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的道路 丰硕的成果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光辉的道路 丰硕的成果

——记辽宁省下放干部在农村三大革命斗争中锻炼成长
《人民日报》通讯员 《人民日报》记者
1972年1月19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三年前,辽宁省有一批干部,响应毛主席关于“广大干部下放劳动,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会”的伟大号召,纷纷奔赴农村三大革命斗争第一线。他们或靠自己双手建起“五·七”干校,或到艰苦的地方插队落户。他们在实践中认真读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批判资产阶级,虚心向贫下中农学习,经群众斗争的大风雨,见群众斗争的大世面,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一批批下放干部充实基层,走上新的战斗岗位以后,贫下中农看到他们重新学习的成果,高兴地说:“这些经过下放锻炼的干部,能‘官’能民,心连群众,路线觉悟高,我们信得过!”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辽宁下放干部的斗争实践生动地证明:毛主席指引的“五·七”道路,是在三大革命斗争中,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重新教育干部,培养造就无产阶级干部队伍的必由之路。

在同工农群众结合中把立足点移过来[编辑]

干部下放劳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这场革命,使整个干部队伍充满活力,给整个社会带来崭新的风尚。

辽宁广大下放干部在重新学习过程中,围绕“为什么人”的根本问题,自觉改造世界观。他们抓住资产阶级的“官”气斗,沿着正确路线变立场、变思想、变感情,把立足点移到工农兵方面来。

在法库县秀水河子公社插队落户的杨丽凤同志,是苦大仇深的贫农女儿。一九六○年,她穿着妈妈做的土布鞋,走进大学。在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反革命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统治的大学里,她开始看不惯,逐渐跟着变,把布鞋脱下来,压在箱底下,“土气”变成了“洋气”。那时,她追求“官、名、利”,忘记了工农兵。有一个学校曾请她讲苦难家史,她竟认为“有失身份”而拒绝。到农村插队落户后,她和贫下中农一起忆苦思甜,贫下中农听了她的思想演变过程,教育她说:“你忘掉的不光是自己的苦难家史,是忘了咱贫下中农的阶级史;你脱掉了土布鞋,就是丢掉了劳动人民的本色!”贫下中农的话,使她觉悟到:即使根红苗正,忘记了过去,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跟着错误路线走,也会变修。于是她重新穿起那双土布鞋,登门访问贫下中农,接受再教育,坚持在劳动中进行刻苦磨练。她把贫下中农当做好老师,贫下中农把她当作贴心人。杨丽凤同志深有体会地说:“两条路线培养两种人,修正主义路线毒害我追求名利,毛主席革命路线教育我全心全意为人民。”

广大下放干部坚持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把自己的思想来一番改造,来一番变化。有一个女干部,下放后,为了适应农村生活环境,从头到脚都换上了和社员群众一样的服装,以为这样就放下“官”架子了。一次,队里的牛犊掉到粪坑里,当她正在犹豫的时候,老队长跑来,一下子跳下粪坑,把牛犊抱了出来。她望着浑身粪水的老队长,联想到贫下中农曾经对她说过“换了衣裳,不等于换了思想”的话,深受触动。比起贫下中农来,自己的思想还是脏的。从此,她以贫下中农为榜样,脏活累活抢着干。有一次,队里的马棚倒塌时,为了抢救牲口,她奋不顾身地冲进马棚,一个大土块砸在头上,差点昏倒过去,这时有人喊:“大梁要塌下来了,赶快躲开!”抬头一看,只见三、四个贫下中农用身子顶着大梁。她望着贫下中农临危不惧的形象,想到毛主席关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教导,便把个人安危置于度外,一次又一次地冒险把牲口全部抢救出来,受到贫下中农的好评,说她“和贫下中农想的一样了”。

通过下放劳动,老干部回到贫下中农中间,一起战天斗地,焕发了革命的青春,激发了无产阶级感情,“久旱盼甘雨,连雨盼晴天”,同贫下中农心连心,息息相关。一些“三门”干部,在贫下中农“手握锄把,胸怀天下,苦累全不怕”的精神教育下,在艰苦劳动中磨练,朝气蓬勃干革命。广大下放干部用自己的革命行动,有力地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的“入党做官论”,冲决了几千年来“官贵民贱”陈腐观念的束缚。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下,他们正在走一条新路,做一代新人。

在阶级斗争的风浪中锻炼成长[编辑]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说: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

农村,充满着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次次严峻的考验,无时不在触及每个下放干部的灵魂。他们从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中找武器,到斗争实践中去锻炼,加深了对党的基本路线的理解,增强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观念,提高了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他们说:走光辉的“五·七”道路,参加火热的阶级斗争,在斗争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教育干部“要搞马列主义,不搞修正主义”的根本途径。

有些同志,过去只顾埋头干,不分啥路线,口里也讲无产阶级专政,却不懂得阶级斗争。投身到斗争的激流,不断受到教育,获得真知。在复县阎店公社倪洼大队插队落户的丛英华同志,对此有深刻的体会。他原是县公安局局长,长期在无产阶级专政机关工作,却没有真正理解无产阶级专政下阶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插队后,两件事对他教育非常深刻。一件是:队里有个社员,在文化大革命前,因为在阶级斗争面前敢顶、敢斗,遭到一小撮敌人的诬告陷害,丛英华曾错误地派人传讯,这个社员据理顶了回去。丛英华插队后,正好住在这个社员的家里。他听了这个社员对他执行错误路线的批评,很是痛心。另一件是:队里有个反动富农,长期逍遥法外。“一打三反”开始时,从县公安局审理这个反动富农的卷宗里查出这样的批示:“因年迈体弱,丧失反革命活动能力,故不定为反革命分子。”写这个批示的正是丛英华。当贫下中农告诉他这件事时,他说:“我那能糊涂到这种程度!”看到卷宗才大吃一惊。贫下中农说:“老丛啊,你过去脱离实际,不了解农村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容易把事情弄混淆了。”这两件事对丛英华思想上震动很大。他想:过去总认为自己工作兢兢业业,群众批判自己犯了路线错误不服气;眼下碰到的这两件事,不正好说明自己过去跟着错误路线走,分不清敌、我、友吗?他总结了自己的经验教训,到贫下中农当中斗私批修,和大家一起调查敌情,分析阶级斗争的动向,很快地揭开了这个队的阶级斗争盖子。那个曾经被他批示为“丧失反革命活动能力”的反动富农,原来是一个罪恶多端的现行反革命分子。事实又一次深刻地教育了丛英华,他说:“真是路线决定一切!执行正确路线,就能在阶级斗争中分清是非,打胜仗;执行错误路线,在阶级斗争中头脑就不清醒,会吃败仗。”

在阶级斗争风雨面前,是冲锋陷阵,还是畏缩不前?下放干部说:“阶级斗争是个标尺,能量出世界观改造的程度,路线斗争觉悟的高低。”他们在党组织领导下,同贫下中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参加农村斗、批、改,参加“一打三反”运动。不少人敢揭“老大难”,敢捅“马蜂窝”,腐蚀利诱不上套,打击陷害吓不倒,为了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基层,他们发挥了作用,作出了贡献。

在激烈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经常都有两种世界观的搏斗。在西丰县振兴公社插队落户的赵桂荣同志,在揭开一个“老大难”大队阶级斗争盖子的斗争中,每参加一次战斗,都触及一次灵魂,受到一次教育。她参加了“一打三反”运动,坚定地同贫下中农一起,从一个一贯拉拢腐蚀干部的坏女人的背后,揪出了以一个反动富农为首的盗窃集团。阶级敌人不甘心他们的失败,他们一方面围攻赵桂荣,企图把她撵走,一方面恫吓群众,制造分裂。在这种情况下,赵桂荣有些犹豫。广大贫下中农无所畏惧,揭穿了阶级敌人的阴谋。老贫农王云相挺身而出,同一小撮阶级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并鼓励赵桂荣说:“毛主席的哲学就是讲革命,讲斗争,阶级斗争越反复,我们越要斗!”赵桂荣从老贫农身上又一次找到了自己的思想差距。她又一次学习毛主席关于“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的教导,增强了斗争的勇气和信心。她在贫下中农大会上坚定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就是掉脑袋,也要和大家战斗在一起,决不能在敌人进攻面前打‘退堂鼓’!”经过半年多反复的斗争,终于打开了局面,揭开了这个队的阶级斗争盖子。广大贫下中农看到这场斗争的胜利,看到抓革命、促生产出现了一派大好形势,都夸奖赵桂荣同志。

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编辑]

伟大导师列宁说:“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人民生气勃勃的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辽宁广大插队干部在群众中间落户,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群众面前。他们和贫下中农在一盏灯下读毛主席的书,在一条战线上战斗,在一块土地上流汗,亲眼看到了贫下中农的高贵品质,亲身受到了贫下中农的深刻教育,思想上扎下了“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根子。处处拜贫下中农为师,事事向贫下中农请教,在下放干部中形成了风气。

在新民县立新公社大路大队兵马路生产队插队锻炼的赵纯厚同志,过去担任这个县的副县长时,觉得自己是管群众的,比群众高明。插队后,天天受着群众的教育。有一次,播种玉米时,一个捻种的社员不相信合理密植能增产,故意捻了两垄“拉拉稀”。老赵发现后,主张当众批评那个社员,然后毁种。老贫农刘振久说:“你硬性把这两垄地改种了,改不了人的保守思想。留着吧,做个对比,也好教育人。”秋天,那个捻种的社员跑到地里,看到合理密植的庄稼比他的“拉拉稀”长得好,算算棵数,能增产二、三成,信服了,便到处宣传合理密植好。通过这件事,老赵认识到,群众比自己高明得多,真正了不起的是群众。过去当副县长,为什么不能带领好群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靠“官”衔管群众,凭主观瞎指挥。他联系思想实际批判了刘少奇一类骗子鼓吹的唯心论的先验论,自觉地到贫下中农中间去吸取政治营养,和群众一起参加变革现实的斗争,提高了觉悟,树立了相信和依靠群众的观点。这个生产队有一片沙包地,他向贫下中农虚心请教,找到了改良沙包地的办法,便同群众一起,顶风冒雪,破冰掏开“大龙湾”,挖出黑土盖荒沙。又和群众一起打井浇地,实行科学种田,夺得了一九七○年的农业大丰收。贫下中农亲切地说:“老赵是咱们的好参谋!”老赵则说:“不当你们的小学生,我就会瞎参谋啊!”

干部走没走“五·七”道路,同群众的关系大不一样。群众说得好:“过去刘少奇一类骗子把咱们分开了,用八抬大轿也请不来你们;今天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把咱们又连在一起了,用八头大牛也拉不开了。”

去年秋天,在昌图县古榆树公社插队落户的左琨同志,被派到七家子公社担任领导工作。“上任”的第二天,他便眼睛向下,走访群众,向贫下中农请教。他先后深入三十多个生产队,参加劳动,调查研究,掌握阶级斗争动向,狠抓思想和政治路线教育,发动和依靠贫下中农,打击阶级敌人,批判资本主义歪风,推动了革命和生产。他还带领社队干部,调查了全社低洼地,同群众商量,制订了农田基本建设规划,开展了排涝治地的斗争。三个多月时间,治理低产地一万五千多亩,造林五千三百亩。广大群众充满信心地说:“有这样执行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带头人,七家子一定能很快改变面貌!” 同左琨一样,许多下放干部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以后,用新的姿态工作,带来了新的作风。他们地位变了,甘当小学生的精神不变,走到那里,就向那里的群众亮“底”求教,集中群众智慧。他们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那里艰苦、困难,就冲向那里。群众说:“看到这样的干部,怎不叫咱口里称赞、心里高兴呢!”

辽宁广大下放干部走“五·七”道路取得的丰硕成果,闪耀着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灿烂光辉,体现了党的亲切关怀,凝结着贫下中农的心血。回顾三年来的战斗历程,他们更加精神振奋,豪情满怀,决心高举党的“九大”团结、胜利的旗帜,沿着毛主席指引的康庄大道继续前进!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馬來西亞以及新西蘭屬於公有領域。但1972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8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