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克齋先生文集/卷八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七 克齋先生文集
卷八
作者:申益愰
1862年
卷九

雜著○性理彙言[编辑]

[性理彙言序][编辑]

始先生排條分門爲二十卷。列其目錄。其第一卷則曰理曰理氣。第二卷則曰太極曰動靜曰靜曰動。第三卷曰陰陽曰五行曰天地曰天文曰地理。第四卷曰鬼神曰物類。第五卷曰人身曰心。第六卷曰命性曰命曰性。第七卷曰性情曰情。第八卷曰道德曰道曰德。第九卷曰神曰機曰勢。第十卷曰人倫。第十一卷曰誠敬曰誠曰敬。第十二卷曰忠信曰忠恕。第十三卷曰道統曰聖賢。第十四卷曰敎學曰敎曰學。第十五卷曰存養省察曰存養曰省察。第十六卷曰知行曰致知曰力行曰言行。第十七卷曰出處曰經權。第十八卷曰禮樂曰政法。第十九卷曰歷代曰王覇。第二十卷曰雜學曰異端。而第三第四及第六卷以下。未及卒業。只有目錄而已。今謹取其平日所嘗整修者數三篇。載之集中。

義附[编辑]

理本無形。只是事物上當然者是也。今人論一事一物。而其言是則聽者。必曰然矣。不是則必曰不然矣。其所以然之不然之者。必有所據者而言。這便是理。

理不離乎事物。陰陽以下皆是事物。亦不雜乎事物。太極圖第一圈見之。

朱子曰。天下無性外之物。而性無不在。余亦謂天下無理外之物。而理無不在。此語當作兩截看。蓋無論物之善惡精粗。泝源而言。則必有爲此物之理而後有此物。卽無理外之物也。沿流而言。旣有此物則理又在此物之中。卽理無不在也。

自其微者而觀之。則冲漠無眹而萬象森然已具。卽無理外之物也。自其著者而觀之。則卽事卽物而此理無乎不在。卽理無不在也。

象數未形。而其理已具。卽無理外之物。形器已具。而其理無眹。卽理無不在。

有言理無爲者。余謂理無形則固無爲矣。然必有有爲之理而後。凡物得以有爲。而物之有爲處。理又常在其中而爲之主。此理之所以無爲而無不爲者也。周子曰。動而無靜。靜而無動者。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者。神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非不動不靜也。於此可見。

陳北溪論理。有能然必然當然自然處。朱子以其說爲甚備。學者當詳玩之。陳氏問。理有能然。有必然。有當然。有自然處。皆須兼。或疑能然者氣也。非理也。余謂理能然。故氣亦能然。若理不能然。氣安得獨能然乎。故當以能然者爲理。

朱子曰。知其所當然而不容已與。夫所以然而不可易。蓋所當然者。是就事物上。直指其理。所以然者。是又就當然上。指其本原來歷。二者最切於竆理。知此則能然必然自然之類。皆在其中矣。

四十而不惑。是知其所當然。五十而知天命。是知其所以然。行之而不著。習矣而不察。著者明其所當然。察者識其所以然。先知覺後知。先覺覺後覺。知謂識其所當然。覺謂悟其所以然。

所當然者。義也。所以然者。理也。所當然者。率性之道也。所以然者。天命之性也。義與道是用。理與性是體。

理本善故在天而曰道曰德曰帝曰命曰元亨利貞。在人而亦曰道曰德曰性曰仁義禮智者。皆是好底名字。發於情則曰愛曰恭曰宜曰別者亦好。見於行則曰孝曰悌曰忠曰信之類亦好。體用本末一也。

理雖本善。然亦有爲惡之理。卽程子所謂善惡。皆天理也。

理本但可以爲眞爲實爲中爲正爲公爲直爲精爲粹爲純爲全。然亦必有爲僞爲虛爲偏爲邪爲私爲曲爲粗爲駁爲雜爲褊之理。故有此數者。而數者之中。理又無不在焉。卽所謂善惡皆天理也。

體用二字。最好說理。盈天地間者。不問有形無形。靜者爲體。動者爲用。

朱子引佛書能與所能之說曰。能爲人所做作。所能謂人所做作底事。余謂此語亦好說理。如言學道則道是所能學是能。而言講學則學又是所能。講又是能也。又如著衣喫飯。則衣與飯是所能。著與喫是能也。萬物萬事皆然。

橫說竪說四字。正好說理。理無處不然。故不橫說則無以見其大。無時不然。故不竪說則無以見其久。

理有合說分說之異。不合說則無以見其理一。不分說則無以見其分殊。

理又有單說對說之異。如理字單說。則自兼體用。以義對說。則理爲體義爲用。如朱子言單說人心。則都是好對道心說。則便是撈攘物事。此類甚多。

程子曰。理一分殊。余謂理一者。太極也。分殊則見於動靜。

理一分殊有二說。直就理上看。則如元亨利貞之理一也。而曰元曰亨曰利曰貞之分則殊矣。一說也。就事物上看。則萬事萬物之理一也。而各一其理之分則殊矣。一說也。然元亨利貞。亦因木火金水而得名。則初未嘗外乎事物。但所就而言者。有不雜不離之異耳。

理一而分殊。河圖洛書。見之。

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理一也。而纔易其一卦一爻。則其象已變而占亦不同。卽分殊也。

易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陰陽以氣言。剛柔以質言。仁義以德言。天地人之分殊也。曰陰曰陽。氣之分殊也。曰剛曰柔。質之分殊也。曰仁曰義。德之分殊也。然而皆謂之道。道卽理也。卽理一也。

易曰。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同歸一致。理一也。殊途百慮。分殊也。

理一。太極圖第一圈。見之。分殊則其下諸圈。見之。

敬軒辥氏曰。理一。乃所以包乎分殊。分殊。卽所以行夫理一。分殊固在乎理一之中。而理一又豈離分殊之外哉。又曰。理一所以統夫分殊。分殊所以分夫理一。其實一而已矣。

太極圖。明理一分殊之體。而用在其中。西銘明理一分殊之用。而體在其中。

龜山楊氏曰。知其理一所以爲仁。知其分殊所以爲義。余謂仁則不爲楊朱之爲我。義則不爲墨翟之兼愛。

知其分殊。卽所謂柝之。有以極其精而不亂。知其理一。卽所謂合之。有以盡其大而無餘。

曾子隨事精察而力行之。是指分殊處說。及夫子告以一貫。卽應之速而無疑。是指理一處說。

不患不知理一。且患不知分殊。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

朱子曰。一本而萬殊。萬殊而一本。余謂理一分殊。不分體用而言。一本萬殊。則分體用而言。少有不同。

一本固是體。萬殊固是用。然體用一源。則體固一而用亦一。顯微無間。則用固萬而體亦萬。

一本者。求諸太極。萬殊者。求諸動靜。一說也。一本者。求諸靜。萬殊者。求諸動。亦一說也。

一本者。萬物統體一太極也。萬殊者。一物各具一太極也。一本中自有萬殊。統體之各具也。萬殊中自有一本。各具之統體也。

一本而萬殊。顯諸仁也。德之發也。萬殊而一本。藏諸用也。業之本也。

一本而萬殊。隱而費也。萬殊而一本。費而隱也。

大德敦化。一本也。小德川流。萬殊也。

一本者。天藏海涵。萬殊者。蠶絲牛毛。

一本而萬殊。萬殊而一本。混兮闢兮。其無竆兮。

程子曰。天下之理。無獨必有對。余謂理一故無對。分殊故無獨必有對。

無獨必有對有兩義。一是謂天下之物無無對之理。一是直謂理亦無無對者。當各隨其義而通之。

無對謂至一至善至尊至神者。惟理爲然。無物可與爲對者也。有對指其無所不在而言。

理與氣不相雜故無對。不相離故有對。無對故有善無惡。有對故有善有惡。

易有太極。故理有對。無極而太極。故理無對。

觀太極圖第一圈。則可知理無對。觀其第二圈以下。則可知理有對。

一故神無對也。兩在故不測有對也。

太極者。本然之妙也。可見無對。動靜者。所乘之機也。可見有對。

子曰。物相雜故曰文。蓋有陰必有陽。兩物相須相雜而後方能成文。程子所謂一不獨立。二必爲文。是也。子又曰。文不當故吉凶生焉。蓋陽居陰位。陰居陽位。相交相錯而後變化生焉。程子所謂理必有對。生生之本。是也。

朱子曰。所謂對者。或以左右。或以上下。或以前後。或以多寡。或以類而對。或以反而對。余謂左右者。東西南北之類。上下者。天地君臣之類。皆以位言也。前後者。晝夜古今之類。以時言也。多寡者。十百千萬之類。以數言也。以類而對者。君子與君子之類。是也。以反而對者。君子與小人之類。是也。大槩皆因陰陽而分左右者。陽左陰右之義。上下者。陽尊陰卑之義。前後者。陽先陰後之義。多寡者。陽饒陰乏之義。以類而對者。陰陽交易之義。以反而對者。陰陽變易之義。於此察之。則可以竆神化之妙。程子所謂中夜以思。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朱子所謂看得破時。眞箇是差異好笑者也。

理與理對。則如仁對義禮對智者。以類而對也。仁對不仁。義對不義。禮對非禮。智對非智者。以反而對也。仁對惻隱。義對羞惡。禮對辭讓。智對是非者。以體用而對也。若以形而上下對。則理與氣道與器。皆可爲對。

或言一無對。然河圖自二至十之數。皆與一爲對。或言中無對。然五行之土。與木火金水。五性之信。與仁義禮智。皆可爲對。朱子所謂若不相對。覺說得天下事都尖斜了。沒箇是處也。

因見作律詩儷文者曰。便是理有對。

無對有對之理。開眼便見。

知理無對。則凡氣稟物欲之害乎理者。可以克治而存其理矣。知理有對。則凡其以類而對。不可相無者。可以交致其宜。以反而對。不可兩立者。可以扶抑去取。使之復歸于一矣。

有而無無而有。合而未嘗不分。分而未嘗不合。合之爲一而不加大。分之爲萬而不加小。妙矣。

詩曰。昊天曰明。及爾出王。昊天曰朝。及爾游衍。子曰。立則見其參於前。在輿則見其倚於衡。顔淵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是果何物也。是果怳惚杳冥。終不可求者耶。

辥敬軒無上事而曰。擧此以告人。人其信之乎。吾其誰告之。蓋其所感者深矣。

舊見萬理各成一理。近似覺萬理只是一理。

程子曰。人只有一箇天理。不能存得。更做甚人。余謂害天理者。氣質物欲也。人能去其物欲。變其氣質。則天理存矣。不能者反是。人獸之分。決於此。

或問太虛。程子曰。亦無太虛。遂指虛曰皆是理。安得謂之虛。天下無實於理者。余謂此君子所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造次必於是。顚沛必於是者也。

程子曰。天地生物。各無不足之理。常思天下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有多少不盡分處。余謂統而言之。理之在物爲性者。無不全。分而言之。理之在君爲仁。在臣爲敬。在父爲慈。在子爲孝。在兄弟爲友。在夫婦爲別者。亦無不全。而爲吾所固有之分。這箇初無智愚賢不肖之別。卽所謂各無不足之理也。但人多不能修其仁敬慈孝友別之道。以盡其性。卽所謂多少不盡分處也。

程子曰。視聽思慮動作。皆天也。人但於其中。識得眞與妄耳。余謂視聽思慮動作。皆物也。而必有所以然之理。故曰皆天也。然其眞者。是不失其理之本然者也。其妄者。是氣拘欲蔽而失其本然者也。

朱子曰。理便是心之所有之理。心便是理之所在之地。余謂非心則理無安頓處。蓋心主一身而能管乎萬理。理在萬物而不外乎一心。卽所謂合內外之道也。

朱子曰。天下之物。皆實理之所爲。故必得是理。然後有是物。所得之理旣盡。則是物亦盡而無有矣。余謂理本無盡時。此蓋隨物而言也。隨物而言。則所以爲是物之理盡。故是物亦盡。若理無盡。則是物豈有盡乎。

主理而言。則理盡則物亦盡。主物而言則物盡而理亦盡。如無父則無所謂慈。無子則無所謂孝。

朱子曰。周禮。是聖人運用天理爛熟之書。卽張子所謂禮儀三百。曲禮三千。無一物之非仁也。

辥敬軒曰。須看無物之先其理。如何。余謂無物之先其理。只如有物之後。而萬象昭然已具。但未有許多頭面耳。

學要竆理循理而已。不竆理則無以知其所循。不循理則無以有其所竆。

朱子曰。竆理則智崇如天而德崇。循理則禮卑如地而業廣。

觀會通以行其典禮。竆理循理之要。

如庖丁解牛。會則其族。而通則其虛也。妙哉言乎。

竆理以知言。循理以行言。順理兼知行言。卽順理而知。順理而行也。

竆理循理。皆當用敬。

孟子曰。心之所同然者。理也義也。理義幷言始於此。理是體。義是用。以下論理義。

程子曰。在物爲理。處物爲義。此語易曉。又曰。在義爲理則難曉。或疑義字是事字之誤。不然則只是體在用上云爾。

就天言。元亨利貞。理也。生長收藏之各得其宜。義也。就人言。仁義禮智。理也。愛恭宜別之各當其施。義也。

又如在子則當孝者。理也。晨當省。昏當定。夏當凊。冬當溫之類。義也。萬物萬事皆然。

理一而已。義則萬殊。然義有萬殊。則理亦有萬。可知。卽體用一源也。

理包夫義。義行此理者也。

理在心。統體一太極也。義在事。各具一太極也。

大德敦化。理也。小德川流。義也。

理如德。主天下之善。義如善。原天下之一。

義以方外。則理全乎內。

行得盡義時。理亦無不盡。

毋不敬。可以盡義。

理氣象數附[编辑]

子曰。陽氣潛藏六經。以陰陽言氣始此。孟子言浩然之氣。則只是就人身上說。至宋儒。以氣配理。而論天道人道始詳。

古者。以事物敎人。宋儒兼以理氣敎人。其揆一也。

子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理也。兩儀。氣也。後世論理氣。皆原於此。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看得此數句。十分明瑩。方爲知理氣。

事物生於氣。氣生於理。故因事物而知其有氣。因氣而知其有理。卽因顯而知微也。

理生氣。氣生物。物生事。如人是物。人之動靜云爲。是事皆氣之爲也。其所以然者。理也。動靜云爲。各有所當然之則者。亦理也。所謂所以然者。原其未有事物之前而言。所謂所當然者。卽其已有事物之後而言。萬物萬事。皆當如此推之。

事物未生。理氣自在事物。旣生。理氣在事物之中。事物對言。則事是事物是物。或單說物字。則事亦物也。

氣與物對。則氣是陰陽五行。物是天地萬物。然以形而下者言。氣亦物也。惟理無形。然若欲指而言之。則亦可謂之物。中庸曰。其爲物不貳。

事是物之事。然理氣之流行變化者。亦可謂之事。

理自無竆氣。則往過來續而無竆。

必有爲氣之理而後有是氣。便是理先於氣。但理氣俱無其始。故又言無先後。

理氣本非一物。但不可相離。而各在一處。故又言非二物。

因陰陽而有健順之名。因木火金水而有元亨利貞之名。可見理不離乎氣。然健順元亨利貞。初不待陰陽木火金水而有。可見理不雜乎氣。

太極圖第一圈。可見理氣不相雜。其第二圈。可見理氣不相離。

無極而太極一句。指理之自有而具動靜體用者言。卽所謂本然之妙也。應圖之第一圈。太極動而生陽以下。方指理之在氣而有動靜體用者言。卽所謂所乘之機也。應圖之第二圈。

易中卦卦爻爻。各一其氣。則亦各一其理。

理氣體用有二說。合而言之。動靜者。氣也。所以動靜者。理也。理氣俱靜爲體。俱動爲用。無彼此也。此一說也。分而言之。理自理氣自氣。故指理而言其動靜。則便是理之體用。而非氣之體用。指氣而言其動靜。則便是氣之體用。而非理之體用。此一說也。二說本無二致。但有所主之異耳。體用別見。

理非靜有而動無。氣非動有而靜無。或言理爲體氣爲用者。誤矣。

理氣善惡。亦有二說。合而言之。理有善惡。故氣有善惡。而氣旣有善惡。則理又無不在焉。是則理氣善惡無彼此之間。一說也。分而言之。理無形而氣有質。無形者。以德言而本無不善。有質者。以品言而便有淸濁。淸者爲善而濁者爲惡。自不同矣。一說也。善惡別見。

理本善而已。然亦有爲惡之理。便是理有善惡。非謂有善理惡理也。

理氣常變。亦有二說。大槩與善惡之說同。學者當自知之。

以天道言。當暑而暑。當寒而寒者。常也。不當暑而暑。不當寒而寒者。變也。以人心言。當喜而喜。當怒而怒者。常也。不當喜而喜。不當怒而怒者。變也。是皆氣之爲也。然理如此而後氣亦如此。故指其變者。以爲非理之本然則可。若以爲非理則不可。

又如水之就下。常也。激而行之則可使在山。搏而躍之則可使過顙者。變也。又如人而愛人。常也。無故而執刀殺人者。變也。皆氣之爲也。然亦有此理。非氣獨然也。天下無理外之物。而理無不在者。於此可見。

理氣虛實。亦有二說。以有形無形言。則氣實而理虛。以無變有變言。則理實而氣虛。虛實別見。

理氣先後。亦有二說。朱子曰。若論本原。則有理而後有氣。若論稟賦則有氣而後理隨而具。是也。先賢言理氣先後。不過如此。當默而識之。

有理而後有氣。卽太極圖第一圈。是也。有氣而後理隨而具。卽圖第二圈。是也。

或以理氣。比人馬正好。理之乘氣。猶人之乘馬也。理氣之有動靜。猶人馬之有行止也。合而言之。理氣動則俱動。靜則俱靜。猶人馬行則俱行。止則俱止也。此所謂不相離者也。分而言之。亦俱動俱靜。然理自理氣自氣。故理之動靜。非氣之動靜。氣之動靜。非理之動靜。猶人自人馬自馬。故人之行止。非馬之行止。馬之行止。非人之行止。此所謂不相雜者也。然理是氣之本。人是馬之主。則其動靜行止。皆當歸之於理與人也。

理氣比經緯。竪看則理氣皆當爲經。橫看則理氣皆當爲緯。如是則理氣之爲經緯者爲一。若以理爲經。氣爲緯。則其經緯爲二矣。此與理爲體。氣爲用之說相似。恐未然也。

一理一氣。大而貫天貫地。細而入絲入毫。所謂體物而不可遺也。

一理一氣。散爲萬變萬化。而一者常爲骨子。故不齊之中。自有至齊者焉。事物之生於理氣者亦然。如天之北極。人之百會。山水之脊𧖴。草木之根榦。皆一也。至於天下國家。無不有君有長以一統衆而齊其不齊者焉。靜而思之。其理妙矣。

不齊之中有至齊。故日月星辰有常度。風雨霜露有常化。寒暑晝夜有常運。飛走草木有常形。萬古常然。卽所謂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蓋陰陽。氣也。道。理也。繼成以氣。言應陰陽字。善性以理言應道字。先儒亦已言之矣。

朱子曰。理氣決是二物。但在物上看。則二物渾淪不可分開。各在一處。然不害二物之各爲一物也。若在理上看。則雖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其理。而未嘗實有是物也。余謂理無形而氣有形。豈非二物乎。雖是渾淪之中。而理自理氣自氣。豈非二物各爲一物乎。

朱子曰。氣則能凝聚造作。理卻無情意無計度無造作。只此氣凝聚處。理便在其中。余謂凝聚造作者氣也。而又有情意計度者心也。心亦氣之精爽耳。此氣凝聚處。理旣在其中。則理雖無情意計度造作。而固已爲有情意計度造作者之主矣。况氣未然時。已有所以然之理。故氣乃得。然則理非死物明矣。

朱子曰。陰陽五行錯綜。不失條緖。便是理。余謂便是理言理如此耳。非謂氣能如此則可名爲理也。

世儒多患理氣不爲一物。余患理氣不爲二物。蓋以理氣爲二物。則猶知理善而氣則易惡。存理治氣而不失爲善人。以理氣爲一物。則必至於認欲爲理。認氣爲性。而無所不至。

以理氣爲一物。則必至於認欲爲理。認氣爲性。荀,楊之類是也。以理氣爲二物。則或至於離器求道離物求則。老釋之類是也。

天地人之理氣一也。故吾人之修己治人。皆欲其主理治氣。而又裁成輔相天地之氣。則理之在是者。亦不失其常矣。

或言理本善。不容修爲。氣易惡。必當制伏。余謂理雖本善。必存之而後。方爲己有。氣雖易惡。直養無害。則合於道義而有助。存理養氣。學問之要也。

心具理氣。非心則理氣無附撘處。

理勝氣則爲善。氣勝理則爲不善。天地與人一也。然天地無心。故或理勝氣或氣勝理者。皆自然而然。人心有覺。故或存其理。以勝其氣。或縱其氣。以勝其理。至於禽獸草木。則氣偏理蔽。而不會變通。故其理氣之相勝。亦自然而已。然禽獸猶有知覺。故如犬馬被養。則不吠噬其主。便是理勝氣處。亦與草木不同。

氣勝理者。謂氣熾則蔽乎理也。理之本體。實自如。

聖人理勝氣。故就聖人身上看。則見其理而不見其氣。衆人氣勝理。故就衆人身上看。則見其氣而不見其理。

理勝氣則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氣勝理則反是。可不愼乎。

敬則理勝氣。不敬則氣勝理。

太極[编辑]

太極。理也。泛言則謂之理。以其萬理總會極至而言。則謂之太極。

朱子曰。如君之仁臣之敬。此是一事一物之極。總天地萬物之理。便是太極。余謂太極二字本義。固如是。然一事一物之理。亦無非全體至極。故曰一物各具一太極。

伏羲作易。自一畫以下。未嘗言太極。而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理。無非太極。文王演易。自乾元以下。亦未嘗言太極。而六十四卦卦辭之理。無非太極。孔子贊易。自太極以下。未嘗言無極。而十翼中所言之理。無非無極而太極。朱子所謂前聖後聖同條共貫。不言者不爲少。而言之者不爲多也。

河圖洛書虛中之理。統體一太極也。分在十數九數者。各具一太極也。

易有太極一句至妙。易以氣言。太極以理言。曰。易有太極則可見理氣不相離。旣曰易。又曰太極。則可見理氣不相雜。易者。交易變易也。可見一氣分爲陰陽。而交易者爲體。變易者爲用。於是而有太極。則理之體用。亦在乎是也。故此一句。反覆觀之。無罅隙可窺。所以爲聖人之言也。

易有太極。是氣先於理。是生兩儀。是理先於氣。

有爲陰爲陽之理而後有此陰陽。便是太極生兩儀。

易有太極。是太極圖第二圈之謂也。無極而太極。是第一圈之謂也。此周子發夫子所未發處。

朱子曰。無極卽是無形。太極卽是有理。余謂夫子太極二字。已該無形而有理之意。周子恐人錯看。故曰無極而太極。則無極是明無形。太極是明有理。卽所謂非架屋下之屋疊牀上之牀者也。

有理而無形。故朱子曰。不言無極。則太極同於一物。而不足爲萬化之根。無形而有理。故朱子曰。不言太極。則無極淪於空寂。而不能爲萬化之根。是則周子之功與夫子幷。

無形而有理。無極而太極也。有理而無形。太極本無極也。

至無而至有。至虛而至實。卽無極而太極也。至有而至無。至實而至虛。太極本無極也。

太極無形。然欲形容之。則恰似一箇渾淪底物。無一毫欠缺處。圖象可見矣。

朱子曰。太極之體圓。余謂合而爲統體太極。則如一箇大圓物。分而爲各具太極。則如萬箇小圓物。陳北溪水銀之喩是也。然水銀有形。故合之則不爲分。分之則不爲合。而其形實有大小之殊。太極無形。故合而未嘗不分。分而未嘗不合。而其合也不加大。其分也不加小。妙矣。

易大傳外。六經四書。不言太極。然其曰天曰帝曰命曰性曰道曰德曰中曰誠曰一曰至善曰仁義禮智者。皆太極也。

程子雖不發明太極。然其言理一分殊。又言萬物各具一理。萬理同出一源。又言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又言沖漠無眹。而萬象森然已具。未應不是先。已應不是後。此類皆言太極。

程子易序曰。太極者。道也。兩儀者。陰陽也。陰陽。一道也。太極。無極也。萬物之生。負陰而抱陽。莫不有太極。莫不有兩儀。絪縕交感。變化不竆。形一受其生。神一發其智。情僞出焉。萬緖起焉。鄱陽董氏曰。易序及上下篇義。或以不載伊川文集爲疑。然世俗相傳已久。玩其辭義。非程夫子。亦不能及此。此語全出於太極圖說。尤可以見周程授受之實。而朱子不載此序於程子文集。又不引於通書後錄者。蓋未及得見故耳。若使得見。則當時紛紛浮議如陸氏林氏之說。不待多辨而定矣。

易之四象八卦。約而言之。只是兩儀。而兩儀一太極也。圖之五行。男女萬物。約而言之。只是陰陽。而陰陽。一太極也。

象數未形而其理已具。圖之第一圈。是也。卽理之不雜乎氣者也。形器已具而其理無眹。圖之第二圈以下諸圈。是也。卽理之不離乎氣者也。

象數未形而其理已具。卽萬物統體一太極也。形器已具而其理無眹。卽萬物各具一太極也。

象數未形而其理已具。故未應不是先。而體用一源也。形器已具而其理無眹。故已應不是後而顯微無間也。

朱子曰。太極。卽兩儀四象八卦之理具於三者之先而縕於三者之內者也。余謂具於三者之先。卽圖之第一圈是。縕於三者之內。卽圖之第二圈以下是。

無極而太極。指理之不雜乎氣者而言。應圖之第一圈。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爲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指理之不離乎氣者而言。應圖之第二圈。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靜而生陰。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順說也。所謂推之於前。而不見其始之合也。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逆說也。所謂引之於後。而不見其終之離也。

通書曰。二氣五行。化生萬物。五殊二實。二本則一。是順說之中而有逆說也。是萬爲一。一實萬。分萬一。各正小大有定。是逆說之中而有順說也。

圖之第一圈。是統體一太極。其下諸圈。是各具一太極。

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合爲一理。卽統體一太極。一卦一爻。各有一理。卽各具一太極。

三百之詩。一言以蔽曰思無邪。三千之禮。一言以蔽曰毋不敬。統體一太極也。三百三千。各具一太極。

因看字書曰。萬字一理。統體太極也。一字一理。各具太極也。

統體一太極。卽所謂萬理同出一源也。所謂沖漠無眹。而萬象昭然已具也。所謂體用一源也。所謂未應不是先也。所謂天下無性外之物也。所謂語大天下莫能載也。各具一太極。卽所謂一物各具一理也。所謂卽事卽物。而此理無乎不在也。所謂顯微無間也。所謂已應不是後也。所謂性無不在也。所謂語小天下莫能破也。

或曰。統體太極與各具太極。不必分體用。中庸所謂語大莫能載。語小莫能破者。皆是說道之費。而太極圖解。引此語。以明統體之爲大。各具之爲小。於此可見。余謂此說固然。但在物者。旣爲各具。則在天者。當爲統體。故亦可分體用。

或曰。統體太極。如大德敦化。各具太極。如小德川流。余謂上句同。下句小異。各具太極。指性之已賦者而言。小德川流。指道之方行者而言。蓋由小德之川流。而有各具之太極也。

合而爲統體太極。分而爲各具太極。統體中。各具之理已具。各具中。統體之理亦全。

統體各具之理。無時不然。無處不然。非知道者。孰能識之。

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道卽太極也。繼之者善。卽動而生陽。而太極之用所以行也。成之者性。卽靜而生陰。而太極之體所以立也。

萍鄕胡氏曰。邵子所謂道。爲太極以流行者言之也。心。爲太極以統會者言之也。流行者。萬物各具一理。統會者。萬物同出一源。不知統會。無以操存。不識流行。無以處物。竊疑邵子此兩句。非一時之言。朱子謂道。指天地萬物自然之理而言。心。指人得是理。以爲一身之主而言。蓋自然之理。非無統會。一身之主。非無流行。今胡氏以兩句相對說。一則專以爲流行之用。一則專以爲統會之體。因言不知統會。無以操存。不識流行。無以處物。恐未免牽强破碎之失。且流行而未及賦與者。恐不可謂萬物各具一理。

邵子弄丸。丸喩太極也。然太極理也。理如何弄得。此程子所謂玩侮天理處也。

邵子曰。太極已見氣也。恐是傳錄之誤。

心爲太極。固是好語。然朱子曰。心之理是太極。是乃不易之說。

或問橫渠太虛之說。本是說無極。朱子曰。無極字落在中間。太虛字落在一邊。余謂無極。該虛實而言。虛而實實而虛。今只說虛。所以落在一邊。

朱子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總只是一箇理。此理處處相渾淪。如一粒粟生爲苗。苗便生花。花便結實。又成粟。還復本形。一穗有百粒。每粒箇箇完全。又將這百粒去種。又各成百粒。生生只管不已。初間只是這一粒。分去物物各有理。總只是一箇理。余謂物物各有理。卽各具一太極也。總只是一箇理。卽統體一太極也。

朱子曰。謂之無極。正以其無方所無形狀。以爲在無物之先。而未嘗不立於有物之後。以爲在陰陽之外。而未嘗不行於陰陽之中。以爲通貫全體。無乎不在。則又初無聲臭影響之可言。蓋其曰在無物之先。曰在陰陽之外。曰初無聲臭影響之可言。卽圖之第一圈說之無極而太極之謂也。其曰未嘗不立於有物之後。曰未嘗不行於陰陽之中。曰通貫全體。無乎不在。卽圖之第二圈以下說之太極動而生陽以下之謂也。其爲說反復離合。淋漓恣肆。曲盡無極之妙。眞所謂若實見得則說無說有或先或後都無妨碍者也。

無方所無形狀。以爲在無物之先。而未嘗不立於有物之後。以爲在陰陽之外。而未嘗不行於陰陽之中。順說也。卽無極而太極也。以爲通貫全體無乎不在。則又初無聲臭影響之可言。逆說也。卽太極本無極也。

節齋蔡氏曰。圖說以無極而太極。發明易有太極之義。所謂無極而太極者。蓋亦言其無體之易。而有至極之理也。余謂此說恐誤。大傳所謂易無體者。言陰陽變易無定體也。故蔡氏所謂無體之易。而有至極之理者。可以說夫子易有太極之義。不可以說周子無極而太極之義。

蔡氏又曰。主太極而言。則太極在陰陽之先。主陰陽而言。則太極在陰陽之中。謂陰陽之上。別有太極。常爲陰陽主者。固爲陷於列子不生不化之謬。而獨執夫太極只在陰陽中之說者。則又失其根柢樞紐之所爲。而大本有所不識。其害有不可勝言者。余謂此說。則可謂知周子之意矣。

羅氏大經曰。游誠之嘗言易有太極。而周子加以無極。何也。試卽吾心驗之。方其寂然無思。萬善未發。是無極也。雖云未發。而此心昭然。靈源不昧。是太極也。聞者服其簡明。余謂心之理太極也。其理之無形者。無極也。此義無未發已發之間。游說未安。恐不可以簡明許之也。

臨川吳氏曰。太極本無體用之分。其流行變化者。皆氣機之闔闢。當其靜也。太極在其中。以其靜也。因以爲太極之體。及其動也。太極亦在其中。以其動也。因以爲太極之用。余謂太極無體用。則不知何自而有此體用乎。氣機動靜而太極亦在其中。則太極之有體用已明矣。况理有體用。故氣有體用。則尤不當恁地說。

吳氏又曰。太極無增無减無分無合。以未判已判言者。不知道之言也。渾元未判之氣。名爲太一。不名爲太極。余按記曰。禮本於太一。分而爲天地。太一二字。本出此。而朱子易贊曰。太一肇判。陰降陽升。雲峯胡氏曰。太一。卽太極。以其未分。則曰太一。以其極至。則曰太極。又按邵子曰。太極旣分兩儀立矣。朱子曰。太極之判。始生一奇一耦而爲一畫者。二是爲兩儀。以此觀之。則以太一爲太極。而曰分曰判者。未爲不可。

敬軒辥氏曰。程復心將太極圖中著一氣字。又從而釋之曰。太極未有象數。惟一氣耳。乃漢儒函三爲一。老莊指太極爲氣之說。其失周子,朱子之指遠矣。余謂林隱之學。亦不偶然。而於大原處。謬誤至此。惜哉。

老子曰。無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又曰。有生於無。又曰道生一。一生二。蓋其所謂無名者道也。有名者太極也。道生一者。謂道生太極也。一生二者謂太極。生天地也。如此解釋。其謬自見。

老子又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亦是說太極。

朱子曰。周子之言有無。以有無爲一。老子之言有無。以有無爲二。敬軒辥氏曰。形雖無而理則有。理雖有而形則無。此純以理言。故曰有無爲一。老氏謂無能生有。則無以理言。有以氣言。以無形之理。生有形之氣。截有無爲兩段。故曰有無爲二。余謂老子本不知有理。其所謂無者。蓋亦指氣而言也。設使其說果是指理而言。亦有有無爲二之失。故敬軒云然。

莊子曰。道在太極之先而不爲高。在太極之下而不爲深。蓋所謂道者。指氣之至靜者而言。所謂太極者。指氣之稍著而渾淪未判者而言。意同老子。

漢律曆志曰。太極元氣。函三爲一極中也。元。始也。此亦以氣言。朱子論極非中義。亦已詳矣。

釋氏竊老莊之說曰。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

以理言之。易之易。有太極一句。圖之無極而太極一句已盡矣。以學言之。易之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圖之陰陽五行男女萬物。須一一理會。方有著落。

太極之在我者。性也。中正仁義是也。能敬以養其性。則太極立於我矣。卽所謂立人極也。

聖人一動一靜一語一默無非理。故朱子曰。孔子其太極乎。

朱子曰。周子喫緊爲人。以明道之極致。而其所說用工夫處。只說定之以中正仁義而主靜。君子修之吉而已。未嘗使人日用之間。必求見此無極之眞而固守之也。張南軒曰。太極之妙。不可臆度而力致。惟當一本於敬以涵養之。旣發之際。則因其端而致夫察之之功。未發之時。則卽其體而不失其存之之妙。則其所以省察者。乃所以著存養之理。而其所以存養者厚。則省察者益明矣。此敬之功也。所謂主靜者也。余謂二先生此說。可謂學者用力之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