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四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譯

爾時,網明童子菩薩白佛言:「世尊!若有菩薩,悕望功德利而發菩提心者,不得名為發大乘也。何以故?一切諸法無功德利,以無對治處故。世尊!菩薩摩訶薩不應為功德利故發菩提心,但為大悲故,為滅眾生諸苦惱故,生諸善法故,解脫諸邪見故,滅除諸病故,捨我所貪著故,不觀憎愛故,不沒世法故,厭患有為故,安住涅槃故,發菩提心。世尊!菩薩不應於諸眾生求其恩報,亦不應觀作與不作,又於苦樂心不傾動。

「世尊!何謂菩薩摩訶薩諸善根清淨?」

佛言:「善男子!菩薩善根若生轉輪聖王位處,不得名為善根清淨;若生帝釋王中,若生梵天王中,亦不得名善根清淨。在所生處乃至畜生自不失善根,亦令眾生生諸善根,是名菩薩善根清淨。

「復次,網明!云何菩薩善根清淨?善男子布施善根清淨,以捨一切資生故。持戒善根清淨,以除熱惱得清涼故。忍辱善根清淨,以心不分別故。精進善根清淨,以離懈怠故。禪定善根清淨,以不念餘乘故。智慧善根清淨,以離諸見故。慈善根清淨,以平等見故。悲善根清淨,以直心清淨故。喜善根清淨,以樂諸法不生愛故。捨善根清淨,以離諸過故。不捨菩提心善根清淨,以不貪聲聞辟支佛地故。」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於大會,默然而住無所論說。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世尊!此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會坐,云何於此所說法中,默然而住無所論說?」

爾時,世尊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汝今於此所說法中,可少說之。」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佛所證法為何等相?」

佛言:「文殊師利!佛所證法無有相貌。」

文殊師利言:「世尊!彼法可說可演可論不?」

佛言:「文殊師利!彼法不可說不可演不可論也。」

文殊師利言:「世尊!若彼法不可說不可演不可論者,則不可示。」

爾時,勝思惟梵天謂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汝不為眾生演說法耶?」

文殊師利問言:「梵天!於法性中頗有二相耶?」答言:「無也。」

文殊師利問言:「梵天!一切諸法不入法性中耶?」答言:「如是。」

文殊師利言:「若彼法性是不二相,一切諸法入法性中,云何當為眾生說法?」

梵天問言:「頗有說法亦無二耶?」

答言:「梵天!若決定得說者聽者,可有說法而無有二。」

梵天問言:「如來豈可不說法耶?」

答言:「梵天!佛雖說法,不以二相。何以故?如來說法無二說故,雖有所說而無二也。」

梵天問言:「若一切法無二,云何諸凡夫無二作二?」

答言:「梵天!凡夫之人貪著我故分別為二,若不二者終不為二,雖復種種分別為二,然其實際無有二相。」

梵天問言:「云何而識無二法耶?」

答言:「梵天!若無二可識則非無二。何以故?梵天!無二相者不可識也。梵天!而如來不說二法,彼法如說無如是也。何以故?以彼法無名字章句故。」

梵天問言:「如來說法取何法耶?」答言:「梵天!如來說法無所取也。」

梵天問言:「佛所說法可不取涅槃耶?」問言:「梵天!於涅槃中涅槃有取捨耶?」答言:「涅槃不去不來。」

文殊師利言:「如是,梵天!佛所說法不去不來。」

梵天問言:「是法云何聽?」答言:「如所說。」

梵天問言:「云何如所說?」答言:「梵天!如不識不聞,如不識不聞如是說。」

梵天問言:「誰能聽如來如是法?」答言:「梵天!不著不漏諸境界者。」

梵天問言:「誰能知是法?」答言:「梵天!以何等人不諍訟無識不隨喜者。」

梵天問言:「云何比丘名多諍訟?」

答言:「梵天!若比丘是好是惡,是相應是不相應,此名諍訟。是理是非理此名諍訟,是垢是淨此名諍訟,是善是不善此名諍訟,是法可呵是法不可呵,是法有漏是法無漏,是法世間是法出世間,是法有為是法無為,是持戒是破戒,是可作是不可作,是可得是不可得。梵天!此名諍訟。

「梵天!若於法中有高下心貪著取受,皆是諍訟,佛所說法無有諍訟。梵天!樂戲論者無不諍訟,樂諍訟者無沙門法,樂沙門法者無有妄想。」

梵天問言:「云何比丘隨佛語隨佛教?」

答言:「梵天!若比丘稱讚毀辱其心不動,是名隨佛教。不隨文字語言,是名隨佛語。又若比丘滅一切法相,是名隨佛教。不違於義,是名隨佛語。

又若比丘守護於法,是名隨佛教。不違佛語,是名隨佛語。」

梵天問言:「云何比丘能守護法?」

答言:「梵天!若比丘不違平等、不壞法性,是則名為能守護法。」

梵天問言:「云何比丘親近於佛?」

答言:「梵天!若比丘於諸法中,不見有法若近若遠,是則名為親近於佛。」

梵天問言:「云何比丘給侍於佛?」

答言:「梵天!若比丘身口意無所作,是名比丘給侍於佛。」

梵天問言:「誰能供養佛?」

答言:「梵天!不起罪業,不起福業,不起無動業者。」

梵天問言:「誰能見佛?」

答言:「梵天!若不著肉眼,不著天眼,不著慧眼,不著法眼,不著佛眼者。」

梵天問言:「誰能見法?」

答言:「梵天!不逆諸因緣法者。」

梵天問言:「誰能順見諸因緣?」

答言:「梵天!不起平等,不見平等,不生不滅者。」

梵天問言:「誰得真智?」

答言:「梵天!不生不滅諸漏法者。」

梵天問言:「誰能隨學如來戒?」

答言:「梵天!不起不受不取不捨者。」

梵天問言:「誰名正行?」

答言:「梵天!不隨三界者。」

梵天問言:「誰為善人?」

答言:「梵天!不受後身者。」

梵天問言:「誰為樂人?」

答言:「梵天!無我無我所者。」

梵天問言:「誰為得脫?」

答言:「梵天!不壞縛者。」

梵天問言:「誰為得度?」

答言:「梵天!不住世間、不住涅槃者。」

梵天問言:「漏盡比丘盡何事耶?」

答言:「梵天!若有所盡不名漏盡,知諸漏空相,隨如是知名為漏盡。」

梵天問言:「誰為實語?」

答言:「梵天!離諸言論道者。」

梵天問言:「誰為入道?」

答言:「梵天!凡夫者有入道,聖行者知一切有為法,無所從來無所至去,則無入道。」

梵天問言:「誰能見聖諦?」

答言:「梵天!若於諸法無所見者。何以故?隨所有見皆為虛妄,無所見者乃名為實。」

梵天問言:「不見何法名為見諦?」

答言:「梵天!不見一切法名為實諦。」

梵天問言:「如是實法當於何求?」

答言:「梵天!當於四顛倒中求。」

梵天問言:「汝以何意作如是說?」

答言:「梵天!求四顛倒,不得常、不得樂、不得我、不得淨,若不得常以常無故,是即無常;以何處無樂,是即為苦;以何處無我,是即無我;以何處無淨,是即不淨。梵天!諸法無我是為聖諦。若人求實諦,是人不識苦;若人斷集,是人不識集;若人見滅,是人不識滅;若人求道,是人不識道。」

梵天問言:「云何修道?」

文殊師利答言:「梵天!若不分別是法是非法,離於二相,名為修道。以如是道,求一切法不可得故,是名為道。如是道者,不住世間不住涅槃。何以故?不離不至乃名聖道。」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云何優婆塞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答言:「善男子!若優婆塞不起二見,云何名為不起二見?謂不起我見不起他見,不起我見不起佛見,不起我見不起法見,不起我見不起僧見,是名優婆塞歸依佛、法、僧。

「復次,善男子!若優婆塞不以色見佛,不以受想行識見佛,是名優婆塞歸依佛。善男子!若優婆塞不分別諸法,不戲論諸法,是名優婆塞歸依法。

善男子!若優婆塞信無為法僧,而不離有為法信無為法,是名優婆塞歸依僧。

「復次,善男子!若優婆塞不見佛、不見法、不見僧,是名優婆塞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是諸菩薩發菩提心者,為趣何所?」

答言:「善男子!趣於虛空。何以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同虛空故。」

平等行言:「文殊師利!云何菩薩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答言:「善男子!若菩薩知一切發非發,一切法非法,一切眾生非眾生,是名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佛言:「世尊!所言菩薩,菩薩者為何謂耶?以何義故名為菩薩?」

佛言:「善男子!若菩薩於邪定眾生起大悲心,於正定眾生不見殊異,故名菩薩。何以故?善男子!菩薩不為正定眾生、不為不定眾生故發心,但為度脫邪定眾生故,而起大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名菩薩。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於邪定眾生起大悲心,願大菩提,故名菩薩。」

爾時,名菩提菩薩白佛言:「世尊!我亦樂說,以何義故名為菩薩。」

佛言:「便說。」

菩提菩薩言:「譬如若男子、女人受一日八戒無毀無缺,若菩薩如是從初發心乃至成佛,於其中間常修淨行,故名菩薩。世尊!若菩薩從初發心乃至道場不動心故,名為菩薩。」

堅意菩薩言:「若菩薩成就深固慈心常念眾生,故名菩薩。」

度眾生菩薩言:「譬如橋船渡人不惓無有分別,若菩薩有如是心,度一切眾生,故名菩薩。」

斷惡道菩薩言:「若菩薩於諸佛國土足投地處,即時一切惡道皆滅,故名菩薩。」

觀世自在菩薩言:「若菩薩眾生見者,即得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稱其名得免驚怖,故名菩薩。」

得大勢至菩薩言:「若菩薩足投地處,震動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宮殿,故名菩薩。」

無疲惓菩薩言:「若菩薩劫數猶如恒河沙等為一日夜,以如是日三十為月,數如是月十二為歲,以是歲數若過百千萬億數劫,得值一佛,如是乃於恒河沙等諸如來所,行諸梵行修集功德,然後乃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心不休息無有疲惓,故名菩薩。」

導師菩薩言:「若菩薩於墮邪道諸眾生等,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恩報,故名菩薩。」

大彌樓山菩薩言:「若菩薩於一切法無所分別,如彌樓山一於眾色,故名菩薩。」

那羅延菩薩言:「若菩薩不為一切煩惱所壞,故名菩薩。」

心力菩薩言:「若菩薩以心思惟一切諸法,而自身心不壞不損,故名菩薩。」

師子遊步自在菩薩言:「若菩薩於諸論中不怖不畏,得深法忍,能使諸魔一切外道悉皆驚怖,故名菩薩。」

不可思議菩薩言:「若菩薩知心及法不可思議,無所思惟無所分別,故名菩薩。」

善寂天子言:「若菩薩能於一切天宮中生,而無所染亦不得是無染之法,故名菩薩。」

實語菩薩言:「若菩薩有所發言常以真實,乃至夢中亦無妄語,故名菩薩。」

喜見菩薩言:「若菩薩能見一切色皆是佛色,故名菩薩。」

常悲菩薩言:「若菩薩見墮生死苦惱眾生,不著自身一切諸樂,唯除法樂教化眾生,故名菩薩。」

心無礙菩薩言:「若菩薩能於一切煩惱眾魔而不瞋礙,故名菩薩。」

常喜根菩薩言:「若菩薩常以喜根自滿其願,亦滿他願所作皆辦,故名菩薩。」

散疑女菩薩言:「若菩薩於一切法中不生疑悔,故名菩薩。」

師子童子菩薩言:「若菩薩亦無男法亦無女法,而現一切種種色身,以為成就諸眾生故,故名菩薩。」

寶女菩薩言:「若菩薩於諸寶中不生愛樂但樂三寶,故名菩薩。」

毘舍佉達多優婆夷言:「若菩薩有所得者則無菩提,若不得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一切法,故名菩薩。」

跋陀婆羅大賢士言:「若菩薩有諸眾生聞其名者,即得必定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名菩薩。」

寶月童子言:「若菩薩常能修行童子梵行,乃至不以心念五欲,何況身受,故名菩薩。」

忉利天子曼陀羅華香菩薩言:「若菩薩持戒熏心常流功德諸善法香,不流餘香,故名菩薩。」

作喜菩薩言:「若菩薩喜樂三法,謂供養佛,守護正法,教化眾生,故名菩薩。」

勝思惟梵天言:「若菩薩見一切法皆是佛法,故名菩薩。」

彌勒菩薩言:「若菩薩眾生見者即得入於大慈三昧,故名菩薩。」

文殊師利法王子言:「若菩薩雖說諸法,而不起法想,不起我想,不起他想,故名菩薩。」

網明童子菩薩言:「若菩薩光明能滅一切眾生諸煩惱闇,故名菩薩。」

普華菩薩言:「若菩薩見滿十方諸佛世界眾華敷榮,故名菩薩。」如是諸菩薩隨其樂說辯才,各各說已。

爾時,佛告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言:「善男子!若菩薩能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亦復能捨一切福事與諸眾生,故名菩薩。」

爾時,勝思惟梵天問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言:「善男子!仁者今以何行為行?」

答言:「梵天!以何等行一切有為法諸眾生行,我如是行。」

梵天問言:「一切有為法諸眾生以何為行?」

答言:「梵天!諸佛所行,是一切有為法諸眾生行。」

梵天問言:「諸佛以何為行?」

答言:「梵天!諸佛以第一義空為行。」

梵天問言:「善男子!若一切凡夫所行,諸佛亦以是行,佛與眾生有何差別?」

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言:「梵天!仁者欲令空中有差別耶?」

答言:「不也。」

文殊師利問勝思惟大梵天言:「梵天!如來可不說一切法空耶?」

答言:「如是。」

文殊師利言:「是故,梵天!一切諸法無有差別,是諸行相亦復如是無差別相,是故如來不說諸法有種種相。」

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問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如諸言語所說行者,何等名行?」

答言:「善男子!以何等處有四正行,是人名為行處。」

「梵天!善男子以何等人行四梵行,彼人所行非是梵行?以何等行行四梵行,彼人名為成就梵行?」

「善男子!雖於空閑曠野中行,離於梵行,彼人不名成就梵行,非是善巧知於梵行。善男子!復有雖於樓殿堂閣金銀床榻妙好被褥,於此中行成就梵行,彼人真實成就梵行,真是善巧知於梵行。」

曰:「若見我見非智見耶?」

答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善男子!若見我見彼非智見。善男子!如人如實善知金性,則知柔軟不柔軟者。如是見我能清淨智。」

曰:「為說何者是我見耶?」

答言:「善男子!所謂無我法體常也。善男子!我常無體本來不成,以彼如是畢竟決定,故說名我。」

曰:「如我解文殊師利所說法義,若見我者即是見佛。何以故?我體佛體無分別故。」

文殊師利:「何等人能見如來耶?」

答言:「善男子!若能不改我見相者。何以故?我見法見佛見平等。」

曰:「頗有無所行名為正行耶?」

答言:「有。善男子!若不行一切有為法者,是名正行。」

曰:「云何而行名為正行?」

答言:「善男子!若不為知故行,不為斷故行,不為證故行,不為修故行,是名正行。」

曰:「頗有人不見佛,而彼人慧眼清淨?」

答言:「有。善男子!諸佛如來不見二相,彼人則有聖眼清淨。」

曰:「慧眼見何等法?」

答言:「善男子!若見一法不名慧眼。善男子!慧眼不見有為諸法,亦復不見無為法也。何以故?以彼般若無分別故。以是義故,般若不見有為諸法,彼無為法亦過慧眼,是故不見。」

曰:「頗有正行比丘不得道果?」

答言:「有。善男子!於正行中無果無得亦無正行,彼處亦無修行一法。善男子!亦於彼處無果可得,以無分別故。善男子!若不得一法乃名為得。

善男子!若分別言我有所得,彼人我慢,以正行中無增上慢,以無增上慢則無證無得。」

曰:「為得何法說名得道?」

答言:「善男子!以何等法不生,本來不生後亦不生,為得彼法故說實法。」

曰:「若法不生何等法證?」

答言:「善男子!若知不生即說彼知,名為證法。見有為法一切不生,是即名為得證正定。」

曰:「以何名為證正定耶?」

答言:「善男子!我及涅槃平等無二,無有差別,故說名為證正定也。以隨正定,是故說名證正定也。以畢竟得平等法故,說名正定。又以能令得了義故,說名正定。以不戲論諸三昧故,說名正定。」

爾時,世尊讚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善哉!善哉!文殊師利!快說此言,誠如汝說。如是,文殊師利!汝說此法時,七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心得解脫,三萬二千諸天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有十千人離欲得定,有二百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五百菩薩得無生法忍。」

爾時,勝思惟梵天白佛言:「世尊!是文殊師利法王子,能作佛事大饒益眾生,令無量眾生入於涅槃。」

佛言:「善男子!汝亦饒益無量眾生令入涅槃。」

文殊師利問言:「梵天!汝謂眾生有數量耶?」答言:「不也。」

問言:「梵天!頗有眾生如來說不?又頗有眾生有眾生體不?」

答言:「無也。」

問言:「梵天!於汝意云何?汝謂如來有生有滅耶?」

答言:「不也。」

問言:「梵天!若如是者,何等眾生如來令入於涅槃耶?」

梵天答言:「以何等法性,文殊師利法王子如是說法,如是無世間無涅槃。」

文殊師利言:「梵天!如是,如是,如來不見世間,不見涅槃。梵天!如來所化聲聞弟子,彼人亦不見世間,不見涅槃。梵天!所言涅槃唯是言說,然無有人行於世間,亦無有人行於涅槃。」

梵天問言:「諸有所說諍訟言語,如此言語說何等法?」

答言:「梵天!是戲論耳,不說眾生。梵天!若有戲論,然則常無我慢。以是義故,於無物中而戲論也。以知無實有戲論故,不見戲論。若不見戲論,彼人不行世間,若不行世間則不異見,以不異見故說涅槃。」

梵天問言:「文殊師利!所言入涅槃者,以何等對治而說涅槃?」

答言:「梵天!入涅槃者,彼此因緣不相和合,不起無明,不起世間行。若不起行是則不生,若不生者即名涅槃,若不起諸行名為寂靜,彼法名為得證聖道,以常不生,如是名為說四聖諦。」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謂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如仁所說皆是真實?」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一切言說皆是真實。」

曰:「虛妄言說亦真實耶?」

答言:「如是。何以故?善男子!是諸言說皆為虛妄,無處無方;若法虛妄無處無方,即是真實。以是義故,一切言說皆是真實。善男子!提婆達多所有語言與如來語無異無別。何以故?諸有言說一切皆是如來言說,不出如故,諸有言語所說之事,一切皆以無所說故得有所說,是以一切言說皆等,文字同故,文字空故。」

曰:「如來可不說凡夫語賢聖語耶?」

文殊師利言:「如是。善男子!可不如彼文字言語聖人說法,凡夫亦以文字章句有所說耶?」

答言:「如是。」

曰:「頗有文字分別言語,此是凡夫文字言語,此是聖人文字言語耶?」

答言:「無也。」

文殊師利言:「善男子!如彼言語名字章句,不分別無分別,如是一切聖人離諸分別。是故聖人無名字說,聖人所行非言語相,亦非法相,非眾生相,如鼓蠡等眾緣和合而有音聲,是諸音聲無所分別。如是,善男子!諸賢聖人善知一切眾因緣故,於諸言說悉皆平等無所分別。」

平等行菩薩言:「文殊師利!如佛所說,大眾集會當行二事,若如實說法,若聖默然。文殊師利!何者如實說法?何者是聖默然?」

答言:「善男子!若說法不違佛、不違法、不違僧,是名如實說法;若知法即是佛,離相即是法,無為即是僧,是名聖默然。

「又,善男子!若依四念處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於一切法無所憶念,是名聖默然。若依四正勤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於平等不作平等非不作平等,是名聖默然。若依四如意足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不捨身口意,是名聖默然。若依五根五力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不隨他語而有所信,為不取不捨故分別諸法,一心安住無念念中,若信諸法自性清淨,離一切戲論諸因緣行,是名聖默然。

「若依七菩提分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常行捨心無所分別,無增無減,是名聖默然。若依八聖道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知諸法相如彼栰喻,不依法行,不依非法行,是名聖默然。

「善男子!於三十七菩提分法,若能以言語建立開示分別演說,是名如實說法,如實說故,是名如實說法;若身證是法,而不離身見法,亦不離法見身,於是觀中不見二相不見不二相,如是現前見而不見,是名聖默然。

「復次,善男子!若不妄想著我,亦不妄想著他,不妄想著法非法非非法妄想,而有所說,是名如實說法;若得不可說法想,能離一切名字言語音聲,得不動處入離行心,是名聖默然。

「復次,善男子!若於一切眾生,知諸根力如是說法,是名如實說法;若常在於定心不散亂,是名聖默然。」

爾時,平等行梵天婆羅門大婆羅子白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如我解文殊師利所說法義,諸聲聞人辟支佛等,一切無有如實說法、無聖默然。何以故?不能了知一切眾生諸根利鈍,亦復不能常在定故。文殊師利!世間若有以真實語而問言曰:『誰是世間如實說法?何者世間聖默然住?』當為說言諸佛是也。文殊師利!當為正說諸佛是也。何以故?諸佛如來具諸根力,善知眾生諸根利鈍,常在定故。」

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言:「如是,如是!如平等行善男子所說,唯諸如來有此二法。」

爾時,長老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親從佛聞、從佛親受,汝等集會當行二事,若如實說法、若聖默然。世尊!若聲聞人不能行者,云何如來勅諸比丘,行如實說法?行聖默然?」

佛言:「須菩提!於汝意云何?若聲聞人不從他聞,能如實說法聖默然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

佛言:「須菩提!是故當知,一切聲聞辟支佛人,皆悉無有如實說法、無聖默然。」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問長老須菩提言:「長老須菩提!如來如實了知眾生八萬四千心行,汝知不乎?汝於此中能有智慧,隨其所應為說法不?」答言:「不能。」

文殊師利言:「今須菩提能入觀一切眾生心三昧,通達一切眾生心心所行,自心他心無所礙不?」答言:「不能。」

文殊師利言:「如來如實了知眾生八萬四千心行,隨其所應為說法藥,又常住定平等相中心不動搖,而常通達一切眾生心心所行,而不思惟無障無閡。今須菩提能如是不?」答言:「不能。」

文殊師利言:「如來如實了知眾生八萬四千心行,如實說法藥而常在定,平等相中心不搖動,亦常通達一切眾生心心所行,而不思惟無障無礙。須菩提!是故當知,一切聲聞辟支佛人非其境界。

「須菩提!或有眾生多婬欲者,以觀淨故而得解脫,不以不淨,唯佛能知。或有眾生多瞋恚者,以觀過故而得解脫,不以慈心,唯佛能知。或有眾生多愚癡者,以不共語而得解脫,不以說法,唯佛能知。或有眾生等分行者,不以淨觀,不以不淨觀,不以觀過,不以慈心,不以不共語,不以說法,而得解脫者,隨其根性以諸法平等而為說法令得解脫,唯佛能知。是故,須菩提!佛於如實說法人中最為第一,於聖默然中最為第一。」

爾時,長老須菩提白文殊師利法王子言:「文殊師利!若諸聲聞辟支佛人,不能如是如實說法,不能如是聖默然者,諸菩薩摩訶薩,有能成就如是功德如實說法聖默然不?」答言:「唯佛當知。」

於是佛告長老須菩提言:「須菩提!有三昧名入一切語言心不散亂,諸菩薩等若能成就此三昧者,一切皆得如是功德。」

爾時,文殊師利謂平等行菩薩言:「善男子!為諸眾生八萬四千行故,說八萬四千法藏,名為如實說法;常在一切滅受想行定中,名聖默然。善男子!我若一劫若餘殘劫,說是二義,如實說法、聖默然相,不可窮盡,然說法辯才亦不盡也。」

於是,佛告平等行菩薩言:「善男子!乃往過去無量無邊,於不可數阿僧祇劫,時世有佛號曰普光如來乃至佛婆伽婆,劫名名稱,國名喜見。彼普光如來喜見世界七寶莊嚴,豐樂安隱無諸怖畏,天人熾盛,其地皆以眾寶莊嚴。

「善男子!彼喜見國土,有四百億諸四天下,一一天下縱廣八萬四千由旬。其中諸城縱廣正等,各一由旬,皆以眾寶而為校飾。彼一一城皆有二萬五千聚落,而圍遶之,一一聚落無量百千萬數人眾,充滿其中安居止住。人見色像心皆喜悅無可憎惡,亦皆悉得念佛三昧,是以國土名曰喜見。若他方世界諸來菩薩,皆得快樂,餘國不爾。

「善男子!其普光佛以三乘法為弟子說,亦多廣說如是法言,若如實說法,若聖默然。

「善男子!爾時上方藥王佛國,有二菩薩:一名無盡意;二名益意。詣憙見國普光佛所,頭面禮足,右遶三匝,恭敬合掌,却住一面。時普光佛為二菩薩,廣分別說淨明三昧言。

「善男子!何故名曰淨明三昧?善男子!若有菩薩入是三昧,即時得離一切煩惱,於諸佛法得淨光明,是故名曰淨明三昧。又前際一切法淨,後際一切法淨,現在一切法淨,是三世法畢竟清淨,以彼清淨常清淨故,是以說言一切諸法自性清淨常清淨也。

「何謂諸法自性清淨?謂一切法自性是空,離一切法有所得故。一切諸法自性無相,離一切法諸分別故。一切諸法自性無願,以一切法不取不捨無求無欲、諸法畢竟自性離故,是名諸法性常清淨。以何等世間性,涅槃亦爾,同彼法性;以何等涅槃性,一切諸法,亦同彼性;以是故說一切諸法自心性清淨。

「善男子!譬如虛空若受垢染無有是處,心性亦爾,若有垢染無有是處。善男子!譬如虛空雖為煙塵雲霧覆翳不明不淨,而不能染虛空之性。善男子!虛空之性若染污者,終不得名為清淨也,以彼虛空實不可染,是故說為虛空,虛空如是。

「善男子!雖有為行一切眾生,有不正念起諸煩惱,然其彼心自性清淨不可染污。若染污者彼常垢污不可清淨,以不染污,是故彼心自性清淨心得解脫。善男子!如是名入淨明三昧門。

「善男子!彼普光佛,為二菩薩說如是法,彼二菩薩聞是三昧,於諸法中得不可思議法之光明。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