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之一録 (四庫全書本)/卷080
六藝之一録 卷八十 |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八十 錢唐倪濤撰
石刻文字五十六
唐碑〈道家一〉
宗聖觀碑
歐陽詢撰序并八分書陳叔達銘武徳七年〈金石録〉碑建于武徳九年歐陽詢撰序陳叔達撰銘為神堯祀尹喜作也分𨽻書無書者姓氏書法故自佳經翻刻失其筆意耳王元羙云叔達以黄門侍郎判納言事而此碑云侍中蓋武徳三年改納言仍為侍中宰相表則叔達以二年正兼納言九年十月坐事罷而傳遺之當以此碑為定〈石墨鐫華〉
襄州靜真觀碑
何彦先撰正書無姓名萬嵗登封元年二月〈金石録〉
白鶴觀碑
八分書無書撰人姓名中宗時立〈金石録〉
崇元宫碑
左拾遺孫處𤣥撰楊幽俓書崇元宫者宋文帝路淑媛所立唐景雲二年制使道士葉法善奉玉册投龍設齋碑以太極元年四月立在茅山〈集古録目〉
𤣥都觀碑
開元六年立〈京兆金石録〉 碑隂記道士裴朏撰盧曉八分書〈仝上〉
龍興觀碑
李邕撰行書無姓名類邕書開元十七年〈金石録〉
益州大千秋觀碑
李邕撰管卿行書開元二十六年〈金石録〉
章仇公修玉局觀碑
夏侯昭撰管卿行書開元二十九年七月〈金石録〉
桐柏觀碑
崔尚撰韓擇木八分書明皇正書題額天寶元年三月〈金石録〉
唐祠部郎中崔尚撰翰林院學士慶王府属韓擇木八分書天台山有廢道宫相傳以為晉葛𤣥所居唐景雲初詔建為桐柏宫道士司馬子㣲葺而成之碑以天寶元年三月立〈集古録目〉
右唐天台山桐柏觀碑尚書祠部郎中崔尚撰翰林學士韓擇木八分書明皇正書題額碑稱司馬鍊師居此而曰鍊師名承禎一名子㣲唐書隱逸傳謂司馬承禎字子㣲則子㣲非鍊師之名碑誤書耳余昔遊王屋山至陽䑓宫宫乃子㣲修仙之所中有碑上刻睿宗與子㣲書及送還天台詩一首傳但云睿宗嘗召子㣲問其術賜寶琴霞帔還之不云有書與詩此則傳之踈脱也〈金薤琳琅〉
新桐柏觀碑唐崔尚文韓擇木書桐柏即天台别名道家所謂金宫玉庭洞天真境覧興公一章覺此頌寂寥耳擇木書於漢法雖大變然猶屈強有骨明皇酷嬖太真無所不似𨽻分體不免作豐容豔肌時狀老杜云書貴瘦硬方通神蓋有感也計此碑當為拾遺君印可者〈弇州山人藁〉
潁陽觀碑
張粲撰史惟則八分書天寶五年七月〈金石録〉
崇夀觀碑
在資州天寶二年建御史中丞宋渾文〈輿地碑目〉
𤣥元宫碑
此碑建於天寶元年而闕碑額考其辭當在盩厔為𤣥元宫玉真長公主寔主之公主睿宗最㓜女也碑序為倉部郎中戴璇頌為户部郎中劉同昇撰末云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曽孫戴伋書則建碑年號蓋追成頌序之日而稱者也伋官至僕射而世系年表列傳俱無之趙明誠金石録亦失不收俱不可曉者書法八分頗穠豔第以肉勝蓋兼開元徐史之法而加損益者也〈弇州續藁〉
天慶觀碑
天寶元年立碑載明皇夢老子事巴東太守劉瑫建字畫甚清逸〈名山記〉
天柱山天柱宫碑
吳筠撰并書苖昭題額大厯五年立〈訪碑録〉
崇元聖祖院碑
常州刺史賈餗撰前陳州参軍徐挺古八分敬宗即位詔天下有道之士李徳𥙿為浙西觀察使以道士周息元薦於朝為建此院勅賜號崇元聖祖院碑以寶厯二年立在茅山〈集古録目〉
修桐柏觀碑
浙東團練觀察使越州刺史元稹撰并書台州刺史顔顒篆額桐柏宫以景雲中建道士徐靈府等重修碑以大和四年四月立〈集古録目〉
大和四年唐元稹撰文并書其題云修桐柏宫碑又其文以四言為韻語既牽聲韻有述事不能詳者則自為注以解之為文自注非作者之法且碑者石柱爾古者刻石為碑謂之碑銘碑文之類可也後世伐石刻文既非因柱石不宜謂之碑文然習俗相傳理猶可考今特題云修桐柏宫碑者甚無謂也此在文章誠為小瑕病前人時有忽畧然而後之學者不可不知自漢以來墓碑多題曰某人之碑者此乃無害蓋目此石為某人之墓柱非謂自題其文目也今稹云修桐柏言碑則於理何稽也〈六一題跋〉
唐元稹修桐柏廟碑昔歐陽永叔謂刻銘于碑謂之碑銘後世伐石刻文既非因柱已不宜謂之碑則稹書此為碑過矣古者廟中庭謂之碑故以碑為節然獨不可以石刻文遂謂之碑甞見伏滔功徳銘曰堯碑禹碣歴古不昧范雲亦謂甞見異書堯碑禹碣皆為籀文在崆峒山中此果足信哉余謂稹為此碑亦因是為据〈廣川書跋〉
神仙觀碑
盛君立撰郁文則行書篆額大和九年正月建〈復齋碑録〉
昊天觀碑
王起撰栁公權正書㑹昌三年五月〈金石録〉
王起撰栁公權書徐方平篆額㑹昌三年十月立〈京兆金石録〉
蓬萊觀碑
孫謙卿撰貝靈該分書正方外篆額大中二年六月十九日建在象山〈諸道石刻録〉
棲霞觀碑
在象山縣大中元年孫諫卿撰〈輿地碑目〉
潘城院碑
唐進士劉驩撰陶貞固正書并篆額中和三年七月十五日立在溧水〈復齋碑録〉
嵩陽觀碑
嵩陽觀聖徳感應頌乃道士孫太冲為明皇煉丹六轉而移緱氏山九轉而李林甫紀其瑞徐浩書其碑者也碑作于天寶三載是時開元之政已𡚁而林甫以姦佞為詞本無足採但浩分𨽻與史惟則輩㡬欲伯仲矣〈石墨鐫華〉
嵩陽觀碑是徐浩分書李林甫述其道士孫太冲為明皇煉丹至九轉而作頌者也在昔如秦皇漢武皆希心仙術然徐市三千畏誅不歸文成五利終至大戮而明皇尚為太冲起觀立碑終始不悟當由林甫奸佞蠱之耳林甫不足言侍中分法簡穆不墮明皇豐艶之習是當以筆諫而復為書碑亦遇之不幸也評者謂子敬元常異代同友孔氏升堂得門窺牖過矣〈金石史〉
無嵗月及題跋
蚪山觀碑 無書撰人名氏〈墨池編〉
天寶觀碑 鮮于仲通撰〈墨池編〉
西嶽真君觀碑 韋聖書〈墨池編〉
梅仙觀碑 在新建今名陽靈觀昔梅子真甞於山上築壇朝斗後人立觀以奉之〈輿地碑目〉
仙林觀碑
在西充縣列真觀中書侍郎趙彦昭撰〈輿地碑目〉
簡寂觀碑 御史大夫王路撰〈輿地碑目〉
通𤣥觀碑 狄仁傑撰在山西遼州榆社縣南〈古今碑刻攷〉通真觀碑 刻藍采和踏踏歌在鳳陽府舊城南〈古今碑刻攷〉
虚白觀碑 唐葉靖天師講經處載救龍事甚詳在浙江寧波府奉化縣東北〈古今碑帖攷〉
崇禧觀碑 太極元年立〈輿地碑目〉
玉清觀四等碑 開元十五年立〈輿地碑目〉
崇元宫碑
元虞集崇夀觀碑云晉洞天觀唐貞觀初改崇元觀有太極元年所樹碑石完而文冺可識者左拾遺孫處𤣥文楊幽徑書數字而已〈金石文字記〉
唐碑〈道家二〉
龍興宫碧落碑〈金石畧作石天尊像記〉
篆書無書撰人姓名咸亨元年〈金石録〉
石天尊像記韓王元嘉諸子訓等為妣妃建篆書綘州〈金石畧〉
碧落碑在絳州龍興宫宫有碧落尊像篆文刻其背故世傳為碧落碑㨿李璿之以為陳惟玉書李漢以為黄公譔書莫知孰是洛中紀異云碑文成而未刻有二道士來請刻之閉户三日不聞人聲人怪而破户有二白鴿飛去而篆刻宛然此説尤怪世多不信也碑文言有唐五十三祀龍集敦牂乃髙宗總章三年嵗在庚午也又云哀子李訓誼譔諶為妣妃造石像按唐書韓王元嘉有子訓誼譔而無諶又有㓜子訥元嘉以則天垂拱四年見殺在總章三年後十八年有子訥不足怪而不應無諶蓋史官之闕也〈集古録〉右唐碧落碑大篆書其詞則唐宗室黄公譔所述或云陳遺玉書或云譔自書皆莫可知李肇及李漢並言李陽氷見此碑徘徊數日不去又言陽氷自恨其不如以槌擊之今缺處是也此説恐不然陽冰甞自述其書以謂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於他人書蓋未甞有所推許唐人以大篆當時罕見故妄有稱説耳其實筆法不及陽冰逺甚也〈金石録〉
碧落篆李肇得觀中石記知為陳惟玉書歐陽永叔以李漢碑為黄公譔然字法竒古行筆精絶不類世傳篆學而惟玉於唐無書名於世不應一碑便能奄有秦漢遺文徑到古人絶處此後世所疑也李陽冰於書未甞許人至喜其書寢卧其下數日不能去世人論書不逮陽冰則未必知其妙處論者固應不同段成式謂此碑有碧落字故世以名之李肇謂此碧落觀也故以為名李漢謂終于碧落字而得名余至絳州見其處今為龍興宫考其記知舊為碧落觀而開元改今名又篆文若未畢其文者其終非碧落字則肇説是也其云有唐五十三禩龍集敦牂爾雅嵗在午為敦牂永叔謂髙宗總章三嵗以唐歴考之自武徳戊寅受命至咸亨元年庚午實五十三年矣然則總章者誤也〈廣川書跋〉
段成式謂此碑有碧落字故以名李肇謂此碧落觀也故名李漢謂終于碧落字而名歐陽公謂其宫有碧落尊像文刻其背故名碧落碑董逌考其地原名碧落觀改龍興宫以李肇説為是其書雜出頡籀鍾鼎欵識或以為陳惟玉書或以為李譔李讙書皆不可辨洛中記異録又云刺史李諶為母房太妃追薦造像成有二道士來請書之閉户三日乃開化二白鴿飛去篆文宛然像背此説尤恠誕然李陽冰觀之七日而不忍去學之十二年而不成其妙如此豈易知哉又一説陽冰毁其佳者數字而去未知然否篆文原刻像背州將以不便摹搨别刻置廟中今所傳皆摹本也其文曰有唐五十三禩龍集敦牂歐公謂為髙宗總章三年董逌謂為咸亨元年按總章三年三月始改咸亨耳〈石墨鐫華〉
世以此爲仙人所書而劉公嘉話指為陳惟玉書朗州去立碑時不逺疑得其實也〈𤣥牘紀〉
别本碧落碑
絳州碧落篆刻天尊背州將不欲以槌擊石像乃摹别石因封其舊石像今世所得皆摹本也雖横直圜
方典刑有稽然遁其神者衆矣段成式言樊宗師作誌令陳惟玉書立于太行山上此言險怪難知豈甞求得其當而妄為戯哉世言字不考古甚則以品為鄰今於古文𠱠字正如此便知後世不知古字而妄議者可以歎也〈廣川書跋〉
碧落碑釋文
釋文鄭承規書咸通中立書法方整甚有歐虞遺意〈石墨鐫華〉
瑞氣觀天尊像碑
何彦先撰正書無姓名咸亨四年九月〈金石録〉
奉先觀老君像碑
李審幾撰沮渠智烈書垂拱元年〈金石録〉
李公元始天尊像碑
鄭瓘撰甘遺榮八分書開元十三年二月〈金石録〉
延慶移觀手詔碑
在延慶觀後絶峯之上石龕中開元十三年立〈輿地碑目〉
老子聖母碑
吕獻臣分書亳州〈金石略〉
混元皇帝廟碑
吕獻臣書開元中立在亳州〈金石略〉
𤣥元皇帝應現碑
八分書無姓名開元二十九年六月〈金石録〉
夢真容勅碑
正書無姓名開元二十九年六月〈金石録〉
夢真容碑
蘇靈芝行書開元二十九年六月〈金石録〉
此蘇靈芝書按碑開元帝夢老子真容求得之中南之樓觀愽州刺史李成𥙿奏准諸州同勒石則此碑天下皆刻之金石略載之云未詳所在余此碑并田仁琬碑得自鄉人之守易州者或在易州今中南樓觀亦有此碑亦靈芝書文同而易州碑稱奉勅㫖宰相牛仙客樓觀碑稱張九齡按碑此事在開元二十九年閏四月九齡自二十四年罷相二十五年左遷荆州長史二十八年薨未甞生至二十九年也似當以易州碑為是樓觀碑經宋翻刻字畫不及易州三舍豈亦謬易其姓名耶〈石墨鐫華〉
開元二十九年六月蘇靈芝行書今在盩厔縣樓觀是年四月𤣥宗自言夢見𤣥元皇帝云有像在京城西南百餘里即命使同諸道士求得之於盩厔縣樓觀東南山阜間迎至興慶宫大同殿宰相牛仙客李林甫拜賀〈金石文字記〉
真容應現碑
陳知温行書天寶元年十二月〈金石録〉
開元聖像碑天寶元年陳知温書唐開元之治盛矣至於天寶而溢焉方其盛時人主意氣之驕超然遂欲追真仙於雲表其夢寐恍忽云有見焉者雖是非真偽難明於杳靄亦其注心於物精神㑹通志茍至焉無不獲也唐書紀𤣥宗事至於神仙道家頗不詳悉而此碑所載夢真容事最備故特録之以見其君臣吁俞相與言語者止於如此俾覽者得以迹其盛衰治亂云〈六一題跋〉
唐明皇授籙碑
御製在崇禧觀天寶七年〈諸道石刻録〉
華陽洞唐𤣥宗授上清籙碑
唐張景碩撰〈諸道石刻録〉
葛仙公碑
梁陶𢎞景撰陳昇正書調露二年正月〈金石録〉
唐立吳太極左仙公葛公碑梁陶隱居撰陳昇正書調露二年正月重建在句容縣〈諸道石刻録〉
王隂二真君碑
薛鏡一撰正書無姓名景雲二年正月〈金石録〉
王隂二真君碑
李虎之撰施楚玉正書景雲二年正月〈金石録〉
唐立梁貞白先生陶隱居碑
梁邵陵王蕭綸撰隷書不著名氏陶隱居名𢎞景字通明丹陽秣陵人齊末為宜都王侍讀弃官隱句曲山中自號華陽隱居終于梁武帝時贈中散大夫諡曰貞白碑額曰梁貞白先生陶隱居碑碑在茅山〈集古録目〉
開元十二年九月三日建在茅山玉晨觀〈復齋碑録〉
王隂二真君碑
李吉甫撰儲伯陽行書貞元十四年正月〈金石録〉
景徳觀三真人碑
貞元中李吉甫撰碑石瑩潤號曰玉石碑〈輿地碑目〉
張仙師靈廟碑
李泳書元和十五年在仙井監〈金石畧〉
元和十五年知陵州李正卿撰〈輿地碑目〉
唐重立許長史舊館壇碑
梁陶隠居撰并書普通二年正月記唐裴行矩重立〈諸道石刻録〉
美原田真人碑
大厯六年朝散大夫并州别駕上柱國蕭森政撰并模晉王右軍書相傳田真人拔宅上昇處也〈金石文字記〉
無嵗月
仙人唐公碑 在興元府〈金石略〉
中嶽劉真人碑 虞洪八分書〈墨池編〉
修三元黄籙壇碑 楊江書在汾上〈墨池編〉
唐碑〈道家三〉
華陽觀主王軌碑
于敬之撰王𤣥宗正書乾封二年十一月〈金石録〉江寧縣令于敬之撰王𤣥宗書先生名軌字洪範又字道棲瑯琊臨沂人為道士師王逺知茅山華陽宫其所建也碑以乾封二年十一月立在茅山後有總章二年弟子李義亷題名〈集古録目〉
拓本其文但云乾封二年十一月九日卒不著立碑之年按舊唐書髙宗調露二年二月戊午賜故玉清觀道士王逺知諡曰昇真先生贈太中大夫此碑所謂王先生名軌字洪範乃逺知之弟子也〈金石文字記〉
至徳觀孟法師碑
岑文本撰禇遂良正書貞觀十六年五月〈金石録〉貞觀十六年孟法師碑唐岑文本撰禇遂良書法師名靜素江夏安陸人也少而好道誓志不嫁隋文帝居之京師至徳宫至唐太宗十二年卒年九十七〈六一題跋〉
此孟法師碑乃中書侍郎岑文本文諫議大夫禇遂良書也首脱唐京師至徳觀主八字尾脱年月銜名三十三字碑叙脱百餘字詞脱二十七字當是割裱後歴世乆逺贉池零落故耳第的然唐刻唐榻本波拂轉折處無毫髪遺恨真墨池中至寶也攷禇公以貞觀十六年書時尚刻意信本而㣲參以分𨽻法最為端雅饒古意余嘗於黄熊所見而絶愛之今歸曹進士䋲武相去里舍不百武得朝夕寓目一何幸也碑見趙明誠金石録目又余有舊翻本證之辨為禇書不然世不以為信本者鮮矣〈弇州續藁〉
昔聞之陶九成云趙魏公以書法稱雄一世甞見千文一卷以為唐人字絶無一㸃一畫似公法度閱至卷尾方知為公書公自題云僕卄年來冩千字文以百數此紙殆數年前所書當時學禇河南孟法師碑故結字構體規模八分蓋公於古人書無帖不習禇河南尤其所欽尚者也余觀禇書傳世者甚衆如聖教序兒寛贊哀册文隂符經度人經各各臻妙並已著稱惟孟法師碑以公之言益以見重於世而東坡甞評書云禇河南書清逺蕭散㣲有隸體正謂此帖云〈莫廷韓集〉
黎尊師碑
盧子昇字照鄰撰王大義行書儀鳳二年正月〈金石録〉右唐黎尊師碑題云盧子昇字照鄰撰按唐史盧照鄰字昇之與此碑不合蓋唐初人多以字為名耳至以子昇為昇之則疑史之誤〈金石録〉
太平觀主王逺知碑
道士江旻撰法主弟子徐碩𨽻書法主名逺知字徳廣瑯琊臨沂人有盛名於隋唐間太宗時建太平宫于茅山以處之碑以貞觀十六年立在茅山〈集古録目〉
王法主碑
鳳閣侍郎同鳳閣鸞䑓平章事劉禕之撰揚州登仕郎齊懐夀書法主名逺知居茅山華陽觀追贈金紫光禄大夫諡曰昇真碑以文明元年立在茅山〈集古録目〉
中嶽體𤣥潘尊師碑
王適撰八分書無姓名聖歴二年三月〈金石録〉
今在嵩山老君洞南題云弟子中嶽道士㺇馬□□書廣韻㺇亦司字〈金石文字記〉
東明觀道士茹法師碑
長安四年立〈京兆金石録〉
中嶽韓先生碑
崔桑木撰司馬絢八分書開元六年十月〈金石録〉
𤣥元觀尹尊師碑
裴子餘撰郭謙光八分書開元八年四月〈金石録〉右唐尹尊師碑郭謙光八分書謙光八分書初不見稱于唐人獨歐陽公盛稱之以謂不减韓蔡史李四家余因訪求之乆得崔敬嗣及此碑著録焉〈金石録〉
永先觀主宗先生碑
孫居安撰周君儀書開元五年九月立在溧陽〈復齋碑録〉
索法靖師精行清徳碑
馬克麾撰范希璧行書開元十四年〈金石録〉
西嶽大洞張尊師碑
開元十四年王延齡撰李慈書〈金石録〉
唐王延齡撰李慈書尊師名敬忠字誠華隂盟津東里人為西嶽雲䑓宫主碑以開元十四年四月立〈集古録目〉
尊師名敬忠其事跡余無所取所録者以慈書爾慈之書體兼虞褚而遒麗可喜然不知為何人以其書當時未必不見稱於世蓋唐人善書者多遂不得獨擅既又無他可稱遂至冺然於後世以余集録之博慈所書碑祗得此爾尤為可惜也〈集古録〉
崇福觀主魏尊師碑
宋遙撰八分書姓名殘缺開元二十九年〈金石録〉裴炫書在京兆府〈金石畧〉
張尊師碑
何思邈撰郭懐漸行書天寶六年正月〈金石録〉
靈䑓觀主張欽忠碑郭漸書在華州〈金石畧〉
宗聖觀主尹文操碑
員半千撰在鳳翔〈墨池編〉
員半千之取名謬為應運五百者碑文殊不稱可笑碑叙文操遊太白觀覩異像以為竒蓋太白名山至今多見靈異不足竒也至謂老子降于壇間萬衆共覩則近誕矣書分𨽻遒古不著姓名且經元朝翻刻失真可惜〈石墨鐫華〉
𤣥靖李先生碑
栁識撰張從申行書李陽冰篆額大厯七年八月〈金石録〉
秘書郎栁識撰大理司直張從申書李陽冰篆額𤣥靖先生茅山道士李含光也碑以大歴四年立〈集古録目〉大厯七年𤣥靜先生碑栁識撰張從申書李陽冰篆額唐世工書之士多故以書知名者難自非有以過人者不能也然而張從申以書得名於當時者何也從申每所書碑李陽冰多為之篆額時人必稱為二絶其為世所重如此余以集録古文閲書既多故雖不能書而稍識字法從申所書棄者多矣而時録其一二者以名取之也夫非衆人之所稱任獨見以自信君子於是慎之故特録之必待知者〈集古録〉
紫陽碑乃張從申書李陽冰題歐文忠不喜從申書集古録屢言之殊不知從申乃效子敬書頗有東晉風尚唐人知書者多故見重於世今人反此歐陽公初不閑法書則從申之蹟見棄宜矣〈東觀餘論〉
從申書法出二王而與李北海髣髴昔人評其書獨步江外此碑在茅山蓋唐行書之得名者余得之道録司官袁止安〈東里集〉
𤣥靖李先生碑
顔真卿撰并正書大厯十二年五月〈金石録〉
𤣥靖先生後碑湖州刺史顔真卿撰并書先生名含光廣陵江都人本姓𢎞避孝敬皇帝諱改為李氏𤣥宗師事加號𤣥靖先生詔居茅山碑以大厯十二年五月立〈集古録目〉
右唐𤣥靖李先生碑顔魯公撰并正書碑稱隠居先生以三洞真法傳升𤣥先生升𤣥付體𤣥先生體𤣥付正一先生正一付先生自先生距隠居凢五葉矣今考之隠居先生者梁陶𢎞景升𤣥為王逺知體𤣥為潘師正正一為司馬子㣲三人唐書有傳惟𤣥靖無之予嘗遊茅山至玉晨觀其前有雷平池池南為伏龍岡𤣥靖葬其上碑今在觀中四周皆刻文字道士以亭覆之〈金薤琳琅〉
魯公好仙術不特書麻姑壇已也按李含光者陶隠居裔凢五世其事絶無可紀獨人謂其隸法勝乃父遂㫁不作隸差近厚耳魯公結體與家廟同遒勁鬱浡故是誠懸鼻祖然視虞永興褚河南誾誾氣象不無小乏〈弇州山人藁〉
右結體與家廟碑一同後有小跋云紹興丁巳五月十四日大風折顔碑雲溪沈作舟扶起之〈蒼潤軒碑跋〉
茅山景昭法師韋公碑
竇臮書在江陵府〈金石畧〉
臮字靈長詞藻雄贍草隸精深晩年著述書賦七千餘言蓋深於字學者書此碑在唐人中别有一種風韻骨力有瘞鶴之遺意碑在貞元三年為韋公師立歴叙世系及師授甚詳又言法師至行稽乎𤣥化通識合於靈造與其有也萬物不得而不有與其無也萬物不得而不無得喪以春秋為死生盈虚以天地為旦暮其推尊可謂至矣而後又言身纒世故迹混俗塵發忠孝以飭躬演信義而旌行蓋隨時而不器豈常道之可師若然則其人似亦可取此所以昔人以道門華陽方之儒門洙泗也與友人陳元晉遊三茅搨此見貽余手粘為册因題之留軒中云嘉靖戊午九月廿二日雨中對菊記〈蒼潤軒碑跋〉
唐華陽三洞景昭大法師碑陸長源撰竇臮書并篆額貞元三年正月上元造在茅山玉晨觀〈復齋碑録〉
内供奉道士吳筠碑
貞元十年立在餘杭西十九里天柱觀内〈訪碑録〉道士吳筠字貞節通經術美文辭居南陽倚帝山大厯十三年卒門人私諡為宗𤣥先生
升元劉先生碑
馮宿撰栁公權正書大和七年四月〈金石録〉
刑部侍郎馮宿撰右司郎中栁公權書翰林待詔唐𤣥度篆額先生名從政河南緱氏人居東都𤣥真宫敬宗師事加檢校光禄大夫及先生之號碑以大和七年四月立一在東都一在長安〈集古録目〉
茅山孫尊師碑
李徳𥙿文會昌中立在玉晨觀〈與地碑目〉
𤣥元觀三洞韓尊師道徳碑
開成四年立〈金石略〉
靜福山廖先生碑
先生名沖字清虚梁中大同年居此山唐連州刺史蔣珍立此碑〈復齋碑録〉
周先生住山碑
在洞庭山令狐楚撰〈輿地碑目〉
無年月及書跋
桃源觀三洞閻寀君碑 董侹書〈墨池編〉
中嶽興慶觀主郭元宗碑 徐浩書西京〈金石略〉
楊雲昇尊師碑 杜光庭文雲安軍〈金石略〉
魏法師碑 在鎮江府仁靜觀胡楚賓文〈輿地碑目〉
睿宗賜白雲先生書
唐賜白雲先生勅三𤣥宗勅并送别詩各一陽䑓宫畫壁奏狀并答勅乾元元年禁山廟採樵勅三大中八年王屋主簿韓抗書以刻石〈集古録目〉 今在王屋山陽䑓觀〈金石文字記〉
賜道士楊太希勅
景雲二年六月在岱嶽觀東碑南靣〈金石文字記〉
栁尊師墓誌
翰林學士諫議大夫栁公權撰并書尊師名處幽河東虞鄉人公權弟也碑以開成二年立在華原〈集古録目〉
開元觀夏尊師墓誌
何得一述正書無姓名㑹昌元年二月十九日卜宫于陶朱峯在諸暨〈復齋碑録〉
唐碑〈道家四〉
褚遂良書隂符經
隂符經説者甚衆以文義不貫頗費牽合蓋甞疑也唐李筌傳驪山老母之舍曰此符三百餘言百言演道百言演法百言演術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國安民之法下有強兵戰勝之術分為三章又有六注謂太公范蠡鬼谷張良諸葛亮及筌也繫以正義不言誰作後序中謂出於驪山老母亦間有無主名者略記太公之言八張良之言九鬼谷六諸葛五范蠡才一見而筌及正義尤詳又與世所版行注本不同後有㫁章三贊又士希嚴不知何許人作贊三道十九首可謂備矣或總題其後曰觀注者粗得一二若贊者略無髣髴信其奥妙不可以智知而言説姑存之耳誠哉是也比嵗於都下三茅寧壽觀見褚河南真蹟注本始知上古真仙谷出語一二以至三四自愚人以天地文理聖而後不言為誰其間有若相應答亦㫖意全不聯屬者將由羣仙之集而為之邪抑髙真㑹粹而成此經邪初有道流攜以求售索價不貲未幾羽化於觀中遂為三茅寶藏摹得其本以歸兹因徐粹中醇一為慈谿至道宫建藏手冩以遺之凢見河南所書三本其一草書貞觀六年奉勅書五十卷其一亦小楷永徽五年奉㫖冩一百廿卷及此蓋書百九十本矣二者皆見石刻惟此真蹟尤為合作字豆小而楷法精妙河南卒於顯慶三年年六十有三永徽所書則五十有九矣豈惟筆力不可跋及亦安得此目力耶然三本詳略亦自不同草書本又冠以黄帝隂符經要當以此本為善仍命長子淳細書臨摹於後尚存舊本之萬一云〈玫媿集〉
度人經變像
褚遂良書未詳〈金石略〉
予家舊藏唐閻立本畫靈寶度人經變相褚遂良題字惜其嵗乆湮滅將失永傳獨字畫僅可模刻以貽好事云元祐戊辰仲冬韓城苑正思記〈本碑跋〉
靈寶經變字
余家舊藏褚遂良靈寶經變字一卷紙墨淳古字畫闇而俱完精神如新以之較衡山先生停雲初刻多廿有八字豈當日所搨互有明晦遂因之為存亡耶可以信古刻之當多收也然於此益見衡山先生之苦心也以二刻並觀如出一石若非多少不同無縁知此為宋搨矣先生摹臨之妙蓋千古之絶技進乎道矣恐後之覽者亦疑停雲為文家一筆書幸有此證故特表而出之以信百世或可為停雲重否〈墨林快事〉
道藏經序〈髙宗則天撰詳見御製〉
道徳經并註〈明皇撰并書詳見御製〉
小字道徳經〈明州〉
唐明皇注八分書不著名氏開元二十七年立〈集古録目〉
道徳經
𢎞農太守趙冬曦書〈墨池編〉
𤣥元皇帝道徳經注
李華撰張敬仙書無年月〈金石録〉
道徳經幢
唐明皇隸書蘇州〈金石略〉
度人經
八分書無姓名天寶七年七月〈金石録〉
西王母授黄帝祕訣
張從申書大歴四年冬〈復齋碑録〉
太清宫道藏目録碑
秦守正書趙盈額大和二年立〈京兆金石録〉
隂符經序
刑部尚書鄭濣撰序翰林學士栁公權書内供奉道士孫文杲刻以開成二年七月立在西京苑雍家經已殘闕所存者數十字〈集古録目〉
右隂符經序鄭濣撰栁公權書唐世碑碣顔栁二家書最多而筆法往往不同雖其意趣或出於臨時而模勒鐫刻亦有工拙公權書髙重碑余特愛模者不失其真而鋒鋩皆在至隂符經序則蔡君謨以為栁書之最精者云善藏筆鋒與余之説正相反然君謨書擅當世其論必精故為誌之治平元年二月六日書〈集古録〉
栁誠懸書至此極矣然人之好尚亦難齊矣李西䑓愛栁尊師志歐陽公愛髙重碑惟君謨獨喜此序謂善藏筆鋒自是書家所共恐不能盡其妙處觀其平時論曰尖如錐捺如鑿不得出只得却文宗問之曰凢縛筆頭極𦂳一毛出即不堪用然藏鋒在得筆意非極工於筆亦不能也宜公權戒此〈廣川書跋〉
小字清淨經
右唐李公權小字清淨經予得舊搨本於四明豐解元坊豐得之鄉人徐蘭蘭好作隸字不師漢人而師宋廬陵朱協極蘇學甞有協極所書敬齋箴石刻字畫無法俗惡可厭後之人乃有好之如徐氏者亦其所遭然也因識此漫及之〈金薤琳珢〉
余曽見栁誠懸小楷度人經遒勁有致蔡君謨茶録頗倣之世未有傳者此清淨經似永興破邪論海上潘氏所藏宋帖也其昌〈戲鴻堂法帖〉
令狐楚題郭尊師咒
盧傳禮撰并書〈墨池編〉
隂符經
唐𤣥度書未詳〈金石略〉
唐重刻明皇大化觀訣碑
楊思聰書碑末云戊午嵗人日〈昭宗乾寧五年〉本觀住持楊思聰記〈唐明皇道訣碑〉
六藝之一録卷八十
<子部,藝術類,書畫之屬,六藝之一錄>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624年 (提及)
- 626年 (提及)
- 620年 (提及)
- 711年 (提及)
- 712年 (提及)
- 718年 (提及)
- 729年 (提及)
- 738年 (提及)
- 741年 (提及)
- 912年 (提及)
- 848年 (提及)
- 847年 (提及)
- 883年 (提及)
- 744年 (提及)
- 727年 (提及)
- 670年 (提及)
- 688年 (提及)
- 673年 (提及)
- 685年 (提及)
- 725年 (提及)
- 680年 (提及)
- 724年 (提及)
- 798年 (提及)
- 521年 (提及)
- 667年 (提及)
- 669年 (提及)
- 642年 (提及)
- 677年 (提及)
- 704年 (提及)
- 720年 (提及)
- 717年 (提及)
- 726年 (提及)
- 747年 (提及)
- 794年 (提及)
- 839年 (提及)
- 854年 (提及)
- 837年 (提及)
- 654年 (提及)
- 658年 (提及)
- 739年 (提及)
- 898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