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吳孝女傳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吳孝女傳
作者:林紓

孝女氏吳,名慶增,字弘任,江蘇泰興人。曾祖侍郎公存義,祖太守公寶儉,均以名德,爲世宗敬。父守訓公,以知縣需次湖北。母朱宜人,生一子三女,孝女其長也。弟曰貽榘,妹曰貽芳,其次某。孝女裁十歲,已能董之以禮,率以就傅。十二歲能爲詩,發聲悲涼,復時時雜以禪語,識者以爲非祥,然孝女之篤嗜內典,初若有宿慧焉。越五年,杭州女學校立。孝女挈妹貽芳,自吳而越,聲譽隆起於校中。治古文駸駸然,欲造馬韓堂奧,以爲未足,思通以泰西文法,遂遷轉於上海之啟明,蘇州之景海諸學校,仍歉然,以爲非就業於歐美者,吾學不終遂矣。顧守訓公方居貧,資無所仰,遂輟。而孝女自至浙西後,値武昌首起,遂貽書杭州尚武會,請立民團、立赤十字會事,皆未果就。先是,守訓公以不勝官逋私貸之窘,自沈於漢水。大江湍急,不可得尸。孝女歸而大痛,將踵曹娥所爲,顧以防範嚴切,不得遂。母宜人出公遺書,以貽榘責宜人。宜人方被羸病,則痛哭移責其弟於孝女。孝女以外氏在杭州,遂具公衣冠,葬於杭州,因家焉。尋貽榘留學京師清華學堂,旣歸,而杭州方亂。孝女遂奉母及弟妹,僑寓滬瀆。貽榘痛父之死,居恆忽忽然若有所觸,神宇昏悸。一日,忽自湛於吳淞,識者知貽榘追殉其父也。時朱宜人病方緜綴,孝女及貽芳背私泣,目盡腫,而宜人罹此凶慘,遂不起。宜人殯之三日,孝女竟投環卒,年二十有五。遺稿散失,貽芳展轉從同學鈔得,均短簡,責躬之辭爲多。孝女生時,曾於武昌應山祠,從月霞師受內典,多神會,欲就海上倡佛教報章,又嘗著宗佛篇,藏以待梓。以壬子十月十六日,從母弟瘞於杭州之小麥嶺。

林紓曰:嗚呼!古文之系,不絕者如綫耳!孝女生時論文,以文氣、文境、文詞爲三大要。三者之中,特重文境。境者,意境也。文章唯能立意,方能造境。凡學養深醇,陶研慮,置身若在空明世界之中,安有塵𡏖來犯?孝女詩境已入禪定,則胸次之宏廓高朗,遷而爲文,寧有塵相?又言文宜索味於掩卷之時,則抵於古人之堂奧爲尤深;龍門之文,辨味於神樞鬼藏之間;昌黎之文,辨味於吞言咽理之外。孝女尋味於二家,論文已造峯極。余不能得其遺稿而快讀之,惜哉!

1996年1月1日,这部作品在原著作國家或地區屬於公有領域,之前在美國從未出版,其作者1924年逝世,在美國以及版權期限是作者終身加99年以下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这部作品也可能在本國本地版權期限更長,但對外國外地作品應用較短期限規則的國家以及地区,屬於公有領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