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光祿大夫禮部尚書王公神道碑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光祿大夫禮部尚書王公神道碑
作者:袁枚 清朝
本作品收錄於《小倉山房文集

禮部尚書王公葬黃岡陽羅六十年,墓無碑。其孫廷泰來言曰:「先祖遺命弗為碑,碑缺至今。廷泰出先生門下,讀先生金石文字,於古無讓。然則安知非先人之靈不欲以姓名爵里草草托人,必待後世之能與夫班、馬爭者然後紀傳之耶?銘我先人,補子孫之憾,先生其奚辭!」余謹按其狀而書之曰:

公諱澤宏,字涓來,一字昊廬。家本琅琊,十世祖東平侯遷於黃岡。公父用予,崇禎進士,任淮安推官,內擢檢討,以公故封光祿大夫禮部尚書。有子五人,公其長也。玉色揚聲,風采雋異。八歲,侍封公於淮,封公指簿案戲曰:「兒他日亦掌是乎?」公搖首,別手一書曰:「兒讀此,願掌此。」擷之,《禮經》一部也。翁乃大奇之。

年十四,補博士弟子,中崇禎壬午副榜。

當是時,流賊四起,黃岡氛甚惡。公避亂九江,路遇賊,劫其家屬。公逃深箐中,三日不食。譚爾恒者,九江豪也。夜夢彩鳳翔竹間,旦伺得公,餓色焦然,憐而衣食之。公說譚曰:「某祖父母、父母俱陷賊中,某義不獨生。公仁人,能活某一家乎?」譚問計,公曰:「賊眾烏合,無遠志,又無刁斗之設。每夕豬啼而囂,必置酒高會。乘其醉襲之,克矣。」譚許諾,糾鄉勇百餘,雜持鋤盾。公操戈而先,眾從之,直斫賊營。賊大驚,手不及格,皆逃。公殺數十人,扶祖父母、父母出。其他子女得脫者,泣謝環拜,求見主帥。就視,乃書生儒冠,美而文者也。時公年二十一矣。甲申世祖章皇帝登極,天下大定,公歸里讀書。辛卯,舉於鄉。乙未,成進士,入翰林,督學京畿,再遷吏部侍郎、左都御史、禮部尚書。既貴,為譚爾恒納粟,得官同知,所以報也。

立朝專持大體。御史某奏流人宜徙烏喇,公不可。聖祖駁問,公奏稱:「烏喇死地,流非死罪。果罪不止流,當死,死不必烏喇;罪不當死,故流,流不可烏喇。」舉朝無以難,事竟寢。後聖祖巡烏喇,歎曰:「此非人所居,王澤宏其引朕於仁乎!」先是,江西徵漕,每米石輸水岸費若干,相沿為正供。會江督奏入,九卿議者,多是兩端。公力言洪都地瘠民貧,除之便。天子以為然。歲省浮額十餘萬。西江稅關,舊設湖口。湖口灘石森立,商舟待驗,往往漂沒。公奏移九江。嗣後,泊者晏然,無他虞,往來商為建生祠。

癸未,以老辭位,歸居金陵之大功坊。角巾散服,徜徉山水,若忘其為國老者。然鑾輿南巡,公三逢盛典,每見則賜坐賜參藥,勞問優渥,鄉里以為榮。年八十三薨。子六人:長材升。次材任,己未進士,官副都御史。次材成,官江西南康令。次材獻、材信、材振。材振,即廷泰父也。先娶陳氏,繼周氏,俱封夫人。銘曰:

天開虞廷,先生鳳鳥。來舞來儀,為國初老。公之誕生,神骨珊然。禮儀三百,幼願學焉。帝曰嘉汝,汝作秩宗。勖帥以敬,克相朕躬。瓢齎築鬻,罔或不供。吉凶軍嘉,必度於本末,而後立衷。公拜稽首,含舒憲章。斟酌《六典》,捐益百王。執大琰圭,而佐丞嘗。亦咸有一德,以格於穹蒼。侃侃霜肅,澄澄水止。無赫赫之功,不沾沾自喜。老而安焉,三山二水。廷泰甚文,黃中通理。補徵玄石,永光蒿里。祖德訪孫,碑文助史。公侯之裔,必復其始。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