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六藝之一録 (四庫全書本)/卷05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五十三 六藝之一録 卷五十四 卷五十五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五十四    錢塘倪濤撰
  石刻文字三十
  鄭三益闕銘
  鄭三益闕銘武帝建元二年自劉聰後屢以建元紀年此銘字畫非晉已後人書金石録
  會稽東部都尉路君闕銘
  右路君闕銘二其一云㑹稽東部都尉路君闕永平八年四月十四日庚申造其一云君故豫州刺史温令元城令公車司馬令開陽令謁者議郎徴試愽士路君不知為何人按漢書志建武六年省諸郡都尉唯邊郡往往有之豈會稽邊海故置此官歟又任延嘗為會稽西部都尉而此云東部疑當時會稽分東西部各置都尉史不載爾金石録
  㑹稽東部都尉路君闕永平八年造東都冡墓間石刻傳于後世者自此始趙氏云建武中省諸部都尉唯邊郡有之豈會稽邊海故置此官歟任延嘗為會稽西部都尉而此云東部疑㑹稽分東西部各置都尉史不載耳予按衡方碑亦為㑹稽東部都尉乃威宗之時則東部蓋有此官未嘗併省范史雖不具載而它書亦可稽㨿𨽻續
  南武陽功曹闕銘
  右南武陽功曹墓闕銘云南武陽功曹鄉嗇夫又云以為國三老又云章和元年其它族系名字皆摩滅不可考究墓在今沂州有兩闕其一銘元和中立文字尤殘闕難讀金石録
  雒陽令王稚子二闕
  漢故先靈侍御史河内□令王君稚子闕
  漢故兖州刺史雒陽令王君稚子之闕
  右王稚子闕銘二其一云漢故先靈侍御史河内縣令王君稚子闕其一云漢故兖州刺史洛陽令王君稚子之闕按范曄後漢書循吏傳王渙字稚子嘗為温令而刻石為河内令者蓋史之誤渙以元興元年卒然則闕銘蓋和帝時所立也金石録
  右雒陽令王稚子二闕王君名渙其字稚子廣漢郪縣人也東漢循吏有列傳渙舉茂才厯温令兖州刺史侍御史洛陽令以和帝元興元年卒今成都新都縣有渙墓此墓前之雙石闕也其上各刻車馬之狀一則二人乘馬一則二人乘車見於𨽻釋惟馮煥髙頤金恭三人有闕又有碑趙氏云本傳稚子嘗為温令而碑作河内令乃史之誤其說非也温者河内之邑河内是郡名無令也碑云河内縣令者以郡為尊蓋謂河内之縣令爾即温也先靈之稱它碑所無碑中縣字反系作□𨽻釋
  豫州刺史路君二闕
  豫州刺史路君二闕前闕七行二十七字書其所立豫州刺史至徴試博士凡八官後闕亦七行二十一字云會稽東部都尉路君闕其次書造闕年月日永平之八年也字畫兼用篆體前闕人物之後小字一行却是𨽻文豫州前後各一人執杖負劍嚮字立東部之前亦一人執杖負劍又有一人正面立腰下垂佩兩手各有所執末亦一人執杖負劍而其前又有一人側面嚮字立手中亦有所執盖是墓前雙闕如王稚子髙貫方之類但二闕無姓名此其異耳𨽻續
  孝子董蒲闕
  孝子董蒲闕其中刻一禽頗大兩旁各一獸銜珮環之屬甚類處士金恭闕禽之下横書七行云孝子澄鄉宜利里董蒲亦與金恭闕相類禽之右有一行云永寧二年三月辛巳朔十一日辛夘掾李純有秩張成其闕數字難辨此闕先書年月朔日又有掾史姓名與墓門之闕不同必董君孝行著聞官為甄表而立此闕二獸不見下體恐所刻文辭或在其下𨽻續
  右侍無名人墓闕
  漢右侍之墓五字蔵碑者宣和間中分為兩黏𧚌作帙漢官有左右署侍郎漢人題闕作碑多省文如郭仲竒為北軍中𠉀而碑中省其北字髙頥作北部府丞而題闕省其部字馮緄之右郎中署字于文亦省此侍字之下必有漫滅之文為貼碑者所翦其右有光和三年四小字𨽻續
  光和三年漢𨽻字原
  馮使君墓闕銘
  右漢馮使君墓闕銘云故尚書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刺史馮使君神道按漢書馮緄傳緄父煥安帝時為幽州刺史而馮緄碑亦云幽州君之元子此字在宕渠緄墓前雙石闕上知其為煥也金石録
  永樂少府費君闕銘
  右漢永樂少府費君闕銘按漢書桓帝母孝崇匽皇后居永樂宫和平元年詔置太僕少府如長樂故事其後靈帝母孝仁董皇后亦居是宫歐陽公集古録引章懐太子注云漢官儀長樂少府以宦者為之則費君盖亦宦者也余以漢史及刻考之當時三公如陳球劉寛皆嘗為此官非獨一人盖自西漢以來太后皇后宫屬如大長秋之類皆參用士人然則漢官儀以為止用宦者為之盖其闕漏而集古録遂以費君為宦者亦未必然也金石録
  後漢人闕銘其一曰永樂少府賈君闕其一曰雒陽令王君闕二者皆不知為何人按漢書桓帝母孝崇匽皇后居永樂宫和平元年詔置太僕少府如長樂故事又按顔師古注地理志曰魚豢云漢火行忌水故去洛水加佳師古謂光武以後始改為雒然則二人者皆後漢時人也又按漢官儀長樂少府以宦者為之則賈君者盖亦宦者也集古録
  漢故永樂少府將作賈君之闕碑為篆書而將作下二字缺不可識集古録目
  益州太守楊宗墓闕銘
  右楊宗墓闕銘在蜀中凡十六大字云漢故益州大守楊府君諱宗字徳仲墓闕汶陽李長茂為蜀使者罷歸以此本見遺長茂名公年東州善士以畫山水著稱者金石録
  益州太守髙頥二闕
  漢故益州大守武隂令上計史舉孝亷諸部從事□頙字貫方
  漢故益州大守隂平都尉武陽令北府丞舉孝亷□府君字貫闕一字
  右益州太守高頥二闕今在雅州高頥字貫方有墓碑載其歴北部府丞廣漢屬國都尉益州太守以獻帝建安十四年卒碑石淪碎官不盡見此兩闕一有髙君名字一不稱名而字闕其一予所見六十年前石刻貫字之旁刻云缺一字近世所見乃有以光字補之者此一闕雖無頥之名而隂平北府皆見之碑誌可㨿則兩者皆髙頤之闕也漢志縁邊屬國無隂平惟廣漢有隂平道前書注隂平云北部都尉治墓闕所以書廣漢為隂平者指其理所也𨽻釋
  鉅鹿太守金君闕
  右鉅鹿太守金君闕七字今在蜀道不知其人也𨽻釋右雲安軍漢𨽻字原
  不其令董恢闕
  漢故□其令蕫君闕
  右不其令蕫君闕碑録云濟州任城有童恢墓雙石闕字一云童恢琅邪人一云漢故不其令童君東漢循吏有童恢傳注云謝承書作僮种兩姓異同史氏固有所疑矣初未嘗見此闕遂以蕫為童與宗均相類當以碑為正前書地里志不其屬瑯琊注云其音基范史王景傳云八世祖琅邪不其人郡國志東萊郡有不期侯國故屬瑯邪恢宰邑有異政為青州所舉則恢為令時不其已不𨽻瑯邪矣志作不期誤也傳云恢字漢宗瑯邪姑幕人辟公府除不其令舉尤異遷丹陽太守暴疾卒其為令在楊賜罷相之後則恢蓋孝靈時人也但恢嘗守丹陽而闕不書者或是如王稚子之類有兩闕而互見之歟此闕刻一冡冡上三物植立若木葉然二男子拜于前其後有一婦人二稚子又有六婦人魚貫于後冡旁有一大樹其下有一馬立於木下及馬後者各一人馬前有數物如雞鶩之狀者𨽻釋
  不其令董君闕在濟州或云雙闕一云童恢瑯邪人漢𨽻字原
  集韻蕫艸名董正也督也通作蕫二字蓋通用衛彈碑以府丞蕫察通作董仝上
  髙直闕
  漢故髙君諱□字文玉
  右髙直闕九字今在蜀中字畫甚不工漢人題墓有云神道者有云墓道者有云闕者惟高頥及髙直但書姓名字爾𨽻釋
  貞女羅鳯墓闕
  漢貞女羅鳯墓六字筆勢甚清逸頗類景謁者墓表字之上以朱爵為額盖墓闕也𨽻續
  瑯琊相王君墓闕銘
  武隂令髙君墓闕銘
  車騎將軍闕銘
  小黄令徴試博士墓闕銘
  陽都長徐君冡闕銘
  以上諸碑皆無嵗月或殘缺金石録
  漢沛相劍門范史墓闕文
  在劍州梓潼縣東墓前字不甚多記名目而已天下碑録
  上庸長闕文
  在徳陽縣靈龕鎮天下碑録
  丁房闕
  在臨江縣其刻漫滅有漢丁房等字尚可認輿地碑目
  緜竹令王君神道
  廣漢⿰艸令王君神道
  右緜竹令王君神道九字微雜篆體緜字作曰下木略與縣字相混故趙氏誤作廣漢縣令而謂其借苓為令也歐陽公博收竝蓄顧弗深考姓名字畫多有誤讀者徳父治郡之餘專意金石刻辨證亦在精確獨此碑為可笑爾𨽻釋
  右廣漢縣令王君神道建寧元年十月造縣令字作苓漢人淳質文字相近者多假借用之如縣令字人所常用而尚假借何耶金石録
  建寧元年立在涪州金石録誤以緜字為縣字又以竹字合令字為苓又合劉讓閣道題字為一碑漢𨽻字原
  蜀郡太守任君神道
  右漢蜀郡太守任君神道九字字畫壯偉然不著名字鄉里嵗月莫詳其為何人也金石録
  蜀郡屬國都尉王君神道
  右漢王君神道在南陽云漢故蜀郡屬國都尉王君神道封陌按酈道元注水經濟水南道側有二石樓制作精妙題言蜀郡太守姓王字子雅南陽西鄂人有三女無男而家累千金父沒當葬三女各出錢五百萬一女築墓二女建樓今此碑後有唐向城令張璿之撰孝女雙石樓記所書與水經注合惟水經誤以都尉為太守耳璿之記天寶七載建别録于後金石録
  交趾都尉沈君二神道
  漢謁者北屯司馬左都侯沈府君神道
  漢新豐令交阯都尉沈府君神道
  右交阯都尉沈君二神道今在梁山軍其上各刻朱雀其形相向知此盖是一人猶王稚子闕盡書其所歴官也其下又刻龜蛇虎首所畫甚工此字及馮煥王稚子闕皆是八分書張懐瓘所謂作威投㦸騰氣揚波者也𨽻釋
  益州太守楊宗墓道
  漢故益州太守楊府君諱宗字徳仲墓道
  右益州太守楊宗墓道十六大字今在西州
  清河相張君墓道
  清河相𢎪農太守張君墓下闕一字
  右清河相張君墓道一碑甚大其中但存此數字惟河相𢎪農君五字㸃畫具爾漢人用字有假借者有通用者有竒古者有變昜偏旁及减省者𨽻釋皆已表出其間㸃畫小異尋文而可識者皆不復釋如此碑農上安西之類是也顔之推論揖下無耳皷外設皮離則配禹臯分澤外咸以世俗為非今𨽻字皆然蓋各是一家之書不可拘以古法也其詳已類之𨽻韻略舉數字于此平聲則窂上聲則⿱去聲則據入聲則術凡巍字山皆在下魏字却有山在上者惟字皆從心獨尚書從系爾𨽻釋
  上庸長司馬孟䑓神道
  故上庸長司馬君孟䑓神道
  右上庸長司馬孟臺神道石文皴剥而字札甚精漢人所作墓闕神道者第欲表封陌限樵牧爾非若鐫過實之辭有意乎欺誑來世也𨽻釋
  在漢州復齋碑目作上庸長闕墨寶云上庸長司馬孟臺神道漢𨽻字原
  韋氏神道
  韋氏神道
  右韋氏神道石文中斷似若韋氏爾𨽻釋
  在均州漢𨽻字原
  征南將軍劉君神道
  有漢征南將軍劉君神道十字大小與王稚子闕相類而剛勁過之惟後兩字刓損兩漢雜號將軍掌征伐背叛事訖則罷不常置也唐杜佑云四征興于漢代四安起于魏初四鎮通于柔逺四平止于喪亂在光武時岑彭嘗建征南之號矣牛僧孺𤣥怪録載盧公漁為明州刺史時有盗發征南劉將軍墓者盖在明之翁山縣其官氏偶同非此劉君也𨽻續
  侍中楊文甫神道
  漢侍中楊文甫之神道字體略與馮幽州闕相似必西州所刻者𨽻續
  漢故原武典農髙府君之神道
  在汲縣東北五十里二石柱上寰宇記
  漢平楊府君叔神道
  在綿州八字字為一紙蓋刻於石闕椽首墨寶云平楊必姓名如建平太守之類叔其字也𨽻釋止載平楊府君叔六字漢𨽻字原
  涪陵太守龎厷神道
  兩行十一字今在資州𨽻續
  汝南上蔡令神道
  在閬州蜀人謂之汝南令闕漢𨽻字原
  逢府君墓石柱篆文
  右漢逢府君墓石柱篆文云漢故博士趙傳逢府君神道唐李利渉編古命氏北海逢氏有名絲字子繡者為漢趙王傅其孫萌不仕王莾盖前漢時人今逢君北海人又為趙傅疑其是也而濰州圖經北海縣有逢汾墓云汾好學以徳義聞徴為慱士趙王傅卒門人執衰往者數百葬於寒亭南四里今此篆文既不載其名皆莫可攷然圖經所載逢君事首尾甚詳不知何以知其名汾必别有所據又疑絲與汾兩人前後皆嘗為趙王傅未可知也故并載之以俟知者金石録
  張賔公妻穿中二柱文
  維兮本造此窅者張賔公妻子偉伯伯妻孫陵在此右方曲内中
  維兮張偉伯子長仲以建初二SKchar六月十二日與少子𠦑元俱下世長子元益為之祖父□中造内棲柱佗崖棺葬父及弟叔元
  右張氏穿中記土本張賔公之妻之穴也其子偉伯及偉伯妻與其孫陵皆袝葬右方曲内中故志之其一則偉伯之孫元益葬其父長仲幷弟叔元所志也維兮猶烏呼之類其間云建初三年則章帝年號也字古而拙在㑹稽都尉路君闕之後睂州李治中云武陽城東彭亡山之巔耕夫劚地有聲尋罅入焉石窟如屋大中立兩崖崖柱左右各分二室左方有破瓦棺入泥中右方三崖棺泥穢充仞執燭視之得題識三所一在門旁為土所蝕廑存其上十許字穿中沙石不堅數日間觀者揩摩悉皆漫滅其二在兩柱前稍髙故可拓時紹興丁丒年也上距建初丁丑千八十有一年𨽻釋
  司徒甄邯墓石
  張永常開𤣥武湖遇古冡有一石銘大司徒甄邯之墓南史何承天傳
  中令楊暢墓碣
  在嘉州夾江縣東南古賢鄉天下碑録
  刺史李頊碣
  在綿州巴西縣今在開元寺文字磨滅天下碑録
  馬融墓碣
  在什邡縣字有磨滅今亡天下碑録
  張翼碣
  在綿州東四十歩天下碑録
  江原長進徳碣
  君諱就字進徳故蜀郡江原長延熹三□□ □SKchar造作
  右江原長碣有名字而不知其姓似闕非闕似碑非碑其文由左而右其下刻一怪獸之首若虎而有角碑今在蜀州江原縣𨽻釋
  羅含誌
  在耒陽縣南四里天下碑録
  羅訓墓誌
  在衡州耒陽縣南六十里天下碑録
  陽朔甎字
  右漢陽朔磚字云尉府壺壁陽朔四年正朔始造設已所行者字畫竒古西漢文字世不多有此字完好可喜然所謂尉府壺壁又云已所行者莫曉其為何等語金石録
  尉府靈壁甎文四行十二字成帝陽朔四年造而西漢字見於彛器者皆是篆文此磚分行作碁局大眼數字略有𨽻體與會稽路都尉闕頗相類趙徳夫云士大夫考正前代遺字其失常在好竒孔子曰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闕如也予謂建元名年不止西都有之鄭三益闕全是晉人筆札趙乃定為武帝時碑深誤後學闕如之戒若何資州重刻燕然銘自竇憲之後誰曽再登此山若當時椎拓者無縁留到今日兼東都之初石刻未如此齊整一見可知其偽𨽻續
  五鳯二年殘字
  此石金髙徳裔修孔廟掘得之太子釣魚池中池在靈光殿基南三十歩太子者景帝子劉餘封魯故俗以太子呼之也石曰五鳯二年宣帝號也又曰魯三十四年徳餘以為餘孫孝王時也又曰六月四日成者必當時創建或鑿池而記其成功之日也西漢石刻傳者極少此字簡質古樸存之以示後人石墨鐫華魯孝王刻石八分書髙徳裔記曰魯靈光殿基西南三十歩有池明昌二年詔修孔子廟匠者於池中得此石其文曰五鳯二年魯三十四年六月四日成今在孔子廟中 五鳯二年者漢宣帝有天下之年也魯三十四年者魯孝王有國之年也上書天子大一綂之年而下書諸侯王自有其國之年此漢人之例也三代之時侯國之為史者則但書本國之年而不書天子之年春秋隱公元年者何自魯人書之也秦誓十有三年者何自周人書之也金石文字記
  居攝墳壇刻石
  右居攝墳壇刻石二其一云上谷府卿墳壇其一云祝其卿墳壇皆居攝二年三月造上谷郡名祝其縣名不知所謂府卿與縣卿為何官蓋自王莾居攝官名日易故史家不能盡紀其曰墳壇者古未有土木像故為壇以祀之兩漢時皆如此金石録
  貟石銘
  建徳校尉王和掘得貟石銘曰律權石重四鈞同律度量衡有新氏造參軍續咸曰王莾時物也晉書載記石勒傳
  扈君甎
  扈君甲甎其文云持節使者北宫衛令扈君千秋之宅建武二十八年五日丙午工李邑作
  乙甎其文云北宫衛令扈君萬秋宅皆篆文
  漢北宫衛士令秩六百石以長歴考之是嵗壬子下到今淳熈壬寅一千一百二十載矣蘆浦筆記
  謝君甎
  謝君甎其文云元和三年五月甲戌朔謝君久造此墓按元和之號惟漢章帝唐憲宗有之憲宗之三年其五月則壬午朔也而此甲戌其為漢𨽻不疑蘆浦筆記
  范君甎
  范君甲甎其文云喏痛明時仲治無年結偅孶孶履踐聖門智辨賜張噍孔言寛愽約性能淵泉帶徒千人行無遺愆
  乙甎其文云徳積未報曷尤乾巛茂而不實顔氏𭧂顛非獨范子古今皆然相貎覩形列畫諸先設生有知豈復恨焉
  漢范皮闕旁耕者嘗獲巨甎二皆為當路取去惟拓本傳於好事之家乙甎僅存此范君墓中之銘晁錯傳公卿言鄧先師古曰鄧先猶言鄧先生也列畫諸先者豈非墓中列畫古賢士如武梁石室之類耶先儒謂謝朓始為誌銘此可證其誤 曩於周益公坐間出示漢五甎皆得於建州梓潼縣因記其文公亦書於後倂録之蘆浦筆記
  梓潼城甎
  梓潼城甎其文云梓潼城
  篆文皆交一甎之重至十觔嵗月雖無所稽然字畫勁竒决非近古所能作者蘆浦筆記
  永平甎文
  四行九字云永平八年七月廿日作𨽻續
  汝伯寧甎文
  八行行四字建初三年𨽻續
  曹叔文甎文
  八行十八字建初七年𨽻續
  章和石記
  章和二年金石録
  永元十六字
  在永康軍蔡迨刻記云在范功平磨崖碑之西五十餘歩去地數寸蔡迨得磨崖後十日其子武仲始見此十六字而摹之復齋碑目作永元六年攻石題漢漢𨽻字原
  永初甎文
  永初元年漢𨽻字原
  延年益夀椁字
  延年益夀椁文三行十八字今在蜀中安帝永初七年造謂之萬嵗延年益夀椁當是夀冡中所刻如梁相孔耽碑之類建初中曹叔文汝伯寧甎皆有萬嵗舍之文恐彼亦是夀蔵之物𨽻續
  永初官墼文
  永初七年作睂人掘武陽故城得之漢𨽻字原
  永建刻銘
  元祐二年永城下得石如豐碑其上刻銘曰永建六年五月廣川書䟦
  後漢天禄辟邪字
  右漢天禄辟邪四字在宗資墓前石獸膊上按後漢書宗資南陽安衆人也今墓在鄧州南陽界中墓前有二石獸刻其膊上一曰天禄一曰辟邪余自天聖中舉進士徃來襄鄧間見之道側迨今三十餘年矣其後集録古文屢求於人不能致尚書職方員外郎謝景初家於鄧為余模得之然字畫訛缺不若余見時完也按黨錮傳云資祖均自有傳今後漢書有宋均傳云南陽安衆人而無宗均傳疑黨錮傳轉冩宋為宗爾蜀志有宗預南陽安衆人豈安衆當漢時有宗宋二族而字與音皆相近遂至訛謬耶史之失傳如此者多矣集古録
  右漢天禄辟邪字在南陽宗資墓前石獸膊上歐陽公集古録按黨錮傳云資祖均自有傳見章懐太子注今後漢書有宋均傳云南陽安衆人而無宗均傳疑黨錮傳轉寫宋為宗爾蜀志有宗預南陽安衆人豈安衆當漢時有宗宋二族而字與音皆相近遂至訛謬耶此說非是余按後漢書均族子意傳云意孫俱靈帝時為司空而靈帝紀建寧四年書太常宗俱為司空注云俱字伯儷南陽安衆人延熹二年書司空宗俱薨又姓苑載南陽安衆宗氏云後漢五官中郎將伯伯子司𨽻校尉河内太守均均族兄遼東太守崇崇子司𨽻校尉意意孫司空俱元和姓纂所書亦同則均姓為宗無可疑者當章懐太子為注及林寶撰姓纂時尚未差謬至後來始轉冩為宋爾余既援㨿詳審遂於家蔵後漢書均列傳用此說故述云金石録鄧州南陽北有東漢太守汝南宗資墓墓列二獸其髙八尺角而鱗分鬛曵尾過壯大左曰天禄右曰辟邪皆刻膊上字不盡為𨽻法蓋篆之變也漢自光和後碑盡為𨽻至書其額或作篆亦時有焉大體皆為偃波勢而此石所書獨多篆法知漢𨽻之有如此者以篆尚存也按書志桃㧞一名符㧞似鹿長尾一角為天禄兩角為辟邪無前角者為浮都禄又為鹿傳曰辟邪應瑞之獸也五色光煇長尾善知星變故其見于時著瑞應也封氏曰秦漢以來帝王陵前有麒麟辟邪象馬之屬人臣墓刻石虎羊以為儀衛其在唐有制然資以御史中丞而墓刻辟邪蓋漢無此制也昔交趾獻獸麟首一角而肉鱗當時不能識其後沈括察其形謂是天禄然當時所獻無鱗甲五色但皮肉𨼆鱗不說長尾未得便為天禄也廣川書䟦
  种氏石虎刻字
  种氏石虎刻字光和七年四月五日己丑孝子种覽𤣥愽所造趙氏得漢代兩墓石獸膊上字宗資天禄辟邪是篆文州輔二獸所刻予訪之未獲𨽻續
  交阯刺史石羊字
  在郴州止五字刻於墓道石羊膊漢𨽻字原
  五君桮柈文
  宣和殿蔵碑録為漢碑名曰眞人五君石樽刻石與四老神祚機刻石同帙漢𨽻字原
  武氏石室畫像
  右漢武氏石室畫像五卷武氏有數墓在今濟州任城墓前有石室四壁刻古聖賢畫像小字八分書題記姓名徃徃贊於其上文詞古雅字畫遒勁可喜故盡録之以資愽覽金石録
  武梁祠堂畫像
  伏⿰倉精初造工業畫卦結繩以理海内
  祝誦氏無所造為未有者欲刑罰未施
  神農氏□冝教田辟土種榖㕥振萬民
  黄帝多所改作造兵闕三字裳立宫宅
  帝顓頊髙陽者黄帝之孫而昌闕二字
  帝俈髙辛者黄帝之曾孫也
  帝堯放勲其仁如天其知如神𭕒之如日望之如雲帝舜名重華
  夏禹長於地理闕一字闕一字隂隨闕二字退為肉刑夏桀自伏戲至夏桀是一段
  菅仲 齊桓公 曹子⿰桓 魯莊公
  闕一字侍郎闕一字 專諸炙魚㓨救呉王 呉王
  荆軻 樊於其頭 秦武䁑 秦王自管仲至秦王是一段闕二人名豫讓救□㕥報知巳 闕一人名
  齊王 無鹽媿女鍾離春自豫讓至無鹽是一段
  梁髙行 奉金者 使者
  闕一人名 胡妻 秋胡
  義姑姉 姑姉兒 衛將軍自梁髙行至衛將軍是一段
  闕一人名 使者
  長婦兒 梁節姑姉 捄者 姑姉共室失火取兄子徃輙得其子赴火如亡示其誠也
  闕二人名 後母子 前母子 齊繼母
  亰師莭女 怨家攻者自使者至怨家攻者是一段
  藺相如趙臣也奉璧於秦 秦王
  范且 闕二人名 自藺相如至范且是一段
  曾子闕二字孝㠯通神明貫感祇著乎朱方後丗凱式闕二字無綱
  子騫後母弟 子騫父 閔子騫闕一字母居喪闕一字移子騫闕寒□闕一字闕一字
  老萊子楚人也事親至孝衣服斑連嬰兒之態令親有驩君子之孝道大焉 萊子母 萊子父
  丁蘭二親終後立木為父鄰人假物⿰乃借與自曽子至丁蘭是伏戯下一叚
  □士 縣功曹是豫讓下一段
  闕一人名 榆母
  渠父 邢渠哺父
  永父 蕫永千乘人也
  章孝母 朱明 朱明弟 朱明妻
  李氏遺孤 忠孝李善
  休屠像 騎都尉自榆母至騎都尉是梁髙行下一段
  闕一人名
  義⿰羊公 乞⿰者
  湯父 巍湯闕一字
  闕一字闕一字
  孝孫 孝孫闕一字自羊公至孝孫父是梁節姑下一段
  右武梁祠堂畫像為石凢六其五則横分為二梁髙行藺相如二段又廣於它石所畫者古帝王忠臣義士孝子賢婦各以小字識其旁有為之贊文者其事則史記兩漢史列女傳諸書合百六十有二人有標題者八十七人其十一人磨滅不可辨又有鳥獸草木車盖噐皿屋宇之屬甚衆水經云金鄉有司𨽻校尉魯恭冡冡前有石祠自書契以來忠貞孝子貞婦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形像皆刻之四壁今此碑無闕里聖賢知其非魯君石祠中物也又云鉅野有荆州刺史李剛墓其石室三間四壁雕刻為君臣官屬龜龍麟鳯之文飛禽走獸之像今此碑不畫四靈又知其非李剛石壁也趙徳夫雖云嘗得魯君石室所刻而題其所蔵碑則云武氏石室畫像其說云武氏有數墓在濟之任城墓前有石室四壁刻古聖賢像趙君東人當知其實而不能辨此畫為武氏誰人家前者金鄉鉅野皆𨽻山陽與任城接境必是東州仟壟當時競有此製予案任城有從事掾武梁碑以威宗元嘉元年立其辭云孝子仲章季章季立孝孫子僑躬脩子道竭家所有選擇名石南山之陽擢取妙好色無斑黄前設壇墠後建祠堂良匠衛改雕文刻畫羅列成行攄騁技巧委蛇有章似是謂此畫也故予以武梁祠堂畫像名之後之人身履其壤㑹能因斯言以求是先儒說三皇五帝者不一太史公采大戴禮𠨩少昊而不録經傳皆云帝顓之後黎為祝融盖髙辛之火正也惟莊子以祝融氏與戲農赫胥同辭白虎通既依史記五帝之序遂以羲農祝融為三皇至論五行則又以祝融為南方之神初非通論此碑以祝誦為祝融而介於戲農之間則白虎通之說也帝王世紀稱上古聖人牛首蛇身之類亦猶孔子四十九表所謂龜脊虎掌世之言相者有犀形鶴形之比也俗儒作圖譜遂有真為異類之狀者此碑所畫伏戱自要以下若蛇然亦非也𨽻釋
  碑以樊於其為樊於期秦武陽為秦舞陽媿女為醜女凱式為楷式斑連為斑爛者即嗜字⿰即劫字⿰即漿字魏即魏字仝上
  在建康府治紬書閣諸道石刻録
  武梁祠堂畫像在濟州刻古帝王忠臣義士孝子賢婦名以小字識其傍或有為之贊者凢百六十有二人其石六其五則横分為二金石録作武氏石室畫像漢𨽻字原
  㐲尉公墓中畫像
  在資州内江縣蜀人謂之燕王墓人物未知何据𨽻釋云漢碑書太尉太守太字皆無㸃字書有㐲字與太同音注云漢中池名从人从犬則是倚伏之伏此碑所云㐲尉者即太尉公也漢𨽻字原
  雍邱令殘畫碑
  雍邱令殘畫像其標皆已磨滅獨存㤗山為雍邱令一榜六字所謂㤗山者疑是稱其所終之官其書法亦猶朱浮碑云府君作令時之比此畫形制甚類朱君者但作一旁行則與之不類又人馬之形貌亦不類駕車各以一馬凡車之上有盖乗車者之後有一人焉其御也惟第七車無盖而御者執斧其次則𨗳者二人各執其物有如箭者次二人乘馬次𨗳者又二人然後至所謂雍邱令之車次二人乘馬從之復有一車惟見其馬與車之半輪餘則缺矣此刻及朱浮畫乃是冩其平生車騎之容納之幽穸者亦塗車芻靈之意後世神祠佛刹中圖畫于廊廡間有此類者𨽻續


  六藝之一録卷五十四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