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先生朴文純公文正集/卷五十三
雜著圖
[编辑]聖學知行路脈之圖
[编辑]朱子曰。精則察夫二者之間而不雜也。一則守其本心之正而不離也。
〈右精一〉
侯氏曰。博我以文。致知格物也。約我以禮。克己復禮也。〈朱子論克己復禮曰。非至明。不能察其幾。非至健。不能致其決。是猶精一之義也。但先儒無以克復分知行言者。故以博約代之。〉
〈右博約〉
新安陳氏曰。格物爲知之始。致知爲知之極。誠意爲行之始。正心脩身爲行之極。
〈右格致誠正修〉
朱子曰。學問思辨。所以擇善而爲知。學而知也。篤行。所以固執而爲仁。利而行也。
〈右學問思辨行〉
朱子曰。盡心知性而知天。所以造其理也。存心養性以事天。所以履其事也。
〈右盡知存養〉
勉齋黃氏曰。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居敬者。所以成始成終也。
〈右窮反〉
古今聖賢之學。大要有四。曰執中曰爲仁曰思誠曰居敬而已。然其所以爲此四者之功。則不出於知行二事。蓋堯,舜,禹相授之道是爲執中。而精一乃其功。孔,顏,曾相授之道是爲爲仁。而博文約禮格致誠正乃其功。〈朱子以大學功夫爲求仁〉思,孟相授之道是爲思誠。而博學篤行。盡心知性。存心養性乃其功。惟居敬又爲窮理反躬之主。自與上三者之義相通而最爲切實。苟能由此下學而上達。則將見執中爲仁思誠之道。皆在於其中矣。然此只擧聖賢知行可據者而言。苟非此類則雖以成湯,文,武,周公之聖。周子,明道,伊川,橫渠之賢。道皆一致。而學各異主。殆將不得列於其間者。非有他義特以四事之明白者爲主。如學庸序之意耳。學者又不可不知也。
聖賢出處之圖
[编辑]顏子之不出。以有孔子也。固當別論。如曾,思,孟之自守。卽所謂高尙其事者。然子思仕於衛。孟子應聘而見梁王。則非專於處。可見孔子明,朱之歷聘求仕。卽所謂行君臣之義者。然孔子不仕定公之初。不赴公山佛盻之召。朱子亦於同安後二十年不仕。則非偏於出可知。蓋其二義雖殊。若能得志而行乎當世。則將與舜及伊,傅之一處一出者。同道無疑矣。此聖賢出處之大致也。至如漆雕開只是學者規模。又非所與論於此者。〈戊申〉
道統前後相承之圖
[编辑]堯舜以上本大易。禹皐陶以下本孟子。近思錄中庸序晦菴行狀。〈益,稷,契,三仁,夷,惠,冉,閔以下及邵,馬。皆無所見。故不敢錄。〉
中庸總圖
[编辑]右取朱子中庸章句目錄爲圖。凡四支三十三節。所謂支者。卽中和費隱誠明尙絅四章是也。蓋此篇。子思子本爲明此道而作。第中庸就德行極致上說。費隱兼就體用統會上說。誠明又就聖賢等級上說。而尙絅自與首章。俱爲一篇首尾之體要。意各不同。然其體用統會之道。固所以申明德行極致之道。而其所謂聖賢等級云者。反復推廣。要亦不外乎此道。此中庸二字無所不該。爲合名篇之義。而得夫精一執中之統者也。抑非知仁勇。無以爲入中庸之門。非誠無以爲盡中庸之樞紐。誠明天人之分。亦莫不由是而立焉。夫必於此。有以默識其大意。然後由戒懼謹獨至於位育。由爲己至於無聲無臭之妙。自當有以通貫體驗而不失矣。嗚呼至哉。
刊定林隱程氏心學圖
[编辑]程氏心學圖。退,栗二先生之辨晳矣。然其病在於不擇精粗。必合諸書許多心字。爲之類屬分排。夫豈無混同齟齬之患耶。此二家之論所由起。辨說雖勤。終亦不得而無所疵議。愚輒刊略其煩複。表著其正大者。以爲朝夕存省之地。蓋人道精一。固爲舜禹相傳之旨。而所謂克復操存。誠意正心。皆出於夫子。惟愼獨戒懼云者。又子思所以更互演繹而成之。脈絡分明。工夫端的。由此入於聖賢之門。將無所禦。則宜非他說可得而參焉。觀者幸識此意也。〈丙寅三月晦〉
要訣爲學圖
[编辑]今讀詩書語孟。以求售乎明經製述之科者。俗士爲人之學也。讀詩書語孟。以求進乎存心飭躬之方者。儒士爲己之學也。然則所讀者未嘗不同。而所習者不免頓殊。馴至於古今義利之辨判然如水火南北者。嗚呼。此道之不明不行。而晦菴夫子所以發歎於象山白鹿之講。可勝道哉。余定居坡山。已且數年矣。其相從質問者。槩多有志於存心飭躬之方。而非俗士之爲。則宜其於此。專一刻苦。日淬月礪。有所樹立者。庶幾克盡於人倫日用之道。而顧亦罕見也。余竊慨然于斯。謹掇栗谷先生擊蒙要訣中語。釐爲一圖。其於爲學之工夫節目。靡不明備。是不惟同志之士觀此。惕然奮發。勇往而力行之。其有所警於哀昏大矣。夫豈非先生立敎貽後之盛意耶。諸君盍相與勉之哉。〈同日〉
要訣圖旣成。客有諗余者曰。思無邪毋不敬。恐皆不宜在於居敬之下非禮勿視居處恭之間。而四勿又當屬乎力行之科。而子乃分而隷之。換而置之何也。曰然。吾請陳之。朱夫子以後爲學之方。必以居敬窮理力行爲大。然則思無邪毋不敬。雖是詩禮之極功。而不得不居乎其次矣。況其不爲之直下相承。已有其義。而所以分處於非禮居處之間者。又皆各合乎程子誠之於思眞氏事君事親。威儀容止其目之旨矣。至於四勿集註所謂非至明不能察其幾者。固不專主於存養。而本文亦有禮與非禮。必須窮而明之之語矣。蓋此圖首以所述朱子爲學大體主之。次以孔門論仁及思無邪毋不敬九思九容之說分之。中則又以敬以直內之語接之。實爲此書引古表章之要義也。其下仍排以讀書持身立志革習四章之目。與夫寂寂惶惶眞實刻苦等說。方始先生立敎下學上達親切端的之旨。無非所以務進於居敬窮理力行之地耳。雖其間文義位置顚倒交互。未必盡得乎其宜。然亦自有脈絡歸宿而不可亂也。子何病之甚耶。客乃唯唯而去。遂退而記其說如右。
經傳要目丁巳十一月二日
[编辑]小學
李氏〈珥〉集註
爾雅〈郭氏璞註○邢氏昺疏〉
朱子童蒙須知
陳氏〈淳〉性理字義
右三書。爾雅固漢史藝文志小學之科。而童蒙須知則補小學之闕。性理字義則啓大學之路。亦所不可廢者。下皆倣此。其訓釋本書者。不在此類矣。
大學
朱子章句大全
或問〈輯註〉
眞氏〈德秀〉衍義
丘氏〈濬〉衍義補
李氏〈珥〉聖學輯要
右三書。大學衍義及補。乃八條之所推闡。以至聖學輯要。尤有提挈之義焉。
論語
朱子集註大全
或問
孝經〈邢氏昺正義○朱子刊誤〉
家語〈王氏肅註〉
右二書。孝經漢史別立一家。而今揆以國家所置閩洛所崇。似難一遵舊法。故玆並家語姑附論語之次
孟子
朱子集註大全
或問
指要
論孟精義
中庸
朱子章句大全
或問〈輯註〉
輯略
張子西銘〈朱子解○性理大全輯註〉
近思錄
葉氏〈采〉集解
鄭氏〈曄〉釋疑
周張全書
張子正蒙〈性理大全輯註〉
二程全書
伊洛淵源錄
右四書。周張全書,張子正蒙,二程全書。乃本錄之所出。伊洛淵源錄。又所以見其行跡源流焉。
續近思錄
朱子大全
語類
李氏〈侗〉答問
▣氏▣考亭淵源錄
李氏〈滉〉朱子書節要
宋季元明理學通錄
眞氏〈德秀〉心經〈程氏敏政附註〉
性理大全〈類編以下〉
右八書。朱子大全,語類,書節要。與上全書義同。延平答問。乃初年講學之端。考亭淵源錄,理學通錄。與上淵源錄同。心經乃本錄存養至克己之意。性理大全卽總擧伊洛諸儒之說。其微辭奧義。實與經書相表裏焉。
周易
程子傳大全
朱子本義大全
易學啓蒙〈性理大全輯註〉
胡氏〈一桂〉啓蒙翼傳
周子太極圖說〈朱子解○性理大全輯註〉
通書〈朱子解○性理大全輯註〉
邵子皇極經世書〈性理大全輯註〉
書經
蔡氏〈沈〉集傳大全
洪範皇極內篇〈性理大全輯註〉
金氏〈履祥〉通鑑前編
右二書。皇極內篇卽出於洪範者。前編又紀唐虞至三代事跡。與書經相爲始終者。
詩經
朱子集傳大全
屈氏〈原〉楚辭〈朱子集註〉
金氏〈履祥〉濂洛風雅
右二書楚辭爲三百篇之變體。風雅亦是稡集宋儒訓誦者。故附焉。
儀禮
鄭氏〈玄〉註〈賈氏公彥疏〉
朱子經傳通解
集傳
黃氏〈榦〉通解續
楊氏〈復〉圖
朱子家禮〈性理大全輯註〉
周禮
鄭氏〈玄〉註〈賈氏公彥疏〉
杜氏〈佑〉通典
右一書。即記歷代制度者。固傷叢雜。而然皆本於周禮。故附焉。
禮記
鄭氏〈玄〉註〈孔氏穎達正義〉
陳氏〈澔〉集註
戴氏〈德〉大戴禮
鄭氏〈逑〉五先生禮說
右二書。大戴禮實禮記之類。五先生禮說。卽紀伊洛以下諸儒論禮之旨。
樂經〈缺〉
蔡氏〈元定〉律呂新書〈性理大全輯註〉
右一書。雖非樂經古文。因此猶可以略見本末。故附焉。
春秋
左氏傳〈杜氏預集解〉
公羊氏〈高〉傳〈何氏休詁解〉
穀梁氏〈赤〉傳〈范氏寗解〉
胡氏〈安國〉傳〈四傳春秋諸家解〉
司馬氏〈光〉資治通鑑〈胡氏三省註〉
朱子通鑑綱目〈思政殿訓義〉
商氏〈輅〉續綱目
陳氏〈建〉皇明通紀
右四書。通鑑卽紀春秋以後事跡者。綱目就中整頓其法例。續綱目以下。雖未必盡正。要以備歷代史記焉。
先儒稱聖人不作。道在六經。易詩書禮樂春秋是也。至於晦菴夫子。集註四子。更爲之補敎法述道統。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小學近思錄是也。唯樂經亡缺。堇見於儀禮通解。而續近思乃出後儒所輯。未及盡正。然其間往往又有羽翼發明于是六經六書者。如經之爾雅孝經。傳之童蒙須知大學衍義之類。其在後學。亦當以餘力誦習而不可已者也。蓋嘗竊觀於世。因皇朝舍儀禮周禮。立禮記集說於學官。遂有任傳廢經之弊。而且不知參考於諸經註疏舊文。以硏其旨。因靜,退諸先生表章心經。遂直班於近思錄。不知近思錄乃繼孟子道統而作。又與小學四子。爲聖門敎法之大體。而心經雖亦切於存省工夫。只是後來抄出心意一邊者。況爾雅以下諸書。尤無沿溯旁通之規。玆敢仰體晦菴先四子後諸經之意。遂總擧六書六經之目於前。而並以其下諸書隷焉。學者苟能於此。早夜從事。精思力學而不怠。則庶幾以盡博約之趣。造聖賢之域。而萬世道學之淵源。固不外是矣。觀者幸亦有以恕其僭易也。○若夫讀之之法。則先讀小學。於灑掃應對入孝出恭之方。一一善學而力行之。次讀近思錄。於求端用力處己治人之法。一一詳繹而精通之。〈若初學不讀四書者。退讀於中庸之後亦可。〉次讀大學。於窮理修身崇德廣業之道。一一眞知而實踐之。次讀論語。於爲己務實操存涵養之功。一一審思而深體之。次讀孟子。於辨別義利體驗擴充之端。一一明察而痛會之。次讀中庸。於本原極致體用合散之妙。一一潛玩而契悟之。次讀詩經。於興觀怨群邇父遠君之情。一一諷詠而興感焉。次讀書經。於帝王傳心虞周治政之屬。一一誦習而取法焉。次讀禮經。於天理節文人事儀則之制。一一講明而有立焉。〈樂經缺不論〉次讀易經。於吉凶存亡進退消長之幾。一一探索而遡原焉。次讀春秋。於誅亂討賊內華外夷之義。一一體究而造微焉。然後方始循序而有得。存諸心而見諸行。讀天下之書。處天下之事。而無所礙矣。
改訂小學總論丙寅二月十一日
[编辑]朱子曰。三代之隆。王宮國都。以及閭巷。莫不有學。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敎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衆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敎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敎。大小之節。所以分也。○問今子方將語人以大學之道。而又欲考乎小學之書何也。曰學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爲道則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習之於小學。則無以收其放心。養其德性。而爲大學之基本。及其長也。不進之於大學。則無以察夫義理。措諸事業。而收小學之成功。是則學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長所習之異宜。而有高下淺深先後緩急之殊。非若古今之辨。義利之分。判然如薰蕕氷炭之相反。而不可以相入也。今使幼學之士。必先有以自盡乎灑掃應對進退之間。禮樂射御書數之習。俟其旣長。而後進乎明德新民。以至於止善。乃次第之當然。又何爲而不可哉。○古人之學。固以致知格物爲先。然其始也必養之於小學。則在乎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習而已。聖賢開示後人進學門庭。先後次序。極爲明備。○古人由小學而進於大學。其於灑掃應對進退之間。持守堅定。涵養純熟。固已久矣。大學之序。特因小學已成之功。○問大學與小學不是截然爲二。小學是學其事。大學是窮其理以盡其事否。曰只是一箇事。小學是學事親學事長。且直理會那事。大學是就上面委曲。詳究那理。其所以事親是如何。所以事長是如何。古人於小學。存養已熟。根基已深厚。到大學。只就上點化出些精采。○泛論知行之理。知之爲先。行之爲後。無可疑者。然合夫知之淺深行之大小而言。則非有以先成乎其小。亦將何以馴致乎其大者哉。此小學之事。知之淺而行之小者也。大學之道。知之深而行之大者也。
程子曰。古者八歲入小學。十五入大學。擇其才可敎者聚之。不肖者復之農畝。蓋士農不易業。旣入學則不治農。然後士農判在學之養。若士大夫之子則不慮無養。雖庶人之子。旣入學則亦必有養。古之士者自十五入學。至四十方仕。中間自有二十五年。學又無利可趨則所志可知。須去利趨善。便自此成德。後之人自童稚間。已有汲汲趨利之意。何由得向善。故古人必使四十而仕。然後志定。只營衣食却無害。惟利祿之誘最害人。○朱子曰。古人小學。敎之以事。便自養得他心。不知不覺自好了。到得漸長更歷。通達事物。將無所不能。今人旣無本領。只去理會許多閑汨董。百方措置思索。反以害心。○古之學者。八歲入小學。學六甲五方書記之事。十五而入大學。學先聖之禮樂焉。非獨敎之。固將有以養之也。蓋理義以養其心。聲音以養其耳。采色以養其且。舞蹈登降疾徐俯仰。以養其血脈。以至於左右起居盤盂几杖。有銘有戒。其所以養之之具。可謂備至爾矣。夫如是。故學者有成材。而庠序有實用。此先王之敎。所以爲盛也。自學絶而道喪。至今千有餘年。學校之官。有敎養之名。而無敎之養之之實。學者挾策而相與嬉其間。其傑然者。乃知以干祿蹈利爲事。至於語聖賢之餘旨。究學問之本原。則罔乎莫知所以用其心者。其規爲動息。擧無以異於凡民。而有甚者焉。嗚呼。此敎者過也。而豈學者之罪哉。然君子以爲是亦有罪焉爾。何則。今所以異於古者。特聲音采色之盛。舞蹈登降疾徐俯仰之容。左右起居盤盂几杖之戒。有所不及爲。至推其本則理義之所以養其心者固在也。諸君日相與誦而傳之。顧不察耳。然則此之不爲。而彼之久爲。又豈非學者之罪哉。〈問敎小兒。當以何爲主。呂氏祖謙曰。先敎以恭謹。不輕忽不躐等。讀書乃餘事。今之有資質者。父兄便敎以科擧之文。皆因父兄無識見。至有以得一第爲成材者。○陸氏九淵曰。古者敎小子。自能言能食卽有敎。以至灑掃應對之類。皆有所習。故長大易語。今人自小卽敎做對。稍大卽敎作虛誕之文。皆壞其性質。〉
程子曰。古之人。自能食能言而敎之。是故小學之法。以豫爲先。蓋人之幼也。知思未有所主。則當以格言至論。日陳於前。使盈耳充腹。久自安習。若固有之者。後雖有讒說搖惑。不能入也。若爲之不豫。及乎稍長。意慮偏好生於內。衆口辨言鑠於外。欲其純全。不可得也。○勿謂小兒無記性。所歷事皆能不忘。故善養子者。當其嬰孩鞠之。使得所養。全某和氣。乃至長而性美敎之。示以好惡有常。至如養犬者。不欲其升堂。則時其升堂而扑之。若旣扑其升堂。又復食之於堂。則使孰從。雖日撻而求其不升。不可得也。養異類且爾。況人乎。故養正者。聖人也。○張子曰。古之小兒。便能敬事長者。與之提携則兩手奉長者之手。問之掩口而對。蓋稍不敬事。便不忠信。故敎小兒。且先安詳恭敬。○朱子曰。小學多說那恭敬處。少說那防禁處。○敎小兒。只說箇義理。大槩只眼前事。或以灑掃應對之類。作段子亦可。每常疑曲禮衣毋撥。足毋蹶。將上堂。聲必揚。將入戶。視必下等叶韻處。皆是古人初敎小兒語。列女傳孟母又添兩句曰將入門。問孰存。○問小學父慈而敎子孝而箴。曰人旣自有箇良知良能了。聖賢又恁地說。直要人尋敎親切。父慈而敎。子孝而箴。看我是能恁地。○問小學載樂一段。不知今人能用得否。曰姑使知之。古人自小。卽以樂敎之。乃是人執手提誨。到得大來。涵養已成。稍能自立便可。○弟子職毋驕恃力。如恃氣力。欲胡亂打人之類。蓋自小便敎之以尙德不尙力之事。○小童添炭撥開火散亂曰可拂殺了。我不愛人恁地。此便是燒火不敬。所以聖人敎小兒灑掃應對。件件要謹禁。○敎小兒讀詩。不可破章。○授書莫限長短。但文理斷處便住。若文勢未斷者。雖多授數行亦不妨。蓋兒時讀書。終身改口不得。嘗見人敎兒讀書限長短。後來長大後。都念不轉。如訓詁則當依古註。○問女子亦當有敎。自孝經之外。如論語只取其面前明白者敎之如何。曰亦可。如曺大家女戒。溫公家範亦好。〈呂氏祖謙曰。後生小兒學問。且須理會曲禮少儀儀禮等學。灑掃應對進退之事。及先理會爾雅訓詁等文字。然後可以語上下學而上達。自此脫然有得。不如此則是躐等。終不得成就也。○許氏衡曰。凡人幼少時不引得正。後便雜了。如字畫端楷之類。○吳氏澄曰。古之敎者。子能食而敎之食。子能言而敎之言。欲其有別也而敎之以異處。欲其有讓也而敎之以後長。因其良知良能而導之。而未及乎讀誦也。敎之數敎之方敎之日。與夫學書計學幼儀。則旣辨名物矣。而亦非事夫讀誦也。弟子之職。曰孝曰弟曰謹曰信曰愛曰親。行之有餘力而後學文。今世童子甫能言。不過敎以讀誦而已。其視古人之敎何如也。然古人豈廢讀誦哉。戴氏記拾曲禮遺言。句三言或四言。管氏書載弟子職一篇。句四言或五言六言皆韻語。句短而音諧。蓋取其讀誦之易。而便於童習也。〉
朱子曰。後生初學。且看小學書。那箇是做人底樣子。○脩身大法。小學書備矣。義理精微。近思錄詳之。〈陳氏淳曰。朱子小學書。綱領甚好。最切於日用。雖至大學之成。亦不外是。○李氏方子曰。先生年五十八。編次小學。書成以訓蒙士。使培其根以達其支。內篇四。曰立敎曰明倫曰敬身曰稽古。外篇二。取古今嘉言以廣之。善行以實之。雖已進乎大學者。亦得以兼補之於後。脩身大法。此略備焉。○許氏衡曰。衍內篇之言以合外篇。則知外篇者小學之枝流。約外篇之言以合內篇。則知內篇者小學之本源。合內外而兩觀之。則小學之規模節目。無所不備矣。○小學之書。吾信之如神明。敬之如父母。〉
朱子曰。古人於小學。自能言便有敎。一歲有一歲工夫。到二十來歲。聖賢資質已自有三分了。而今都蹉過了。不能更轉去做。只據而今地頭。便箚住立定脚跟做去。如三十歲覺悟。便從三十歲立定脚跟做去。便年八九十歲覺悟。亦當據現在箚任做去。○問某自幼。旣失小學之序矣。請授大學何如。曰授大學。也須先看小學書。只消旬月工夫。○李周翰請敎。屢歎年歲之高。未免時文之累。曰這須是自見得某所編小學。公宜仔細去看。也有古人說話。也有今人說話。○問某今看大學。如小學中有未曉處。亦要理會。曰相兼看不妨。學者於文爲制度。不可存終理會不得之心。須立箇大規模。都要理會得。至於明暗則係乎人之才如何耳。
問幼學之士以子之言而得循序漸進。以免於躐等陵節之病則誠幸矣。若其年之旣長而不及乎此者。欲反從事於小學。則恐其不免於扞格。不勝勤苦難成之患。欲直從事於大學則又恐其失序無本。而不能以自達也則如之何。朱子曰。是其歲月之已逝者。則固不可得而復追矣。若其工夫之次第條目。則豈遂不可得而復補耶。蓋吾聞之。敬之一字。聖學之所以成始而成終者也。爲小學者。不由乎此。固無以涵養本源。而謹夫灑掃應對進退之節。與夫六藝之敎。爲大學者。不由乎此。亦無以開發聰明。進德脩業。而致夫明德新民之功也。是以程子發明格物之道。而必以是爲說焉。不幸過時而後學者。誠能用力於此。以進乎大。而不害兼補乎其小。則其所以進者。將不患於無本而不能以自達矣。其或摧頹已甚。而不足以有所兼。則其所以固其肌膚之會筋骸之束。而養其良知良能之本者。亦可以得之於此。而不患其失之於前也。曰然則所謂敬者。又若何以用力耶。曰程子於此。嘗以主一無適言之矣。嘗以整齊嚴肅言之矣。至其門人謝氏之說。則又有所謂常惺惺法者焉。尹氏之說。則又有所謂其心收斂不容一物者焉。觀是數說。足以見其用力之方矣。曰敬之所以爲學之始者然矣。其所以爲學之終也奈何。曰敬者。一心之主宰。而萬事之本根也。知其所以用力之方。則知小學之不能無賴於此。以爲始知小學之賴此以始。則夫大學之不能無賴乎此以爲終。可以一以貫之而無疑矣。○如今全失了小學工夫。只得敎人且把敬爲主。收斂身心。却方可下工夫。或云敬當不得小學。某看來小學却未當得敬。敬已是包得小學。敬是徹上徹下工夫。雖做得聖人田地。也只放下這敬不得。○今人不曾做得小學工夫。一旦學大學。是以無下手處。今且當自持敬始。使端的純一靜專。然後能致知格物。〈陳氏淳曰。程子說主敬工夫。可以補小學之闕。蓋主敬可以收放心而立大本。大本旣立。然後大學工夫循序而進。無往不通。大抵主敬之功。貫始終一動靜合內外。小學大學皆不可無也。〉
嘗觀四書讀法。論孟則卽朱子取程子語以成之。學庸則乃皇朝纂修經書大全時。諸臣因新安倪氏所輯朱子說以整之。但論,孟之例。一條爲一義。學,庸之例。各以義同者相附。今此小學書。亦有絶論。本出集說。似亦沿襲於集成諸書。然其所錄者重複猥雜。義趣不明。殊與論,孟,學,庸見成之規不同。玆敢只取程,張,朱諸子語以修之。其以義相附。與以諸家說分註於逐條者。用學,庸讀法之例。惟其總論之名則仍舊。蓋所錄非特爲讀法故也。庶幾讀此書者。因是先曉本原緊要底大義。以至於深知而力行之。謹記其意於後如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