜祠下得玊琯是也至隋自奔巢水口移營道縣于此武徳四年移營道于州郭内于此置唐興縣天寶元年改為延唐縣
  九疑山在縣東南一百里舜所築也九山相似行者疑惑故為名舜廟在山下
  泠水今名遲水源出九疑山
  舂陵故城在縣北五十里長沙定王封中子買為舂陵侯是也
  大厯縣中下西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本漢營道縣地大厯二年觀察使韋之晉奏析延唐縣于州東置因年號為名案舊唐書地理志大厯二年湖南觀察使韋貫之奏請析延唐縣于道州東南二百二十里舂陵侯故城北十五里置縣因以大厯為名又本傳云貫之本名純以憲宗廟諱遂以字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云貫之字正理相憲宗合志表傳皆可證貫之非之晉然攷本傳元和十二年罷相乃為湖南觀察使去大厯初已四十餘年則所云大厯二年貫之奏置亦誤今並仍原文以存疑江華縣中北至州一百一十三里
  本漢馮乘縣地故城在縣南七十里至隋不改武徳四年分馮乘縣置江華縣屬營州八年屬道州
  營水出縣東北
  淮南王子廟在縣南七十二里荆州記云淮南王安被誅其子奔至此城門化為石今名東塘神
  邵州邵陽下
  開元戸一萬二千三百二十 鄉三十元和戸一萬八百     鄉二十二
  秦為長沙郡地漢為昭陵縣屬零陵郡呉分置邵郡今州是也宋齊並為邵陵王國隋開皇十年以邵陵郡屬潭州隋末陷于冦賊武徳四年平蕭銑屬南梁州貞觀十年改為邵州
  州境東西屈曲一百二十里南北水路七百三十四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八百八十四里北至東都二千五百八十五里
  東至衡州三百五十六里東南至永州二百二十里
  東北至潭州陸路五百三十里
  貢賦開元貢 黄蠟 麻布元和貢 銀
  管縣二
  邵陽 武岡
  邵陽縣上郭下
  本漢昭陵縣屬長沙國後漢改昭陽縣晉武帝改為邵陽因邵水之陽為名
  武岡縣上東北至州四百三十里
  本漢都梁縣地屬零陵郡呉寶鼎元年改為武岡縣因武岡為名一云晉武帝分都梁縣置梁天監元年以太子諱綱故為武强武徳四年復舊
  都梁山在縣東北一百三十里
  福州長樂中都督府
  開元戸三萬一千六十七   鄉六十六元和戸一萬九千四百五十五 鄉八十一今為福建觀察使理所管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 管縣二十四
  禹貢楊州之域本閩越秦并天下以閩中下郡作三十六郡之數今州即閩中郡之地也下言閩中地者皆禹貢掦州之域漢初又為閩越國自越王句踐六世至無疆為楚所滅子孫播遷海上七世至無諸從諸侯之師滅秦率人佐漢漢立無諸為閩中王王故地郡又有冶縣按冶即今台州章安故縣是也後漢改為東𠉀官呉于此立曲郍都尉主謫徙之人作船于此晉置晉安郡領縣八屬揚州南朝以封子弟為王梁簡文帝初封晉安王入為皇太子是也陳廢帝改為豐州又為泉州因泉山為名隋大業二年改為閩州三年改為建安郡武徳六年改為泉州八年置都督府景雲二年又為閩州開元十三年改為福州都督府因州西北福山為名兼置經略使仍自嶺南道割屬江南東路
  州境案州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五千二百九十五里西北至東都四千四百二十四里
  東至大海七十里東南水路至海一百六十里
  東北至温州水路屈曲一千八百里山路險阻西南至泉州三百七十里西南至汀州水路屈曲一千一百六十五里正北微西至建州六百里
  貢賦開元貢 海蛤 蚺蛇膽賦 緜 絹
  元和貢 乾薑 白蕉
  管縣九
  閩  𠉀官 長樂 福唐 連江 長溪尤溪 古田 永泰
  閩縣上郭下
  本漢冶縣地屬㑹稽郡後漢改為東𠉀官案杜佑通典及舊唐書並云冶縣又名東冶縣後漢改為𠉀官都尉呉改屬建安郡晉以𠉀官為晉安郡隋開皇九年改為原豐縣十二年又改為閩縣皇朝因之
  海在縣東南一百六十里
  東湖在縣北三里
  西湖在縣西二里
  𠉀官縣緊北至州郭二里
  武徳六年于今州西北三十一里置八年廢長安二年重置貞元五年觀察使鄭叔則奏移于州郭
  長樂縣上西至州一百里
  本隋閩縣地武徳六年分置長樂縣
  石尤嶺縣南四十里與福唐縣分界
  大海在縣東七十里
  海澶山縣東一百二十里山在大海中周迴三百里福唐縣緊東北至州水路一百七十里
  聖厯二年析長樂縣東南界置萬安縣天寶元年改為福唐
  大海在縣東四十五里
  丹步渡在縣南百步其水謂之無患溪
  連江縣緊西南至州水陸路一百六十里
  本漢冶縣地晉分立温麻縣武徳六年移于連江之北改為連江縣
  連江在縣南三百里東流入海
  海在縣東五里
  長溪縣中下西南至州水路八百里
  長安二年割晉温麻舊縣北四鄉置長溪縣
  長溪在縣南四十五里流入大海
  尤溪縣中下東南水路至州八百里
  開元二十九年開山洞置縣東水路沿流至𠉀官縣西水路泝流至汀州龍巖縣
  古田縣中下東至州七百里
  開元二十九年開山洞置與連江接界與沙縣分界永泰縣中下東北至州二百五十里
  永泰二年觀察使李承昭開山洞置縣東水路沿流至𠉀官縣西泝流至南安縣南北俱抵大山並無行路建州建安上
  開元戸二萬八百     鄉四十元和戸一萬五千四百八十 鄉四十
  本秦閩中地也漢于其地立冶縣屬會稽郡後漢改冶為東𠉀官呉孫休永安二年以會稽南部都尉分為建郡今州即其地也宋齊梁皆以封子弟為王開元十年罷郡以縣屬泉州隋氏喪亂建安縣人擁衆自保武徳四年歸附遂于建安縣置建州
  州境案州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四千六百九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三千八百三十五里
  東北至處州山路九百里正南微東至福州六百里
  西南至汀州水路屈曲一千五百里西北至信州五百四十里
  西北至撫州八百三十里止北微東至衢州七百里
  貢賦開元貢 金花練賦 緜 絹
  元和貢 蕉布 偃鼠皮
  管縣五
  建安 浦城 邵武 將樂 建陽
  建安縣上郭下
  本漢冶縣之地後改為東𠉀官又立建安縣案通典云漢冶縣地呉置建安縣有武夷山因遂不改
  建陽溪一名建安水在州西四百步南流入福州界浦城縣緊東南至州三百六十里
  本漢興縣呉永安三年改曰呉興隋平陳省入建安武徳四年又省載初元年復置改曰唐興天授二年為武寧神龍元年復為唐興天寶元年改為浦城
  梨嶺在縣東北八十里與弋陽縣分界
  邵武縣
  本漢冶縣地呉于此立昭武縣晉改為邵武
  飛猿嶺在縣西一百七十里
  邵武溪水源出飛猿嶺東南流經縣西
  將樂縣中下東北至州四百五十里
  呉永安三年置隋開皇九年武徳八年復立
  將樂溪水源出百丈嶺東北流經縣界
  建陽縣中東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上饒縣地呉分置建平縣晉太元四年改為建陽隋開皇十年省入建安武徳四年重置
  建陽溪水源出縣北温嶺南流經縣界
  泉州清源上
  開元戸五萬七百五十四   案鄉數𫝊寫缺元和戸三萬五千五百七十一 鄉二十四
  舊泉州本理在今閩縣武徳六年景雲二年改為閩州開元中改為福州今泉州本南安縣也久視元年縣人孫師業訴稱赴州遥遠遂于南安縣東北界置武榮州景雲二年改為泉州即今理是也
  州境東西四百里南北三百三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五千六百九十五里西北至東都四千八百四十五里
  東至大海一百里東北至福州三百七十里
  南至大海一百里西南至漳州三百五十里
<史部,地理類,總志之屬,元和郡縣志,卷三十>

  仙遊縣中南至州一百六十里
  聖厯二年析莆田西界于今縣北十五里置清源縣天寶元年改為仙遊仍移于今理
  仙遊山在縣西三十里縣因為名
  漳州漳浦上
  開元戸一千六百九十  案鄉數𫝊寫缺元和戸一千三百四十三 鄉一十一
  本泉州地垂拱二年析龍溪南界置因漳水為名初置于今漳浦縣西八十里開元四年改移就李澳川即今漳浦縣東二百步舊城是十二年自州管内割屬福州二十二年又改屬廣州二十八年又改屬福州乾元二年縁李澳川有瘴遂權移州于龍溪縣置即今州理是也
  州境東西三百七十里南北三百九十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六千四百五十里西北至東都五千六百四十里
  東至大海一百五十里南至大海一百八十里
  西北至潮州四百八十里北至汀州九百里
  貢賦開元貢 鮫魚皮 甲香 蠟
  管縣三
  龍溪 漳浦 龍巖
  龍溪縣中下郭下
  陳分晉安縣置屬南安郡後屬閩州開元二十九年割屬漳州縣東十五里至山險絶無路西二十里至山南三里至山北十六里至山
  海去縣五十四里
  漳浦縣中下東北至州一百二十里
  垂拱中析龍溪南界置
  龍巖縣中下東北至州三百里
  先置在汀州界雜羅口名雜羅縣屬汀州天寶元年改為龍巖縣大厯十二年皇甫政奏改𨽻漳州
  廢懷恩縣在州西南三百一十里垂拱二年置屬漳州開元二十九年廢今置鎮
  汀州臨汀下
  元和戸二千六百一十八 鄉一十一案開元戸鄉數𫝊寫缺
  開元二十一年福州長史唐循忠于潮州北廣州東福州西光龍洞檢責得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餘戸奏置州因長汀溪以為名
  州境案州境里數𫝊寫缺
  八到西北至上都取建州路六千二百九十五里西北至東都五千三百三十五里東南至漳州九百里東北至福州水陸相兼屈曲一千三百六十里東北至建州水陸相兼一千五百里正南微西至潮州一千三百五十里
  西至䖍州水陸相兼一千二百里
  貢賦開元貢 蠟 偃鼠皮
  管縣三
  長汀 沙  寧化
  長汀縣中下郭下
  白石溪水在縣南二百步下流入潮州界
  沙縣中下西南至州一百八十里
  本宋置屬建安郡隋開皇十六年武徳四年又置屬建州開元二十三年割屬汀州因沙丘以為名
  溪水自縣西來經縣郭東北流入建安溪
  寧化縣中下西南至州六百里
  本沙縣地開元二十二年開山洞置縣西與䖍化縣接𤣥武山在縣北五里










  元和郡縣志卷三十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