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小化肥”
办好“小化肥”
——上海市的调查报告 |
|
一九五九年下半年,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工业要支援农业的方针,上海市郊区十个县中,县县都建立了设计能力年产八百吨的小化肥厂。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县办“小化肥”得到了新的发展。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指引下,上海郊区各县的十一家小化肥厂,在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中不断巩固壮大。今年,上海粮食收成创造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主要的原因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调动了广大贫下中农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而十个县坚持办好“小化肥”,对保证农业丰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小化肥”就是好
[编辑]上海自从郊区县县建立“小化肥”以后,经过十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它对贯彻执行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工业支援农业,以及巩固工农联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改善了化肥的供应情况,提高了农田的施肥量,帮助了上海郊区农业的增产。
上海郊区各县没有建立“小化肥”前,郊区施用的化肥全靠国家调拨,以粮食复种面积计算,平均每亩施化肥不到七公斤;同时,由于农业施肥的季节性强,而化肥厂是均衡生产,郊区的化肥供应经常出现“要的时候不来,来的时候不要”的状况,影响了农业的增产。各县建立“小化肥”后,化肥自给水平不断提高。目前,上海“小化肥”的年产量,已占到全郊区化肥用量的百分之四十二,不仅供应及时,不误农时,供应量也不断增高。去年,全市每亩农田施化肥达五十公斤以上,按复种面积计算,平均每亩施化肥也已达到二十四公斤,较未建立“小化肥”前增加了二倍半。整个上海郊区粮食的常年平均亩产量达到千斤以上,化肥使用量的增加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农民说:“有收无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毛主席指引方向,‘小化肥’办到了乡;一斤化肥三斤粮,一年三熟有保障。”
第二,因时因地制宜生产化肥,增加了品种,降低了农业成本,改善了运输情况。
上海建立“小化肥”后,过去化肥品种与农业生产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就初步得到了解决。上海的小化肥厂根据当地作物和水路运输等特点,大量生产氨水,使成本比硫酸铵降低三分之二左右,从而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同时,由于“小化肥”是就地生产,就地供应,不仅降低了运输费用,并且基本上解决了运输紧张的矛盾。例如金山县今年有三十八万亩后季稻要抢种,八月上半个月里需要三千八百吨化肥。如果都从市区调运,一般需要四十天的时间才能全部运到金山,势必要耽误农业季节。若是突击抢运,就要造成交通运输上的严重压力。现在,金山有了“小化肥”,可以就地解决一半的化肥用量,这就在运输上保证了城乡物资的正常交流。
第三,为高速度发展我国的氮肥工业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小化肥”比大型化肥厂具有投资少(一般仅及大厂的百分之二点五,但产量却为大厂的百分之四点五)、建成快(一般为大厂建造时间的三分之一)、设备容易制造等优点,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能力来看,便于普及推广。同时,“小化肥”由于设备小,容易掌握,一般工人都会二至三个生产岗位的操作,还能兼做一些修理工作,思想上的洋框框也比较少,敢于对工艺流程不断进行改革,因此,对培养化肥工人和化肥技术队伍就比较有利。过去,化肥工业规定培养操作工人和技术人员,需要中学以上的文化水平,一年至二、三年的培训时间。上海各小化肥厂的操作工都是由各行各业抽调来的工人和贫下中农子弟,文化水平一般只有小学程度,现在绝大部分成了既会操作又会检修的技术工人。不仅如此,上海各县的小化肥厂十年来还为全国各地培训了一万多名技术工人。
“小化肥”的好处,千条好,万条好,最根本的一条,就在于它符合六亿农民迫切要求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心情和愿望,有利于充分发动群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小化肥”的各种优越性,生动地证明了毛主席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洋法生产和土法生产同时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的“两条腿走路”方针的无比英明和正确。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只有贯彻执行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才能使我国较迅速地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国防的社会主义强国。
“小化肥”在两条路线斗争中成长
[编辑]“小化肥”坚持和发展的过程,充满着两条路线的剧烈斗争。十年来,经历了三次大斗争。
第一次斗争是“小化肥”要不要办?当毛主席关于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工业要支援农业的方针同上海群众见面,开始酝酿和筹办“小化肥”的时候,上海广大革命人民欢欣鼓舞,郊区贫下中农更是拍手叫好,纷纷要求迅速建厂。而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及其在工业部门的代理人,则公然跳出来反对“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叫嚷氮肥工业“只能办大厂不能办小厂,这是一条客观规律”,“外国人办大厂不办小厂,你们这条路走不通”,甚至污蔑办小厂是“走回头路”。资产阶级反动技术“权威”也拿所谓氮肥工业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等特点来吓唬工人,说什么“化肥工业好象咸肉豆腐汤,看看不烫,吃吃很烫”,竭力证明小厂办不得。
但是,上海的广大工人、革命技术人员和革命干部根据毛主席的教导,坚决抵制了这条错误路线,有力地驳斥说:“小就可以办得多,建成快,投资省;多快好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郊区的贫下中农更是激动地说:“为了迅速改变我国农村一穷二白的面貌,提高农业的产量,‘小化肥’就是要办!”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制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鼓舞下,他们破除了化学工业的神秘观念,决定全郊区每一个县都建立一家小化肥厂。当时,上海虽然从来没有造过化肥设备,但工人们发扬了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一些设备差、场地小、厂房旧的弄堂工厂,却造出了能承受一百五十个大气压的合成塔和技术要求很高的高压机等复杂的机械设备。各小化肥厂工人更是干劲十足:土建来不及,学着当泥工;公路来不及修,把设备从河里氽过来。就这样,从一九五九年十月开始筹建,到第二年上半年,上海郊区从平地竖起了十一家化肥厂。“小化肥”终于冲破了叛徒刘少奇及其在工业部门的代理人的重重压制而茁壮地成长起来了。
第二次斗争是“小化肥”能不能投入正常生产?“小化肥”办起来以后,由于工艺新、设备新、工人新,投产后在设计流程、机器运转、操作技术等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生产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产量一直达不到设计水平。资产阶级反动技术“权威”看见生产上不去,就恶毒攻击说:“小化肥厂长不了,过了初一,过不了月半。”当时刘少奇在上海的代理人陈丕显、曹荻秋,竟恶毒地不安排协作厂生产化肥生产中易受腐蚀的备品配件,妄图把“小化肥”这一革命的新生事物扼杀在摇篮之中。
怎样使“小化肥”生产能上去?上海各小化肥厂在柯庆施同志的领导下,走毛主席指出的大搞群众运动的道路,坚决依靠工人阶级来解决。陈丕显、曹荻秋不安排备品配件,各小化肥厂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的教导,发动广大工人群众来制造。高压机上的“阀门片”,由于质量没有过关,运转时往往不到吸一支香烟的功夫就损坏了,工人们气得叫它“香烟阀片”。但是,工人群众发动起来后,就硬是要自己动手解决这个关键问题。“阀门片”在高压机里看不见,摸不着,大家就蹲在高压机旁边听声音,研究它的损坏原因。同时,寻找“阀门片”的新材料,改革“阀门片”的形状结构。工人们不怕失败,顽强战斗,经过多次的试验,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在这场斗争中,共产主义的协作精神高度发扬。许多机器制造厂的工人,为了确保“小化肥”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组织了“维修队”,带了行李住到小化肥厂去帮助解决设备的维修和改进问题。各小化肥厂在人力、物力等方面相互主动支援,终于攻下了设备正常运转这个课题。
工人们为了掌握操作技术和熟悉机器设备,千方百计去掌握“小化肥”的“脾气”和性能。有个小化肥厂的工人,为了掌握造气操作,经过七十多次试验,百折不回,终于“驯服”了造气炉,使造气能力比原来提高了一倍。这样,前后经过一年多努力,在各小化肥厂先后召开了一连串的现场经验交流会,使各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一九六二年上半年,各厂基本上都达到了设计水平,粉碎了刘少奇在上海的代理人陈丕显、曹荻秋之流的破坏阴谋,赢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
第三次斗争是“小化肥”要不要坚持?“小化肥”在建厂初期由于缺乏经营管理的经验,技术水平比较低,因此,化肥的生产成本比较高,造成了连年亏损。这本来是新的工业部门刚建立时常常发生的问题,随着经营管理经验的积累、生产设备的改善和操作技术水平的提高,降低成本问题当然也就会逐步得到解决。但是,党内一小撮走资派信奉爬行主义与洋奴哲学,却乘机大做文章,挥舞板斧要把“小化肥”一斧头砍掉。一九六二年,刘少奇一伙利用国民经济的暂时困难,疯狂攻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叫嚣“工业要退够”、“亏本要关门”。刘少奇在上海的代理人陈丕显攻击说,小化肥厂搞成这个样子,“现在叫谁去检讨呢”?曹荻秋更是赤膊上阵,恶狠狠地讲:“‘小化肥’成本高,没有进口化肥合算,过不了经济关,还是停产好。”他公然下命令“亏损不贴补”、“工资不贷款”、“原料不保证”,还拟出了第一批准备关闭松江、川沙、崇明、奉贤、金山等五家小化肥厂的黑计划。一些小化肥厂的走资派也紧跟陈丕显、曹荻秋之流,口口声声嚷着要关厂,一时间,许多厂被逼迫得连工资也发不出来,“小化肥”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在这“小化肥”是“存”还是“亡”的关键时刻,柯庆施同志严肃地指出:“‘小化肥’是新生事物,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应该热情扶持,决不能用一棍子打死的办法。但是亏损也不允许长期存在,要突出政治,加强管理,迅速地降低成本。”各小化肥厂的工人很多是贫下中农子弟,对农业生产的需要比较了解,为农业服务的观念也比较明确。他们坚决顶住了这股“关厂”的歪风,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同时,各小化肥厂自力更生地维修本厂设备,大多数厂逐步地做到了全厂设备百分之九十以上可以不出厂门由自己动手检修,大大地降低了机器的维修费用,保证了化肥生产的正常连续进行。
为了和曹荻秋的“原料不保证”展开斗争,有的化肥厂组织工人带了铺盖,住到煤场去挑选适合化肥厂用的煤块;有的工人为了使炉子能烧统配的煤,钻进温度很高的炉子里,探索改变炉子的结构;为了节约用煤,有的工人跳进寒气刺骨的河浜里捞起过去落下的煤块,爬上高高的屋顶扫下过去飞扬上去的煤粉。他们说:哪怕原料不保证,炉子决不能让它停一分钟。
在开展节约闹革命的同时,各厂还大力开展技术革新运动。不少小化肥厂的工人抱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向着“专家”们认为最危险的、要震塌整个县城的高压设备系统“开刀”,使日产量比设计水平提高了百分之十以上,成本显著下降。一直亏本的小化肥厂,终于在实践中科学地总结出了一整套安全、稳定、持久、高产、低耗的基本生产规律。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嘉定化肥厂第一个转亏为盈,攻下了亏损关。
但是,“小化肥”要真正巩固下来,还有一个怎样做到全心全意为贫下中农服务的问题。上海小化肥厂刚开始生产液体肥料时,由于农民对它的性能不熟悉,使用上很不习惯,弄不好就烧坏了庄稼。各小化肥厂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业支援农业的作用,进一步巩固工农联盟,纷纷组织了“氨水使用推广队”,到农村帮助总结科学的使用方法,使农民对“氨水”从不愿使用到十分欢迎。到了一九六四年,为了更好地支援农业,化肥产品三次降价。十一个小化肥厂在这一年因降价而影响收入一百万元,但由于增加了产量,降低了成本,减少了管理费用和设备维修费用,结果全年仍然盈余一百九十三万元。到了一九六六年,全市各小化肥厂合计全年盈余已超过五百万元。为了进一步支援农业,化肥产品又连续进行了两次大幅度降价。即使是这样,今年以来,盈余厂较去年、前年仍有增加。“小化肥”用实际成绩粉碎了刘少奇及其在上海的代理人的污蔑、攻击和镇压,这是毛主席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的伟大胜利,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使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强大的推动力。文化大革命以来,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摧毁了以刘少奇为首的资产阶级司令部,批判了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砸烂了不合理的束缚工人手脚的条条框框。工人们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许多原来列为“不准动”的项目都大胆地进行了革新和改进,“小化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合成氨的年产量,以中等生产水平的浦东化肥厂为例,一九六三年由原来的八百吨设计能力上升到一千四百吨,一九六六年上升为三千二百吨,今年预计可达到四千四百吨。
今年以来,在市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根据毛主席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英明方针,对“小化肥”生产已召开了六次全市性的会议,交流经验,检查评比,整顿思想,总结提高,并进一步提出了提高质量、增加产量、节约用煤等要求,预计明年全市“小化肥”的生产,必将出现一个新的更好的局面。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69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