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呂氏春秋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卷第一 呂氏春秋 卷第二
漢 高誘 注 景上海涵芬樓藏明刊本
卷第三

吕氏春秋第二卷     髙氏訓解

 雲間 宋邦乂 張邦瑩 徐益孫 何玉畏校

 仲春紀第二

  二月紀

一曰仲春之月日在奎仲春夏之二月奎西方宿魯之分野也是月日𨇠此宿

昏弧中旦建星中弧星在輿鬼南建星在斗上是月昏旦時皆中於南方其日

甲乙其帝太皥其神句芒其蟲鱗其音角律中夾鐘

夾鐘隂律也是月萬物去陽夾隂而生故竹管音中夾鐘也其數八其味酸其臭

羶其祀戸祭先脾始雨水桃李華自冬氷雪至此𡈽發而耕故曰始雨

水也桃李之属皆舒華也蒼庚鳴鷹化爲鳩蒼庚爾雅曰商庚藜黄楚雀也齊人謂之

摶黍秦人謂之黄離幽冀謂之黄鳥詩云黄鳥于飛集于灌木是也至是月而鳴鷹化爲鳩啄正直不鷙

擊也鳩葢布榖鳥天子居青陽太廟青陽東向堂太廟中央室乗鸞輅駕

蒼龍載青旂衣青衣服青玉食麥與羊其噐䟽以逹

說在孟春是月也安萌芽養㓜少存諸孤順春陽長養㓜少存恤孤寡萌

芽諸當生者不擾動故曰安擇元日命人社元善也日從甲至癸也社祭后𡈽所以爲

民祈榖也嫌日有從否重農事故卜擇之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無肆掠

止獄訟有司理官主獄者也囹圄法室省之者赦輕㣲也在足曰桎在手曰梏肆極掠笞也言無

者湏立秋也止禁也是月也玄鳥至至之日以太牢祀于高禖

玄鳥燕也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傳曰玄鳥氏司啓者也周禮禖氏以仲春之月合男女於時也奔則不禁

因祭其神於郊謂之郊禖音與高相近故或言高禖王者后妃以玄鳥至日祈繼嗣於高禖三牲具曰太

天子親徃后妃率九嬪御王者一后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但后夫人

率九嬪祀髙禖耳御見天子於髙禖中也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授以

弓矢于髙禖之前禮后妃之侍見於天子者於髙禖祠之前韣弓韜也授以弓矢示服

猛得男象也是月也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分等晝夜鈞也冬隂閉固

陽伏於下是月陽升雷始發聲震氣爲雷激氣爲電蟲咸動開戸始出蟄伏之䖝

始動蘇開蟄之户始出生先雷三日𡚒鐸以令于兆民曰雷且發

鐸木鈴也金口木舌爲木鐸金舌爲金鐸所以振告兆民使知將雷也有不戒其容

止者生子不備必有凶災有不戒慎容止者以雷電合房室者生子必有瘖躄

通精狂癡之疾故曰不備必有凶災日夜分則同度量鈞衡石角斗桶

正權槩度尺丈也量鬴鐘也鈞銓衡石稱也石百三十斤角平斗桶量噐也稱錘曰權槩平斗斛

者令鈞等也是月也耕者少舍少舍皆耕在野少有在都邑者也尚書曰厥民析散

布在野傳曰隂陽分方震雷出滯土地不備墾辟在司㓂之謂也乃修闔扇寢廟必

闔扇門扇也民所由出故治之也寢以安身廟以事祖故曰必無墮頓也無作大事以

妨農功大事兵戈征伐也是月也無竭川澤無漉陂池無焚

山林皆爲盡𩔗天物天子乃獻羔開冰先薦寢廟開冰室取氷以鑿以

祭廟春薦韭卵詩云二之日鑿氷冲冲三之日納于凌隂四之日其早獻羔祭韭此之謂也上丁

命樂正入舞舍采是月上旬丁日命樂官正率卿大夫之子入學宫習舞也舍猶置也

初入學宫必禮先師置采帛於前以贄神也周禮春入學舎采合舞秋訟學舎聲以六樂之㑹正舞位此

之謂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諸侯親徃視之常事曰視中丁

又命樂正入學習樂中旬 日又入學宫習樂樂所以移風易俗恊和民人也謂六

代之樂雲門咸池大韶大頀大夏大武也周禮曰以樂教和則民不乖此之謂也是月也祀

不用犧牲用圭璧更皮幣是月尚生育故不用犧牲更代也以圭璧代犧牲也

皮幣鹿皮玄纁束帛也記曰幣帛皮圭告於祖禰此之謂也仲春行秋令則其國

大水寒氣⿰糹⿱丿㤙 -- 總至冦戎來征仲春陽中也陽氣長養而行秋令殺戮之令故寒氣

猥至冦害之兵來伐其國也行冬令則陽氣不勝麥乃不熟民多

相掠寒隂縮殺而行其令隂氣乗陽陽氣不勝故麥不成熟民飢窮故相刼掠也行夏令

則國乃大旱煗氣早來蟲⿰虫𡨋爲害夏氣炎陽而行其令故大旱火氣𤍠

故旱煗也極陽生隂故蟲⿰虫𡨋作害也蟲食稼心謂之⿰虫𡨋

  貴生

二曰聖人深慮天下莫貴於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

役事耳雖欲聲目雖欲色鼻雖欲芬香口雖欲滋

味害於生則止在四官者止禁也四官耳目鼻口也不欲利於生

者則弗爲則不治此四官之欲由此觀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

必有所制擅專也制制於心也譬之若官職不得擅爲必有

所制制於君也此貴生之術也堯以天下讓於子州犮父

子州犮父古賢人也子州犮父對曰以我爲天子猶可也雖然

我適有幽憂之病方將治之未暇在天下也幽𨼆也詩云如

有𨼆憂我心不悅未暇在於治天下天下重物也重大物事而不以害其生

又况於他物乎他猶異也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

託天下託附越人三世殺其君王子搜患之王子搜淮南子

云越王翳也逃乎丹穴淮南云山穴也越國無君求王子搜而不

得從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薫之以艾乗之以

王輿王子搜援綏登車仰天而呼曰君乎獨不可以

舍我乎舎置王子搜非惡爲君也惡爲君之患也

若王子搜者可謂不以國傷其生矣此固越人之

所欲得而爲君也欲得王子搜爲君也魯君聞顔闔得道之人

也使人以幣先焉顔闔守閭鹿布之衣而自飯牛魯

君之使者至顔闔自對之使者曰此顔闔之家耶顔

闔對曰此闔之家也使者致幣顔闔對曰恐聽繆而

遺使者罪不若審之恐繆誤致幣得罪故勸令審之使者還反審之

復來求之則不得巳顔闔踰坯而逃之故不得也故若顔闔者非

惡富貴也由重生惡之也世之人主多以貴富驕

得道之人其不相知淮南記曰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言各得其志故

不相知之也豈不悲哉悲於富貴而驕人也故曰道之貞以持身其

緒餘以爲國家以持身之餘緒以治國家其土苴以治天下土瓦礫也

苴草蒯也士鼓蒯桴伊耆氏之樂也孝經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善於樂故可以治天下苴

音同由此觀之帝王之功聖人之餘事也聖人治之優有餘裕

故曰餘事非所以完身養生之道也堯舜禹湯之治天下黎黒瘦瘠過家門而

不入故曰非所以完身養生之道趨濟民而巳今世俗之君子危身棄生以

徇物徇猶隨也彼且奚以此之也此此物也之至也彼且奚以此

爲也彼謂今世俗人云君子優之也何以物爲也凡聖人之動作也必察

其所以之之至與其所以爲爲作今有人於此以隨

侯之珠彈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

輕也重謂隨侯珠也要得也輕謂雀也夫生豈特隨侯珠之重也哉

子華子曰全生爲上子華子古體道人無欲故全其生長生是行之上也虧生

次之少虧其生和光同塵可以次全生者死次之守死不移其志可以次虧生者迫生

爲下迫促也促欲得生尸素寵禄志不高㓗人之下也故所謂尊生者全生

之謂於身無所虧於義無所損故曰全生所謂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

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所謂虧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分半

虧生則於其尊之者薄矣其虧彌甚者也其尊彌薄

彌益所謂死者無有所以知復其未生也死君親之難義重於

生視死如歸故曰無有所以知復其未生也所謂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

也皆獲其所甚惡者服是也辱是也服行也行不義是故辱

莫大於不義故不義迫生也不能蹈義而死迫於苟生語曰水火吾見蹈死

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而迫生非獨不義也故曰迫生不若死

迫促急於苟生不仁義不如蹈仁義死爲貴奚以知其然也耳聞所惡不

若無聞目見所惡不若無見故雷則揜耳電則揜目

此其比也凡六欲者皆知其所甚惡而必不得免不

若無有所以知無有所以知者死之謂也故迫生不

若死嗜肉者非腐䑕之謂也嗜酒者非敗酒之謂也

尊生者非迫生之謂也

  情欲

三曰天生人而使有貪有欲欲有情情有節節適

人修節以止一作欲故不過行其情也不過其適故耳之

欲五聲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此三者貴賤

愚智賢不肖欲之若一三謂耳目口也一猶等也雖神農黃帝其

與桀紂同有天下同也聖人之所以異者得其情也聖人得其

不過節之情由貴生動則得其情矣不由貴生動則失其

情矣失其不過節之情此二者死生存亡之本也聖人得其情亂人失

其情得情生存失情死亡故曰生死存亡之本俗主虧情故每動爲亡敗

凡君也敗㓕亡也耳不可贍目不可厭口不可滿身盡府種

筋骨沈滯血脈壅塞九竅寥寥曲失其宜府腹疾也種首疾也

極三關之欲以病其身故九竅皆寥寥然虚曲過其適以害其性也雖有彭祖猶不能

爲也彭祖殷之賢臣治性清靜不欲於物蓋夀七百嵗論語所謂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

彭是也言雖彭祖之無欲不能化治俗主使之無欲故曰雖有彭祖猶不能爲其於物也不

可得之爲欲貴不可得之物寳難得之貨此之謂欲故曰爲欲不可足之爲

規求無足不知紀極不可盈厭此之爲求故曰爲求大失生本老子曰出生入死故曰大

失生民人怨謗又樹大讐俗主求欲民人皆怨而謗訕如仇讐也意氣

易動蹻然不固蹻謂乗蹻之蹻謂其流行速疾不堅固之貌故其志氣易動也矜勢

好智胷中欺詐矜大其寵契好尚其所行自謂爲智𦙄臆之中欺詐不誠所行暴虐猶語

民言恩惠也德義之緩邪利之急緩猶後急猶先身以困窮雖後

悔之尚將奚及困猶危奚何也巧佞之近端直之遠巧佞者親近之

正直者踈遠之國家大危悔前之過猶不可反聞言而驚

不得所由所行殘暴聞將危敗㓕亡之言而乃始驚怖行不仁不義之所致也故曰不得所由

由用百病怒起亂難時至以此君人爲身大憂此非恤民

之道故身大憂耳不樂聲目不樂色口不甘味與死無擇

美味死者所不得說大不能樂甘之故曰與死無擇擇别也古人得道者生以夀

體道無欲象天天子之福故必夀長終其性命聲色滋味能久樂之奚故

論早定也體道者生而能行之故曰論早定論早定則知早嗇

早嗇則精不竭愛精神故不竭秋早寒則冬必煗矣春多雨

則夏必旱矣天地不能兩而况於人𩔗乎人之與天

地也同同於不能兩也萬物之形雖異其情一體也體性也情皆好

生故曰一體故古之治身與天下者必法天地也法象

酌者衆則速盡尊酒也酌揖之者多故酒遫盡也萬物之酌大貴之

生者衆矣萬物酌損隂陽以生隂陽諭君大貴君者愛君之德以生者衆也故大貴

之生常速盡非徒萬物酌之也酌取之也又損其生以資

天下之人資猶而終不自知知猶覺也功雖成乎外而生

虧乎内幽通記曰張循㩧而内逼故曰虧生乎内耳不可以聽目不可以

視口不可以食

胷中大擾妄言想見臨死之上顛倒驚懼不知所爲

用心如此豈不悲哉悲情欲而不知所爲用心之人世人之事君者

皆以孫叔敖之遇荆莊王爲幸孫叔敖楚令尹逺賈之子也自有

道者論之則不然此荆國之幸言孫叔敖賢能事君以道致之於覇荆國

得之幸也荆莊王好周遊田獵馳騁弋射歡樂無遺

傳其境内之勞與諸侯之憂於孫叔敖事功日勞盡俾付孫叔敖

使憂之也孫叔敖日夜不息不得以便生爲故休息也不得以便利

生性敖不休息也故死莊王功迹著乎竹帛傳乎後世莊王之覇

功傳於後世乃孫叔敖之日夜不息以廣其君君德之所以成也

  當染

四曰墨子見染素絲者而歎墨子名翟魯人作書七十一篇曰染於

蒼則蒼染於黄則黄所以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而

以爲五色矣一入一色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獨染絲紗也

國亦有染舜染於許由伯陽舜顓頊五世之孫瞽䏂之子也名重華許由陽

城人堯聘之不至伯陽葢老子也舜時師之者也禹染於臯陶伯益禹顓頊六世孫

鯀之子也名文命伯益臯陶之子也湯染於伊尹仲虺湯契後十二世孫王癸之子也

名天乙伊尹湯相詩云實惟阿衡實左右商王仲虺居薛爲湯之左相皆賢德也孟子曰王者師臣也

武王染於太公望周公旦武王周文王之子名發太公望河内汲人也佐武王

伐紂成王封之於齊周公旦武王弟也輔成王封之於魯此四王者所染當故王

天下所從染得其人故曰當立爲天子功名蔽天地蔽猶極也舉天

下之仁義顯人必稱此四王者稱美其德以爲喻也夏桀染於

羊辛歧踵戎桀夏后臯之孫癸之子也羊辛歧踵戎桀之邪臣殷紂染於崇

侯惡來紂帝乙之子名辛崇國侯爵名虎惡來嬴姓飛廉之子紂之䛕臣周厲王染

於虢公長父榮夷終厲王周夷王之子名胡虢榮二卿士也傳曰榮夷公好專利而

不知大難幽王染於虢公鼓祭公敦幽王周厲王之孫宣王之子名官皇虢公

祭公二卿士也傳曰虢石父讒謟巧佞之人也以此教王其能乆乎此四王者所染不

當故國殘身死爲天下僇不當者不得其人僇辱也舉天下之不

義辱人必稱此四王者稱其惡以爲戒也齊桓公染於管仲

鮑叔桓公齊僖公之子名小白管鮑其二卿也晉文公染於咎犯郄偃

晉獻公之子名重耳咎犯郄偃者其二大夫荆莊王染於孫叔敖沈尹蒸

莊王楚穆王之子名旅孫沈其二大夫吳王闔廬染於伍貟父之儀

吳王夷昧之子名光伍父其二大夫越王句踐染於范蠡大夫種句踐允常

之子范蠡楚三戸人也字少伯大夫種姓文氏字禽楚之鄒人此五君者所染當故

覇諸侯功名傳於後世范吉射染於張柳朔王生

晉范獻子鞅之子昭子也張柳朔王生二人者吉射家臣也中行寅染於黄藉秦

高疆寅晉大夫中行穆子之子荀子也黄藉秦高疆其家臣高疆齊子尾之子奔晉爲中行氏之臣

吳王夫差染於王孫雄太宰噽夫差吳王闔廬子也雄與噽二人其大夫

也噽晉伯宗之孫楚州犂之子智伯瑶染於智國張武智瑶宣子申之子襄子也

國武二人其家臣中山尚染於魏義椻長尚魏公子牟之後魏得中山以邑之

也義長其二臣也宋康王染於唐鞅田不禋唐田宋康王之二臣此六

君者所染不當故國皆殘亡身或死辱宗廟不血食

絶其後𩔗君臣離散民人流亡舉天下之貪暴可羞

人必稱此六君者凡爲君非爲君而因榮也非爲君

而因安也以爲行理也行理生於當染故古之善爲

君者勞於論人論猶擇也而佚於官事得其經也不能

爲君者傷形費神愁心勞耳目國愈危身愈辱不知

要故也愈益也益危辱者不知所行之要約也不知要故則所染不當

所從染不得其人也所染不當理奚由至至猶得也六君者是巳六

君者非不重其國愛其身也所染不當也存亡故不

獨是也帝王亦然爲帝王者亦當知所從染也非獨國有染也孔

子學於老𥅆孟蘇䕫靖叔三人皆體道者亦染孔子魯惠公使宰

讓請郊廟之禮於天子惠公魯孝公之子隱公之父桓王使史角

徃惠公止之其後在於魯墨子學焉其後史角之後也亦染墨

此二士者無爵位以顯人無賞祿以利人二士謂孔子墨

舉天下之顯榮者必稱此二士也稱說皆死乆矣

從屬彌衆弟子彌豐充滿天下彌益豐盛也言二士之徒𩔰榮者益盛散

布故曰充滿天下王公大人從而顯之有愛子弟者隨而學

焉無時乏絶子貢子夏曽子學於孔子田子方學於

子貢叚干木學於子夏吳起學於曽子禽滑𣫥學于

墨子許犯學於禽滑𣫥田繫學於許犯孔墨之後學

顯榮於天下者衆矣不可勝數皆所染者得當也

  功名一作由道

五曰由其道功名之不可得逃淮南記曰人世非正爲蹠也蹠而焉徃故

曰不可得逃猶表之與影若呼之與響影晷也行則晷隨之呼則響應之推

此言之故功名何可得逃也善釣者出魚乎十仞之下餌香也

曰仞下猶底也善弋者下鳥乎百仞之上弓良也弋繳射之也詩云弋

鳬與鴈下猶隕也善爲君者蠻夷反舌殊俗異習皆服之德

厚也東方曰夷南方曰蠻其在四表皆爲夷也戎狄言語與中國相反因謂反舌一說南方有反舌

國本在前末倒向喉故曰反舌水泉深則魚鱉歸之樹木盛則飛鳥

歸之庶草茂則禽獸歸之人主賢則豪桀歸之才過百人

曰豪千人曰桀故聖王不務歸之者而務其所以歸務人使歸之末

也而務其所行可歸本也故曰務其所以歸之也疆令之笑不樂疆令之哭

不悲無其中心故不樂不悲疆令之爲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

以成大虚稱可以爲致顯實難以詐成虚小實大也故曰不可以成大也缶醯黄蚋

聚之有酸黄美也黄故能致酸酸故能致蚋徒水則必不可水無酸故不可

以致蚋也以貍致䑕以氷致蠅雖工不能不能致也以茹魚去

蠅蠅愈至茹讀茹船漏之茹字茹臭也愈益也不可禁禁止以致之之

道去之也致之者茹也去之不可也桀紂以去之之道致之也

殘𭧂也以致暴之道致治不治也罰雖重刑雖嚴何益淮南記曰急轡利錣非千

里之御也嚴刑峻法非百王之治也故曰何益大寒既至民煗是利大熱在

上民清是走故民無常處見利之聚 之去處居也去移也

欲爲天子民之所走不可不察察猶知也今之世至寒矣

至熱矣而民無走者取則行鈞也鈞等也等於亂暴也欲爲天

子所以示民不可不異也若𣪞紂𭧂亂武王以仁義伐之故曰不可不異

不異亂雖信今民猶無走傳曰以化平化謂之治以亂止亂何治之有故行不

異亂雖欲信利民無肯歸走也民無走則王者廢矣夫民以王者爲命王者以民爲

本本無所走命無所制而不廢者未之有也暴君幸矣民絶望矣無明天子故暴

亂諸侯以爲幸也民無所於救命故絶望故當今之世有仁人在焉不可

而不此務務其仁義有賢主不可而不此事事其仁義賢不肖

不可以不相分分猶與也若命之不可易命短不可爲使長也若美

惡之不可移堯舜爲美桀紂爲惡故曰不可移也桀紂貴爲天子富有

天下能盡害天下之民而不能得賢名之殘義損善曰桀賤仁

多累曰紂賢主於行何可虚得關龍逢王子比干能以要領之死爭

其上之過䦕龍逢桀忠臣也王子比干紂諸父也爭諌也桀紂皆殺之故曰能以要領之死爭

其上之過也而不能與之賢名不能致桀紂使享賢名若后稷好稼不能使禾自生

名固不可以相分必由其理爲善得善名爲惡得惡名故曰必由其理





吕氏春秋第二卷終