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卷8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八百二十八 全唐詩
卷八百二十九
貫休
卷八百三十
欽定四庫全書薈要卷一萬八千二百三十四集部

貫休(四)[编辑]

春山行[编辑]

重疊太古色,濛濛花雨時。
行恐盡,流水語相隨。
黑壤生紅,黃猨領白兒。
因思石橋月,曾與人期。

送諫官南遷[编辑]

危行危言者,從天落海涯。
如斯為遠客,始是好男兒。
瘴雜交州雨,犀揩馬援碑。
不知千萬里,誰復識辛毗。

懷香爐峰道人[编辑]

常思峰頂叟,石窟土為床。
日日先見日,煙霞多異香。
冥心同槁木,掃雪帶微陽。
終必相尋去,斯人不可忘。

觀李翰林真二首[编辑]

日角浮紫氣,凜然塵外清。
雖稱李太白,知是那星精。
御宴千鐘飲,蕃書一筆成。
宜哉杜工部,不錯道騎鯨。

誰氏子丹青,毫端曲有靈。
屹如山忽墮,爽似酒初醒。
天馬難攏勒,仙房久閉扃。
若非如此輩,何以傲彤庭。

晚泊湘江作[编辑]

煙浪秋色,高吟似鄰。
一輪湘渚月,古獨醒人。
岸濕穿花遠,風香禱廟頻。
祇應諛佞者,到此不傷神。

淮上逢故人[编辑]

故園離亂後,十載始逢君。
長恨南熏奏,尋常只自聞。
荒窗秋見岳,赤地夜生雲。
莫歎謀身晚,中興正用文。

讀《杜工部集》二首[编辑]

造化拾無遺,唯應杜甫詩。
豈非玄域,奪得古人旗。
日月精華薄,山川氣槩卑。
古今吟不盡,惆悵不同時。

甫也道亦喪,孤身出蜀城。
彩毫終不撅,白雪更能輕。
命薄相如命,名齊李白名。
不知耒陽令,何以葬先生。

題簡禪師院[编辑]

機忘室亦空,靜與沃洲同。
唯有半庭竹,能生竟日風。
思山海月上,出定印香終。
繼後傳衣者,還須立雪中。

讀《劉得仁》、《賈島集》二首[编辑]

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
且有諸峰在,何將一第籲。
句還如菡萏,誰複贈襜褕。
想得重泉下,依前與眾殊。

役思曾沖尹,多言阻國親。
桂枝何所直,陋巷不勝貧。
馬病湯雪,門荒劣有人。
伊余吟亦苦,為爾一眉嚬。

天台[1]老僧[编辑]

獨住無人處,松龕嶽色侵。
僧中九十臘,雲外一生心。
白髮垂不剃,青眸笑轉深。
猶能指孤月,為我暫開襟。

經費隱君舊宅[编辑]

巉巖玉九株,秀濕掩蒼梧。
祥瑞久不出,羲軒消得無。
雨和高瀑濁,燒熁大櫧枯。
到此思歸去,迢迢隔五湖。

秋末懷舊山[编辑]

昔住匡廬北,無人知姓名。
侵雲收穀粟,引蟻上柑橙。
寒雨雪兼落,枯林虎獨行。
誰能將白髮,共向此中生。

春過鄱陽湖[编辑]

百慮片帆下,風波極目看。
吳山兼鳥沒,楚色入衣寒。
過此愁人處,始知行路難。
夕陽沙島上,回首一長歎。

寄僧野和尚[编辑]

外更誰親,諸峰即四鄰。
白頭寒枕石,青衲爛無塵。
橡栗堆行徑,猨猴繞定身。
儻然重結社,願作掃壇人。

寄馮使君[编辑]

端居碧雲暮,好鳥啼紅芳。
滿郭桃李熟,捲簾風雨香。
清吟繡段句,默念芙蓉章。
未得歸山去,頻升謝守堂。

寄紫閣隱者[编辑]

積翠藏一叟,常思未得遊。
不知在巖下,為復在峰頭。
苔上枯藤笐,泉淋破石樓。
伊余更何事,不學此翁休。

寄天台道友[编辑]

大是清虛地,高吟到日晡。
水聲金磬亂,雲片玉盤粗。
仙有遺蹤在,人還得意無。
石碑文不直,壁畫色多枯。
冷立千年鶴,閒燒六一爐。
松枝垂似物,山勢秀難圖。
紫府程非遠,清溪徑不迂。
馨香柏上露,皎潔水中珠。
賢聖無他術,圓融只在吾。
寄言桐柏子,珍重保之乎。

旅中懷孫路[编辑]

暮塵微雨收,蟬急楚鄉秋。
一片月出海,幾家人上樓。
砌香殘果落,汀草宿煙浮。
唯有知音者,相思歌白頭。

貽世[编辑]

至理不誤物,悠悠自不明。
黃金燒欲盡,白髮火邊生。
苦惑神仙,難收日月精。
捕風兼繫影,信矣不須爭。

覽李秀才卷[编辑]

香沐整山衣,開君一軸詩。
吟當秋景苦,味出雪林遲。
經濟幾人到,工夫兩髮知。
因嗟和氏淚,不是等閒垂。

懷方干、張為[编辑]

冥搜入仙窟,半夜水堂前。
吾道祗如此,古人多亦然。
螢沈荒塢霧,月苦綠梧蟬。
因憶垂綸者,滄浪何處邊。

四皓圖[编辑]

何人圖四皓,如語話嘮嘮。
雙鬢雪相似,是誰年最高?
溪苔連豹褥,仙酒汙雲袍。
想得忘秦日,伊余亦合逃。

懷白閣道侶[编辑]

寒思白閣層,石屋兩三僧。
斜雪掃不盡,飢猨喚得應。
香然一字火,磬過數潭冰。
終必相尋去,孤懷久不勝。

讀《孟郊集》[编辑]

東野子何之,詩人始見詩。
清刳霜雪髓,吟動鬼神司。
舉世言多媚,無人師此師。
因知吾道後,冷淡亦如斯。

懷四明亮公[编辑]

孤峰含紫煙,師住此安禪。
不下便下,如斯太可憐。
坐侵天井黑,吟久海霞蔫。
豈覺塵埃裏,干戈已十年。

秋過錢塘江[编辑]

巨浸東隅極,山吞大野平。
因知吳相恨,不盡海濤聲。
黑氣騰蛟窟,秋雲入戰城。
遊人千萬里,過此白髭生。

上俞、許二判官[编辑]

近拋蓑笠者,急善遇休明。
未省親宗伯,焉能識正聲。
病容經夏在,嶽夢入秋并。
無限林中意,今逢許郭傾。

懷劉得仁[编辑]

詩名動帝畿,身謝亦因詩。
白日只如哭,皇天得不知。
旅墳孤岳,羸僕泣如兒。
多少求名者,聞之淚盡垂。

歸故林後寄二三知己[编辑]

昨別楚江邊,逡巡早數年。
詩雖清到後,人更瘦於前。
岸翠連喬嶽,汀沙入田。
何時重一見,談笑有茶煙。

春寄西山陳陶[编辑]

搔首復搔首,孤懷草萋萋。
春光已滿目,君在西山西。
壍水成文去,庭柯擎翠低。
所思不可見,黃鳥花中啼。

秋末江行[编辑]

四顧木落盡,扁舟增所思。
雲衝遠燒出,帆轉大荒遲。
天際霜雪作,水邊蒿艾衰。
斷猨不堪聽,一聽亦同悲。

送人歸新羅[编辑]

昨夜西風起,送君歸故鄉。
積愁窮地角,見日上扶桑。
蜃氣生初霽,潮痕匝亂荒。
從茲頭各白,魂夢一相望。

思匡山賈匡[编辑]

山兄詩癖甚,寒夜更何為。
覓句頑坐,嚴霜打不知。
石膏粘木,崖落冰池。
近見禪僧說,生涯勝往時。

偶作[编辑]

十載獨扃扉,唯為二雅詩。
道孤終不雜,頭白更何疑。
句冷杉松與,霜嚴鼓角知。
修心對閒鏡,明月印秋池。

贈方干[编辑]

盛名與高隱,合近謝敷村。
弟子已得桂,先生猶灌園。
垂綸侵海介,拾句歷雲根。
白日昇天路,如君別有門。[2]

漁父[编辑]

一葉一竿竹,眉鬚雪欲零。
陸應無祖業,香必是伊腥。
兒亦名魚鷓,歌稱洞庭。
回頭深自媿,舊業近滄溟。

題友人山居[编辑]

卜居鄰塢寺,魂夢又相關。
鶴本如雲白,君初似我閒。
月明僧渡水,木落火連山。
從此天台約,來茲未得還。

寄宋使君[编辑]

寺倚烏龍腹,窗中見碧棱。
空廊人畫祖,古殿鶴窺燈。
風吼深松雪,爐寒一鼎冰。
唯應謝內史,知此道心澄。

懷武夷紅石子二首[编辑]

常思紅石子,獨自住山椒。
窗外猩猩語,爐中姹姹嬌。
乳香諸洞滴,地秀眾峰朝。
曾見奇人說,煙霞恨太遙。

弋者終何慕,高吟坐綠鼇。
燒侵薑芋窖,僧與水雲袍。
竹鞘畬刀缺,松枝獵箭牢。
何時一相見,清話擘蟠桃。

送人征蠻[编辑]

七縱七擒處,君行事可攀。
亦知磨一劍,不獨定諸蠻。
樹盡低銅柱,潮常沸火山。
名須麟閣上,好去及瓜還。

懷周朴、張為[编辑]

二子無消息,多應各自耕。
巴江思杜甫,漳水憶劉楨。
白髮應全白,生涯作麼生。
寄書多不達,空念重行行。

寄令狐郎中[编辑]

雨打繁暑盡,放懷步微涼。
綠苔狂似人,入我白玉堂。
壍鳥眠堪畫,庭檉夜益香。
唯應蘂宮子,時到虎溪傍。

鄱陽道中作[编辑]

鄱陽古岸邊,無一樹無蟬。
路轉他山大,砧驅鄉思偏。
湖平帆盡落,天淡月初圓。
何事堯雲下,干戈滿許田。

歸故林別知己[编辑]

別離無古今,柳色向人深。
萬里長江水,平生不印心。
遠書容北鴈,贈別謝南金。
媿勉青雲志,余懷非陸沈。

送僧遊天台[编辑]

囊空心亦空,城郭去騰騰。
眼作麼是眼,僧誰識此僧。
歇隈紅樹久,笑看白雲崩。
已有天台約,深秋必共登。

詠竹根珓子[编辑]

出處慙林藪,才微幸一陽。
不緣懷片善,豈得近馨香。
節亦因人淨,聲從擲地彰。
但令筋力在,永願報時昌。

硯瓦[编辑]

淺薄雖頑朴,其如近筆端。
低心蒙潤久,入匣更身安。
應念研磨苦,無為瓦礫看。
儻然仁不棄,還可比琅玕。

水壺子[编辑]

良匠曾陶瑩,多居筆硯中。
一從親几案,常恐近兒童。
卓立澄心久,提攜注意通。
不應嫌器小,還有濟人功。

[编辑]

莫訝書紳苦,功成在一毫。
自從蒙管錄,便覺用心勞。
手點時難棄,身閒架亦高。
何妨成五色,永願助風騷。

[编辑]

棊信無聲樂,偏宜境寂寥。
著高圖暗合,勢王氣彌驕。
人事掀天盡,光陰動地銷。
因知韋氏論,不獨為吳朝。

夜對雪作寄友生[编辑]

皓彩中宵合,開門失所
何年今夜意,共子孤峰。
氣射燈花落,光侵壁罅濃。
唯君心似我,吟到五更鐘。

題惠琮律師院[编辑]

苦節兼青目,公卿話有餘。
唯傳黃葉喻,還似白泉居。
猨撥孤雲破,鍾撞眾木疎。
社壇蹤跡在,重結復何如。

寄清泠山道人[编辑]

常憶清泠子,深雲種早禾。
萬緣雖不涉,一句子如何。
蹤跡諸峰匝,衣裳老虱多。
江頭無事也,終必到煙蘿。

秋盡途中作[编辑]

行行芳草歇,潭島葉紛紛。
山色路無盡,砧聲客強聞。
殘陽曜極野,黑水浸空墳。
那得無鄉思,前程入楚雲。

秋居寄王相公三首[3][编辑]

禪林蟬□落,地燥可生苔。
好句慵收拾,清風作麼來。
餅唯餐喜悅,社已得宗雷。
還似山中日,柴門更不開。

松聲高似瀑,藥熟色如花。
誰道全無病,時猶不在家。[4]
山童舂菽粉,園叟送銀瓜。
誰訪孫弘閣,談玄到日斜。

氣與非常合,常人爭得知。
直須窮到底,始是出家兒。
閣雀銜紅粟,鄰僧背古碑。
祇應王與謝,時有沃州期。

讀《玄宗幸蜀記》[编辑]

宋璟、姚崇死,中庸遂變移。
如何遊萬里,祇為一胡兒。
泣溻乾坤色,飄零日月旗。
火從龍闕起,淚向馬嵬垂。
始憶張丞相,全師郭子儀。
百官皆剽劫,九廟盡崩隳。
塵撲銀,雷奔棧閣危。
幸臣方賜死,野老不勝悲。[5]
及霤飄淪日,行宮寂寞時。
人心雖未厭,天意亦難知。
聖兩歸丹禁,承乾動四夷。
因知納諫諍,始是太平基。
 

註釋[编辑]

  1. 一本無上二字。
  2. 弟子謂李頻也。
  3. 首句缺一字。
  4. 逐六塵名,不在家也。
  5. 時有羣叟遮道,泣見於上。
 卷八百二十八 ↑返回頂部 卷八百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