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藝之一録 (四庫全書本)/卷108
六藝之一録 卷一百八 |
欽定四庫全書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八 錢塘倪濤撰
石刻文字八十四
宋王象之輿地碑目記
夔州碑記
漢鹽鐵盆記 在巫山縣黄大史石刻云余弟嗣直來攝邑事堂下有大鹽盆有欵鐵葢漢時物也其末曰永平二年
晉桓温隷字碑 在巫山有黄太史跋嘉定癸未漕使王觀之併黄太史跋俱徙置漕𪠘王漕又作跋語考其為晉周撫墓碑今不存今此碑亦不存
唐夔州刺史㕔壁記 長慶二年五月一日刺史中山劉禹錫撰今見存
夔州始興寺移鐵像記 劉禹錫撰
夔州都督府記 唐㑹昌五年刺史李貽孫文繆師禹書載歐公集古録今在漕臺
鏁水記 碑字但紀官名有都押衙金吾大將軍白元曜等字
神女廟詩 集古録唐李吉甫詩一首以貞元十四年刻丘元素一首無刻石年月李貽孫二首㑹昌五年刻敬騫一首元和五年刻沈幼真書其他杳無書人名氏在巫山
闗城白帝廟碑 其一元和元年其一長興二年其一廣政元年
巫山詩碑 唐金吾衛兵曹參軍沈真撰元和五年建重修大仙廟記 唐寜〈缺〉將軍掌書記司空薰撰同光四年建
杜少陵詩石刻 少陵遊蜀凡八稔而在夔獨三年平生所賦詩凡四百六十篇而在夔者乃三百六十有一治平中知州賈昌言刻十二石干北園嵗久字漫建中靖國元年運判王蘧新為十碑今碑在漕司
移城記 景徳四年丁謂撰
八陣圖銘 舊經云有圖銘石刻在磧中今不復見蘇子由詩云中原竟不到置陣狹無所
甃井記 陳剛記云夔惟節度府漕臺西㕔有井紹興二年井大壊景公領使事發地二百尺而及泉以柟木甃之
䕫州圖經 故相國安陽公乾曜嘗參軍事修圖經言風俗甚偹見劉禹錫集
舊圖經 李國緯編 固陵集 費士戣編新䕫州志 馬導編
開州碑記
盛州宿雲亭記石 在州西北三里唐元和十三年刺史韋處厚書温造撰記
盛山十二題詩 唐韋處厚撰韓文詩序云韋侯所為十二詩其詩意以入溪谷土岩谷追逐雲月不足日為詩讀而詠歌之令人欲棄百事往與之遊和詩元稹許康佐白居易李景儉嚴武温造於是盛山十二詩與其和詩廣行於時
唐開州刺史新宅記 權徳輿撰
盛山集 商有序 圖經 李宗諤編
施州碑記
招撫蠻人盟誓碑 九域志云在邊上近西髙州界首知保順州田承恩誓狀 天聖五年刻石在尖木寨蠻人納貢物碑 在儀門下天聖五年丁卯立
皇宋奬諭碑 轉運使王立奏蠻人上京進奉在路多有攪擾今後只就施州納下貢物支與例物三年一度于元定數内十人量差三兩人上京買賣天聖五年五月一日勅
蠻人承恩等誓柱文 皇祐五年嵗次癸巳立略曰皇明如日所照不偏睿愛若天無逺不覆溪洞蠻人輸忠事國刻石設盟謹當固草芥之命以奉本朝無復肆犬羊之狂以觸憲網所有歸順蠻貢納結牢重誓欵狀鐫之用𫝊不朽他誓文皆不經惟此可讀故録之
蠻人田思忠等受降碑文 碑在寜邊寨南五里受降立誓元豐六年立碑長四尺濶一尺
蠻人廖萬崇等柱文碑 在寜邊寨南五里元豐六年立誓刻石界首
達州碑記
漢車騎將軍馮緄碑 蓬州志載在永睦縣之西八十里緄薨于桓帝之永康元年其文瞭然可讀其父渙亦有兩碑斷裂不全僅存大概
漢廣漢屬國侯李翊墓銘及屬國侯夫人墓銘 翊以靈帝熹平二年卒夫人不著姓氏疑其為臧氏首尾亦不刓缺
書字崖碑 在巴渠縣西十里多斷缺不成文理其間有晉昌太守字按晉孝武方立晉昌郡則此必東晉以後人碑耳
唐處士墓碑 在州城北十五里楊斗埧馬鼻山下乃唐景龍二年刻字畫遒勁如歐栁可愛
元稹若畬三陽神文 元和志〈缺〉年作在通州之華陽觀
廣福院修佛殿記 在永睦之廣福院即唐福田寺有㑹昌三年王欽說修佛殿記
瀘潭鐫佛記 唐通川縣東富教里岸側石上乃唐人所鐫傍有中和造像之姓名百餘字餘多漫滅不可讀瀘潭又有龍洞
節婦碑 初節婦趙氏嫠居有兇人欲犯節婦脅以白刃節婦不為動既而誘以百端終不可遂刺殺之時皇祐二年知州薛俅茂其節為之立碑于達州之西北山上後邑令薛仲侃為剏祠繪節婦于中
黄山谷贈通州令韓廣叔文 韓廣叔赴通州日黄庭堅以言贈之曰惟勤能辦公家事惟清能律奸貪吏嚴而信則吏不病民簡而敏則民多在野
珍州碑記〈闕〉
忠州碑記
丁房雙闕 在臨江縣 王廟有丁房二闕對峙廟廷髙可二丈上為層觀飛簷表裏四旁多刻車馬人物左闕上為雙扉其一扉微啟有美人出半面而立皆極巧妙其刻漫滅有漢丁房等字跡尚可以認也
屈原碑 見九域志
江原君石闕 在州西十五里今遷于郡庠有延熹二年等十七字
嚴孝子碑 在城西十二里今𨗇于郡儀門碑字漫滅有延熹二年七八十字
五大夫碑 在梁山軍界上字尤漫滅然字乃漢隸修道碑 字亦漫滅有建初二年等十二字
嚴顔碑 東坡嚴顔碑詩注云在忠州詩曰先主反劉璋兵意頗不義孔明古豪杰何以為此事劉璋固庸主誰為死不二嚴子獨何賢談笑傲碪几國亡君已執嗟子死誰為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淚
玉虚觀有唐碑四 皆修建觀宇碑
洞真觀唐明皇夢天帝降碑 在本觀
禹廟唐碑 今字畫磨滅
豐都景徳觀唐碑十 叚丞相修觀記叚少監修齋記天尊石像記老君石像記感應碑張大理詩杜光庭石函記李吉甫真人影堂記二真君碑二仙公碑
唐平都二仙公碑 景雲二年李䖍之撰
唐平都山二仙君銘 景雲二年薛湜撰
玉石碑 即景徳觀三真人碑唐貞元中李吉甫修碑刻見存碑石瑩潤號玉石碑
唐平都山真人影堂記 平都堂碑惟此三碑尤佳皆李吉甫修撰又白玉石碑
唐土洲耆老思舊記 貞元十七年叚文昌記
唐刺史房公式善狀碑 在唐土洲上普寜院中今在郡庠
唐豐都三官堂碑 唐中和元年忠州刺史陳侊撰唐杜光庭碑 在平都山
唐率更柘漿帖 唐率更柘漿帖真跡藏于臨江農民瞿氏聖深購得之命男宗摹于忠之議道堂紹聖四年七月二十四日題後有涪翁跋
王右軍半月橘帖 在州庠有涪翁題跋
商比干銅盤銘 唐人開元間於偃師間掘地所得商比干銅盤銘有十六字字畫竒狀而古甚釋文云右〈缺〉左泉後岡前道萬世之銘兹焉是寳得銘之地後五歩乃比干墓今碑銘復刻于平都山
南賔志 楚漢炳序
荔枝圖序 白文公文
涪州碑記
涪陵太守碑闕 其上書云漢涪陵太守龎肱闕龎公者即龎士元之子也劉後主時嘗為涪陵太守淳熙中賢良任子宣過涪陵于小民家見漢隸隠然遂載以歸碑在左綿任賢良家至今猶存此事得之夔路〈缺〉幹馮田馮乃任之甥
唐千福院水泉記 光啟中太守張濬
李文定公神道碑 在報恩光孝禪寺張方平撰普淨院記 在涪陵江北普淨院治平間校書郎傅耆記
誓虎碑 在許雄山下廣漢縣令神道俗𫝊為誓虎碑近碑仆虎入城縣官設祭復立之虎遂止
古書山碑 去樂温縣四十里按山上石刻云唐大厯間有人修此山路于石穴中得科斗書數軸古書之號因此而得
山谷碑 在涪陵尉廨㕔
涪陵紀書録 紀伊川和靖諸賢語録
花蕊夫人詩序 熙寜五年吕安國奉詔定蜀民所獻書可入三館者得花蕊夫人詩乃出於花蕊手而辭甚竒與王建宫辭無異建自唐至今誦者不絶口而此獨遺棄不見取甚為可惜也臣謹繕寫入三館而歸口誦數篇于丞相安石明日與中書語及之而王珪馮京願傳其本于是盛行于時花蕊者為蜀孟昶侍人事在國史臣安國題
涪陵志 楊興序 新志 鄭鑑序
重慶府碑記
漢故益州刺史碑 在本府
巴郡太守張汭頌徳碑 漢中平五年立事見合州志今碑在府學中
白君冢碑 在巴縣文字缺落
禹廟碑銘 巴志云江州縣治塗山有禹王廟及塗后祠有碑銘
豐年碑 在江岸謂之義熙碑每水落而碑出則年豐人爭摹打數十年不一見
蜀廣政十五碑 在東陽鎮市心
周濓溪跋彭應求詩序碑 在温泉寺
圖經 李宗諤編
黔州碑記
漢故孝亷栁莊敏碑 在州廨内字跡銷訛
唐黔南節度使趙國珍德政碑 上元二年立在州南隔江重建州衙碑 在州治
廣徳元年碑 寰宇記云開寳四年黔南上言江心有石魚見上有古記云廣徳元年二月大江水退石魚見部民相𫝊豐稔之兆
能神道碑 歐陽公集古録云長慶二年
黄魯直留題 魯直謫居有涪翁晩策杖至此觀江漲雨餘天欲涼十五字墨跡在州之嘉禾堂此外如緑隂堂丹泉萬卷堂皆魯直舊所書墨跡
萬州碑記
報恩寺漢碑 圖經蜀中漢刻少今萬州報恩寺有碑髙五尺乃漢桓帝延熹間所刻石凡百餘字土人謂之宜子碑
絶塵龕石刻 絶塵龕三字在西山石壁字體清勁類晉宋間人書
寳像記 練岩有莊修隋朝寳像記
岑先生銘 嚴挺之撰開元二年立又有叚文昌銘貞元三年四月十五日鐫
岑公洞記 在〈缺〉 縣元和八年段文昌記
魯直留題 在岑公洞下岑岩寺
聖業院碑 碑在蘇溪大江之濵三生石旁蘚封可見者咸通三年壬子嵗十月建如是者止十餘字耳
大雲寺碑 寺有唐僧圓滿𫝊及中和間萬州守李裁書
冉仁才碑 見沿革門南浦州下
萬州廟碑 乾徳乙丑白廷誨為刺史重修之距今二百三十餘年碑雖存而漫滅不可讀
白刺史題名記 開寳二年九月白廷誨題名記上云刺史白廷誨今本州萬利院有碑仆草莽中比因考閱得之字皆漫滅獨白刺史名猶在
靈顯王碑 皇朝累加封昭毅武恵靈顯王有遺愛碑碣列于廟
南浦志 趙善贛所編 新志 王子申序
思州碑記
縉紳馮先生作夏總幹墓誌 略曰恭南夏子明為太學名諸生老不售自少時識思州田祐恭政和某年田氏被召赴京師謂子明曰我邊臣今北闕見天子懼禮之率略坐不恭公屈相我行如何子明度田氏意不可解免謂曰吾老不任行有子大均習詩禮明識時務年方二十餘俾從公宜任輔公入覲事田氏大喜以子明之子大均行至國門有㫖朝大慶殿拜伏進退不類逺人太上皇異之問其故祐恭對曰臣生邊逺不知禮節臣之客夏大均書生也實教以朝覲之禮上大恱厚錫田氏錫大均保州文學大均字正卿拜命還久之參夔路選授奉節簿建炎初蜀人張上行帥夔門劇賊王闢郭守忠破歸州入巫山將拔瞿塘闗徑入蜀帥命正卿調田氏兵曰正卿厚田氏比至田氏宜即就道事急矣可日夜兼行以濟吾事正卿發田氏兵不一月至巫山摧賊鋒還走保歸州再戰賊大敗收歸州乘勝逐北至房州竹山當是時峽外大賊以十數連百餘萬荆楚赤地數千里至是以人為食莫不妄意蜀郡富饒人人垂涎誓突入瞿唐闗快其所欲自田氏破王闢郭守忠夔路軍聲大振自是羣賊始不敢有意于蜀矣
梁山軍碑記
涼山吕保藏漢篆 涼山保有吕保藏在絶崖半腹有一穴人跡所不到漢末赤眉之亂有吕保藏資巨萬賫金縁木而上鑿崖以居盡伐崖下木冦不能近後舉家終焉紹熙中有樵夫得一券于崖側非銅非鐡其聲鏗然上有古篆云西漢之末赤眉邂逅黄金千兩坑埋而走羔豚十祭其財自阜今藏所猶存焉
浮蘭碑 通川志記梁山軍忠州兩界舊有漢刻石著白虎夷王姓名今其上刻漢時官属及白虎夷王及時民等姓名尚有可考但字多磨滅
梁山驛唐碑 題云令長新戒之記乃明皇御製梁山令尹茂先得此誡于萬州守河東裴公而刻之乃大中十年也嘉定丁卯郡守李錫移其碑于軍治其詞云我求長令保乂下民民之不安必有所因侵漁浸廣賦役不均使之離散莫保其身徴諸善理寄爾良臣與之革故政在維新調風變俗背偽歸真教化為先恵䘏于貧無小無大以躬以親青旌勸農孰不攸遵曷云被之我澤如春
舊梁山驛碑 驛在軍之東四十里耆舊相傳李唐時有白虎蛟龍為民害民至遷居以避之韓昌黎嘗按部經行二害乃去作碑識之今名其地為碑㘭碑猶存于溪側其文漫滅不可復識矣
飛練亭碑 多唐人碑刻
圖經 教授黄震仲編
南平軍碑記
西心坎崖上隸書 西心坎崖上有隸書云本初三年三月二十六日共二十餘字多缺不可讀在溱溪塞路去軍約七十餘里本初後漢質帝年號
吹角埧古磨崖 吹角埧有古磨崖風雨朘剥苔蘚侵蝕惟識其一二曰建安其他不可辨在溱州堡去軍四十餘里建安漢獻帝年號也
姜維碑 在吹角埧其始有一穴開内有碑相𫝊以姜維碑今已磨滅
南州石像頌 南鎮下三里崖上有石佛像近嵗有碑出于下云南州城門前石岸石像頌司法參軍員外置同正許序撰像乃〈缺〉 十八年十二月丙戌中大夫使持節南州諸軍事南州刺史上柱國晉昌唐虞景所造盧舍那像
白鶴寺鐘碑 鐘記字雖磨滅尚餘一二可識曰白鶴寺鐘碑處士彭城劉欣
劉孝標墓銘 晏殊撰
南平志 郡守趙彦邁序
大寜監碑記
丁晉公謂夔州移城記 景徳三年記太祖皇帝出師平蜀由劍巫峽分兵以入而灧澦激射峻惡樓船戰艦難進退易步騎自襄州西山裹糧兼行村麓無際澗壑相接不知道路之所從得蜀民詣王師獻畫由大寜路直取夔州平蜀之師實取道于此也
雲安軍碑記
周靈王符碑 在栖霞宫其文之末有周靈王三字漢處士金廣延母子碑 初無文字但有人物
唐雲外尊師碑 在雲昇宫唐杜光庭文見九域志今名栖霞宫
人物碑 所勒皆車馬人物或云古者修車馬備器械之圖也
興元府碑記
張騫墓碑 墓在城固縣西二十三里有碑文字磨滅不可辨
李固墓碑 墓在城固縣西三十里唐韋臯撰碑檢玉觀碑 在西縣一里本津口化按舊志〈缺〉
於此上昇仙有唐㑹昌中鐫石題記
重修安逺城碑 在西縣城内中間門東
漢司隸校尉楊君頌 集古録隸書不著書撰人名氏文為韻語碑在興元
漢公昉碑 集古録隸書不著書撰人名氏及年月在興元
唐公碑 在城固縣北三十里唐公廟前碑文缺落其略云唐公城固人也有仙人與公藥妻子犬畜倐然與之俱去餘皆不可識
諸葛武侯行廟碑 在縣西唐貞觀十一年置
永平間石門記 洋州志云在今興元褒縣石門有記云髙祖受命興自漢中道由子午出殽入秦
梁蕭懿墓碑 劍南詩稿云興元姚節度園以〈缺〉碑為石筍文猶可識葢梁蕭懿墓碑也簡文為太子時撰書法遒勁可愛
褒城驛記 唐孫樵撰在雙林驛
山南西道額 李陽氷撰
山南西道新修驛路記 集古録唐劉禹錫撰栁公權書李陽氷篆號三絶開成中山南節度使歸融自殽闗南至劍門鑿山石為棧道千餘里以通驛路碑不著所立年月在興元
張將軍新廟記 集古録唐李巨川撰唐彦謙書楊守亮重脩張魯廟也以龍紀元年立在興元
魏石門碑 永〈缺〉二年太嵗己丑梁秦典籖王遂書洛陽縣武何仁鑿
刻武侯碑隂 孫樵撰
唐山南西道節度使㕔壁記 開成二年劉禹錫撰棧道銘 歐陽詹撰
興元新路記 有石刻凡七十字其側曰太康元年按其刻乃晉武平呉時葢晋由此路耳
文宣王廟庭松記 節度使令狐楚命掌書記鄭從誨作從誨餘慶之孫潮之子也
圖經 李宗諤編 舊志 閻蒼舒序
利州碑記
唐南池新亭碑 劍南詩藳云唐長慶中南池新亭碑在漢髙帝廟側亭已失所在
唐李義山碑 在籌筆驛舊有碑近經兵火不存棧道銘 歐陽詹文
蘇頲利州北佛龕前重題 在佛龕
山谷紀行碑 在嘉川縣靈溪寺元豐三年題
圖經 楊炎正編 寜武志 鄒卿序
閬州碑記
唐貞觀碑 王蜀咸康碑 並在太霄宫其石光瑩前後可鑑人號透明壁
顔魯公磨滅記 在新政縣離堆崖下歐陽公集古録唐顔真卿撰并書碑以寳應元年立在閬州
元稹留題 唐元稹以諌官謫通州司馬今達州也曽遊雲臺山書行記于山之鐘樓枋上
新政縣大厯碑 在新政縣江崖之次顔魯公書碑旁有佛老孔子像像旁又有二小記皆大厯中新建
王徽留題 唐僖宗朝丞相王徽未第時曽經閬中次南部合符寺登髙望逺因賦詩
李後主書 南唐李主煜尤善書元祐二年太守李孝直乃煜之姪孫也家藏得親書李白古風摹勒于石江之普通院
崔善徳政碑 王蜀武成中崔善為刺史有恵政里人為徳政碑今在衙門之東
鮮于氏神道碑 一在二教院崖上一在墓其文與書皆出顔魯公又有奨諭碑亦在墓田非魯公之文亦魯公之筆也
裴晉公銘 南部裴迪唐丞相晉公之後國初為新政令因家南部至今尚收得晉公之像累任誥身自撰箴賛及墓銘今並存焉
唐道襲墓碑 在報恩寺
汝南令神道闕 在閬中縣郡守張晦辨云于東西得隸字中有二缺不可識有七
冦萊公詩 公嘗過本州新井慈老院留海棠詩云喧風花雜滿䦨香盡日幽唫歎異常翻笑牡丹虚得地日階開落對君王今龕于縣㕔柱上
司馬公留題 本路運使司馬池丞相光父也天聖九年遊台星岩君實侍題于崖上末云司馬光捧硯
閬苑記 朱涉文 前記 何求文
續記 曹無忌文 新記 王震序
𨺚慶府碑記
李業闕 在梓潼縣西五里舊志云前漢侍御史李業𦵏此遭赤眉毁破二闕臨官路其碑亦漢隸
後漢趙相雍府君墓石闕 在梓潼縣北二里前有石闕上有石麟其文曰趙國相雍府君墓石闕
漢沛國范伯友墓石闕 在梓潼縣東六里有石闕上有文曰漢沛國范伯友墓石闕
晉張載劍閣銘 王隠晉書云張載隨父入蜀作劍閣銘益州刺史張敏見其文乃表天子刻石于劍閣焉
魏太尉鄧公神廟碑 唐長慶四年劍州刺史邢册題鄧艾衛聖侯碑 在普安縣北十五里唐中和五年八月劍州刺史郭淮立石
唐李商隠重陽亭銘 在郡東山之陽唐大中八年太守蔣公侑剏亭李商隠序而銘之石刻今存
悟本寺碑 寺有唐盧照鄰所撰碑嵗月既久其文缺焉
清義何氏古碑 在劍門縣有登髙臺存一古碑唐光宅中建其間有名慕者于此生四子孝弟義遜家有八十餘口八世而未嘗異居分宅儀鳳二年勅賜清義門
隂平縣記 唐大中六年郭茵撰
開元寺重修中和極樂院銘 大順三年劉崇望記唐韋表微劍閣銘
劉國均石刻 在普安報國寺靈泉昔唐僖宗巡幸至此有微恙頓覺清愈因名為報國靈泉今尚有石刻存焉
宣詔亭内碑 以天成四年四月一日記在本州郭璞縣内䜟石刻 在武連縣據郭璞云縣路翠武功貴縣路清武功榮其後青城何居琰宰是邑遂刻石于縣治之門内以詔邦人
景福院石碑 在梓潼縣二十五里許葛山之景福院州碑 在劍門縣二十里許有一古州基自縣至彼攀木縁壁至此稍平有一古碑字多磨滅開皇三年李徳林文土人謂之州碑葢隋時以此為始州也
巴州碑記
唐守巴州裴禕修廨宇記 㑹昌四年甲子嵗立今在郡㕔
唐古佛龕石刻 在城南三里有大書石刻載唐乾元三年山南西道嚴武奏臣頃牧巴州其州南二里有古佛龕舊石鐫五百餘伏望特賜洪名勅以光福為額
北山老君影跡詩 王望山舊名北山山半石壁隱出老君像唐人為賦北山老君影跡詩
唐張禕題擊甌樓 唐中和四年張禕記賦在樓下唐巴州紫極宫記 大中元年軍事判官進士蕭珦記在迎真宫
唐嚴將軍廟記 廟在城西門内碑在本廟唐貞元元年韋㑹為廟記
南龕題詩石刻 在州南二里之廣福寺自唐迄今名公題咏皆刻之于石
唐兜率寺碑 在東龕寺廢而碑存碑字不可辨集州西角山記 唐集州刺史楊師謀書本在難江縣集州紫極宫記 唐開元二年兵部尚書牛仙客作在難江縣
唐李繼顔誥詞 刻於郡㕔唐光化三年中書舍人錢珝作
放生潭三字 州東五里有一潭潭一石上刻放生潭三字每水落石出方見意亦唐刻也
薛使君布政碑 唐乾符中壁州刺史裴真辭作石刻乾符間立
唐人題石龕櫻桃詩 在西龕其名磨滅
成王李雍讀書臺石碣 今在梓潼縣七曲山顯徳祠中
壁州神廟石刻 在通江縣北四十步有光化三年制書刻于石
龍興寺碑 在通江縣南一里龍興寺唐壁州刺史鄭凝續之父鄭畋作乾符中鄭凝續侍父于壁州時作也
壁州山寺記 大唐中和嵗次癸卯丞相鄭畋撰菖蒲澗記 唐開成四年或云集州刺史蘇味道遺跡也
石鼓峽記 趙寅為集州刺史有石鼓峽記在難江縣唐貞元石刻 思陽縣南渡江登石梯數百級上義陽舊縣治石梯之側懸崖上有刻字云唐貞元四年十月二十日甫修此路餘皆磨滅不可辨
南𨺚州牟縣界碑 在思陽縣西北百里有斷碑刻云南隆州牟縣界十里北集州難江縣界五里縣令李昱立
唐韋蘇州詩 唐韋蘇州送令狐岫宰思陽縣詩刻石于縣之驛亭
唐難江公山威惠廟記 唐天寳改元田彦識撰廟在難江縣乃漢張魯之神也
唐嚴武乞賜山南寺表 乾元三年
南山記 唐中和四年尚書丞相戸部張禕題
巴南新置屋宇什物石記 㑹昌四年巴州刺史裴禕記
孫氏園石刻 在通江縣二十里龍灘之側唐末監察御史盧重阜率州刺史辛巢父等六人分韻賦詩有石刻存焉
瘞麟銘 淳化中牛生竒章于古集州山民魏臯家鹿首魚尾魚鬛而龍鱗四趾始生身有五色民以為妖而斃之乃瘞于縣北十五里楊羲仲為之銘云
修路記 鄭子信撰
城牙樓記 圖經云李楫為記有舊碑二其一偽蜀廣政己未之記其一天聖乙丑之記
七佛龕 圖經云乃唐張禕扈從僖宗入蜀時經此所鐫龕名公鉅卿題咏甚多皆刻之于石云
沙濞渡碑 在難江縣唐集州刺史蘇味道題字嚴侍御暮春五言 在西龕寺
史俊寄嚴侍御楠木詩 在西龕
欷昂陪嚴使君暮春五言二首 在南龕詩甚典麗蕭珦建天王堂記 在天王堂
羊士諤十四詠 在東龕
折栁詩十絶 嘉祐五年太守鄭淵賦栁詩十絶刻石其自序見折栁亭下
流盃十四詠 流觴亭在西龕寺上唐乾元戊戌嚴鄭公武所創大厯間盜起地遂廢開成丙辰刺史唐元封復脩葢取羊士諤折流盃十四詠以自序為證云
巴南十七景 蘇欽以閬中望江南十首記部景别駕史彭永仍賦巴南十七景
清化前志 教授劉甲編 續志 教授李鈞編
蓬州碑記
隋𫎇州普光寺碑 歐陽公集古録云𫎇州普光寺碑蒙州者漢南郡之育陽縣也碑以仁夀元年建無書撰人名氏而筆畫遒美翫之忘倦葢開皇仁夀以來碑碣字畫多妙而往往不著名氏惟丁道䕶所書嘗著之然碑石在者尤少余每與蔡君謨惜之自大業以後率更與虞世南書妙盛既接唐遂大顯
周萬嵗通天碑 報恩光孝觀在石泉縣有周萬嵗通天碑前内供奉書手王惠元書其石擊之清亮全類玉音碑隂有段文昌留題
西天佛足碑 在天聖廨院
唐僖宗碑 圖經云今碑子渡有唐僖宗一碑云乾符四年漢隂縣助修道施主云云
安康志 郡守〈缺〉子欽序
洋州碑記
梁永平間石門記 在今縣元褒石門有記云髙祖受命興自漢中道由子午出殽入秦云
唐許敬宗撰桂州都督李襲志墓碑 永徽五年碑而墓在真符縣
衡州刺史李公孝儒之碑 永徽三年碑而墓在奉符縣周洋州司馬李正亮墓碑 唐聖厯中碑
華陽寨磨崖刻 駱谷路華陽寨下有大溪俟冬水落則見大字刻之道旁云建中年造此得意閣迴河鎮同節度副使張大使記
山道南西道節度使南陽張公清徳美化之碑 梁國喬琳撰上柱國隂東曦書張公名獻恭〈缺〉
與鄴侯李公泌實擢薦之葢肅宗時人也
唐徳宗復洋州租稅詔 徳宗之囘鑾也降詔以復洋州之賦曰朕巡山南自春涉夏師旋殷㑹持費既廣州閭杼軸嵗計其空東作妨時西成罕望雖黾勉從事人不告勞而憫悼積中實知愧怍昔減其租稅優以復除庶乎有瘳迄用小息稍洎言旋撫躬復畏途絶䃹索危棧綿亘時經霖雨道阻且修工徒造舟縣人嘗路靡問耋耄莫或寜居而又齎負糗糧供備頓舍涉乎千里飫我六師居人露處以無依宿麥過時而不穫觀兹妨奪彌増感傷前所復除未足酧䘏式敷惠澤以紓大勞洋州除先减放秋稅外給復一年嗟乎古先哲王東征西怨顧予不徳重以勞人補費録勤是有寛䘏申命長吏明加優諭稱朕意焉此陸贄之詞也
徳宗升洋州為望州詔 貞元元年徳宗幸興元道出洋州後升洋州為望州詔曰自昔多虞順時而動古公避狄兆永祚于岐下髙祖涉蜀達雄圖于漢中王跡所興子孫是奉睹遷居之遐阻知政業之艱難矧天下為家不常厥邑王者所至四方㑹同崇號設都于是乎在朕遭罹冦難播越梁岷烝庶煩于供億武徒勤于扞衛凡百執事各欽厥司人皆競勸物以豐給嘉乃成績予眷不忘今大憝已除京邑甫定將旋法駕展敬園陵眷于是邦復職興運宜其崇大以示將來洋州宜升為望州此陸贄之詞也
重興營田務並懐昌堰記 蜀廣政二年節度使吕彦珂立判官王曉撰銜内帶源璧等州處置使則是時洋州改為望州明矣
碑子渡碑 乾祐真符兩界之間碑子渡有唐僖宗時一碑二首當中云乾符四年四月八日餘題漢陽長安兩縣施主名氏耳
明妙菴記 文同與可文也丹淵集中載此篇今見洋州志
洋州記 鄭鄖序
金州碑記
干禄字碑 唐顔魯公干禄字碑在郡治之蓬莱堂顔魯公書碑刻 顔魯公為蓬州長史在蓬四年往来新政縣鮮于氏家為書離堆記今在縣之西南崖石間又書鮮于仲通里門記復以小字書之磨崖碑廣數丈今又大書皆在岩崖石間自書崖石故書體尤為精妙
安禄山題 在透明岩大書先天二年安禄山造彌勒佛一龕祈福云象之按唐史禄山𫝊禄山死于至徳二載年五十餘而先天二年即開元元年嵗次癸丑下至至徳之二載嵗在丁酉巳四十五年以年月考之禄山是時未及十嵗不應入蜀祈福此可疑者一也又安禄山傳載張守珪為幽州節度日禄山以盜羊獲罪當死守珪杖而釋之通鑑開元二十年張守珪始為幽州節度而開元二十四年張守珪始執禄山赴京師不應開元二年已曽入蜀此可疑者二也以相傳之久兼恐或有姓名偶同今姑兩存之云
福縁寺唐碑 在蓬池縣西五十步叙碑云唐大中七年蓬州刺史呉延述
賈氏本支碑 在蓬池縣之輯瑞院院有古碑字畫磨滅無餘不可攷其題云賈氏本支四大字極精明蓬之諸賈或祖于此云
石佛院碑 在營山縣之西北四十里有古碑云開寳六年丙子朔蓬州即池縣石佛院記
大蓬山天寳碑 在良山縣之大蓬山秀立觀元祐中何彦國詩云誰向山隂漫刻鐫雨淋日炙隸文全依稀記得昇平事天寳猶題十二年
咸通中石刻 在伏虞縣之延真觀天尊祠中有小石僅有咸通中葺之五字可辨攷
景福寺碑 在良山縣南十里大蓬山上有唐昭宗天復八年修寺碑
方等院碑 在蓬山縣載蓬山本漢宕渠縣地至徳二年其縣并入營山有古彌勒殿按碑云大隋創建偽蜀廣政二十一年更新
羅漢閣記 在樓溪觀音院端拱元年戊子刻石咸安志 李序
大安軍碑記
九牛灘記 九牛灘有大石三其名魚梁龜堆芒鞋觜危險參差相望于波間操舟之人力不勝舟而輒為石所觸故抵于敗誠令絶江為長堤度其南别為河道以分水勢則北流水益減而石出矣以火煅醯沃金鎚隨撃之宜可去如其言治之明年三大石不復見而九牛遂平元祐五年轉運陳鵬記
龍洞記 自三泉西二里見有石觀闕者當其前迫而視之則洞也其深七十三步廣半之其兩旁石壁之嵌空怒者若目鼻口鱗甲跟肘甚異其下皆平石為底水文其上若鋪筦簟石墮其間若設俎豆其兩顔皆瘦木翠蔓附石蘿生萎㽔下覆若綴纓絡翠蔓之間布水之道後先交映若綴冕旒水落石底其勢跳瀉與石相鬭若濺玉雪其聲鏘鳴與洞相應若響琴筑寒清幽䆳殆非人境
劍門闗碑記
修闗石刻 在天成五年四月又有五代勅牒甚多皆天成長興廣政間牒也
唐碑 在劍門山嶺有一寺曰梁山寺産茶亦為蜀中竒品東坡南行録題木𭬒觀詩有云飛簷如劍㦸之語其下注云出劍門東望有一寺山巔樓閣隠隠可見有一二碑字皆磨滅止唐碑也
劍門銘 李文饒集云劍門注劍門當中有一岑峻嶺横峙望若蕭屏北一峯最竒而説者未嘗及也古銘云羣山西來波積雲屯地陟所㑹斯為蜀門層岑峻壁森若戈㦸萬壑奔東雙雙髙闕翠嶺中横黯然黛色樹若雄屏以衛王國
唐叔明題劍門 貞元二年張允書碑在闗之棄繻亭之南百步
唐劍門山記 有碑在闗之内棄繻亭之南百步唐盧照隣悟本寺記 在故臨津縣悟本寺
唐劍門制置之記 廣明元年立碑在闗之内棄繻亭之南百步
唐劍閣碑 李復撰
趙清獻公留題 在誌公寺
沔州碑記
栁宗元作興州水運記 昔栁宗元作興州水運記以為轉巨石仆大木焚以炎火沃以食醯摧其堅剛化為灰燼畚鍤之下易其朽壊
武興集 普慈唐聖恩序
郙閣漢銘 文同題靈巖寺詩云南征曽讀涪溪頌西遡今觀郙閣銘
唐刺史行記 興州刺史常行規河中府參軍裴思南處士劉紡進士孟元旂大唐開成三年
階州碑記〈闕〉
成州碑記
漢武都太守漢陽河陽李翕磨崖頌 翕字君羨開平道路作磨崖碑漢建寧四年造今碑在魚竅峡
漢天井山記 亦漢陽太守李翕建寜五年造今藏碑之家惟有一碑是四年所立者後一碑五年所立者則少有之又老農云往年雷震崖石仆地此碑不知所在是可惜也
漢耿勲碑 漢成都太守扶風茂陵耿勲為守以熹平三年立碑又同谷志云後漢建寜四年武都太守李翕修道記并黄龍白鹿嘉禾甘露木連理石刻建寜五年天井山修道記熹平三年太守耿勲政績記並題名記並在封泉堡魚竅峽
隋楊將軍墓碑 在州西十里舊圖經載隋大將軍岩州總管茂陵楊氏墓碑天祐中州守摹取石刻文㑹得他石乃再立于將軍墓側
唐漢陽太守趙承碑 泰府法曹楊景撰開元十二年建
唐刺史劉公重修水亭記 大順元年節度副使劉崇魯述
唐李彦琛修經閣碑 在鳳山有唐天復七年天雄軍指揮使知成州李彦琛修經閣碑判官〈缺〉文撰天復七年即天祐四年是年二月唐禪于梁彦琛稱天復七年猶稟唐之正朔也是可尚也
大雲寺石碑 在鳳凰山上去州七里剏始莫攷殿後崖上有刻字云漢永平十二年又經閣崖上刻云梁大同九年
西和州碑記
聖徳寺記 集古録云唐戴正倫撰梁肅書碑以貞元二十年立在鳳州
王仁裕墓碑 有貞女墓在河池縣地梁時貞女為梁將所得義不汚辱梁將不敢犯見王仁裕墓碑
王欽若韓琦王拱辰留題 在皂荚驛
文同任師張浮休留題 在興唐寺
鳳山碑記
圖經 郡守張仕佺修
隋朗法禪師碑 見仙釋門
文州碑記
同昌郡驛碑 ⿴⿴驛在州西四十里唐天寳四年置同昌縣主簿趙齊記有碑
和太尉墓碑 墓在今城西大渡埧偽蜀殿中侍御史文谷撰太尉名文為唐興徳軍節度使文州馬步軍都虞候大中五年卒𦵏于此
省倉樑記 唐咸通三年刺史秦述謨建在譙門外文州古今志 郡守楊標編
文州續志 郡守杜孝嚴編
龍州碑記
𢎞真觀古碑 在江沖縣南一百三十四里太華山之登真觀此記最古不記撰人姓名
牛心山靈異記 在牛心之顯濟廟即李龍仙廟也廟碑不載撰人名氏
龍門志 楊熹序
續志 宋文原序
輿地碑目巻四終
右宋王象之輿地碑目乃輿地碑記之目也輿地碑記未見全書兹僅録其目耳本書四卷因其卷帙繁重故析為八卷實未嘗有更移也但所見抄本訛誤頗多雖隨文改正然尚有可疑之處亦姑仍其舊以俟慱雅君子再為删訂焉
六藝之一録卷一百八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822年 (提及)
- 798年 (提及)
- 931年 (提及)
- 938年 (提及)
- 926年 (提及)
- 1101年 (提及)
- 1007年 (提及)
- 1027年 (提及)
- 1053年 (提及)
- 1083年 (提及)
- 173年 (提及)
- 708年 (提及)
- 1050年 (提及)
- 159年 (提及)
- 711年 (提及)
- 801年 (提及)
- 881年 (提及)
- 1097年 (提及)
- 188年 (提及)
- 714年 (提及)
- 862年 (提及)
- 856年 (提及)
- 1006年 (提及)
- 889年 (提及)
- 837年 (提及)
- 280年 (提及)
- 1087年 (提及)
- 1031年 (提及)
- 824年 (提及)
- 885年 (提及)
- 854年 (提及)
- 677年 (提及)
- 852年 (提及)
- 1646年 (提及)
- 583年 (提及)
- 760年 (提及)
- 884年 (提及)
- 847年 (提及)
- 900年 (提及)
- 839年 (提及)
- 1060年 (提及)
- 877年 (提及)
- 654年 (提及)
- 652年 (提及)
- 939年 (提及)
- 713年 (提及)
- 757年 (提及)
- 732年 (提及)
- 736年 (提及)
- 853年 (提及)
- 958年 (提及)
- 988年 (提及)
- 1090年 (提及)
- 838年 (提及)
- 171年 (提及)
- 174年 (提及)
- 724年 (提及)
- 907年 (提及)
- 69年 (提及)
- 804年 (提及)
- 851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