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夫於亭雜錄/補遺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畢亨父子[编辑]

弇州《盛事述》載父子官三品以上者:工部尚書畢亨,子副都禦史昭。吾邑人也。司空為弘、正間名臣,今墓在系河北岸,中丞拊焉。碑版尚存,而宰樹剪伐盡矣,每過之,輒為嘆息。(輯自康熙間刊五卷本《古夫於亭雜錄》卷二)

舊人新人[编辑]

國初目滿洲及遼人為舊人,各直省漢人為新人。一漢人入館選,在院中一滿洲同官謂之曰:「先生絕似舊人,而背立尤酷似。」旁一同年同官者口號贈之曰:「相君之面,不過新人;相君之背,舊不可言。」眾大笑。(輯同上)

帽套[编辑]

明時,京師士大夫冬日制貂為套,著冠帽上以禦寒,名曰帽套。一詞林乘馬謁客,有騎而過者,掠而去之。明日入署,訴於其僚,同年某公好謔,改崔顥《黃鶴樓》詩贈之雲:「昔人已偷帽套去,此地空余帽套頭。帽套一去不復返,此頭千載空悠悠。」眾皆大笑。(輯同上卷三)

刻古夫於亭雜錄附記[编辑]

庚寅春,余隨侍南歸,過濟南拜漁洋先生於裏第。家君,先生門下士也。先生門生故吏遍宇內,邃後出五十年,如昔人得見魯山已為大幸,又與家君前後捧贄,附名弟子之籍,與有榮焉。先生見示《夫於亭筆記》,車中枕上誦之忘疲。私念《池北》、《香祖》諸巨編,已炳如日星,為學者津筏,而此六卷尚闕流布,乃攜歸刻之廣陵,以饜遠近慕好者之意。其卷冊先後一仍原本,不敢妄加排纂。至於依據辨證,上可以畜德,而次可以資博聞,猶前誌也。刊竣,因識其歲月於卷尾。如臯範邃。(錄自廣陵六卷本《古夫於亭雜錄》)

古夫於亭雜錄跋[编辑]

漁洋先生,一代宗工,總持風雅。生平著作,侈侈隆富,久矣風行海內,傳播藝林。即偶然雜著,除詩話外,如《池北偶談》、《皇華紀聞》、《隴蜀余聞》、《香祖筆記》、《居易錄》等書,亦不下數十種,讀者恍如搴帷奉席,親承風論焉。余覓得《古夫於亭雜錄》六卷,亦先生晚年筆墨。在先生為遣悶送日、興到筆隨,然而名手出人,心眼迥別。原板既毀,急為重鋟,以開其端,則先生之全集固可次第復刊也。按古夫於亭,即世稱魚子亭雲。時在光緒丁丑孟夏,仁和葛元煦理齋氏識。(錄自《嘯園叢書》六卷本《古夫於亭雜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